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烈相约名人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地图 > 旅游随笔 > 叶永烈相约名人

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8
ISBN:9787110078051
作者:叶永烈
页数:222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钱学森梦圆飞天 2003年金秋10月,从浩瀚无垠的太空,传来中国人进军的脚步声。千年敦煌飞天之梦,终于在今朝化为现实。 在炎黄子孙欢呼雀跃之际,在北京,一位九十有二的耄耋长者坐在病榻上,目光久久地注视着正对面书架上的“神舟号”飞船模型,眼角皱起了鱼尾纹,舒心地笑了,甜甜地笑了。 他,便是有着“中国航天之父”美誉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2003年国庆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曾庆红看望的第一位归国知识分子便是钱学森。 钱学森一生有过激动的“三笑”。 头一回是在1955年10月8日,他经过五年的坚持与斗争,终于从美国回到祖国母亲温暖的怀抱,过度的喜悦使他热泪盈眶。美国当局当时千方百计阻挠他返回新中国,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理由”,而五角大楼海军副部长金贝尔(DanA.Kimbeel)所说的一句话,可谓“高度概括”之语:“无论如何都不能让钱学森回国。他太有价值了,抵得上3到5个师的兵力!”然而由于周恩来总理的直接过问,在中美华沙谈判桌上,美国政府代表这才不得不同意让这位杰出的导弹专家回到新中国。其实,钱学森的价值远远超过5个师。他回国后才5年,在他的主持下,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导弹就顺利升空,意味着中国朝着国防现代化迈出历史性的一步。 第二次开怀大笑,是在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在他回国后的第十个年头,即1965年1月,他向中央提出人造卫星研制计划,这一重要计划也就因此被命名为“651工程”。在他的运筹帷幄之下,只用了5年时间,就成功地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中国从此敲开了太空的大门。 他第三次心花怒放,便是在如今中国第一位宇航员昂首阔步太空之际。企盼了多少年,这一闪光的时刻,终于在他有生之年到来。 我有幸零距离目击这位中国“航天元帅”的风采。那是在1979年2月23日,我忽然接到他的秘书柳鸣的电话,说是他来到上海,约我一谈。事情的起因是我当时担任《向宇宙进军》一片的导演,这是一部一个半小时的影片,共分三辑,我把拍摄提纲寄往主管部门——国防科委以及第七机械工业部审查,没想到当时担任国防科委副主任兼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的钱学森亲自看了拍摄提纲,乘来沪之际跟我谈谈他的意见。当天晚上,我如约前往上海延安饭店。柳鸣领着我来到楼上一间会客室,我刚坐定,穿着一身军装的钱学森就来了。他摘下军帽,露出宽广丰满而白净细嫩的天庭,书生气质十足。一双眼睛,射出睿智的目光。虽说他出生在上海,由于3岁时便随父亲前往北京,所以满口京腔。他谦逊地自称“笨人”,“对艺术外行”,却对影片提出诸多建设性意见。

前言

如果说,几十万字的长篇传记是一尊精美的青铜雕像,那么短短几千字的人物特写就是一幅速写画。精雕细刻固然反映人物的风采,寥寥数笔其实也传神。    我在创作砖头那么厚的长篇传记的同时,也常常写各种各样的人物特写。这本书,就是我的人物特写的选集。    人物特写短小精悍,往往是抓住人物漫长一生中的一个小小的侧面,一个动人的瞬间,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段曲折的经历,以小见大,从短短的篇幅折射人物的精神风貌。    我是一个采访面甚广的人,三教九流的各色名人,无不在我的关注之中,涉及方方面面。我用我的笔,记录了我们时代的各种人物,也就记录了我们的时代。在我的这本选集之中,着重选择文化、科学方面的人物特写。    这些人物特写,绝大部分来自我的直接采访,不少是独家采访。正因为这样,这本书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承科学普及出版社的美意,出版我的自选集。除了本卷之外,另一卷为《叶永烈行走世界》,一卷写人,一卷写景。    《叶永烈相约名人》分为文学与艺术专辑、科技与科普专辑。文学与艺术专辑,分为《文坛名家》、《艺术之星》两章;科技与科普专辑,分为《科技群英》、《科普之星》两章,另有《序章——我的怀念》,写我眼中的北京大学三位老校长,写给予我以难忘帮助的陈望道先生和方毅副总理。    感谢科学普及出版社总编辑颜实先生、编辑室主任徐扬科先生、前副总编辑白金凤女士和责任编辑吕鸣女士给予的鼓励和支持。    叶永烈    2012年3月31日于上海“沉思斋”

内容概要

叶永烈,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一级作家,教授。1940年生於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於北京大学。11岁起发表诗作,19岁写出第一本书,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主要新著为150万字的“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展现了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诞生的红色历程;《反右派始末》全方位、多角度反映了1957年“反右派运动”的全过程;180万字的长卷《“四人帮”兴亡》以及《陈伯达传》、《王力风波始末》,是中国十年“文革”的真实写照。《邓小平改变中国》是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全景式纪实长篇。《受伤的美国》是关于美国911事件这一改变世界历史进程重大事件的详细记录。此外,还有《用事实说话》、《出没风波里》、《历史在这里沉思》、《陈云之路》、《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走近钱学森》、《美国自由行》、《星条旗下的生活》、《俄罗斯自由行》、《欧洲自由行》、《澳大利亚自由行》、《真实的朝鲜》、《今天的越南》、《樱花下的日本》、《南洋风情》、《面对“韩流”》、《多娇海南》等。

书籍目录

序章 我的怀念
 怀念北大三位老校长
 怀念陈望道先生
 怀念方毅副总理
科技群英
 华罗庚的“架子”
 苏步青的笑与不笑
 钱学森梦圆飞天
 钱伟长写歌词
 归来的“朝圣者”一一汪猷院士
 谈家桢院士的“两落两起”
 跳蚤专家李贵真院士、
 蚊子专家陆宝麟院士
 蛇医传奇
 “千手观音”陈中伟
 为陈中伟院士扼腕而叹、
 运动员派头的汤佩松院士
 顾功叙从村童到院士
 在搜寻彭加木的日子里
科普之星
 追寻高士其的足迹“
 高士其最后的日子、
 周建人的“大自然之歌”
 贾祖璋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被江青下令逮捕的公盾
 访科普元老卢于道教授
 两代编辑情
 路明印象
 数学+文学
 科学童话作家鲁克
 穿白大褂的作家一一冰子
 “小伞兵”和“小刺猬”
 顾均正与《和平的梦》
 郑文光与《飞向人马座》
 迟叔昌与《割掉鼻子的大象》
 ……

编辑推荐

《叶永烈相约名人:科技与科普专辑》共两部分,科技与科普专辑,分为《科技群英》、《科普之星》两章,另有《序章——我的怀念》,写我眼中的北京大学三位老校长,写给予我以难忘帮助的陈望道先生和方毅副总理。

作者简介

《叶永烈相约名人:科技与科普专辑》内容丰富是叶永烈采访形形色色名人的特写集。他从众多的精英人物中选取公众所关注的人物,而在刻画人物时又选取特殊的侧面。《叶永烈相约名人:科技与科普专辑》极具可读性,不少文章系独家采访,富有史料价值。

图书封面


 叶永烈相约名人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