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论域下高校德育课程改革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教育 > 知识论域下高校德育课程改革研究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8
ISBN:9787516100462
作者:邓达
页数:195页

章节摘录

  时至今日,全球化的步伐在不断加速。尽管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全球化的认识尚有不少争议,但不可忽视的是,我们事实上已经受到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道德价值观念的影响。更进一步地说,我们已经身处在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现实之中。而每一种文化因其地域与民族特征的差异性所代表的都是自成一体的、独特的和不可替代的价值观念。事实上,全球化不是消灭这种差异性,而应是支持不同民族的文化多元性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价值观上的特殊性。“实际上,全球化在推动了统一性增强的同时,也为更多的参与主体提供了发言的机会和展示自己特点的条件,使它们有可能根据其他参与者的情况来确定自己的身份。另一方面,统一性也会强化参与主体的自我认同意识。”①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我们现在面临着多重选择:第一,如何在世界文化充分交融的过程中保持中华民族道德传统的独特性,加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文化力”,以传统道德为中轴,增强世界范围内华人的民族认同感。第二,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道德传统关系问题。对于此问题,在改革纲要中提出的国家、地方、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模式虽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地域的差异性,但其重心主要集中在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上,而对于如何考虑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的道德传统上的不同特点则考虑不足。如在课程管理部分,强调“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新课程标准中没有强调对青少年国际化意识的培养。第三,我们不得不慎重考虑学校德育课程建设中“德目”的选择问题。为了将纲要中所提出的爱国主义、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具体化,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并挖掘出真正属于中华民族的独特的文化传统。  ……

内容概要

  邓达,四川达州市人,乐山J师范学院教育学副教授、西南大学教育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博士后、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主要从事学校德育原理、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等省部级、省厅级项目10余项,获得省厅级科研奖励一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中国教育报》(教育科学版)等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6部、主编教材2部,有多篇学术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收录。

书籍目录

绪论一 问题的提出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三 研究的思路与内容框架四 研究的主要方法第一章 文献综述一 国外相关研究二 国内相关研究第二章 知识与道德一 “知识”概说一 “道德”概说三 知识与道德关系之辩四 “道德知识”解读第三章 道德知识与德育课程一 德育课程的滥觞与学科定位二 德育课程:人与道德知识相遇的平台三 道德知识:德育课程的认识基础第四章 知识论域下高校德育课程现状与反思一 高校德育课程回顾与检视二 基于道德知识的高校德育课程现状调查与分析三 道德知识在高校德育课程中存在问题的反思第五章 知识论域下的高校德育课程变革一 控制与超越:整合的德育课程观二 生命与实践:德育课程设计维度三 规范与创新:跨文化的德育课程视野四 僵化与活化:意义世界中的道德知识教学五 和谐与共生:个体道德叙事的方法选择第六章 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作者简介

《知识论域下高校德育课程改革研究》通过对德育课程的知识基础(即道德知识)的清理发现,道德知识存在不同的类型,包括理论性的、规范性的和实践性的道德知识,它们分别代表了人对道德诉求的基本知性方面,其揭示的是道德之为什么、是什么及怎么办。同时,各类型知识的特性相去甚远,分别代表了道德精神之知、道德规范之知、道德实践之知。针对不同类型的道德教育知识类型,需要运用不同的教育方式。然而,通过对当前高校德育课程知识基础的现状调查与反思,作者发现,由于对道德教育知识认识不清,导致现实中教育指导的错位与不力。因此,通过清理与规整道德教育知识,是为了奠定道德教育的知识基础,建构道德教育的知识论,并以此为基础形成道德教育的课程知识观与方法论,尤其是在对普遍性道德教育知识批判的基础上,充分论证个体性道德教育知识(即实践性道德知识)的合法性并确立其教学知识论立场,及其教学方法体系。

图书封面


 知识论域下高校德育课程改革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