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上海的公共领域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学 > 晚清上海的公共领域

出版社:上海世纪(上海人民)
出版日期:2007-3
ISBN:9787208066083
作者:方平
页数:426页

书籍目录

序 绪论第一节 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与国家 一 现代化的两种类型 二 社会与国家关系的几种模式 三 清末社会与国家关系的基本格局第二节 “公共领域”疏义第三节 近代中国公共领域研究的现状 一 海外研究状况 二 国内研究状况 三 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第四节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研究取向第一章 维新运动与公共领域的兴起 第一节 报刊、学会:变法工具与公共传媒  一 维新报刊的涌现  二 戊戌学会的创兴  三 制度化的公共媒介 第二节 维新知识分子:“公众”与“社群媒介”  一 新知识人的生产途径及其特质  二 “公众”的角色定位与“社群媒介”的沟通功能 第三节 变法呼声:公众舆论的肇兴第二章 民办报刊与公共领域的舆论表达 第一节 报刊传媒的勃兴及其民间化  一 报刊传媒的勃兴  二 报刊传媒民间化的若干表征  三 民办报刊的沟通与联络 第二节 民报与公共领域的体制建构 第三节 代言与灌输:公众舆论的表达模  一 传统社会的舆论表  二 公众舆论表达的代言一灌输模式  三 公众舆论的特点 第四节 双向交流与单向宣传:公众舆论的生成机制——以《苏报》为案例  一 从“营业性小报”到“善造风潮之报”  二 “学界风潮”专栏的辟设与激进舆论的初兴  三  版面改良与革命言论的激  四 从双向“交流”到单向“灌输” 第五节 从“耳目”、“喉舌”到“向导”、“政监”:公众舆论的话语伦理  一 “耳目”与“喉舌”  二 “第四种族”与“舆论之母”  三 “政监”与“向导”第三章 民问社团与公共领域的组织建构 第一节 旧式社团的演变与转型——以会馆、公所为例 第二节 新式社团的数量统计与功能分~  一 数量统计  二 联系与规模  三 功能分类 第三节 合群进化:新式社团的立会理念与组织体制 第四节 力谋公益:新式社团的组织活动与组织功 第五节 新式社团的发展空间及其限度 第六节 新式社团个案分析——预备立宪公会  一 社会属性:一个以官方政策为背景依托的民间社团  二 会员构成与组织构成:绅、商、学三界结合  三 会务活动z从学理研究、舆论宣传走向政治参与  四 公会政治立场变化的象征意义第四章 自律性交往场所与公共领域的空间拓展 第一节 报馆:业务活动与政治集议  一 纯粹的业务活动场所  二 小范围的同人聚集之所  三 政治集团的活动机关 第二节 书院与学堂:文化教育与政治参与  一 书院风习之嬗变  二 学堂与政治参与的异变 第三节 戏园与舞台:个体娱乐与革命宣传  一 戏园之繁盛  二 戏曲改良运动与新剧的诞生  三 “新舞台”的创建与公共空间的拓展 第四节 张园:私园与公共集会  一 对外开放:从私园到公共活动场所  二 集会与演说:政治批判场所的形成   三 张园集议的几个特点 第五节 惜阴堂:私宅与政治集议  一 地方绅、商、学界集会据  二 南方阵营的集议之所  三 南北沟通的秘密通道与议和之所第五章 公共领域的整合与市民阶级的兴起 第一节 公共领域的整合方~ 第二节 “市民阶级”界说及其社会构成  一 “市民阶级”界说  二 市民阶级的社会构成 第三节 市民阶级的社会认同  一 城市地域身份认同  二 “国民”身份认同  三 两种身份认同的错位与谐舍第六章 公共领域的社会动员与民族主义风潮 第一节 甲午前民族主义意识的缺失  一 缺少排外意识的种种表象  二 排外意识淡薄的原因 第二节 两次四明公所血案:民族主义的初兴  一 两次血案概况  二 民众对两次血案的不同态度  三 四明公所在抗暴中的作用 第三节 拒俄运动:“文明排外”保危局  一 “文明排外”释义  二 “文明排外”的社会动员  三 “文明排外”的时代价值 第四节 哄闹公堂案:“万臆一声”争国权  一 公堂案发生后的抗议浪潮  二 公堂案背后的中西权势之争  三 公堂案与早期民族主义的觉醒第七章 上海社会的自主化发展 第一节 “社会中心点”地位的形成 第二节 公共领域的转折与畸变结语附录:征引、参考文献举要后记

作者简介

本书是关于1895-1911年晚清时期对上海公共领域的研究。本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与国家、维新运动与公共领域的兴起、民办报刊与公共领域的舆论表达、民间社团与公共领域的组织建构、自律性交往场所与公共领域的空间拓展、公共领域的整合与市民阶级的兴起、公共领域的社会动员与民族主义风潮等。

图书封面


 晚清上海的公共领域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场”是一个很空间化的概念,譬如说风月场,自然会让人联想起歌舞影厅,说磁场,则会联想到地球南北极。当“场”被引入到正儿八经的学术研究中时,则让我们联想到“地域社会”、“中世共同体”、“公共领域”、“市民社会”等概念。毫无疑问,这些概念都指向一个或明确或模糊的空间。拿公共领域来说事,哈贝马斯(Habermas)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甫经翻译出版,立马在中国学术界掀起一场大讨论。其实,这本书99年才翻译过来,而国外学者如黄宗智、魏斐德、罗威廉、玛丽兰金、萧邦齐等人早在七八十年代时就已经就“公共领域”与晚清史研究的结合性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并有了很多否定之否定性的讨论。这种研究实际上是在“冲击—回应”——“传统—近代”——“帝国主义”——“中国中心观”的学术史脉络下出现的,是对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的一种回应。只不过这些学者在深入中国内部同时,适当的引入了一些西方的模式体系。“公共领域”与“新教伦理”类似,也是一种理想型的模式。因为国外学者对中国晚明以来国家与社会、政府与人民以及各种社会团体如公所、商会、善堂等迥异于西方的现象总有一种异样的隔膜之感,而哈贝马斯贡献的这个模式在解释这些现象时正好能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客观的说,这种模式的引进确实给予晚明以来中国史研究以独特的视角和新鲜的活力,开辟了一些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如地方绅商的位置界定、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近代报刊兴起以及其“志在广开民智”的立意带来的公共舆论和公共参与、社团在转变提升移民认同感从而引发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等等。但理论的嫁接经常出现的“水土不服”问题以及“西方中心论”的指责,也使公共领域分析解释模式遭到批评。黄宗智主张用“第三领域”的概念来代替公共领域,罗威廉、玛丽兰金都将中国的公共领域限定为“管理型的公共领域”,非西欧意义上的“政治型公共领域”,至于日本学者,如夫马进,在其《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中,则毫不客气的挖苦,西方学者若想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找出所谓的公共领域、市民社会,无异于走死胡同。相比较来说,日本学者更注重立足中国本身,挖掘中国内部资源,而不是像西方学者先验性的以理论述史实。方平先生的《晚清上海的公共领域》在我看来,是将公共领域这一理论应用的比较好的一个尝试。其实我们可以将这本书与小浜正子的《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与国家》放在一起看。方平先生在这本书里展现了很宏大的问题意识,并对公共领域理论的来龙去脉以及其在中国史研究中的应用效应有非常清楚的了解,因而论述非常有张力,似乎步步如履薄冰,而大开大合之处也不少见。史料搜集方面也是“穷形尽相”,功夫之深不亚于日本学者。我个人觉得方平先生似乎对乡土意识(亲缘、业缘)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在中国社会转变的过程中的作用稍有轻视之意,似乎不慎妥当。在这方面与日本学者比,似乎方平先生在理论运用上顾此失彼了。

精彩短评 (总计11条)

  •     导师作品
  •     较好的运转了理论
  •     这是一本上海史研究的著作,值得一读
  •     对小生颇有启发。
  •     挺不错的书,可惜作者现在相当一部分时间忙于行政事务了,可惜
  •     材料挺多的……至于理论用得……好吧我不知道。得看你想把公共领域的意义放在什么上面了(其实不去考虑公共领域这个概念还更好看一点= =
  •     老师推荐的,很耐读!
  •     有点理想化的成分
  •     一字不落的看完了。但是完全闹不明白。给个四星表示我不是土鳖。
  •     作者先分析公共领域的形成过程,进而以报刊、会社、自律性交往场所来呈现上海公共领域和空间的主要心态,最后分析上海公共领域之形成所带来的效应——一是市民阶级,一是新的认同,最后是社会动员与民族主义之间的互动。作者的结论所下相当谨慎,如在论证上海认同一段,细致地将上海认同的形成过程形容成“倒置”,其中能够看出地域认同和国民意识的整合。作者并没有一味地抬高上海戊戌后公共空间的地位,而是理性地指出清末上海公共领域发展的转折与畸变,党派化、工具化的倾向加上官方与外部的利诱,让公共领域的理性与批判精神出现了削弱,因此,无法进一步制度化和合法化成真正意义上的公民社会(P409)。全书案例与宏观结合,“苏报”“合群”“认同”“张园”几个讨论比较成功。但是,全书语言并不简洁,措辞反复,对古代中国判断较粗疏简单。
  •     教科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