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裂北京的那一年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中国史 > 撕裂北京的那一年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8
ISBN:9787510800771
作者:毕耶尔·洛谛
页数:246页

章节摘录

插图:从北直隶海湾哩露出脸来的朝阳正照在宁海炮台及其四周的沙岸上。台上的大炮,哑子样静默地兀自蹲着。在它们的脚下,挤满了各式的小船:渔船、中国式的帆船、巡船等等。这些船都在着忙地搬运兵士和战事用品,因此,岸上便平添了一种好像绝未经见的扰动,在拥挤走动的人们头上杂乱地招展着欧洲各国的旗子。岸上植着树木,是些枫柳之类,飘飘地落着叶了;远远有连绵的山,露出怪样的轮廓,山的峰头尖尖地逼着天直高上去。山上和四周,除掉一些耐寒的冬树之外,便无其他草木,这是说这个国度确是已到凝冰的冬季了。早上的日光虽然仍觉很热,但岸上的山峦,在日光里却总是拉长一张广漠的紫脸,看着那映在紫色土石上的日光,倒令人想起布罗滔斯①来,那里的风日真和此地颇相类似。真的,在这山色中,在这日光中,在这明净的空气中,不觉便给唤起了远人对于地中海畔的美丽的秋晨的想念。但是,从那不远的岸上一窝林子里撑出来的灰色古老建筑,那是什么?在它的头上有参差的飞檐,天矫的龙,和狰狞的怪兽,这不是山中的佛刹么?更远一点,一直蜿蜒到山影深处的一望无尽的雉堞③。那不是划分中国和满洲的万里长城么?这些又显然是异国情调了。和这空寂的冬景相对的,却是岸上在风沙中各色人众的挤动。他们有的是哥萨克骑兵,有的是奧国兵,有的是德国兵,有的是英国的海军后准军,有的是日本兵,有的是美丽的看护妇,有的是俄国的红十字队,有的是意大利兵,还有的便是我们的骑兵。

前言

《斯裂北京的那一年》是庚子事变的另一种记录,1932年它以《庚子外记》为名出现,但那个译本人们很难见到了。这个老旧的版本之发现是一件很偶然的事,拿起这本书我就不想放下了。讲述庚子事变的书,按说已经不少,义和团、八国联军以及辛丑条约都是历史教科书上必提的重要事件。1900年的中国,的确没有什么“趣味”可言,就连睁大眼睛寻找题材的影视剧都不在此讨生活,而宁可一再地重拍烂熟的老片。然而,那是一段绕不过去的历史,中国人今天的许多东西还可以从那儿找到源头。譬如我们的民族情感,我们多少有些敏感的东方文化自尊心,我们对某些西方国家的“记恨”,以及我们的心里极其隐秘的自卑,当然还有我们救国图存的深志,都在那个年头熔铸成型。1900年是中国人性格的一个拐点,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拐点。事情毕竟过去一百零几个年头了,我们很难再听北京老辈儿讲闹义和团、闹八国联军的故事——曾经亲眼目击事件的“在场者”已不再能与我们围炉夜话,我们缺少活灵活现的口述史。现有文献其实不少,但是,其一,叙述事件过程者多,描写场景者少;其二,文言多,白话少;其三,国人作者多,西方作者少。如是之故,就显出这部著作有其独特价值。这部书不是小说,不是追记,不是道听途说,更不是根据一堆“史料”摹写出来的,而是一部足称稀见的作者亲历、亲见的现场记录,像电影镜头一样为我们扫描了1900年八国联军占据北京的景象。

内容概要

作者:(法国)毕耶尔·洛谛 译者:允若 解说词:赵润田毕耶尔·洛谛,本名朱利安·韦奥(JulienViaud),生于1850年,卒于1923年。他是职业法国海军军官,在大海上周游列国达40年,足迹遍于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沿海诸国,开阔的阅历为他的写作增添了丰富的题材,助其写出大量散文和游记,使他成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以描写海外风情见长的法国文坛大作家。1892年,他以多数票击败了自然主义大师左拉。入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成为法国“40位不朽者”之一,以其文学成就享有世界声誉。

书籍目录

第一辑:黄海的舰群第二辑:宁海炮台第三辑:到北京去 一、从大沽到天津 二、义和团的两女神 三、一片废墟的通州 四、巨城骤现 五、在法国公使馆的鏖战 六、帝城光景第四辑:在帝城里 一、住进瀛台 二、设在团城的办公室 三、废室 四、利玛窦墓园之毁 五、猫与贼 六、雍和宫 七、文庙、石鼓和孔子的训辞 八、参谒西什库教堂第五辑:第二次进北京第六辑:到皇陵去第七辑:北京的最后勾留附录:辛丑条约

作者简介

《撕裂北京的那一年》是一部让我们至今读起来犹觉心悸血涌的史实记录。书中记述了1900年八国联军铁蹄踏过的中国北方,在大沽口,在天津,在通州,在直隶,一路上超出今入想象的惊天惨景。这部书不是小说,不是追记,不是道听途说,更不是根据一堆“史料”摹写出来的,而是一部足称稀见的作者亲历、亲见的现场记录,像电影镜头一样为我们扫描了1900年八国联军占据中国北方的景象,但它绝不缺乏文学性,它是文学语言与史料价值的结合产物。

图书封面


 撕裂北京的那一年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我很隆重地和大家推荐这本书。推荐理由,比现在市面上好多打着“老北京”旗号的书好看了不是一星半点。这本原名“庚子外记”的原作者,而非译者,是一位当年随八国联军来华的法国人。文章的正文用第一人称的视角记述了1900后列强入侵的中华大地之实况——而相应时期国内可供参考内容甚少。原因你懂的。推荐的第二个原因,老外的语言逻辑,就是在表达阐述方面注重内里关系。刻画所见所得,摆事实,即便夹叙夹议,一定有诸如“四公里”“向南直行”“两道红墙围绕”这样的数据记录。所以对于一些现在已经不存在的建筑或事物,通过这书可以一窥。然后的一点,通过当时外国人的视角,可以更清楚地推断当时中国清朝在世界舞台上的形象,中国的国际形象如何,外国人是怎么看待中国人、中国文化的;而诸国军队在华的内容也有涉及,由其中不难看出他们彼此之间的力量对比和各自的国际地位。最后的一个原因,图文并茂之余,有原作者和译者的传达之外,还有第三方编者,采用批注的方式讲解补充或纠正设疑。实实不失一种很好的编撰方式。我喜欢编者夹议的这句话!北京,是一种感觉,一种情绪,一种生活。“并不是一瞥便可洞悉的”!撕裂北京,穿越回京。另外,文中关于前门东西两侧各有一火车站的描述,我摘录于此,供参考。1900年以前,天津至北京的铁路终点站是永定门外的马家堡。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英国人将永定门西侧城墙扒开豁口,把火车站修到了外城的天坛。又在1901年将永定门东侧城墙扒开豁口,铁路沿外城东部经广渠门内至前门,火车站即后来的京奉铁路火车站,今存,为铁路博物馆。1900年,以法国为主,将卢汉铁路卢保段(卢沟桥至保定)从卢沟桥车站北沿,经西便门入城,终点为前门西侧。末了,读后感,一言蔽之。撕裂北京的,是那一年;撕裂我的,是读书的时候,也是现代人我,穿越回上世纪初的时候。
  •     此书作者是穿法国军服的一位文学家所写的他眼中的1900年那个动荡年份中的北京城。从天津到通州,从中南海到紫禁城,从天坛到清西陵...,一路走来,景色、血腥、故事、感受、官员、乡绅、暴徒、义士、英雄、母婴...,那个不安年份里的种种。很难想象如今五光十色世俗热闹的北京城当年竟然到处奔跑着吃死人肉养肥了的野狗。作者是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基本稳固下来后才水陆、陆路进入“鞑靼城”的,所以最强的血腥与苦难也许已经滑过。作者毕竟是个有知识的文明人,虽为征服者或说入侵者,文字中还是充斥悲悯的情怀,自我反思不算多见。书中描写景色笔墨较多且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词句优雅,人文情怀浓重,但未必适合我。译者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学者,我猜想先生法语与文学休养都很好。书中配有大量清末和现代的黑白照片和相关注解,较强力的配合了文中所述,评述者还大量引用同时代人物文字配合或反驳原作者正文,如引用八国联军总指挥德国人瓦德西的论述。评述者部分针对作者观点的感情基调我觉得有点狭隘了。评述者有句话很好,大致意思是:对1900年义和团运动的了解是需要看很多资料才会有个大致比较客观的了解。
  •     二战后的1950年代,欧洲民众要求战败的德国归还抢掠的名画、雕塑等艺术品,而德国则要求战胜的苏、美、英等国归还从自己这里掠夺的艺术品,取得了很大的成果。1955-1958年间仅苏联就将150万件的艺术品还给了德国人,美英也还了很多。可是到了1960年代,这种呼声就渐渐沉寂下来了,因为随着经济的复苏,人们发现如何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才是头等大事;另一方面,执着地追回战争时或战败后被抢走的国宝,虽然天经地义、勇气可嘉,但不可避免地让人想起战争的恐怖和战败的耻辱。很多艺术品因此销声匿迹。若干年后又神秘再现,不时引发国家间、收藏者间的纠葛,但人们认为这是另外一回事,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了,因为时代已经变了。所以,对于历史,特别苦难和屈辱的过去,时间长了,民众通常会不愿意再想记起甚至触碰。这种选择性的遗忘虽然并不能被予以道德谴责,因为人们有理由要求向前看,但总是让人感伤和嘘唏,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重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的国度。也许稍可安慰的是,《撕裂北京的那一年》的再版,并不是要让人们溺于屈辱,更不是要引发仇恨,而是提供了一份重新认识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和1900年代中国社会的史料,并给予一百年后的国人一个重新思考的契机。这一点不仅是基于历史的变迁,更重要的是这部书的特殊性。这部书是法国人毕耶尔﹒洛谛(Pierre loti) 1900年作为特使来到中国后的亲闻录。最初由留学法国的中国青年允若翻译,1932年以《庚子外记》的名称出版。本书作者在此前的1892年获得法兰西学院院士称号,是著名的作家。特殊的身份和特别的使命,亲身的经历和亲见的物什使得这部书不仅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也让它具有“现场实录”的历史价值。不过,个人觉得这部书还有一个重要的价值就是可以窥见当时法国人乃止欧洲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撕裂北京的那一年》展示的纷乱、破败、腐坏的中国,固然让人心痛,但作者洛谛在文字间时时流露的对中国、中国人的蔑视、对侵略者毫不吝啬的赞美,甚至种族的优越感更令人不忍。问题是,他为什么会又这样的观念?作为一个出生在文艺复兴运动后的欧洲人、一个来自有理性关怀哲学观的法国籍作家,作者的狭隘和偏见似乎更让人难以理解。抛开特殊的身份、个人道德观和种族观不论,这似乎和19世纪的历史大背景和世界观有关。工业革命带给了欧洲技术和生产力的飞跃,也给他们以征服世界的自信。那时的欧洲专注于原材料的掠夺、殖民地的拓展等,支撑他们的是弱肉强食的“霸道”世界观。简单说,在他们看来,落后就要挨打,对弱者不需要同情。今天西方人念兹在兹的所谓人权、自由、平等只是施之于自己人的专利,对于其他民族和国家只需要使出巨舰大炮就可。自私与蛮横的“霸道”世界观造就了毕耶尔﹒洛谛的这份“霸道文本”。所以,在他的笔下,只有沾沾自喜,没有怜悯;只有高高在上的俯视,没有平等的视角;只有对侵略的当然化描述,没有丝毫的省思。

精彩短评 (总计18条)

  •     伪
  •     1900年到1901年,一个法国人在北京的亲身经历。很真实,文笔也挺不错。
  •     闯入者视角中的,撕裂北京的那一年。想给三星来着,但希望能多出另一视角的书,所以四星。书中描写景色笔墨较多,未必适合我。
  •     法国人果然矫情。
  •     “然而,那是一段绕不过去的历史,中国人今天的许多东西还可以从那儿找到源头。譬如我们的民族情感,我们多少有些敏感的东方文化自尊心,我们对某些西方国家的‘记恨’,以及我们的心里极其隐秘的自卑,当然还有我们救国图志的深志,都在那个年头熔铸成型。1900年是中国人性格的一个拐点,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拐点。”
  •     作为历史纪实文学,评注那位您要是少说两句,这书的可看性就更高了!
  •     用看待蛮荒野人的猎奇眼光,步入中国这个国度,还好评注也不错,义和团两仙姑那段的确是个传奇,还原了当年的情景
  •     可以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给小孩子讲讲
  •     百年后的国人还记得这一幕幕惨景吗?可曾有过反思?
  •     法国文艺青年到此一游
  •     一个征服者眼中的中国
  •     这本书作者是1900年时在八国联军中任职的法国作家,行文中有许多偏见和短见,但也是不足为奇的,但是写到战争中城市的惨烈,令人动容,太凄惨,太可怜,而是时中国官员人民的愚昧颟顸,实在使人痛恨。
  •     八国联军的残暴由法国人亲自写出来更觉触目惊心。
  •     评价这书的时候,能不能不要完全因为作者的立场角度而去扣分,反而恰恰是这种游记式的叙述,诚实的反应了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视角啊?
  •     西方人讲述中国的历史,补充了中国史料的不足
  •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     一个法国文艺腔的日记体游记,当然不能指望侵略者的文字会揭露侵略者的罪行.
  •     可以当历史教材来看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