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理解孩子的人

当前位置:首页 > 亲子家教 > 家教方法 > 如何做一个理解孩子的人

出版社:中国妇女
出版日期:2011-5
ISBN:9787512702202
作者:彼得·包理希
页数:263页

章节摘录

第二节理解孩子是可能的,但是不太容易孩子需要负有责任心的、努力尝试理解孩子的家长——在一些儿童教育类的书籍中常常有这样类似的内容。不过至今为止,我还没有在此类书中看到过,理解孩子到底有没有可能;如果是可能的,人们又该如何去实现等内容。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用一句话描述了理解的问题。我不知道他是从孩子的角度考虑的这个问题,还是为父母着想。不过,在我看来,他说的既符合成人也符合孩子的情况:“最令人不能忍受的痛苦之一是人们不理解你,你深陷于自己的思绪中而深感寂寞。”如果孩子不理解你,不见得立刻会带给你最深的痛苦,但是却能使你手足无措,是否如此?“不理解”曾经带给我一些无眠之夜,因为面对下面的问题,我找不到答案:为什么我们的儿子托比亚斯不明白,他不得越过某些界限?他是不愿意还是没有能力理解我?或许他非常了解我的想法,但是出于某些原因不听我的话——到底哪一条是真正的原因?每个孩子都会给父母出难题如果人们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也许就能更好地理解孩子。你还能想起自己的童年吗?或许那是一段快乐的时光,或者是你不愿再想起的充满阴影的经历?无论是怎样的童年和青少年,那个时期或多或少快乐的经历和经验,都在你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它们植根于你的心灵,并给你以依靠。如果孩子不听话、害怕、无理取闹、嫉妒或者表现出其他行为异常的时候,对童年的回顾和洞察,理论上已经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孩子。是不是这样呢?你根据自己的经验知道,对一个孩子来说,理解家长并不总是一件简单的事儿。想到这一点,你在遇到复杂的教育情况时,是否会宽容一些?你是否还记得,你和父母为什么常常有相处不太愉快的时候?你是否知道,相处不愉快的原因是来自你还是来自你的父母?无论你怎样回答这些问题,可以确定的是,那些能够很好地理解孩子的家长,在教育上的问题和困难要少于那些不太能或完全不能理解孩子的家长。因为理解得较好的家长更少犯错,所以也不常引起权力之争,而权力之争会让所有相关的人深受其害。那么,所谓理解是怎么回事儿呢?我并不认为,理解就意味着家长要接受和认可孩子所做的一切,甚至为他们拍手称好。我认为,所谓理解意味着家长能解释自己为什么同意或不同意孩子所做的事情。如果孩子偶尔像父母年少时那样有一些特殊的行为,家长能够充分理解,比如孩子通常是乖巧有礼貌的,但是有时也会像倔驴一样,有反叛、固执或不听话、不可理喻的时候。家长当然不愿意接受这种行为,其实他们也不是必须接受。只要家长能够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并对自己说:“那时候,我也有过不听话、执迷不悟或者不可理喻的表现,也给父母出过难题。”只要能做到这一点,就已经足够了。每个孩子都会时常给父母出些难题。如果难题难以解决,你可能会哑口无言;如果情况更加糟糕,你甚至会有心脏停跳的感觉。我想说的是:尽管天下的父亲和母亲都曾经是孩子,但是在面对孩子的一些奇特表现时,仍然很难解释孩子的行为。他们为此生气并且说一些我的母亲就曾经对我说过的话,尽管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但我仍然记得清清楚楚:“我真想知道你到底是怎么了,我实在不能理解你。”大约20年后,当我们的两个女儿像快乐的新大陆发现者一样成长着,不断用新奇的主意和疯狂冒险的行动让我和太太吃惊不已的时候,我也说过同样的话。她们的许多计谋都曾经让我们哑口无言。比如当她们开始为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疯狂地练习跳远及标枪时,我们完全不能解释,她们为何会心血来潮地对运动产生这么大的兴趣。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如果好言劝告和大声斥责,诸如“你们醒醒吧”,不能产生作用时,我们只好认了,她们的行为就是不可理喻。根据多年儿童和青少年工作的经验,我可以说:家长完完全全、每时每刻都理解孩子,不仅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儿,而且也是不可能的事儿。除此之外,孩子也不能完全理解父母。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父母和子女之间有时候或常常不能彼此理解呢?缺乏足够的理解,甚至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互相完全不能理解,是不是意味着他们就像陌生人一样生活在一个屋檐下?认清局限家长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他们的理解力是有局限性的,他们绝少能完全理解孩子。当家长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时,不应该生气甚至感到沮丧。在他们尽了十分的努力,但仍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和避免孩子带来的震惊时,也不应生气和难过。他们基本上不可能跟孩子一样感受和思维。其实,成年人之间也是如此。我和我太太已经相处50多年了,但是我仍然不能全部理解她说的话、做的事。她对我的所言所行也有同样的感觉。当我看看在周围亲戚朋友圈里也有数十年幸福婚姻的其他夫妇,情况大都相似:即便人们不断探讨彼此在哪些方面不能相互理解,相互的理解还是相当有限的。不过,相互理解只是事情的一面,事情的另一面是:人们有时候甚至不能理解自己——仅仅是有时候吗?当人们回顾往事,不得不承认自己又做了一件令人羞愧的蠢事时,答案就不言而喻了。我们成年人总是尝试为自己的非理性行为开脱,比如家长是否能认可孩子也有乱套、承受压力或者失去控制的时候,以及也允许他干干蠢事?只有这样才是公平的,是不是?相互理解和理解自己是有限度的,这当然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但是我们必须接受。做父母的必须接受这种现象,但不应该因此而放弃每天对孩子多一点儿理解的尝试。进一步说人们通常认为,准确了解孩子的需求、特点、能力、强项以及弱点的父母,是理解孩子的父母。因为这样的父母非常注意观察孩子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的行为,所以他们很了解孩子。这种了解在一定程度上是理解的源泉。以孩子的需求、特点及其他方面为坐标的家长,不会认同以下教育方法——以我的愿望为主。因为他们知道,孩子有自己的愿望和意志,这是不允许家长剥夺的。最重要的是,他们深知当遇到以下问题时,应该怎么对待孩子:我必须给孩子什么样的界限?孩子需要多少关注和赞扬?我必须给孩子哪些自由?如何消除孩子的担心和恐惧?我该怎么发掘和培养孩子的天分和潜能?对于有心提高自己教育能力的家长来说,下面两个方面是至关重要的:对孩子的主观设想和对孩子的客观了解。这意味着什么呢?主观立场原则上要强调的是,家长应该了解并接受孩子符合年龄特点的种种行为,以及孩子作为个体的独一无二性。也就是说,家长应该感同身受,了解做一个在这个时代、这个家庭、拥有这样的爸爸妈妈以及兄弟姐妹的孩子,到底处于怎么一个情景。作为孩子,他处于生长发育期,最需要的是充满理解的指导和帮助。家长还需要了解,孩子是用完全不同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的。他们发现的是不同的趣味和美好(恶心、愚蠢),他们所思所想也与你有所不同。如果不把孩子当成 “小大人儿”来看,你对孩子就会有更多的理解。事实上,孩子不是成人,对生活还没有了解。不尝试从这一点去理解孩子的家长,其行为是相当自我的,尽管这种自我来自下意识。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以自己为中心,其他事物都要围绕这个中心运转。结果是,他们把自己当成了孩子行为的唯一标准,并以这个标准评判好与坏、对与错。因此,所有与他们完美的想象和目标不相吻合的事情,在他们看来都是错的,必须得到修正。由于他们把自己当做孩子必须遵循的唯一楷模,孩子为实现个人愿望所做的种种努力和方法,都会被看成不听话、叛逆或者固执。冲突从过去几十年里跟许多家长有过的交谈中,我了解到,对孩子的不理解常常是发生矛盾和冲突的决定性因素。尽管人们关心孩子的幸福,愿意给予孩子最好的东西,愿意帮助孩子、牺牲自己并且爱孩子,但是人们也想控制孩子。可是,每个孩子早晚都会奋起反抗那些持续不断控制和监督他们的人,因为那些人不尊重因而也不接受孩子是正在成长的个体,不接受孩子有自己的主观愿望和个人意志。孩子会退回自己的世界,变得不听话和具有攻击性,因为他想躲避那些不能或者不愿意理解他的人。这样,一场常常不能避免的对抗就拉开了序幕,这种对抗有可能持续多年。出现这样的结果到底应该由谁负责呢?我只能说:对缺少理解带来的后果,家长永远负有主要责任,因为他们虽然爱孩子,但是在理解孩子这个问题上做得太少了。感同身受如果家长可以培养和提高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不理解孩子的状况至少可以得到部分的改善。由此,一方面,人们能够理解人类神奇的潜能,能够换位思考并且洞察对方的情感,更智慧、敏感地与对方交往;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于这一过程,更理性地处理自己的情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感同身受”的能力,或称之为情商。这种能力能够帮助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避免犯下后果严重的错误。现在,请你千万别说,你不具备这种能力。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个人的大脑都与生俱来地具备这种能力。它存于大脑的边缘系统以及每个人的思维系统顶层中,即大脑新皮质中。这种能力的主要职责是控制恐惧、愤怒、快乐以及悲伤之类的情感。新生儿就能够表达同情,对其他孩子的哭泣有所反应。2~4个月的婴儿可以通过微笑回答母亲的笑容和抚摸。当他听到抽泣声或看到眼泪时,也会开始啼哭。在出生后第一年的成长过程中,婴儿辨认和了解欢乐、悲伤以及愤怒等情感的能力不断提高。6岁时,孩子能够理解相当复杂的、与情感相关的情况,比如嫉妒、害羞以及自豪等。如果孩子欢笑,而其他人随他一起高兴;如果孩子哭泣而得到抚慰;如果孩子难过而得到同情,那么这个孩子就感到被人理解了。被理解的感觉极大地帮助了情感生命的发育成长。这意味着人们必须对自己和他人的情感敏感,并尽可能地保持这种敏感度。所以对一个男孩儿说“不许像个女孩儿似的,男儿有泪不轻弹”,是极其愚蠢的。家长可以训练自己的情商,并使它继续发展提高吗?所有至今为止做过的调查研究都证明,每个人理解他人的能力都是可以培养的。我在这里给你5种方法,这些方法都经过了实践的检验,能够切实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孩子。1.  换位思考为了探索是什么在触动孩子,以及他有什么打算,人们必须从他的角度来看问题。这么做的目的在于,了解孩子在想什么,以及他行为背后的动机。比如当一个孩子总是反复出现心存恶意和欺骗的倾向时,家长不应该用威胁、判决或者惩罚的方式解决问题,而应该询问事情的原因。这也是心理治疗师使用的方法。他们首先寻找异常行为发生的背景,只有清楚地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他们才提出改善和治疗的建议。换位思考能够也应该促使人们开始思考自己面对孩子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换位思考的结果可能会改变人们的主观想法及态度。改变自己不是软弱的表现,相反是内心强大的体现。只有那些不可教化的人,才会一成不变地死守他们认为正确的东西。2.注意倾听“其他声音”一般来说,关于孩子的所思、所想、所为,都有一些“伴音”,即蛛丝马迹可寻,它们能够揭示孩子的状态。关于所谓的“伴音”,倾听孩子的语言表达当然重要,但是孩子的声音及肢体语言常含有更为重要的信息,家长一定要高度重视。谁努力培养自己“感同身受”的能力,随着时间的积累,谁就能对身边的事物和信息更加敏感。颤抖的手指、T恤衫下紧张不安的身体、投向地面的目光、啃指甲、涨红或苍白的面容以及其他种种迹象都表明,孩子一定有不对劲儿的地方。如果家长不能看到或听到这些“伴音”,那么他们一定会在理解孩子这个问题上困难重重。3.同情无法解决问题家长不应该被孩子的异常状况牵着鼻子走。无论孩子的“失控”是家长造成的,还是其他孩子引起的,家长首先应该努力使孩子重新平静下来。当然,这不是要让孩子压制和排除自己的情感,而是要让孩子学会正确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情感。当孩子已经失控的时候,家长不应该跟着爆发,因为这很可能会使局面恶化。大家都知道局面恶化丝毫不能帮助孩子平复情绪。如果家长尝试用自己生活中的经历向孩子表达同情,是不恰当的,比如:“我了解你的感受,因为我也曾经受过这样的煎熬。”这样的坦言相告也许在当下对孩子有些安慰,但是于长久无益,因为孩子期待自己的感受和问题得到特别的尊重和理解。而家长类似这样的安慰,会使孩子觉得自己的感受根本不受重视。这一点家长必须接受。这种横亘在两者之间的冰川,使得家长永远难以理解孩子——这与家长的愿望实在大相径庭。4.正确提问家长及其他人提的有些问题,本身就有下结论的意味,比如:“你真的认为你刚才说的话是对的吗?”如果孩子用“是”回答,接下来听到的很可能是一番教诲或者指责。如果孩子并不是心服口服地回答了“不”,那么,虽然家长感到满意,但是孩子并不开心。直接提问永远好于只需要用“是”或“否”回答的问题。在出现情况时,重视孩子看法的人,应该允许孩子给出多种答案。比如当一个孩子又调皮捣蛋时,如果家长问他这种做法是好还是不好,孩子的回答永远是爸爸妈妈想听到的那一种。更好的提问应该带一个“请”字并且是直截了当地问:“请告诉我,你为什么又这么不听话。”5.  确定你们是否正确理解了事件卡尔•罗杰斯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 1902~1987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译者注是一位谈话技巧专家。他曾经建议大家在争吵中遵守以下规则:“每个人只有在完整复述了对方的想法和感受之后,才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么做是为了让对方满意。”罗杰斯想要阐述的是,争吵的一方不仅要理解对方的观点和立场,而且要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对方的表达,以使对方开口说:“是的,针对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这是一个高难度然而极其有效的规则。运用这个规则的人会很快发现,原本剑拔弩张、很可能恶化的气氛很快掉转“风向”,朝温和的一面发展,因为双方都能就此开始实事求是地讨论问题。罗杰斯的这个规则还有一个优点,即避免双方因误解而争吵。我常常有这样的经历(并且不仅仅是针对少年儿童),即矛盾和冲突之所以难于解决,在于人们常常犯“鸡同鸭讲”的错误,或者争吵的双方完全不能倾听对方观点。结果人们根本不想理解对方,而只是一味地捍卫自己的立场。家长应该避免进入不想/不被理解的死胡同。孩子非常需要善于理解的家长。家长应想方设法使自己具备“感同身受”的能力,而不应该成为心胸狭隘、不以孩子需求为坐标的“总有理”和“凡事通”。

前言

自序“我对序完全不以为然,因为这样的东西反正鬼都不读。”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马塞尔•莱希•蓝尼奇有一次在一场电视讨论中如此宣称。我的意见恰恰与他相左。我认为,序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一本书的内容。所以,如果你现在不读这篇序,我会觉得非常遗憾。归根结底,你应该知道:我“为什么”和“为谁”写这样一本书。这本教你理解孩子的工具书,来自于我跟孩子和家长一起的点点滴滴的工作实践,也就是说,它不是我在教育科学理论的“象牙塔”里捏造(凭空编造)出来的。在超过40年的时间里,在工作中我总是接触到苦苦寻找育子方案的家长——在最近的20年里,每周我都会面对不同的面孔,而他们提出的问题却大都相同或者相似。当我尝试着回答他们的问题时,我常常被同情和愤怒撕裂成两半。比如,当家长因为孩子蛮不讲理或者不听话而既激愤不已又无比担心时,我对他们充满了同情。可是让我生气的是,有些问题并不是孩子而是家长自己造成的。他们虽然爱孩子,但是却使得孩子很难甚至不可能同样地爱他们。我用了很长时间才终于明了,尽管许多家长出发点是好的,愿意给予孩子世上最好的东西,但他们并不知道,对孩子来说什么是最好的。他们努力寻找所谓的教育秘诀或者偏方。我告诉他们,秘诀、偏方之类的东西根本就不存在,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他们的需求也是独一无二的。孩子需要的是“量体裁衣”式的教育方式。家长们听了我的话都非常吃惊。许多家长完全依靠自己的直觉或者随心所欲地教育他们的孩子。当问题出现时,他们首先把孩子当成“罪魁祸首”。然后,事情就往往出现这样一个结果:谁不听话,就得尝尝棍棒的滋味。这样的结果可能引起新的教育问题,许多父母往往并不了解这一点。有些家长甚至为自己的教育方式开脱:我就是在这种教育方式下长大的,不也完好无损吗?没有比这样的话更愚蠢的了!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有着与父母完全不同的遗传基因。孩子在感知、思维以及行为方式上都与父母不同,孩子的强项与弱点也与父母不同。再说,孩子生长于一个完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他完完全全是另一个人。多年的工作经历使我深信,许多家长欠缺的教育能力是引起教育困境最主要的原因。关于这一点人们已经讨论了多年。人们做了数不清的报告,提供了许许多多的分析资料,举行过形形色色的各种讨论,但是人们完全没有走出教育困境,结果恰恰相反!我甚至有这样一个印象,家长在教育问题上越来越不知所措。个中原因在于,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教育顾问冒出来,他们造成了家长更多的迷惑。如果有人认为通过赞扬法就能解决多重复杂的教育困境,那他就大错特错了,而且对于寻求帮助的家长来说完全是帮了倒忙。其他所谓的顾问也没起什么好作用,诸如那些警告家长正在把孩子培养成恶魔而又不告诉家长如何避免的所谓专家。我这本教你理解孩子的工具书力图在教育问题上做更深入一些的探讨,并且希望给予儿童教育的相关人士一些指导。我将从教育实践出发,但不会只描述事件的原因和结果,而是会同时兼顾科学理论知识,比如遗传学和大脑研究的成果。这两方面的东西对于充满理解的教育方式是不可或缺的。我为什么写这本书我深信,在对少年儿童的充满理解的教育和照顾方面德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总的来说,针对孩子在智力、精神以及社会能力的发展方面的需要,我们给予的理解太少。在我们这个敌视孩子的社会(罗曼•赫尔佐格这样描述)罗曼•赫尔佐格(Roman Herzog,1934~),1994~1999年任第七任德国总统。——译者注,做一个孩子实在不容易。  这个现象的产生有着诸多的原因,但是根据我的观察,最重要的原因乃是许多家长把孩子看做缩小了尺寸的成人,而不是把他们当成有自己特点及适龄行为方式的孩子。在理解和关爱方面的欠缺常常会导致孩子在身体和心灵方面受到损害,这种损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这一点可以而且必须彻底改变。我们急需一种新的教育文化,这种文化应该立足于孩子的需求和特点,并且要适用于跨时代的人文价值和形式。只有最终实现了这一点,才有可能扭转教育上的恶性循环。针对这种循环,法国剧作家杰•阿努伊这样描述道:“孩子们必须一直忍受教育者的愚蠢,一直到他们长大成人并重复同样的愚蠢。”瑞典人依伦•凯依伦•凯(Ellen Key,1849~1926年),瑞典作家、妇女运动活动家、女性设计评论家。——译者注在其1902年出版的著作《孩子的世纪》中已经呼吁了一种新的教育文化。出于不同的背景,她的少儿教育理念在德国只得到了有限的实现。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几个国家,情况有所不同。当然在那些国家,教育也并不都是尽善尽美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那儿,即将成为父母的人在准备过程中,绝对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如何为人父母,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那儿为孩子提供的条件也远远优于德国。正在读本书的读者,如果至今为止你还远远不是一个立志于促使家长成为孩子们代言人的人,那么,就让我们现在一起来做这件事以实现一个伟大的梦想。这也是除我之外,许许多多的人多年来的一个梦想。尽管有很多人期望一种新的教育文化的出现,但是这个群体相对于整体来说,仍然还是一小部分,大部分人出于懒惰或者狭隘的见识,依旧不肯放弃古老过时的教育方法。如果只有很少的人有这样的梦想,那么这个梦想永远只是一个梦想。如果很多人有着同样的梦想,那么这就是梦想成真的第一步,而这正是我所希望的。我的这个希望源自我的一个认识,即21世纪的家长、儿童和青少年在相处中需要更多的理解,在生活中需要更多的有益的支持。我为哪一个群体写这本书。这本书是我为家长们和那些对高品质以及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感兴趣的人写的。我希望借助于这本书,鼓励他们学习和掌握一定的教育能力。关于本书的内容和结构在内容上,一方面,这本书包括那些惊慌失措、自觉压力太大的家长在跟我有过的无数次谈话中常常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把我轰炸得体无完肤,甚至难堪无比;另一方面,这本书罗列了我跟自己的孩子和孙辈以及学生交往的经验和观察。我曾经做过15年的教员,从学生们身上我学到的东西最多。本书有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我着重从不同的方面阐述一个问题,即孩子在身体、智力和精神成长的过程中,以及社会能力的培养中需要什么。在第二部分,我主要阐述为什么教育是最有意思的。同时,这也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一件事儿。在书中,我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并且尝试借助实例来解释一些相关联的事件,但有时候,难免会用一些嘲讽的言辞,在此我请求读者的谅解。我是一个狂热的教育家,向往一个爱护孩子、崇尚家庭的社会,有时候当然也会像所有人一样:时间长了,难免忍不住会对不科学的教育方式,做言辞有些激烈的批评。最后,我衷心祝愿你和你的孩子能够开卷有益。彼德•包理希教授2009年5月

内容概要

彼德·包理希教授,生于1932年,是改革教育学以及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的最著名代表人物之一。作为6个孩子的父亲和15个孙子孙女的祖父,加上多年来作为教师、校长、学校教育顾问以及教育学教授的经历,他具备了数不胜数的实际工作经验。在本书中,他结合了他的工作经验和他的专业知识,令本书更有说服力。他的观点极受重视,他也毫无保留地在报告中、讨论中、研讨会中、广播电视节目中以及报纸上表达他的观点。

彼德·包理希教授教授在全德做过无数的报告,在巴伐利亚广播电台主持过长达10年的家长有约节目,回答了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许许多多问题。家长们不断提出的问题,他在本书中都做了极为详尽的解答。提高家长、幼儿工作者以及教师的教育水平,是他几十年来孜孜不倦一直在努力做的事情。

在他的家乡因戈尔施塔特,彼德·包理希教授教授跟他的怀有共同教育理念的同事在1981年创建了一所“独立学校”、三个幼儿园、一个“教育咨询服务点”和一个“教育科学研究院”。1991年,他又创建了一所“家长学校”,至今已经有上千的年轻父母上过该校的课程。他曾经在由市民自发的教育组织“行动中的人文学校”中担任了10年的全德主席。

书籍目录

上篇  关于孩子:孩子是什么样的人,他们需要什么?  第一节  儿童教育的1O条戒律  第二节  理解孩子足可能的,但是不太容易  第三节  孩子不是“小大人儿”  第四节  每个孩子鄱是独一无二的  第五节  孩子需要信任  第六节  孩子是骗不了的  第七节  孩子需要自我保铲机制  第八节  孩子需要朋友  第九节  孩子不是外交官  第十节  孩子需要界限,父母也需要理解孩子的特点  第十一节  为什么保持前后  致、坚持原则不是一件易事  第十二节  如果孩子害羞  第十三节  遗传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  第十四节  永远不任用暴力  第十五节  如果孩子不听话  第十六节  如果孩子有嫉妒心  第十七节  孩子给家长和老师的26条备忘录下篇  关于父母:父母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必须知道什么?  第一节  父母不可能是孩子的哥们儿  第二节  教育是以身作则  第三节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教育的根本  第四节  父母意见一致,子女教育会简单一些  第五节  幽默是良药,讥笑是毒药  第六节  唠叨者、小人及抱怨者  第七节  情感不总是最好的向导  第八节  不要再溺爱孩子  第九节  “再这样下去不行,你得改变自己”  第十节  宠儿不见得是幸福的孩子  第十一节  不要被自吹自擂的家长搞得发慌  第十二节  教育过程的“四步曲”  第十三节  表扬有益——但并不总是如此  第十四节  “苹果不会掉在离树很远的地方”——真的是这样吗  第十五节  说谎常常是恐惧不安的表现  第十六节  教育的三大要素:规范准则、行事范围、礼仪习俗  第十七节  跟孩子一起过有信仰的生活  第十八节  你到底了解我多少

作者简介

《如何做一个理解孩子的人》内容简介:通过独一无二的特定的需求,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天下无双的、不可比较的。这点对教育的整个过程以及所有跟儿童教育相关的人意味着什么,彼得•包理希教授在本书的每一篇、每一节里用一目了然、通俗易懂的方式作出了解释,他从自己多年跟少年儿童及其家长接触的经验出发,同时兼顾了最新的教育学、发展心理学以及关联学研究成果。
彼得•包理希知道少年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什么,因为他掌握了良好的教育及造就快乐儿童的秘密。在本书通俗易懂的阅读兼教材类的书籍中,他鼓励年轻的父母把孩子培养成独立自主、全面发展的人。这位教育学教授讲述了许多家庭和学校在教育过程中的经历,还结识了如何更好的理解孩子。同时,他还阐述了为什么孩子期望在父母身上找到榜样,而不是把父母当成哥们儿。
最后,他告诉大家为什么家长在照顾、教育孩子的同时,不应该丢弃自己的需求。

图书封面


 如何做一个理解孩子的人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这本书经过另外包装,样子看起来很不错
  •     父母亲们里面,能真正理解孩子的人真少啊,好好学习,好好体味吧
  •     道理知易行难,希望能改自己带来帮助和改变
  •     我读了,读得很仔细, 因为我有一个正处青春期的孩子,每天他都给我惊喜惊讶惊险惊心的感受.我希望从书里能找到跟青春期孩子交往,理解青春期孩子的方法,因为我爱他,不希望在模糊误解中走过生命中这一重要的阶段,尤其不希望留有遗憾.
    这本书给了我切实的帮助.
    强力推荐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