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伤在小学》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亲子家教 > 家教理论 > 别让孩子伤在小学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4-12
ISBN:9787544726481
作者:饶雪莉
页数:239页

业内人士爆料的沟通秘笈

这是国内第一本老师写给家长的沟通秘籍。本文作者饶雪莉是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老师,而且课还上得挺好,这样的身份决定了这本书另写出点不同的内容。它不是所谓教育专家写出来的沟通秘笈,它就相当于3.15上业内人士的爆料,读者可以获得更多的关于小学老师、小学教学方面的内幕。作为一名小学从业者,读罢此书,给我的感受是,作者行文真实,不装。这本书涉及的敏感话题有教师节送不送红包,补课。出了农村的学校,城市学校尤其是重点学校,给老师送礼可能让挺多老师头痛。有钱的家长自然不在乎,送就送点吧,现在孩子少,金贵。送点礼,让老师好好照顾照顾。没钱的家长就纠结了,生怕孩子受欺负或者没得到照顾。送礼蔚然成风的学校,大家都送的话很可能就跟都不送差不多的。真是实话。补课的事情呢,作者也讲得挺实在。小学而言,确实没有太多必要补课,要补也该补补修养课:跳跳舞、学学棋之类的,陶冶情操。文化课的补习确实没有太多作用。而且补习太多的话,不少孩子养成依赖的心理,成绩不见得有起色,甚至有的学生还下降了。作者坦然面对这些敏感话题,没有为老师脸上贴金,也没有好找家长一味抵制歪风邪气。因地而异,因师而异吧。我这里说一句题外话,送礼啊,补习啊,愈演愈烈,禁止不了,一定有深层次的原因。因为是业内人士,所以作者的话题很有普遍性。比如换座位。比如,孩子被歧视。比如,孩子挨责罚,比如老师作业布置太多。很多问题的根源在于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照顾。实际上,也确实有各种各样的因素在影响着校园。只要大体上是公平的,也就罢了。毕竟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够绝对纯洁。作者提到的,老师结婚,给孩子家长发请柬,找学生家长借钱之类的事,毕竟是个例,不能代表老师的整体形象。我有个同事就是孩子读初中作业多,怎么办?他孩子学习成绩比较好,速度也不慢,但各科作业组合起来太多,尤其是个别老师超多,是在做不完?怎么办,还不是帮着做。饶老师在书中给出的方法确实是可行的,而且巧妙,赞一个。对于责罚,现在老师也很注意。搞不好就会家长不高兴。不少老师的心思就是这样的:家长很在意孩子,生怕孩子挨打的,我就绝不会去动他。为什么?不值得啊。一些孩子确实调皮,说说说,能起作用吗?所以,我奉劝各位家长,只要老师不是故意整您的孩子,下手太重,可以由着老师去管。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纯粹赏识教育行不通。读罢这本书,您一定能获得很多与小学老师的沟通技巧——管用。

非常实在的小学老师写的沟通秘籍!

我拿到这本《别让孩子伤在小学》,如同想瞌睡就碰到枕头一样,正是我最需要的时候,实在是太巧了!因为我家孩子今年5岁了,明年的9月份就要进入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做为一名家长,要有很多工作要做,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怎样帮助孩子从幼儿园顺利过渡到小学,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怎么给孩子选择合适的小学?怎么能够进入心仪的学校?怎么选择班主任?如何和小学老师打交道?……心中自然是有无数的问题想问,于是就去找已经有经验的其他家长朋友或者同事,也去找了一些小学老师来问。因为小学6年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人生经历,孩子将从这里开始进入多年的读书学习生涯。小学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将对孩子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对孩子的小学确实要郑重对待。但是由于自己心中也没有太多底,于是问的问题可能问不到点子上,而且确实很多时候想法没有那么全面,于是往往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心中还是有很多疑虑。所以拿到这本书,我是迅速读完并且又重新翻阅了第二次。因为作者饶雪莉老师简直就像知道我的心中所思所想,整本书已经把我之前的疑惑和问题都有针对性地详细的回答了,甚至连我没有想到的问题都提出来并且给出了解决方案!这本书确实值当得起“这是国内第一本小学老师写给家长、如何与老师打好交道的沟通秘籍”这个称誉,饶雪莉老师当了15年的小学一线老师,对家长如何与老师沟通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因此她选择了28个最让家长们困惑的问题,这些也是各种学校论坛、家长论坛中家长们热议度最高的话题,非常直言不讳,用坦诚的态度,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而且书中给出了很多现实的案例,能够充分说明问题。之所以用了“非常实在”来形容这本书,因为饶雪莉老师在涉及到敏感问题时能够毫不避讳,比如给老师送礼、家长如何应对老师的批评等等很敏感的话题,饶老师都能娓娓而谈,摆事实讲道理,把自己的建议讲得清清楚楚。因为她爱自己这份小学教师的工作,爱孩子们,而小学是个小社会,家长能不能和老师友好相处,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是否健康快乐。所以她做出自己的这份努力,写出了很多真实的解决方案。因此,我已经推荐了不少朋友来看这本书,确实帮助很大,非常有用!

家长与小学老师沟通秘籍

我的孩子还没到上小学的年龄,确切地说,他连幼儿园还没上呢。不过,秉持着“教育应当未雨绸缪,应当有准备、有计划”的教养理念和方针,我愿意随时随地学习任何阶段孩子的教养知识,并掌握相关实践经验。当我有幸读到四川省作协会员、四川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小学语文教师饶雪莉老师的新作《别让孩子伤在小学》时,我知道,我对小学阶段的孩子的教养能力一定会有新的补充和提升,因为这本书很有营养。拿到书,先浏览了一下目录,28个主题,涵盖了“好老师胜过好学校”、““三心”判断好老师”、“孩子提前入学未必好”、“孩子也会利用老师说假话”以及“教师节送不送红包不重要”等等令广大家长常常困扰和纠结的事情。与其说这28个主题讲述的是家长如何与小学老师沟通,不如说是将当下教育中存在的那些血淋淋的不良现状,用一种赤裸裸的方式呈现在广大家长和读者面前,用一种坦诚相见的态度与家长面对,来共同审视这些小学教育中常见问题和现状。同时,作者以老师的专业角度给出了她的建议,帮助那些在教养小学生孩子中遇到问题的纠结和迷茫中的家长进行抉择和解决问题。整本书细细读下来,会发现,那些令很多小学生家长困扰,我自己将来面临时也未必知道如何处理的问题,在作者以老师视角的自我剖析和真情流露中,变得简单容易,迎刃而解。就拿“好老师胜过好学校”这个话题来说,现在很多家长为孩子选择学校首先看学校的等级规模和学生过往考试成绩,看是否重点学校,看过往历届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成绩如何,家长们凭借这些标准,或购买学区房为孩子户口落在重点小学所在学区,或支付高昂赞助费将孩子送进重点学校。然而,当我们采用饶老师的“三心”标准来判断并为孩子选择老师时,学校如何真的已经不是最重要了。是的,对于小学生而言,好老师最最重要,好老师胜过好学校!小学老师的教学水平、“三心(爱心、责任心、上进心)”程度、一言一行甚至对待学生的态度都将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不仅决定孩子对于老师所教课程的学习成绩、热爱程度,还将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品格形成、素质提升等等方面。再说说“教师节送不送红包”这个话题,这是个敏感话题,也一定是家长们最为纠结的事情之一,不送红包担心老师不高兴,从而对自己孩子不好;送了红包却又心疼来之不易的钞票,或者内心并不想送红而心有不甘。这一点我和饶老师的观点相同,教师节送不送红包不重要,它只是个形式,是向老师表达祝福和谢意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完全可以用其他方式表达,比如给老师打个电话,送老师几本书,或是在老师有困难的时候给予最切实的帮助,而未必要用金钱来表达问候和谢意。读完整本书再一次回到目录,当我重新审视这28个主题及其中所阐释的问题,回想作者对于这些问题的观点和解答时,我想孩子小学期间可能会遇到的主要问题我基本心中有数也懂得如何处理,如何与老师沟通了。

很好的一本指导书

我的孩子今年就要读小学了。作为家长,有很多担心和需要处理的事情。人人都说小学老师完全不同于幼儿园老师,我恨担心孩子不能适应小学老师的教育方法。所以如何跟小学老师沟通就成了头等大事!很感谢这本书的作者饶老师,整本书都是通俗易懂的讲述了如何恰当的处理家长同老师的关系,不让孩子伤在小学。而且也讲述了一些我开始并不知道的一些内幕,比如关于补习。饶老师尊重孩子的观点很值得推崇。书中也提到了很多保护孩子的方法和观点。很值得借鉴!另外,希望有关教育部门也能重视此书,毕竟以分数衡量老师教学水平的现状造成的种种弊端,使得本应纯洁的校园变的畸形发展。这个实在有碍祖国的发展啊~~最后,非常庆幸在儿子入学之前读到了这本书。衷心的感谢作者感谢豆瓣!

如何智慧有效的与老师进行沟通

话说明年孩子就该上幼儿园了,虽然离上小学还有几年,但看着周围家长热血沸腾的样子,有时心中也难免会提前浮躁。 现在一家只有一个孩子,六个大人的目光都盯在一个宝贝身上,所以有关孩子的一切都要事无巨细的做好,否则连老人那关都难过。遥想我上小学的时候,大人工作都忙,脖子上挂个小钥匙完全自己管理自己。家长会父母倒是必去的,但有时和老师也就点头微笑一下而已。只要老师没点名,那就是好学生,家长完全不用做什么。好像只有我们班大队长的奶奶和老师沟通比较多,所以一直老师也挺照顾他的。其实那时我们班同学都挺看不起这种“没事找事”的沟通的,感觉是不正之风,呵呵。现在我们也为人父母,肯定希望孩子在班上能得到老师的重视和培养。这种重视一方面要靠孩子自己的努力,比如学习好,懂礼貌,有能力等等,另一方面也要靠孩子的父母懂得与老师沟通的技巧。从我内心来讲,我比较喜欢那种良性的沟通,比如可以和老师交换一下学习方法,孩子在校内的表现,请老师多给孩子一些展示自己的机会等等,让老师可以增加一些对孩子和他所处家庭背景的了解。对于非良性的沟通我是比较排斥的,比如家长为了给孩子争取到一定好处而给老师送红包、送礼物、请老师吃饭等等。我觉得这种不良风气至少在小学阶段是应该被抵制的。 读了饶雪莉写的《别让孩子伤在小学》,对小学老师的工作氛围以及老师对家长对学生的心态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学会了一些与老师进行沟通的必要技巧,感觉书中的方法很实用,不是空中楼阁,完全是一个战斗在教学第一线的好老师的肺腑之言。读育儿的书我一般会习惯在有用的地方贴张字条,写上自己的想法、感受,这本《另让孩子伤在小学》上,我贴的字条是最多的。大概是我对孩子上学的事比较重视吧,也可能是这类有高水平、高借鉴性的书籍实在太少了,所以感觉句句是金。 小学是孩子接受正规教育的最初阶段,孩子们在学校里不但要学习新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规矩,学做人,学道理。老师是孩子最崇拜的偶像,希望老师们都能够负责公平的对待孩子们,保护好他们纯真的内心。家长们也要理解老师的苦衷,不要一切只看表面现象,对自己的孩子或苛责或袒护,要学会如何正确有效的与老师配合教养好孩子。

家长在左,老师在右

家长在左,老师在右 评《别让孩子伤在小学》 我的孩子受伤了!刚上幼儿园第二周,一天就带着两道抓痕的花花脸回家了,怕家人说他,自己回到房间就关上门,不让大人进去。直到后来情绪稳定下来,才告诉大人是和小朋友抢玩具抓伤的。其实之前,幼儿园老师在送孩子放学的时候已经和家里的大人说了。孩子脱离家庭的庇护,独自走向学校,这是他们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当然很多父母家长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担心:会不会不适应?会不会被欺负?他在那里想家里的人了怎么办?这种担心和焦虑,使得父母们更加关注和孩子以及学校老师的沟通和交流,这本《别让孩子伤在小学》或许可以给着急的家长们提供一些帮助。 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老师,老师则是孩子在学校里的家长,因为孩子的原因,家长和老师走到一起,为了孩子的成长提供必要的引导和教育。家长在左,老师在右,家长和老师的配合,他们能否通力合作,架起良好的沟通桥梁,对于孩子来说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心智还未完全成长的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别让孩子伤在小学》的作者是一位漂亮、细心的老师,她本身也是一个女孩的妈妈,这本《别让孩子伤在小学》是她站在老师的角度上,告诫着急的父母们如何与老师沟通,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如何在这个纷扰的社会中给孩子提供一个宽敞温馨的成长环境。 与推崇个性化教育的西方教育不同,因为国情、历史等种种原因,统一化、标准化是中国教育的最大特点,里面存在很多令人诟病的地方,比如说容易忽略孩子的个性,难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但是,身为老师和母亲的作者并不是去批判这种教育体制,而是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思考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如何发挥老师和家长的作用,对此我们有必要给老师多一点的赞扬和激励,书中提到的“三心”(爱心、责任心和上进心)也是教师队伍中一小部分老师所欠缺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们也应该与时俱进,根据不同时代孩子的需求制定对应的教育方案。如何激励老师的三心和工作积极性,家长们大有可为。经常和老师们沟通孩子的成长,从家长的角度补充完善学校教育的不足,并与老师配合好为孩子营造一个承接顺畅的成长环境。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孩子成为自己,家长在左,老师在右,他们的共同努力能帮助孩子顺利成长。 2012-4-18

听老师讲如何让孩子渡过美好的小学时光(作者:刘圈点绕)

这本《别让孩子伤在小学》是国内第一本由资深小学老师写给家长的沟通秘籍。作者饶雪莉是个优秀的小学老师,她的姐姐饶雪漫在青少年心目中的影响很大,感化了许多迷途的少年,这一对姐妹花对未成年人的无私关爱让我非常感动。因为喜欢饶雪漫,所以信任饶雪莉,真心推荐她们的作品给需要帮助的家长。 女儿今年上小学一年级,经过一个半学期的校园生活,女儿的成长远超过了我当初的预想。结合女儿近一年来的求学情况看这本书,验证了本书的大部分观点,其真实性不容怀疑。看到我的选择和书中的某些观点达成一致,顿时感到心安,如果我能早些看到这本我信任的作者写得书,也许当初做决定的时候内心就不会那么挣扎。 1.好老师胜过好学校,“三心”判断好老师。 我有过美好的小学时光,现在陪着女儿成长的过程,我又有了机会第二次体会这种美好的感觉,我希望我能够帮女儿保住这份美好,让女儿在小学六年能够快乐成长。我觉得孩子在学校能否快乐跟家长有很大关系,更取决于孩子能够遇上一个什么样的班主任老师。女儿的亲身经历验证了“好老师胜过好学校”这个观点。在择校的时候,我没有追求名校,而是就近入学,选了片内的小学,当时做这个决定很纠结,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送进了另一所更有名气的学校也曾有过一瞬间的后悔。幸运的是女儿遇上了一个好老师,让我没了后悔的机会。通过跟老师为数不多的接触,我感觉本书说的“判断好老师的标准:爱心、责任心、上进心”,女儿的班主任都具备。女儿放学回家最爱做的游戏就是当老师给爸爸上课,通过女儿的模仿,我们看出了老师的实力,也对女儿的学习越来越放心。 2.孩子提前入小学未必好,也未必不好。 关于孩子入学的问题,书上说“孩子提前入小学未必好”,但是也不代表提前入小学就未必不好。我觉得这个问题就该因人而异、量力而为,根据孩子的能力和需要而定。我的女儿就是个提前入学的例子。对于女儿要不要提前入学这个问题,看到大部分反对孩子提前入学的观点,我也一度犹豫过,但是女儿坚持不上幼儿园了,反而对小学生活跃跃欲试。既然她喜欢,犹豫之后我也没反对,将女儿提前送进了小学校园。书上说:“孩子就像小苗苗,有他自然成长的规律”,我觉得小苗苗也有生长快慢之分,女儿显然属于长得快的,既然她有上学的热情,我也该顺其自然支持她的决定。刚开始的时候,班主任说女儿有点蔫吧,后来跟老师同学熟了自然就活跃起来,现在还处于优秀的行列,提前入学的不良影响现在还没有显现出来,我想如果保护好女儿的学习热情,女儿一定会顺利度过小学,不会遭到提前入学的反噬。现在表面现象就是女儿过得挺快乐,总是报喜不报忧,上学期期末还嫌放寒假太早没上够学呢。 3.教师节送不送红包不重要,孩子争气才重要。 书中写了要不要送红包的问题,我觉得与其拿有价的财物讨好老师被人看低,做家长的真不如诚心配合老师的工作,督促孩子努力上进更重要。让老师看到家长和孩子的努力,比收到红包还高兴。去年教师节的时候我差点送红包,现在好庆幸当初没有送出去。虽然没有刻意讨好过老师,但是女儿依然受欢迎,这学期还当了班长。我也是老师,我觉得公平是老师最基本的职业素质,孩子的表现什么样老师心里都有数,收不收红包都会一视同仁。 4.书中用多章内容,分情况讲了家长跟老师相处的问题:不远不近,保持一个彼此尊重的距离。家长越热情,老师越害怕;家长越坦诚,老师越真诚。一切为了孩子,老师家长各安其职,彼此都轻松。对于孩子的缺点,家长不要推卸责任;对于老师的批评,家长该理智应对。 不管怎么说老师指出孩子的不足之处都是为了帮助孩子进步,作家长的更要积极配合,千万不能让老师一头热,伤了老师的热情。让老师看到家长的信任和诚意很重要。这点我做的不够,总是接到老师的电话才跟老师联系,而老师的做法让我很感动,我可以感受到她是真的关心女儿才一次次不厌其烦的联系我。 5.孩子很优秀,别忘了老师的功劳;孩子被忽视,想办法吸引老师;孩子被歧视,家长别自卑。我想女儿一开始没有受到老师特别的重视,但是老师不会忽视认真的孩子和家长。我觉得我跟女儿每次都认真对待老师布置的任务,我给女儿精心设计的成长档案,还有女儿的积极表现,都成功吸引了老师的注意。努力上进的孩子即使成绩差也不会受到歧视,做吸引老师关注的孩子,想优秀并不难。 6.其他。 关于孩子的作业问题,因为老师留的不多,所以我暂时没问题。 对于书中提到的一些情况,比如说在校受伤、被老师冤枉、遇上“恶狼”老师、犯错受罚、早恋越轨、降级,这些问题暂时没有遇到,有些是不可避免的,有些是可以预防的,可以通过本书中获得提示,未雨绸缪,一旦发生了也要正视,不要轻易放弃孩子。 结合本书,关于女儿的小学生活我还有很多话想说,都是有感而发。感谢这本书肯定了我的一些做法并对今后的事给予指导,让我更有信心陪女儿快乐度过小学时光。

实用有价值

首先通俗地介绍一下此书,上小学的家长要是不读饶老师的书,太可惜了。应该说我们国内所有的育儿书中,第一本让我连连叫好的书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之后再读了形形色色的育儿书,各人的角度与观点基本上都没有太引人眼球的,内容虽然各有千秋,但很多都不是特别实用,理论多过解决,而饶老师的《别让孩子伤在小学》连出两本,对于家有小学生的家长们来说,实在是必备之选。众所周知,我们国内的教育矛盾主要体现在家与校的问题上,教育上有蔽端,一人之力不足以改变外部环境,只有适应,如何在矛盾中求得最大的平衡,是当今父母最需要掌握的事情,可是家长站在家庭的角度,老师站在工作的角度,如果不能很好的理解与沟通,极有可能让孩子成为替罪羊。此时家长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如何教育孩子,更大的学问是在与老师的沟通中。饶老师的《别让孩子伤在小学2》出现得太及时,倒好像是专为我一个人出的似的,第一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了在孩子上学前要做的思想准备,那时我儿子正好要上小学,在择校等问题上,她的书给了我极大的参考,以及如何与老师相处,孩子上学会遇到的问题,我都做好了极大的思想准备。这第二本书出来了,又像是专门针对我一样。儿子上了半年小学,关于作业,关于兴趣班,关于作文等等问题,我都在一一面对,有的问题在经历过程中,自己找到了答案,有的却还在探索中,而在饶老师的书中,我既看到自己成功的一面,也看到了自己不足的一面,同时也为自己感到一点点小骄傲,比如作文那一节,我就主张不给孩子报班,坚持让孩子多阅读多思考,事实证明儿子不去报班,也一样能够写好,而饶老师的解答中与我的想法是一致的,她认为好作文是教不出来的,同时她举的例子也给了我一个提醒,假如我们家长总是把孩子往各种课外班里一推便自以为一了百了,便大错特错了。饶老师的书意见中肯而且没有功利性,我觉得更有可借鉴性,也更可信,她本身做为一个教师工作者,也有工作实践经验,比我们家长之间的讨论更有价值。这本书中提到的几个问题,我现在基本上都有考虑过。教辅资料,以前儿子没上学前,我不知道做什么用,儿子一上学才知道这东西必不可少,可是怎么选资料,先多少,里面也有学问,饶老师说得很详细。上不上兴趣班,这是个大问题,因为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在报班,我喜欢饶老师的建议。写作业时要不要陪着,为什么我们总是要发火,成绩有多重要,对于我们一年级的家长来说,全是大问题,因为全是刚刚遇到,有时在她的群里,家长们也都是在积极地讨论,但也没什么好建议,有心的饶老师全部收集起来在书中给予了解答。家有学生,还是好好读一读吧,非常切合我们的现实,也一定可以理清我们纷乱的教育观念。

家长:伤人还不准人说的群体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在反复的思考一个问题,众所周知,现在中国的图书市场充满了数不胜数的文字垃圾,对于那些并非熟稔其中内幕买书又不是为了直接的功利性目的的读者,怎样才能披沙拣金,从里面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书?这个问题当然是针对那些意识到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尚有不足的家长说的,在每年的教育类图书出版物中,能后经得起时间淘洗的书有没有一成都不能保证(即便作者是所谓的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别让孩子伤在小学》这本书秉承了我们由来已久的一个观点,就是孩子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要,小学教育之前的幼儿园时期、学前班时期呢,这方面我们先不抬杠。出版社出了“小学阶段”后,会不会跟着出中学大学阶段,看样子是不大可能,我在这里并无指责出版社和编辑的意思,要知道一家出版社的青春言情的编辑再笨都不用担心没饭吃,因为再垃圾的言情文学都会有人买,正如高级购物商场里一块破布剪两个洞骗人说是国际大品牌的春款马甲都会有傻叉乐颠颠的掏腰包一样。教育类的编辑的日子就是那么好过,因为头脑稍微清楚的编辑(要是真的头脑完全不清楚还是没法搞教育出版的,空降部队我们不算在内,一般都只会降到教育局去)都很清楚,天朝的所谓教育发展是一种假象,是站街女装清纯时身上那最后一块令人欲说还“羞”的遮羞布,国家捂着这块布对西方评论家们口齿不清的边说自己并没有利用意识形态愚弄下一代的动机,家长捂着这块遮羞布对凡是好心劝慰自己应当注重学习的人像疯狗一样的狂叫。对于这样的社会大环境和这样的家长,教师是无力的,教育类图书编辑也是无语的,他们不知道自己辛辛苦苦很长时间做出来的某本书没准就因为里面说了一句真话而让被揭短的家长暴跳如雷,自己一个季度的业绩可能就会付诸流水乃至于要卷铺盖回家。尹建莉的成功在观念体制都如此畸形的社会是一个特例,而非惯例。但我还是希望编辑们能在保住自己饭碗能赚上一点血汗钱的基础上,策划一些眼光长远一些的,不是跟着朝三暮四的流行观念走的,不被职能部门的P话强迫的有真知灼见的,贯穿孩子整个教育阶段的书籍,我明白我的要求有点太高了,真正会买这样的书回来读读谦卑的知道自己应当在孩子的生命中扮演参与者的家长太少太少,但还是,请多少发掘一些这样的作者和作品吧,就当是做贡献。返回来说书的内容,“国内第一本老师写给家长的沟通秘籍”是显而易见的废话,第一本托大,沟通定位是非常准确的,秘籍显得神经病犯犯的。书中对于教育本身的评价我也不能完全认同,但作者把一些诸如送红包的敏感话题写出来的勇气很值得赞赏,再如孩子的性教育,家长们整天哼哼唧唧装纯洁害的自己的孩子被侵犯也不知道,这真的是报应,但又令人叹狠,报应理当落在作恶者自己的头上,为何却让无辜的孩子受累。再如家长与老师沟通时的说话技巧,饶老师明显是真的理解并且观点可圈可点,家长跟老师说话的时候,不要“欺”不要“媚”更不要“诈”,换而言之,既然你认为这位老师智商如此低下都能被你那点小九九糊弄住还把孩子送来,明显就是头脑不好,还不如趁早连孩子带钱都一块捐红十字会去!!!

实用的沟通理念

现在的市面上关于幼儿教育的书占了多数,可能是新妈妈们对育儿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不同的育儿理念也都努力各说各话。但是十年育树百年育人,育儿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让家长们成长的过程,就像小巫提倡的—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不要以为孩子上了幼儿园上了小学教育就是老师的事情了,要知道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和支持是一辈子的。所以很感谢本书的作者可以在孩子们最关键的时期写出这样一本书,因为孩子在幼儿园是生活习惯和性格的培养,而在小学会开始学习习惯和品性的培养,孩子毕竟是孩子,幼儿园可以忘记,但小学就要学会面对了,孩子们不成熟时是需要成熟的家长从旁引导的。 在我短短几年的育儿经验中,我深刻理解沟通成本(包括与孩子的与老师的)以及给孩子的自由度是很重要的也是最费心的。现在的孩子似乎没有我们小时候听话,没我们小时候生活安全,没有我们小时候过的轻松。从孩子出生就已经开始承受社会与家庭赋予的压力,胎教早教亲子班兴趣班,总之,孩子是不快活的,家长也因为种种问题快活不起来,老师承担了除了传授知识外的更多责任,一代一代的孩子被社会贴了一个个不同的标签,如果在这种时候家长自己头脑再不清醒人云亦云,孩子们真的会变成彼得潘,内心幼稚彷徨,外表成熟稳重。 本书作者是老师是妈妈,更是细心有责任心的老师是有爱心的妈妈,她知道老师的想法和妈妈的期待,所以全文的内容很中立而且不教条,全文逻辑性极强,有条理的描述了在小学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包括如何选择小学,如何与老师沟通,如何引导孩子与同学沟通等。全文不是空有理论或者数据,而是列举了大量的实例,正面反面都有,让读者看着更简单明了。最让人喜欢的是本书按畅销书来排版设计,所以不光是排版上看着舒服,每章最后有单独的一页总结,让读者更能把握重点。作者没有支持任何一种教育理论,而是站在不同人的角度分析问题,特别是孩子的角度,所以结局会出乎大人的意料,我们认为的问题会不是问题,我们认为没有问题的事情会对孩子造成隐性伤害。 总之,还是那些话,我们家长应该坚持学习,让自己成长才可以更好的引导孩子。看看这本书对我们的成长是有利的。

父母教育的参考书

1、 好老师胜过好学校——多方面了解学校(网站、论坛、家长、门卫、保安)  2、“三心”判断好老师——爱心、责任心、上进心;通过之前的家长和学生,或者直接交流  3、孩子提前入小学未必好——提前入学不要破坏孩子的学习兴趣4、教师节送不送红包?不重要!——红包是形式,关键是老师是否值得尊重  5、家长越热情,老师越害怕  家长越坦诚,老师越真诚君子之交淡如水6、 家长越坦诚,老师越真诚——将孩子的问题告诉老师,请老师观察孩子的行为;让老师放下戒心  7、别轻易叫老师“下课”,家长也可以改变老师——帮助老师成长,你和孩子都可以成长8、别着急请老师帮孩子换座位——引导孩子和不同性格的人友好相处  9、别再老师面前推卸你的责任——正视孩子缺点、摆正自己位置、清楚自己责任  10、小心!孩子也会利用老师说假话——分析孩子说谎的性质;“那我问问老师。”  11、孩子很优秀,别忘了老师的功劳——感谢老师,让孩子学会感恩  12、孩子被忽视,做吸引老师的家长——鼓励孩子;家长用心(通过家庭作业交流:谢谢老师。每周五打电话。网上互动)  13、孩子被歧视,家长别自卑——家长自己不自卑,多交流14、家长应机智应对老师的批评——不要正面冲突、也不要逆来顺受,将批评转化为指导  15、如何告诉老师:“你错了!“——不要害怕指出错误,不要当孩子的面,不要摧毁老师形象  16、孩子在校受伤害,首先请找班主任——让班主任充分履行职责  17、孩子作业多,家长怎么办——建议老师避免掌握的东西进行重复性机械劳动18、老师向你借钱,聪明说“NO”——不要马上决定,弄清原因再定  19、别怕!家长要勇敢掀开“恶狼”老师的真面目——家长要勇敢  20、不是所有责罚都是体罚——老师的初衷很重要  21、老师有喜事,家长祝福很简单——坚定自己立场,引导好自己孩子  22、请老师吃饭,选时机比选餐厅重要——重在感谢交流  23、亲密关系终成伤——给孩子平等学习环境最重要24、不小心知道老师的隐私,说与不说要理智——视情况而定25、注意!小学生早恋也可能越轨——家长不可轻视,加强引导  26、关于补习,一个巴掌拍不响——尊重孩子的意愿  27、家长和老师,各买各的单——彼此放松很重要  28、老师劝孩子降级,家长别轻易妥协——先分析孩子现状,找出孩子问题所在

朴实、诚恳的饶雪莉老师

无论油价破八,还是动车出事,虽然这些年在安定繁荣的大好局面之下,小老百姓们的烦心事儿也还时有发生,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这却是不争的事实。古语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虽然在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熏陶之下,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准有多大提高,难以测算,但对下一代的教育问题,倒是越来越重要,几乎成了每一个家庭最为沉重的心病。以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高考是人生的头等大事,而现在,则是大学、高中、初中、小学一个也不能少,就连看管孩子、领着做游戏的幼儿园都成了兵家必争之地。仿佛进了一个稍差点的幼儿园就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人生的赛场上被越落越远,永无追上之日。我本有心对此种论调加以驳斥,但反躬自省,自己连幼儿园、育红班都没上过,今天更是个一事无成的穷屌丝,不由少了几分底气。想想我的老爹老娘在自己上学的时候就没操过什么心——从小学到高中都没听过神马叫择校,送红包请老师吃饭更是从没干过,倒也难为自己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健康成长,竟然从没受到过刁难。——可见饶雪莉老师所著的《别让孩子伤在小学》中的建议是真诚可信的——老师未必会为了几个红包而高看你孩子一眼。饶雪莉老师是四川省作协会员。四川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小学语文教师,全国小学观摩课金奖得主。曾经被媒体评为阳光教育理念传播者,有“最了解孩子的老师作家”之称。这本《别让孩子伤在小学》在我看来,最可贵之处在于朴实真诚。书中总共列出了28个问题,分别从择校、择师、选择入学时间、要不要送红包等多个在小学生活中会常常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亲身感触,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虽然有些结论乍看起来似乎有点迂腐和老生常谈,但老话往往是实话,只是人们往往骄傲地不肯相信。比如说,要不要给老师送红包的问题,饶雪莉老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内心感触,很诚恳地得出了“如果老师真值得你尊重,他收不收红包也会一样地对待你的孩子”这样的结论。也许有的家长会认为这是老生常谈,书生之见,但我们客观地平心静气地想一想,姑且抛开老师这个前提,作为一个人,如果收了别人的红包自然会另眼相看,第一次淘气,纵容,第二次捣乱,视而不见,第三次,第四次呢?人总是有脾气的,谁会因为一个红包而永远改变他的观点和性格呢?反之亦然。如果他因为你没有送红包而忽视你,你做出成绩第一次他视而不见,第二次他不说话,第三次第四次呢?变得优秀比送红包更加重要,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健康快乐地成长,比变得优秀更加重要。总之,《别让孩子伤在小学》是一本很朴实很有诚意地书,它没有故弄玄虚地卖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有的只是通过亲身经历得出的朴实无华却又非常有用的结论,虽然貌似书生意气老生常谈,但我认为,就像公务员和医生一样,老师也是被妖魔化严重的一个群体,我仍然愿意善良地相信,学校和家长的关系并不是绑匪与人质家属的关系,我仍然愿意相信不凭金钱和关系,仅仅依靠努力和优秀,可以在学校生存下去。

和老师沟通不那么简单《别让孩子伤在小学》

和老师沟通不那么简单《别让孩子伤在小学》饶雪莉这个名字第一次听说,原来是饶雪漫的妹妹,饶雪漫的书女儿很喜欢看,饶雪漫的名气也很大,仅今年连续荣登中国作家财富榜,是职业作家,没想到妹妹饶雪莉也是作家,而且还是一个小学班主任!我也在小学工作,呵呵也算是同行啊。四川出才子出作家,饶雪莉就在成都,是一个很不错的语文老师,还上过全国优秀课。这本书是站在班主任老师的角度写给家长的。我是老师,同时也是一个家长,知道在小学一个小学生的班主任有多么重要。小学的班主任对孩子一生的影响甚至超过了中学和大学,所以如何和孩子的老师进行沟通的确是每个家长面临的重要问题。我也教过语文,开过家长会,和家长打过交道,也为了孩子和班主任经常沟通,所以看着这本书感觉很亲切,感觉里面的很多故事很多问题,都是我曾经遇到过的。饶雪莉这本书的角度的确选择得不错,让很多家长看到了你在和老师交流的时候,老师是怎么想的。的确很有参考价值。比如送礼物,真的很让人头疼,每年教师节都和孩子一起研究半天,想送什么才好,不送有点说不过去,但是大家都送,你的礼物要特别才好。我也接到过孩子们送我的礼物,我感觉还是用心做的最重要。我的书架中最珍贵的一份礼物是我的学生毕业以后回来看我,我们四个人一起折叠制作的一个玫瑰储物盒,上面有一朵粉色美丽的玫瑰花,然后在盒子的四个面上写下我们四个人的签名,真的好漂亮。这本书虽然很好,不过饶雪莉老师并不能够代表天下所有的老师,尤其是饶雪莉老师同时也是一个作家,一个成名的语文老师,这样的老师一般都不是特别在乎家长的经济回报,更重视和孩子和家长的真诚交流,但是我感觉更多的老师,还是挺在乎这一点的。尤其是名校的老师,从收入上都是统一的工资,收入并不高,但是名校的家长的经济条件都不错。所以面对这样的反差,名校的老师们,从心里上感觉拿点学生的红包挺心安理得的。这样时间长了就有一种风气,这也是社会造成的,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很难解决。如果你的孩子遇到了一个饶雪莉这样的班主任,那么恭喜你!你太幸运了,但是估计买彩票也未必能中到这个大奖。如何和不是那么优秀的老师接触交流,在这本书的基础上,还是要多加考虑,耐心琢磨,其实我感觉很多家长本身就做得很好,和老师交往其实就是和人交往,最重要的是要将心比心,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和老师交流沟通不那么简单,其实想象也并不是那么困难,自然就好。

真诚,坦率,现实

这本书真是太及时了,儿子下半年就要升入小学,平时耳闻目睹的小学校里的种种足以让人望而生畏。不能不说,这真是一个千奇百怪的社会,教书育人的最为纯洁的地方,却总是让人第一感觉那里充满了丑陋与黑暗。所以现在送小孩子上学,考验的却是家长的智慧啊。所以我们只能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成长。我有一个邻居,孩子现在二年级。从上一年级起,我就听到她不停地抱怨老师留的作业太多,孩子写不完,虽然她的孩子我知道写字很慢,贪玩,不听话,但是我听她说的那些作业量,就知道老师留的作业的确是多了。一个字要写上好多行,哪有那个必要呢?老师爱收礼,爱补课,每次她都特无奈,还爱用恶毒的语言骂孩子们,有一次拿书角把孩子眼眉都打伤了。她全忍了。我说换我我一定得去问问,当然不是让你去吵架,而是去和老师了解情况,然后让她明白,孩子不是这样来教的。她不敢去,孩子经常装肚子疼不想上学,经常被老师罚留校,如此种种,我说这样的老师不合格,我说你最好是转学,不然孩子迟早让她逼出忧郁症来。她说别人都这样,而且可能她也就是教到三年级,就等吧。我想这样的老师应该是个极品吧,偏偏让她给碰上了。而且当初她们还打听的这个老师是个“好”老师,所以才进的她的班。但她加了一句话,就是爱收礼。我笑了,凭这一句话,这也不是个好老师,一个人被利欲熏了心,如何能安心工作,何谈“好”字?不过幸好今年她搬家了,去了另一所学校,老师每天留很少的作业,说小孩子就不能留得太多,孩子每天高高兴兴地去上学。我说恭喜你,至少孩子能健康长大了,心里不会有阴影。她还忧愁呢,不写作业,成绩能提高吗?我彻底无语。所以我们应该知道,有时不是老师不会做老师,实在是有些家长不会做家长啊。通过这位邻居,我也不由自主地担心起来,小学难道真的是这么可怕吗?但是至少这位老师是如今社会一个典型的缩影,可能每个老师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这位老师是极品。至少我在别人那里听到的看到的,似乎没有这么严重。所以我每次听到她给我讲班上的事情,我总在想,如果遇到了同样的状况,我要如何处理。因为我也不知道我的孩子明天遇到的老师是个什么样子,我必须提前想一想,在这样的教育下,我要如何聪明地与老师沟通,如何与她交往,如何让孩子在不受到伤害的情况,也不伤害老师的情况下,把问题更圆满的解决。没有办法,有了孩子的家长,都必须重新学着做人,即使自己不擅长,也要努力学。所以这本书的出现,真的是太及时了。饶雪莉老师本身是一个作者,也是一个老师,这本书就是她在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种种“战略”。虽然她本身是教师,但她在此书中,却更多的站在了家长的立场上,告诉我们如何在种种当今社会最为尖端的一些问题里,做得更恰当。要不要给老师送礼,相信大多数人谈到这个问题都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既憎恶又不敢直言,而饶老师将问题非常坦率地给出答案。她认为对于好老师,送不送都一样,当然不排除有些老师确实是喜欢红包。送红包也要讲究方式,讲究时机。但送了红包,也未必就真的能让老师照顾你的孩子。所以这是个双难的局面,但你要送就送得真诚,要么就别送。其实这里面的问题,很刺目,但是真的很现实。在大环境里,我们想独清是不可能的,只能将有些事做得更艺术一些。而文章中不掩饰真相,让我们非常感慨。作业多,补习,你会如何与老师交流?相信你看了此书会非常有收获的。老师里有不好的老师,但大多数是好的。家长也不全是好家长,但是也有聪明的。在这本书里,你会看到形形色色的家长与老师,同样的事情,他们都是如何处理的,相信你会深受启发。书中提到的各种问题,我总是要先想一想,我会如何去做,再看饶老师给出的答案,发现有些事情,如果按我的方法还真的不是最佳,也便提醒了我在未来的日子里遇到这种状况,我应该怎么会做。这本书,值得家长们好好读一读。谈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社会就摆在那里,你逃避不得,就像我们讨论,要不要让孩子不说谎话一样,有些教育明显脱离现实。我们不仅要教孩子做一个诚实的人,还要教会他如何不在这个社会上碰得头破血流。同样,我们做家长的也是,有原则,但不能不妥协,但也绝不能屈从。对于好的老师,我们要尊重,要感谢,对于不好的,我们也必须抵制。书中也提到有些家长过于偏袒自己的孩子,这些都是要不得的,如果老师就此彻底放弃你的孩子,那么吃亏的还是自己。所以为了孩子的成长,我们要学会与老师打好交道,让孩子能够健全地长大。这样的书,真诚坦率,具有现实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小学也头疼

——文/阳宝曾经,觉得读小学是一件很轻松容易的事情,记得小时候我爸妈对我的学习从未操过心,也没有这么多“坏人”,更没有什么“红包”、“收礼”之说,但当我长大后,很多事情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变着,这本《别让孩子伤在小学》已充分证明了从小学开始,就必须严正以待,因为孩子在最初上学的这六年里,是他未来成长的关键!好嘛,在没有读书前,育儿专家都在宣导0-6岁是孩子成长的重中之重,我们相信了,并真正希望自己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所以我们把0-6岁当成孩子和父母在一起最值得怀念的一段时光。现如此,小学也成长孩子在学习阶段启蒙的重要阶段,如果忽略了孩子这一阶段的培养,那么中学、大学可能就不会那么轻松,好吧,我还是选择相信。虽然我自己对小学没有过多的压力,认为小学是我读书生涯中最开心快乐轻松的日子,而自己的孩子又还刚满4周岁,离上小学还差两年时间,因为我内心的概念还是比较模糊的。但正因为看了这本书,让我又开始怀念里我们那个年代的小学,可以无忧无虑,完全没有现在的“复杂”,班里的孩子很多,老师们纯朴真诚,对待孩子或许没有现在这些老师们有耐心,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我们被骂被批也是正常自然的,大家骨子里都很敬重老师。但如此,身为老师的饶雪莉,从她执教的这一二十年里,她确实把身边最真实的一面展示出来,给予我们很多参考意见,包括送红包?怎么送红包?而她的这些说法也都是能被我们现在的父母所理解,毕竟时代变了,即使我们不送,也依旧有别的家长送,而老师作为孩子最初的启蒙老师(除父母外),老师的关照对孩子来说,确实是一笔很巨大而无形的“财富”,而从小就被老师骂是笨蛋,傻瓜的,读书确实不怎么厉害。(不过,如果再放长远来说,将来厉害的也未必都是读书强的,很多读书很牛的到头来还是给曾经班里最顽皮捣蛋的孩子打工)我只是想表达,小学的老师看起来作用微小,但在孩子们心中是神圣的,到了小学,孩子们都不再“我妈妈说”了,而是回到家会跟妈妈讲“我们老师说”,而老师对待孩子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孩子悄悄收藏起来,自信、礼貌、勇敢、美德……这些都是在小学时期就能直接授予孩子的,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起到很大的影响。升到中学,一旦步入青春期,孩子们更多的是寻找同伴和归属感,老师在这个时候并不再“神圣不可侵犯”,《别让孩子伤在小学》正是希望我们的父母认识到小学阶段,老师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能遇到一个懂自己孩子的好老师,真的是比拉关系送红包上名校要给力得多!如今,小学也头疼,相信将是很多80后父母最关心的话题!这本《别让孩子伤在小学》来得很及时,很实用!

让孩子度过快乐平安的学习生活

自从儿子升上小学后,我这个当妈妈的压力顿时也倍增。对孩子的照顾,从头到脚、从身体到心理、从学习到娱乐,无一不需要花费比此前多百倍的气力。二年级搬到广州后,来自大城市省级小学里巨大的学习气氛,就更让人感觉压力巨大了。此时看到这本饶老师的《别让孩子伤在小学》,感觉非常实用与体贴,在收到书的第一刻,忍不住翻读起来,而在看完前两页后,又不顾自己工作忙碌到极致的情况,径自坐在沙发上一口气将之读完,并且,在第二天里,还将这本书介绍给给了儿子同学的家长。有一句众人皆知的话“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好女人”,其实这话换成“一个出色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好妈妈”,我觉得会更加的合适。每一个孩子就像一棵小树,用心的浇灌和栽培,才能使他健康的成长。一年级的儿子,拖拖拉拉、行动缓慢、举止迟钝,在学校被人偷过水壶、整天被班上的同学欺负、成绩极差,字写得歪歪扭扭,一切都让人极为发愁。后来搬到广州后,上了新的小学,老师有新的要求,同学间也关系融洽,很快的,儿子的成绩开始向上升,性格也变得开朗、热情起来,在班上有了很多好朋友,让人觉得很欣慰。所以,作为家长,正如书上所说的,家长首先要选择适合孩子的学校和老师。新学校的学习风气很好,我们班上的老师也都非常优秀,对孩子们都浇灌了很多的感情。虽然相对来说语文老师比较年轻,经验可能不算很足,但是她的耐心和用心,恰好让我这个迟钝而害羞的孩子慢慢的学会展现自己。直到现在,虽然他的语文成绩还是极不稳定,有时成绩甚至会拖了班级的后腿,但每次当孩子拿着老师给的奖状“遵守纪律奖”、“旅游听话奖”之类的给我看时,他那满脸的快乐便让我觉得这样不因为分数而歧视孩子的老师太难得了。且因为区域划分,孩子的同学有一大半都住在同一小区中,经常一起玩耍、学习,周末家长们还相约一起会带孩子们去亲子游——比如骑单车、爬山、运动……自然而然的,对带动这些独生子女的性格发展有很大的帮助。饶老师不仅是作家,也是老师、家长,从她十五年的教学经验中,选择很多有趣生动的实例给家长和老师做参考,读起来非常有意思,且让人顿觉豁然开朗。她教会家长要体谅老师的难处,并且做到合适的关心老师,同时保护自己的孩子;她教会老师如何去保护自己,不被家长伤害;她还教会孩子们,如何去学习、如何去进取。我打算将这本书送给儿子的语文老师阅读,希望也能给她一点帮助。从搬家后的这半年里,我才真正审视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当看到孩子身上的缺点时,会觉得惭愧,因为那些真是我的懒散所带给他的影响;当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时,也会感到欣慰,因为那些地方说明我是一直在努力的……但是,未来的路还是如此的漫长,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不断的鼓励和监督孩子、不断的和老师细致沟通,才是让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渠道!

面对站在起路线上的孩子,你该怎么做?

伴随着孩子的悄然成长,他们开始离开父母温暖的怀抱,踏入属于自己的小小社会,而为孩子选择怎样的社会,如何帮助他们去适应这个社会,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令每位家长苦苦思索的难题。小学是一个奠定孩子学习基础,培养良好习惯,同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需特别关注他们的发展动向和是非观念,及时给予纠正及帮助。由于抱持“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坚定信念,很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对学校的选择,为了让孩子能在一所比较好的小学念书,家长们几乎倾尽全力地为其创造各种有力的条件,这种忘我的牺牲精神委实令人感动。然而,是不是选择了一所好学校后,家长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其实并不尽然。很多家长可能都曾有过这样的感受:孩子上小学后,面对突如其来的纪律约束以及大量的知识,各类问题层出不穷,孩子的行为习惯、书写姿势、运动能力、与人相处等各方面的能力都亟待提高,苦恼的家长们只能求助于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希望能通过双方的沟通来解决自己的困惑,帮助孩子渡过各种难关。事实上,在与老师沟通的过程中,存在非常多的技巧及注意事项,缺乏经验的家长们没有经过太多的思考,便用自己的方式贸然地对待老师,要不就是忽略老师的感受,既突兀又生硬地给老师塞上一个烫手的红包;要不就是将孩子的不佳表现全部归罪于老师,令老师莫名奇妙地蒙受不白之冤,这样与老师打交道,往往会适得其反,引发老师的反感情绪。在阅读《别让孩子伤在小学》这本书前,我也曾对如何与老师打交道颇为苦恼,虽然一直在努力探索最佳方式,但在很多方面仍然感觉不好把握:比如对老师的态度是亲密还是疏离,怎样才能恰到好处地把握那种程度?和老师交流孩子在家的情况时,应该在什么时候给老师打电话才不至于影响她的私人生活?说太多会不会令对方感觉罗嗦?说太少又会不会让对方感觉自己对孩子不够关注?教师节要不要送礼物?如果要,到底送什么才既能表达自己的心意又能得到老师的喜欢?当孩子说的话和老师说的不一样时,如何去求证及处理才能既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又了解到事实的真相?当老师犯错误时,究竟应该听之任之,给老师留面子,还是该实话实说?……所幸,这些烦恼在饶雪莉老师的书里都找到了最完美的解决方案,目前为止,这是我读到的第一本由小学老师写给家长的沟通秘籍,之前读过的书,大部分是讲述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而这本书却给了我许多前所未有的启示,针对孩子上小学期间可能遭遇的种种尴尬及困惑,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娓娓道来,温婉的叙述中又暗藏犀利,大胆地直指小学教育中的种种黑幕,为迷茫的家长指点迷津。比如当遇到找家长借钱不还的老师,家长该如何面对?是忍气吞声还是勇敢告发?当家长得知老师企图对孩子进行性侵犯时,怎样才能将孩子从色狼的手中安全救出?当家长无意中得知老师背后的不堪时,应该是为之保密还是果断揭发?遇到劝孩子降级或转学的老师时,应该如何机智应对?种种真相令人看后既大开眼界又受益匪浅,这才明白孩子的小学生活看似简单,实则危机四伏,如果家长未予以足够的重视,而是任由孩子自行发展,日后可能追悔莫及。书中的很多观点我都非常赞同,比如饶老师在讲述家长如何吸引老师注意自己的孩子时谈到,如果孩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那么家长可以自己去吸引老师的注意,并且谈到了一些简单的方法。而我的亲身经历也恰好可以印证这一观点。孩子上小学后班上建了QQ群,常常都会有家长们在群里帮孩子问群里的作业是什么,只要我看到这样的提问,我都会在询问孩子作业后及时地回答其它家长的问题。此外,如果我给孩子制做了口算卡片,或是下载了英语的听力教材,自制了奖卡之类的,总是会及时地上传到QQ群里,和大家一起分享。而孩子的作业每天也会认真地检查后写出评语,同时把孩子的一些琐碎小事写在后面,和老师一起分享;班上搞班会活动时,我和孩子也都会尽量参加,并且写出自己的感受;如果老师有消息要通知在家,我也会主动地帮助老师发送群短信和群消息……其实这些对我来说只不过是举手之劳,但是时间长了,老师及其它家长对我就慢慢熟悉起来,老师常常都会主动地告诉我一些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让我特别欣慰。原本在做那些事情的时候并没有期待过任何的回报,却在不经意间收获了许多的关心与友爱,也结识了很多的朋友。事实上,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也从小就养成助人为乐的好习惯,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他总是特别乐意伸出援手,所以在学校也结交了很多好朋友呢!谈到教师节送礼的问题,我和饶老师的想法一致,并不需要送特别贵重的礼物给老师,只要能表达自己的心意就可以了,我比较习惯送自己很喜欢的书给老师,一来不会带给老师太大的压力,二来书是经过自己精心挑选的,特别能体现自己的用心,如果能事先寻找机会了解老师对于书籍类型的爱好,并为其挑选适合她们的书就更好了。总的来说,《别让孩子伤在小学》真的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内容极具针对性,而且特别适合中国国情,很庆幸能在孩子读一年级的时候便遇见它,相信在小学这个开启孩子学生生涯,打开他们通往知识殿堂大门的重要阶段,它将常常陪伴我左右。

沟通,从了解开始

女儿今年刚读一年级。作为一名小学生的家长,有幸在女儿小学起步之初的时候读到老师加作家,同时又是家长等多重身份的绕雪莉老师写的这本《别让孩子伤在小学》,她为我开启了与老师进行更有效交流沟通之门。她基本上从老师的角度阐述,讲述了家长应该如何与老师沟通,才能使沟通变得更愉快有效,从而让自己的孩子度过一个愉快的小学生活。 其实我也相信,老师也是人,和老师沟通,其实就是人和人之间心灵的沟通。但是一旦自己的孩子成为了老师的学生,而老师在小学的孩子们心中,就像一尊神和偶像,自己作为家长,因为自己的孩子成为了老师的学生,对老师的态度也多多少少有了一些敬畏,于是和老师沟通,就变得不再那么自然而变得有点拘谨起来,生怕自己一个出言不逊惹起老师不快而冷落自己的孩子。要知道,老师对孩子的关注程度和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上学的兴趣和快乐啊!为什么要送红包?送红包的大多数家长无非都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得到老师更多的关心和关注。这个社会,各式各样的人不乏少数,而老师只不过是芸芸大众中的其中一员,谁也不能说,全体老师都是正直无私而又伟大的!我更清醒地认识到,老师就像普通的社会人你我一样有光明者同时也存在黑暗的人。如若自己的孩子能够遇上一位具备“三心”(爱心、责任心、上进心)的老师,那是孩子和家长多大的造化呀! 走进老师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所想,多作换位思考,揭开老师的神秘面纱,饶雪莉老师告诉我们,和老师进行良好沟通,最重要的不是送礼物、送红包……等等物质上的馈赠。作为普遍正直而有师德的老师,他们需要的只是家长的真诚、理解和尊重。比如老师会隔三岔五地给孩子换位。上个星期女儿回来向我诉说,他们组老师就只把她一个人调到最后一张桌子的位置,其他同学都没有动,当时听到女儿这样说,心里就产生了好几个疑问:是不是老师不喜欢女儿?是不是女儿上课调皮不听话?还是老师的帮助后进(据女儿说她的同桌学习不好)的一个策略(女儿目前的学习成绩在优等之列吧)?总之,有很多猜不透的想法爬上心头,令我的心里有了困惑和不安,同时更担心女儿在最后一个位置看不清听不清,影响学习。虽然自己心里有很多想法,但我还是安慰女儿,老师应该是让她向同桌作出好榜样,同时亦告诉她不管坐哪,自己做好自己最重要。后来,我终于还是没能按捺住,当个星期天的时候打电话给老师,没有直奔主题而是侧面了解到:原来老师把女儿调到最后一排,是女儿的个子长高了,坐在前面挡住了同学的视线;同时还了解到,女儿自从有一次被老师批评过骄傲老师和她谈过话之后,在学校里的表现很乖很听话了。听了老师的话我悬着的心总算松了下来,同时亦欣然接受了老师对女儿座位的安排。我心里庆幸自己本着从了解的角度出发,藉着这个小插曲,和老师来了一次平和有效的沟通,消去了心里的疑惑,顺便了解到一些女儿在学校的表现情况,也增强了自己对老师的信任感。 理解、换位思考,让我们更理解到老师工作的劳心费力。想想我女儿班上六十二个孩子,老师面对这六十二个性格各异的孩子,需要多么大的精力,就算有时对孩子们作出一些言辞上不是那么好听的话语,也是值得我们家长所理解的。因为老师不是神也不是机器,在面对疲乏面对学生一些闹心事的时候,她当然也有可能忘记身份,把不良情绪发泄出来的时候。正是读这本书的时候,通过饶雪莉老师写老师,我深深地了解了作为老师对孩子们的辛勤付出。感恩如至,放下未读完的书用手机发送短信给老师,感谢她们的辛勤付出,当下就收到了老师“谢谢理解”的回复短信。这一晚,我的心是轻松的。我相信,因着我的感恩短信,当晚,老师的心里也有着小小的温暖和安慰。 阅读《别让孩子伤在小学》使我领悟:家长对老师基于自然、了解、理解、真诚、换位思考的角度上,与老师的交流沟通将会变得顺畅!


 别让孩子伤在小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