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就上常青藤》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亲子家教 > 家教理论 > 一岁就上常青藤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00660996
作者:薛涌
页数:270页

谁有资格来教人如何教孩子

假如薛涌只是将他的教女心得在自己的Blog里写写,并不大碍。但假若打算让大家都来学习借鉴他的教育方法,未免有些过于自负。教育,是一个关系重大的问题,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这么说,世界上每一户家庭都面临不一样的教育境况,有时是外人难以想像的。在中国谈教育,大环境对孩子施加的影响实在是难以避免。当懂事了的小孩面对黑白颠倒的世事问起父母某些尴尬的问题,你该怎么教他呢?

一点儿感想

作者对女儿可谓是付出很多,也让我这个当父亲的学到了不少,很多育儿观点也颇为实用,只是言语稍显罗嗦,有些重复的东西,也许作者是想让大家印象深刻吧。总之还是觉得不错的一本书。

寻找中国的常青藤

常青藤的理想,是培养一个完美的人,一个能让自己幸福也能给别人带来幸福的人。------题记看完这本书,其实心情有些复杂。作者的观点,我有赞同的但也有不认可的。明白作者能将内心的想法毫无保留的诉诸笔端,是希望我们能从中得到启发与更加深刻的思考。作者薛涌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后就读于美国耶鲁大学,在美国学习、生活已经十多年,其间有了他们可爱的女儿。这本《一岁就上常青藤》可以说是他多年来的心得。结合东西方不同的价值观念、教育理念,他不断思考与探索,寻找着他心中完美的“常青藤”教育方案。“常青藤”指的是美国东北部最著名的八所大学: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康奈尔、布朗、达特茅斯、宾夕法尼亚大学,这些是历史上最悠久的大学,有着最精英的教育,后来,人们将精英教育称为“常青藤”教育。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感觉跟作者产生了很多的共识。也许真如林语堂老先生所言:“那特别的著者与我有相近的观念,即是“灵魂之接近”,或是“精神之亲属!”。在“一岁就上常青藤”的章节中,作者引用了大量的例证说明一个他的观点,要和幼年时的孩子“亦师亦友。”用“常青藤”的教育理念讲,孩子和家长的地位是“平等”的,大人应尽量用一种商量、探讨的方式与孩子对话,以期达到启发并教育的目的,而不是用权威与命令式的教育方法。孩子和家长的感情沟通融洽了,才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信是孩子走向成功最重要的一步。同时,对孩子要“宠”但不能“惯”,应尽量满足孩子的“感情要求”,但不能放任他们养成任何的坏习惯。因为孩子在学龄前时间最需要学习的是怎样与别人相处,怎样在陌生的环境中保持情绪稳定,这对孩子将来的学习与社交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于这点,我是深深认同的。相信每个女人在初为人母的第一时间,就已经在思考怎样给孩子更正确、全面的教育了。在孩子三岁之前,我几乎是无条件地满足了她所有的要求,所有的休假时间全部陪在她的身边,从未允许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对她大着嗓门说话发火。尽管爱人说我太过于“溺爱”孩子,但我始终坚持我的观点:“大人的一举一动在孩子眼里都是最正确的真理”。哑哑学语时,她不敢说话,意思表达不清时就哭,于是我一再鼓励她:“想做什么?说出来,妈妈来帮助你。”每次,只要她明确说出来的“愿望”,我总是尽量地满足她,现在,她已经敢非常大胆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了。但在这个“满足”的过程中,我一直在以最正面的方式告诉她,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现在的女儿,在我告诉她糖吃多会牙疼后,会非常果断地说:“那我不吃糖了”并真的就不吃了,去公园玩,如果我告诉他,滑梯上有水,不能玩,她就会非常懂事的去玩其他玩具,没有丝毫不情愿。这么小的孩子,这么强的自制力往往让我都自叹不如。我一直坚持着与女儿的“对话式”教育,反复开导她:“妈妈也有错的时候,如果你发现妈妈错了,要纠正妈妈。”在我的这种教育理念下,女儿在我“办错事”的时候“笑话”我:“妈妈你真笨,巧虎让买面包,你怎么买成橡皮泥了?”我只好老实认错:“对不起,妈妈错了,妈妈没有事先看书就去买你上课要的东西了。”一次,当女儿手里的一朵玫瑰花掉了一个花瓣时,我说:“掉了的花瓣我们不要了。”女儿顿时很生气的问我:“妈妈,人的耳朵掉了能不要吗?”“啊?不能!”我乖乖回答,“那花的耳朵掉了呢?”“哦,也不能”,我被她牵住了思维。然后,我呆呆看着女儿将花瓣捡了起来并极为认真地装到了她的小衣兜里。想着她这种联想的快速与准确性,从心里想赞美她的聪明伶俐。在书中,作者还提了一个“正向心理循环”的观点。他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父母的责任就是发现她或他是个什么天才。你把孩子当天才,她才可能成为天才。即使确实不是天才,一个相信自己是天才的孩子,也有着更高的自我期望值、更远大的理想、更充分的信心,即使最终不可能有天才的表现,也能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对于这一观点,我是在很早就有认识的。记得我自己上学小学一年级时,因为入学前曾经学了不少汉字,老师每天讲的“生字”我都认识大部分,所以当时在班上很是骄傲,总认为自己天生就是优秀的。但一年级的第一次考试,我汉语拼音与数学加起来才考了不到100分。但因为父母从未告诉过我那次的考试成绩。所以我一直在自己制造的自信中成长学习。二年级时,有一天我忽然就“脑子开窍”了,突然就明白了所有了的拼音拼读规则。而且那以后,所有的生字我都能拼出最准确的拼音,从未再错过。数学课也是在那时发生了奇迹,之前总分不清大于号、小于号的我,突然在一天就醍醐灌顶般的通了,弄懂了。现在想想,那种盲目的接近自大的自信,竟从小培养了我独立又好强的性格,从不埋怨,从不颓废,而且懂得心怀感激的生活。直到很多年后,我才知道了当初二门功课加在一起不足100分的“糗事”。真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的教育与引导方式。不就是最典型的“正向心理循环”吗?因为这种亲身感受,我在第一时间就深深地理解了作者苦心孤诣。所以当他说到:“家长是孩子心中的英雄,家长的行为最有说服力”时,我用笔在上面画了粗粗的一道。同时,我也记住了他后面语重心长的一句话:“聪明不意味着比别人优越,而意味着责任。”但在“华尔街如何培养孩子”一章中,我与作者的观点明显相左了。在这一章节中,他列举了大量华尔街成功人士教育子女的例子。例如,让孩子从小学会打工,学会“花自己的钱”,学会“经营未来”,甚至美国的孩子在几岁就开始试着去当“童子军”卖饼干。并且,整个美国社会是支持孩子这一举动的。作者举例对比了中美二国在大学录取时的不同标准,中国唯“分数”录取,而美国要综合测评一个学生在学习、经营、行为、领导力等多方面的准则后,才能决定是否录用。作者认为中国这些年的教育其实是非常失败的,许多“高分低能”根本无法适应社会,更不要提成为“未来世界的主人”了。其实在我看来,任何事物都有其双面性,而这一事情尤其如此。这是一面锋利的“双刃剑”,稍微不慎,就会让学生偏离正常的学习轨道。这点不仅仅因为现阶段我国的国情、教育环境所限,也因整个国家的社会风气与体制所限。美国长时间的资本主义发展体制与其较为完备的经济保障体系,及人们世代以来形成的社会风气,已经视此为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正常行为了,家长潜移默化的指导中,会让学生将“做生意”看成是学习过程中的必修的一门课,就象美国所有公民到了规定年龄都要去服兵役一样,但回来后还是“各就各位”。但在中国,前些年“当兵”无疑都是为了回来后能分个好工作,尤其农村男孩子更是将此看做了“跳龙门”的一个捷径。就时下而言,我们的经济至今也没发展到“国富民强”的阶段,有很多“童工”是被迫缀学出来“打工赚钱养家”的,他们是“再也回不去”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在那一刻就被迫中断了。这一类极少数群体的家庭也注定不会给他们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我指该群体的多数,有少数后来还是有机会重返校园的),在综合国力还较弱的时候,商家也容易出现各种“短视”的商业行为,在这种社会风气下进入社会“寻找锻炼”机会,风险其实还是很大的,只怕孩子树立不了他们正常的经营与理财观念,却往往将一些纯净的心灵污染了。更何况这也容易影响正常学业。所以现阶段的中国,并不适合提倡让他们“打工锻炼”。也确如作者所述,这正是我国教育至今不成功的地方。但,当那些小商小贩们在距学校几百米外的地摊上设赌骗钱时,当孩子幼儿园就存在家长要给老师送礼时,甚至当个别私立大学“劝”差等生放弃中考时,我真的不知我们的教育该走向何方?当教育也变成一种生意买卖,我们输掉的仅是孩子们的未来吗?也许首先需要接受教育的,是我们家长,是老师,是那些满身铜臭、无利不钻的大小商人。只有心灵的天空洁净了,教育的天空才能蔚蓝。教育的常青藤才能真正常青。愿中国早日拥有属于自己的常青藤式教育吧。

美国教育简介

看完了书,感觉此书一半说的是教育孩子的经历,一半说的是美国教育结构。推荐原因:1、常青藤观念个人比较接受2、此书从侧面比较详细说明了美国教育的一些内容3、让我这个政治盲对美国党派有了初级理解如果书的字数能够少10%,到后来的逻辑联系能更好一点就更加出色了。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父母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眼神的交流都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影响。刻意的培养未必就是好的

我们该从美国教育中学什么?

断断续续终于看完了这本《一岁就上常青藤》,感受良多,脑洞大开。其实初见这本书时对它印象不好,感觉这个书名充满了过度营销的夸张。后来决定阅读它是因为看到作者是薛涌,那个我此前没有看过他的任何作品但高中的超高人气老师龚老师推荐的作者,它当时同时推荐的还有龙应台。书里对“一岁就上常青藤”这个书名进行了解释说明,一岁就上常青藤并非指孩子一岁时就拥有考上常青藤名校的能力,而是说作为爸爸妈妈的家长们应该从孩子一出生开始就给孩子营造一个家庭教育的常青藤校园,从小以常青藤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引导孩子,形成从小到大的持续性的优良教育效果,所以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常青藤教授。这个常青藤教育理念我们暂且定义为:作者或者大家认可欣赏且认为实际可行的教育理念及方法,虽然在传统及惯性定义上它是指美国以哈佛为首的常青藤精英教育理念,但对于教育,我们应借鉴而不盲从。1、“别人家的孩子……”自信心对于孩子多么重要已经不用赘述了,你相信自己能,你才有可能,你觉得自己不能,那你永远不能,这已经是我们成长历程中非常清晰的经验了。一个孩子不自信很容易看出来,常常会看到有人评价别人或者自我反思是会说:我的缺点是不自信,要改/你就是太不自信了,其实你可以很优秀的。我想说,并非因为优秀才自信,而是因为自信才优秀。孩子从呱呱坠地就开始了感受这个世界的旅程,这个世界给它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和感受便决定孩子最初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因子。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这个爱的形式往往千差万别,中国家长需要反思的是——尊重孩子、平等交流、释放个性、培养独立。在中国,“别人家的孩子”引起了80、90后深圳更广大范围成年人的普遍共鸣,不用我解释,大家都懂。“你看别人家孩子那么聪明那么勤奋成绩优秀那么礼貌懂事,你怎么就不能呢?”这话不知毒害了多少孩子,如果他从小到大的20年里,你一直在强势地强调地告诉他:别人的孩子更优秀,你永远都不如他们。别人的孩子后那么完美,你却总是满身缺点。凭什么要求孩子长大后能够自信大胆地去发展自己?孩子是需要被认可被鼓励的,如果从小就形成了自己不够好、不够优秀的思维习惯,那么他在今后面对困难时也往往会想着我一直以来就不怎么优秀,所以努力也不一定有多少突破和价值。家长完全不需要刻意而夸张地谦虚,孩子做得好应该毫不犹豫地给予赞赏和鼓励,孩子做得不好也要想办法为他建立信心,引导他做好。2、“小孩儿不懂事”不知道其他地方情况如何,但我从小长大的过程中是常常听到这句话的——小孩儿不懂事。一般是这样的情况,比如小男孩调皮捣蛋不小心把某位阿姨的衣服弄脏了,小男孩的妈妈会赶紧道歉:“对不起,小孩子不懂事。”而这位阿姨则会很快客气地说:“没关系,小孩子不懂事嘛!”“小孩儿不懂事”这个表达让大人之间客气圆润地解除了尴尬,但是大家似乎没想过这话在孩子耳朵里会产生什么作用。当孩子多次听到这样的表达之后,很可能会想“我还小所以不懂事,犯错了会因此得到原谅,所以我是不是并没有必要反思过错并改掉?”更重要是,大人们这种”小孩儿不懂事”的思维本身就是错误的,他们认为孩子还小,以他们的智力发育程度和理解力是无法懂得很多东西的,所以并不愿意给孩子对关于这个世界一切进行过多的解释。但是事实上,孩子完全可以并且有必要从小就懂事。作者在书中描述了女儿在少儿时期的一个小故事:女儿向爸爸诉说困惑——同班的小朋友总是打扮得非常漂亮然后去接近一些男孩子,但是当这些男孩子也接近她的时候她就远离他们,看着他们追逐自己、为自己痛苦,并且以此为乐。同时这个女孩还教作者的女儿如何吸引男孩。美国小孩普遍更早熟,这位中国儿童当然不太明白这是怎么回事。而爸爸则只是问:“你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个男孩,你希望漂亮女孩子这样对你吗?”女儿摇头,于是爸爸就告诉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做人的黄金原则,当你拿不准一些事情的对错时,想想自己是否希望被这样对待就知道该不该对别人做这件事了。”这位小女孩从思想的接受理解到行为的执行都非常顺畅。那么大家觉得在孩子多大时才可以给她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呢?相信我们多数人都是在中学学文言文才知道这句话的。而很多父母并不把小孩在少儿时代表现出来的某些坏习惯太放在眼里,比如捉弄同学、缺乏礼貌、漠视规则。我们来见识一下西方的家长是如何“残酷”地对待孩子的,当任性的小女孩耍脾气不吃饭时,妈妈没有骂孩子平静地说:“你要是不吃饭那就今天整天都别吃饭。”孩子赌气之下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到了晚上,小女孩饿得受不了了,可怜巴巴地问求妈妈:”妈妈我好饿,我可以吃饭吗?“妈妈温柔地说:”亲爱的,不可以,我们说好的。“到第二天早上,孩子再问妈妈:“我现在可以吃饭了吗?”妈妈说:“当然可以了,宝贝,我们吃早餐吧!”必须从小让孩子明确地知道,犯错是要付出代价的,而且应该在事情发生后即时进行教育,在孩子还对这个错误事件精力有比较清晰深刻的记忆的时候。小孩犯错当然很正常,但是你必须教育他才能让他懂事起来。如果说在1到10岁的时候你一直说他是小孩不懂事而对其很多错误和坏习惯敷衍了事,然后10岁以后你觉得他长大些了该懂事了,要让他在这一瞬间变得懂事明理,怎么可能?年龄的增长确实会带来成熟,但这也是因为经历了事情明白了道理,这些经历非常随机没有系统的引导性,带来的成熟缓慢而不完善。而父母明明可以在早期进行合理的引导,让孩子在懂事中更懂事,更具备学会懂事的能力。3、“听话!”“不许乱扔垃圾!”“好好待着,不许给妈妈添乱!”不许不务正业,好好学习!”“你怎么就是不听话呢?”我们的家长往往就是这样跟孩子沟通的,是的,家长们说得都对,但是孩子为什么就是不听呢?亲爱的家长,你该反思了,在怪孩子不听话之前,请先问问自己,你有好好听话吗?听话的定义是什么?听话不是服从,是理解,而理解的前提是沟通。小小的孩子也许无法懂得不乱扔垃圾是社会道德公共秩序什么的,但你可以告诉她:“清洁工阿姨要很早很早就起来打扫街道呢,她们很辛苦哦,也许都没有时间送她们家宝贝去学校呢!我们不要让那些阿姨这么辛苦好不好?所以把垃圾捡起来扔进垃圾桶哦!”也许你正在辛苦地打扫房间,孩子却缠着你让你不胜其烦,这时候也许你会想办法拉开他支开甚至吼走他,不过你有没有想过孩子缠着你多半是需要你陪伴或者需要你帮助呢,你完全可以和气温柔地问他:“你想要妈妈帮/陪你做什么吗?”获得答案后则可以友好地协商:“妈妈现在要把房间打扫干净,你也觉得在亮堂干净的房间里更舒服吧?打扫完就陪你玩好不好?”但是打扫完就陪他玩是一定要说到做到的。也许孩子回家后不完成家庭作业却玩美术课工具袋里的小飞机模型玩不亦乐乎,你是不是就要批评了:怎么可以不学习就知道玩呢!不许玩这些没用的,赶紧做作业!这样做要么是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我就要玩就不做作业,要么让孩子产生惧怕,口服心不服地开始苦逼做作业。更好方法是,平和地告诉他:”喜欢飞机模型很好哟,将来你也许可以自己造飞机呢!可是造飞机需要很多知识的,如果你现在不好好学习,你将没有机会把模型变成真的!我们这样好不好,先完成作业,做完之后爸爸陪你一起搭飞机模型,怎么样?“(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无论如何不要打压他,这是培养创造力的绝好机会)千万别觉得——小孩子怎么会这么通情达理呢?开玩笑吧!错了,小孩子最有同情心和爱心了,若是从小就以耐心地倾听和细致地沟通对待他,孩子是绝不会来添乱的。所以听话的定义是:耐心倾听,用心理解,坦然接受,自愿执行。而不是你一句命令、我麻木服从。当你想要让孩子怎样怎样的时候,请耐心地说服他,当孩子拒绝你要求的怎样怎样时,请给他机会说服你。千万不要简单粗暴地强行要求孩子执行某一行为而不对此做充分的解释和意义说服,这样会让孩子丧失独立思考的习惯,而依赖于别人要求或者指导他怎么做,也会让长期被压制的孩子对你的要求不痛不痒、消极应付。4、全民丧失的批判性思维十几年的受教育经历让我深深地记住某四个字——参考答案,虽然它叫参考答案而不是标准答案,多数学生在对完参考答案后要么全盘接受参考答案的意见(对于自己不会做的题)要么把自己的答案进行调整,框进参考答案里去(对于自己有答案但和参考答案不一样的题),在这个过程结束后,就很少很少有人对这些问题继续进行更多的思考了。相反,西方的孩子则总是充满了奇思妙想,而老师留给学生作业里很多是开放性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也不讲究参考答案,而是你提出观点给予逻辑和证据来证明,自圆其说即可。大家有没有这种感受,在做资料试卷时遇到无法解答的题目往往立马想到去求助参考答案,而洋孩子们则会想方设法查资料请教长者或者一起讨论来得到答案,因为他们没有这个答案最终会打叉还是打勾这种担忧,不思考不探索不去努力获得答案才是最可耻的,而即使是错了但努力思考过的孩子在被指导纠正观点后依然会获得赞赏。这就是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的区别。对于提问题这个事情而言,我们的教育也是鼓励提问题的,但是这个提问题是请教的意思,不明白的一定要问老师。而美国教育是非常看种批判性思维的,举一个非常贴近生活的例子,为什么我国的公安机关需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提示广大人民:某某为走丢的孩子转发并留下电话号码的朋友圈是骗人的,以慈善公益的名义要求填写姓名和电话号码的页面也是骗人的。这就是没有批判性思维的表现,当一条以善意和公益的信息出现,那么多人居然不去追究其真实性就选择相信和转发,甚至是从来不觉得自己转发这条信息是需要为自己所传播的内容负责任的。为什么会这样呢?除了一定的学识、眼界等因素外,这是我们青少年时期经历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所导致的,大家都习惯了被动地接受扑面而来的各种信息和知识,在学校时由学校和老师来保证这些知识和信息无毒无公害,可是进入社会就不一样了,天下无处不忽悠,你不思考就被骗。更重要的是,批判性思维往往使人在推翻已有的过程发现新大陆,也是创造力的好搭档。有个在美国读完大学一年级之后的中国孩子是这样说的:”当我告诉我的美国同学:嘿,我刚刚看到一个消息……,这个美国同学的第一反应就是:“是吗?你在哪里看到的,我也来看看……咦,为什么我没有在**上看到同样的消息呢?”但读书中国孩子则表现为立刻无条件接受和相信这个事件,感兴趣的话就会对此事件开始热烈的讨论。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之前的王菲事件,由锋菲复合而引起的全民骂骂咧咧简直非一般地搞笑,其实仔细看看并不是所有人得知此事件的第一反应就是批判王菲,而是网络上出现几个道理似是而非语言振振有词的批判段子得到了大面积的转发和再评论,很明显这并不是因为共鸣,而是别人随便搞些偏颇片面的逻辑也能把咱国家的广大民众牵着鼻子走。5、什么叫真正的“人穷志不穷”?据作者在书中描述,美国很多富人家庭会在孩子成长阶段想方设法隐瞒家里的财产,其目的在于避免孩子因为家里自愿富足而养成把一切当做理所当然不付出只享受的习惯。而作为贫困家庭的作者一家,又是什么样的情况呢?当作者女儿的同学来家里玩,同学问作者女儿:“你们家是算穷的还是算富的?”女儿回答:“我们家算穷的。那你呢”同学回答:“我们家算富的。”整个对话非常自然,就像在介绍自己叫什么名字一样。作者夫妇自女儿出生开始就不避讳和孩子一起直面贫穷这个问题,他们会坦诚直接地告诉孩子:这个我们买不起。为了送你学钢琴,我们家得付出比别人家更多的辛苦,所以你要珍惜努力。孩子一生下来的时候并不会势力,也不会因为贫穷而自卑或者嫉妒。往往都是父母对于贫穷的态度和行为影响了孩子的价值观。如果父母从小就身体力行地为孩子树立一种理性对待贫穷的态度和做法,那么孩子长大后也会正确看待贫穷。同时美国父母非常注意从小给孩子灌输一个观念,那就是: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一切都需要自己争取和努力。穷人的孩子往往会听到:“如果你不好好学习,那么这个课程就不给你学了,因为爸爸妈妈是为学费付出了很多劳动的,你得有收获。”富人的孩子往往会听到:“虽然我们现在丰衣足食,但是这些来得不容易的,爸爸妈妈当年……(如何如何奋斗)。”这样,孩子既能时时体会到贫穷的局限性,又不会因为贫穷而丧失自信,反而有更多的动力来改变现状。作者的女儿只要父母告诉她买不起就不会在纠缠,懂得延迟享受,而她也不会因为贫穷而自卑,相反在集体里非常自信出色。6、当你的孩子不爱学习,于是你承诺只要他努力学习考试考到前几名,就给他奖励一个手机/笔记本电脑。这就是像一个女人为了钱而喜欢一个男人,久不了,真不了。不要用物质诱惑来吸引孩子去学习或者做其他任何你想让他做的事情。如果孩子总是指着你的物质诱惑来学习的话,他将永远忘记学习本身的意义,不会保持学习的习惯,不会计划未来的方向,不会对知识有更深的探索欲望。家长应该想办法让孩子在学习中找到成就感,让孩子理解学习的意义个价值。帮助孩子探索他内心的兴趣和激情并支持尊重他的选择,这样才能让孩子主动学习。

这是一本做父母的人必读书

做父母的,都希望有个成功的孩子,而怎么理解什么是成功?怎样成功?这本书里会给你一个很好的解答。不一定人人做到,但,至少让你看到什么是成功的孩子,什么是成功的父母!大力推荐所有的父母读读!

还不错

对作者在前言中对他妻子的赞扬很感动“是她承担了教育女儿的主要使命,并且展示了罕见的教育天才。……我在教育女儿的问题上,绝对是个配角,所总结的许多经验,其实也是做母亲的经验。……我更相信,如果这位‘天下最好的母亲’日后能亲自为孩子和家长们写一些东西,其贡献肯定要比这本书大得多。”能有一位全心全意地和你一同克服艰难困苦,全身心地襄助你完成这项人生“大事”(人生为一大事来嘛),是值得真心感谢和敬佩的。深有同感。我的孩子六岁,和作者差不多处在人生的同一阶段,对书中所写的同感很多。不过,书中所写的更多是从父亲的视角,而培养女儿,母亲的作用其实是决定性的,或者说,母亲在培养女儿的过程中,有父亲无法替代的作用。老薛的女儿才八岁,今后的路还长,母亲的作用会逐渐更多地发挥出来。所以,老薛前言中的最后一句,还是很明智的,确实是这样。

拓宽育儿眼界,你需要这本书

近期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很大,让我深刻的感受到常青藤的教育和中国传统教育的不同。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都是从背书开始,之前做了一期《入园早准备》的父母学堂讲座,为了讲解的更充分,我也走访了不少幼儿园,了解到现在很多合肥幼儿园的教育模式还停留在唱唱歌,认知些动物,形状之类,甚至提倡读经的,家长也以孩子能背诗歌为骄傲,所以孩子识字比较早。但在常青藤的教育完全没有这一套,“常青藤”最初是美国8所名校体育联盟的名字,这些学校通过这个联盟彼此自己有固定的体育联赛。所以,“常青藤”从字面意思来说讲的是体育。为什么美国人用一个大学体育联盟来命名精英教育呢?因为体育在西方自古以来就是精英教育的核心,是培养领袖的必修课。体育教给孩子遵守规则的法律意识,和队友合作的“团队精神”,激励和团结全队的领袖才能,必胜的决心和竞争的勇气,正确的面对失败,尊重对手的公正精神等。这正是市场经济社会中基本的游戏规则。美国从幼儿园层面就开始渗透这样的理念,通过游戏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技能。这本书里关于语言能力培养,音乐教育,孩子度过童年的方式,品德教育,夏令营,童子军,价值观的培养等等方面,都给了我醍醐灌顶的感受。尤其是读到《一岁就上常青藤》这句话:“孩子今后在学校的表现,并不取决于早期的阅读能力,而取决于其词汇量的多少和丰富性。"也让我不断的去反问自己,如果我们的词汇量水平直接影响到孩子,那究竟如何提高孩子的词汇量水平呢?如何在敏感期内给孩子丰富的语言体验呢?再深一层次说,语言只是表象,思维方式才是主导,如何让孩子能够独立思考?这些问题在我脑海中不停的回绕,让我对语言敏感期有了更多探索的兴趣。因为有了思考的驱动,探索的欲望才会更强烈。可能也是当了妈妈之后会觉得自己的教育方式会有将来更深远的影响,于是在语言敏感期上stay hungry,stay foolish了一段时间,终于能够有清晰的体系了。首先要知道为什么语言敏感期为什么那么重要?人都会潜意识的有趋利避害的习惯,所以明白语言敏感期给孩子带来的好处才会让我们真正驻足在这里。早期教育专家Maryanne Wolf的调查和理论研究发现孩子今后在学校的表现,并不取决于早期的阅读能力,而取决于其词汇量的多少和丰富性。Maryanne Wolf的理论在这方面得到了两位早期教育专家Betty Hart和Todd Risley的研究的支持。他们调查了再3个不同阶层中孩子词汇量的发展,结果发现:孩子运用的词汇,有86%-98%是来自家长和他们讲话时所用的词汇。在4年的时间内,专业人士阶层的孩子会听到450万个词;劳动阶层的孩子会听到260万个词;靠政府福利救济生活的家庭的孩子,则仅听到130万个词。假设这些孩子的智力基因基本一样,他们的语言经验则完全不同。专业阶层和靠领救济生活阶层的孩子,在4年内从家长那里所听到的词汇竟然相差320万!这种不同,也决定性地影响他们在学校的学业表现。其次,美国90年代中期做了一项调查研究,发现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到4岁时要比高收入家庭的孩子平均少听到三千万字,而这三千万字的差距到后来也显现在这些孩子的语言发展和学习表现上。这个发现对于当时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此美国特地成立了一个计划叫做《三千万字行动》,就是为了帮助所有家长(无论贫穷还是富有)都可以掌握基本的方法,最有效地对孩子进行早期的语言启蒙。还有的是,这个阶段有些家长比较困惑要不要学习第二语言的问题,总担心困扰着孩子的母语习得,这些困惑早早的就被Maryanne Wolf诠释的很清楚,语言能力是人类基本的生存能力。人一出生就开始了语言学习的过程。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在基因中已经早就了早期掌握语言的功能。所以,你要你的孩子说双语和3种语言,越早开始越好。有些研究表明,在主要语言上比单语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略慢,但这种区别以后就消失,留下的是双语的优势。这一点在大部分孩子在学拼音和学字母的时候也有体现,孩子一定有混淆,但混淆的时间很短,之后还是会区分的很清楚。既然语言敏感期的词汇量能够影响孩子之后的学业表现,那咱还是老老实实的先了解下不同阶段孩子的语言发育特点。第一阶段 1岁前出生~3个月 – 被动接收期 简单音节阶段 说几个关键字吧,在哭叫声中与人沟通、喜欢与人面对面的言语交际、视觉距离孩子面前25-30厘米;孕期6个月与睡前阅读,比较好理解,这个阶段新生儿父母应付最多和最担心的就是孩子的哭闹,所以每次孩子哭的时候,深深的呼几口气,先让自己放松下来,你才能慢慢体会到孩子想跟你交流什么,然后把孩子哭闹的意义用语言描述出来“宝宝,是不是有点饿了?想吃东西了呀”,拼命的说话,一方面能够缓解自己的紧张感,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宝宝理清楚自己表达的语境和语义的链接,延迟了他需要的满足。最忌讳的就是妈妈一看到孩子哭,为了让孩子不哭是掀起衣服直接喂奶,啥也不说,想想都觉得简单粗暴。4~8个月 –咿咿呀呀期 连续语音阶段再来甩一些关键字吧,能辨别语气、语调和音色变化、出现寻声反应、躲猫猫、近似词的音节、 “语音玩弄”、能听指令做模仿,这个阶段我们跟孩子交流的关键点是说任何词语的时候都要指向这个人或者物体,这样孩子才能把语义和词汇联系起来记忆,不断刺激大脑突触神经的链接,通过重复把短期记忆转化成长期记忆。还有一个神秘武器,一般人我不轻易告诉他,今天就大放送了,那就是婴儿手语!我们来看看百科的解释吧:婴儿手语发明人为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Acredolo和加州大学婴幼儿成长方面专家Goodwyn。婴儿手语最初目的就是为了让还没有学会说话的孩子提前接触与人交流。在美国广泛使用,并成为美国儿科医生的标准"工作语言"。事实上,你的孩子天生就会使用一套他们自己的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挥动双手,表示和大人说拜拜;用食指尖指向他们想要的东西;拥抱他们喜欢的人等等。这些简单手势无需解释,每个人都可以凭借直觉了解其含义。所以,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整套手语可以非常容易地被人接受,他能让你的宝宝提前一年在与人交流方面迈出关键一步。当然,最重要的还在于你可以不必绞尽脑汁去猜测小家伙脑袋里到底在想些什么了。那有的家长肯定说了,不学也没什么关系吧。我只能呵呵了,因为学了更有好处!第一:根据美国国家健康研究学会的研究表明:对比传统教育的婴儿,学习手语能够显著加快婴儿学习语言的速度。第二:智商通过交流和训练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美国早年的研究发现,曾学习婴儿手语的婴儿,24个月大时的说话能力等于27至28个月大的婴儿,到36个月大时说话能力与47个月大的婴儿相若,至8岁时智商则高于一般小孩12分。第三:让孩子更能够自信表达,更热爱学习。因为他所表达的意思被我们理解,我们给予回馈后,会刺激孩子表达的更多,乐于并想要去表达。在孩子语言敏感期阶段,相信谁都会喜欢表达多的孩子吧。到底什么才是婴儿手语,上传个自己做的图片吧,应该可以帮助理解:好了,这下爸爸妈妈们应该乐此不疲的去了解婴儿手语了吧!关键了解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去应用!去坚持应用!然后你就发现WOW!我的宝宝简直是个天才!百度上50种常用婴儿手语免费大放送,还等什么,快去学!第三阶段 9~12个月 小话痨 言语模仿阶段关键字继续走起来,这个阶段开始模仿别人的发音,出现第一个有特定指代意义的单词!这个阶段我们的宝宝咿咿呀呀,叽叽歪歪,也许给你个惊喜,你会发现,他还能跟同阶段的小伙伴用他的火星语交流。如果你在孩子刚出生的阶段就给他听古典音乐,体验各种音乐乐风,游戏,那恭喜你,这个阶段,你就能看的你的孩子乐于表达,肢体动作复杂,表情丰富,咿咿呀呀的开始随乐而舞,而不是呆呆的看着你,或看着他。因为音乐提供了一种无语言的交流形式,让孩子那些无法言喻的情感得以表达。孩子在一岁之前不会讲话,但是他能理解,会倾听,会表达,所以我们要教会的是帮助孩子学会交流的能力!有了这个能力,孩子表达会更自信,更乐于社交。

教育小孩靠自己:在家实践“常青藤教育”原则

《一岁就上常青藤》是自己看的第二本薛涌的作品,这也是读第二遍了,对于美国的精英教育和中美教育差异理解又深刻了几分,当然,看这本书的出发点是为了获取教育儿子的启示,所以以下简单谈谈自己从这个方面品出的心得原有美国教育认识的颠覆1.美国也有应试教育 中国的应试教育向为国内诟病,美国,正是作为素质教育的典型代表吸引了不少国内家长的热捧,看了本书,方才发现,美国的初高中(尤其是高中),应试教育一点不比国内差,为了进大学名校,高中就要上大学的课程(AP),而且也是课业压力巨大,加上美国评价体系中体育和表演的格外重要性,孩子还要抽空去参与和磨练这两部分的才能,所以,如果一个孩子在美国上高中,目标是瞄准名校,很可能每天睡觉时间还不如国内,不过,美国的高考指挥棒会根据整个社会的用人标准进行调整,譬如近年从发展中国家的服务经历向本国的平凡打工回潮,实质还是强调社会责任,为国家培养未来社会领袖服务2.学区房,美国才是登峰造极 美国家长为了追逐好的中学(尤其是高中),完全实践了孟母三迁,因为好的高中教育成功,名校录取率高,未来成就有保障,所以美国人蜂拥而上,将其周边房价推高,因为美国是采用房产税制度,而地方学校主要经费来源就是房产税,所以人多了,缴纳的房产税也多,学校经费也充裕,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美国不少人口几万人的镇,高中造价竟在2亿美金以上,由此可以想象教育条件和资源,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市场化的良性竞争,相比之下,中国因为只有小学才有学区房制度,对比美国人对学区房的追捧显然是小巫见大巫了3.基础教育质量,中国同样落后 之前国内一直流传一个说法,中国的研究生教育落后美国,本科教育相当,基础教育则有优势,现在看来完全靠不住,美国的高中教育尽管在发达国家中不算领先,但仍明显好于国内,因为其实行的是小班制精英教育(一般20人以内),而且学校与社区联系紧密,没有教育行政部门的外行干涉,所以在美国读高中按书中说法显然质量更有保障,只不过其看起来免费的高中教育,其实早已反映在房产税中,最终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就是了。4.大学越好越便宜 哈佛耶鲁等常青藤名校,因为校友成功,捐助多,所以经费完全不依赖学费,相反,为吸引家境拮据的穷孩子,反而想尽办法给予优惠甚至免费的吸引,结果是哈佛这样的学校,家庭年收入低于4万美金的完全免费,20万以下的也只要年收入1/10就可以读,结果造成一流大学免费,二流大学便宜,三流大学昂贵的奇怪现象,因为哈佛和耶鲁这样名校算盘是,反正我不缺钱,对我而言更重要的是吸引聪明上进的孩子入学,入口只要把关把住了,未来成材率自然高,其中只要有更高比例的校友捐助反哺母校,这笔买卖自然划算,而三流大学本身没有办学经费,只有打孩子学费的主意,反而泥沙俱下,更没保障,其实反观国内,情形大抵相同,清华北大的学费反而比较低廉,奖学金和交换等机会又很多,上学反而便宜,所以孩子学习越差,花的钱就越多,去向还更没底孩子的“穷养”“穷育”薛涌早年刚移居美国时,家境几乎一穷二白,女儿从小在贫困中度过,但逐渐长大后一点没受拖累,反而大大方方,受益良多,他们是怎么对孩子进行“贫穷”教育的呢?虽然现在自己不算贫穷,但自己看完仍很受触动1.家穷,更要对孩子坦白 夫妇俩从来不刻意遮掩,反而非常坦白地跟女儿说家里穷,没多少钱给她买玩具,同时也引导女儿说同学家里有钱,但他们父母都没时间陪他,给他读故事,问女儿愿不愿意去到那样的家庭生活,因为孩子年幼,对贫富还没有大人般功利的认识,幼小的心灵显然对父母的陪伴和养育质量更为看重,久而久之,孩子就非常接受这一现实了并能坦然面对,这里,关键是父母的心态,欲盖弥彰2.穷也要兼济天下 老美显然与中国人传统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观念不同,认为人在逆境中也要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帮助更为弱势的人,所以学校/社区/家庭都很强调对于别人的关怀和帮助,譬如引导孩子认识到有些可怜的人,可以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帮助他们3.教育孩子珍惜和感恩 西方的感恩节由来已久,亚裔家庭在美国往往会教育子女,虽然社会上有歧视(譬如由于亚裔学习更努力,成绩往往更好,所以名校录取分数一般更高),但对比母国,美国的条件已是非常优越,在这种情况之下,少抱怨,多强调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获得成功,相比之下,黑人多认为其悲惨境遇正是社会不公造成的,将责任一股脑儿推给社会和政府,忽视或放弃了自己的主观努力,结果高下自判4.理财教育 书中提到的从小给孩子开立户头,引导他们认识和关注利息;让孩子早早打工,自己体会经营和挣钱;推迟孩子满足,培养其忍耐力等都是非常有用的参考对教育儿子的启发启发和触动比较多,但立时能够付诸实施去做的是以下一些:1.教育他从小推己及人,改变之前的观念,把不用的玩具拿去捐助给贫困地区的孩子,带他参与去孤儿院或儿童福利院的公益捐助活动2.在他面前淡化物质方面的比较,例如别人开什么车,避免给他形成开好车就高人一等,开差车就矮人一头的势利比较观念,坦然面对往上比较的落差,因为人永远是比上不足3.教育他学会从心底感恩,对于外公外婆买的礼物,爸爸妈妈的辛勤工作带来的优裕生活,灌输一种感恩的观念,而不是让他觉得一切都是天经地义垂手可得的4.认真考虑去美国读书的问题,不过这要看孩子自己的志向还有他的潜质,中国比较适合笨人混,美国绝对是能人社会,没有两把刷子去了美国也不会受待见(详见搜狐博客网址http://pangdachuan.i.sohu.com/blog/view/200127281.htm)

期待,国人的精英教育还不是时候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自我教育,因此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就应该是自我教育,家长首先要注意自身品德的修养,所谓教育专家无一不是真正了解孩子的高手。他们是在不断教育自我的同时,在不断的寻找教育的突破口,以适应孩子成长的发展,还要多学习不断的进步,才能与孩子共同成长。要交给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与理想,还要志存高远。这些都需要做家长的首先做好!一句话教育别人的同时,首先要自我教育,希望孩子学习好,做家长的就应该是学习的引路知识的领路人,希望好孩子品德好,家长就应该是自律,懂得感恩,尊重别人高手。总之教育就是要首先教育好自己,才配真正教育好孩子。

启蒙者,而非教材

薛涌的书其实是起了个启蒙的作用.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外界一无所知,于是薛涌的书就起到了一个2传手、偷窥镜的作用。虽然他只是个文人,写的BLOG 也是没有系统,但对于中国国内的人,还是有用的。咨询分为想法、方法和案例,薛涌的东西,想法居多,做法较少,案例基本都是他闺女。

给孩子快乐的童年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父母应该投入很多尽力和时间给孩子一个美好快乐的童年,不要在乎父母是不是著名学校的高材生,也不要在乎父母是不是智商很高的人,重要的一家能幸福的生活。这本书过高的评论了高智商和美国的教育,移民出国一定都是高智商的吗?现在的社会是用金钱衡量智商还是用品格来衡量,我觉得高智商的人不见得什么都做的很出色。薛涌的孩子7个月就会说话,1岁半就送到学费很贵的私立学校,家中省吃俭用培养孩子,其实,很多行为还是体现出中国目前年轻父母的心态。在中国没有出国的高智商的人多了去了,但他们的父母也就是农村没读过书的,但后天的努力还是让一个农民出生的人走到很高的层次,但出国不是最终目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方式,美国不一定适合每个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回来中国,我希望你的孩子好好培养,今后回国为中国的建设多出一把力,少说多做这才是强者。

看看无妨

薛涌在给女儿选择幼儿园是的大手笔给我影响深刻-倾其所有了差不多。前1/2结合自己女儿的教育讲了很多,后1/2讲美国现行的一些教育现象和实际,也体现了美国社会环境下他自己的教育选择。美国孩子学习也不比中国孩子轻松,这种不轻松,更多是一种价值选择,对人格健全素质全面的一种挑战。相比之下中国父母追求的“全面”就单薄很多。本书作者从实用方面出发,没有太多大道理,这个跟作者本人长期国外生活有关系。最后看完的结论就是,有能力,还是送孩子出去吧!

“常青藤”家长怎么教育孩子

专栏作家薛涌长期关注着中美两国的教育问题。最近,他结合自己的家长经验现身说法,推出《一岁就上常青藤》一书(下文简称《常青藤》)。从播放古典音乐哄孩子入睡,到防止互联网让青少年变傻,薛涌的笔锋触及当前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笔者虽没有孩子,不过我的同学朋友大都刚刚为人父母,向他们介绍薛涌的育儿心得正是时候。智商能改变吗?记得九岁那年,一天我爬到爸爸的书架上,看到本黄皮书,名叫《早期教育和天才》。据说“哈佛女孩”刘亦婷的妈妈也读过这本书,看来她和爸爸当年都想把孩子培养成天才。让人遗憾的是,住满六十亿人的地球上,每年的诺贝尔奖得主也就十来个人;成为爱因斯坦那一级的人物,比中六合彩的概率还小几个数量级。在薛涌看来,“天才” 是老天爷的恩赐,家长一味“开发”孩子智力,反倒会偃苗助长。和人的许多特性一样,智力由先天和后天的因素共同决定。不过这两种成分各占多少,学者们就各持己见了。有些学者关注父代与子代智商的相似程度,看看是不是龙生龙,凤生凤。薛涌在书中引用了美国学者查墨瑞(Charles Murray)的著作《钟型曲线》(Bell Curve),该书综合各种智商研究,指出父母和孩子智商水平的相关系数在0.4到0.8之间。通俗地说,我们大概有四成到八成把握,生一个和自己差不多聪明的宝宝。可是,这并没有完全解决智商成因的问题,因为我们还不知道代际差异到底是遗传导致的,还是环境造成的。社会科学不能拿人做实验,有些学者就去观察同卵双生子。这些人两两基因完全一样,碰巧会被不同的家庭抚养,就相当于控制住先天条件的实验。研究人员最后发现,后天环境的确会让双生子的智商产生显著差异。这似乎意味着,孩子的智力可以任由父母开发,其实不然。人类虽是万物之灵,但每个人的智商水平都有不可超越的上限。不良环境会损伤智力,可达到上限后,更好的条件并不能强化智力。父母可以提供给孩子充足的营养和基本的锻炼,保证宝宝茁壮成长,但目前人类还没有找到特别有效的训练方法,能让幼儿智力产生质的飞跃。拿计算机打个比方,受病毒干扰,电脑的运行速度会变得缓慢。用杀毒工具清除病毒后,运行速度恢复正常,但要想再快就得升级芯片了。在生物科技没有发达到更换大脑零件的水平之前,笔者建议家长们不要轻信那些“开发智力”的产品。像国内某些营养保健品一样,它们不仅不提高智商,反而可能对孩子的智力产生副作用。智商有多重要?智商像身高一样,可以发育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不能改变了。有读者会发问:为什么老天爷如此不公,非要分配给人不同的智商?其实,人的天赋各个不同,老天爷并没有偏待谁。人类诞生以来的大部分社会中,高智商群体并不占多少优势。在采集狩猎社会,我这种文弱书生几乎没有用武之地;到了农业社会,种田放牧也无需高智商;即使进入工业社会,大部分制造业工作的技术要求也不是很复杂。只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个世界上的技术工作才变得越来越多,需要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也越来越多。聪明人吸收知识的能力强,从事技术工作也更出色,所以他们会在教育和工作体系中脱颖而出。换句话说,人类现代化的脚步太快,可进化的状态还停留在采集狩猎社会,一小撮聪明人就冒尖了。有些父母会想,我孩子虽然不那么聪明,可他有文体特长,将来要走上星光大道。不错,王菲和姚明的智商可能不如笔者高,可这两位大明星的收入和我的工资有天壤之别。问题在于,娱乐界和体育界属于“赢家通吃”的市场,只能容纳数量极为有限的明星人物。众多文体人才比王菲姚明水平差一点,就落到酒吧歌手或省队球员的处境。查墨瑞在他的近著《真实的教育》(Real Education)中引用了劳工部的统计数字:2005年,美国共有12230名职业运动员和16240位舞蹈演员,也就是说,每4600个有工作的美国人中,才有一位有幸从事这两种文体工作之一。所以我们可以理解,尽管女儿拥有芭蕾天赋,薛涌也不想让她走这条充满风险的职业道路。相反,需要较高智商的工作机会却千倍于此,从英语教师到大学教授,从会计师到法律顾问,从工业设计师到核导弹专家,雇主们情愿要个高分考生,也不要中学班级里的文体委员。有些学者认为智力不重要,是受他们的日常经验所限。一次,我和一位社会学教授吃饭,席间聊起了《钟型曲线》。教授谈道:“我长这么大,见过太多没有作为的聪明人了;不少笨鸟先飞的人反倒靠恒心制胜”。的确,成功的法宝多种多样,很难说智商是唯一或主要的因素,可我们的观察范围常常受限于自己熟悉的人群。那位教授身边的朋友恐怕都是高智商者,想找个笨人都不容易,智力因素自然不会受到他的重视。这就好比体重并不决定美国橄榄球运动员的表现,可没有300磅左右的体重,他们根本不可能吃上这碗饭。如果我们审视所有阶层构成的社会金字塔,智商的分化作用就会凸现出来。薛涌育女三原则既然智力这么重要,智商又难以改变,家长们是不是可以听天由命,无所作为了?薛涌的建议恰恰相反——为人父母,从一岁开始就要抓起孩子的“常青藤教育”。“常青藤”是美国东北部八所传统大学的通称,薛涌用来指一套美式育儿方法。笔者读完薛著,总结出薛涌夫妇教育女儿的三条成功法则。其中每一条都不会硬性“开发”智力,只是尽可能帮助孩子,将他们潜能发挥出来。第一条法则是循循善诱。薛涌主张父母不应体罚孩子,而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亚圣”孟子小时候有一次放学归来,说上学太郁闷了,不如丢开书本。他妈妈正在织布,听完马上把织机上的布剪断,然后告诫儿子:“你要停止学习,就好比我把这幅正织着的布剪断了”。薛涌生在工业化时代,自然无织布可剪,不过他也像孟母一样教育女儿:“弹钢琴每天都要练。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孩子明白了这些浅显的道理,也就容易听从父母的教导。中国古话说“见贤思齐”,许多父母开导孩子,喜欢拿大人物作榜样,其实言传身教更有效果。我有一年到澳大利亚开会,曾顺道拜访住在悉尼的书评家易丹尼(Danny Yee)。此人不过三十出头,已经写过近千篇书评。闲聊中他对我讲,父母必须亲自读书,孩子才会模仿大人。当然,现实生活中也有文盲家庭出状元的事例,不过这往往是因为孩子的邻居或亲戚中有读书人。第二条是循序渐近。大家中学都读过古文《伤仲永》。王安石记述这个故事,就是要告诫天下父母,不可急功近利。14岁以前,儿童的可塑性非常强,有些父母就让孩子学这学那,夸于人前。人类的认识过程有其规律,过早让孩子学习文化知识,他们只会死记住一些抽象概念,并不理解概念对应的具体事物。薛涌不主张父母教孩子尽早识字,道理即在此。不过,中文与英文比较起来,却有象形的长处。笔者幼时看过一个动画片,该片用三十六个象形字编了一个生动的故事。小朋友看完,很轻松就记住了这些汉字的形状。如果您家孩子生有慧根,识文断字长进很快,我觉得早点识字也无妨。最后一条是循环前进。我上小学一年级时,班上有个男生比其他孩子稍高一截,老师就选他作了班干部。第二年换了班主任,她一来先问谁当过干部,结果这个男生又被选入“领导班子”。过了两年,另一位新班主任搞民主选举,这个男生已经在同学中建立了威信,再次顺利当选。我讲这个故事是想说明,孩子最初的一点优势,往往会被环境不断放大,最后就有可能争取到难得的成功机会。薛涌在书中谈到,美国有些家长宁可让孩子在高中复读一年,也要争取个好成绩,以便今后申请到名牌大学。看来,西方的家长很懂得利用“马太效应”,为孩子提供正向循环的“第一推动力”。薛涌当然也深明此理。他甚至认为,让孩子“自以为聪明”,比真的聪明更重要。这就是心理学家所谓的“俄底浦斯效应”,即自我预言导致预言应验。宋朝政治家文彦博出道前,曾在一位学者门下攻读。这位学者的母亲略懂相术,说文彦博能当大官。他听到这话后,越发用功读书,日后果然官至宰相。其实相术没有什么科学道理,它只是树立了文彦博的信心。家长应该明白,只有让孩子相信未来,他们才会拥有未来。中产阶级的模范品格为人父母,无不希望自己的宝宝冰雪聪明,其实聪明人不见得幸福。有些经验研究表明,其他条件相同,平均智商高的地区自杀率也比较高。欧美犹太人是举世公认的聪明一族,不过他们也是两种精神疾病的高发群体。高智商者的神经敏感而脆弱,对精神生活也非常挑剔,往往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许多哲人都是独身者,已婚思想家可能遭遇更大的不幸——比如苏格拉底的泼妇老婆。笔者猜想,人类智力的演化必然伴随着某种生物学意义上的代价,这种代价对于某些高智商者是如此之大,以致于他们失去了智慧带来的繁衍优势。有鉴有此,读者如果抱怨自己才智平庸,也能找到一点心理平衡。薛涌在书中提出了一个更值得探讨的问题:父母应该把孩子培养成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还是人格意义上的成功者?如果是前者,才智平庸的确让人失望;如果是后者,父母还大有可为。世俗成功是否真的那么重要?笔者阅历虽浅,也经历过成败悬殊的境遇。在我看来,一个人的职位与其能力相称,既不高也不低,才会过得幸福。有人怀才不遇,自然郁郁不得志;有人名负其实,也是一种折磨。我上人民大学时,班里有个保送生。他人很友善,可成绩不及其他同学。因为是保送生,他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总有种自卑感,怕别人笑话他。最后这个学生干脆自暴自弃,差点没能毕业。如果他爸爸当时把他送入省级重点大学,或许这个学生反而能发挥自己的长处,成就一番事业。世人多追求地位,而不追求品格,因为地位的好处看得见,品格的力量却不可见。殊不知地位取决于诸般外在因素,品格却可经由自身努力获得。所以,家长不见要把孩子送到名牌大学才算大功告成;给孩子提供适当环境,让他养成良好的人格,自由而有节制地发展自己的特长,才是正道。每个人的才具都有其限度,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他也可以做一个正直善良的好人。这样不仅自己舒心,也能获得周围其他人的承认。不像高智商,好品格是家长能够培养,而且应当培养的。更何况,人格成功和世俗成功并不矛盾。在现实世界中,智力只是成功的要素之一。有项经济学研究发现,智商只能解释美国10%的收入差距,在中国智商对收入的影响恐怕更小。薛涌书中提到一系列中产阶级的模范品格,如诚信、勤俭、负责、审慎等,都有助于成就个人事业。尽管知识经济偏爱智力甚于其他资质,这些品格却是任何一个繁荣稳定的社会都重视的。公司老板宁愿要个诚实而平庸的人,也不想要聪明的下属欺骗他吧?即使对于高智商者,也需要长年的训练才能成才;而养成这些品格,恰恰是坚持长年训练的前提条件。笔者在前文强调智商的重要性,是从宏观角度作出的观察。具体到微观层面的个人,不管禀赋境遇如何,我都建议大家勇猛精进。就这点而言,我很欣赏薛涌先生的提法:外在的自由派,内心的保守派。也就是说,社会政策应当扶助弱势群体,可处于弱势的个体却不应怨天尤人,而要积极奋进,改善自己的境况。人如果总觉得自己的不幸是由天生资质或环境造成的,就会陷入宿命论式的“贫困文化”,从此再也无法摆脱困境。南朝时期的史学家沈约,年少时家道中落,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但他并没有因此消沉颓废,而是立志振兴家门,后来终于完成《宋书》,青史留名。如果真有所谓“亚洲价值观”,这种与逆境搏斗的精神就是其精华部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长期互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的未来走向。薛涌在《常青藤》一书中记述了许多他与女儿互动的小故事,他将其称为“讨论班”式的教育方法。读者不必机械模仿薛氏夫妇的做法,而应当用心体会“常青藤教育”的原理,再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为了教女儿弹钢琴,薛涌先后换过三四位老师。家长朋友们也需要遵循这种“经验主义”的原则,在与孩子的互动中慢慢摸索适当的育儿法。笔者在文中多举中国古人的例子,就是想提醒读者,“常青藤教育”是一种普世法则,薛涌先生灵活掌握了,您也可以从中获得启迪。作者博客:http://blog.sina.com.cn/tianfangmeng

前半部评8分,后半部3分,综合6分

利用两天上下班在地铁上共计3小时的时间浏览完了电子版的这本书,总的感觉是前面很精彩,结合其培育女儿的心得讲述了中美在孩子教育、培养、共处中的一些差异,书中描述的西方孩子拥有的开放、平等、自由、个性的教育环境真的令我神往,甚至在地铁里阅读的时刻萌生出一种强烈的愿望——为了孩子,我是不是真的该努一把力奋斗奋斗出国,把孩子带到那个自由、快乐所谓的“儿童的天堂”去呢?我可以平等地朋友一样的去对待孩子,我可以在家庭增加讨论式启发式的氛围,但是我真的无法给孩子一个这样的大环境,他有一天终要迈入幼儿园、迈入小学、中学、高中,经历“中国式”教育的重重重压,在让人几乎疯狂、窒息的“中国式”教育的大环境下,家庭的力量,一个母亲的理念能改变什么呢?我真怕随着孩子的长大,我也会随波逐流地“被改变”,让壮壮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现摘录前半部分中部分精华观念:第一,要平等跟孩子交流,多跟孩子讨论。穷人家一般是命令式培养,中产阶级一般较宠爱孩子这样的孩子多能跟人讨论、口才、思维能力都会更强。因此,讨论式交流是很重要的;第二,孩子不必早读书。学龄前更应该是心智、性格、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为主,只要形成了良好的习惯和性格,以后智力上的都很容易跟上去。幼儿教育要回归本质,不要给孩子施加太多的压力。第三,正向心理暗示培养,多鼓励孩子,让他形成自信的情绪,从而形成一种正向激励。这点在最近壮壮搭积木这个小的事件上也有所体现。在我们小时候,父母培养我们的观念就是要谦虚,他们的:逻辑思维就是夸耀=表扬=使人骄傲,“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所以为了孩子进步肯定不能夸耀。我爸一直是坚持这种理念教育我的,二三十年来,我总感觉我尽力做给好女儿但父母的肯定怎么那么难?这多少对我现在有时不够自信等心理是有影响的,我内心一直渴望我的努力能得到父母的认可,我是他们能真正感到骄傲的理由,但可惜一直感受不到,相反总感觉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够好拖累了父母。老爸现在又把这套理论在壮壮身上重复,前两天壮壮学会搭积木,我在一旁表扬“壮壮真棒,会搭积木了”,老爸则压制说“他哪里会搭积木哦,瞎玩而已。但我真的为壮壮这一飞跃性的进步所鼓舞,虽然他还不能搭高、搭得技巧化,但他至少能安安静静地开始专注地做一件事情了,就这一点也足以得到我们的肯定和赞扬”壮壮真棒!“。所以正循环还是很重要的,孩子还是要以鼓励为主。第四,孩子还是要以讲故事、阅读等活动为主,少接触电视等视频的诱惑,这对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形成良好思维阅读习惯等都很重要。家长还是要多陪孩子玩,不能让电视替代了亲人的陪伴。第五,要注重孩子财商的培养,尤其是男孩子要”穷养“。贫穷而不自卑,从小知道挣钱不易,让孩子了解金钱的奥秘和方法,知道必须靠自己的努力去赢取财富,要关注你给别人创造了什么。第六,孩子一定要心存感激,永远怀有一颗善良感恩的心最重要,千万不要再埋怨中成长。当然还有许多值得借鉴的观念,这里不再一一列举。但全书的后半部分,尤其从”钟曲线“开始就变成了一本不伦不类的教说式的理论式的书籍,大量篇幅介绍美国学校啊排名啊等等,感觉在堆砌文字,没有独特鲜明的观念和闪光的思想,失去了对孩子培养的参考价值,让我觉得很遗憾。所以前半部分我给8分吧,后半部分3分,综合6分,总评”还行“等级,前半部分值得一看。

谁比谁聪明多少——“智本社会”对中国的启示

《一岁就上常青藤》书评之一专栏作家薛涌长期关注着中美两国的教育问题。最近,他结合自己的育儿经验现身说法,推出《一岁就上常青藤》一书(下文简称《常青藤》)。从播放古典音乐哄孩子入睡,到防止互联网让青少年变傻,薛涌的笔锋触及当前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就思想价值而言,薛涌此书的最大贡献,却是评介了一本15年前出版的英文着作《钟型曲线》(Bell Curve)。智商分布与智本社会的来临《钟型曲线》由心理学家Richard J. Herrnstein和政策研究专家Charles Murray在九十年代初联手推出。前者在该书出版不久即告仙逝,后者是一位极具争议的学者,我们不妨给他起个中国化的名字,就叫“查墨瑞”吧。“钟型典线”是统计学里“正态分布”的形象说法。拿身高打比方,中国男性的平均身高约为170厘米,大部分成年男子的身高都离平均值不远,只有少数人具有姚明或潘长江那样的个头。如果我们以身高为横轴,人口为纵轴,中国男性的身高分布图就呈现为一条中间高窄,两端低粗的钟型曲线。同身高类似,人类的智力水平也按正态曲线分布。不过“智力”看不见摸不着,我们需要先给它一个明确的定义。查墨瑞认为,智力仅指数学、空间和语文三种认知能力(cognitive ability),唱歌跳舞,跑步打球,交朋识友之类的本事都不应该包括在内。如果智力被定义得过于宽泛,不如干脆叫能力算了。这一点薛涌在书中没有强调,他甚至还提出一个“常规智商”的大杂烩概念。在我们这个时代,智力——准确地说是认知能力——越来越成为划分社会阶层的重要因素,这就是《钟型典线》的核心论点。该书两位作者引用大量经验证据表明,在美国社会,一个人的智商越高,他的收入和地位就越高,智力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出身、性别、族群和信仰等传统的阶层分界线。这是因为这个世界上的技术工作越来越多,需要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也越来越多。聪明人吸收知识的能力强,从事技术工作也更出色,所以他们会在教育和工作体系中脱颖而出,形成统治整个社会的高智商阶层,也就是薛涌所称的“智本社会”。如题图所示,这些聪明的幸运一族集中在智商分布图的最右端,他们同时也在占据了阶级金字塔的最上端。从柏拉图提出“哲人王”开始,让智者统治世界就是许多古代思想家的梦想。在这一梦想已经部分实现之时,我们倒应该反思一下“贤人统治”(meritocracy)是否合理。一个人十分聪明,并不见得他就富有善心,愿意守护民众的福祉。美国保守派思想家巴克利(William Buckley)生前有一次打趣说,宁可让波士顿公用电话薄上的头两千人掌权,也不该让哈佛大学那帮教授管理我们。去年笔者到美国国会旁听一场听证会,发现有些众议员提问的水平不过尔尔,可民主社会的老百姓就是把票喜欢他们。此外,和上层相比较,社会中下层要想找到心理平衡,论出身的时代可能比唯才是举的时代还好过些。小布什在台上那会儿,没当总统的人还可以哄哄自己,说布什有他老爸撑腰;奥巴马就职后,他们就得怪自个不争气了。对于不那么聪明,出身也不好的底层民众而言,智商造就的不平等似乎不比出身造就的不平等好多少——反正台上站的都不是我。查墨瑞在近着《真实的教育》(Real Education)中强调,不管我们喜欢不喜欢,我们都得接受聪明人的统治。读者只要环顾四周就会发现,我们每天阅读的新闻是这群高智商者撰写的,观看的电视节目是他们导演的,打游戏用的电脑软件是他们发明的,欣赏音乐用的MP3也是他们设计的。上法庭,奔医院,去审计所,帮你看病查账打官司的还是这帮人。也就政治领域保留了一些靠选举产生的公职,为首的那个黑人总统还是哈佛法学院毕业的。总之,老百姓的生活离不开钟型曲线右尾处的那一小撮人。他们也许不满社会按智力将人分为三六九等,可同时也享受了高智商群体提供的发明创造和优质服务。人为地将智力精英打压到中下层,是一个社会不能承受的代价,这点经历过文革的中国人最清楚。中美两国的脑力储备笔者想谨慎乐观地指出,比起以往按其他标准选拔精英的社会,智本社会是最不坏的一个。这倒不是因为我也算高智商群体中的一员,要为自己的阶层充当代言人,而是因为人才选拔对国计民生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各个领域的国家竞争力。根据查墨瑞和另一位智商专家林恩(Richard Lynn)提供的数据,东亚民族的平均智商至少不低于美国人,甚至还高出一两分。考虑到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如果我们的钟型曲线与美国人的相似(也就是高智商群体在总人口中的比例相同),中国拥有的聪明人就是美国的四倍,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庞大的智能储备库。可惜,由于经济条件和政策失误,中国巨大的脑力资源长期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直至八十年代末,社会上还存在着脑体倒挂的问题,所谓“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所幸最近三十年平稳运行的高考制度和九十年代初开始的市场改革,已经让中国初步拥有了一套相对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政治、经济和科教领域的人才结构也得到了调整和改善。智本社会的雏形已经初现中国。反观美国,由于上世纪六七年代高等教育部门的持续扩招,受过本科教育的美国人在同龄人中的比例到八十年代就基本不再增长了。查墨瑞甚至在新书中抱怨,能跟上大学课程(尤其是理工科课程)的合格学生为数有限,可大批智商不高的美国人都读完了四年本科,这对个人、家庭和国家都是一种投资损失。既然脑力储备面临枯竭,美国的策士们就思忖着“拿来主义”。我的一位美国教授希尔(Christopher T. Hill)专治科技政策,他在一篇题为《后科学时代》(Post-scientific Society)的文章中指出,聪明人是一国的自然资源,现在许多国家都有条件进行科学研究,让这些聪明人发挥潜力,而成本也比美国人低得多。如此一来,科技人才就不再是美国的比较优势,美国应当到其他国家了解别人的创新和发明,拿回来加工改良,为我所用。当然,目前山姆大叔的科技实力称冠全球,这一观点有待商榷。不过此文却暗示了一种前景,即中国有可能从出口廉价劳动力的制造业经济转型到出口高价值脑力的创造型经济。事实上,中国已经在出口脑力,比如大批薛涌这样的高学历移民。只不过他们连人带产品一道远销美国,没能计入中国的GDP统计数字。促进智商研究,应用教育领域上述趋势提醒我们,中国的科教机构应当大力开展智商研究,为未来的经济转型提供政策依据。薛涌先生读毕《钟型曲线》,也针对国情作了一些分析,却让笔者皱起了眉头。他在书中提到,今天中国的大学录取率,已经达到56%左右,结果智商平均线附近的孩子也能进入大学。薛涌在此处引用的大学录取率,只是高中生考入大学的比例,并非所有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即所谓的“毛入学率”。事实上,中国严格的中考制度已经淘汰掉了一半成绩不佳的考生,高考又淘汰了四分之一,最后就剩下20%左右的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这里的“高等教育”使用宽口径定义,包括各种成人、电大和自学考试的专科教育。如果只算本科教育,中国的毛入学率远低于美国,仍属于精英教育。智商一般的学生即使存在于大学校园内,也不会太多。薛涌错误估计了在校大学生的智商下限,也就难怪他在《上大学需要多高的智商》一文中如此批评中国的扩招政策:“高等教育盲目在四年制的高端扩张,最后造成许多低智商的学生进入大学,毕业也找不到工作。”据笔者观察,中国大学不是没有低智商学生,但主要是通过文体特招或其他腐败渠道混进校园的。只要我们严格执行按分数录取的高考政策,减少地区录取线差异,五分之一的毛入学率就不可能给平均智商的学生留下入学机会,更别提低智商群体了。在我看来,大学生失业主要是由于扩招幅度快于就业机会增长造成的。近些年中国大学毕业生猛增,可相应的白领职位只有少许增加,因此引起了高端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失调。与薛涌所言相反,扩招政策实际上有助于缓解失业压力,因为一部分高中学历的待业青年现在转入大学就读。假使高教部门没有扩招,中国很可能拥有更大规模的待业青年,而且绝大部分都是高中毕业生。最近发表在《东方早报》的一篇评论中,薛涌将他的推理变得复杂了一点。他也意识到中国的毛入学率在2008年才达到23%,“如果这23%是在整个适龄人口中选拔,那么大学生就差不多是顶尖的23%的聪明人。”不过,薛涌注意到,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5%以上,农村背景的大学生比例却下降到了17.7%。他由此推论:“如果这23%仅仅是在45%的城市人口中选拔,那么几乎所有智商在平均水平以上的城市青年都可以进大学。……这其中有很多人根本不是上大学的料。”笔者并不否认很多高智商的农村青年遭到埋没,也不否认不少在校大学生才智平庸。可是我们略想一下就会发现,薛涌的论点建立在一个未经检验的假设上——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拥有相同的智商分布。很遗憾,像各地居民的身高一样,智商在一国范围内分布并不均匀。有位叫Satoshi Kanazawa学者曾经根据SAT标准化考试成绩(类似我国的高考分数)估测了美国各州人口的平均智商,结果发现薛涌所在的马萨诸塞州高达110分,而密苏里州还不到80分。我手头虽然没有中国各地的数据,但是前面提到的林恩曾在《智商与国民财富》(IQ and the Wealth of Nations)一书中提供过多个社会的平均智商,中国大陆恰好100,台湾104,而香港高至107。基于大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吸纳了全国范围的优秀人才,我们有理由猜测,城市人口的平均智商应当明显高于农村人口,因为城市就比例而言集中了更多的高智商人口。再则,高智商群体具有强烈的“自我选择”(self-selection)倾向,他们比智商一般的人更有可能从落后地区迁徒到发达地区。今天占人口45%的中国城市居民,很多就是以前的农村精英,或是他们的子女。况且,除了北京上海等直辖市,中国高考制度在其他省区一视同仁地录取城乡考生,并没有特别照顾省级城市。尽管直辖市不公平地占据了大量升学指标,农村大学生比例下降主要不是录取政策所致。薛文指出“大部分农村人口被排斥在大学的升学竞争之外”,也就是说很多农村孩子还没上到高中就辍学了,根本没有机会参加高考。可这并不意味着参加高考的农村学生智商一定就高。如果我们按薛涌的主张,硬性划拔给农村考生一定录取配额(比如30%),这实际上照顾了那些富裕的农村家庭,因为只有他们才有钱供孩子上高中。美国自由派当年主张配给黑人学生一定比例的大学录取名额,结果黑人中产阶级的孩子成了最大获益者,那些聪明的黑人穷孩子还是没学上。因此,中国政府应当对症下药,为农村中学投入更多资金和师资,为有潜力的农村学生提供助学金,让他们有机会参加高考,而不该硬性分配给农村高中生更多入学机会。智商研究目前在中国既不发达,也不受重视。笔者认识一位北京学者,多年前他曾建议某出版社编辑译介《钟型曲线》,结果那位编辑一口回绝:“这书在美国都引起那么大争议,在中国不得惹更大麻烦?”笔者高兴地看到,薛涌先生已经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此书,希望能够激起读者对智商研究的兴趣。虽然他在政策分析上有所疏漏,但《常青藤》讨论的教育思想值得关心中国未来的有识之士认真研读。作者博客:http://blog.sina.com.cn/tianfangmeng

多了13年的美国经历,但也缺少了13年的中国进程

老实说,这本书我是批判的看完的,因为许多的观点我不甚认可,但是书本只要有对我有益的论点就值得读一读。我认可的观点:1)例如婴儿在啼哭时候是抱还是不抱,作者主张抱孩子,情感的支持在最初的时候比独立性的成长更加重要,另外啼哭也是孩子和父母唯一的沟通方式。2)美国本科教育专业设置没有中国那么功利,普遍都是人文历史社会类或者物力数序等抽象科学,工商管理财经专业只有不入流的大学会在本科招生并且生源很差。中国相反,大学本科的经济金融类别财经类别分数反倒最高。大学本来是一个人探索社会世界和自身潜力的好时机,但是中国孩子都功利地学习一种技能非一种能力上去了。我不认可的观点:1)不明白作者作为父母本身就在含辛茹苦的搞温饱,还把那么大的投资都放在孩子身上,典型的中国人思维。而且孩子现在是还没有进入青春期,还没有开始反抗,等到有天发现原来父母投入那么多的心力,必然有莫名其妙的压力。美国是天堂,没错,那是孩子和老人的天堂,因为对于这两者都没有什么压力,对于老人美国福利又好,对于小孩儿哪里有那么多有创造性的活动,丰富的生活体验,可是对于成年人华裔想要在那里有些出头要付出肯定更大的努力,当然如果只是想要成为一个白领倒是没有太难。书中鼓励访问学者出国为了孩子的一个美国童年教育,这太奇怪了!两个中国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大活人去美国为了是孩子的教育,难道生活的重心80%都是孩子吗?两个大人自己的梦想呢?朋友呢?亲戚呢?不理解。2)另外,作者通篇都没有讲到他们是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的,这个才是中国文化里面最大的精髓,以为有了孩子她就成了世界的中心了吗?出国那么多年,作者每年回国几次?怎么去报答自己的父母的?多少时间实在陪伴自己父母呢?自己那么的贫苦还把钱都花在一个3岁前的幼儿园教育阶段,那么你们拿出什么钱给你们父母了呢?要知道,爱孩子是几乎所有父母的天性98%都会自觉爱护,而知道孝敬父母那是需要靠后天教育和体会的。在美国环境中要善待父母可是没有人教育这个的,在全部美国式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认为18岁离家那是理所当然,并且认为和父母居住很难想象,那么身处异地的你们准备好10几年后你们的投资离开的场景了吗?3)而且我觉得那么小就投资那么多,实在是作者不知道对于一个人,一生的成长过程中,究竟要经历多少的起承转合。以为早点上了起跑线似乎一辈子都上了快车道一样,可是现在即便是对快50岁的作者,你的人生道路就是已经决定了的吗?从你20岁到40岁之间,经历了多少次精神上大的洗礼和领悟呢,你的人生轨迹又有多少次的转折和起伏呢,这些变动对你的影响没有比你小时候上的什么幼儿园重要吗?她的8岁生命就比你50岁的生命更加值得期待吗?另外世界是平的越来越明显了,美国人的紧迫感就是发现由于互联网,身处在中国或者印度,只要会了全球的语言或者掌握了自己寻找知识整理的本领,人和人可以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4)还有,本书过于描述了智商,这个东西本来就是天生的,而且只要你是上了大学的,那么你周围的朋友、同学、还有同事基本智商都超过平均线也差不到哪里去。现在说一个人“聪明”都快成骂人的话了,因为这个素质实在是很小儿科的一项最基本的接近成功的敲门砖而已。真正成功的人需要的是另外四项基本技能:一发现自己热爱的领域,二有专注于这个领域的能力,三思维开阔融会贯通,四好的性格好的习惯。聪明的人海了去了,后面能力具备的人那才是万分之一。

看了一半了,有些想法

同事推荐的,我看到一半了,感觉有些内容有道理,更更多的地方充满偏颇。从书中判断,作者生于50年代,他读书的时代正好是中国极端封闭的时代,正所谓一个人的童年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因此,尽管中国现在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作者对于中国教育的观念仍然停留在60年代。作者如一块缩水的干面包,没有传统文化的培养,没有人文精神的浸润,没有平等开放自由博爱理念的熏陶,一头扎进美国,看到的满眼都是惊喜。这种惊喜保持了这许多年,以至于他找不到世界的变化。不可否认,对于亲情、孩子健康心态的培训上,作者是有心得的。但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的确是值得商榷。试想美国能有多少年历史,当然没有多少是值得背诵的。而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史,如果仅凭查资料、作论文,很多的优秀文化是流传不下去的。另外,中国的古文,古诗,自有一种内在的韵律美,多读之后必然心生美感,有一种只可言传不可意会的感受。这个我想是因为作者本身没有体会到,所以他也没办法去认同。在这些方面,我建立有兴趣的父母读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更结合中国国情,更有指导性。

读《一岁就上常青藤》

去年10月份买的,今天才读完。与作者薛涌之前写的《精英的阶梯:美国教育考查》比较,这本书仍然是在讨论美国的教育并涉及对美国社会、政治的评论,但书中的例子更翔实,更丰富。第一部分有许多是作者自己教育女儿的经验和故事,很有趣。越读越觉得美国教育好,先进,我们自己的教育太差太烂了。有想去美国读书的冲动。北京作为首都,教育应该是全中国最好的了。可是就我目前和学生的交流的情况来看,现实让人很失望。重点中学的实验班的学生,周末、暑假不是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而是去参加文化课补习课,目的是为了中考、高考拿到高分;名校的班主任会为了自己班的平均分比其它班低1分而发脾气;特级教师对学生的提问不搭理;学生没有完成作业会被撕作业本.......这些都发生在北京的中学里,发生在北京的重点中学里。我希望自己不要太悲观。

感谢你让我思考

我觉得一本好书并不是它传授了什么,而在于它能否引起人的反思,从中得到启发。正所谓:授人以鱼倒不如授人以渔。毕竟人不能永远只吸收别人的知识,人云亦云,他必须自己有所领悟,得到属于自己的东西,为自己所用,这才有真正的实质意义。无论怎样,薛涌教授写这本书也许还有其他的目的,但我看到的是:他依然关心我们对祖国未来栋梁的教育。教育下一代是关乎祖国兴亡的大事,是对祖国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的依据。没有下一代的接力,现在繁荣强又如何,现在飞速发展又有什么意义。离开祖国后,他依然惦记着祖国的未来。170多年前的中国在清朝末年的清政府统治下被世界列强凌辱其中一点不就是因为几千年来的科举制,教育制度一成不变。日本在上世纪末年能够加入列强一起侵入中国是在他们1869年的明治维新后,明治维新这个无论对日本历史还是世界历史都是有深远影响的变革:在社会文化方面的改革是提倡学习西方社会文化及习惯,翻译西方著作;在教育方面,发展近代义务教育,选派留学生到英、美、法、德等先进国家留学。近代中国的救国口号:师夷长技以制夷。以及洋务派的新式学堂,选送优秀学童到西方国家留学。这些都说明了一个问题:要改变国家的命运最根本的就是教育。美国这个最年轻的国家能成为当今地球上最先进的领域,当然有他的过人之处。也许: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正能说明这一点, 美国毫无疑问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移民国家,这个移民国收纳着世界各地的伟人。爱因斯坦这个犹太人被纳粹德国迫害时就是为这个自由的过度把他收留。也许他的辉煌深深的刻在美国的历史上,代表美国影响着世界,但这个自由的国度不也正提供了他成就所需要的一切条件吗?难道人才与他身边所提供的环境不是互相需要的吗?不是说大多数影响世界的人都是属于美国本土的,但没有一个是美国本土人。他有自己的道理。相信以薛涌教授这个北大的高材生和他的妻子——复旦毕业的女孩,这样组合的家庭在中国任一个大城市都能够过上富裕的生活。他们还是更愿意到这个国家去过着贫穷的留学生活。我们都不能说该书的观点完全是对的和者适合我们,但是他能让我们思考到国民教育的根本,这个站在世界的顶峰的爱国人士用他独特的眼光审视着我们对待教育的方式,权衡着他经历过的教育模式和他现在所处环境的教育态度,辩证地吸纳,扬长避短地去说明一些问题。灌输形式的骄傲与方法的确是我们现在的教育现状,上至教育专家,下至每个家庭中担任老师的家长,无一例外的就是要求孩子听话。听大人的话,听上一代的话,但我们有没有想到上一代代表的是什么?该书的话说得好:孩子只有学会挑战大人,长大才可能超过自己的上一辈、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是我们死记硬背的权威主义教育完全不从孩子们的视角看问题,而是把大人的意识形态强行灌输到孩子的脑子里 理解也要接受,不理解也要接受 最后扼杀了孩子的道德情操。 不是说我们就不应该教育孩子了,而是我们要遵循孩子的个性因材施教。每个孩都是上帝创造的不同于别人而存在的。我们不能一味简单粗暴的让他做什么,有时候要体谅他,理解他,不能只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一点都不顾及到孩子的想法。教育是互动的,孩子学到的知识是要反馈的,教育是需要交流而不是一味的灌输。孩子的原创是最质朴,最动人的,有时候成人的角度已经没有办法能完成的,孩子却轻而易举的想到,为什么我们要扼杀呢?当然,我想现代的中国能试验这样的教育理念如同上月球一样。当他们40年前已经在月球上奔走了,我们最近只能在太空仓外望一望。

梦想堂

薛涌在书里说:“美国的教育讨论课要比大课多。中国传统的教育是强调吸收,轻视表达。而美国的教育则更注重批判性思维(我知道他说的是criticial thinking,我本人更愿意翻译成为思辨法),鼓励孩子的原创性。”这其中,他举了一个关于地理的例子,美国老师并没有单纯的教育孩子背哪个国家在哪里?首都是什么?特产是什么?而是给孩子布置一道讨论题,希望孩子们自己来设计一个国家,人口,位置,如何发展等等。我对这个命题很有兴趣,还拿女儿做了实验。她的答案我抄录如下:国名:梦想堂人口数量:1000人。其中:老年人200,儿童300,中年人300,特殊人150,残疾人50。人种颜色:彩色建立地:非洲如何发展:让非洲这个让人瞧不起的领地变得起眼,做出一些跟别人不同的事情来,让其他人目瞪口呆,加入这个国家,人自然就会增多。她的答案中有一点让我非常感动,人口数量只有1000人,她居然还放了50个残疾人。我不知道她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我知道如果让我来回答,我也许不会想到这点。我很羡慕她的善良和爱心,当然,她的理由是我有150名特殊人,他们什么都会,今天是消防员,明天是战士,后天是医生,总之需要什么他们就化身为什么(其实就是superman)。我同意薛涌的话:“对孩子不仅要爱,还要敬畏。要珍惜他们的感受,他们的意见,他们的原创,帮助他们把这些东西挖掘出来,贡献于世界。”

读了好多次

因为从事早期教育的原因,特别有同感。孩子们在充满鼓励及被尊重被信任的环境下成长,真的很不一样。父母的角色太重要了。无论你对美国有什么情感或情绪,只要你当爹或当妈了,还是希望你能读读此书。

讲出了很多英美主流教育理念的精华

很多人都能感觉到我们的教育理念有问题、需要从欧美的教育理念中借鉴一些重要的东西,但说起问题在哪里、需要借鉴什么东西,多数人怕是说不清楚了。这本书给出了一些精彩的答案,非常精彩!有年幼孩子的人更应该看了。

此书的目的,并不是真要把还没有学会说话的一岁孩子赶到常青藤去读大学。常青藤恐怕是当今世界上最精英的教育,也象征着某种教育理想。 “一岁就上常青藤”的意思,是从小在孩子的教育中追求这种理想。 这种理想究竟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人的自我完善或自我实现,即塑造一个全面的人(well-rounded person)。在这一理想下,教育的使命是唤醒孩子内心的自觉,让他们产生自己的思想、发出自己的声音,最后形成自我、确定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孩子不是在权威的喝令中发育,而是为自己的内心冲动所驱使。这和我们从小让孩子似懂非懂地背古诗、甚至读经、在大人筑造好的模子中生长的盆景式教育,实在有天壤之别。 我的小女在美国土生土长,如今已经九岁。我们对她的教育方法,从一开始就背离了我们小时候接受的教育。根据我个人观察,会培养孩子的美国家长,从小的教育方式也和我们小时候所领教的那一套不一样。当然,我也经常翻阅一些教育方面的研究、报道,最后把自己养孩子的亲身经验、对美国社会的观察、乃至初步的教育研究结合起来,写成了这本小书。 在美国,越是有教养的家长,越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淡化自己的权威性,增强和孩子的对话性。有位中国人曾观察到:这些美国家长和自己的孩子说话时,经常蹲下来,把自己的脸降到和孩子的脸同一个高度。这种物理上的平等,导致的是心理上的平等。几年前,美国的社会学家Annette Lareau经过大量观察研究后出版了一本书,叫《不平等的童年》。她发现,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有事总和孩子商量,大家经常一起讨论问题。孩子也习惯于提问,争论。教育程度不高的家长,和孩子讲话的语言则非常武断权威,常用的词汇是“去干这个”、“别干这个”、“不行”,“闭嘴”等等。这两种家庭的孩子,前者从小习惯了讨论问题,长大后遇到事情善于协商、谈判、说理、争论、甚至讨价还价。后者从小在和家长的关系中就没有回过嘴,长大后常常沉默寡言,万事等人家吩咐,没有自己的主意,甚至连提问的能力也没有。这样的人,不适合与高度组织化的社会打交道。这成为他们在教育和事业上失败的重要原因。 这一研究,对中国家庭有非常重要的启示。你不能说:孩子不到懂事的时候,有些道理先让他记住,以后自然就懂了。要知道,强迫记住的道理仅仅是训戒,而不是道理。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成为道理。孩子如果从小习惯于遵循自己并不懂的训戒,对大人的观点不质疑、不讨论,那么长大以后就不知道根据道理还组织自己的生活、贡献于社会。 我在讨论中国大学的改革时曾经指出,常青藤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是讨论班(seminar):师生围坐在一起平等地探讨问题,而不是教授讲、学生听。中国的大学应该学习这种讨论班。后来几位国内的研究生给我写信说:“现在讨论班也有。但是效果还不如大课。主要是教授习惯了满堂灌,不知道怎么激发学生讨论,学生也不知道说什么好,白白浪费时间。”这其实正好证明了我的观点:常青藤教育,不能等上大学才开始,而要从小开始,否则到了大学,有讨论班也手足无措。九年来,我一直坚持以讨论的形式教育女儿。还记得她八岁那年的一个晚上,我边给她摸背边哄她睡觉时,两人还讨论了一通柏拉图的“理念型”的概念,虽然她并不知道柏拉图是谁。去年美国总统选举的时候最著名的电视政治节目主持人Tim Russert突然去世。我正对着电视看悼念新闻,女儿跑过来问:“他是干什么呢?为什么这么多人在谈论他?”我对女儿说:“这个人一辈子就干了一件事:问问题。他比任何人都会问问题。所以,每次总统大选,人们都要听他问问题、让他代表大家问问题。现在总统还没有选出来,他却去世了。世界在最需要问问题的时候,最会问问题的人没有了。这就是人们谈论他的原因。看看,问问题不是那么容易的呀。你用一辈子的时间能学会象他那样问问题,你就很了不起了?”女儿恍然有悟。父女之间又开始了一个关于为什么要问问题、如何问问题的“讨论班”。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常青藤教育。你不用送孩子去哈佛耶鲁,每个家长都可以从自己家里开始。我把自己的经验老实地展示给大家,期待着读者的提问、质疑、争辩、和批判。或者说,我希望随着我的书的出版,今年能和读者就这些问题开始一个跨越太平洋的“讨论班”。

斯巴达式的大学与读经的大学

以常青藤联盟为代表的美国精英大学带有强烈的斯巴达风格,而且秉承了古希腊的追求理性和完善的传统。另一方面,反思中国的大学教育,更像是一个人被异化的过程。对智慧的追求和对人生的反思让位于一种世俗的赤裸裸的利益考虑与权谋计算,并充满了反智的倾向。

矛盾的薛涌 尴尬的高等华人

作为一个热心得有点过头的读者,我在网上看到心仪的好文出于同一位作者之手,经常留言建议作者“结集出版”,不消说回应一般是礼貌性的婉拒。读了《一岁就上常青藤》,忽然理解了这些作者为什么宁愿做博客、平面媒体专栏作家也不寻求出书。在一千字的博文内保持前后逻辑一致,与在十万字的文集中同样令人信服,难度是完全不同的。这本书中薛涌的重要立论是:——中国的教育方法,从早期教育到大学教育,都压抑了受教育的创造力,使他们不易成功。但薛涌同时又强调指出:——移民是一个过滤过程,中国到美国的移民是在中国教育体系中千军万马冲杀出来的,水平高于美国人,改善了美国人口的智商。类似自相矛盾的论点在书中还有不少,再举一例:——在美国,同样的成绩,白人能上常青藤名校,华人连门都摸不着,需要加倍努力;——在美国,对少数族裔的刻意照顾,降低某些族裔的分数线,其实对他们的进步不利。薛涌的矛盾,无意中透露出了高等华人处境的尴尬。一方面,他们是中国教育的产物,对这个体系的弱点很了解,痛定思痛,急切地想借他山之石,另一方面,也因为他们是中国教育的产物,对其总是有种剪不断理还乱的难以割舍,下意识要以千军万马胜者的姿态奠定自尊。族裔议题上也是一样,高等华人自知永远是美国社会的他者,需要种族平等的左翼政策以策万全,可是又自恃“高等”,生怕其他少数族裔获得照顾分走大饼。薛涌在左右之间的为难、分裂,最是典型。高等华人平时讳言、回避的尴尬,被薛涌把平时的专栏文字结集一出版,自拍、剧透了。作者不怕自相矛盾,书就有趣,尽管有些灌水(特别是后半本严重重复),力荐的原因依旧存在,以下是一些要点:——0到6岁的早期教育很重要,但市场上所谓的开发智力产品一无是处,中美皆然;——电视、视频对儿童有害无益,讲故事、阅读才是王道;——对孩子的态度是阶级现象:贫困家庭的家长是威权型,以命令为主,小康以上家庭的家长是协商型,以说服为主(嗯,很容易联想到别处去)——穷人喜欢将孩子送去本科就读工商管理、金融会计(今天还要加上电脑),富人则送孩子本科去读文史哲抽象数理。——最后再次强调:没有什么教育比得上父母与孩子相处时的哝哝絮语,词汇量大些更好。延伸阅读: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_Bell_Curvehttp://www.indiana.edu/~intell/bellcurve.shtmlhttp://www.amazon.com/Framework-Understanding-Poverty-Ruby-Payne/product-reviews/1929229488/ref=cm_cr_dp_all_helpful?ie=UTF8&coliid=&showViewpoints=1&colid=&sortBy=bySubmissionDateDescending

用正能量去熏陶孩子

其实教育孩子最终的方式是用爱去教导他们,用正确的思想去熏陶他们。只要作为父母,时时刻刻给孩子提供正能量,或让他们感受父母的正能量,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学会一些好的东西。但是后半部分,作者一直都在介绍常青藤的发展史和现代美国的教育背景,就显得有点凑字数的感觉,就前段部分还行


 一岁就上常青藤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