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全村之力

当前位置:首页 > 亲子家教 > 素质教育 > 举全村之力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9年4月
ISBN:9787542629074
作者: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Hillary Rodham Clinton)
页数:320页

章节摘录

  举全村之力  孩子不是我行我素的个人主义者。他们要依赖自己认识的人以及更多的不认识的人,这些人每天作出的决策影响着他们的幸福。我们所有人,无论我们是否承认,都有责任决定我们的孩子是否在一个不仅仅拥护家庭价值、并且重视家庭和儿童的国家长大成人。  在过去的25年里,我花了很多时间去为改善孩子们的生活而工作。我的工作告诉我,他们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源。但是,自己成为母亲的体验才让我上了最为生动的一课。  当切尔西?维多利亚?克林顿(Chelsea Victoria Clinton)第一次躺在我怀里时,一种对她的爱和责任在我心中如潮水般涌起。尽管我已经看过很多书,研究过很多儿童,并曾为他们奔走,但是,这一切都无法让我做好充足的准备,她的生命完全是一个奇迹。我生平第一次理解了作家伊丽莎白?斯通(Elizabeth Stone)的话:“决定要一个孩子——这非常奇妙。那就等于决定永远让你的心在你身体外面行走。”  1975年我们刚结婚的时候,比尔和我就想要一个孩子,但是我们运气不佳。l979年,度过了一个期待已久的假期后,我们预约了不孕门诊。哎呀,我竟然在那个假期里怀孕啦!(我经常对我丈夫说:如果我们的假期多一点,我们可能有更多孩子!)  比尔时任阿肯色州州长,大家都在讨论我怀孕的事情,以至于我以为当我生孩子的时候全州的人都会到场。很多人的确到场了,但是,据我所知没有一个人拍照片,否则那些照片肯定逃不过你的眼睛。朋友们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关于如何度过孕期及照料孩子的有用的忠告。我最喜欢的一条来自一位曾经当过橄榄球运动员的身材魁梧的朋友,他说:“就把婴儿作橄榄球,把它紧紧抱在怀里。”我们看各种指导书籍,向医生、护士和助产士问过的问题数不胜数。  我说服比尔去参加拉美兹课程,在那儿他和其他即将初为人父的男人们安静地坐着,双手抱在胸前,试图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置身事外的样子。我们的老师问有多少人曾经带过孩子或者抱过婴儿,或者为孩子洗过澡、换过衣服时,一些人开始嘀咕,但几乎没有人举手。然后老师又问有多少人因为负责照料婴儿而怕得要命,这时人群中爆发出紧张的笑声,很多只手举了起来。那之后,你再也无法让他们安静下来!  尽管我们做了许多准备,但是当我比预产期提前三周要临盆时,我还没有准备好。比尔?克林顿州长手里拿着拉美兹清单,急匆匆四处奔忙,帮我收拾东西。清单上有一项是一个小塑料袋,里面需要装上冰块以便让我在生产过程中吸吮。当我艰难地走到汽车旁时,我看到一个人正将一大包冰块往箱子里装。这让我想起一个笑话:人们帮助一个女人翻过泰坦尼克号的栏杆时,她说:“我是揿了铃要冰块,但不是要冰山,这也太荒谬了!”  切尔西的出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每个父母都渴望的最快乐的礼物,同时也让我们感到谦卑。跟其他孩子一样,切尔西一出生就很自主,脸上带有一种坚毅的表情,流露出专注和执著,后来我们逐渐熟知她的这些品质。我祈祷我能做一个足够好的妈妈。  我的每一次不确定和怀疑都掺杂着奇妙和震惊。我自己开始发现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为人父母者有力量重新定义生命的方方面面——婚姻、工作、与家人和朋友的关系等。进入我们世界中的、力量和希望构成的无助组合向我们展示真实的自我——我们是谁,我们不是什么样的人以及我们希望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从我自己还是个孩子的时候起,我就喜欢跟孩子们在一起,看他们的表情或者听他们讲故事。像许多家里的长子长女一样,我通过照顾自己的两个弟弟学会了照料孩子。我十几岁时看护别的孩子。13岁时我得到第一份“真正的”工作——夏日的早晨在公园中照看孩子。通过教会,我帮助照看移民农业工人的孩子,当他们的父母在我家附近的果园和菜地里干活的时候,我就去帮忙看管。  在大学里,我担任孩子的家庭教师。后来,我得到法学院的批准,可以在常规课程中增加一年,学习儿童发展。当我在街上遇到孩子时,我会想象他们的生活,担心他们的成年过程。作为法律教授和保护儿童基金会(the Children’S Defense Fund)的专职律师,以及在我私人执业过程中,我亲眼目睹了未能在儿童最重要的阶段投入精力所带来的后果。我们常常发现,儿童的最大利益似乎既不是个人也不是国家的首要议程。    其后果,我们都看到了:儿童的潜能输给了足以压垮精神的贫穷;由于支付不起昂贵的保健,儿童的健康被毁坏;儿童的心灵在离婚和监护权之争中迷失;儿童的未来在不堪重负的寄养体系中变得虚无缥缈;儿童的生命在虐待和暴力中陨落。因为我们辜负了孩子,我们的社会被自己打败。  之后,我有了自己有待关爱、去憧憬、去担忧的孩子。跟大部分母亲一样,在我们家我是个最爱操心的人。切尔西出生后,我从每周操心五天发展到连周末也发愁。我最大的挑战是压制住自己保护女儿、不让任何人、任何事伤害她或令她失望的渴望。每个父母都知道,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生命是无法预估的,并且孩子对于独立的欲望实在太强大。  在我女儿4岁时,夏日的某一天凉得似乎有些不寻常。但是她不听我的话,拒绝穿毛衣。当她认为我已经超出了一个正常的母亲的担忧时,“妈妈,我不觉得冷,”她说,“也许你是觉得冷,但我的温度计跟你的不一样。”但是,跟许多父母一样,我觉得现在在美国养育孩子实在有太多的东西要担心。  举目四望,从暴力、冷漠、家庭破碎到酒精、香烟、性、滥用药物的诱惑,从贪婪、物质主义到精神空虚,这一切都在伤害我们的孩子。这些都不是新问题,但在我们的时代,这些问题更加严重。在如此阴郁的背景下,在事实和情感意义上养育强壮的孩子、支撑家庭的战斗变得更加如火如荼。这场战斗抓住了我的心脏、我的大脑、我的生命。  父母对儿女承担着首要的责任,他们要给孩子喂食,唱歌哄孩子入睡,教他们骑自行车,激发他们的天赋,帮助他们开发精神生活,并在日常生活中作出数不尽的、决定孩子未来的决定。我很幸运,因为我有一位勤勤恳恳的父亲,他始终把家庭摆在第一位,还有一位全心全意照料我和两个弟弟的母亲。此外,我还拥有关心我的邻居、尽职的医生、富于挑战的公立学校、安全的街道以及让我父亲拥有工作的经济环境。我家的幸运大多不是父母能直接控制的,但是,仍然在其他成年人的控制范围内,他们的行为会影响我的生活。  孩子生活在小家庭,同样也生活于大世界。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刻起,他们就依赖一大群其他“成年人”——祖父母/外祖父母、邻居、老师、牧师、雇主、政治领袖以及数不胜数的对他们的生活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人。成年人管辖他们的街道,监管他们的食物、空气和水的质量,制作他们在电视屏幕上看到的节目,经营让他们的父母得以工作的企业,制定保护他们的法律。我们每个人都在每个孩子的生命中扮演一个角色:养育一个孩子需举全村之力。  毫无疑问,现代村庄的构成会让第一次说出这句谚语的圣人感到迷茫。在早期社会,从前的地方,甚至直到不久前在我们自己的文化里,“村庄”都是指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人们和家人生活、工作在一起。对很多人而言;看到这个词还是会让他们在脑海里浮现出一个路标:“家乡美国小镇,人口5340”,然后就想起当地教堂和居民俱乐部的标志。  但是对我们大部分人而言,村庄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实际上,我们的文化已经变得太疯狂杂乱、支离破碎,很难描绘出一幅现代村庄的图景。大家庭很少居住在同一座镇上,更别提同一所房子里了。在很多社区里,犯罪和恐惧让我们大门紧锁。过去我们常常坐在门廊或过道上跟邻居闲聊,现在我们坐在昏暗的客厅里看碟片。我们不再在大街上闲逛,而是花大量时问开车,去逛大同小异的商场。我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参加市镇协会、教会、联盟、政党,甚至不再加入保龄球俱乐部。  当下村庄的范围已经远远扩张到城镇以外。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通过收音机、电视、报纸、书籍、电影、电脑、碟片、手机和传真机与大量的人和事接触。技术让我们与技术所创建的非个人化的地球村紧密相连。  对很多人而言,这个美丽新世界似乎既不人性化,也不宜居。于是人们渴望回到“过去的好日子”,作为逃避当下问题的避难所,这也不足为怪了。但是,逃避的同时,我们也蒙上了自己的双眼,无视在我们生活中继续发展的村庄,看不到它对我们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村庄不再是地图上的某个地方,或者是一个人名和组织的清单,但它的核心依然没变:它是支持和影响我们的生活的价值和关系网络。  作为第一夫人,其殊荣之一就是可以有机会走遍世界,看个体和社会是如何帮助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孩子。我有幸与母亲、父亲、祖父母、外祖父母、公民俱乐部(ciVic club)、童军团(Scout troops)、家长教师联谊会及宗教团体对话。从这些对话中,我知道每个地方的美国人都在寻找,常常也找到了新的办法来互相支持。  例如,全国各地街道组织拆除危房以保护步行上学的孩子们;企业采取有利于家庭的政策,开设儿童保育中心,提供家长教育和婚姻咨询;教堂、犹太会堂以及其他宗教机构也不再局限于他们的传统活动,开设了健身中心、复健组织(recovery group)以及代际日托中心(intergenerational davcare centers)-等等。家长教师联谊会的出勤率曾经不高,但是现在,婴儿的那一代人在返校日的夜晚蜂拥而至,来到学校担任志愿者,这让一些校区的家长教师联谊会重新焕发了活力。此外,无线电访谈节目、电子邮件以及互联网等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联络方式。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是一本引人注目的书……阐述了最基本的问题,因为没有什么问题比一个国家如何照顾自己的儿童更根本。    ——《纽约时报书评》  一语惊醒梦中人……本书全面地审视了儿奄所需要、应拥有和尚未获得的一切……我们所有人都应该读这本书,从中获得教益,并据此行动。  ——新奥尔良《平民时报》  悦读而有着看不见的力量……读罢本书后良久,希拉里·克林顿的真诚信念,她所向往的那个爱孩子的社会仍然让人萦绕于心。  ——《旧金山纪事报》  我们都应该读《举全村之力》……如果错过机会,而没有讨论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提出的那些问题,那会是国家的损失。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内容概要

希拉里·黛安·罗德姆·克林顿(Hillary Diane Rodham Clinton,1947年10月26日-),美国律师、民主党籍政治家,第67任国务卿,纽约州前联邦参议员,美国第42届、43届总统比尔·克林顿的妻子。

书籍目录

引言
举全村之力
家庭不是孤岛
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守护者
“钟形曲线”说混淆视听
孩子出生时没带说明书
世界匆匆,孩子们不
万千宠爱不如防患于未然
安全不仅仅是一条毯子的事
你能给孩子的最好工具是一把铁锹
孩子天生就是信徒
童年也可以是所好学校
培养孩子是平等的工作机会
照顾孩子不是观赏性运动
教育=期望
眼见为实
每个企业都要有家的担当
儿童也是公民
为孩子,让我们共建理想村庄
注释
索引
致谢

编辑推荐

  如何培养健康、快乐、活泼的孩子  听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谈儿童教育  一、当前图书市场上有很多有关希拉里的书,但这是唯一一部她亲笔撰写的。  随着希拉里就任美国国务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她的思想、行动。近三十年来,希拉里以律师、阿肯色州州长夫人、第一夫人、纽约州参议员、总统候选人竞选者和国务卿的身份一直活跃于美国政坛,获得《时代》2008年年度人物提名。不久前希拉里访华,也引起了媒体的极大关注。她在竞选总统期间,再次强调《举全村之力:如何培养健康、快乐、活泼的孩子》的立场,说:“我还是坚信,养育一个孩子需举全村之力。”  二、《举全村之力》的主要议题是儿童:儿童和青少年问题是各个国家最为关注的问题。  希拉里阐述了要动员大家的力量来使社会成为一个地球村,以此来帮助所有的孩子健康、快乐、活泼地成长。《举全村之力:如何培养健康、快乐、活泼的孩子》的核心观点是:孩子们如何发展、他们需要什么才能取得成功,这一切与他们所生活的社会,以及社会如何支持、帮助家庭和个人密不可分。换言之,养育一个孩子需举全村之力。《纽约时报书评》称:这是一本引人注目的书……阐述了最基本的问题,因为没有什么问题比一个国家如何照顾自己的儿童更根本。  通过《举全村之力》,我们可以增加对希拉里的了解。她对儿童的关注持之以恒,而不仅仅是政治家的姿态。读大学的时候,她给孩子做家庭教师,在法学专业的常规课程之外,增加一年学习儿童发展。她曾先后为卡耐基儿童委员会和保护儿童基金会工作,参与创建了阿肯色维护儿童和家庭权益组织(Arkansas Advocates for Children and Families)。希拉里推动了多项立法,涉及儿童福利、教育的方方面面。例如《有教无类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Act)、《1997年收养与安全家庭法案》、《1999年寄养照顾独立法案》等。  虽然我们的社会与美国有很多不同,但就如何培养健康、快乐、活泼的儿童,《举全村之力:如何培养健康、快乐、活泼的孩子》可以为我们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  三、书中有许多希拉里的家庭故事和体验。  《举全村之力:如何培养健康、快乐、活泼的孩子》提到了希拉里母亲多萝西、以及克林顿不幸的童年,叙述了他们如何在朋友和家人的帮助下战胜了生活中的创伤,形成坚毅的性格。《举全村之力:如何培养健康、快乐、活泼的孩子》有一章名为“你能给孩子的最好工具是一把铁锹”。她说:每逢碰到困难,她的父亲最爱跟她说的一句话是:“这次你会怎样为自己挖出一条出路呢?” 书中也多次提到她和丈夫是如何教育女儿切尔西的,例如:在克林顿第二次竞选阿肯色州州长的时候,他们事先在家里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竞争对手可能对克林顿进行的攻讦,让切尔西了解政治的残酷,以免在看到媒体报道的时候受到更大的伤害。  四、社会效益。  《举全村之力:如何培养健康、快乐、活泼的孩子》被翻译为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非常畅销。全书语言清新、真诚,发人深省。希拉里说,孩子出生时没有携带便利的说明书。但是,《举全村之力》 是一本很好的说明书,从每个成年人所应承担的责任、企业和社会的担当、到政府的职责,她告诉我们该怎么样对待我们的孩子,才不至于辜负他们。

作者简介

非洲有句谚语:养育一个孩子需举全村之力。本书书名“举全村之力”(It Takes a Vmage)即来源于此。
1996年,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公众人物之一,时任美国第一夫人的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阐述了要动员大家的力量来使社会成为一个地球村,以此来帮助所有的孩子健康、快乐、活泼地成长。本书是“一本关于关爱的教科书……充满了值得一读再读的真理”。
在超过38年的时间里,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对孩子们投入了持之以恒的热情,把他们作为自己的事业。她走遍全世界,观察到了各个国家在培养儿童方面的举措。希拉里长期以来的经验——不仅仅是身为母亲、女儿、姐妹和妻子,而且是作为律师、法律专家和政治家——巩固了她内心的信念:孩子们如何发展、他们需要什么才能取得成功,这一切与他们所生活的社会,以及社会如何支持、帮助家庭和个人密不可分。换言之,养育一个孩子需举全村之力。
在为本书写作的新序言中,希拉里反思了美国社会在过去十年间发生的变化,从互联网的影响到儿童早期发展和教育领域的新研究。她探讨了美国日益关注的问题,如安全、环境和国债,审视了美国所取得的进步及有待完成的工作。
《举全村之力》已然成为经典,十周年版以丰富的资料阐明:我们今天所做的如何抚养孩子、如何支持家庭的选择将决定我们如何面对21世纪的挑战。

图书封面


 举全村之力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5条)

  •     假如吉尔曼是希拉里谁是吉尔曼?她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著名女权运动者、社会学家、作家——Charlotte Perkins Gilman。但是,可能许多专门研究文学和女权主义的人都觉得这个名字有些陌生。如果我说:《黄色墙纸》看过吗?也许有几个人会点头。对,吉尔曼是《黄色墙纸》的作者,在那篇打动人心的短篇小说里,她描写了一个患上产后抑郁症、被关在一个房间里进行“休息疗法”最后发疯的女人。 《黄色墙纸》中的主人公是个女人、病人、疯子。她也是一个母亲,可能还是个作家。但是,因为她“患病”,她不能将孩子抱在怀里,也不被允许从事任何脑力、体力劳动。她的床脚都被牢牢固定在地板上,她的窗户装有栅栏。她无处可逃。连精神逃离的方式——写作——都被禁止。 吉尔曼在《黄色墙纸》中描绘了母亲的这样一个“反面乌托邦”世界。但是她并不绝望,她将乌托邦的希望原则完美地运用到小说《她乡》之中,这部小说讲的是一个“女儿国”的故事(当然这个故事里没有唐僧,也没有想吃唐僧肉的女人)。在女儿国里,只有女婴、女童、女孩、妇女、母亲,不存在任何男性。女人们负责制定法律、发展经济、治理环境等等一切。并且,她们都是教育家,每一个人都是母亲或潜在的母亲,她们将自己的爱撒播到全社会,一切的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她们的确“举全村之力”。 她乡的孩子是健康的、快乐的、活泼的、聪慧的,这些品质正是希拉里在《举全村之力》中描绘的育儿目标。在吉尔曼的女儿国里,孩子们不看电视,不玩电子游戏,不会受到“拳头与枕头”情节的污染;她们不会受到毒品的威胁,不会遭遇性骚扰和强奸。她们接受的教育方式是“公民教育”理念下的启发式、潜移默化式教育。总而言之,她们生活的世界就是一个完美的乌托邦国度。而这所有的一切,正是希拉里追求的目标。 希拉里比吉尔曼幸运,因为她是一个掌权的女人。作为美国前第一夫人和现任美国国务卿,她有资源、有能力让美国乃至整个世界朝着乌托邦的方向前进。在《举全村之力》这本书中,希拉里提到许多在她的努力下通过的法案,我最感兴趣的是《家庭与医疗休假法案》。该法案签署于1993年2月5日,允许拥有50人或以上员工的公司的员工最多可以获得12周的假期,用以照顾新生儿、生病的家人或者处理自己严重的健康问题。请假不会让他们丢掉健康福利,也不会丢掉饭碗。该法案是实现国家承诺的重要的一步:让好员工成为家庭的好成员,不论是在孩子出生后、收养孩子的时候,而且还在孩子、父母或配偶需要他们的时候,公司都应该照顾为他们提供当好家庭“好成员”的条件。 现在在中国是什么情况呢?虽然《劳动法》规定了产假和陪产假政策,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可能真正落实的并不多见。尤其在现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许多女性在生育前后都被公司以某些“所谓的”理由裁员,更何谈老公陪着老婆休产假!当照顾新生儿的繁重工作只压在母亲身上时,母亲的身心健康堪忧,育儿的质量也就不能获得保证。另外一个值得我们借鉴的法案是《目标2000:教育美国法案》,其中制定了8个目标,其中第一条是“保证美国所有的孩子在上学前已经做好了学习的准备”。因为生命科学证明,3岁前的教育几乎可以决定一个孩子的一生。但是在我国,我们并没有充分重视0到3岁这个阶段,也没有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虽然我们不乏各种“早教中心”,但是良莠不齐,并且没有相关标准,有的早教中心价格高昂:一节课150块,而且还是打过折的!试问有多少家庭能够承受?有多少孩子能够真正享受到早教带来的好处? 希拉里还为地球村上的孩子们做了哪些事情?很多。大家可以从《举全村之力》中找到答案。并且我相信,在希拉里担任国务卿期间,会继续重视儿童,并且在第一位黑人美国总统的带领下,在消除种族主义对孩子的影响上做出更多努力。 我一直在说孩子,因为希拉里这本书就是在讲教育孩子。记得刚拿到原版《举全村之力》时,我初为人母,女儿才两个月。当时正疲于照顾孩子,对于是否要翻译这本书尚存疑虑。但是,朱振武教授(丹•布朗的御用翻译和知名美国文学研究专家)推荐我翻译,他认为翻译工作不仅是看文字能力,还与译者的性格及个人经历不无关系。我相信他的眼光。 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身为母亲的我很好奇希拉里这位前“第一夫人”对育儿有些什么看法。希拉里是个真诚的人。她刚生下女儿切尔西时的手足无措和在儿童保育方面的茫然让我感同身受。她坦诚地以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如何对待孩子,如何给他们正确的营养——身体的和精神的。孩子是我们地球村的未来,他们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努力和呵护。尤其在当今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我们的确需要举全村之力,为孩子们提供安全的食物、安全的环境、启发性的教育,建立良好的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和大众文化。 如果吉尔曼是希拉里,如果生活于19世纪末的她手握政治大权,或许,她的乌托邦已经实现。但是,虽然吉尔曼不是希拉里,但是她们都是火炬手——希拉里举起了吉尔曼以及在众多女权主义者、环境保护主义者、儿童教育专家等等人手中传递的乌托邦火炬,星火相传,全村的人都来传这根火炬,我们的家园乌托邦还遥远吗?
  •     用了两天时间读完了《举全村之力》,做了三页半笔记,但是我只能记录下父母能对自己孩子做的事,希拉里在书中提到的威胁美国儿童的暴力、冷漠、家庭破碎、酒精、香烟、性、滥用药物也同样伤害着中国的孩子,抵制贪婪、物质主义、精神空虚等的确需要“举全村(整个地球村)之力”,让我更觉忧虑和责任。
  •     来源:天津《城市快报》 news.163.com/09/0509/02/58RC06LP000120GR.html眼下又快到考试季,孩子又成为社会焦点。从他们出生到成人,家长不知要付出多少心血。但说实话,培养孩子一直是个吃力的活儿,很多人苦于找不到好的理念和方法。怎么办呢?好在这世界不缺少成功人士,自己活得不赖,育儿也有一套,他们的经验或许能为那些还在头疼的父母们提供很多借鉴。今天就来介绍一位这样的成功人士——名头很大。她就是现任美国国务卿、前总统克林顿的夫人希拉里。1996年,当时是美国第一夫人的希拉里提出了一个概念:要动员更多的人,将社会建立成地球村,它的目的是帮助所有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希拉里借鉴了非洲的一句古老谚语:养育一个孩子需举全村之力。其中暗示着艰辛以及人们所应付出的努力程度。随后,她以这一理念为根本,写出了《举全村之力》这本书,畅谈如何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这本书问世后,因为触及美国教育的诸多深层次问题,因而引发了广泛关注。同样,由于教育子女的共性所在,它也可以为中国读者带来很多启发。光靠父母不行单靠父母教育孩子,行不行?希拉里用自己的经历给出了否定的答案。首先,父母自身可能会面临家庭裂痕的困扰。希拉里的外祖母在15岁时,就生下了希拉里的母亲。她和她的“丈夫”无力扶养孩子,只好分手。而那位父亲也并不称职,在孩子8岁时就将之寄养在她的祖父母家中。祖父母并不喜欢这个孩子,好在家中的一位姑母、一位好心的老师,还有一位善良的雇主都在孩子最困难的时候伸出了援手。希拉里将这些援助称之为“强大而又爱意盈盈的家庭体验”。这使得她的母亲以及她自己意识到:家庭不是孤岛。如果周围的亲朋能给孩子一丁点爱意的话,哪怕他(她)生活在并不完整的家庭中,也不会缺失太多。不论你是父母,还是一位叔叔或者婶婶,在关爱自己孩子的同时,都有责任去为别的孩子尽上一份力。因为,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坚定的守护者。在希拉里看来,随着科技的发达,网络、手机、飞行等方式将世界变得狭小,却让孩子的视野无限扩大。接踵而来的信息中,包含毒品、性这样的困扰,包含大量电视节目这样易促生消极的因素,还有那些足以让孩子去尝试叛逆的种种。面对爆炸式的信息入侵,父母们常常防不胜防。在交通问题成堆、以至孩子们无安全之地可玩耍时,你是否需要一项法令,帮助孩子们找回乐园?而当你为工作无暇顾及孩子时,你是否又希望社区的托儿所帮你分担一些压力?在受够了社区暴力和毒品泛滥时,你是否需要社区居民自发组成的巡逻小组,以防止坏人来侵害自己的孩子?在希拉里观察早期教育的很长时间里,她接触到了大量社会实例,它们使她明白:孩子不专属于一个家庭,当他(她)走出家门时,需要社会的安全与公共意识来保护。比起教育专家,希拉里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利用特殊的身份,唤起公众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在《举全村之力》中你会看到,希拉里并不只是扮演了一个母亲的角色,她经常将自身遇到的教育问题扩展到整个美国社会,试图从根本上寻求解决之道。帮孩子面对困境这个社会充满考验,当孩子面对逆境时,父母该怎样指导他们呢?“你能给孩子的最好工具是一把铁锹。”这是希拉里的建议。而这也是她在《举全村之力》中最为看重的内容。给孩子一把铁锹,就是让他(她)自己挖出一条路,它是精神与心理上的支柱。在希拉里看来,“村庄”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使其在困难面前保持乐观,变得强大。在她的女儿六七岁时,克林顿由于要参加州长竞选,不得不面临被泼污水的情形。为了使女儿不被突如其来的攻击吓到,希拉里决定让她提前感受这种困境。她让女儿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她的父亲和对手,反驳彼此的观点,而希拉里和克林顿也参与了进来。渐渐地,孩子知道了如何适应“看到她深爱的人受到人身攻击”。而在几年后的总统竞选过程中,这种训练也使孩子在面对更残酷的政治环境时变得坚韧。其实希拉里本人在幼年时也遭遇过类似挑战,只不过她面对的是大部分孩子都会面对的困难:如何融入新环境。当她被新家附近的孩子欺负时,她的母亲选择站在窗户后面,对她说:“我们家里可没有胆小鬼。”这使得希拉里不能回头,靠坚强慢慢赢得了许多朋友。希拉里将管教方法分为三种:权威型、专制型和溺爱型。她觉得,对每个家庭来说,都需要在纪律和关爱之间寻找平衡。多数时候,家庭需要向“村庄 ”寻求帮助,比如让孩子参加公众活动,在社区机构、学校等场合找到自己的生活支柱,而不是一个人躲在家里看电视,或者在游戏中心消磨时光。只不过,有些时候——尤其在面临伤痛时,一些家庭会选择规避与沉默,不愿向“村庄”求助,有时“村庄”也会漠视其存在,而这往往是悲剧进一步发展下去的致命因素。“形成‘钢铁意志和必要技能’,从生活的各种压力中挖出一条出路是我们所有人一生的任务。”希拉里说。与此同时,尽我们的所能让孩子也具有这一能力,则是“我们对他们和村庄所承担的终身的责任”。发现孩子潜能希拉里曾经在一所小学辅导过一个小孩,孩子不擅长阅读,不爱与人沟通。希拉里费尽心力吸引她的注意力,却一再失败。就在希拉里要绝望的时候,她发现孩子对画画情有独钟,于是用这种方式打开了那幼小的心门。但是,孩子的老师却告诉希拉里:应该让孩子练习阅读,“而不是玩”。许多人习惯用自我的观念来教育孩子,这使得他们陷入了一个误区,即随便判断一个孩子“是否”聪明。而在希拉里看来,应努力判断一个孩子“如何”聪明,去发现他(她)的潜能。对希拉里来说,发现潜能需要前提,就是要对孩子抱有期望,这就是教育的本质。她在书中介绍了好几种教育项目,其中一些项目她还曾亲自参与。这些计划旨在开发孩子们的潜能,让他们达到比一般人的预想标准要高得多的程度。希拉里觉得,家长们如果需要孩子达到这个目标,最重要的就是要与学校紧密合作,形成“村庄”式的教育体系。当家长、学校甚至整个社会都能提供激励机制、尽量完善的教育手段时,孩子们就会生活在一个被不断期望、且有信心持续向前的环境里,那时候的教育世界,也许是最完美的。本组撰文 本报记者 张玥(本文来源:城市快报 )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女儿喜欢很本书
  •     此书归为“儿童教育”类,有孩子的父母看看应该很受益.
  •     速度很快书已经拿到了迫不及待想要马上看起来~但是书貌似有点旧呀!封面也有点翘起来不挺刮!很喜欢希拉里!
  •     学习ing
  •     13日—22日
  •     很朴素的教育理念,不过有些扩展到政治体系了,看不懂。只看适合自己的。
  •     谢谢 写得好 无限的赞同.
  •     也许,作为一个从政者(我不忍将“政客”这个词用在她身上),作为一个社会活动者,她不能不藏起锋芒,和光同尘。
  •     如果每个家长与孩子一起进步,社会就会不断进步。Hillay挺有趣
  •     书很脏啊 其他还好
  •     教育绝对应该是一个具有理想色彩的事业。
  •     同学的译作
  •     喜欢,建议每个人都看看,无论是不是做家长的。
  •     教育孩子还是不错的,我是看到报纸上的介绍后才急于买的,还不错.
  •     很喜欢这本书,也让我有机会看看总统夫人如何当一名母亲
  •     这本书不仅仅是培养孩子,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非常有启发。尤其是我们借此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
  •       来源:天津《城市快报》 news.163.com/09/0509/02/58RC06LP000120GR.html
      
      眼下又快到考试季,孩子又成为社会焦点。从他们出生到成人,家长不知要付出多少心血。但说实话,培养孩子一直是个吃力的活儿,很多人苦于找不到好的理念和方法。
      
      怎么办呢?
      
      好在这世界不缺少成功人士,自己活得不赖,育儿也有一套,他们的经验或许能为那些还在头疼的父母们提供很多借鉴。
      
      今天就来介绍一位这样的成功人士——名头很大。她就是现任美国国务卿、前总统克林顿的夫人希拉里。
      
      1996年,当时是美国第一夫人的希拉里提出了一个概念:要动员更多的人,将社会建立成地球村,它的目的是帮助所有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希拉里借鉴了非洲的一句古老谚语:养育一个孩子需举全村之力。其中暗示着艰辛以及人们所应付出的努力程度。随后,她以这一理念为根本,写出了《举全村之力》这本书,畅谈如何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这本书问世后,因为触及美国教育的诸多深层次问题,因而引发了广泛关注。同样,由于教育子女的共性所在,它也可以为中国读者带来很多启发。
      
      光靠父母不行
      
      单靠父母教育孩子,行不行?希拉里用自己的经历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首先,父母自身可能会面临家庭裂痕的困扰。希拉里的外祖母在15岁时,就生下了希拉里的母亲。她和她的“丈夫”无力扶养孩子,只好分手。而那位父亲也并不称职,在孩子8岁时就将之寄养在她的祖父母家中。
      
      祖父母并不喜欢这个孩子,好在家中的一位姑母、一位好心的老师,还有一位善良的雇主都在孩子最困难的时候伸出了援手。
      
      希拉里将这些援助称之为“强大而又爱意盈盈的家庭体验”。这使得她的母亲以及她自己意识到:家庭不是孤岛。如果周围的亲朋能给孩子一丁点爱意的话,哪怕他(她)生活在并不完整的家庭中,也不会缺失太多。不论你是父母,还是一位叔叔或者婶婶,在关爱自己孩子的同时,都有责任去为别的孩子尽上一份力。
      
      因为,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坚定的守护者。
      
      在希拉里看来,随着科技的发达,网络、手机、飞行等方式将世界变得狭小,却让孩子的视野无限扩大。接踵而来的信息中,包含毒品、性这样的困扰,包含大量电视节目这样易促生消极的因素,还有那些足以让孩子去尝试叛逆的种种。面对爆炸式的信息入侵,父母们常常防不胜防。
      
      在交通问题成堆、以至孩子们无安全之地可玩耍时,你是否需要一项法令,帮助孩子们找回乐园?而当你为工作无暇顾及孩子时,你是否又希望社区的托儿所帮你分担一些压力?在受够了社区暴力和毒品泛滥时,你是否需要社区居民自发组成的巡逻小组,以防止坏人来侵害自己的孩子?
      
      在希拉里观察早期教育的很长时间里,她接触到了大量社会实例,它们使她明白:孩子不专属于一个家庭,当他(她)走出家门时,需要社会的安全与公共意识来保护。
      
      比起教育专家,希拉里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利用特殊的身份,唤起公众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在《举全村之力》中你会看到,希拉里并不只是扮演了一个母亲的角色,她经常将自身遇到的教育问题扩展到整个美国社会,试图从根本上寻求解决之道。
      
      帮孩子面对困境
      
      这个社会充满考验,当孩子面对逆境时,父母该怎样指导他们呢?
      
      “你能给孩子的最好工具是一把铁锹。”这是希拉里的建议。而这也是她在《举全村之力》中最为看重的内容。
      
      给孩子一把铁锹,就是让他(她)自己挖出一条路,它是精神与心理上的支柱。在希拉里看来,“村庄”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使其在困难面前保持乐观,变得强大。
      
      在她的女儿六七岁时,克林顿由于要参加州长竞选,不得不面临被泼污水的情形。为了使女儿不被突如其来的攻击吓到,希拉里决定让她提前感受这种困境。她让女儿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她的父亲和对手,反驳彼此的观点,而希拉里和克林顿也参与了进来。渐渐地,孩子知道了如何适应“看到她深爱的人受到人身攻击”。而在几年后的总统竞选过程中,这种训练也使孩子在面对更残酷的政治环境时变得坚韧。
      
      其实希拉里本人在幼年时也遭遇过类似挑战,只不过她面对的是大部分孩子都会面对的困难:如何融入新环境。当她被新家附近的孩子欺负时,她的母亲选择站在窗户后面,对她说:“我们家里可没有胆小鬼。”这使得希拉里不能回头,靠坚强慢慢赢得了许多朋友。
      
      希拉里将管教方法分为三种:权威型、专制型和溺爱型。她觉得,对每个家庭来说,都需要在纪律和关爱之间寻找平衡。多数时候,家庭需要向“村庄 ”寻求帮助,比如让孩子参加公众活动,在社区机构、学校等场合找到自己的生活支柱,而不是一个人躲在家里看电视,或者在游戏中心消磨时光。只不过,有些时候——尤其在面临伤痛时,一些家庭会选择规避与沉默,不愿向“村庄”求助,有时“村庄”也会漠视其存在,而这往往是悲剧进一步发展下去的致命因素。
      
      “形成‘钢铁意志和必要技能’,从生活的各种压力中挖出一条出路是我们所有人一生的任务。”希拉里说。与此同时,尽我们的所能让孩子也具有这一能力,则是“我们对他们和村庄所承担的终身的责任”。
      
      发现孩子潜能
      
      希拉里曾经在一所小学辅导过一个小孩,孩子不擅长阅读,不爱与人沟通。希拉里费尽心力吸引她的注意力,却一再失败。就在希拉里要绝望的时候,她发现孩子对画画情有独钟,于是用这种方式打开了那幼小的心门。但是,孩子的老师却告诉希拉里:应该让孩子练习阅读,“而不是玩”。
      
      许多人习惯用自我的观念来教育孩子,这使得他们陷入了一个误区,即随便判断一个孩子“是否”聪明。而在希拉里看来,应努力判断一个孩子“如何”聪明,去发现他(她)的潜能。
      
      对希拉里来说,发现潜能需要前提,就是要对孩子抱有期望,这就是教育的本质。她在书中介绍了好几种教育项目,其中一些项目她还曾亲自参与。这些计划旨在开发孩子们的潜能,让他们达到比一般人的预想标准要高得多的程度。
      
      希拉里觉得,家长们如果需要孩子达到这个目标,最重要的就是要与学校紧密合作,形成“村庄”式的教育体系。当家长、学校甚至整个社会都能提供激励机制、尽量完善的教育手段时,孩子们就会生活在一个被不断期望、且有信心持续向前的环境里,那时候的教育世界,也许是最完美的。
      
      本组撰文 本报记者 张玥
      
      (本文来源:城市快报 )
  •     有很多好的理念,值得一读。
  •     书中倡导的理念是非常不错的,但是要真正实施难度很大啊。第一夫人的书,感觉比较适合政治界人士来看。
  •     有点小失望。希拉里对儿童培育、教育与保护的种种理论与说道都对,但就是没有那种非常信服的感觉。可能一来这个议题有点对不起这个书名的大义,二来是感觉米国人这种整体靠投入更多金钱、设备与人力来做的方法似乎不是很对的。
  •       本书是归为“儿童教育”类,将来我有了孩子,一定把这本书再好好看看,也许这样我更能有切身的体会.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学校教育越来越功利了,中学阶段追求升学率,到了大学追求就业率,所谓“就业好才是真的好”。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灌输一些有用的知识,我们身处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很快,很多东西很快就会“过时”,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些能影响它们更长久的一些东西,而不是几年而已。教育需要给学生传达好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尤其是培养一个学生独立自主的人格。说到这点,我想起我很喜欢的一部电影《Dead Poets Society》,片中的老师叫学生们勇于尝试,勇于突破,战胜自己,有自己的想法,发展自己的爱好, 用心认识世界,体会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我想这就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你认定孩子怎样,他们就会怎样。
      
       以前实习当班主任的时候遇到一个学生,他的学习成绩很差,在课堂上也不是很用功,在很多老师眼中是一个差生,被认为一点也不“聪明”,但他却痴迷于跳街舞,我经常遇见他中午一个人在顶楼老师办公室外面的空处练习舞蹈动作,光着膀子,头触着地,瘦弱的身体朝上打着转转,头上只戴着一个似乎质量不太好的塑料盔,大汗淋漓,但却充满了热情,如果有人鼓励支持他,也许考不上大学,却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舞蹈家。
       我们的教育很多时候只是基于一种普适的价值判断标准,学习成绩好才是好孩子。从基于多元智能的人才观来看,有的学生偏于形象思维,有的学生偏于抽象思维。人的智能也有很多种:逻辑、数理智能;言语、语言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交流交往智能;自知,自省智能;视觉、空间智能等。每个孩子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的教育是要充分发觉人的价值、人的潜质,人的个性,引领学生向前发展,实现自身的价值。
       是的,教育是一种期望。
      
      
      家庭不是一座孤岛
      
       同学在成都一所很有名气的中学当班主任,送到学校读书的学生,家里很多非富即贵。家长很需要这样一些辅导业务:晚饭和辅导一起,因为学生家长都很忙,没有时间给孩子做饭,更别说陪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了,这些学生衣食无忧,每月几千款钱的生活费,但这些孩子并不开心,没有安全感,觉得孤独。
       现在离婚率不断地提高,我想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孩子,因为孩子可能失去了一个对他们所作一切坚信不移的守护者。
      
      每一个社会主体都有责任的担当
      
       社会的力量无疑是巨大的。各种媒体充斥着贪婪、暴力、性,这些都在伤害孩子,如果没有其他途径加以引导,危害非常大,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
       社会就是孩子成长的大家庭,学校,媒体,政府,企业等等都应该采取措施为教育孩子出一份力。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每个人都在孩子生命中扮演一个角色,也许一个人的力量不大,就如同一片雪花,虽然最为柔弱,但是,当它们黏在一起的时候,力量是多么的巨大。这就是书中常说到的一句话“养育一个孩子需举全村之力.”
      
  •     正面的人生观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它一定能够减少我们的愤怒和敌对程度,使我们有更多的能量去完成更有建设性的工作 积极的人生观能够带来健康,日常的善行也一样能 美国的伟大力量一直在于与不同于我们的人合作,致力于发现共同点的能力 p201 连续性很重要,因为低薪工作者的流动性很高,当孩子形成依恋后发现自己的依恋对象突然从他们的生活中消失,就可能出现问题。 教育=期望 你认定孩子们怎样,他们就会怎样 Lady Bird Johnson
  •     围绕政治议题,借助个人生活阅历和相关学术研究,进行了直白温暖的论述。真是成功的政治宣传品。
  •     很让人感动!希望每个人都能抽出仅仅半个小时的时间去了解这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看这本书吧,每一个有责任的父母!希拉里从一个国家领导人的角度很全面的向大家解释了教育的重要性,告诉我们每个人如何从自己的方面去重视教育我们的孩子.重视教育不仅仅是流于形势,而要从上到下,每件事情,每个公司,媒体,医院,个个部门要把孩子放到第一位.
  •     当世界和平无风无浪之时,很多人都梦想着有一天自己能够出国留学。他们把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甚至就连墨西哥都比中国好!一天到晚就知道玩儿命的学英语,你一个人连自己母语的诗词都不会背,还再每天去背英文诗词!?可是到了猪流感、禽流感爆发的时候,一个个的拼了命也要回国(甚至在某些人眼里我们伟大的祖国已不再是它的祖国了),把那些病用输入性病例带到我们国家!
  •       那本被严重低估的书:给儿童节的礼物
      李华芳
      
      今天是儿童节,祝活着的小朋友们节日快乐,祝初为人父母的朋友们都能看着自己的小孩平安活着。
      
      我觉得中国做父母的特别不容易,孩子不仅要熬得过毒奶粉、还得扛得住毒疫苗。大奶妹畅销至少有一部分原因是可以母乳喂养,不用担心毒奶粉。但毒疫苗就很难扛得住了,这是来自国家强制。
      
      实际上扛得住毒奶粉也不一定有用,你还得让孩子平安上幼儿园,避免被屠杀。即便孩子平安度过了幼儿园,你还是要担惊受怕,生怕被陌生的叔叔拐卖。就算进初中了,但你还得防止那个自己也不相信书中说的那些玩意的思想政治老师天天逼着你的孩子背诵那些车轱辘话。好不容易孩子进了高中,你又担心他早恋失恋特别是搞大别人的肚子或者被别人搞大肚子而且万一考不上大学就前途黯淡命运多舛。送进了大学,你又担心毕业出来找不到工作被潜规则之后依旧找不到工作找到了工作还得担心他是不是像华为员工或是富士康员工一样杯具。找到了工作步入了社会,你还得担心他是不是找不到对象找不到对象是不是要上《非常勿扰》去脑残或者被脑残。
      
      中国的父母之所以不容易,就在于他们万千宠爱但从不防患未然,他们不明白给孩子最好的工具是一把铁锹,铁锹不仅能教会孩子自己动手吃苦耐劳丰衣足食,铁锹也能教会他们反抗暴力对抗强权培养自主意识。
      
      孩子的杯具根源总是父母,当父母们没有意识到培养一个孩子(祖国的花朵国家的栋梁)需要依靠整个社会的时候,父母们就已经失职了。当父母们为自己的孩子奋力反击时,另一部分父母在做什么?一部分父母或未来的父母在调查5·12事件中失去的国家栋梁、在为被毒奶粉和毒疫苗戕害的宝宝争取权益时,另一部分父母不是过来相互守助,而是嘲讽压制打击为了孩子的现在和将来努力的父母们。他们难道不明白自己的行为是在为自己的孩子过早的定制棺材和挖掘坟墓?
      
      美国现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没把前总统克林顿出了拉链门事件后怎么样,是因为希拉里明白单亲家庭对孩子造成的损害将是无法弥补的。希拉里在本书的最后强调“儿童也是公民”,这并不是说我们是不是能想得更好,而是说我们能不能做得更好。
      
      每一个儿童节是给孩子们的礼物,但父母们必须记住培养一个孩子需要“举全村之力”(it takes a village)。如果你有上述担心忧虑但你想明哲保身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想说没那么便宜的事情,你自己是这个村子的一部分,你的所有行为都在影响孩子的未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75b420100irzh.html
      
  •     书中从一个母亲的角度提出的很多社会问题发人深省。但文学性不是很强,很容易读着读着就走神~
  •     谁也没有那么伟大,我们爱国,但不是无条件的,我们希望祖国也爱我们。
  •     买了此书,2天看完,有些收获!不只对孩子,对自己也有教育。还给书包了书皮,留着以后长看看
  •     好文o(∩_∩)o...
  •     这是一本适合为人父母或着准备为人父母的人看的书....
  •     这本书非常好。从培养孩子的各个方面出发,阐述了全社会关注教育、参与到培养孩子的工作中来。因为无疑,孩子就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只有他们茁壮,才有国家的壮大。
    可是,看过书后,从希拉里的口吻来来,美国政府、全社会已经非常关注教育,并且通过立法来确定这个方针。可是我国...我们甚至还在为一天所吃的是否有毒而纠结!不说了,失落!
  •     我觉得这本书真的很好,阐述了如何对待孩子成长的问题。
  •     有意思,挺好
  •     教育是未来的事情,怎么样的教育决定了怎么样的国家未来
  •     为什么没有“不想读”这个选项来祭奠我被黑了的银子...
  •       图书管理翻来翻去,突然被这本书名吸引过去,读后感是:教育孩子可真不容易啊 ,我竭力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村民。
  •       用了两天时间读完了《举全村之力》,做了三页半笔记,但是我只能记录下父母能对自己孩子做的事,希拉里在书中提到的威胁美国儿童的暴力、冷漠、家庭破碎、酒精、香烟、性、滥用药物也同样伤害着中国的孩子,抵制贪婪、物质主义、精神空虚等的确需要“举全村(整个地球村)之力”,让我更觉忧虑和责任。
  •       (一)
      
       很多时候,儿子在去上学或回家的路上,奶奶叮嘱得最多的话,是:骑车小心。
      
       儿子上初中的学校,离家很近。从小区大门口出去向左,一条路下去,即使是走路上学,也只需要15分钟左右。
      
       说多了,儿子不耐烦了。就说:我知道了。我都多大了。
      
       到学校的这条路,需要过两个路口,都有红绿灯信号。但是,我也曾反复提醒儿子过马路要千万小心。
      
       我说:就算是绿灯亮了,你也要注意横向是否有汽车通过。尤其要注意右转的汽车,特别要注意公共汽车。一般说来,这些车从来都是横冲直撞的。他们是大爷,不会给行人让路的。
      
       说多了,儿子也不耐烦了。说:我知道了。我都多大了。
      
       有一天晚上,儿子放学回来。跟我说:
      
       “爸爸,你说的是对的。我今天早上,看见一辆公交车,把我们学校同学的赛车,都给压烂了。差点伤到人。”
      
       拜生活所赐,儿子以前不懂的事情,一下就全明白了。
      
       我相信:儿子以后过马路,认识、态度和方法上都没有问题了。我不知是喜是忧。
      
       现实已经给了他这样的认知教育:
      
       先是在书本上,或者课堂上。老师说:过马路的时候,要红灯停,绿灯行。而现实告诉他:其实,交通信号灯,是不算数的。人要过马路的话,还是需要自己去判断。绿灯亮的时候,如果有车过来,你还是不能想走就走。
      
       对任何人来说,从来就没有什么过马路的安全办法,你得牢记这样的常识:在一个不安全的世界里,不要轻易相信谁。唯一靠谱的做法是把书本上印的东西忘掉,提高警惕,才能保护自己。
      
      
      (二)
      
       教育部考试中心的主任说:高考要改革了。不再是一考定终身。而是要在各省实行新课改后,给学生做综合水平测试,把平时的成绩算成是20%或30%,计入高考成绩中。
      
       高考终于要改革了,这是好事情。跟曾经的很多好事情一样好,比如说:在巴望了许多年后,我们的义务教育,终于变成了免费的义务教育。
      
       但是,好事情,还是有很多让人不放心的地方。那种担心,就如同我们过马路一样,从来没有什么安全感。
      
       已经有人出来说了:这样高考肯定不是一次考试了。而是变成两次、三次,或者更多次数的考试。
      
       这样的担心不无根据:教育是没有什么公平可言的。北京的高考升学率都快80%了。其他地方才多少呢?伟大的首都的教育投入是多少,其他地方又是多少呢?
      
       所以,我敢说:反对取消高考,或高考改革的人,并不总是认为高考是好的。恰恰是因为相信:这是所有最不好选择里面相对好一些的选择。因为不管奥数如何猖獗,不管学生的学业如何沉重,只要是用考试来选拔人,只有这么一条出路的话,那么,还是选稍微公平一点的吧!
      
       这种逻辑,简单和直率到令人痛心。
      
       在一个普遍缺失公平、正义感的社会里生存,人们宁可要不好的东西,宁可保持现状,也不愿意轻易改变。因为没有谁可以相信改变,能抓住点实际的东西,就抓住吧。
      
       谁知道,过马路的规则会变成什么样子。谁知道,别人会用什么办法过马路。
      
       你是老老实实被告知要遵守交通规则,人家却坐着公共汽车、私家车,横冲直撞。
      
       如果过马路本身就不安全,我为什么要过马路?
      
       如果马路对面是看不清楚的未来,我凭什么要承担呢,我凭什么要我的孩子承担呢?
      
      (三)
      
       现在的电视,充斥了很多触目惊心的社会新闻。关于教育的,也是林林总总。
      
       有老师罚大学生连坐下跪的事情,也有家长追着把老师打疯的,有大学生跳楼的,也有小学生集体出走的。这个世界真是太疯狂。
      
       这到底是怎么了?
      
       或许家长们全都太忙了。忙到忘记了,孩子不光是需要学习知识。很多时候,孩子们的内心没有什么指望,他们只能跟老人们在一起,或者只能在网吧里认识朋友和世界。
      
       或许老师们都是出于好意。他们总是苦口婆心地教育学生要努力学习,实在听不进去,才让孩子们写检查、连坐、打手板、扣操行分。这都是为你好。我们也没有办法!
      
       媒体成天都在忙于制造消费事件,成天忙着想如何让大人们高兴,如何提供更多的模仿秀,更多的卡拉OK。关心教育?疯了吧?!我们为何要做不赚钱的事情?
      
       连新进的互联网的大佬们也听不进去批评的声音,网络成瘾凭什么责任要怪罪到网游上面呢?我们在大把大把地赚钱呢,我们在创造财富呢。我们又不是教育部。我们又不是网瘾少年的爹!
      
       大学则张开了血盆大口,说:我们已经产业化了。结果呢:大学生去参加招聘会,早晨去的时候觉得自己是一个人才,到了中午,觉得自己只是一个人,到了下午觉得自己连人都不是了。
      
      
       每个人都在抱怨,都在谈论教育的问题。
      
       家长说:现在的学校,糟糕透顶。
      
       老师说:现在的家长,一点都不负责。什么事情,都赖在学校和老师身上。
      
       大学说:国家的投入不够。我们也没有办法。
      
       国家说:我们已经G2了,但是,根子上还很穷,我们目标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教育,先悠着点吧。
      
      
      
       所以说,教育最后成了谁的事情?
      
       答案是:别人的事情。
      
      
      (四)
      
       上周,看了一期《岩松看美国》,其中一期说的是美国黄色校车的故事。
      
      
       美国校车的故事告诉我们:教育不是某个人或组织的事情,是每一个人的事情。
      
       首先,教育是政府的责任:黄色校车作为义务教育的标志性内容,国家和地方政府立法超过300个相关法律条例,并建立相应的实施机制;
      
       其次,教育是参与企业的责任:校车的设计,是万无一失的:不可能在受外力冲击的情况下爆炸,安全系数的水准是远远高于任何其他车辆的,而且对车辆持续地投入检查、更新;
      
       再三,教育是每个成年的公民的责任:校车到了下车的地方,车身上的“stop”标牌自动打开。路旁的来往两边的车辆,都自觉停下来。等待学生通过。
      
       记者问驾驶者对此有何看法。受访者说:当然应该停下。因为这是法律规定的事情。
      
      
       教育是每个孩子的事情:乘坐校车的孩子,从小就开始接受安全素养的训练。每隔一段时间,就反复练习。孩子们下车后,等待司机的指挥。等司机竖起了大拇指后,学生们观察路段安全后,才通过马路。而马路来往的车辆,早已经停下,耐心等待孩子们通过。
      
       .......
      
       好的教育,永远是言传身教。
      
       你要教导孩子具有怀疑精神,你根本不用告诉他什么,你只要骗他一次,下次,他就有怀疑精神了。
      
       看校车故事的同时,我想起很多耳熟能详的事情:地震中那些坍塌的学校,那些根本没有水泥的预制板。很多因为吃了三鹿奶粉,患上肾结石的婴儿。没有时间照顾孩子的父母,成天只顾着升学率的老师们,还有忙着数钱的黑网吧......
      
       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需要看它如何对待孩子就行了。
      
      
       美国的黄色特权校车,和希拉里的《举全村之力》,它所展示的对教育认知的境界,对教育所做的事情的宽度和深度:一个和谐社会所表现出的良好价值观和优雅的秩序,让我们汗颜不已。
      
       如果你看过,你就会明白:我们对教育的期待是如此的缺乏信心和要求。奥运会举办了,太空人出舱也感觉良好,最近连海洋也和谐了。
      
       可那又怎样?
      
       我们还是不敢轻易过马路。
      
      
      (五)
      
       “举全村之力”来自于非洲的一句谚语:养育一个孩子需举全村之力。
      
       这本书从政府、企业、学校、媒体、家庭等各个社会角色,讨论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
      
       没有什么问题比一个国家如何照顾自己的孩子更根本。
      
       换句话说:教育是谁的事情?
      
       教育是每个人的事情。每个公民的责任,每个家庭的责任,每个企业的责任,更是政府的责任。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这本书似乎在提醒我们在掘金的道路奋力开拓的时候,在拯救产业的时候,在大学扩招的时候,在大把大把赚钱或者花钱的时候,遗忘了什么。
      
       我们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
      
       我们耐以存在并延续的根基何在?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价值基础,可以让孩子和其它所有的人都轻松过马路?
      
       我们到底要给孩子留下一个怎么样的世界?
      
      喷嚏网:原创 www.dapenti.com
      
      
  •     翻译能不能再渣一点!
  •     那些狭义的爱国主义者让我很无言,只要一有人出来说中国不好的地方,就被他们扣上了崇洋媚外的大帽子。如果我们永远不能正视自己的不足,社会还怎么进步。
  •     呵呵,我也有同感。现在人的思维惯例,就是先说美国多么多么好,然后说国内多么多么糟糕,以尺所长,比村之短,当然是没得玩了。
    看古人的书,动辄就三皇五帝时如何如何,然后就是现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诸如此类挨千刀的!
    还是不要这么愤青,想想怎么解决自己的问题吧。
  •     收到了很开心,还没时间看。
  •       来源:《新京报·书评周刊》2009年5月16日 www.thebeijingnews.com/culture/spzk/2009/05-16/008@015510.htm 思郁读书志
      
        名人写书最容易招致非议,公众会形成一种习惯性的偏见:名人在利用他的公众效应为他华而不实的著作做广告。1996年,时为第一夫人的希拉里·克林顿写了这本《举全村之力》。时隔十多年之后我拿到了这本书的中文版,同样满腹狐疑和那种习惯性的偏见。这种有色眼镜的论调直到完整翻阅完本书后才逐渐消除。这是一本“一切为了孩子”的书,也是一本资料扎实,平易可信,真挚坦诚的书。除了看到作为一个政治家,一位律师,第一夫人的希拉里,更多细腻真切的感受来自于作为一个母亲,作为一个公民的希拉里的形象。
      
        “举全村之力”,原是非洲的谚语“,养育一个孩子需举全村之力”。1996年希拉里著述此书时,希望通过这个谚语呼吁和动员所有人的力量为孩子们创造出一个更好的生活和成长的环境。从1996年到现今的2009年,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本以为书中涉及许多观点已经有所变化或陈旧,关于孩子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没想到的是问题还是那些问题,答案依然遥远,父母为孩子成长和教育的担忧依然如是。
      
        举全村之力养育一个孩子,本来是个再平常不过的常识性问题,结果这种常识反而成了一种被忽略的常识,策略性的常识,阶段性的常识。如果没有一种从社会到家庭全方位的行动和努力,这种常识只怕会退演为无法挽回的社会性问题。
      
        所以我们才在这本书中看到希拉里身体力行为普及这种常识而努力。她的一系列行为表明了这个常识不仅成为常识,需要更多的是投入行动。从这个角度出发,作为名人的希拉里,正好可以把常识传播得更深更远。
  •     一个弟弟想要的,希望他喜欢
  •     写得真好,赞!
  •     很棒的评论!
  •       来源:epaper.nddaily.com/C/html/2009-04/26/content_771396.htm
      李颖华  □《文景》杂志编辑,上海
      
        客观地讲,希拉里的确不愧为当代女性的楷模 ———在越来越多接受了高等教育、插上鸿鹄之翅的女性面临着事业与家庭、生还是升的“爱彼为难”(ambivalent)时,希拉里用她的行动与战绩告诉我们:两者都能做到最好。1996年,希拉里写下了《举全村之力》(ItTakesaVillage),美利坚的国母与切尔西的母亲两责一肩挑的良苦用心不言而喻。这本美国第一夫人写就的谈论儿童教育的书,比一般的教育理论着作来得更有温度、更有生命力;而比起我们熟悉的《哈佛女孩刘亦婷》,希拉里的视角又更宏大、更平民。宏大的是,她关注的不仅仅是一个家庭、一个孩子;平民的是,她从不谈对后代的天才寄想。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一个将各种经典教育理论融会贯通的希拉里,她虽没有提出什么了不起的创新、突破,但她用平实易懂又不失幽默的语言告诉我们,她从小是如何被教育的,她是如何教育女儿的,她和丈夫克林顿又是如何推进、改善美国的儿童教育的。
      
        成功的父母没有固定的模式
      
        “举全村之力”来养育一个孩子,本来是古老非洲的谚语。这句谚语在希拉里的手里,成就了一次传统观念与现代视角的转基因结合———“我和你手牵手同住”的,不正是“地球村 ”么?当代传媒、互联网打造的资讯社会,正在快速、深刻地去地域化、去国家化,世界越来越像一个超级大的社区。养育一个孩子绝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事,也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里,整个社区、国家甚至地球,都对孩子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无疑和中国人老祖宗的想法不谋而合,先有孟母的“三迁 ”,再有孟子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制度设计的角度看,“举全村之力”无疑降低了个体家庭可能导致的教育风险,也使儿童教育成为更民主化、多元化的任务。正如希拉里所言,“每个社会都需要大量符合传统理想的家庭,不仅是为了满足大多数孩子的需要,还要为在困境中养育孩子的其他成年人树立榜样。今天,我们正面临着失去那个关键群体的危险。”在过去二十年中,电视屏幕透露出的是,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已经由《成长的烦恼》里的轻快幽默,变成了《绝望的主妇》式的黑色幽默,模范家庭买少见少,也越来越靠不住。
      
        在《举全村之力》的献词页上,希拉里写下“献给我的娘家,我的夫家,以及我们自己的家”,而希拉里也在书中前几章详尽地描绘了自己的娘家和夫家,我们发现,原来前总统和第一夫人都并非来自完美的家庭。希拉里的外祖父母在十几岁时生下她的母亲,几乎完全没有尽到教养的责任。在这位母亲日后的成长中发挥了十分关键作用的,是她高中时课余服务的一个家庭,这个家庭的女主人为她树立了今后为人妻母的榜样;母亲家里的姑母、学校里的老师都善意地在她成长途中给予了大量帮助和照料。在希拉里看来,自己独立、坚韧的品质很大程度上来自母亲,而她母亲的成长则完全仰赖“全村之力”。克林顿总统原本姓布莱斯,父亲在他降生前三个月去世,母亲在他四岁时改嫁罗杰·克林顿,这位继父是个屡教不改的酒鬼。尽管这个家庭很不正常,但比尔依然拥有母亲“疯狂的爱”和自律、乐观的榜样,拥有外祖父母、克林顿家族的亲戚们乃至母亲的同事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待到年岁稍长时,他的老师们开始鼓励他在学术和音乐上的天赋。希拉里告诉我们,成功的父母没有固定的模式,许多单亲、再婚和组合家庭在养育孩子方面都做得很好。而这背后除了家庭本身的努力,更有赖全村之力。
      
        “孩子出生时没带说明书”
      
        美国遇到的问题,中国也同样在遭遇。而和美国不同的是,我们返身照镜,猛然发现“儿童”已成了中国大城市家庭里最奢侈的开支。生育一个孩子是在充分考虑了家庭收入、精力、女性在事业与家庭的平衡等诸多问题后的慎重决定,而从孩子降生的那天起,养育便注定是一项长期、艰苦的高风险投资。白领小夫妻们从奶粉、尿片、取暖费一路计算到双语幼儿园、菁英小学、重点中学,最后发觉还不如一次投资40万技术移民———让福利国家把下一代能包的都包了———我们不由得要替祖国打起算盘,计算培养一对小白领所需投入的成本,还有40万人民币所能拉动的内需。大量新移民家庭的婴幼儿养育也日渐成为一大城市难题,毕竟不是每个小家庭都能请到老父、老母来帮忙。切尔西诞生的时候,希拉里深切感受到,尽管之前已经阅读了大量育儿图书,可此时仍感到手足无措,“孩子出生时没带说明书”,希拉里专章阐述了对孕妇、产妇培训的必要,以及家庭护士制度等可以配套的政策鼓励。因为0-3岁是孩子智力发育的重要阶段,大脑里的“建筑”都在这个时期形成,各种外界抚摸、信息都给大脑突触提供刺激,促进生长。这和经济学家对教育投资越早、回报越高的论证完全吻合。也难怪越来越多的年轻母亲从得知怀孕起,便选择全职在家直到孩子三岁。从民族的未来看,这样的选择不但无可厚非,还应鼓励,但对大多数家庭而言,这样的抉择甚是艰难,毕竟我们没有配套的税收优惠,也没有针对婴幼儿的食品、用品优惠券。
      
        然而,一面是公共政策支持的相对缺位,另一面,城市中父母对子女的非理性期望显得越来越惊人。既然说投资越早,回报越高,那就从两三岁起,钢琴、绘画、芭蕾、书法……多多益善。可是翻遍希拉里的育儿经,我们也未曾发现克林顿夫妇对女儿有过任何天才计划,切尔西选择将大量精力投入练芭蕾时,已是个“小大人”,对此克林顿还颇为失落,因为这意味着女儿要放弃很多克林顿自己最喜欢、最拿手的体育运动时间。其实早教在希拉里眼中,不过是和诞生到世界上来的孩子瞬间接触,多爱抚婴儿,多同婴儿说话,投入大量时间与子女共同娱乐、学习,反复、重复那些孩子们期望的事情……远非需要投入大量钱财、拜入名师门下的偃苗助长。
      
        关键的婴幼儿期
      
        15年前,一个叫“钟形曲线”的学说震惊了世界,这个学说的论断是:智力在一出生时就决定了,它是我们基因的一部分,无法改变。提出该学说的是哈佛大学教授理查德·赫恩斯坦和美国企业研究所的政治学者查尔斯·默里,他们还摆出数据证明黑人的智力低于白人,“种族与智力有关”。“钟形曲线”在我国向来臭名昭着,我们可以从政治用心、阶级立场彻底否定这项资产阶级的歪理邪说。希拉里也否定“钟形曲线”,不过她给出了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的长期考察:选取100 个非洲裔美国人的新生儿,他们的父母基本上都没有念完高中,平均智商在85,大部分家庭靠福利过活。这些婴儿中有一半从4个月大时便送到托儿所,他们得到了良好的营养、教育、玩具和各种大量的外界环境刺激,还有“家庭-学校资源教师”定期拜访,指导父母如何进行教育。当孩子们3岁时,实验组里的孩子智商平均得分比另一半高出17分(101:84)。且这样的差距持续到十年以后。同样的,希拉里也引经据典并结合自身经历表明,情商的形成、健康发展同样与婴幼儿期高度相关。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尽管“钟形曲线”的学说混淆视听,但我们不能忽视学说所建立在的数据基础上。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在儿童教育上的差别,也同样存在“马太效应”,这同布迪厄阐释的文化资本的积累是一致的。然而西部地区县乡广泛存在的现状是,教育部门将关注重点放在高考升大学上,不太重视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实际功效,学龄前教育更是盲点一片———何况学龄前教育还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这样的现状当然与目前的教育政策导向不无关系,但基础教育与中等教育的倒挂不仅带来教学效率的损失,也容易带来更大的社会问题,毕竟大学再怎么扩招,对农村孩子来说,上大学还是少数里的少数。
      
        希拉里在书中抨击美国政坛,说总有很多人觉得儿童、教育是那些软心肠的人(女人)的事。估计做如是想的其他国家也大有人在。好在《纽约时报》的书评很有力地帮我们作了回击:《举全村之力》阐述了最基本的问题,因为没有什么问题比一个国家如何照顾自己的儿童更根本。
  •     物品很好,绝对满意!
  •     虽然没怎么提村子的概念,但是前几章节确实感人。Fan一下
  •     儿童也是公民。 孩子最需要的,就是有人疯狂地爱他们。
  •     喜欢她提出的理念,孩子的父母、老师、朋友、她接触的电视节目、网站、这些都是她所生活的村子的一部分,都会对她的成长过程产生影响,应该怎样跟村子配合,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做为村民的我们最要紧的问题。我们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就会拥有什么样的未来。
  •     封面很脏,纸页泛黄,就像从旧书堆里翻出来的。之前购书经历还不错,所以这次就算了
  •     朋友推荐 还行!
  •     很好的育人工具书
  •     慕名希拉里买的,但是没看下去,坦率得说肯定没有其自传有意思,看着象论文,是翻译的问题么?不过还是感慨下民选国家领导人的能力,呵呵
  •      2009-09-01
  •     了解美国社区教育,很好的著作。也是了解希拉里教育思想的主要著作。
  •     挺不错的,不晓得是不是翻译的好呢
  •        在我读过的教育和育儿类书中这本是比较特别的,其他多是从个人经历出发或是教育理论研究,而这本更多站在国家社会管理者的高度分析各种制度对孩子的成长环境产生的影响。
       原本对希拉里了解不多,印象中就是个铁娘子。读了这本书对这个人不禁产生佩服之情:了解孩子的需求,为整个国家孩子的生存成长环境忧虑,思维敏捷,雄辩,深谙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直线或曲线的推行自己的主张。
      
  •     书还只看了一点,从已看的内容来看,内容一般,看来希拉里毕竟不是作家,也不是儿童教育家,叙述的角度多是从亲身的体会来论述,而没有站得更高,提出更进一步的理论,提升主题,因此也就读读停停.仿佛看到书名,再看前面那一小部分也通晓整书的内容...衷心希望后面的内容更精彩,能吸引我读下去吧.
  •     希拉里难得的另一面,值得一读
  •     在拿米国和本国相比较的时候,您有什么办法不使大部分人不去向往米国?不去幻想在大洋的彼岸存在的另一个更好的国度?
    身所在的事实在人们对彼岸的幻想下显得愈发令人厌恶和唾弃,您有什么办法可以矫正,或者,您只是推波助澜?
    您的主张,是要改造我们的国家,使它更臻美好
    还是。。。。制造一个“幻想”让更多人选择“叛离这个养育自己的土壤”?最后发现这个“幻想”并非您口中描述的那么美好时,你如何面对他们的质问?
    这片土地,养育了我们,尽管肮脏破败诸多毛病,但是依然生机勃勃。
    请教导你的人民,去爱这片土地吧。
    这才是正确的事情。
  •     这东西实际讲的是小孩子,但所有的文字陈述更象本回忆录,令人必须加于瑕想才可以有相关联系.看着有点累.
  •       假如吉尔曼是希拉里
      
      
      谁是吉尔曼?她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著名女权运动者、社会学家、作家——Charlotte Perkins Gilman。但是,可能许多专门研究文学和女权主义的人都觉得这个名字有些陌生。如果我说:《黄色墙纸》看过吗?也许有几个人会点头。对,吉尔曼是《黄色墙纸》的作者,在那篇打动人心的短篇小说里,她描写了一个患上产后抑郁症、被关在一个房间里进行“休息疗法”最后发疯的女人。
      
      《黄色墙纸》中的主人公是个女人、病人、疯子。她也是一个母亲,可能还是个作家。但是,因为她“患病”,她不能将孩子抱在怀里,也不被允许从事任何脑力、体力劳动。她的床脚都被牢牢固定在地板上,她的窗户装有栅栏。她无处可逃。连精神逃离的方式——写作——都被禁止。
      
      吉尔曼在《黄色墙纸》中描绘了母亲的这样一个“反面乌托邦”世界。但是她并不绝望,她将乌托邦的希望原则完美地运用到小说《她乡》之中,这部小说讲的是一个“女儿国”的故事(当然这个故事里没有唐僧,也没有想吃唐僧肉的女人)。在女儿国里,只有女婴、女童、女孩、妇女、母亲,不存在任何男性。女人们负责制定法律、发展经济、治理环境等等一切。并且,她们都是教育家,每一个人都是母亲或潜在的母亲,她们将自己的爱撒播到全社会,一切的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她们的确“举全村之力”。
      
      她乡的孩子是健康的、快乐的、活泼的、聪慧的,这些品质正是希拉里在《举全村之力》中描绘的育儿目标。在吉尔曼的女儿国里,孩子们不看电视,不玩电子游戏,不会受到“拳头与枕头”情节的污染;她们不会受到毒品的威胁,不会遭遇性骚扰和强奸。她们接受的教育方式是“公民教育”理念下的启发式、潜移默化式教育。总而言之,她们生活的世界就是一个完美的乌托邦国度。而这所有的一切,正是希拉里追求的目标。
      
      希拉里比吉尔曼幸运,因为她是一个掌权的女人。作为美国前第一夫人和现任美国国务卿,她有资源、有能力让美国乃至整个世界朝着乌托邦的方向前进。在《举全村之力》这本书中,希拉里提到许多在她的努力下通过的法案,我最感兴趣的是《家庭与医疗休假法案》。该法案签署于1993年2月5日,允许拥有50人或以上员工的公司的员工最多可以获得12周的假期,用以照顾新生儿、生病的家人或者处理自己严重的健康问题。请假不会让他们丢掉健康福利,也不会丢掉饭碗。该法案是实现国家承诺的重要的一步:让好员工成为家庭的好成员,不论是在孩子出生后、收养孩子的时候,而且还在孩子、父母或配偶需要他们的时候,公司都应该照顾为他们提供当好家庭“好成员”的条件。
      
      现在在中国是什么情况呢?虽然《劳动法》规定了产假和陪产假政策,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可能真正落实的并不多见。尤其在现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许多女性在生育前后都被公司以某些“所谓的”理由裁员,更何谈老公陪着老婆休产假!当照顾新生儿的繁重工作只压在母亲身上时,母亲的身心健康堪忧,育儿的质量也就不能获得保证。
      
      另外一个值得我们借鉴的法案是《目标2000:教育美国法案》,其中制定了8个目标,其中第一条是“保证美国所有的孩子在上学前已经做好了学习的准备”。因为生命科学证明,3岁前的教育几乎可以决定一个孩子的一生。但是在我国,我们并没有充分重视0到3岁这个阶段,也没有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虽然我们不乏各种“早教中心”,但是良莠不齐,并且没有相关标准,有的早教中心价格高昂:一节课150块,而且还是打过折的!试问有多少家庭能够承受?有多少孩子能够真正享受到早教带来的好处?
      
      希拉里还为地球村上的孩子们做了哪些事情?很多。大家可以从《举全村之力》中找到答案。并且我相信,在希拉里担任国务卿期间,会继续重视儿童,并且在第一位黑人美国总统的带领下,在消除种族主义对孩子的影响上做出更多努力。
      
      我一直在说孩子,因为希拉里这本书就是在讲教育孩子。记得刚拿到原版《举全村之力》时,我初为人母,女儿才两个月。当时正疲于照顾孩子,对于是否要翻译这本书尚存疑虑。但是,朱振武教授(丹•布朗的御用翻译和知名美国文学研究专家)推荐我翻译,他认为翻译工作不仅是看文字能力,还与译者的性格及个人经历不无关系。我相信他的眼光。
      
      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身为母亲的我很好奇希拉里这位前“第一夫人”对育儿有些什么看法。希拉里是个真诚的人。她刚生下女儿切尔西时的手足无措和在儿童保育方面的茫然让我感同身受。她坦诚地以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如何对待孩子,如何给他们正确的营养——身体的和精神的。孩子是我们地球村的未来,他们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努力和呵护。尤其在当今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我们的确需要举全村之力,为孩子们提供安全的食物、安全的环境、启发性的教育,建立良好的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和大众文化。
      
      如果吉尔曼是希拉里,如果生活于19世纪末的她手握政治大权,或许,她的乌托邦已经实现。但是,虽然吉尔曼不是希拉里,但是她们都是火炬手——希拉里举起了吉尔曼以及在众多女权主义者、环境保护主义者、儿童教育专家等等人手中传递的乌托邦火炬,星火相传,全村的人都来传这根火炬,我们的家园乌托邦还遥远吗?
      
      
  •     每个母亲都爱自己的宝贝,从一开始就会关注他们的成长的,我相信这本书不错,买来送给人了.
  •     爱国与爱ZF无关
  •       在本书中希拉里介绍说,在大学期间她担任孩子的家庭教师,在法学院的功课以外,她得到准许在常规课程中增加一年,学习儿童发展。后来作为法律教授和保护儿童基金会的专职律师,有很多机会目睹了未能在儿童最重要的阶段投入精力所带来的后果。以及后来在抚养女儿的过程中累积的智慧使得她始终关心儿童的潜能和发展。这本书让我见识了这位著名律师和政治家的卓越的思维能力和口才,本书的内容既有广域视角去审视和反思社会制度以及政府政策,也有微观的谈及一个家庭甚至个别儿童的成长。希拉里旁征博引、不遗余力地介绍了最近几十年间儿童发展方面的研究成果,所涉及的内容之广、资料之详实都让人惊叹:她确实是一位职业素质良好的律师和一位对教育有着远见卓识的母亲。书中穿插了她的一些家庭小故事,既能很好地说明问题,又让我们看到了她和比尔.克林顿确实作为夫妻共同抚养了孩子,如果没有后来的性丑闻,这个她笔下的家庭、其中的每个成员简直都堪称道德楷模了。譬如在“世界匆匆,孩子们不”一章中,希拉里写道:“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比尔抱着切尔西四处闲逛,并不停地跟她说话。但是,电话铃声频频打断了他们的对话。最后,当比尔又一次去接电话时,切尔西决定吸引他的注意力——在他鼻子上咬了一口。”“不消说,他对她发出的讯息心领神会。孩子们需要我们的时间,并且需要大量的时间。事实上,儿童发展专家相信,与一些成年人在一起的‘悠闲时光’对于孩子而言,与身体健康和安全的环境一样重要。”不消说,这是多么美的一副爸爸和女儿的温馨画面,既有浓浓温情又很好诠释了主题。希拉里的这种将形象化的场面和鞭辟入里的分析结合起来来说服读者的能力着实厉害,你几乎无法抵抗她,所以明白为什么无论是在法庭、广场还是国会,她总能成功。
      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高的视角去看待抚养和教育儿童的问题,因此希拉里的这本书还是值得一读。借助第一夫人和国务卿的名气,希拉里为普及这些儿童发展的知识还是作出了相当的贡献:在我在图书馆借的教育类的书籍中,这本是被翻的比较旧的一本。
      下面是我做的笔记,关系到两个我比较关心的问题,看看希拉里怎么说:
      P136
      无论如何,谈到日常生活,父母比现在早期就集中精力培养孩子的自律、自控和自尊,然后必须让孩子实践这些技能,就像锻炼肌肉和大脑一样。我母亲曾经教我说我们能让非常年幼的孩子获得一种面对冷漠和残忍的力量。那种力量部分来自适当的训练。
      对于纪律的需要往往出现在孩子满“可怕的两岁”的时候,这个时候,孩子开始测试他们的权力的限度,没完没了地发号施令,努力去控制周遭的世界。
      很多父母会对新角色感到不安,仿佛一夜之间他们从无所不能的户主变成了警察。尤其是年轻的父母,面对脚步蹒跚的孩子新发现得自信和固执,他们可能感到沮丧。很快,沮丧可能变成愤怒,甚至更坏的情绪。我们都曾经见到一些家长为了看上去丝毫不起眼的不听话的举动而打孩子。
      人们通常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别的时候斥责孩子或者打他们。有时候他们的反应是从自己父母身上学到的。他们可能不知道的是,或者在怒火冲天的时候抛到脑后的是:他们的做法在向孩子传达一个信息:失望和低价值。不管他们有没有说出来,他们表达的意思是:“你是个坏孩子,你不应该指望在你身上能发生什么好事。”
      我们不应该把纪律当做一种固定的、毫不动摇的方法,而是要承认它的连续性,这样可能更有帮助。布列兹顿博士在《触点》中解释说:“纪律的意思是‘教育’,而不是惩罚。”我们不应该只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而是应该教会他们权衡自己的选择,然后做出负责任的选择——最初我们为他们做选择,并把我们的决定解释给他们听。然后,渐渐地让他们自己选择。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他们达到自律的自主。
      专家可能对于纪律的本质和管教的时间持不同意见,但是他们都同意一开始必须设置清晰的期望,并且管教应符合孩子的发展阶段和独特的性格。他们也同意布列兹顿博士说的“关爱第一,纪律第二”。布列兹顿说:
      在有些情况下,惩罚可能需要成为纪律的一部分,但是惩罚必须在做错事后立刻进行,并且时间要短,还要尊重孩子的感情。惩罚过后(比如计时面壁思过或取消礼物),你应该跟你刚受过罚的孩子一起坐下来,告诉他:“我爱你,但是我不能允许你那样做。有一天你自己会懂得不那样做,那时我就不用阻止你了。”
      我父母在管教我和我弟弟的方法上各不相同。我母亲的方法是指出我们行为的利弊。当我们的行为欠考虑时,她会让我们思考我们为什么要那样做。
      
      P230
      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的前主席牛顿.N.麦诺在很早以前就发出过警告。1961年,麦诺谴责电视是“茫茫荒原”,敦促电视网络坚守符合公共利益的高标准。从那时起,麦诺就在自己就任的一系列通讯和公共服务职位上致力于这项十分重要的话题。最近,在《被遗弃在荒原上:儿童、电视与第一修正案》一书中,他与克雷格.L.拉美列举了在过去三十年里累积的电视的负面效应的惊人证据,责备广播公司躲在第一修正案背后逃避他们的决策带来的后果。
      麦诺描绘了电视暴力如何深深扎根于我们的国民心理之中,这与暴力本身一样令人震惊:
      当自己的生活变得与电视节目相差无几时,美国人觉得这稀松平常。所以,当1993年1月18日,当17岁的加里.司各特.潘宁顿走进他位于肯塔基州格雷森布市的高中英语课堂,将一颗0.38口径的子弹射进老师的前额致使她身亡时,目睹这一谋杀案的一个同学回忆说他当时在想:“这不该发生,这一定是音乐电视。”一定是。加里的高中同学已经平均在电视上观看过1.8万起谋杀案。他班上的同学平均看电视的时间为1.5到2万小时,而他们在学校的时间只有1.1万小时。每年,一个普通美国儿童会在电视上观看1000多起程式化的、明白无误的强奸、谋杀、持械抢劫和斗殴。
      从1950年代开始,一系列文章、图书和研究成果记录了电视对儿童的伤害。美国心理学暴力与青年委员会提到三十年里的三分主要报告:1972年美国公共卫生署的报告,1982年美国精神卫生学会的报告以及1992年美国心理学会社会媒体委员会的报告。在考察了数千项研究之后,他们得出了同样坚不可摧的结论:“观看暴力会增加暴力”,“长时间地观看媒体暴力会导致在情感上对暴力的灵敏度降低。”
      98%的美国家庭拥有至少一台电视机,2到11岁的儿童平均每周看电视达28小时,青少年则为23小时。由于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参加的组织活动更少或者玩耍的地方更少,与那些家庭富裕的同龄人相比,他们看电视的时间更多。
      儿童自己也说有些电视节目鼓励他们在自己还未准备好时就开始性行为,让他们变得有攻击性,并且不尊重自己的父母。在接受时代明镜公司1993年进行的一项调查的人群中,有80%的人说他们认为电视对社会、尤其对儿童有害。我们知道,年轻的心灵被越来越多的暴力画面和对暴力的感官描述充斥后,他们无法形成应对暴力威胁和实际暴力所需要的情感和心理工具。射击、打人甚至杀人开始看上去稀松平常,在某种程度上,变得不痛不痒。儿童对暴力变得麻木,对暴力的“敏感度降低”。
      P235
      我们已经知道电视不仅仅影响我们的思考内容,它还影响我们如何进行思考。马歇尔.麦克卢汉指出,媒体本身就是信息。结构松散、消极被动和近乎狂乱的播放节奏让儿童感觉狂乱,出现疯狂举动,并且缩短了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让他们对于需要时间的活动以及不会迅速产生答案的问题失去耐心。
      儿童以及青少年需要刺激,但是,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刺激、需要多少刺激应该有个限度。试想一下,将遥控器放在一个幼儿园小朋友手里意味着什么。她不用费什么劲儿就可以得到娱乐,也不用像她听故事或者玩过家家游戏那样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她没有能力筛选她所看到和听到的内容,更别提去评价。面对跳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和刺激的音效,她不可能走开。
      电视的吸引力对孩子来说是无法抗拒的,它就像交通事故吸引看客一样牢牢地抓住他们的注意力。电视机在日夜不停播放节目的美国家庭就像被交通事故堵住的高速公路。只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受害者是心不在焉地看着屏幕的、被刺激过度的、所受挑战过少的儿童。
      我的父母对于弟弟和我所看的电视节目内容并不很担心,他们更担心如果允许我们看电视的话,我们会看多长时间。他们想让我们阅读、做家务或者在外面玩,所以他们严格控制我们看电视的时间。比尔和我对于切尔西小时候看电视的时间和内容都进行了严格控制,甚至现在我们还偶尔过去检查一下她看的电视和电影。
      
  •     这是希拉里二十年前的书。两个感想。1. 对比书中对很多问题的position和她2016campaign时的立场,变化不可谓不到,是带在变,她要说服靠拢的群体也在变;2.她那么忙,例子那么生硬,代笔啦.
  •     人有选择自己居住地方的自由。
    况且爱国和爱z f是两码事。
  •     社区共同教育 有其特殊意义
  •     书写的比较宏观,很多观念和想法也很有高度,毕竟是女政客写的,有启发意义
  •     是一本不错的大视野的关注儿童各方面环境发展的书籍。与美国相比,某种程度上,我国有更好的地方,也有较差的地方。但美国中产阶级对儿童提供的发展环境,明显优于我国。这不仅是父母教育程度的问题,还是公共设施发展的问题。
  •     这本书我也刚看完了。以希拉里的智识,可能拉链门事件对她的伤害更多体现在政治资本上,离婚太感性了。如果说对孩子的伤害,事件一爆发,孩子可能就受到伤害,但是既然是总统和国务卿的子女,理解力也不会单纯。从书里就可以看出二人从小对她的培养方式。
    我个人不太欣赏为物质现实保婚姻的做法,但是希拉里和克林顿都不是普通人,这样的结合不可复制。从书里就可以感受到希拉里的能力之大早已超越了性别。
  •     我对 脑残的人 更加无语,我的言论只是期望事情朝着更智慧 更理性的角度发展,为什么一定要给我的言论扣上“爱国,愤青,鄙视崇洋”??
    必须声明:我不鄙视崇洋,我只是看不起没有大脑的媚外行为,最后因为自己受到诸如LZ这样的文鼓惑而跑去国外寻找天堂所造成的苦果自己承担,这样的笑话我是喜闻乐见的。。。
  •     一位政治家,更是一位母亲。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教育,会为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提供更多的想法
  •       你能给孩子的最好工具是一把铁锹
      
      ——评希拉里《举全村之力》
      
       "举全村之力"( It Takes a Village)这个书名来自非洲谚语"养育一个孩子需举全村之力"。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在1996年写作了这本书,那时她是美国的第一夫人。就在同一年,她本人朗读的It Takes a Village有声版获得了1996年第39届格莱美奖"最佳诵读专辑"。
      
      《举全村之力》,希拉里著,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3月即出
      
      希拉里对儿童的关注持之以恒,而不仅仅是政治家的姿态。读大学的时候,她给孩子做家庭教师,在法学专业的常规课程之外,增加一年学习儿童发展。她曾先后为卡耐基儿童委员会和保护儿童基金会工作,参与创建了阿肯色维护儿童和家庭权益组织(Arkansas Advocates for Children and Families)。从作为阿肯色州长夫人到纽约州参议员,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希拉里推动了多项立法,涉及儿童福利的方方面面。例如《有教无类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Act)、《1997年收养与安全家庭法案》、《1999年寄养照顾独立法案》等。
      
      希拉里在这本书里提到自己代理的一个案件,她那次成功地说服了法官,一个孩子的最佳利益应该优先于他的生母生物学上的权利,也优先于阿肯色州的惯例合同--那份合同禁止养父母收养他们照顾的孩子,让这个孩子生活在养父母身边才最符合他的最大利益。
      
      作为一名政治家,她有机会走遍全世界,看到世界各国在照顾和教育儿童方面的举措。例如,法国那明亮怡人、入学方便的幼儿园及其高水平的师资就让她印象至深,并以此为参照反思美国的做法。就在前不久的亚洲之行中,希拉里在印尼参加了一个青少年电视节目。
      
      希拉里提到了自己母亲的童年,那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一个适宜的环境。幸亏是家庭之外的一些成年人帮助了她,鼓励她学习,在很多方面为她树立了榜样。希拉里言辞恳切地说,"她们帮助她战胜她在自己家里遇到的怀疑和失望。她们治愈了她的伤痕,否则那些创伤可能会伴她终生"。众所周知,她的丈夫克林顿的童年就更为坎坷了。
      
      这些家庭经历,和她作为政治家的体验和反思促使她提问:每个成年人、社会和政府应该做些什么,才能帮助所有的孩子健康、快乐、活泼地成长?
      
      在他们幼小的时候,细心聆听他们的需要,给他们提供安全的环境。为人父母,每个人都明白这种照顾需要怎样的耐心、谨慎。细微到婴儿床栏杆之间的空隙、毯子的柔软度、安全的电源座插头,无不需要搁在心上。安全并不仅仅是一条毯子的事,但一条安全的毯子是安全的起点。
      
      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创造机会,让孩子们了解时事和外交、了解政治的运作。她提到了美国为此创立的许多项目,比如说:她和克林顿都曾参与的男孩女孩治州 、男孩女孩治国项目,"模拟联合国",这些项目培养了青少年的国际视野,以便将来更好地参与全球竞争。
      
      在这个过程中,成年人以成熟的态度对待孩子很重要。希拉里谈了自己的经验,在克林顿第二次竞选阿肯色州州长的时候,他们事先在家里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竞争对手可能对克林顿进行的攻讦,让切尔西了解政治的残酷,以免在看到媒体报道的时候受到更大的伤害。
      
      在希拉里成长的过程中,每逢碰到困难,她的父亲最爱跟她说的一句话是:"这次你会怎样为自己挖出一条出路呢?"学校和家长只有携手让孩子以适当的方式尽早接触真实世界,才能让他们在生活的重压下挖出一条道路来,而不是选择回避乃至更极端的措施。
      
      就在不久前,一个16岁的重点中学高一学生自杀了,他在生活中一直是个很阳光的小孩,梦想成为一个侦探,或是"开一家不赚钱的咖啡店"。但是,他写道:周围的许多声音都在说,要好好读书,读大学,考研究生、博士,最后出国。也许悲剧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如果我们的社会不是把考大学看作孩子的唯一选择,如果周围的成年人更多关心他,聆听他的心声。他本来应该有机会在未来再去思考自己的想法是否可行。
      
      泰戈尔说:每一个孩子出生时都带来信息说,神对人并未灰心失望。尽管我们和美国社会有着各自不同的问题,不同的青少年议题,美国最为关切的青少年问题可能是吸毒和堕胎。而在我们这里,也许更重要的议题是:食品安全、留守儿童、应试教育等等。但青少年事业的目的是相同的,那就是让儿童有梦想的空间,有实现他们的理想、天赋的机会。
      
      希拉里在这本书里反驳了查尔斯·莫里和理查德·赫恩斯坦合著的《钟形曲线》中的观点:智力在一出生的时候就注定了,它是我们基因的一部分,无法改变。借助生物学、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她言之有据地指出,给孩子们提供良好的营养、与孩子多谈话、给他们足够的鼓励、悉心照顾他们早期发育的每一个阶段,就会让他们在学业、智商和情商等方面大有长进。希拉里支持霍华德·加德纳在《心智架构》中提出的多元智慧理论,认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有的孩子擅长人们传统上更为看重的语言和数学能力,有的孩子则较为擅长音乐、舞蹈和绘画,而这些技能或许并不容易获得大人的认可和鼓励。我们要问的不是孩子"是否"聪明,而是他们"如何"聪明。
      
      希拉里说,孩子出生时没有携带便利的说明书。但是,《举全村之力》 是一本很好的说明书,从每个成年人所应承担的责任、企业和社会的担当、到政府的职责,她告诉我们该怎么样对待我们的孩子,才不至于辜负他们。这是一本我们同样不应忽视的书。
  •     非常喜欢,非常满意
  •     我叨叨一句,值得一看
  •     有点失望,和中国相差太远,内容也没什么新意。原来准备送给新晋父母,只能作罢
  •     美国现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没把前总统克林顿出了拉链门事件后怎么样,是因为希拉里明白单亲家庭对孩子造成的损害将是无法弥补的。
    ____
    这句我不同意:
    1)我估计美国美国的单亲孩子比例大于中国,但似乎没有证据表明美国孩子状况比中国差。
    2)希拉里是政客,政治考量比常人多。
  •       作为第一夫人,希拉里构建了关于如何使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一篮子”问题库,书中的每个章节都可以单独展开来写一本新的书。阅读这本书在两个方面对我的观念有改变:一是社会工作并不是一种很容易进行描述的状态,而是包含有丰富的人的行为及其选择在内的综合体;二是孩子的成长需要来自方方面面的力量来予以支持和帮助,任何一个方面的短板都会造成木桶效应。
      
      4月19日星期日下午我在季风书园陕西南路店参加了《举全村之力》的沙龙活动,借此机会听到来自方方面面的观点。这本书阐述的问题非常大,这与希拉里的公众身份十分一致。但希拉里也是一位母亲,她从个人角度将女儿切尔西的成长故事融入到书中去,也作为一组鲜活的案例。这些案例除去有很自然的儿童成长的细节以外,还有同为政治家的比尔·克林顿的身影,这对读者的心理还是有很微妙的影响。
      
      不过在我的阅读体会过程中,克林顿夫妇的政治领袖身份并没有多大影响。我是觉得在中国很难读到类似的书,罕有机会通过一本书来观察儿童教育、人的成长、亲子关系等很细碎且不太好界定和形容的问题。作为一个单身男青年,我距离成为父亲还很遥远,作为儿子的经验也远不算丰富,我的观察极为有限。《举全村之力》涉及到的“全村”概念,在我能够思考的范围内,也只是“村子的一部分”而已。
      
      我关心的问题是,孩子和父母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假设亲子之间有一种最佳状态,那么在两代人的交流上,应该有一种基本共识及其在情绪和理解习惯上的前提,父母和孩子能够形成彼此交换意见的渠道,并且一直善于利用和维护它。在实际生活中,不少人困惑于如何与自己的父母相处,持有这类困惑的人不在少数,而且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比较好的一种情况是,孩子出于不想让父母操心而隐瞒一些事情,或者父母出于不影响孩子工作生活而采取忍耐等方法。但是在矛盾冲突爆发的状态下,以伦理和亲情笼罩下的揣测来维持的情感平衡就会倾覆。于是我们看到很多青年人和父母之间无法交流甚至完全不交流,很多中年人在做了父母以后和孩子没什么话可说,和自己的老父老母也关系很一般。
      
      为什么亲人之间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认为是父母没有在很早的时候对孩子与自己沟通的能力进行培养。当然,面对“我该怎么和我妈相处”这类困惑的很多人,早就是成年人而非婴儿状态了。如何进行具有案例分析式的家庭关系干预,设定“亲子关系管理”或“家庭关系管理”的模式,可能还需要进行更多的探索。但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父母越早对子女在婴孩和幼儿时期进行沟通能力的教育,主动营造彼此之间的稳定的信赖和流畅的信息渠道,亲子关系在未来发生激烈矛盾的可能性就越低。
      
      一对父母如果对孩子的选择能力十分相信,很了解自己的孩子对自身的了解程度,就不会在其面临重大人生抉择的时候施加不当的干预。我的父母多年中一直没有干预我对升学的选择,唯独在我面临高考报志愿的时候略有盲从,听从其他亲属的意见希望迫使我学法律,让我放弃学新闻学的意愿。结果是他们没有如愿,我也没有如愿,填报经济学之后我被调剂去学行政管理,这绝不能算好的结局。幸而我在大学中主动调整自己,度过了愉快的生活,但在大二那年仍然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我的父母郑重地对一年前干预我报志愿的选择表示歉意。我表示“请不必如此遗憾”时,他们才得以释怀。
      
      在大学毕业决定就业方向的时候,我又与父亲有一次长谈。我们的家庭一贯是畅所欲言的,是次交谈我认为自己的观点逻辑清晰立场鲜明。次日早晨我在床上听到父亲在厨房向奶奶倾诉,谈及儿子的观点何其荒谬时,我曾感到极度失望。最终我还是靠个人努力独自选择了职业和城市,实践证明调整与父母的关系更多还是要依靠行动而非自以为是的语言逻辑。不过与父母的话语沟通依然极为重要,很多时候可以通过场景模拟来营造气氛,逐渐影响父母对与自己有关的重大问题的看法。比如我一位同性恋好友在有计划地向父母灌输“同性恋一样会使女儿幸福”的观点;也有朋友的父母一直惦记着攒钱帮儿子买房,朋友就持续地用不同城市之间收入和购房成本的比较来使父母明白完全不值得攒这个钱。
      
      希拉里也在书中记述了多次与切尔西进行情景模拟的过程,比如在克林顿连选阿肯色州州长前,让切尔西对其父或遭政敌恶毒攻击在心理上有所准备等等。父母可以通过模拟来使子女接受自己的观点,子女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双方在互相模拟情景的过程中有可能就一些都关心的重大问题达成一致,以后就可能将这些观点和选择固定下来。比如我的一位亲属企图给我介绍对象,在向我母亲讨要我照片的时候被严词拒绝,我妈说:“现在的年轻人根本用不着看照片介绍对象,交换个电话号码就行了,我儿子如果有兴趣自会去联络。”这就来自我们母子关于恋爱和择偶问题在数年前就达成的观点一致。
      
      总的来讲,《举全村之力》一书讲到的“全村”中有一部分是我最为关注的,就是作为对孩子最重要的教育和保护者的父母这部分。这些章节对我的思考有不小的帮助。其他很多章节的文字也都十分轻快可读,希拉里在公共政策方面的很多建议和案例介绍也都显示出她作为资深律师和有经验的官员的出色能力。这本书较强的可读性,也使它十分值得推荐给身边的很多朋友,不管他们是已经身为父母(乃至祖父母),还是仅仅只是作为他人的子女。
  •     从西方社会的角度,谈下一代的教育培养。更人性化,更开放,更设身处地,对东方教育方式是一种反思。尤其是克林顿夫妇为使切尔西不受到伤害,在家里模拟竞选的方法最值得发扬光大。
  •     孩子的教育,不只是父母的事情,也是社会的事情!这个社会,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是亲朋好友的关系,就是孩子居住于生活的环境、孟母三迁其居,然也!
  •       有段时间,比较关注孩子教育的问题,查到这本书,读给丑丑。作者是希拉里,其身份的特殊,让人多少能预见到这本书的不同。从一个女儿,到妻子,母亲,又从一个普通美国公民到政客,教育不简单是父母家庭的责任,有时更多会牵涉到一个国家的政策制度。不知道希拉里是怎样的母亲,但从书里,能感受到她温柔和伟大的一面。或许每个母亲都是这样吧。
  •     最喜欢里面的一章给孩子一把铲子,这次你又该怎样为自己铲出一条路来?
  •     抽空刚看完。。。很开心~
  •     速度还可以。书的质量也不错。
  •     这片土地,养育了我们,尽管肮脏破败诸多毛病,但是依然生机勃勃。
      请教导你的人民,去爱这片土地吧。
    更正一下楼上的说法,应该是
    “这片土地,养育了我们,尽管肮脏破败诸多毛病,但是依然生机勃勃。请教导你的孩子,尽自己的一份努力去改善那些肮脏破败的毛病,让它变得更趋美好,让这片土地变得更加可爱。”
    一个健康的,正常的人,不会眷恋着一个肮脏破败的烂环境,除非他是泥塘里的苍蝇,粪坑里的蛆——我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不会是这样的。所以,当我们意识到环境的恶劣时,有两种选择:改造它,或者逃离它。
    所以,有的人羡慕大洋彼岸的生活,吃糠咽菜也要把自己的孩子送过去,让下一代逃离这样恶劣的环境。
    而有的人,当他意识到自己对这片土地的爱的时候,他会选择留下来,爱这个破败的土地,并且努力地把它变得更好,而不是放任它烂下去。就像一个真正关心病人的人,不会赞美痈疮的“美丽形状”,而是会寻医问药努力治好这个病人。
  •     园长必读书系
  •     改变和逃离哪个个人成本最低?
    有生之年,想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还得跟环境奋斗半辈子,啥都晚了。
  •     天性和教养同样重要,万千宠爱不如防患于未然
  •     书的质量很好,下次还在当当买东东.
  •     确实如前言所说,不是一本教育的工具书,而是指导书。
  •     “儿童也是公民”
  •       来源:凤凰网读书频道 book.ifeng.com/psl/dzsp/200903/0327_3553_1080228.shtml
      
      希拉里?提及这个名字,我们都会在头脑中浮现出一个强势女性的形象:她是强势的妻子、职业女性、女权主义者和政治家。
      
      这也是合情合理的,在毕业于耶鲁法学院之后,从"水门事件"调查委员会中初出茅庐的法律顾问,到两次被评为美国最有影响的百位律师之一;从1993年成为第一夫人,到竞选纽约州参议员、竞选总统,以至被奥巴马任命为国务卿,三十多年来,希拉里始终活跃于美国政坛,就算是反对她的人也无法否认她坚强的意志力。她也是我们最熟悉的美国第一夫人。
      
      但在阅读《举全村之力》的过程中,那个被陈规定型化的(stereotyped)希拉里的形象渐渐消解了。这本书向我们展现了希拉里的另一面,即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关爱,对一个珍视孩子的理想"村庄"的向往。她在这本书中展现出了作为妻子、母亲和女儿的脆弱、温情、梦想和感激。我们看到她对儿童和青少年事业持之以恒的追求,这或许源于她的母亲那坎坷的童年,而她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即是"法律下的儿童"。
      
      《举全村之力》中充满着真实可信的经验,无论是年轻的父母,还是从事儿童和青少年事业的社会工作者,都能从中汲取获得有益的启示。
      
      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守护者。这位守护者并不一定是父亲或者母亲。比尔·克林顿的祖父只有小学文化,但他花大量时间跟比尔在一起,出门办事的时候总带着那时尚年幼的比尔,带比尔去自己的杂货店,在路上碰到老友了就海阔天空地闲聊一会儿。
      
      希拉里说,比尔爱社交的天性大部分来自儿时那些在路上一边走、一边拉家常的日子。
      
      她提到自己初为人母时的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进行母乳喂养。援引美国女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的经典著作《萨摩亚人的成年》,希拉里指出,我们需要借助为人父母的集体经验,帮助年轻父母更轻松地过渡到新角色中。
      
      她提醒为人父母者面对孩子时放慢生活的脚步,"世界匆匆,孩子们不",孩子们需要与父母共度"悠闲时光"。这种相处所需要的不是昂贵、精致的玩具,而只是简单而又富于想象力的活动。她与切尔西曾在四周无人的时候,躺在门廊欣赏阳光照在水晶吊灯上时产生的跳跃的彩虹。
      
      知道每天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会让孩子有安全感。每天熟悉的故事、音乐、玩具和例行的事情让他们感到有归属感。重复是他们最重要的学习工具之一。
      
      她阐述了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怎样引导儿童批判性地看电视和电影,让孩子远离充斥着暴力的电子游戏,从而避免将媒体呈现的负面特征内在化,避免出现社会学家乔治·葛伯纳所称的"邪恶世界综合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希拉里将对女儿的爱投射到全社会乃至地球村中。她以法律人特有的理性和激情推动了儿童和青少年事业的发展,推动了一项项法案的出台,涉及医疗、收养、教育等方方面面。
      
      希拉里在总统竞选的时候重申:"我还是认为,养一个孩子需举全村之力。"如果你看了《举全村之力》,你就更能理解她在退出竞选的演说中所说的话:
      
      "更要感谢那些带着小孩子参加我们活动的父亲母亲,他们轻声地告诉肩膀上的孩子们:'看啊,有梦想就能实现!'"
      
      ……
      
      "我们都想要一个通用的、高品质的、负担得起的医保系统,父母们不再要考虑照顾他们自己还是他们的孩子,不用为了保险而没日没夜地工作。这不仅仅是我的问题,这是激情,是事业,是我要继续奋斗的,直到每个美国人都获得保险,没有例外亦没有托辞。"
      
      "如果我们能将50位女性送入太空,总有一天,我们也会送一位女性入主白宫。"做一名宇航员曾是希拉里少年时的梦想,2008年,她没有打破美国那最高、最坚实的"玻璃屋顶",但她仍在以自己的言行实践着梦想。
      
      希拉里在本书其中一章的末尾提到了美国诗人玛雅·安吉洛。这个名字让我顿生亲切之感。
      
      七年前,我偶尔在网上看到了玛雅·安吉洛一首诗,出于喜爱而把它翻译出来,--那是诗人在1993年1月20日的克林顿就职典礼上朗诵的,我想,诗中的那些言词也同样是写给希拉里的:
      
      女人、孩子、男人/把这梦握在你的手心里 / 把她摩挲成你内心最想要的样子 / 雕刻成你最公众的自我形象 /振作起来/每一个小时掌管着新的机遇 /为新的开端。
  •     2009-05-24 11:06:02 Stella
      而有的人,当他意识到自己对这片土地的爱的时候,他会选择留下来,爱这个破败的土地,并且努力地把它变得更好,而不是放任它烂下去。就像一个真正关心病人的人,不会赞美痈疮的“美丽形状”,而是会寻医问药努力治好这个病人。
      --------------------
      楼主表达的应该主要是这层意思,而不是什么爱国不爱国的问题,教育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需要的是全面的、有层次的教育,从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甚至是自我的领悟(类似于宗教),每个人都是一份子,大家都要有这样的意识,和我们每个人都相关。中国的教育问题太多,任重而道远啊,同胞们
      
  •     思考的教育观和国内的教育书籍是相差太大了,格局,舞台比国内要大多了。国内的某些教育书籍当厕纸都闲脏。不过这本书貌似不是希拉里写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网上找找原作者。
  •     内容丰富,简直就是美国教育及全球教育的调研论文,不过希拉里政治意识太浓,怎么看都看不出她伟大的母爱来。不过看不出来也罢,人母爱管你啥事呢~~~哈哈
  •     家人推荐我读的这本书,好!这不仅是一本适合为人母的家长的书,希望更多的从事儿童教育、政策制定者也能读读的书。珍惜自己的幸运,宝宝自出生之前到现在,很多人都在爱护着他!从孩子的爸爸、长辈、妈妈单位的同事还有其他很多关心爱护我的朋友,我们家宝宝爱笑,有句话说:“爱笑的妈妈生出笑宝宝!”希望我们能为更多的小宝宝的爸妈提供“笑”的支持。记得老公休了半个月产假时说的话:“宝贝就这么一个,老婆要自己爱护!”现在仍感温馨!我们这代人确实已经幸福多了,为人父亲也拥有了得以休产假的制度保障。书中提到的这些,感触很深,还有更多类似的好东西,大家好好品位!有时间再写
  •     呵呵^_^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