中国社会的个体化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学 >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
ISBN:9787532756056
作者:阎云翔
页数:386页

章节摘录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次的大众消费浪潮,消费主义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和共产党维持其合法性的手段之一。这就是为什么我在本章开头指出,即使是在第三次大众消费浪潮于1996年结束后,消费主义仍然继续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第三次大众消费浪潮值得仔细考察。  首先,买方市场已经出现了。如上所述,80年代大众消费的两次浪潮产生在供应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日常轻工业产品及供应城镇居民的家电等消费品短缺的背景下。由于前10年的经济改革,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紧张关系开始在90年代初改变。据商务部1992年的报告称,在600个主要消费品种中,32%的供给大于需求,10%供给小于需求,而其余的供给和需求平衡。供求格局继续得到改善。最近的一份报告表明,到1998年,600个主要消费品种的84%供应和需求达到平衡,供给超过需求的消费品种占14010,没有短缺的消费品种。①  由于供应充足和零售商的利润压力,消费者现在有更多的选择以及更大的议价能力。“客户是我们的上帝”已成为新的商业口号,卖家不得不借助各种方式来促进销售,诸如赠品或折扣,发行折扣卡,使用三明治式活动广告牌等等。到1993-1994年,改善购物环境已成为热点议题。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直至1998年)。  ……

内容概要

阎云翔,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文化人类学教授。阎云翔先生系著名学者张光直的学生,早年著作有《礼物的流动》,最近,他的英文专著《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获得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学术著作奖-列文森奖。这是为纪念美国著名汉学家列文森而设立的,每年只颁发给两本亚洲研究专著的作者。阎云翔先生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华裔学者。

书籍目录

序言(凯博文)
导论:个体的崛起
第一章 农村改革对经济与社会分层的影响
第二章 日常生活中权力关系的变化
第三章 夫妻生活的胜利:家庭关系的结构性转变
第四章 实践性亲属关系
第五章 农村的青年与青年文化
第六章 青年女性的崛起与父权的衰落
第七章 个体能动性与彩礼的演变
第八章 如何做一个工于算计的好人?
第九章 社会转型期的消费主义
第十章 麦当劳餐厅里的社会空间
结论:社会的个体化
附录:中国的个体化之路
英文版原始出版者名单
致谢
中文版致谢

作者简介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作者阎云翔有过非同寻常的生活经历。他曾经在中国北方农村当过羊倌和乡村故事员,后来又在北京大学读本科,在哈佛大学读研究生,在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担任人类学教授。一路走来,他完成了一部关于中国北方农村礼物馈赠文化的名著,以及另一部考察过去30年经济改革的深刻影响下,这个村庄在私人生活领域中的变革。
在这部新作中,阎云翔记载了一场正在日常生活领域重塑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其中最深层的变化是,道德坐标和道德体验的转型。
令人耳目一新的是,阎向我们展示了今天的中国文化正在见证并孕育着一种新的个体主义。这种个体主义在过去是不可言说的、不成熟的,甚至在政治上是不被接受的,而如今却公开地发挥着影响力。中国人的自我与人格已经变得与以往不同了,就像他们的地方道德社会那样正处在转型之中。对阎来说,这种新的现实既令人担忧又给人以希望。
从长远看,中国社会的个体化将会走向何方?中国政府为人民提供良好生活的新意识形态将会进一步深化个体化吗?这样做会潜移默化地改变政治现实吗?抑或,国家会限制个体多元化的范围,以此让个体化像全球化一样向国家的利益低头让步?
作为时代的记录者,阎立足于民族志的详细资料,进行了富有洞见的人类学分析,并对有启示性的相关社会理论做了深层次的梳理。他还在中国与西方,以及中国的不同时代之间进行对比分析。阎的细腻描述和有理有据的阐释使他的跨文化比较进入了当代学术界关注的核心:即理解什么是我们这个时代最至关重要的,以及它是如何改变我们的?因此,《中国社会的个体化》这本书不仅有助于我们思考中国和中国人,也对我们思考美国和美国人、西方和西方人大有帮助。

图书封面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如今,说一个人有个性,通常是一种赞誉,而在不久之前,国人还不太习惯这样称赞别人,更不习惯接受这样的称赞。个人不仅追求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有时甚至还通过相当夸张的方式来表现自我,人们也毫不迟疑地相信个人能通过努力改变其命运。在一代人的时间里,这一静悄悄的革命已宣告完成——但也正是因为这一变迁悄无声息,所以很多人尚未充分意识到这是多么革命性的改变。确实,虽然阎云翔在本书中所主要选取的只是黑龙江一个普通的村庄,但在其中发生的变化则是中国社会的缩影。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降低了政治资本的重要性、个体不再愿意为集体和家庭的延续而牺牲自己、在公共生活的真空中追求个体利益和物质享受的年轻消费一代、年轻女性对家庭等级制度和代际权力关系的挑战……凡此等等,都以一种令人震惊的相似性让人感到历历在目,因为这一切事实上也是三十年来我在老家农村所经历和看到的情形。个体权利的苏醒,最初源于权威的崩溃和撤出。许多学者都注意到在1978年之后,国家权力从乡村社区收缩的过程,对村民们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切实而重大的改变,虽然它并不是在一朝一夕之间完成的。我出生于1977年,恰好经历了这一过程:幼年时母亲还要每天出工去挣工分(这是集体时代的遗留),后来虽然抓阄分地,但在我十岁以前,村里的打谷机等农业器具仍是公共的,存放在集体的社场;1980年代中的乡村干部也仍能依靠其政治资本享有一定的个人威望,至少我还记得小时候母亲为了进村办企业而请他们吃饭——其菜肴之丰盛令我至今难忘,但事情最后还是没成。然而逐渐地,一切都渐渐开始崩塌:社场慢慢倾圮成一堆废墟,最后平整为土地;人们有了更多机会和选择,也不会再去给乡村干部送礼,有纠纷时也不再理睬他们的调解;年轻人既不愿务农,更不在意任何权威,他们想的只是离开这个困住他们的村庄,去追寻自我实现。将年轻一代与其父辈相比较是最能醒目地突出这一变化的:他们不仅讨厌农活,不像父辈那样还对乡村干部有一定的敬意,甚至根本不认识任何一个乡村干部。这一幅图景,如今回想起来错综复杂、交替进行,但其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人们越来越多地追求“我”自己的发展和权利。只不过有些人认为这是好事,而另一些人则更多看到旧秩序的崩溃和新秩序尚未确立——很多中老年人觉得如今的年轻人“没规矩”,他们更多地和自己情趣相投的朋友一起玩,喜欢平等自由的气氛,而无法适应某些繁文缛节的场合中对身份秩序的强调,很多年轻人(包括我本人在内)都对乡村社会交错繁琐的家族谱系敬而远之,有些远房亲戚因为见面不多,甚至如何称呼他们本身就成了一件头痛之事。作为一个从小在乡村社会长大并目睹这一切变迁的人,我对阎氏所描述的场景并不陌生,但有时“熟悉”也可能成为一个劣势。阎氏虽然在下岬村生活了十多年,但作为一个插队落户知青及后来的社会学家,他的身份一直是毋庸置疑的“外人”,这使他一直能清醒地进行“参与式观察”,社会学家的必备素质之一就是要将普通的生活场景“去熟悉化”,这样才能发现意义。在《礼物的流动》和《私人生活的变革》两本著作中,他已经显示出自己对乡村社会运作和变迁的敏感及理论素养,其细致入微的程度令人印象深刻。但正如本书所显示的一样,作者在这里更多地像是把这个乡村放在手术台上解剖,而甚少去体察乡村社会某些特定概念对人的影响。举例来说,在我们乡下,固然人情往来也越来越多显示出礼物交换关系和社会关系网络的理性算计的一面,但村里的舆论仍能有效地施加一定的压力。人们评论的用语也耐人寻味:该请的不请或送得太少,都被称为“不做人”,而人们也确实小心翼翼地尽量不去招致这样的批评(至少对自己的行为能自我辩解),因为在乡村社会里“不做人”意味着别人都不愿和他来往。即使年轻一代不太在乎,但也不能完全无视。“不做人”的评判是一种传统概念,它在新的社会变迁中仍顽强地留存下来,这不仅意味着需要在一定尺度内理性计算(太过了就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或经济损失,或名誉损失,也即社会资本损失),而且某些情况下它也是一些人的立身之本——确实有一些人,他们把“会做人”的社会评价看得比经济利益更重要,对他们来说,被看作“不做人”是极大的耻辱。这中间有一个平衡点。与吴飞在《浮生取义》中对“过日子”、“冤枉”、“讨说法”等概念的洞察相比,阎云翔似乎对中国农村中的人生理念有一层隔膜。不可否认,这里有许多观点有他独到之见:对礼物、私人空间的重视是他此前就曾阐述过的,他也格外重视和强调年轻女性(尤其是她们作为儿媳妇时)的作用,也注意到家庭中儿子对媳妇的支持。但奇怪的是,他似乎并未意识到,其原因之一也在于娘家比以往更重视女性了,陪嫁的嫁妆和对夫家的要求也因此水涨船高。他也没谈到女儿对女婿的袒护,而这在我们乡下同样是常见现象,或许对他来说这无法解释为“对父系权力的挑战”,但同样表明亲属关系的扁平化,而年轻一代这样的做法事实上正是受“现代爱情观”影响的结果,这种浪漫的爱情观在个体化的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国家的角色也是社会个体化中特别突出的一个要素,阎氏将塑造设置的个体发展方向被内化的过程称之为“国家管理下的个体化”,也充分意识到这与中国历史紧密相连,但他似乎更多地追溯到更早的历史(国家角色、费孝通所说的中国社会自我本位的一面),反倒较少谈及文革后期中国社会力量和个人独立自主思想的影响——事实上正是因为较近的这一份遗产,在1980年代初以来,中国的个人主义有时才表现为一种赤裸裸毫无顾忌的“无法无天”精神,而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书中所谈及的,中国的个体主义往往缺少自我约束一面的原因。在改革开放之后,学界的共识是国家力量对乡村社会控制力的减弱,只是有些人看到这导致“无公共事务状态”(曹锦清语),有的看待它带来个体解放(阎云翔无疑是其中之一),另有人则看到它带来无序和灰色社会(如黄海《灰地:红镇“混混”研究》)。不难看出,阎氏延续了以往自己最擅长和熟悉的论题,但他谨慎地未去触碰其它一些——这或许也是对的,但遗漏这些对中国社会个体化起重要作用的因素,还是不免让人感觉有些遗憾。虽然事实上,电视、电话等新技术传播对个体化观念形成的影响,是清晰可见的;这一时期中许多新时尚和广告,大多包含个体主义的理念,看看这些广告词:“自我有主张”(索尼)、“我就喜欢”(麦当劳)、“我的地盘我做主”(中国移动),这些都给年轻一代的观念造成强烈暗示。而父母之所以几乎不作抵抗就交出权威,原因之一也在于新一代教育程度提高和新技术应用使不少父母产生了一种学历自卑:我中学时许多农村同学的家长,甚至不到初中学历,他们认为很多判断及很多新技术,自己的孩子比自己更了解,而自己已经“没用了”。其结果是农村的年轻一代常常只是“居住在农村的陌生人”,他们的心灵实际上已受到现代城市文化的深刻影响。尤为显眼而费解的是,他没怎么谈到独生子女政策对个体化过程的影响。由于阎氏在下岬村的田野工作主要集中在1994年之前,或许当地村民中独生子女仍不多,或这些孩子仍未成年(这也是另一个遗漏,即书中的“个体化”很少涉及未成年人),但独生子女政策不仅仅是孩子的事,它还迫使中国无数普通家庭比以往任何时代都重视孩子,且不论男女,将之视为独特的、有待发展的个体,而这些独生子女,确实也比任何群体都表现出更强烈的个体主义倾向。中国社会的个体化与中国史无前例的人口流动处于同一时期,这并非偶然,两者相互促进。法国学者Louis Dumont在《论个体主义:对现代意识形态的人类学观点》中曾谈到法国自由主义认为“个体解放是一切政治问题的始与终”;如今的中国确实已是他所说的个体主义社会,即“最高价值体现在个体中”。传统中国社会中自由的个体往往都是脱离宗法社会的“游民”,是国家需要严厉防范的人物,相比起来,如今确实是“换了人间”。耐人寻味的是,现在中国的个人主义在某种程度上也表现出与古代游民类似的特点,如“主动进击精神”(王学泰语),这也标志着中国正从一个熟人社会过渡到一个陌生人社会,如何让个体在获得解放后充分发挥其创造力而减少其破坏性,则是当下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校对:p.246:从纯粹的经济学视角,随礼是一种赔车的事:赔本p.271:河南省新乐县:按当属河北省p.272:“一班人马,两块牌子”:似当作“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     用三个小时翻完了这本书。阎云翔运用了地道的西方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但我并不认为他能对中国农村的关系有太多深刻的见解,这也正是很多人认为其观点没有任何奇崛之处的原因。人类学著作恐怕是社科类作品中最好看的一类了。自从格尔兹“深描”式民族志大行其道以来,这似乎成为了人类学进行社区研究的不二法门,从过去对欠发达地区的研究到现在城市社区或某个族群的研究皆是如此。因此,很多读者在阅读人类学著作时常常带有读“志怪”小说一般的他者化眼光。即使作者费尽苦心地穿插进一个时髦的理论框架,读者依然更关心王老头家的婆媳关系或者街头黑帮是怎样忠义两全的。也正因为此,我反倒认为中国的人类学应该承担特殊的责任。(即使不用“转向”这种烂俗之词的话)在运用人类学方法这个纯西方学术的时候,阎云翔很显然和费孝通还差得很远。也许是为了在西方现有学术体制中有一席之地,他借用贝克“个体化”(individualism)的术语作为理论框架填充自己的经验材料。这样一来,方法和理论都成了西方式的,他自己也陷入了对“个体化”的理论焦虑中,因为大概他在自己丰富扎实的民族志材料面前也失掉了方向:媳妇向娘家索要彩礼就是从传统中“脱嵌”吗?老头持家每天都记账本就是中国式的“数目制管理”吗?杀马特青年们深受消费主义荼毒的“正当性话语资源”能单纯用德国式“个人主义”解释吗?看的出来,虽然阎云翔几乎每篇文章最后都留下了进一步理论探索的空间,但是他的内心很纠结,这纠结归根结蒂恐怕是在中国农村的十几年生活经验与美国人类学学习十几年理论方法的根本矛盾。相比之下,我好不掩饰自己对于吴飞自杀研究的喜爱,这才是对西方理论最好的致敬,而非费尽心思一定要找一个现存理论套用来讲自己的话。语言果然是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东西,一个“个人主义”,德国语境不同,英国语境不同,美国语境不同,法国语境不同,中国语境更不同。如果连话都不会说了,你怎么指望自己做出超越人家的学问。其实中国的个人化问题(非individualism)早在民国时期就成为了“研究热潮”,比如胡适的“易卜生主义”,鲁迅的《伤逝》和“娜拉出走以后”,你敢用贝克的“个体化”解释子君“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句话吗?不过看到阎云翔如此扎实的人类学资料,我还是要为作者敏锐的学术触角鼓掌。他最起码在思考一个问题——中国个体在现代化转型中的处境。不过他的思考与他搭建的理论平台一样,充满矛盾。比如他对农村青年“个人主义”理解的解释,用一两句引用就把西方个人主义解释成“man”与“community”并存,权利与义务共有的东西,而将中国青年的“个人主义”解释为“自私”(即使没有明说,但他字里行间早已流露出来)。这就好像让人觉得,中国人的自私还处于前现代之中,而西方个人主义是现代的。不过,阎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心如何变好。虽然这个问题只在他文章中两三处闪光,但是他对于“没有个人主义的个体化会带来什么后果?”的质问就显现出了他的担心。他承认中国农村具有特殊的现代性道路,农村青年在传统与消费主义现代之间面临主体性的赋予困境。虽然他作为人类学家没有紧接着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方案,但却让我联想起了梁漱溟的乡约教育和乡村建设。中国文化中的向上之心与尚贤尚智,奈何总让雨打风吹去。文章到此就可结尾,可我最后还是手抄一段文字,选自那篇著名的《中国建国之路(论中国共产党并检讨我自己)》:此次到西南参加土地改革,在下面看了看,才知道高高在上的北京政府竟是在四远角落的农民身上牢牢建筑起来;每一个农民便是一块基石。我并不认为非主流和杀马特是一件小事,这个时代的农民只能指望于建嵘之辈,本身就是一种悲哀。
  •     这本书是阎云翔若干英语论文的中译本的结集。结集这类书的不好处是各个章节之间的内在逻辑缺乏,因而从总体来看就容易显得散乱。这本书好在有一个比较一致的主题,即书名所说的“中国社会的个体化”,所以总体结构上还算比较统一。所谓的“个体化”,在这里所指的是一种有异于西方所通常理解的个人主义。按阎云翔所指出的,在当今的中国,“不管在精英群体还是普罗大众那里,个人主义总是被理解为一种个人中心主义,其表现包括自私、不合群、功利主义、毫不考虑他人的权利和利益。西方个人主义的其他因素,例如自主、平等、自由和自立,却受到忽视”。在这种异化的个人主义里,人所求的是所有有利于己的事情(这导向自私),却不愿承认别人也同样有这样的权利(反面导向自由平等),也不愿为此而承担必要的责任(反面导向自主自立)。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所谓的“啃老”:一方面是年轻人自私的物欲(当然有社会压力的因素,但这并不表明不自立的正当性),另一方面是父母无私的付出,这两个方面都相当具有中国特色。就纯粹的个人主义的含义来讲,接受外人的馈赠--不管这个人与自己是怎样的关系--都是对个人自主自立信条的背弃;而像中国的父母这样可以把自己拥有的所有资源拿来扶助子女并因而可能陷于一种依附性地位,在西方也是绝不多见的。这种异化的‘个人主义’--或称之为伪‘个人主义’的出现,得益于最近的二三十年所引进的西方价值观,它们以极为浩荡的气势扫荡了几十年前占主流的集体主义观念-而这实际上称得上是个人主义的反面,也是国家的社会主义教育所强调的。但这一扫荡的趋势并没有带来真正的个人主义,其原因应当也与我们独有的传统文化有关。像我们的关系和圈子,费孝通所说的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柏杨《丑陋的中国人》中讲到中国人的自私,都对此有莫大的贡献吧。虽然书里说的是“中国社会”的个体化,但我以为这主要的是针对年轻人这个群体来的。因为所有触发个体化的社会因素,距今不过三十年的时间,因而现在五六十岁以上的人群,未必能够认同这种伪‘个人主义’,尽管他们也无法脱离其影响。就像阎云翔所调查的黑龙江的一个村庄,彩礼的数额在近些年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而更重要的是,彩礼(包括嫁妆)现在几乎完全控制在年轻人手中,并不像以前彩礼主要是由女方的父母所掌握的。这造成有些新郎会怂恿新娘从自己的父母那里要尽量多的彩礼作为小家庭的启动基金,新郎的父母尽管未必心里愿意,大多数情况下却也只能尽量满足年轻人的要求,以换得供养老年的承诺。有一章谈到了洋快餐在中国的发展。麦当劳和肯德基这些洋快餐在中国大获成功之后,有不少的中餐品牌也想跟他们一争高下(比如“荣华鸡”),但从现在的情况看来,还没有一个中式快餐品牌能够与他们真正抗衡。这当然不是因为中式快餐的口味比西式的来的差--如果单比口味的话,中式快餐也许早就大获全胜了。书里引用了《中国食品报》1991年11月6日的一篇报道,说道,”顾客花几个小时时间在里面聊天,透过大玻璃窗观赏外面繁忙的商业街市,觉得自己比匆匆而过的路人更有品味"。让这些洋快餐更能大行其道的,可能更多的是文化因素。看看麦当劳肯德基的就餐环境,空间布局,灯光设计,大都经过了严肃认真的考虑,服务上态度友好,工作高效;更重要的是透过这些,和让顾客们在这个环境中所发生的文化移情(感受的是美国文化),让这些洋快餐具有了一种强大的现代文化符号象征,而这种文化符号是大家认同和提倡的。从这个层面上讲,也许麦当劳肯德基的炸鸡并不真的多么好吃多么有营养,咖啡也未必多么好喝,但洋快餐较之于中式快餐,咖啡馆较之于茶馆,却总有一种内生的强大竞争优势,躲避不开。阎云翔极为不厚道的指出,按照传统文化来看,一个人在结婚前就一直是不成熟不可靠的孩子;如果他这种无身份状态持续太长时间,也会遭到社会的耻笑。这也就无怪乎前一段新闻中的那位大爷要把所有过了三十没结婚的可怜孩子们都定罪问斩了。我还活得很有乐趣,就只好惭愧无奈的做缩头乌龟了。

精彩短评 (总计90条)

  •     此书从若干不同方面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个体化进程。最为核心的是家庭生活互动模式和权力结构的变迁,特别是女性在推动农村的分家独居方面的积极性和显著角色比较有新意。农村的个体化以个人权利和自由平等作为主要取向,但是相对忽视了个人的义务,从而导致只知私利的个人主义。
    此书的主要资料限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没有反映21世纪以来中国农村社会的最新发展趋势。是继续走向个体化,抑或其他?读者无从得知
  •     如果我们在国外学了某个理论,带着这副眼镜回来,是否就可以真正认清中国了呢?又能否对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有所帮助?
  •     今年年中读赵鼎新的广场知识精英和年底读阎云翔的农村农民个体,让我远比读蜻蜓点水的导论教材更带感地去分别重新认识了社会学与人类学。我常心生担忧:我们这一代所经历的这个时代,不缺乏记录,却缺乏研究,特别是有洞见和质量的研究。还好总归有一小撮学人,在帮助我们解读中国。
  •     中國對於西方个人主義的介绍和宣传以自我中心主義的样貌呈现,即自私、不合群、功利主義和絲毫不考慮別人的權利和利益,卻忽視自主、平等、自由以及自立——想塑造社會主義新人卻帶來一批“無功德個體”。
  •     啰嗦
  •     重点看了结论和附录,前面的章节和村庄那本重合度很高,而重点看这两章主要对理论范式有兴趣。翻了翻鲍曼的一本感觉末日预言发泄的气味很重,不知道有没有其他分析中国的有理论有洞见的书。
  •     一不小心点击了两本,也没看清楚。
  •     包产到户,干部黑爪白爪,父权演变,系列分家幼子同住→计划生育在农村没有实行?通货膨胀-80年代抢购-下海-打假,私家车用户←新土改矛盾。KFC/M记的引进:中式饭桌男性点菜喝酒抽烟&话语权,女性独自用餐被视为异端←瑞秋、松屋、立食荞麦面…看来世界性的? 家庭核心化/儿童价值→生育意愿下降的不可逆性 ps身份证制度原来是85年才制定的
  •     在具体的情境中考察中国社会的个体化潮流,参考乌尔里希·贝克的“第二次现代性”和个体化理论,对比西欧的个体化进程,别有洞见。
  •     不知道穗穗跟我说的是不是这本书…在进城面试的地铁上站着看完的…很大部分同意阎云翔的观点。
  •     闲时可重读
  •     速读
  •     没办法,谁叫现在就这么一本研究中国现代性的呢
  •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作者阎云翔有过非同寻常的生活经历。他曾经在中国北方农村当过羊倌和乡村故事员,后来又在北京大学读本科,在哈佛大学读研究生,在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担任人类学教授。一路走来,他完成了一部关于中国北方农村礼物馈赠文化的名著,以及另一部考察过去30年经济改革的深刻影响下,这个村庄在私人生活领域中的变革。   在这部新作中,阎云翔记载了一场正在日常生活领域重塑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其中最深层的变化是,道德坐标和道德体验的转型。   令人耳目一新的是,阎向我们展示了今天的中国文化正在见证并孕育着一种新的个体主义。这种个体主义在过去是不可言说的、不成熟的,甚至在政治上是不被接受的,而如今却公开地发挥着影响力。中国人的自我与人格已经变得与以往不同了,就像他们的地方道德社会那样正处在转型之中。对阎来说,这种新的现实既令人担忧又给人以希望。   从长远看,中国社会的个体化将会走向何方?中国政府为人民提供良好生活的新意识形态将会进一步深化个体化吗?这样做会潜移默化地改变政治现实吗?抑或,国家会限制个体多元化的范围,以此让个体化像全球化一样向国家的利益低头让步?   作为时代的记录者,阎立足于民族志的详细资料,进行了富有洞见的人类学分析,并对有启示性的相关社会理论做了深层次的梳理。他还在中国与西方,以及中国的不同时代之间进行对比分析。阎的细腻描述和有理有据的阐释使他的跨文化比较进入了当代学术界关注的核心:即理解什么是我们这个时代最至关重要的,以及它是如何改变我们的?因此,《中国社会的个体化》这本书不仅有助于我们思考中国和中国人,也对我们思考美国和美国人、西方和西方人大有帮助。
  •     因为想了解一些微观的东西,但是感觉似乎又跑偏了。。。我觉得有些分析太过一笔带过了。说有就有,说没就没。。。但是选题很好,我比较感兴趣。
  •     自我文化意味着去传统化,从既定的价值体系里释放出来。贝克已经表达过这些了。而中国乡村的“青年文化”即使在集体化的历史语境里是反权威反传统的,它又怎么可能在强大到在城市文化(它效仿/抵抗/崇拜/恐惧的对象)面前还有生产力呢?它在这里不可能去传统化,因为它连传统都没有。而乡村青年反传统的指向就是走向城市,所以你说这种个体化怎可能塑造什么新主体呢。
  •     阎云翔的最新力作,可以与《礼物的流动》结合来看,对理解中国社会的形态和结构有较大帮助,当属美国汉学界今年来的力作
  •     这点很有意思,西方青年人认为的自由就是精神自由,而我们认为的自由是我想旅游随时可以去旅游,我想买什么随时可以买什么。感觉我们还停留在肉体和对物质的自由需要的层面,也就是传说中的灵魂不够重需要很多的物质来填满
  •     这是阎云翔教授译本英文论文集的中译本。其中一部分文章原来刊发在国际学刊上,另一部分刊发在其他文集之中。所有文章,通过不同的案例,分析了中国社会的变迁。所有文章展示了国际高水平人类学研究的学术品质。
  •     幽尾鸥:我们这个时代不缺乏记录缺乏研究,特别是有洞见的研究,看到“如何做一个工于计算的好人”竟然从一个家庭账本看到“抬钱”的深意,挖挖挖,老师帮我要个签名吧!
  •     还没看。要认真看看
  •     论文集,不系统。个体化理论非原创,但在运用中做了适当的调试。
  •     本书电子版已在性别研究度盘目录下,供修课同学下载。#性别研究#
  •     每次看到关键处的arguement都觉得没说透,还希望再多说一点。文后对中国个体化与西欧个体化的比较很有意思
  •     就差开始看内容了
  •     虽然是论文合集,但对中国社会个体化的分析非常到位
  •     阎云翔教授近年来的代表作,虽研究各有不同,但总体回应了中国社会的个体化趋势,值得一读,也值得进一步思考、研究
  •     阎云翔的书,有信心的
  •     乍看起来是一本人类学的论文集,仔细看很有意思,一个村庄的故事,也是一个时代的素描。包含了经济、政治很多层面的分析,从人类学的角度,信手拈来,深入浅出,让人受益匪浅。
  •     《私人生活的变革》扩展版
  •     执行方法论之"弱”在于无法有效率地呈现研究对象是如何映射社会的。
  •     2012年的也这么贵
  •     著名人类学家、《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书的作者阎云翔教授的论文集,在详实而生动的第一手田野调查资料上,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发生在乡村和城市居民身上的个体化转型进程。这种个体化的产生根源既有中共在私人生活领域的去政治化,也有伴随对外开放而引发的年轻人对西方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理念的片面理解。作者的细致描述、严谨阐释和基于跨文化比较的理论分析,让人印象深刻。
  •     GOODBOOKS
  •     还没到货,很期待。
  •     这一套书都很好,值得收藏
  •     棒!尤其是最后一章,透彻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个体化进程,恨不得每一段都做读书笔记。
  •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
  •     针对农村的个体化,延伸到整个中国的社会个体化,很切合当时中国社会的情况,是一本经过长期田野调查的经典著作。就是结构上有点乱
  •     阎云翔老师的新书,推荐推荐。在这部新作中,阎云翔记载了一场正在日常生活领域重塑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其中最深层的变化是,道德坐标和道德体验的转型。令人耳目一新的是,他向我们展示了今天的中国文化正在见证并孕育着一种新的个体主义。这种个体主义在过去是不可言说的、不成熟的,甚至在政治上是不被接受的,而如今却公开地发挥着影响力。中国人的自我与人格已经变得与以往不同了,就像他们的地方道德社会那样正处在转型之中。对阎来说,这种新的现实既令人担忧又给人以希望。
  •     文集,译注。可参考结构。
  •     还可以再看看
  •     阎云翔先生的书比较流行,上一本《礼物的流动》买断了货,也不重印。这一本又这么畅销,说明国人对呆在国外的学者还是比较崇拜的,仔细读来,还是有不少收获。
  •     最重要的优点是说人话!寻找当下社会的令人困惑而又吊诡变迁的变迁与境遇
  •     在社会制度变迁的过程中,个人对于制度的反应。在实践中改变的亲属关系。
  •     哎嘛 我读了英文版 英文版啊 怎么还出了中文版!!!
  •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从解放前奠基,解放后开始,改革开放后加强,一脉相承。改革开放前,个体是从属于集体的,农村从属于生产队,城市从属于单位,事实上加强了集体化。但这种集体化带来的是把几千年来从属于家庭的模式打破了,在此过程中代际平权、性别平权,这是个体化的一种实质表现。改革开放将个人从集体中剥离出去时,个体进一步成为了个体。
  •     1、材料翔实,非常严谨而体系的田野调查。2、眼界宽阔,在农村,在高校的不同经历,让作者有着很独特的视野。
  •     研究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翻过
  •     社会个体化的过程,一定会形成“个体的”“社会”吗?老阎的方法,其实也是双刃剑啊
  •     个体化陷入吉登斯、贝克、鲍曼的小圈圈里绕呀绕
  •     个体化的进程是无法阻挡的,面对未来,很多事只是一步步按部就班而已,有部分内容很枯燥,不适合行外人读
  •     不同于西欧社会“个体化”进程中,生活政治及身份认同层面上的“脱嵌”-“再嵌入”模式,中国社会的“个体化”更倾向于“个人化”。这个“个人化”的转变的核心是由国家掌控的,更多涉及的是个体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变迁而很少触及思想层面,更不必说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范畴转型。值得注意的是,农村青年的“个人化”模式中模仿远多于反叛,既非“反主流”也不是单纯的“非主流”,更多是对城市相对自由生活的效仿与尝试。而这整个转变进程,消费主义盛行,新的伦理观略显缺席。
  •     受教了。推荐。
  •     作者的学术功底很扎实,观点深刻,论证细致严密,逻辑清晰。中国人写的学术著作往往疏于论证,而本书中的论证材料丰富,典型的反应了美国人的学术风格,值得阅读。
  •     “个体化”到古典个人主义或真正的自我实现之间,还存有难以跨越的鸿沟,在巨变之今日中国,更是如此。从新中国以来的集体主义运动到改革开放、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数代中国人在国家的主导干预下,已实现了普遍的个体化,在国家、家庭层面,都获得了充分的解放。但另一方面,由于是国家主导的个体化进程,利用大众媒体等一系列宣传手段的有意控制,这导致了一种“通过从众来创造自己的生活”的“朴素的”个体化形式,结果是社会上大多数人的人生轨迹是基于消费主义、物质主义的高度一致。在这样的现实语境下,个人要寻得自我实现,首先要能从这种占支配地位的物质主义价值观中突破出来,而这已经非常困难了,之后还要在由前现代、现代、甚至后现代交织起来的极度多元化的价值汪洋中做出选择,再在现实的诸多束缚中付诸实践,简直已是人生中不可想之事了!
  •     阎云翔的书,有信心的!
  •     观点、理论都很有看头
  •     好多都是亲密关系的变革里面的内容
  •     人类学的好书值得学习
  •     内容很丰富,很严谨
  •     虽然我觉得田野考察的样本稍显小,但是很多结论都很符合九十年代的情形。虽然是本论文集,感觉仍有收获。
  •     阎云翔先生既有在中国长久生活、长期观察的经历,又有外部打量的视角,论述到位
  •     很有趣,从农村角度看整个社会转型的点点滴滴,因为自己完全没有经历过,所以看得特别入迷
  •     攒稿看的,还可以。看了下作者的个人经历,好牛逼。
  •     嗯,就是这么个道理,想看就看,没啥多说的。
  •     中国有没有个体化?是失范背景之下没有道德的个体化,还是基于现代性意义上的个体主义?阎的提起的问题,值得继续探究。
  •     由群体向个体、个性的转变。
  •     #分享书籍# 论文集。虽然整体来看有点散,但每篇论文都值得一读。
  •     有些篇章,重新读一遍
  •     喜欢学术的思考,对现状的描述
  •     其实我觉得月的这类题材有个共同之处就在于:学习写作的技巧。当然不排除文本所反映出来的本身意义深度借鉴!
  •     我想,对真相耿耿于怀的人要是平时能多看看人类学著作还是个不错的选择。当然,不是真的为了真而真,而是因一种精神的特质使其显得这样特别。再者,这套丛书从质量上看还是很镇得住气场的。
  •     我们熟悉的生活,用人类学的视角解读,会看到不同的风景
  •     类似江村经济的人类学考察,调研了中国北方的一个村来说明改革开放后,从制度、文化等如何促使中国农村的个体主义崛起。农村的家庭核心发生变化、未婚女性地位提高、父系权力的瓦解等等。
  •     好书,懂了很多
  •     上学期闫云翔来系里讲座,主题是道德转型,讲得很好。这本集子算是早几年的思考吧,不知为何觉得后面几章力量不够,尤其是将个体化放在亲属关系中解释那部分。
  •     读书会书目,讨论很多了,无需记录了。
  •     拆成小论文,感觉没有民族志的那种魅力和洞见了
  •     个体化=自私自利?
  •     田野考察,时空比对的样本十分详尽并且具有普遍性;地缘人事的详细记录,把几代人的关系融入中国前后两个30年的巨变进程中,可读性非常强,十分具有学术参考价值---不只是社会人类学,还有艺术;
  •     该书从中国农村的变化来揭示中国逐渐发展为个体化社会。
  •     最近思考的问题正好从这本书中可以得到一些启发,太及时了!
  •     作者观点需要琢磨敲打。
  •     张光直的学生
  •     很重要
  •     近期最佳!
  •     导论和结论很赞 里面的文章是一篇篇肢解的论文
  •     觉得没有《倾听底层》好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