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巴拉之路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地图 > 旅游随笔 > 香巴拉之路

出版社:新世界
出版日期:2008-6
ISBN:9787802285897
作者:龙安志
页数:189页

章节摘录

插图:赴我以前来过这儿,我清楚地记得。我试图记住,只是不能肯定。我再次试图记住。那是我四岁时做的一个梦:我冒险进入一个峡谷,峡谷延伸进入沙漠,时间不复存在,空间漫无边界。方向失去了意义。这个空间无限地伸展开去,进入永恒。群峰四起,在地平线上化作尘埃。方向感荡然无存,也无需存在。渐渐恢复的意识,在我心灵深处低吟——别无它路,唯有穿越沙漠。无法返回到来时的路上,我哭着醒来。我十几岁时又做了这个梦,梦见我进入一个无度王国,那条峡谷又出现了。这回峡谷更窄更深,但却很快延伸进沙漠。我找不到穿越沙漠的路。前方的群峰气势汹汹,向我发威,我几乎是在体验梦魇。我猜想,要抵达那片山峰,就必须要穿越这片沙漠。我确信这沙漠是不可穿越的。如果穿越不了,这地方就一定是个错觉。担忧变成了恐惧,天地顿时一片漆黑。这是在警告我立即离开。这一次,我没有哭,而是立即折回。不久,我便醒了,发现自己躺在康涅狄格州家中昏黑的卧室里。窗外的草坪沐浴在一轮明月下,秋叶散落在地上。第三次做这个梦时,我正读大学。那条峡谷再次出现,这次是漂浮在一片雾海中。在凸出的亚硫酸盐岩石裂缝处生长着茂密的植物。刚下过雨,雨水洗去尘埃,大地万物复苏。雷声在某处回响,渐渐地销声匿迹。风吹过来,掀动着我的衣襟。尘埃四起,又纷纷落定。高原断裂,形成了峡谷。雨水冻结,演变成雪。寒风呼啸,夹杂着冰雪,飞向四面八方。顷刻之间,沙漠被厚厚的积雪所覆盖。悬崖峭壁俯瞰着白雪皑皑的沙漠,上面也盖上了厚厚的积雪。很快,所有这一切开始缓缓漂流。我明白要封路了,于是迅速离开。只有一条离开的路,一条狭窄的石子路。这不难辨别,因为只有那条路是光秃秃的。入口即是出路,别无他选。我深知,如果不快点儿离开,就会被雪封住。因为害怕,我离开了这个地方。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学生宿舍里。窗外,校园的草坪上到处散落着空啤酒罐。草坪沐浴在蓝色的秋月里,泛着露珠的光泽。此时,已是清晨。我深深地吸了几口气才彻底醒来。最后一次做这个梦时,我正在做律师,为香港一家知名的国际律师事务所工作。职业生涯的兴奋变成了难以摆脱的压力。除了在普吉岛度假之外,好像就没有任何出口。即使度假,照样遇上想躲避的客户。律师事务所内合伙人之间的明争暗斗让联合国都相形见绌。我更频繁地乘坐飞机,而不是公交车。我不再有时间喂养自己的狗。几乎每晚我都要出席鸡尾酒会,进行应酬。每天我都通宵达旦地工作,为客户拟订合同书,以便能挤出点儿时间去健身中心锻炼,然后再回到办公室。我通常都是在办公室过夜。渐渐地我开始失去锻炼的时间,整夜地在电脑前起草文件,直到凌晨时分趴在案头睡去。就在这样的一个夜晚,我旧梦重现,再次见到了峡谷、沙漠和群峰。

媒体关注与评论

很难说是否每个人都能抵达香巴拉,这取决于决心和学习,如果学习够努力,并且不断进取,积极思维,就能抵达那里。 首先,我祝愿世界享有和平,祝愿人们相互爱护,相互尊重;愿不同宗教、信仰宽容相待。第二,祝愿本土藏族人民及旅居国外的藏族同胞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故乡;愿他们致力于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开发故土。最后,我用英语为世界和平祈祷——I Pray for peace in the world!愿佛祖保佑黎民百姓! ——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 “香巴拉”就是“香格里拉”,是被一位西方作家拼写错了,导致如今大多数人把香格里拉当成了豪华连锁酒店。 香巴拉是一块净土,只有当你的意念端正了,你才能够找到它。 ——贝鲁钦哲活佛

内容概要

龙安志(Laurence J.Brahm)他是一位律师和职业政治经济学家,现在是南龙集团(Nage Group)的首席执行官,居住在北京。他撰写了20多本关于中国的书籍,包括《中国第一》《红色资本》《再造中国》《在中国谈判——36计》《中国的世纪》。他能讲流利的普通话和广东话,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和商业环境的一流评论家。除了向“财富500强”提供中国投资战略咨询外,他还是中国、越南、老挝企业和金融改革事务的政府顾问。

书籍目录

赴  经文  方向  喇嘛  佛陀  神谕  菩萨  道路归  阿里  沙漠  湖泊大山  一个灵魂  宏大的战争  消失的王国  未解的问题  时间与空间  班禅喇嘛  我们的未来尾声

编辑推荐

《香巴拉之路:一次穿越西藏西部的沉思之旅》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一次穿越西藏西部的沉思之旅!请告诉我,什么是香巴拉?怎样才能到达香巴拉?

作者简介

《香巴拉之路:一次穿越西藏西部的沉思之旅》主要内容:拉萨热闹的八角街上有一间窄小的古董店铺。缘起于偶然,作者在那间小小的店铺里发现了古老的佛经——香巴拉经文。他从店主手里买下了经文,既而踏上了寻找神秘的香巴拉之路。在经文的引导下,作者深入西藏最僻远之地。一路之上,喇嘛、活佛、游牧民与作者分享了他们对香巴拉之路的理解。最终,寻访香巴拉之旅将作者领引到了十一世班禅居住的扎什伦布寺。

图书封面


 香巴拉之路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每个人心中都有香巴拉,一片属于自己的静谧家园。香巴拉很远,也许就像六世班禅找寻白度母那样,他们只有一面之缘。错过了终究不会再来。看到这本书纯属偶然,因为《香巴拉之路》并不在我的书单之内,实属在图书馆翻查的时候,意外之书。也许这就是缘分。不可不信缘是真的,认识一个人,她在南普陀寺可有“缘”字的石头边座看两个小时,她说她信。一开始我并不相信,一块石头没有那么大的魅力后来去了,看了,这个字也深深的扎入了心里。很喜欢书里的一段话:如果某样东西不属于你,就算价格合理也别买,如果某样东西不请自来,那毫无疑问,它是你的。如果你买下它,她也不会属于你,但天缘凑巧,它可以带你去你想去的地方,而不会让你误入歧途。这些话有点像“莫强求”,有因必有果。这本书吸引我的是它彩页上的那张手绘地图,虽然没去过西藏,但有许多地方还是知道的,看着那张地图竟然有说不出的亲切。已经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西藏的了,对我来说西藏太神奇了,所以有什么让我难以置信的事情,如果给我说它发生在西藏,我就会相信。还有经文,一直觉得经文,不论是什么的经文都好高深,参不透,挺参透的人说也听得云里雾里。机缘巧合,去过一些藏传佛教的寺庙,见过一些朝拜的藏民,还有徒步前往西藏的小喇嘛,他们的虔诚让我觉得感动,同时又有些惶恐。有信仰的人是可怕的。依稀记得酥油灯的味道,寺庙中的陈设,以及念念有词的喇嘛。印象深刻的是藏民的跪拜,其实我并不理解为什么有人会千里迢迢,把自己弄得满身污渍,还不忘记朝拜,而且每个人的眼睛都很干净,笑的也很灿烂。还有那些老喇嘛们,他们德高望重,却又很谦和,给人感觉很温暖。因为他们的虔诚,让我觉得任何宗教都是不可玷污的,以至于,不论走到哪里的寺庙,不论他们是哪个教派的,我都不愿去礼拜。觉得既然不信,就不要让神仙们分心了。很想知道香巴拉经文到底是什么样的,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听到喇嘛们讲经。那些古老的经文藏着很高深的智慧,很好奇他们是怎么写成的,为什么就包含着那么多成真的语言,还给后人不少指引。不只是香巴拉经文,玛雅预言,圣经,包括易经,都有相似的神奇。开始不禁怀疑是不是2012真的存在看着作者描述的古格王国,便想起了楼兰古国,同样的在戈壁之中,同样的富裕繁荣,却又同样的悄无声息的消失在荒漠中。这些又同样是千古之谜,恐怕很难被人们破解了。其实我觉得既然是迷,就没必要破解,说不定结果让人失望,还不如给后人对一点想象力。看完《香巴拉之路》,对西藏更加好奇了,看样子,有机会我要去一趟了。
  •     前些天上网偶然看到这本书,于是就定下了,可是当当的书到了才发现由于自己的大意不小心订了个英文版的,自己的英语又很差,但是出于对香巴拉的热爱,我还是决定要把这书读一读的,于是乎我发现,作者在执着艰难的寻找香巴拉,而我在执着艰难的看他如何寻找香巴拉。他凭着香巴拉经文的指引前进,我凭着牛津词典的指引前进。就像最早在《消失的地平线》里面接触到香巴拉这个词一样,它始终让人有去探求、去思考、去感悟的冲动,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香巴拉,只是我们不太容易找到它,或者说更多的时候我们是缺少放弃眼前现实一切的那种勇气和义无反顾,如果我们真的做到了,那香巴拉也许就不远了。
  •     写下这个题目,连我自己都吓了一跳,这根本就是一个我无法解说的问题。我仅仅是想到了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有其因果,更确切的说,每个人身上发生的一切,都存在着冥冥之中的因果联系。我们每天都在植下因,也每天都在收获曾经植下的因所收获的果。这个想法来源于最近看的《香巴拉之路》,看这本书本身,或者说从图书馆借出它的那一瞬间,我的生活可能就已经植下了某个因,就已经开辟了另一条道路,无论它是一条偶尔踏寻的小径还是会连通以后生活的某条大道,无从而知。书中有光碟,这个倒是很意外,看完书,然后看光碟。其实还是看文字更有意思,无限辽远的高原空间和自己想象的空间,尤其是关于沙漠和古格遗址的想象,虽然大脑中无法呈现出其具体的样貌,但是还是比看见具体的实像好多了。第十一世班禅大师其中有龙安志和第十一世班禅交流的场景,班禅大师给龙安志戴上哈达,微笑着,悠长的眼睛和神情,有种别样的感觉,那种沉静,淡定,悠远的浅浅微笑,有种佛的感觉,我无法用语言形容。可转瞬间又觉得他分明只是一个大男孩,那时才十五岁。他的语言也是很平常似的关于和平的,没觉出什么警世之言。但是语言在这里似乎不再重要,仿佛有真气沉敛其中,不若一般十五岁的男孩子般的躁动。悠长的眼睛其实比大的圆的眼睛更有味道,生活中也是,相术里面也有长的眼睛的人比较有智慧,主贵。如果科学的说,圆眼睛接受事物的范围更大,但是没那么敛光,而长眼睛接受有限,但是内在的思考更多。所以圆眼睛的人会比较活泼聪明,而长眼睛的人会比较内敛智慧。个人也比较喜欢那种悠长的眼睛,悠远的眼神。去网上查了下,其生平经历也很很有意思。坚赞诺布出生前后出现了许多吉兆,其中有一天,桑吉卓玛出外,将孩子放在一位老师家,老师在无意间发现坚赞诺布的舌头上有一个白色的藏文楷书字母“阿”。在藏传佛教里,这是一个神圣的符号,代表了佛的化身。  按照宗教仪轨秘密寻访十世班禅转世灵童的人员根据十世班禅大师的逝相以及观湖、占卜所得结论,有了转世灵童诞生的大致方向,当他们得知有关坚赞诺布的传闻后,开始进行核查、问试。寻访人员发现,坚赞诺布对宗教器皿极为爱好,拿到手中就不放,还对寻访人员说:“我认识你们。”尤其令人惊讶的是,当寻访人员在他家休息用餐时,他抱着寻访人员的糌粑木碗说:“我也有一个这样的碗,放在扎什伦布寺里。”  经过反复验证、卜算等一系列程序,坚赞诺布被选定为数名候选男童之一,并经数轮筛选后成为参加在大昭寺佛祖释迦牟尼像前金瓶掣签的三名灵童之一,最终被佛祖“法断”坚赞诺布为第十世班禅转世真身,取得法名为:吉尊·洛桑强巴伦珠确吉杰布·白桑布。在三月份的第二届佛教论坛上面——记得那天很偶然的买了南方周末报纸,看到关于此的介绍,第十一世班禅大师最后同时用汉语、藏语和英语说,我祈愿世界和平,让佛祖保佑众生,短短的一句话令世界哗然和惊叹。可他仅仅是一个十九岁的男孩,却充分体现出了一个世界宗教领袖的风度和教养。因缘《香巴拉之路》中,作者在北京,因无法忍受拥挤的交通更重要的是纷繁的事物,从车里下来,因偶然被一个喇嘛撞上,留下联系方式,然后又到了拉萨,接着走进古董店,偏偏买了那本《香巴拉经文》,然后因着一个个指点,到了古格,又回到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班禅大师所在的地方,归还了《香巴拉经文》,得到了班禅大师的指点,然后回到拉萨。整个过程就是一个轮回,因着一个个偶然形成了整个事件的环。巧的是作者小时候便多次梦见进入一个峡谷看见大片的沙漠。看似偶然,似乎又有着必然。在生活中,我们每天植下因,每天收获果,但是却无法知道它们是怎样的联系。于是关于“缘分”的问题也是悬而未决。经常做梦,知道梦境对生活有简单的预示作用,然后发生的事情似乎就按梦境那样走下去了,但是这是怎么形成的呢。还有很多人有的第六感。如果生活在一个简单的环境中,很多事情都是可以预知的,事物呈单一的发展态势,但是在这样人与人之间,事与事之间如此频繁的接触,偶然事件不断,那这样的因缘,缘分,预兆之类的还怎么延续呢?仿佛无数个过程,就为了那样的结果。仿佛曾经不经意植下的因,就会在之后的某个时刻串接起一个果。还是想不透,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佛教里面有善因善果,恶因恶果之说,那么我们能做的也就是不断植下善的因,善待每一个人,善待每一种事物,善处理每一件事每一种关系,然后他们会形成一种“善”的关系,最终结出善果。你会发现,自己以前做过的不经意的事情,可能再后来对你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无论是好还是坏。生活是一张网,也是一个环。这本书里提到,看你是否能穿越生活中的曼陀罗,并且能够时时穿越。有时候,譬如一本书,你第一次见到它并不在意,后来又见到了,你可能会驻足一下,第三次,可能会捧起来,看看。或者是某个知识点,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并没在意,第二次出现在你的生活中时,你就会更加关注。更贴切的是人,第一次碰见可能淡忘,第二次乃至第三次出现在你的生活中时,你会觉得这是缘分。这些都始于最开始的那一个时空交叉点种下的因。如果这么说有点玄妙的话,也可以理解为普遍的生活哲学,生活就是由一个个圆环组成,不断在你生命中出现的的事物就会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个环,一个重要的事件。种下的一个个点,有的形成线,有的成面,有的呈圆,共同构成整个生活。一些巧合或许可以这样解释,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宇宙,生活中很多细微的事件预兆了大的事件。但是它们是同一性的,宇宙空间存在着磁场,当即将发生的大的事件,在这个细微事件上某一个点上相通了,便类似于共振共鸣似的,在这个点上,你会惊一下,或者停留一下,驻足一下,悟性高的人或者灵性好的人便感知到了,而一般的人可能就忽视了。所以那些会占卜的人,虽然有不少江湖骗子,但是不能否认一些人能够一叶知秋,从丝毫中洞察整体。佛教的宽容上次与一个学过神学信仰基督教的朋友交谈,我说你可能有天生的宗教情结,想要寻找一种信仰,但是在这几种宗教中,你为什么选择了信仰基督教?她说,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没法解释的,而基督教中有一个至高无上的上帝,他能够解释一切。这仿佛是一种绝对信仰,但是我仍持观望态度,虽然我知道信仰本身对人是好的。但是目前为止我还是更能接受事物呈“平面”的形式,正如世界是平的一样,“平”,也暗指了万事万物平等,宽容,呈现出它自己的轮回。在佛教中,有84000条道路可选择,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多元化,我想多元化,承认每种事物本身的属性和存在方式,譬如生物多样性,民族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人的个性多样性,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生态位,这不就是社会发展的高级模式吗?有一次听北大教授讲课提到的“中庸”,也颠覆了我以前对“中庸”的认知,曾以为就是不极端,温和的处事方式,有点接近于平庸。后来才知道中庸意味着天地万物都有自己的位置,共存共荣,回归平衡。中国传统文化的“龙”集合了各种动物的身体部分而存在的,便是中国文化“中庸”、“和谐”的最好象征。联系到商业社会,双赢,共赢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一个真正的商人总是先让别人得到好处的,当你提供了价值,你才能获得相应的回报。“佛祖没有发明宗教,而是发现了我们自身同宇宙间的联系。”我对宗教并没有研究,大致感觉基督教是一种对世界的阐释,让人去相信,信仰,而佛教是一种关系,与宇宙,世间万事万物,与人,与我们自己的内心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微妙复杂又简单玄妙,有人穷其一生无法参悟,有人天生能达到内心的和谐。人也是一种结构,每个人有不同的悟性和结构,决定了其生活方式和感受世界的方式。真理都是相通的,正如各类艺术达到一定境界都能打通一样。“真正的宗教只有一个,只要你超越表面的仪式,直抵背后的灵性宝藏。所有伟大的宗教义理在这一章互相贯通”,杰菲利•摩斯在《同一:所有宗教共有的伟大信念》中说。世界上各大宗教的基本教义都是相通的,譬如因与果,宽恕,平静与爱(见上一篇文章《真正的宗教只有一个》)。宗教即是如此,我们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当也是如此。佛教不代表一种宗教,而代表一种思想结构,该结构围绕仁慈和理性而建立。也就是围绕“真”与“善”而建立的,上次一位老先生谈到,“真”与“善”相融就是“美”,它们传递着人类生存的核心本质,这些基本的理念,无论是社会生活的真善美,还是佛教的教义,都是为了人类更好的生活而逐渐形成的。基督教是要信仰,是否虔诚,而佛需要自己去体悟,是一种参与过程,自己与世界,自己与内心的关系。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宗教形式。为什么会有宗教斗争,这实在是人类对宗教的一种曲解和滥用,形式多了就成了工具,而真正的宗教和真理却是无形的,不同的人选择适合自己的不同的信仰方式,无所谓好坏与善恶。曼陀罗与轮回“香巴拉曼佗罗是时轮金刚教义的核心,它建立了一个待穿越的王国。王国内有四大要素,即风、火、水、土。时轮金刚住在须弥山上升起的无量光佛殿里,而须弥山坐落在香巴拉曼佗罗的中央。也许,宇宙的核心就体现在我们的地球上,它其实是一种境界,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体内和心灵里。也许,如果打破禁锢,我们的思想就可以像宇宙一样无限。”这段话很有意思,香巴拉经文是第六世班禅根据自己的内心写就的,是知道我们每个人如何寻找内心的香巴拉,但是他有去过古格的前世四世班禅托付的梦境。更有意思的是,香巴拉的第一任国王苏禅德喇在听到佛祖释迦牟尼的佛教教义之后,回到香巴拉修建了三维形式的香巴拉曼佗罗,即是古格宫殿。这仿佛就是一个轮回,香巴拉曼陀罗先存在于内心,然后被香巴拉国王用三维建筑形式呈现出来,后人一直痴迷于寻找物质上的香巴拉,却离真正的香巴拉越来越远。通往香巴拉的过程,要经历无数险境,譬如毒湖没有人烟没有水流的沙漠,雪山,妖魔鬼怪,身着人肉衣裳手持文殊利剑的妖魔或是菩萨,还有风、水、火、土四道环……似乎也暗含了人类如果要达到内心世界的和谐安宁,就要经过这样的艰难的轮回。现实如此,内心也如此,可是更抽象的说,谁能保证你所经历的你以为现实中的事物不是存在于内心世界的轮回呢?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哲理啊
  •     写了作者的一段旅行,但是更为主要的是心灵的洗涤吧,起点也是终点,生命就是兜兜转转,以为自己做了许许多多,追寻着结果,也许根本没有结果,也许自己只是又回到了原点,或增加了更多的迷惑。
  •     内容不是很充实...
  •     书本只是讲解了作者自己的看法,有些探讨人生,社会,及世界的问题,但是还没有能够触及读者的内心,不能产生精神上的共鸣!可读性还是有的。
  •     看完藏地密码之后,“香巴拉”就一直盘旋在我脑海。看到这个书名就买下啦,类似于作者的游记。但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香巴拉”,希望有天我也能踏上西藏之路,寻找我心中的“香巴拉”~~~
  •     fdsfffdsfdf
  •     每次看到西藏的书籍都有亲切感,纯净的土地,淳朴的藏民,心向往之。
  •     .
  •     西藏是我的梦想。虽然在06年已踏上这片神秘的土地,但真的无法释怀。我喜欢在他的书中回味西藏的点点滴滴,感受曾经的感动。
  •     慢慢去读,不能急切,能品出一些味道来。
  •     一口气读完。在阿里的感受,与我在海拔5千米以上和穿越沙漠时的感受一样。
  •     就是有点假吧。再说谁说的香巴拉就是古格啊,我们伟大的确吉杰布也不是你想见就见的吧……
  •     下午带课没带成到把这书翻完了
  •     和《寻找香格里拉》相比,并无多大长进。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