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民族共存与民族分离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民族学 > 多民族共存与民族分离运动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7
ISBN:9787561532164
页数:296页

章节摘录

  四、东南亚民族分离运动的研究状况述评  首先,介绍东南亚民族分离运动的总体研究。 由拉贾德·冈古莱(Rajat Ganguly,英国)和艾昂·麦克杜夫(IanMacduff,新西兰)合编的《南亚和东南亚的族群冲突与分离主义:原因、动力与结局》①一书,其导论指出:“虽然作为显著的政治特征而存在了近半个世纪,但是南亚和东南亚分离主义的族群冲突之原因、过程与结果均未能在区域比较的角度下进行具有理论创新的研究。”该书第一章又对这一学术领域的研究动态进行了回顾,并指出了一些不足之处,如在接受多元理论方面、在外力因素(区域外大国的干预)的研究方面等,都有所不足。该书第二章至第七章的研究对象依次为:查谟与克什米尔,巴基斯坦信德省,斯里兰卡泰米尔猛虎组织,印尼的东帝汶,菲律宾的棉兰老与苏禄,巴布亚新几内亚。在结论中,作者指出了族群冲突与分离主义问题存在的种种根源和动因,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虽然该书内容与本书的研究直接相关的只有菲律宾这一部分,但该书将两大区域的民族关系放在一起研究,客观上就能在比较中看出一些此前不易觉察的问题。单一思路与地域局限已经不能适应民族关系研究的发展要求,这是笔者从该书得到的启示。  民族分离运动大致可分为政治性的与军事性的两种,但在现实中两种形式往往混合在一起,然而为了研究的方便,分别对二者进行探讨仍不失为可行的办法。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防与战略研究所的报告《东南亚多元种族社会自治运动纲要》②便可视为对政治性运动的研究。它将菲律宾南部、泰国南部、印尼亚齐和缅甸少数民族的自治运动纲领提取出来进行研究.它采用“向上”(upward)和“向下”(downward)两种分析方法,前者着重分析进入国家政治实体的族群主流;后者着重分析向地方自治政府的权力转移。

内容概要

  陈衍德,男,1950年生,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东南亚史、华侨华人史的教学与研究。  彭慧,女,1981年生,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系讲师,主要从事世界史、东南亚史的教学与研究。  俞云平,女,1964年生,博士,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民族问题研究与侨乡研究,以及华侨华人史的教学。  王黎明,女,1980年生,硕士,曾为汕头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讲师,现为上海华询教育服务公司行政主管,主要研究方向为东南亚民族关系。  高金明,男,1976年生,博士,现在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东南亚政治。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一、东南亚各民族共存的基础二、东南亚民族分离主义的根源三、穆斯林与东南亚的民族关系四、处于中间状态的民族关系五、全球化对民族关系的作用和影响六、本书的结构与內容第二章 学术史回顾一、东南亚民族文化与民族主义的研究状况述评二、穆斯林与东南亚民族关系的研究状况述评三、东南亚民族关系中的华人之研究状况述评四、东南亚民族分离运动的研究状况述评五、全球化与东南亚民族关系的研究状况述评六、民族关系的理论探讨和其他相关研究的状况述评第三章 东南亚的民族文化与民族主义第一节 不同层面的文化与不同层次的民族主义一、东南亚民族国家的文化对国家层次上的民族主义所产生的作用二、东南亚民族国家的主体文化对地方(部族)民族主义所产生的影响三、东南亚地方(部族)文化对本身的民族主义所产生的作用四、东南亚地方(部族)文化对国家层次上的民族主义所产生的影响第二节 文化的两面性与不同类型的民族主义一、引言二、文化容忍适应与聚合型民族主义三、文化歧视排斥与离散型民族主义四、小结第三节 穆斯林文化与伊斯兰民族主义一、影响东南亚穆斯林文化与伊斯兰民族主义的关系之背景性因素二、印尼穆斯林:从世俗/宗教性文化共生到聚合/离散型民族主义并存三、马来西亚穆斯林:独尊/兼容的民族性格对文化/政治民族主义的作用与影响四、菲律宾穆斯林:偏执/折衷的文化取向与反抗运动的极端/妥协趋势五、东南亚穆斯林的本质特征第四章 利益争夺与妥协共处:印尼和越南第一节 资源分配不公:爪哇族和外岛民族一、爪哇与外岛资源分配不公的政治一文化内涵二、爪哇与外岛资源分配的不公:民族关系视角的解读三、余论第二节 从排斥到接纳:越南政策转向中的华人一、越南排华的特点二、越南排华浪潮的起伏(1975-1986)三、越南政策的转向四、越南华人的被接纳(1986年以后)第五章 文化冲突与容忍:缅甸和菲律宾第一节 碰撞与并存:克伦族和缅族一、引言二、不同的民族国家认同:缅族与克伦族的根本分歧三、克伦族分离运动——克伦族与缅族碰撞的突出体现四、不同视角下克伦族与缅族并存的必然性五、小结第二节 从疏离到接近:菲律宾人与华人一、华人在民族关系中的位置二、多角度地考察华人与菲人的关系三、菲、华两族的民族性以及相互间的看法四、影响菲、华两族关系的华人文化变迁五、影响菲、华两族关系的华人社会生活变迁六、余论第六章 分离主义运动的不同命运第一节 艰难的起伏:印尼“自由亚齐运动”一、引言二、“自由亚齐运动”形成的历史背景三、“自由亚齐运动”的发展历程四、“自由亚齐运动”:民族关系视角的解读第二节 从分离到自治:菲律宾摩洛人的抗争一、菲律宾的穆斯林:群体的形成过程——部族还是民族二、移民接触:社会生活中穆斯林与天主教徒的群体关系——合作与冲突并存三、群体冲突的放大:菲律宾的摩洛反抗运动——从分离到自治第三节 莫测的前程:泰南穆斯林分离运动一、泰南分离运动:历史根源与现实缘由二、泰南分离运动及其组织的兴衰起伏三、世俗化与宗教性的矛盾:对分离主义的深层探索四、前程莫测的泰南分离运动第七章 从对抗到共荣:马来西亚民族关系的发展第一节 并存中的对抗:从独立建国到“5·13”事件一、殖民地时期马来亚的民族关系二、独立进程中的马来亚民族关系三、独立后马、华两族的隔阂与对抗四、“5·13”种族冲突事件第二节 对抗向共荣的过渡:新经济政策时期一、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目标及内容二、新经济政策对民族关系的影响三、小结第三节 竞争中的共荣:新发展政策时期一、新发展政策与“2020宏愿”的出台及其原因二、对华人政策的放宽及其背景三、曲折中的进步:新形势下马、华两族关系的发展四、余论第八章 宏观与微观视野中的东南亚民族关系第一节 容忍与歧视:共存与分离的历史解读一、从相互容忍到共存共荣二、从歧视排斥到分离运动三、当代东南亚民族关系的复杂性第二节 印象与评价:排拒与接纳的心理解读一、类属思想、群体意识与民族意识——排拒与接纳的一般性解释二、民族心理、民族认知结构与刻板印象——排拒与接纳的特殊性解释三、从排拒到接纳的转变之动态心理过程分析第九章 总结与综论一、几个难题及其破解的思路二、民族关系与阶级关系的比较和联系三、利益格局多元化与文化碎片化四、多元文化主义与多民族和谐共处五、余论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作者简介

《多民族共存与民族分离运动:东南亚民族关系的两个侧面》的研究对象是东南亚的民族关系,着重探讨这一关系的正、负两个侧面以及相关的问题。文化是探索东南亚民族关系演变的贯穿全书的主线。东南亚历史的整体性造就了本地区文化的共同性,这种文化共同性成为多民族共存的决定性因素。现代化进程中国家与社会的整合以及经济生活的不可分割,又使多民族共存成为必然。但是,民族文化固有的接纳与排斥的两面性,使由此生成的不同类型的民族主义相互碰撞,加上经济利益之争,多民族共存与民族分离主义就成为东南亚民族关系的一体两面。民族分离运动是民族冲突的极端表现形式,也是民族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它在东南亚此起彼伏:缅甸克伦人、印尼亚齐人、泰南马来人、菲南摩洛人都深陷其间。这几场分离运动各有特点,而后三场的参与者都是穆斯林,他们与各国穆斯林激进派和温和派一起构成东南亚庞杂的伊斯兰文化板块。政治-文化权利的诉求与经济平等的渴望相互交织,使一些少数民族卷入漫长的斗争,主体民族也深受困扰。然而,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既碰撞又共生的对立统一关系,使其成为无果之争,双方的容忍和妥协又成为必然。在东南亚最大的国家印尼,爪哇族与外岛民族之间资源分配的不公实际上是政治-文化不平等在经济领域的投影,深刻地反映了民族关系的多重性,以及“共存-分离”矛盾运动的复杂性。一些不易走极端又难以和谐共处的民族关系大量存在于东南亚,增加了本地区民族关系的复杂程度。被视为“外来民族”的华人既受土著民族排斥又在时移势变中被后者接纳,成为处于“中间状态”的民族关系之典型,对此只有糅合文化与经济两种因素才能有全方位的理解。重新阐释马来西亚马、华两个民族如何从并存中的对抗转变为共荣中的竞争,就是朝着这个方向的努力。超越传统的华人研究模式,将菲律宾、越南两国的华人问题置于民族关系的框架内予以剖析,也是这种努力的一部分。探索东南亚的民族关系可以有两个视阈:一是从容忍和歧视入手,对“共存-分离”的对立统一发展进程进行历史的解读,这是一种宏观的、外在的解读;一是从印象和评价切入,对民族之间的“排拒接纳”进行心理层面的探察,这是一种微观的、内在的解读。《多民族共存与民族分离运动:东南亚民族关系的两个侧面》试图通过宏观与微观结合、外在与内在互补的分析,同时结合“民族阶级”、“社会冲突 民族斗争”的多层面求索,探寻出一条研究东南亚民族关系的独特路径。

图书封面


 多民族共存与民族分离运动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陈老师还是很有深度的
  •     就是简要的历史而已,没有什么深入系统的研究,洞见不多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