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建所50周年论文选编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民族学 > 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建所50周年论文选编

出版社:贵州民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2-01
ISBN:9787541218491

章节摘录

  从上述可知,黔西南苗族服饰的确多式多样,五彩纷呈。其审美情趣各支系也迥然有异,各具一格。这是服饰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上面我们谈及黔西南苗族服饰多姿多彩皆因各支系各自继承了自己的传统文化所致,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各支系苗族迁徙到黔西南后,因其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呈现出不同的款式风貌。此外也还有其他原因,其服饰又发生了较大变化:  第一,由于长期迁徙分散互不往来的结果。本来同操一个次方言、原是一个支系的苗族,迁到黔西南后,各散一地,交通不便,互不往来,于是形成两个或三个支系。如兴义市境所谓的“红苗”、“汉苗”、“白苗”都系操川黔滇次方言第一土语,然而其头饰、服饰与裙饰各有不同,因而出现了自称、他称不同的情况。  第二,苗族历史是一部迁徙史、苦难史,同时也是一部反压迫剥削的斗争史。在历史的长河中,苗族人民为了生存、繁衍,就得靠群体的力量,从而加强了血缘亲族的内聚力,但同时也产生了排他性,加之过去苗族长期处于封闭的文化环境里,使古老的文化得以完整地保存,但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可避免也渗透一些新(外来)文化。这样,传统文化与新的文化互相结合,使苗族服饰更加丰富多彩。  第三,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借鉴。苗族多种装束的形成不仅有传承性,而且还有借鉴性。一般服饰的存在、发展及其广泛应用,是与其民族人口、地位、文化综合发展有极大关系的。人口少,自身服饰随着时代的发展难以坚持下去,于是,一则为了审美的需要就必然要借用其他民族的服饰;二则被其他民族服饰所同化,这就是所谓“入乡随俗”。例如他称“红苗”的这支苗族,他们由松桃迁来定居已有160多年历史,但目前人口仅300多人,又多与布依、汉族杂居,故其服饰基本已布依化或汉化。又如操紫云土语的苗族,迁来定居时间最长(约已十几代人)但也因多分散杂居,故其服饰与“白苗”、“红苗”等支系大同小异。类似情况,不胜枚举。这是杂居相处,文化互相交流、借鉴的必然结果。  即使比较聚族而居的苗族支系,相对而言其服饰文化比较稳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其装束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如操黔东方言的苗族,大家认为仍是保持着黔东南黄平一带的古老装束,然而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除头饰外,其衣其裙已有了较大的简化,特别是年轻妇女,她们在平时,上身穿的是的确良或蓝色布料做成的左右社交叉的和服衬衣,极少绣有花纹;下身多穿长裤,足登皮鞋。男青年则更加时髦了,穿的多是从市场买来的中山服,有的甚至穿起西装皮鞋,昔日那些土布短衣、麻耳草鞋之类早已不复见了,由此可以见其变化之一斑。这些变化是来自于观念的更新,观念的更新又是由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所致。  ……

书籍目录

民族学在贵州的发展历程及展望贵州民族习俗文化研究评述贵州民族调查与苗族研究“六山六水”民族调查与侗族研究“六山六水”民族调查与贵州彝学研究苗族的“苗”字来源及其许多自称的含义从“血亲行刑”、“玷刀银”看百越民族社会的发展及其特点从彝文古籍看彝族远古社会台江苗族支系及其文化特征彝族家族组织概述中国苗族亲子连名制初探侗族亲从嗣名制研究荔波瑶麓乡瑶族亲族制度考察苗族服饰分类浅谈苗族服饰图纹类型、艺术特点及其美学价值黔西南苗族服饰文化概论清中叶以后布依族服饰的演变及其原因 黔西北彝族服饰及其图纹美学试析 集约农耕——中国文化赖以发展之基础贵州经济文化类型的划分及其特点 试论贵州农耕文化可持续发展问题“山地耕牧型”文化的特点及其耕作技术体系——以威宁县雪山镇栽树村为研究个案 “饭稻羹鱼”——水族传统农耕文化的主题中日干栏式建筑的同源关系初探侗寨鼓楼研究韭菜坪彝族传统民居初探和合发展的贵州制度文化苗族古代社会的氏族制和“议榔”制贵州苗族理词的习惯法效力探析侗款乡规及其演变——对侗族社会组织形式、功能及其演变的探讨彝族呗勒大宗初探社会变迁、基督教与中国苗族知识分子——苗族学者杨汉先传略 日本学者鸟居龙藏对我国西南民族的调查研究 浅谈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贵州少数民族传统诊疗方法试探——以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水族、瑶族为例彝族古代女土官的社会性别角色仡佬族妇女解放问题初探 入神通婚:以彝族叙事诗《嫩妮和阿珠》和《竹仙》为个案从《开亲歌》看苗族古代婚姻的变革传统生态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基础——以都柳江流域为研究个案 秃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象征——贵州省雷山县格头村苗族保护秃杉、实现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调查土家族传统生态理念初探浅谈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苗族传统植树技能贵州民族文化传统节日综论从节日文化变迁看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王卡杀鱼节为例 可乐套头葬俗与南夷原始信仰试析夜郎青铜立虎与崇虎信仰试析 试论苗族鼓社的社会作用 试探“萨岁”神坛源流布依族、傣族祭祀“社”神剖析道真县悬棺、岩棺、大石板墓葬族属问题探讨向星墓葬与彝族古代社会文化略论土家族的敬白虎与赶白虎生态博物馆社区民族文化的保护研究——以贵州生态博物馆群为个案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在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系统与整体——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保护的生态理念……后记

作者简介

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建所50周年论文选编:民族学与民族文化,ISBN:9787541218491,作者:贵州省民族研究所 编

图书封面


 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建所50周年论文选编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