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红兵海外日记》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地图 > 旅游随笔 > 葛红兵海外日记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7
ISBN:9787535430489
作者:葛红兵
页数:267页

一本忧国忧民的书

 知道葛红兵是他提出的“中国应停止宣仇式反日宣传”的观点,结果一些社会渣滓又扛起红卫兵的大棒,把他打成卖国贼和汉奸。激进分子们把葛红兵声讨成民族败类,发誓要剥他的皮。后来又因为寻找关于“口交”的资料,搜索到他在海外日记中描写新加坡禁止无做爱作后盾的纯“口交”式性行为。现在则是在图书馆中借阅的这本《葛红兵海外日记》。 葛红兵的这本日记中却没有关于新加坡对口交的法律管制的内容,可能和共和国的其它公开出版的书藉一样,这本书也惨遭“阉割”了吧? 是凡在中国国内出版的图书,他们有一个相同的标记,都是姓“共”。只有符合“共”的利益和政治观点的书,才能逃过一劫。号称南京大屠杀史料整理的巨作《被遗忘的大屠杀--1937年南京浩劫》,进入中国,也是被刀削割得惨不忍睹。九泉之下的张纯如,如果知道她的多年心血在大陆被如此“忽悠”,心里会怎么想?读过张纯如的书的人如果知道她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书中多处被删除的事实,心里又会怎么想?图片来源:当当网 葛红兵的这本日记名为日记,严格地说是游记,是知识加经验的产物。文字上并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但思想比较深厚,观点独特。而且观察到的异域风情与社会状态与中国国内的现状“相映成趣”。而这,正是葛红兵兴致勃勃描绘的东西,和读者如饥似渴想要的内容。它既让人大开眼界,也让人在思想深处进入“变革”。海外日记描写了三个地方:新加坡、法国、巴黎。这三个经济发达、文化活跃的国地方和落后封闭的中国,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一个国家的文明与另一个国家的文明的距离有多远,都可以从《葛红兵海外日记》一书得得到明确的答案。葛红兵作为一个旁观者,当然不能以更真实更客观的眼光和感受来体验异域的风土人情。但作为职业的笔客和思想者,他是敏感的,一些在当地人看来是平平常常的事件,在他这个异国人来讲,就是非常“新鲜”的。这种新鲜来源于他所看到的所听到的事件和他在国内经历到的事情形成的差别。有时候,这种差别甚至是葛红兵刻意寻找的;他正试图通过这种国与国之间的差别,来表达他对文明国家与落后国家对比形成的残酷概况,以形成具有冲击力的“思想语言”。所以,葛红兵的文字并不都是冷静的。在很多时候,是很有煽情性的,近于偏执。而这种煽情,根基于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和经济的迥异。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偶然的经历,会被作者放大到普遍的行为;这种夸张是由游客的身份决定的;走马观花式的考察,必然会让文章的某些地方失真。葛红兵的观点是个人观点;他当然希望自己的观点能通过文字,向国内的大众传达。所以,他的文字是写给国人看的,没有超过“国度”这一界线。从这个角度来看,他是真正“爱国者”。一个用灵魂来写作的人。那些磨刀霍霍、气势汹汹扑向他来的正义的家国的大侠们,即使不是伪善的小人,至少也是愚蠢到了不可想象的程度的无知之徒。我并不喜欢游记一类的文章。但以前有两个人除外,现在则加上了葛红兵。以前的两个人,一个是林达(其实这是两人的合名),一个是余秋雨;他们的游记并不仅仅是简单的风景的记录,而是历史的纪录,文化的反思,文明的觉醒;所以,这样的游记,才是有价值的,对于今天百孔千疮的中国特别具有借鉴价值;看了之后,你不会觉得后悔。如果单纯是游记,那还不如去找本当地风景游记来鉴赏,那里的内容更全面客观,图文并茂。《葛红兵海外日记》是当世的写录,如同一个窗口,让身在国内的人看到了外面的世界。那个世界的多姿多彩,会自然地影响到国内的人的意识和思想。而在力透纸背的文字背后,可以看到葛红兵那颗忧国忧民的心;可是,就是这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却被中国的现代版红卫兵小将们视为洪水猛兽,当成国内的千夫所指的“大魔头”,这究竟是谁的不幸呢?

与思想者同行

海外日记,总共是三辑,两年的时间,多个国度的行走。不是浮光掠影的风景片式的介绍,他和它们,象一个神交多年的老友,轻车熟路,里面自有不得言说的传奇和默契。葛没有把书名取作游记,而是日记,日记代表的是一种生活,而游记却是生命中的异类,短暂而不属于本相。走到哪里,不都是生活呢,对这样的一个人来说。他在行走,在无时无刻的睁大眼睛观察。他要用全部的感觉去触摸这个世界,去思考。就像他和另外的人的关系,他需要一个拥抱,而不是冷漠的客套的若即若离的关系,或许,这样一个孩子,他总是会受到伤害,可是他最先得到真理。     他用新奇的眼光观望着一个个别样的世界,可是这样的世界在他的眼中又不是一个可以赏玩占有的玩具,从某种意义来说,他并不是一个物质主义者,他感同身受于物质的刺激,可是刺激过后,却是思想给予他的救赎,使他免于沉沦。就像娓娓而谈的一杯他最爱的咖啡,却与他的小悲欢无关,是咖啡的缭缭清气中升华出来的关于社会和人生的大忧思!     在南洋,他是一个心急的社会改良主义者。新加坡在他的眼中,就像一个彬彬有礼,爱岗敬业五好青年,他那么年轻又那么近乎完美。不由得不使人心生喜欢和仰慕。他一边不吝惜任何的溢美之词地赞美真正的礼仪之邦,一边却是不遗余力的呼吁自己的国度——我们为什么不是这样?他思考着,带着笑,又含着眼泪,发出思辨的光芒。教师撕本子事件,环保和动物保护,可以看到葛对于这个他所喜爱的国度也并不是爱屋及乌,他总是在审视着,看到优势所在,也看到问题所在。他知道真理并不是传说中的纯净物,他要用他的真诚,他的智慧和勇气,煅练出一条真理之道来,即使它还不是纯净物,可终归是无限接近于纯净。      继续跟着他走,他说道“新干线”,说到中日问题,就有点激昂起来。突然觉得自己很了解他了。以前注意过这个人,是因为他经常招人骂,骂的出名之后,又有人骂他“借着别人的骂声”出名。现在觉得很有意思,这些骂者既然认为他真的是只会作秀,真的认为葛是“借骂出名”,那么他们怎么就忍不住还要骂他呢?书里面的这个朝圣者,不过是一个敢于说出皇帝没有穿衣服的孩子而已。他讲出来大家都没有意识或者不敢讲的真相,说得还一副大家好像都是错的架势,理直气壮,理所当然,自然招致很多人的嫉恨——“我也知道,本来我也想讲,凭什么他给讲出开了!”这些思维也是大有人在的。他考虑的问题,其实很实际而诚实的,并不是什么高见,也不惊世骇俗,就像那个孩子一样,说的都是实在的真理,只是因为他要追求的是被时代所遗忘的真理,那么执着,又有点天地不怕的勇气,就显得卓尔不群。      南洋走遍,说到他对于生命短暂的深刻感受,马上旧仿佛变成一个沧桑的老者,《30后》一节,他说看到那些“神闲气定的鸟”,看到那些为自我而活的人,他就渴望“心不为形役、不为物役,甚至不为自己所役”的生活,他觉得自己还没有做到,因为有太多的羁畔和眷顾,可是我觉得,他是自由的,至少心灵是自由的,就像他说的“想想,看着天空发一小会儿呆,那天空就是你的了。”其实,光他神游的那一小会,他就是纯粹的,是属于自己的了。     与新加坡的年轻有序相比,在葛的眼里,欧洲更像是一个老者。只是,“从外貌上看,巴黎更古老,而伦敦则要年轻得多”如果说新加坡让他激扬,那么,老旧的欧洲却让他沉潜。他象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归”的髻髻老者。这里的一花一草,一砖一瓦,都让他不由细细体味,因为他知道,他不是一个游客,他不是为了寻找变化而来,不是为了艾菲尔铁塔现代感而来,而是为了寻找少小时丢失在历史中的“信物”,也就是他的信念所在,追寻真理的所在。他要与历史这个老人对话,走进深处,得到启示。与暴走者不同,他追逐的不是身体的极限,而是思想的极限基础上文明和宗教的合理性。在这个朝圣者的心里,所有的感觉都是打开的,人与万物都是可以对话的。他不知餍足地与大自然展示的一切沟通着、相互欣赏着,他的震撼和惊叹,都是内心秘密流动出来的甘泉,滋润着他干涸的心灵,当心逐渐得到完满时,所有的困苦都是甜美的了。     一杯陈酿的葡萄酒、一处圣贤流连过的咖啡馆,一座守护天空的教堂,一个陌生人的微笑,都是上帝偏爱的神器,足够让他凝神观注,让他心境澄明,或许都市的喧嚣让某些读者对这本书浮光掠影,可是当他们的心灵走进去时,葛文字足够有感染力,让追随者也得到了上帝的眷顾。他说:“人类只有在为上帝工作的时候,人才有如此巨大的创造激情。”我想,或者这本书本身就是写给他心目中的上帝的,所以他在整整隔了一个世纪的文化时差的隔阂中,有那么的温婉的激情,那里细致的洞察力,写出这么辽阔的文字来。  


 葛红兵海外日记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