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殃咎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知识读物 > 帝国殃咎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3
ISBN:9787550703650
作者:梅毅
页数:230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但凡造反之事,开了头就不能收脚步,硬着头皮也要干下去。特别是广西平南县的“拜上帝会”信徒在向金田村进发的途中,与清政府地方武装发生了激烈冲突,双方死伤不少。在花洲和思旺的战斗中,仅团练和瑶兵就被杀五十多人。 道光三十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杨秀清派出蒙得恩率数千人马猛攻在思旺墟驻扎的浔州副将李殿元部清军,旗开得胜,并杀掉了清军一个巡检。这可是第一次真正同清朝正规军开战。此役得胜,“拜上帝会”众人心思奋。由于当时洪秀全和冯云山在思旺指挥平南“拜上帝会”,杨秀清派来的这支得胜队伍与平南会众会师,迎洪秀全从思旺回金田,所以,思旺墟之战,太平天国称为“迎主之战”。当时情况确实很危急,由于清军在思旺墟驻防,洪秀全被困于山人村内,倘若杨秀清不派人来救,说不定洪头领就成了韩山童,事不成就会被官府捉住杀头。 可笑的是,即使官军有多人被杀,清政府仍然以为是广西的“天地会”(三合会)所为,不知道有新组织“拜上帝会”的存在,更不知有洪秀全这个人。洪秀全“大名”,思旺墟之战半年多后才为清政府所知。当然,李殿元当时率军在思旺墟驻扎,绝非是因为想抓住贼头“洪秀全”。当时,李殿元根本不晓得有洪秀全这么个人物,他在那里驻军,正因为当地是连控平南、桂平的交通隘口,必须在此地驻军,一切仅仅出于普通的军事常识。日后太平天国自己极力渲染清军大部队围困以及“天王”智能双全、福大命大,皆是为了“造神”使出的宣传伎俩。广西僻地的一股乱众,当时还真未入清政府的法眼。 思旺墟之战后,清朝地方政府确实着慌,贵州清江副将伊克坦布和松桃副将清长、浔州知府刘继祖、桂平知县李孟群等人纷纷汇聚,各带正规军和壮勇团练,分成两路向金田村开始进攻。恰在此时,博白县的会众、贵县龙山矿徒以及各地在“来土之争”中失败的客家人纷纷奔至金田。特别是洪教主的安然返归,使得“拜上帝会”会众信心大增。 精神原子弹一爆不得了,未等清军攻近金田,会众们蜂拥四出,头领们个个披发持剑,口中念咒,狂舞红旗,奋死杀向清军。由于“壮勇”(壮勇不是壮族兵勇,而是当地天地会投靠清政府后被武装成的民兵组织)身上装束与拜上帝会人员的衣服相仿(均头缠红巾),这些人率先惊溃。清军正规军很少见过这么不要命的“贼”,个个脚软,争相奔跑往后退却。清将伊克坦布提剑督阵,被自己手下溃退的士兵撞倒,“拜上帝会”会员冲上,一刀就结果了他的性命(也有说他是骑马逃跑时跌落蔡村江桥下后被杀的)。

前言

让历史照亮未来    根据我多年金融工作的实践体会,我们每个人的生命,相对于漫长的历史而言,肯定都是非常短暂的,每个独立个体,肯定不能摆脱个体所处的时间、空间那个特殊的位置。所以,每个相对独立的个人,只能从“他”本身这个相对移动的“点”上,去观察过去的历史。其结果呢,就是个人所观察、所书写的历史,也应该是当下时代的那个独特“自我”在某个特殊“那一刻”的思想灼见。    由此,当我看到梅毅(赫连勃勃大王)这八本“帝国真史”断代史系列的时候,符契相合,感到由衷的欣喜。我和梅毅2001年就相识,当时晤谈甚欢,相交忘年。我记得,当时我和这位行业内的年轻人所讲述的,多围绕深交所和上交所成立过程中的许多细节。当时我所知道的梅毅,还只是深圳证券交易所国际部的青年才俊,我们所谈所讲,也还都是关涉中国金融市场、证券市场有关的人和事。    岁月荏苒,今天我忽然发现,在我们证券监管单位,在深圳证券交易所,现在的梅毅,竟然打着一面“赫连勃勃大王”的大旗,成为声名显赫的历史学者,而且风起云涌,成为“中国互联网历史写作先行者”。几年不见,他不仅写出了几百万字的中国历史作品,可谓“著作等身”,而且坊内畅销,洛阳纸贵。从去年开始,他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开讲《鲜为人知的杨家将》《隋唐英雄志》,似乎看上去完全脱离了证券本业。好奇之余,我更多感到的还是欣喜。    有时候,我也会翻看一些时下流行的历史“畅销书”。我发现,现在的坊间不少历史读物,从装帧和文本看上去似乎“有趣”,但内容却往往失于简单粗鄙,搞笑打油。如此历史写作,显然太过于轻率和不负责任。我总是觉得:历史,毕竟要和“高尚”“正义”“崇高”这些字眼联系起来,应该和真、善、美的艰难悲壮和浩然之气联系起来。所以,历史写作者不能只为了追求大众的“轻松阅读”而满纸调侃。这是因为,我们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充满了血泪和痛苦,充满了仁人志士的碧血,而市面上许多看上去很“好玩”的历史写作,不仅不能导引我们正确阅读历史,而且会让年轻一代误读历史,使得本来能够提升心性意志的历史阅读,最终沦为鸡毛蒜皮的翻书消遣。    幸好,作为我们金融同行的梅毅,这位网络中鼎鼎大名的“赫连勃勃大王”,他的历史写作让我们眼前一亮。因为他所写的历史书籍有着磅礴大气的文字,汪洋恣肆,才情洋溢。在梅毅的文本中,没有浮光掠影的文字轻薄,更没有为了讨好低俗读者的打情骂俏,字里行间充溢着民族感情,充溢着天地正气。    跬步之积,竟成千里!梅毅进入深圳证券交易所已经十九年了,可谓是我们中国证券监管系统的一名“老兵”,但他依旧春秋正盛,年富力强。我衷心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梅毅这位资本市场的亲历者,能在巨笔弘宣中国大历史的同时,也能以一个“史官”的耐心和细心,写出我们中国资本市场的喜怒哀乐,为我们改革开放后的金融市场树碑立传!    是为序。    刘鸿儒  中国证监会首任主席

名人推荐

梅毅“帝国真史系列”的出现,让我们中国作家这个群体感到欣喜:因为,梅毅让我们看到了作为作家自我扩展的无限可能性,认识到,作家书写历史,其实是自司马迁以来的传统!而作家梅毅所撰写的历史著作,无论从文笔还是史实,都可以称之为“好的”。一部“好的”历史书与“坏的”历史书的区别,就在于好的历史学家能够运用他自己独特的判断力去解析历史。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高洪波 我看梅毅八部“帝国真史系列”断代史的时候,符契相合,感到由衷的欣喜。在我们证券监管单位的梅毅,竟然打着一面“赫连勃勃大王”的大旗,成为声名显赫的历史学家,而且风起云涌,已成“中国互联网历史写作先行者”。他不仅写出了几百万字的中国历史作品, 可谓“著作等身”,而且坊内畅销,洛阳纸贵。从去年开始,他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开讲《鲜为人知的杨家将》《隋唐英雄志》,好奇之余,我更多感到的还是欣喜。 ——中国证监会首任主席 刘鸿儒 要写活历史,除了扎实的史学功底和睿智的识见外,生动的文笔当不可少。我详读了梅毅的八部“帝国真史系列”,感到梅毅的文笔确实生动,具有亦庄亦谐的感人魅力。他的一系列历史纪实体作品,似乎有着共同的写作风格:他力图继承太史公开创的历史文学余绪和评判史实的精神,努力效法历史演义家的结构布局和善于演绎的流风,倾心于散文、小说家捕捉细节、铺叙感受的技巧,试图熔于一炉。 ——复旦大学历史教授博士生导师 沈渭滨

媒体关注与评论

梅毅“帝国真史系列”的出现,让我们中国作家这个群体感到欣喜:因为,梅毅让我们看到了作为作家自我扩展的无限可能性,认识到,作家书写历史,其实是自司马迁以来的传统!而作家梅毅所撰写的历史著作,无论从文笔还是史实,都可以称之为“好的”。一部“好的”历史书与“坏的”历史书的区别,就在于好的历史学家能够运用他自己独特的判断力去解析历史。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高洪波    我看梅毅八部“帝国真史系列”断代史的时候,符契相合,感到由衷的欣喜。在我们证券监管单位的梅毅,竟然打着一面“赫连勃勃大王”的大旗,成为声名显赫的历史学家,而且风起云涌,已成“中国互联网历史写作先行者”。他不仅写出了几百万字的中国历史作品,可谓“著作等身”,而且坊内畅销,洛阳纸贵。从去年开始,他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开讲《鲜为人知的杨家将》《隋唐英雄志》,好奇之余,我更多感到的还是欣喜。    ——中国证监会首任主席  刘鸿儒    要写活历史,除了扎实的史学功底和睿智的识见外,生动的文笔当不可少。我详读了梅毅的八部“帝国真史系列”,感到梅毅的文笔确实生动,具有亦庄亦谐的感人魅力。他的一系列历史纪实体作品,似乎有着共同的写作风格:他力图继承太史公开创的历史文学余绪和评判史实的精神,努力效法历史演义家的结构布局和善于演绎的流风,倾心于散文、小说家捕捉细节、铺叙感受的技巧,试图熔于一炉。    ——复旦大学历史教授博士生导师  沈渭滨

内容概要

  赫连勃勃大王(梅毅),男,天津人,现居深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研究生毕业后,从事金融工作十余载,致力干资本市场研究工作。业余时间内,著有《生命的伤口》、《赫尔辛基的逃亡》、《表层》等多部中篇小说,并有“伪青春三步曲”——《南方的日光机场》、《失重岁月》、《城市碎片》等三部长篇小说出版,还出版有长篇社会学译著《人类行为》,曾获国家、省、市等多项文学奖项。
  2004年起,以“赫连勃勃大王”为笔名,开始“中国历史大散文”的写作,相继出版有长篇历史散文集《隐蔽的历史》、《历史的人性》、《华丽血时代》、《帝国的正午》、《刀锋上的文明》、《帝国如风》、《大明朝的另类史》、《亡天下》、《极乐诱惑》、《铁血华年》。香港中华书局出版有《历史长河的悲喜英雄》、《帝王将相的博弈真相》繁体字版。上述诸种著作的台湾繁体字版和韩文版也陆续面世。
  赫连勃勃大王的历史作品,不仅仅在国内诸多大型门户、社区网站受到数千万读者热捧,著名作家李国文、雷达、高洪波、蒋子龙、梁晓声、肖复兴、舒婷、叶延滨、林希等人,著名历史学家张鸣、沈渭滨、雷颐、王学泰、杨念群、钱文忠等人,也对其作品大加推崇。可称是国内极少同时受主流文学界、历史学界承认而又被大众读者认可的历史散文作家。

书籍目录

导读:刺痛帝国生命的夜晚
“上帝”到广西 洪秀全的勃然而兴
潜“龙”在渊 落第穷酸的人生选择
革故鼎新 “金田起义”前后时机与运气
力争上游 东乡称王与永安建制
好男好女坏下场 “洪大全”夫妇的严肃笑话
红龙狂试云雨情 长沙之战:挫折与机遇
南京!南京!新耶路撒冷! 太平天国“都城”的困惑
空幻的帝京之旅 太平军偏师冒进北伐
渡河!渡河! “北伐军”初试锋芒
坚守!坚守! 静海、独流的鏖战待援
突围!突围! 太平军残部的艰难处境
“个人英雄主义”的绝佳表演 “西征”战役中的石达开
开头就碰硬钉子 南昌城下费踟蹰
中途又遇新障碍 长沙城下遭败绩
山重水复疑无路 石达开的转败为胜
卧榻之侧难容鼾睡 清军江北大营、江南大营的首次崩溃
妇女解放,一个冬天的童话 “天王”眼中的女人们
上帝死了!天王万岁! 血雨腥风天京城
“太平天国”奠基人
也想尝试当“万岁”
“替罪羊”韦昌辉
船到江心补漏迟
“东王”生前身后事
大渡河水尽血流 “负气出走”的石达开
勇悍出柙红虎 石达开的极盛时期
拨乱反正统帅 石达开1857年上半年的“辅政”
负气出走不返 石达开与太平天国的决绝
大渡河畔悲歌 石达开的英雄末路
回光返照的胜利 太平军两破“江南大营”及占领苏常地区的“复兴”
新人新面貌 浦口之战与三河之战的大胜
从胜利走向胜利 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及东征苏常
那个香港来的胖子 洪仁矸与《资政新篇》
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 太平军二次“西征”的失败与陈玉成之死
自古英雄出少年
二次西征的苦涩
安庆重镇的丢失
虎落平阳被犬欺
美丽而残酷的东方“新世界” 为“大清国”奋斗的洋人华尔(附戈登)
天荒地老出奇人 天京陷落与李秀成被俘
腹背受敌的窘境 安庆失守后的天京危局
“进北攻南”的老套 故伎重施的战略
可怜白骨天京城 “太平天国”的覆灭
千古凄凉英雄路 李秀成的下场
沙上余波难成浪 太平天国的余韵
兔死狐狗竞未烹 湘军系的“好”结局
电光飞火走游龙 捻军的极盛与衰亡
零星分散的乌合之众 早期“捻子”的活动
有组织有编号的队伍 由捻党到捻军
并行猛虎逞威风 捻军与太平军在淮南的携手

编辑推荐

《帝国殃咎:太平天国真史》以网名“赫连勃勃大王”广为人知的著名作家、深圳市作协副主席梅毅将他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述的趣辣历史搬下荧幕。通过《帝国殃咎:太平天国真史》,读者将知道:“洪大全”夫妇的严肃笑话;太平天国“都城”的困惑;“天王”眼中的女人们;太平军二次“西征”的失败与陈玉成之死;李秀成的下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和中国证监会首任主席刘鸿儒联袂推荐。

作者简介

《帝国殃咎:太平天国真史》作者梅毅最新的十卷本纪实历史文学丛书“帝国真史系列”内容始起两晋南北朝,中经隋唐五代,宋辽金夏、元明(包括南明小朝廷),下迄太平天国,直至辛亥革命的历史庚续,共700多万字。《帝国殃咎:太平天国真史》就是该系列丛书之一,讲述的是太平天国的历史故事。过去我们了解的太平天国仅仅只是从某种社会发展观和历史观去作出评判,它对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对于它更为现实和真实的一面了解得还不够多;它让中国损失了近一半的人口(死亡2亿多);积极的一面就是它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太平天国以后,清政府主要的权力已遭到严重削弱,但同时,它对中国生产力、文化建树负有消极的责任,几乎摧毁了中国最富庶的江南地区,使整个中国后续无暇发展与进步,间接导致后来对外战争的惨败;它的领导层也毫无历史先进性可言,内讧和争权夺利、相互倾轧,最终导致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反帝反封建运动的失败。《帝国殃咎:太平天国真史》将向你揭开历史的真相。

图书封面


 帝国殃咎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文/清水浅井教材的误导使很多同龄人对这段历史都知之甚少,这本书基本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梅毅幽默的文笔为本书添色不少,加上原本考究的论证,全书是一本较好的太平天国历史书。其实,历史最大的悲哀就是,她一直被人“打扮”。她的容貌根据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真正做到顺应时代,紧跟潮流。每每听到人们对“文革”的向往,对“农民起义”的溢美之词,我都感到胆寒。他们哪里真正了解到那段历史,他们所有的向往与拥戴都是建立在乌托邦之上的虚无之境,毫无根基可言。就那这段历史来说,我们以前受到的教导是:太平天国有多么具有革命性,《天朝田亩制度》多么平等,《资政新篇》多么先进,还有那“男女平等”的口号,基本就引领时代潮流了。但这一切,在今天看来,又是多么的可笑与荒唐。于是,我们唾弃洪秀全的荒淫无道,鄙夷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的相互侵轧,对一个一个最终挨刮的“王爷”毫无可惜之情。反过来,我们肯定了洋务运动是中国主动追求近代化的开端,搬出曾国藩理学大儒的身份,一时《曾国藩家书》大行其道,洛阳纸贵,笔者亦有藏书一本。当然不可否认,《曾国藩家书》在教育做人方面还是极有见地的。当我们了解历史的真相后,又发现,曾剃头还是那么残忍,残害无辜百姓,欺君罔上,玩弄权术,屈服于封建君王。曾国藩还是一个毛病多多的人,那我们继续展眼望去,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那一个都曾是封疆大吏,作出的贡献不少,干的窝囊事也不少。再看后边,还是不看为好。历史其实就是如此,中国的历史尤其如此,不过是人们的苦难史,相互残害的历史。当你歌颂张自忠农民起义反对封建王朝明朝时,也要看到他们在四川所作的恶;当你歌颂某封建君主的圣明与雄才大略时,也要看到他沾满亲人鲜血的双手;当你钦佩风姿飒爽的将军横卧沙场、建功立业时,不要忘了“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苍凉幕后牺牲者。永远不要把历史看得这么简单,她一直很复杂,一切想要把历史简化、口语通俗化的想法都是不负责的。当你天真的期待历史的美好时,你认真去看看,得到的只会是彻骨的寒意与满纸的残酷。http://yanrevip.blog.163.com/blog/static/212762143201351464513512/
  •     从小到大学历史,都认为太平天国运动轰轰烈烈,里面的人物都是一些大英雄,他们为了让惨遭清政府剥削的劳动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揭竿而起,试图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一个理想中的天国,但最后还是被清廷残酷镇压,真是太可惜了,为什么太平天国没有推翻清廷,统一中国呢,我们不就可以早日过上幸福的生活了吗。这个观念一直到我二十多岁依然如此,但当我真正了解到这些都是帮啥样的人后,那种十几年被欺骗的愤怒油然而生,这都他妈的是什么呀。读梅毅先生的《帝国殆咎――――太平天国真史》,是对这段历史全面的剖析,让我对天平天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读历史,真与伪是大敌,受骗之后我决定好好的写一下读书笔记,在梅先生的书中解读太平天国的本来面目。书本历史对太平天国的赞不绝口,无外乎着力于以下几点:第一,太平天国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运动;第二,《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伟大的农民革命纲领,具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第三,马克思曾称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社会主义。一切的一切,谬误以外,还是谬误。首先,太平天国自建立之始,其头目就与洋兄弟们勾勾搭搭,直到李秀成功上海受挫,才与洋鬼结下深仇,所以反帝无从谈起。反封建更不必讲,清咸丰有名号的嫔妃只有18个,洪教主有88个,后宫供其纵欲者近两千女性,相比封建帝王,洪教主个人享受方面要反动得多。至于等级制度、服饰规定、官员品级、爵位世袭等等,太平天国比起清朝来有过之无不及。而《天朝田亩制度》也只是平均主义的乌托邦理想而已,从未真正落实过。还有马克思博士所指的社会主义并不是指太平天国运动,且最后也对太平天国有了最本质的认识。历时15年之久的波及18个省份的太平天国战争,不仅仅造成了中国经济历史性、全面性的大倒退,还使整个国家丧失了近一亿左右的人口,当然,对于这么一个庞大死亡数字的责任所在,难以细究,大致上讲,清军、太平军(加上捻军)可以平分秋色。太平天国于后世而言,它最大的积极意义是使大清国内满蒙权贵派一步一步走向衰弱,经世派(庶族汉人派)一步一步走向权利的巅峰,最终形成不可逆转之势。先从洪秀全讲起,其生于嘉庆十八年阴历十二月十日(1814年1月1日),富裕中农的家庭条件。四次落第后,洪秀全怒火攻心,狂怒之下,手持锄头把家中孔圣人牌位砸得稀烂,但他并非立刻就变成一个革命者,当时不是,即使在金田起义后也不是,一直到永安建制后,这位落第举子的革命目标才明晰起来,先前的种种事情,都是走一步看一步,如果没有来土争杀的大形势,根本也不会发生金田起义,所以,时势造英雄,非常重要。洪秀全所处的时代,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内忧外患,满目疮痍,各种社会矛盾都处于极其尖锐的状态,无法调和。洪、冯创立拜上会大肆破坏庙宇,广西人好淫祀,特别崇信这些地方神圣,发现他们没有任何报应,心中逐渐信服起上帝来,不少人加入拜上帝会。中国人一贯如此,很少有坚定的、纯粹的精神信仰,大多是临事抱佛脚,哪个神的神通大,自然倾向哪一方。拜上帝会主要成员多为客家人,客家人不是一个少数民族,而是中原汉族南迁后形成的一个特殊支系,其一直保留着浓郁的中原传统文化。太平天国里面,洪秀全、洪仁轩、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秦日刚、赖文光、李秀成、陈玉成等等都是客家人。广西的来土之争是导致金田起义的最直接催化剂。所谓来人,主要指从广东迁入广西的讲客家话和广府话的人。所谓土,主要指久居广西当地的土著居民(包括汉人和少数民族,主要是汉人)。最后来土之争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金田起义发生。起初,根本不是洪秀全等人要打江山,完全是应大部分落难的、无家可归的客家人之请,准备武装迁徙。从实际上说,金田起义不是一天的事情,是指各地会众一路打杀到金田聚集的几个月的过程。最终,冯云山等人选定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十日(公历1851年1月11日),趁这天给洪秀全做寿过生日当做纪念日,称之为万寿起义。其实太平天国真正的起事要早几个月,他们内部也一直没有专门纪念金田起义的节日。拜上帝会众人心非常齐,不少人均是参加金田起义前把所有地产房屋和财宝变卖,全部换成银子后缴纳入圣库,所有会员的一切支出皆由圣库支出,上下平等,同吃同住。同时,拜上帝会人员严格禁欲,女营、男营各分一处,夫妻亦不得相见。这种军事共产主义和清教徒的禁欲,对于拜上帝会初期起事时保持旺盛的战斗力起到了极大的作用。1851年1月11日,金田村出现了太平天国,但天王早就已经存在了。由于会众日多,已有三万人,金田村再也盛不下这么多人,粮食也成问题,于是,建天国后的第三天,即1851年1月13日,会众们沿大湟江而上,直杀江口墟。此次行动并非多么有目的性。三月间太平军撤出江口墟,又奔向武宣。咸丰元年二月二十一日(1851年3月23日),洪秀全在武宣的东乡正式对外称天王,并封杨秀清为左辅正军师,领中军主将,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为其余军主将,五军主将制度成型。在随后的征战中,洪秀全在茶地下诏,明确了杨秀清的首席军事指挥权,金田初起杨秀清绝对是个关键性人物。1851年9月25日,罗大纲率太平军前锋攻克永安。这是太平军第一次占领大城市,此时的太平军,已有近四万之众。其实清军将领手下并非全是软蛋,只是因为不少兵士来自平原地区只习陆战,广西崇山峻岭,太平军中多炸山凿矿的矿徒,擅长使用火药。至于京兵京将更不用提,他们根本吃不了苦,毫无战斗力可言。1851年12月17日,洪秀全酬功,下诏封五王: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翼王石达开,四王俱受东王节制。占领永安后,太平天国大打宣传攻势,刻印了多种宣传品,广为散发,同时,太平军将儒释道一概放入打倒行列,不管什么庙一概砸烂摧毁,原先的场地统统用作兵营来使用。为加强纪律,命令太平军军士要早晚礼拜,恪守天条,男女别营,严禁私藏财物(此时洪教主已有嫔妃36人)。为确保后勤供给,太平军在永安周围严格查田,在打击地主的同时,下令收获的粮食一半归农民,一半归太平军,这种土改政策很有成效,太平军粮食充足。自1851年9月至1852年4月,太平军在永安城内封王建制,一待就是大半年。此后,由于清军使用长围战术,太平军饷道被断,再窝在永安只能坐以待毙,于是,1852年4月5日,趁夜间大雨之际,突然突围。太平天国之所以崛起与广西,其一,明末清初之际,南明的永历帝最终在云南被杀,广西仍旧有不少南明将领的手下兵士,也有湖广旧部避难的人,这些被称为山湖广。其二,对历朝历代来讲,广西一直是穷山恶水,属于流放犯人的特别区域之一,自清初就有人造反。其三,乾隆末年清政府为了帮安南国王打仗,使广西民不聊生,种下无数动荡的种子。值得一提的是,太平天国从来没有自称过太平军,他们自称是天军、天兵,当时老百姓称他们长毛,清政府管他们叫粤匪。自永安突围后,太平军北上直扑桂林,桂林难克,太平军只得走一步算一步,暂时没有明确的战略意图。随后其转攻兴安,破城后焚毁衙署,然后直杀全州,全州战略价值不大,城内金银粮食不多,于是太平军向湖南永州进发。途中蓑衣渡一战,冯云山中弹身亡,太平军被杀多人,由永安突围时的五万多人(包括家属)减员至不满万人,损失极其惨重。如此,洪秀全、杨秀清等人只得在湖南南部逗留打围,一面恢复军力,一面伺机而动。1852年6月12日,因湘江潇水阻隔,太平军未能破永州,就南折攻占道州,在此地,发檄文三篇,明指清朝统治者为胡为妖,正式宣布了造反。顺便简单说一下冯云山,这位冯爷,原名冯涣,又名冯逵,饱读经史子集,是块真正的读书料子,太平天国最有名的东王、西王、北王,皆是冯云山这位南王拉入伙的。冯师爷巧舌如簧,由于疏通文义,太平军初时军制,皆由冯云山主创,此外太平军的《天条书》、《三字经》等规章制度和宣传手册,大多数出于冯云山之手。太平天国重要的天历也是由冯云山所创,虽然荒唐些,但毕竟突破了清朝的正朔,具有政治意义。可是,从实际上讲,冯云山军事领导方面水平一般。但无论如何,由于他死得早,没有卷入太平天国后期内讧,众人对他评价倒都很不错。道州休整五十多天,太平军得到喘息机会,由于湖南、广东等天地会会众来投,军队数量又恢复到五万。太平军重整旗鼓,8月17日,攻克湘东南战略要地郴州。初入湖南的太平军军纪属于最严时期,士民少怨。在随后的攻占长沙战役中,由于洪杨贪图享受、意志松懈,没有全力进攻长沙。8月26日,萧朝贵率千余太平军自郴州出发,一路势如破竹,行军16天,已经杀到长沙南城附近。不过在随后进攻长沙的战役中,萧朝贵战死,悲痛之下,洪杨才一起率大军主力来攻长沙。在洪杨二人抵至长沙时,清朝官军已有三万多人,同时,还有两万多官军朝长沙方面移动。与清军激战不克,11月30日,太平军趁夜黑大雨之际主力撤围。长沙之战,太平军虽然不胜,却锻炼了队伍,最终成功遁走,清军虽不败,其实损失不小,失去了聚歼太平军的绝好机会。12月3日,太平军杀入益阳城后,劫掠了水上数千只民船,水陆并进,出洞庭,克岳州,再得六七艘大船。占取岳州仅仅十天后,12月22日,太平军顺水顺风,连克汉阳、汉口,20天后,武昌文昌门在太平军的地雷巨响中轰然飞迸,入城后洪秀全一边四处搜掠美女选妃,享受生活,一边着急正经事,两不耽误。太平军在武昌待了一个月的时间(准确时间是1853年1月12日至2月 9日),此时的太平军,威势赫赫,已经有五十万人的规模,不仅军械精全,更有数千艘船只。太平军占领武昌后在镇压反革命方面毫不留情,而对城内各处监狱犯人无问情由,尽数放出。不少当地地痞流氓趁机与犯人们一起冒充太平军,日夜四出,肆意搜抢民财。文化宣传工作自不可少。太平军在武昌城大规模刻印宣传品,号召居民入拜上帝会,同时严命民间向上交纳一切财物,甚至连咸菜也上缴,称为进贡。如果有人匿物不交,往往会按住打屁股,一般数十下,鲜血淋淋,以示警告。由于逼索严苛,民众逃亡不少。纪律方面,太平军对强奸处罚最严,只要查出立斩,数天内,血淋淋人头数百悬于汉阳门外,大多数为犯强奸罪的兵士。太平军不想在武昌久留,2月9日,太平军逼使几乎所有武昌的男性居民上船,然后自武昌南下。仅仅四周,天平军已经兵临南京城下。3月8日,南京城被困。太平军连战连捷,自武昌出发28天就打到南京,又用12天时间攻取了这座中国南方最具政治象征意义的城市,不能不说是个军事上的奇迹。以当时太平军昂扬的斗志和生猛的战斗力,直落而下攻取北京,并非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完全有成功的可能。而且,偏师北伐在初期取得的连连胜利事实也表明,当时水土不服、官军众多的顾虑完全是多余的,假设太平军全军尽力在攻落南京后立刻扫北,胜算极大。当然,杨秀清决意定都南京,也有其可称之处,当时,太平军号称百万,那是算上家属和沿路裹挟的民众,真正有战斗力的士兵仅十万左右,而太平军一路攻下的城市,其实多为清军自己弃守,诸如长沙、桂林等战略要地就一直没能拿下。如果当时太平军不顾疲劳即刻北伐,拖家带口近百万也确实是个问题。建都南京,最起码经济上有保障,假如领导层军事调动有方,立刻平定南方九省,集中兵力占领苏南和浙江,即使不打垮清朝,占领南中国应该没有问题,但是保守思想和贪图安逸的作为,最终让杨秀清等人定都南京后不思大的进取。太平军自上而下没想到的是,他们自己进入了这个南京小天堂后,腐化速度落得异常之快。上世纪极左文人谬赞太平天国入南京受到人民群众热烈欢迎,完全是乌有之事。献银献物当属居民惊吓后的无奈之举。南京人本来生活正常,忽然夫妻家人分离,男人入男馆,女人入女馆,形同改造,夫妻不得团聚,父母子女不能见,何谈生人之乐。强迫人民改信拜上帝教,高官们毁民宅修奢侈私宅,一点不像人民队伍。太平军虐民如畜,是入南京后的实际情况,完全是对南京平民的恐怖,虐之使之,污之辱之,完全凭借暴力手段。入城后南京人员减少得很厉害,多属非正常死亡。天平军在南京开删书局,专门删改历代儒家经书,可笑的是他们并非去芜存精,而是玩笑一样大搞荒唐文字游戏,让人啼笑皆非。太平天国的官品官爵设置也类同戏文,终不成大气候。洪秀全这位革命领袖的荒淫渔色,比起北京地主阶级总头子咸丰帝来说,厉害上百倍,穷奢极欲,土木繁兴。烧炭出身有勇有智的九千岁,腐化之速,难以想象,喜幼女,喜群交,喜排场,剥削阶级一切恶习,均倍增之。各位王爷生日宴会之盛,几同国庆,又渐附庸风雅,开科取士,出题揭榜,真沐猴而冠者,难怪有大胆读书人瞧不起他们。对孔夫子加以孔老二之蔑称,还有发洋财一说,最早实源于太平军。在天国的大家庭中,皆以兄弟姐妹称呼,但当哥当弟以官大官小来界定。他们在摧毁所谓封建旧事物的同时,本身又添出避讳这样的强制措施。把基督各神的名字、宗教用语以及各王爷的名字都强求避讳,一般人不得在名字中有龙、天、主、王、德等字,所以,翻开天平天国文件和名册,没有一个姓王的….....林林总总,怪异颇多。定都南京后,天平天国开始北伐和西征。太平天国北伐军队,自1853年5月8日出发,到1855年5月31日李开芳被捕,整整折腾了两年多。总观北伐军的北上进程,大致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长驱北上,静海独流鏖战以及坚守待援不果而败。5月16日太平军攻占滁州城,28日已经抵达凤阳。虽然一路克捷,北伐军每占一地,总是掳掠后弃之不顾,继续前行。如此行事也是出于不得已,如果留人留守,根本就没有足够兵力打到北京。所以,看上去步步深入,连战连胜,但他们身后与南京的联系基本被清军阻断。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特别注意的是,由于北伐军势盛,捻党乘机忽然壮大,由捻党而成捻军,实际上开始了清朝捻军战争的序幕。太平天国的西征,开始与北伐差不多,稍晚,大概是在咸丰三年四月十二日(1853年5月19日),起初告捷,6月10日,安庆重镇落入太平军掌握。攻占南昌不成,攻占九江。然后,西征部队一分为二,一路由胡以晃、曾天养率领,在皖北发展,另一路溯江而上。胡、曾很能打,接连攻下集贤关、桐城、野城,直扑庐州。1854年1月14日,庐州城破,安徽22个州县,尽在太平军掌握之中,成为南京以西有力的保卫屏障。1854年西征军进入湖南境内后,2月27日克岳州,3月4日下湘阴,3月7日占靖港,如此一来,西征军大有占取整个湖南,兜裹两广之势,但是高兴没多久,太平军遇到了以前从没怎么听说过的武装:湘军。太平天国起事之时,昔日纵横天下的八旗兵,早已是明日黄花,甭说时光荏苒了二百多年,早在吴三桂等人三藩之乱时,八旗兵的战斗力已经退化得很厉害。除八旗外,清政府最倚重的还有一支绿营兵,以步兵为主,基本上是汉人,为清朝立国后国家军队的主要构成部分。到清朝后期,绿营兵这支生力军也已经腐败变质,平乱不足,扰民有余。而且,世界潮流已经进入了热兵器时代,绿营军的装备还是刀矛弓箭等冷兵器,最多有一些鸟铳、抬枪、火箭等东西,那些只能叫火器,不能称之为热兵器。汲取嘉庆年间灭白莲教的经验,咸丰二年开始,清廷正式下诏在各省组织团练,并以大臣专责主持。曾国藩湘军的特别,概括而言,无外乎以下几点:乡土性、私人性、理学性。先说乡土性。湘军自然90%以上的将卒是湖南人,而且湘军将校之间盘根错节,同学、同乡、同年、同宗,或师生,或姻亲,上下牢固,枝攀藤缠。私人性是湘军最大的特点之一,湘军在清朝最为独特的组织系统,这也拜太平天国所赐。如无战乱,清政府不可能容忍如此私人化的汉人武装出现。最高首长方面自然是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这样的人,他们这几个大魁目下辖统领。下级只对自己上级负责,私人性很强。在私恩愚忠观念指引下,将士打仗很卖力,但恪守这样的准则:勇丁只听从自家统领。理学性,湘军能抱团苦拼的精神原因,在于它本身高层长官集团的理学性。领导层基本都是理学大儒,特别强调伦理纲常。有信仰、有理想的新式湘军,自然不同于腐朽的不堪一击的清朝政府军。当然,湘军在勇猛之外,凶残也是他们的一大特点。曾国藩本人都有屠夫之号,其手下自不必说。攻城陷地后,对被俘太平军施以酷刑不说,还常常以从逆之名滥杀百姓,并乘机抢掠奸淫,作恶不少。在湘军强大压力下,太平军于10月14日自武昌败走,1855年1月2日,湘军进围九江。但就在西征军节节败退之时,石达开指挥的湖口战役和九江战役,大胜克捷,一下子扭转了整个战局。狼狈之余,曾爷逃到南昌喘息。当时的曾国藩,乃45岁盛壮,官场老经验,而给予他致命打击的对手石达开,时年24,风华正茂,恰似周瑜重生。乘胜之下,秦日纲、陈玉成、韦志俊等人率军直扑湖北,并于1855年4月3日第三次攻克武昌。如此一来,南京上游的三大战略城市安庆、九江、武昌,全归太平军掌握,确保了天京的安然无恙。回过头来说说洪教主统治下的女人们。天国的妇女真的很幸福吗?时代,真的在天国中进步了吗?回答是否定的。确确实实,太平天国中有女营、女官、女试,但除了洪秀全利用客家大脚妇女守卫宫殿(天王宫中没有太监,尝试过阉割男童,没成功)和迫使被占领城市的良家妇女从事男子一样的沉重劳役外,他们没有任何真正妇女解放的迹象。而同时代的封建帝王咸丰,宫中有名有份的仅仅18个嫔妃,两个人拥有的美女量是100比1,而且,太平军早期占领大城市后严厉实行的女馆制度和强行劳动的制度,使得昔日弱不禁风的广大城镇乡村好人家的妇女,个个变成了挖沟、砌墙、搬运的劳改犯,严重摧残了太平军占领区妇女的身心健康。细细思之,令人发指。随着时光的叙述来到了天京事变的发生。如果把洪秀全、冯云山比拟为太平天国的理论指导者,那么,真正关键时刻力挽狂澜并使理论最终变成实际的,非杨秀清莫属。从金田村到武昌,从武昌到南京,一直到太平军第一次击垮清朝的江南、江北大营,这位东王绝对是太平天国实际意义上的全局指挥者。自1848年到1856年,八年之中,杨秀清假借天父下凡,共代天传言近三十次,绝大多数是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稳定了军心、民心。特别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前,杨秀清的传言对于太平天国的事业大多具有积极的意义。指挥太平军攻破清军江北、江南大营之后,杨秀清完全陶醉于自己的丰功伟绩之中,觉得自己的九千岁不满足,便又咣当一声,伪称天父下凡,唤天王洪秀全,让他封自己为万岁。从天平天国体制上看,杨秀清封万岁是大逆不道吗?回答是否定的。各个王朝,万岁自然只有一个人敢称,但在太平天国中,主有五位,万岁有八位,由于他们公认为只有天父上帝可以称帝,所以首义的六个人,包括洪秀全自己,都只能称王,当然,六王之中,洪秀全天王排名第一,杨秀清虽然第二,但节制诸王,其余四王均属他统管。再说一下天京事变又一个主要人物韦昌辉。韦昌辉是富厚之家,韦家对洪秀全起义之初的帮助无人能比。倘若没有韦昌辉家族的倾力相助,金田起义便成为不可能之事。而且,在金田起义爆发后近一年的时间内,清朝许多文件均把韦昌辉列为逆首,直到咸丰元年九月初八咸丰的一份谕令中才称洪秀全为逆首。1856年9月1日深夜,北王韦昌辉属下三千人奉洪秀全密诏,血洗东王府,杀东王杨秀清。9月2日,洪韦用计杀害东王属下的中下级军官五六千人之多。杀掉这些仍不放心,两个多月内在天京城内四处搜杀杨秀清族人、部下及他们的所有亲属,共杀二万多人,可谓斩尽杀绝。9月中旬,同样受密诏诛杀杨秀清的石达开赶回天京,见天王、北王杀人这么多,自己的属下很多也乱中被杀,石达开很生气,斥责韦昌辉。韦昌辉告知洪秀全,深宫中的天王又动杀心,幸亏石达开并非愚忠之人,见形势不妙,便迅速逃走。在洪天王授意下,韦昌辉残杀了石达开全家,同时为了不留后患,燕王秦日纲受诏,率一万多人出城追杀石达开。石达开可不是吃素的,在军中威望极高。武昌的洪山军闻调而动,约四万人齐集石达开手下,声言要回城声讨韦昌辉。老奸巨猾的洪秀全接报,着实害怕石达开手下的精兵强将,又将责任推给韦昌辉,可怜的北王成了天京事变的替罪羊。此时洪秀全下诏诛杀韦昌辉,北王气急败坏率兵围攻天王府,失败被擒,洪秀全下令把北王五马分尸,算是对大众有个交代,然后又逮捕了追击石达开的燕王秦日纲,斩首示众。再后将两人首级送到石达开军中,于是,石达开便于11月28日回到了天京。天京事变后,对太平军最大的影响就是太平天国从精神上丧失了昔日的神灵性和正统性。太平军很迷惘,上帝咋会容许这种事情发生?信仰出现了裂痕,对于太平天国来讲,是最致命的一件事情。天京事变,自己人杀自己人,对于天平天国来讲,遗祸无穷。首先,有两万左右太平军中坚被杀,这些人是那种三千顶十万人的人才。杀了这些人,太平军绝对是自毁长城。其次,如果天京事变没有发生,天平军大可挟破江南大营之势,攻下苏常富庶地区,还很可能一举击溃正在成长中的湘军。最后,天京事变直接导致了军事重镇武昌的失守,造成太平军日后被动挨打的局面。生活腐化,自相残杀,坐失重镇,太平天国一下子由盛而衰。这还不算完,紧接下来石达开出走,又给太平军一次致命的打击。太平天国高层虽然因内部残杀大伤元气,但当时的全国大形势对太平军来讲非常有利。各地纷纷起事,所有这些起事之人,或多或少遥奉太平天国为宗主,在全国范围内牵制了清政府不少兵力,使得清廷焦头烂额,忧心忡忡。为了稳定时局,在武昌失守、九江告急的情况下,石达开谋略长远,攻守兼施,大力起用陈玉成等将领,合理布置。但此时,形势大好之下,专喜窝里斗的洪秀全又开始搞事。他深恐石达开日后又会变成自己的对立面,便专信亲属,封大哥洪仁发为安王,二哥洪仁达为福王,主持军政大权,此二人无才情无算计,肆意妄为。把石达开架空的同时,洪秀全还下令石达开不准出城,类同软禁。在洪大哥和洪二哥的挑唆下,洪秀全对石达开暗下杀心。见势不妙,恐怕自己被杀,石达开便于1857年5月底自天京南门遁逃。途中发布告示,剖示心迹,但实际上讲,已经同洪家兄弟撕破脸,想自己开创一片新天地。最能证明他与太平天国决绝的事情,就是石达开没有增援在湖北黄梅与清军激战的陈玉成,否则,陈玉成部不会大败退缩回安徽。1857年10月5日,石达开率军从安庆出发,经过建德进入江西,开始了他的不归之路。自1857年至1863年,石达开在江西、浙江、福建、广西、湖北、贵州、云南、四川等12省进进出出,辗转游移两万多里,可见是没有什么真正的中心志向。而他出走之时,却带走了湖北、江西、安徽一直忠于他的几十万精兵良将,使得太平天国在这三省的大部分州县很快就丢失大半,退缩于天京周围求保。还有一点值得注意,清军和湘军主力并未受石达开一部牵制,仍旧集中兵力对付天京的洪秀全。石达开名义上仍旧遥尊洪秀全为主,但他内心之中其实已经寒透,暂不再与洪教主共事。所以一直打着太平天国这面旗,主要是新立旗号不好服众,倘若日后石达开能在几省之内站稳脚跟,很有可能独树一帜。其实,石达开完全可以另开炉灶,如此貌合神离不伦不类之举,对他本人和日后的军事行动没有任何好处,如果他抛开洪秀全这面破旗,其手下主要将领就只能死心塌地跟他干。可叹的是,昔日英明神武的石达开,负起出走后,手下虽有数十万大军,但节节遇败,同时,不少人见他有另立山头之意,纷纷要求离开。众叛亲离之下,石达开心灰意冷,丧失斗志,再也无心约束部队,其手下四处劫掠杀人,居民被杀数十万人,这支太平军真正成为人民公敌。1863年春,石达开兵分三路进攻四川,计划赶不上变化,赖裕新一部出军不利,3月间主将战死。李复猷部遇阻折返。而石达开均一无所知,仍旧率军想抢渡大渡河后继续行进。1863年5月14日,石达开率军来到紫打地,如果当天渡河,太平军应该有很大机会可以逃出去,结果石达开有一位妾为他生下一子,高兴之余,他下令部队在河边休整,庆祝三天。这下子真是错失良机,第二天一大早,大渡河上游山洪暴发,河水暴涨,任谁都难以逾越。在当地土司和清军的合力围剿下,石达开被俘,最终难逃一死。洪杨内斗、石达开负气出走,太平天国不太平。大乱之时,洪秀全只有病急乱投医,压下个人好恶,把杨秀清之族弟杨辅清以及韦昌辉亲弟弟韦志俊统统任用。为重整旗鼓,恢复了早期的五军主将制度。在1858年封蒙得恩为中军主将,陈玉成为前军主将,李秀成为后军主将,李世贤为左军主将,韦志俊为右军主将。乱麻麻的局势,由于认识改变初见成效,太平天国似乎走出了低谷。新人新气象,太平军取得浦口(1858年9月)与三河(1858年11月)的两次大胜,这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于注射了十支强心剂,天京、安庆转危为安不说,也打得清军畏首畏尾,使得他们各处的进攻都呈停滞态势。所有这些胜利,完全归功于陈玉成和李秀成这两位新锐统帅,二人出手不凡,给世人留下极深的印象。随后太平军继续胜利的脚步,1860年5月,江南大营第二次被太平军击垮,江南大营统帅和春以及提督张国梁双双身亡。5月15日,李秀成自统数万大军征苏常地区,仅仅用了一个多月时间,除了上海弹丸之地外,苏南所有地区尽为太平军所克。由于此时太平军手中钱多粮多,可以大量从洋人手中购买新式武器,又可以养大量新兵,所以,李秀成得以扩充军众,不断壮大力量。1861年底,李秀成率领二十多万太平军,第二次攻克杭州。浙江广大地区的丧失,对清廷又是一个重大的政治、经济打击,这意味着每年一百多万石的漕粮断绝和军储之资的进一步匮乏。不过话说回来,正是和春的死和江南大营的二次溃败,上天赐给了曾国藩一次绝佳的历史机遇。四顾无人之下,咸丰皇帝只得放弃前嫌,下诏实授曾国藩为两江总督,与太平军直面交锋,日后一支独大。讲到这里,书中有几个太平军军队问题阐述了一下。一是军饷问题。作为一条业已确认的规定,叛军士兵不领饷银,他们像海盗一样靠劫掠为生,任何东西都抢,无论是实物还是现金。再一个军队所经之地所有品质恶劣的人的加入而急剧膨胀,成为其臭名昭著的一个特征。还有普通叛军要想和妻子或妾生活在一起则几乎不可能,已经确立的法令规定,唯有当帝国被征服后,婚姻的禁令才被取消。那么,可能是作为一种补偿和对作战英勇的一种奖赏,似乎在业已占领而当地居民未及逃脱的城市,太平军士兵被给予整整三天的时间去做他们想做的任何事情——施展一切暴行。太平军作战时的军事技术是极为简单和最为原始的,人数上的优势是他们最先考虑的因素。1859年4月,洪秀全的族弟洪仁轩来到天京,很快就被封为干王,总理天下军政要务。洪仁轩其实是个性情活泼的胖子,天性乐观,好饮葡萄酒喜用刀叉吃西餐,绝对是个随和的洋化人物。这个温和的好人胖子也会做出当众砍人脑袋的暴虐行为。其实,香港来的洪仁轩也就是半瓶子醋的海带而已。自始至终,他所施行的一直是一些脱离实际的措施。他呈献的《资政新篇》,尽管有些很有见地,但大多数属于纸上谈兵,在当时的太平天国内根本行不通那些西洋新事物。而且洪秀全对其中提出的诫杀十分不满。虽然《资政新篇》被当做天朝政纲加以刊示,但在其实际执政期内(1859-1862)根本就是一纸空文,这是因为,军务和战争才是太平天国迫在眉睫的事情,在外的大将陈玉成和李秀成也从心理上瞧不起他这么一个书呆子,所以他的建议没有一条落实到实处。从实际上讲,洪仁轩才学,尤其是中文方面的功底,却也很寻常。客观评价洪仁轩,还是句老话,百无一用是书生。接着书中讲述太平军的二次“西征”的失败和陈玉成之死。陈玉成,广西藤县人,父母早亡,出身贫苦。“金田起义”时,他年仅14岁就与叔父陈承瑢参加了太平军,绝对的童子兵,12年中,他从普通士兵成长为力撑太平天国半壁江山的英王,真可谓是一部传奇故事。天京事变后,名王良将死掉好几个,石达开出走,太平天国的征杀重任忽然落到了陈玉成身上。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陈玉成的叔父陈承瑢是韦昌辉杀杨秀清时最得力的助手,洪教主凡事都阴坏,唯独不怎么搞诛杀九族那一套,这是太平天国与封建王朝唯一的最大的区别。当然,这并非说明洪教主本人多么宽厚容人,当时形势紧迫,用人要紧。陈玉成不负众望,与李秀成一起,在1858年秋天二破江北大营,打通了浦口与南京之间的交通线,攻克清军一直坚守的重镇六合。紧接着,陈玉成与捻军联手,于1958年年底取得三河大捷,一举消灭了湘军悍勇的李续宾及其部下六千多人,名扬海内,1859年2月,陈玉成破庐州,生俘清朝巡抚大员李孟群。劳苦功高之下,他受封为英王。这位英王果然英勇不凡,在李秀成协同下,陈玉成率领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逼得清朝在江南的统帅和春服鸦片自杀。数年之间,陈玉成之所以能一步步登上英王之位,绝对是积功而至。而他的连连克捷,也绝非是好运气使然,乃是他治军有方,行军有道。二破江南大营后,太平天国众将领在天京会议,决定兵分两路直取武昌。陈玉成率北路军。英国参赞巴夏礼在1861年3月亲至苏州去见陈玉成,软中带硬地劝说太平军不要打武昌,因为英国在当地有很大的利益,如果太平军进攻,难免与英国利益冲突。陈玉成这么精明的人,却不知为何特别相信洋哥们。他留下赖文光守黄州,自率大军向麻城一带进发。听说安庆告急后,他率大军回援安庆,往集贤关进发。陈玉成舍武昌不攻,太平军二次西征实际上已经失去意义,如今,当务之急,就是解安庆之急。安庆援战失败后,陈玉成自此大走下坡路,他从集贤关撤退,奔往庐州。随后清将多隆阿率大军来围攻庐州,陈玉成所部情势十分危急。自庐州血战杀出后,陈玉成损失惨重,手下仅剩两千多人。抵至寿州城中,被余安定和苗沛霖合谋执捕,押送满洲贵臣胜保大营。清廷谕令胜保把陈玉成押送北京受审,1862年6月4日行至延津,被胜保就地凌迟处决,此时年仅26岁。时人赵雨村对陈玉成印象极佳,盛赞其有三样好处:第一爱读书,第二爱百姓,第三不好色。安庆丢失后,太平天国大事不妙,西面有湘军咄咄逼人,东面有李鸿章淮军步步逼近,两面作战为兵家大忌。江南战场的主动权,一步步落入清朝政府一方中。1862年5月底(同治元年),湘军水陆并进,包围天京,曾国藩率陆军扎营雨花台,彭玉麟率水师驶进河口,钳锁住了天京城。洪秀全恍然大惊,即刻严诏催逼李秀成来救。李秀成无奈,只得率堂弟侍王李世贤等十三个王爷集结,一同往天京回赶。10月13日,李秀成指挥大军对湘军展开进攻。曾国荃深知硬拼不行,要求湘军上下严遵深沟高垒的缩营自保策略,只在太平军进攻时发炮击杀,不得主动进攻。大战46天后未果,李秀成只能在11月26日下令撤围,他本人率军自南门入天京。细究此次雨花台大战,太平军无论在人数、兵器、地势等方面,均占绝对优势,湘军苦苦地被动死守而已。见天京之围未解,洪天王震怒,即刻削夺李秀成爵位,申斥之后,诏令他带兵出城,进军长江北岸,调动湘军出兵增援,以减轻天京受围的压力。李秀成在1863年2月底亲自提军北行后,在安徽以北基本没能攻城陷地。5月,六安攻之不下,李秀成只得率军折往寿州东返。6月20日,李秀成携仅剩的四五万人返回天京,面见洪天王商议对策。6月底又赶往苏州。至此,太平军在苏浙战场也一败涂地。9月13日,江阴失守。12月4日清军占领苏州。1864年3月底,杭州落入清军手中。5月12日常州也被清军攻克。1863年年底,李秀成轻骑回京,劝洪天王让城别走,这一战略意图自然在当时是华山一条路,正确无疑。但仔细思之,他的这一策略也有盲目之处:离开天京,能跑往何方?天京城自1864年初已经严重缺粮。洪天王6月1日,在城破前上天堂了,不可谓福大命大。洪天王尸身被宫人裹以黄龙锦缎埋葬,没有棺木,这并非是因为城破前窘急找不到棺木,而是太平天国丧葬制度本来就是不用棺木的裹尸而葬。老天王死了,众人无奈,只得在6月6日齐推其子幼天王登基,时年16岁。仅过一个多月,1864年7月19日,湘军用炸药崩开天京城墙,一拥而入,攻克了这座被太平军占领了十一年的标志性城市。湘军攻入城后,把城中老幼妇孺杀个精光,犯下滔天罪行。天京陷落后,李秀成被捕,但幼天王竟然能在将士护卫下有命逃出。不过最后终于在10月25日被清军游击周家良所部士兵生擒。16岁少年乞饶失败,最终在南昌遭受凌迟酷刑。同时被俘的洪仁轩最后铮铮铁骨,不乞降,不求活,这位虽然书生气十足,但一直以与清廷相抗的敌国忠臣,也被杀于南昌。最后说说李秀成和湘军的结局。1857年率兵解镇江之围后,洪教主为彰显其功,赐其名李秀成,要知道,洪秀全本人名字中有秀字,赐李秀成之名不避他自己的圣讳,可称是极大的荣显。李秀成28岁参加太平军,文化程度虽不甚高,但在最初起义的那帮人中已经算得上是秀才,知书达理,字写得不错。太平军攻下南京,因军功卓著,李秀成受封为右后四军军帅,1856年他已经是地官副丞相。1858年夏,由于他在攻破江北大营的战斗中表现超常,转年被封为忠王。1860年,捣毁江南大营后,李秀成率军在江苏、浙江地区占据大片土地,控制了江南财税地区不说,兵员急速增长,人员多达数十万人。李秀成最大的失着就是在于他只贪图苏浙根据地的开辟,不顾大局,在打武昌和救安庆这两次军事行动中首鼠两端,先是失约会剿武昌,再坐视安庆不救,致使陈玉成最终败亡,导致了天京最终的失陷。天京城陷时,李秀成奋不顾身,率千余将士保护幼天王冒死突出重围,并把胯下好马让与那位16岁的少年,自己拼死力往外冲荡,最终相互走散。他与两三随从携一包金宝逃上荒山,在一个破庙旁被一群欲发战乱财的村民发现,最终被扭送入清营。五天后,老阴狡诈的曾国藩赶至,好语相劝,李秀成便开始写他的自述。从7月29日写起,到8月7日,写成七万多字的供词。由于李秀成自己撰写供词,加上他最后要替曾国藩收降太平军余部的想法,使得这位大英雄身后广遭非议。罗尔纲先生认为李秀成的投降是类似当年姜维降魏的伪降,梅毅先生则认为李秀成表示自己能替清廷招降余部,希望曾国藩不要多杀两广人,这完全是替自己的子弟兵着想。李秀成识大体,他深知太平天国大势已去,只要求死人越少越好。此外他提醒曾国藩要防鬼反,即注意洋人对中国的吞并企图,这完全是站在民族大义的高度上的无私之言。李秀成写得越多,曾国藩越害怕,所以他最终决定不把李秀成送俘北京,而是迅速在南京处死。原因有二:第一,掩盖湘军把天京财宝抢掠一空的罪行,仅曾国荃一人所掠财物,即用了二百多艘大船运回湖南老家。第二,掩盖天京失陷时李秀成与幼天王成功逃脱的事实。曾国荃杀入天京城内,任由湘军屠杀城内无辜百姓,放纵湘军淫掠,但惰于追歼突围的太平军,其实纯属重大失误。为掩盖这一点,曾国藩自然要杀李秀成灭口。众人皆知的曾左反目,起因正在于左宗棠上报幼天王入湖州的消息,曾国藩恼羞成怒,从此记恨左宗棠。李秀成此人并未有邪教徒那种至死不渝的盲从,其内心深处仍旧存有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中各为其主的基本道德观。他曾经在苏浙战场大胜时优待被俘清官,优恤死节清官,甚至对败亡之际内部叛动的太平将士也宽纵为怀。所以,在李秀成身上,作为道德的个人的闪光点比比皆是。当然,曾国藩对杀李秀成一事心中也有愧疚。他事前派幕僚李眉生相告,闻言,忠王李秀成怡然曰:“中堂厚德,铭刻不忘。今世已误,来生图报!”没有大骂,没有乞饶,没有抱怨,没有愤恨。这种真正的坦荡无私,这种真正的大仁大义,这种真正的欣然赴死,这种高尚的人格,使得大阴谋家曾国藩心中更感愧歉,下令对李秀成免于凌迟酷刑,大英雄李秀成终得砍头快死,时年42岁。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自筹饷,自练兵,使这支处于半独立的军事团体最终消灭了太平天国,立下不世之功。依理讲,曾氏集团的下场无外乎两种:兔死狗烹被杀掉或者黄袍加身,但曾国藩选择了第三条道路,他自动裁撤数万湘勇回籍,自剪羽翼,又没经曾国荃本人同意,擅自上专折,代替老弟请求回籍养病,更让清廷完全放下一颗心。慈禧虽为一妇人,阴毒过人,她竟然置咸丰帝所讲过的“攻克南京者授王爵”的许诺不顾,仅仅赏赐曾国藩一等侯爵,可谓寡恩至极。曾以罕见的退让和耐心,终于化解清廷疑忌,得以避免了清末满汉阶层之间的最大一次冲突。不过,如果慈禧在天京陷落后即卸磨杀驴,逼得湘军与朝内外汉人庶族走途无路,这些人没准狗急跳墙,曾国藩可能提前几十年上演袁世凯式的逼宫大战。千万军民颈中血,染得湘军顶戴红。天平天国灭亡,残存太平军和捻军倒真正实现了实质上的联合。捻军最赫赫的战功,不用说,肯定要属打死僧格林沁王爷。僧王一死,对清廷最高层是致命伤,他们赖以慰藉的最后满蒙系支柱崩垮,日后只能靠汉人们出头了。李鸿章、左宗棠当然不是吃素的,这两个清朝的中兴之臣,最终把捻军送入了历史的深渊中。这本书终于看完,包括接近一万五千字的读书笔记,用时8天,读到最后似乎太平天国也并非一无是处,那位近代三不朽圣人曾国藩也不像是善类,不过不管怎么说这是场民族的大灾难,希望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以后再不经历这样的苦痛。

精彩短评 (总计49条)

  •     看了看感觉不错,书很精致,内容较详细。
  •     最早读赫连勃勃大王的华丽血时代,觉得写历史还是文笔好很重要啊。当然不是学术研究,介绍历史的浅白易懂。
  •     这本关于太平天国的书,完全颠覆了我脑子里面有关太平天国的历史。原来真实的历史不是我们在学校教科书上学到的历史,教科书的历史是为了统治阶级的需要而写的,有时候和实际相差了十万八千里。历史不能成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推荐大家看看。
  •     嗯。一直都是在当当买书。
  •     像是纪事。如果偏爱小说情节的朋友可以先不考虑作者的历史资料比较扎实,引用及附件有清朝的原作
  •     正好对太平天国的历史不太了解,就先买来梅毅的这本书看看他的水平怎么样。看后觉得一般,不像序言吹得那么厉害,他的其他书就不再买了。书中大量史料的堆砌,甚至有两三页的檄文等史料,直接跳过不看.感觉写历史的人虽然不少,但真正写好的也就当年明月,袁腾飞以及百家讲坛里的小部分作家,其他作家目前还没有发现写的好的。
  •     一个真实面目太平天国
  •     还太平天国一个真实面目
  •     前些时候一直在嘀咕国家不让重拍李自成,不让播放太平天国;原来是上述农民运动造成了社会的倒退,并没有半点促进人类进步。就像恶性肿瘤,代表了封建中国最后的疯狂。
  •     本人对作者的历史观提出很大的疑问,这本书基本是否定太平天国的!而且所谓的真史,抹黑太平天国到了极致!这点让人不可接受!太平天国如果要是成功了,估计他不会这么写了!!!!
  •     天国原来是这样的,作者的史观不错。
  •     胡适曾说,历史是个任由人打扮的小姑娘。太平天国,曾因时代的需要,被推举得很高很高。但作为修史者,特别是修“真史”者,就需要还历史这个小姑娘的一个素颜。感谢作者,能从史料入手,能从史料腾出,以事实撰文,以真史为追求,还太平天国一个真实面目。
  •     能有空读书是快乐、自得的事。
  •     重新解读不一样的太平天国,值得买!
  •     此书可以说是注水书,与作者2008年同心出版社出版的《极乐诱惑--太平天国的兴亡》几乎是一本书,只不过比同心版字号缩小了,页数相应缩减了(原同心版380页34.8元,现海天版230页18元),定价也就下来了。无论怎样,这本书还是不错的,尤其是不少段落后面表明了史料出处,好书!好看的注水书。
  •     好书!好服务!!
  •     书看完了,漫天飞舞的“引经据典”的,总之还行吧。个人认为,似乎和作者的名气不太相匹配。200多页的篇幅,近20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又能讲的多明白。
  •     梅毅帝国系列
  •     不知道内容是否真实,作者有没有查史料
  •     质量很薄,书里面大段摘抄文献,看的吃力
  •     看完了,感觉不错,但是不够详细
  •     无论自己多么疲惫,这本书都可以让我流连于其中。太平天国是我最感兴趣的一段历史。对于这段历史的不断了解,伴随了我不断的成长。而这本书让我反复看,每一遍都有新的感悟。有时候,正史野史要对照着来读
  •     每章后面的内容都是附件别人的作品,不明白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子干。省事啊?个人认为有滥竽充数的嫌疑。对作品的印象大打折扣。另外,内容侧重于军事方面的。其他方面涉及篇幅较少。失望。不会再考虑去看这个作者的其他书了。
  •     太平天国真史
  •     确实不错,讲的话也很容易就看得懂~情节讲得听动人的
  •     很不错的书,好看!非常精彩,详细的反映了历史,很好
  •     很喜欢梅毅的书,通俗易懂,一些评论很深刻。
  •     好。不错,挺好好。不错,挺好
  •     包装很好,送货很快,书不错
  •     大段内容在「极乐诱惑」一书中已经拜读过一遍了。
  •     这将太平天国绝对是经典 恶心的中学教科书 就是一帮弄明流氓
  •     这本书,具体的写了一个真实的太平天国
  •     内容不错,但不喜欢这个书名,还是觉得华艺版的《极乐诱惑——太平天国的兴亡》这个书名概括的有深意。本来想买华艺版的《极乐诱惑——太平天国的兴亡》,结果没货了,只好买了这个版本。不过内容相同。教科书对太平天国的评价过度拔高,该到了正本清源的时候了。
  •     一般吧,通俗作品文笔又不咋地
  •     相当不错的一套系列历史丛书,正史,作者观点明确
  •     哎,一本书里半本都是引用的,自毁招牌嚒
  •     这不是起义,是血腥都闹剧
  •     现在的书确实有真知识学的太少了,这本书也是只能拿来茶余饭后翻着看看,看看而已。
  •     很值得研究的这段历史
  •     信奉佛教的国度里怎末会产生一个上帝?信仰也是工具?
  •     字号小 看起来费劲
  •     资料全面
  •     帝国真史系列·帝国殃咎:太平天国真史
  •     梅毅写历史还是有不少自己的见解,文字也很流畅,看起来不累。
  •     关注作者很多年了,看着他从一个意气风发,激扬文字的天涯大牛变成一个靠胡编乱造,骗字数为生的不入流作家,心里还是挺难过的。
  •     赫连勃勃大王写的冷门史本人喜欢看,南北朝和南明史都写的不错!
  •     从另外一个角度了解太平天国
  •     这里买书比书店便宜不少。
  •     看一下梅毅笔下的太平天国,了解真相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