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魏晋南北朝史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知识读物 > 中国通史 魏晋南北朝史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1
ISBN:9787510800597
作者:傅乐成 主编,邹纪万 著
页数:221页

章节摘录

  自孙吴灭亡后,南方土姓大族即不能得志于晋室,因此时刻潜伏着复国意念。当时民间流行着歌谣:“局缩肉,数横目,中国当败吴当复。”八王之乱鼎沸以后,江南地区感染甚烈,曾先后发生了三起乱事。但因起事者多出身卑寒,与土姓士族不能相结,于是一一被江东士族周玘(以除三害闻名历史的周处之子)等所平定,史称“三定江南”。永嘉胡族起事,风卷整个中原地区,这是大杀汉人豪族的恐怖时代。北方豪门争先率领宗族部曲宾客南渡。他们仓皇逃命之初,“寄人国土,心常怀惭”,为了这半壁江山,着意笼络土著豪门。当时吴姓士族内部缺乏统一的步调,以致复国时机稍纵即逝。到王敦以重兵翼卫于外,王导以智计策划于内的形势成熟后,吴人复国的希望便破灭了。北方侨寓士族家计既已粗安,从此即喧宾夺主,大肆抢夺土地、隐括户口,并垄断政权驾驭吴人,以致“吴人怨望”。  三定江南的领袖义兴周玘最感怨愤,于是阴谋叛变,但事泄未果。玘愤死,其子周勰继其遗志,联结豪门孙弼(孙皓族人)与吴兴徐馥起事。勰叔周札以为仓促举兵,事不易成,向晋密告。元帝初至江南,亟需土著大姓支持,因此未尝穷治其事,但双方的裂痕仍然存在。当时义兴周氏与吴兴沈氏并称江东二豪,吴郡的朱张顾陆四姓次之。晋室于周氏谋乱后,力谋分化二豪势力。王敦先倾力结好沈氏,继而诬周札叔侄谋叛,遣沈充击周,尽灭其宗族。其后王敦叛变失败,沈充也被杀死,于是江东二豪零落略尽,而由亲晋的顾陆朱张四姓递嬗为最大的土著豪门,继续与侨寓士族们在政治经济上竞争。  政治上,侨寓高门垄断实权。东晋不设丞相,政事操于中书监、令手中。由元帝初年到安帝隆安三年的八十年间,选任中书监的有王导、庾亮、庾冰、何充、会稽王昱、谢安,选任中书令的有庾亮、何充、褚裒、王坦之、谢安、王献之、王珉、王恭、王国宝、司马元显等,没有一个是吴地士族,而帝都所在的扬州刺史之位,吴人也无法染指,由此可见吴姓在政坛上根本不能腾达。南齐时,吴兴丘灵鞠曾怒骂:“我应还东,掘顾荣冢,……顾荣忽引诸伧渡,妨我辈涂辙,死有余罪”,正写照了吴人屈抑怨愤的心情。经济方而,侨寓世族各自占地名田,封山锢泽,俨然是南方财富的新主人。这妨碍了土著世族的权益,因此仇怨更深。当时冲突的结果,侨寓士族承认吴姓世族在吴郡、吴兴、义兴等“三吴”腹地的权利,而转向浙东会稽、闽地发展,双方划定经济势力的范围,冲突算是暂时平息。但原居东南近海地区的土著、豪门却备受北方高门的欺凌,怨毒情绪日渐高涨。等到东晋晚期孙恩、卢循倡乱时,他们纷纷参加,使得乱事难治,历久始平。而内乱更把刘裕培养成首屈一指的大军阀,终于篡去了东晋江山。  晋武帝素以“荒淫怠惰,遗患后嗣”出名,不过他在中国历代君主中,倒还不算是十恶不赦之君。事实上他只是承父祖的余荫而当上开国之君,并非是横扫群雄后,在“马上得天下”。他做了皇帝之后,不见得不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也未尝无意“更制垂后”,不过他本人似乎没有什么才干,在政治上也没什么经国宏谋。他的新帝国不但没有解决过去的问题,反而制造出更多的纠纷。  武帝天资平平,好色却是惊人已极。他在平吴之前即大肆采择公卿女子,因此有许多名家盛族的女子,多败衣瘁貌以躲避之。平吴之后,生活更加荒怠,他把孙皓的姬妾五千人悉数纳入后宫,至此掖庭殆将万人。无限的旖旎风光,销尽了他的精力。他本人对当时的现状似乎也非常满意,每次宴见大臣,总爱谈些家常闲事,对国家大事却不感兴趣。其实晋帝国在许多方面都隐藏着严重的危机。  开国衰象中,最显而易见的就是政治风气日益败坏。过去曹魏的法术政治,造成了大多数政府首长尚功利而无操守,重现实而乏理想。这种情形一方面由于曹操“魏武三诏令”的公然提倡,一方面也由于曹丕刻意仿效“名士”之风而造成。史书说“魏武好法术,而天下贵刑名;魏文慕通达,而天下贱守节”。曹操“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在政治上自然会造出一批急功好利之徒,他们慢慢缺乏了政治的远见。不过,曹操重才,倒也曾网罗了一些才士,到了曹丕每况愈下。曹丕是个“名士型”的人物,他好交接的都是一些放荡不羁的文人。上行下效的结果,彻底破坏了汉代以来养成的“名节”观念。到了司马氏执掌国政的时候,又把曹魏所提掖的一些硕果仅存的才智之士诛除净尽。所以,西晋的开国功臣,只剩下一些既无德又无才的人物,他们鲜少真正的汗马功劳,只因为攀云附翼,就侥幸做了晋室的佐命功臣。西晋政权缺乏新陈代谢,更没有新血轮的加入,遂形成一种暮气沉沉的开国局面。  自宣武帝到孝明帝初期的二十余年,是北魏衰乱的起点,诸帝类皆佞佛过甚,爱好佛学,无心治理政事,因此信任群小,疏忌宗室。国主既然颓废,伺机弄权者遂相率而起。政治与社会风气,在这段期间,业已腐化不堪,奢侈风习弥漫整个首都,王公大臣无不竞尚豪华,嬉戏无度。仅高阳王雍一家,便拥有僮仆六千、妓女五百,歌舞通宵达旦是为常事。至于他们财富的来源,当然与贪污不可分离。风气如是,吏治自然废弛。而禁军官兵,因受文臣排斥,曾掀起变乱,公开杀戮大臣,朝廷也不敢深究。不过中央政府虽萎靡不振,但屯戍北边诸镇的少数鲜卑人,因为汉化程度较浅,尚保有其原始的朴质勇劲的性格。因此魏的北方与首都,渐变成两个截然不同的文化区。这两个区域,由隔阂而对立,终至造成魏帝国空前的内乱。  原来北魏道武帝时,为了防御北方新兴的游牧民族柔然,就在阴山以南、黄河以北的边境,设置了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等六镇,派重兵镇戍。这些镇戍在初时极受重视,朝廷简拔亲贵出为镇将,士兵多属高门子弟,六镇长官也可随时返京任职。  六镇的军队主要为鲜卑人和少数胡化的汉人。自孝文南迁之后,贵族接受汉化,在风俗习惯上,从鲜卑人蜕变为汉人。但六镇因为位置辽远,地方贫瘠,文化低落,镇人仍保有鲜卑的原始习性,与南迁的贵族们精神上的裂痕日深。洛阳鲜卑人心理优越,以为六镇鲜卑是“代北寒人”,对之日益歧视,婚宦均不平等,以致六镇鲜卑的社会地位大为降低,六镇子弟的出路也备受抑制,久之遂形成洛阳集团与六镇集团的尖锐对立。六镇郁愤既久,遂爆发了不可收拾的大叛乱。  梁普通四年(523)后,六镇暴动蜂起,怀荒镇首举乱帜,既而沃野镇民破六韩拔陵也聚戍众杀镇将而叛,至七年(526),其乱始平。自破六韩乱起,六镇胡汉之民往往响应,北边几乎尽成盗贼出没之区。主要的叛乱集团,西有莫折念生、万俟丑奴等起兵秦陇,寇扰关中;东有杜洛周、鲜于修礼等盘踞幽冀。东线乱民后由葛乐吞并,横行河北,是乱军中最强大的一支。但他们的势力虽大,尚不足以颠覆魏室根本。当他们被一一消灭后,魏室内部却遭遇到连续的骨肉惨变及宫廷纷争,而招致尔朱荣及高欢的引兵乱政,造成了魏室的严重分裂。  尔朱荣世为鲜卑豪酋,累受魏封,显贵已久。他于六镇乱起时镇守晋阳(今山西太原市)重地,拥有极多雄兵。因为胡太后与明帝母子之间势同水火,明帝思结外援以制太后,尔朱荣以击破葛乐建功,声威显赫,明帝乃召他入京。尔朱荣奉诏,遣高欢先行,行至半途,帝又诏止之。梁大通二年(528),太后党羽郑俨等弑帝。尔朱荣于同年借口为孝明雪仇,攻陷洛阳,杀王公朝臣二千余人,并沉太后与幼帝钊于河,改立长乐王子攸为帝,是为孝庄帝。尔朱荣自返晋阳,以大丞相位遥制朝政,威权无比。  孝庄愤为傀儡,乃阴谋去荣。梁中大通二年(530),荣复至洛阳朝觐,帝伏刀膝上,亲手袭杀之。荣从弟世荣帅荣旧部北遁,从子兆闻变即夺据晋阳,不久二人会兵,共推长广王晔即帝位。继而兆轻骑掩袭洛阳,弑孝庄帝。三年(531),世隆废晔而改立广陵王恭,是为节闵帝。  同年,自六镇乱中崛起的胡化汉人高欢,受河北大使高乾之迎,于信都(今河北冀县)为孝庄举哀,声讨尔朱氏,并奉渤海太守元朗为帝,欢自为丞相。四年(532),高欢击破尔朱氏,遂入洛阳,废元朗及节闵帝,改立平阳王修,是为孝武帝。欢则于讨平尔朱兆后,自留镇晋阳。  高欢对汉人自称是渤海士族高氏的子孙,因累世居住怀荒镇,遂习染胡风,与鲜卑俗同。他的武力主要由并州的六镇流民所组成,其部众坚守鲜卑旧习“以杀夺为能干,以凶暴为英雄”,骁勇无比。孝武为其所制,常有怨愤,乃与关中镇将贺拔岳相结,待机而动。高欢先发制人,于中大通六年(534)杀岳。孝武以宇文泰继统岳军,镇守关中,恃为外援。  宇文泰为尔朱荣旧部,属匈奴种,世居武川镇。同年,孝武下诏数高欢之罪,欢移师南下攻洛阳,孝武西奔长安,投宇文泰。欢追之不及,大感失悔,平白丧失“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良机,徒致宇文泰成为政敌。乃立清河王亶世子善见,对之颇为恭谨,是为东魏孝静帝,并徙都于邺,以便操纵。孝武西奔后不久即为宇文泰所弑,南阳王宝炬受泰扶立,是为西魏文帝。至此魏正式分裂为东西两国,两国政权,也分别落入高氏和宇文氏的掌握,皇帝徒然成为傀儡,不久便分别为二氏所篡。  魏自分裂成为东西两国后,大致以沿着今山西、陕西两省边界从北往南的一段黄河为界,东魏占有这段黄河以东及淮水以北的地盘,西魏则占有黄河以西及秦岭以北的土地,也就是所谓的“关陇地区”。两国间彼此争战不息,洛阳附近的黄河南北地带,便是当时的主要战场,因此这一地区所受的破坏非常剧烈。

前言

  这部《中国通史》是我和几位年轻朋友的集体著作,也是一项大胆的尝试。  我早有这么一个想法,邀集几位年轻朋友,每人分写一部分,合编成一部《中国通史》。因为写通史不是件容易的事,由一个人来写,极其吃力;尤其是上了岁数的人,不但力不从心,而且于对许多问题会考虑再三,有时简直无法下笔。但年轻人精力足且有胆量,有自己的想法、看法和写法,写出来可以使沉闷的史学出版界添几分生趣。  直到去年春天,这个想法才因长桥出版社的赞助有了实现的希望。当时我邀集了几位年轻朋友,商讨此事。他们也都是我从前或现在的学生,分别是萧璠、邹纪万、王明荪、姜公韬、段吕国诸棣。其中除了邹君现仍在台大历史学研究所就读外,其余四棣都毕业于台大、政大等校研究所,现任台湾、中兴、东吴等大学的讲师。他们在校时是读书勤奋的好学生,在各校教书也都是优秀的教师。他们各有专长,而且沉潜于史学的研究,历久不懈,都曾有不少的论文发表。在我的敦劝下,他们都答应参加这个工作。  商讨的结果,我们把中国历史分成七段,每人各就所长,撰写一段或两段。由萧璠棣写上古部分,邹纪万棣写秦汉和魏晋南北朝部分;隋唐五代部分,因一时找不到人,由我承乏;宋辽金元、明清两部分,由王明荪、姜公韬两棣分担;近代部分则由段吕国棣担任。并由我兼任主编,负责内容的审查和文字的修润。同时接纳长桥的意见,每段的文字,以不超过十万字为原则,用语体文撰写,文字以简洁生动为主。此外并尽量搜罗有关各代的历史图片和地图,以求“图文并茂”。

媒体关注与评论

  (张鸣序荐)  英国哲人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对中国人而言,读史能否使人明智倒在其次,主要是可以使人愉快。古代的中国人,文学和历史是分不大清的,因此大量被中文系视为文学作品的东西,当初作者和读者都是当历史来看的。四大名著中最受欢迎的《三国演义》,其实就是在讲史。而最像小说的《红楼梦》,其实当初倒不那么受老百姓待见。  经过一百多年的折腾,中国人毕竟已经迈进了现代社会。老黄历不用再提,至少受过教育的读书人,知道了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小说。小说、电视剧里胡编和半胡编的历史故事,看了过瘾之余,有时候也想看点“历史的真实”。更有野心的历史爱好者,一般都想通过读史,最好是系统地读史,了解历史的全貌。这时候就用得着通史了。很多爱好者,只要读史,首选往往就是通史。真正专门化的历史研究,其实跟其他学科一样,没有点专业训练,还真不一定读得懂。其实,就算一般文科类的学科,如果学校不那么功利,似乎也应该给学生们开一两门通史课,当然,首先是开中国通史课。前些年,博士生面试的时候,经常能碰上号称把中国历史都读通了的考生,一问才知道,他们所谓的“读通”,无非是看了一套中国通史而已。  不过,中国人尽管喜欢通史,但以往的积习却很难全然改掉。写通史尽管不一定要写成通俗历史故事,但还是要通俗易懂才好,否则,读者面就受限制。中国史学界有一种说法,说是20世纪出产的中国通史,有两部半著作值得称道:一是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一是吕思勉先生的《中国通史》,半部是张荫麟先生的《中国史纲》(未完成)。其实,如果按我的看法,还有三部通史也相当不错,一是夏曾佑先生的,一是缪凤林先生的,还有就是范文澜先生的。其中夏曾佑先生的著作,原是为中学做教科书的,写得相当有见地,而且是中国人做西洋式通史的第一部。缪凤林先生的通史比较扼要,但很有特点。范文澜先生的大作,是最长的,也是按唯物史观写通史诸大作中,最足观的一套。  但是,作为一般爱好者而言,上述的所有通史,都有一个毛病,就是不够通俗晓畅,对于史学爱好者来说,都有点难度。1949年之后,中国史学界分为大陆和台湾两大块。由于台湾学界相对比较平静,没有那么多折腾事儿,因此,成就斐然。为一般爱好者书写的通史,也大有可观。开放之后,我通过各种渠道,见过一些台湾史学家编写的中国通史,大体叙事都比较清楚,文字干净。特别优秀的,不仅通俗易懂,而且文辞优美。每个章节,都有历史随笔的味道。比较起来,大陆史学界尽管开放之后,研究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通史写作,却在开倒车。某些长篇巨制,块头虽大,但不仅内容杂芜,优劣不一,而且文字干瘪,味同嚼蜡。面向市场的所谓图文本通史,主编者名头虽响,但具体编写则是一群毫无研究的学生,等于是书商为了挣钱临时找人凑出来的,不仅毫无见地,而且有大量的常识错误。至于各个大学开这门课的学者,为了评职称各自为战、画地为牢编出来的通史教材,则更是不忍卒读。  傅乐成先生主编的这套七卷本的《中国通史》,是我所看到台湾同类著作中,比较出色的一部。傅乐成先生,是傅斯年先生的侄子。傅斯年先生虽然长期主持“中研院”史语所,自认是“二流人才”,但其实早在北大读书期间,就是一位连老师都不敢小窥的牛学生。胡适先生回国在北大讲中国哲学史,如果不是得到作为学生领袖的傅斯年先生的支持,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傅斯年先生的史学著述虽然不多,但大气磅礴,独树一帜。傅乐成先生从小得家学真传,名儒熏陶,不仅通经史,而且于文学和绘画,也有相当造诣。西南联大毕业之后,他立志史学,在秦汉史和隋唐史方面建树颇多。去台后,更是一步一个脚印在史学界耕耘,在台大历史系做教授多年,是位政学两界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人物。  傅乐成先生主编的这部通史,是由他牵头、组织五位台湾史学界第一线的青壮年俊彦编写的。每个人都是学有专攻的史学家,按自己的研究领域,撰写自己精熟的那部分,最后由傅乐成先生统稿。每本都是名副其实的著作,不像我们这边仅仅是编写。应该说,这套通史的作者,个个文笔俱佳,学、才、识三者足备。书成之后,在话语圈里,影响巨大,长期以来,既是爱好者的案头书,也是大学的常用教材,甚至一些研究者,也能从中得到教益。有人说,这套书保留了文言文的古意,因此,读来如饮醇酿。其实,在我看来,这套书最大特点,是有见地,不人云亦云;简单、干净,能把很复杂的事情,三言两语道个明白。不在史料里浸润多年,看过不知成亿字的资料,断不能为此。  傅乐成的通史来了,说实在的,对于大陆史学爱好者而言,这比台湾著名的娱乐节目“康熙来了”,更像是福音。

内容概要

傅乐成(1922~1984),傅斯年之侄,字力更,号秀实,山东聊城人。台湾著名史学家、台湾大学教授。《中、国通史》为其重要的历史普及著作。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变迁  第一节 三国鼎峙  第二节 魏晋政权的递嬗  第三节 西晋的政局  第四节 五胡乱华大变局的开始  第五节 东晋与胡族政权的对立  第六节 南朝政权的更迭  第七节 北朝政权的变迁与统一盛运的再启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形态  第一节 南北朝的社会阶层  第二节 世家大族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南朝士族的僵化与寒门的上升  第四节 少数民族政权下的北方豪族第三章 大动乱时代的人口流动与民族融合  第一节 汉民族的人口流动  第二节 胡汉民族的融合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的经济结构  第一节 赋役制度的演变  第二节 土地与农业  第三节 商业与手工业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的学术与信仰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的玄学与清谈  第二节 宗教信仰的盛行  第三节 文学与艺术的创新

编辑推荐

  “最新修订版”  台湾继钱穆之后最有成就的历史学家傅乐成领衔主持  台湾、香港地区以及东南亚一带最为畅销的中国通史普及类著作首次引进大陆  傅乐成先生主编的这部通史,是由他牵头,组织六位台湾史学界第一线的青壮年俊彦编写的。每个人都是学有专攻的史学家,按自己的研究领域,撰写自己精熟那部分,最后由傅乐成先生统稿。每本都是名副其实的著作,不像我们这边仅仅是编写。应该说,这套通史的作者,各个文笔俱佳,学、才、识三者足备。书成之后,在话语圈里,影响巨大,长期以来,既是爱好者的案头书,也是大学的常用教材,一些研究者,也能从中得到教益。有人说,这套书是典型的台湾国语,保留了文言文的古意,因此,读来如饮醇酿。其实,在我看来,这套书最大的特点,是有见地,不人云亦云。叙述简单、干净,能把很复杂的事情,三言两语道个明白。不是在史料里浸润多年,看过不知成亿字的资料,断不能为此。  ——张鸣

作者简介

《中国通史》为台湾著名历史学家傅乐成教授领衔主持,邀集门下五位史学俊彦共同撰写而成,是台湾乃至中国史学界不可多得的通史类著作。全书所述史实上起旧石器时代,下讫清帝退位,按朝代顺序分为七卷,由五位青年学者分别著述其学之所专的部分:《先秦史》,由萧璠著,记述了中华文明诞生到春秋战国这一阶段的历史;《秦汉史》和《魏晋南北朝史》,均由邹纪万著,分叙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到东汉末年农民起义以及魏蜀吴三分天下到南北朝对峙局面的结束这两个时段的历史;《隋唐五代史》,由傅乐成教授亲自撰著,为隋重启统一盛运到后周灭亡,此三百余年间的历史;《宋辽金元史》,由王明荪著,所叙为从北宋统一全国到元帝国的衰亡,其间几朝的历史;《明清史》,由姜公韬著,叙述了明建国到满清康乾盛世国势转衰这段历史;《近代史》,由段昌国著,记叙了鸦片战争前后到辛丑条约签订这一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全书每卷十余万言,共九十余万言。书中运用了一些文言文词句,表达简洁通畅,读之如饮醇酿。且每位著者对书中所述历史事件及人物均有自己独到精辟之见解,贵在不人云亦云。此外,这套简体版的《中国通史》还配了多幅珍贵的史料插图和战争地图,以便于读者更直观地了解历史的全貌。
本书刊行于1978年,成书之后即在话语圈里产生了巨大影响。时至今日,仍是不少史学爱好者的案头必备之书,一些高校亦将其作为常用教材,甚至有学者亦能从中获益。
两汉之后,中国又陷入分裂,进入了一段政权频繁更迭的时期。“魏晋南北朝”,只五字,却包括了这一阶段或前后相继、或并存对峙的几十个国家或朝代。董卓乱后,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地方割据势力继起,随后形成魏蜀吴三分天下之势。在经历了西晋的短暂统一之后,中国再次走向分裂——进入东晋十六国及南北朝,直至隋再度统一全国。《魏晋南北朝史》为大家展现的便是这一时期的政治变迁、社会形态、民族融合、学术信仰等方面的概貌。

图书封面


 中国通史 魏晋南北朝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不知是何缘故,中学的历史书里关于魏晋南北的,只有那么两页,远不像汉,唐那样花大量的篇幅来讲述。因为最近十分火爆的《三国》,我再次地对那乱世产生了兴趣。这本书,不像我在图书馆翻找时看到的那些厚地连拿下来翻翻的耐心都没有的长篇通史。对于一般的历史爱好者,这样轻巧的书,确实很合适。台湾出版的书,大多语言都是这么流畅易读,一口气读完一大半是丝毫不觉得累的。东汉末年,农民起义,三国鼎立,魏晋之风,民族大融合。思路清晰,一气呵成,加之质量上乘的纸张和插图,读来十分愉悦。汉朝四百年,魏晋南北四百年。借用一句话:当今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尽管乱世里人民颠沛,但大地上的那多股洪流交汇更是让这孕育人民的土地更加肥沃,这才有了后来的隋唐盛世。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想等活动时把这一套买全
  •     物流挺快,书印刷质量蛮好!正急着看!
  •     内容不是最全的,但有总结和评论,很好
  •     我是散开买全套的,要便宜一些,不知道为什么当当套书购买为什么贵些,求解……
    台湾学者的历史书籍,很期待其闪光点
  •     半文言叙述,全撰写而非编著,语言优美,详实而广泛,多角度的具体描述。
  •     书质量可以。
  •     这是傅自己负责的部分,上次单单没有优惠,这次凑齐。
  •     印刷精美,图文并茂,看后爱不释手,正如张鸣所说“叙述简单、干净,能把很复杂的事情,三言两语道个明白”。值得购买收藏。但书价偏高。希望后三册尽早出书。
  •     值得一看。丰富历史知识。
  •     书已经看完了,质量上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比较通俗易懂,个人还是挺喜欢的。
  •     读过的最好的通史
  •     真实再现了魏晋南北朝的历史状况~·
  •     书的印刷很好,是正版,价格也很实惠!
  •     虽然介绍不够深入但作为了解已经够了
  •     傅先生的评价很高,名符其实,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很好。值!!
    全套
  •     这段历史,教科书也讲得很少,似乎很神秘,很喜欢看。
  •     不是我想要的历史叙述型的,从很多角度解释了一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可能适合对历史特别了解的人,对于我这种小菜鸟只能先束之高阁了。。
  •     这段历史很杂乱,也非常长,作者没点功夫,不可能写得凝练生动,内蕴丰富。此书作者做到了这一点。佩服!!和前部秦汉史一样,作者关于社会的部分我以为最精彩。读过某些大部头的历史,作者学识不可谓不丰厚,读完后却茫茫然,空空然,感觉收获不大,这就是不能深入浅出。

    这套书的插图真的不错,有地图,有人物肖像,有文物照片,烘云托月,为全书生色不少,特别是关于战争的地图,箭头粗壮有力,符号标志丰富,配以图旁的详细解说,仿佛置身大挂图旁听军事家指点江山,运筹帷幄,实为享受!!
  •     看了很久,终于下手,买了全套
  •     买了一套 比较简单的历史书 放在书架上也好看
  •     除了与秦汉史一样的世界观和叙述历史时的立场问题以外,这一卷还不错。不过发现了好几处排印错误,显然出版社未仔细校对即付印了。对九州出版社表示遗憾。
  •     相比上下册的中国通史,这套书的编成时间更晚一些。内容也更加详细。个人两个版本都收藏了。
  •     魏晋多名士,自古也风流,多向往的朝代,言论自由,无拘无束,古人太有个性了,多读史,台湾版确实不同。
  •     文中对历史有自己的一番见解,非常好。对历史人物有客观的评价。非常好!!
  •     内容编排有点象教科书,让人感觉很容易枯燥,印制质量还可以纸张不错。
  •     讲述先秦历史,普及本通史,语言为白话,并非晦涩难懂,写的很有文气。属于傅乐成通史的七本之一。
  •     台湾学者写的史书就是不一样,文笔流畅,尊重历史,史识精到。
  •     详细,引人入胜
  •     湾湾的视野,了解一下。
  •     字大纸厚,内容很好,还有很多图片,不错
  •     内容通俗易懂,印刷精美,全套都有,收藏了
  •     得仔细的读,不能想读小说那样
  •     忘记历史就是背叛!
  •     书的内容不错,印刷质量也很好
  •     很好,内容简明易懂
  •     不光是叙述历史,还对文化、宗教、社会发展做出了评述,非常好看!
  •     书是好书。
    但是通俗读物。当时买的时候没看清。
    如果想了解更深层次的魏晋南北朝历史,这本没必要买。
  •     给上高中的侄女买的。我大概看了看。还不错吧。质量还是很好滴
  •     书的内容不是很深,给人感觉像是历史类的普及读物,如果是想简单了解下中国历史,适合,如果历史发烧友,不建议购买
  •     “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史(傅乐成..”很好
  •     写作风格严谨!论证清晰!
  •     估计删除了一些敏感词
  •     便宜是正品
  •     启蒙版,详细历史请参照24史。字大但有点细,字间距与行间距较大。
  •     名家作品, 书买太多,还来不及看,先屯着慢慢看
  •     书很经典质量很好,物美价廉。书是彩印的,原价虚高
  •     纸质较好 图多 印刷排版可以
    运送过程有污染
    性价比一般般
  •     看的第一本描写魏晋的书,适合初学者。
  •     送给老人读了,老人很喜欢
  •     文体流畅,非常适合普及中国历史。图文并茂,不错的一本书。只是个别错字,有些不舒服。
  •     中国通史中一套不错的书,图片很多,值得收藏
  •     了解以前的历史
  •     还没有认真阅读。
  •     这本没打折,补缺的。
    质量还好
  •     送货速度很快这是第一,最重要的是这本书印刷质量很好,彩图也很清晰,纸张也相当不错,总而言之很好…稍微翻阅了下,内容通俗易懂,是很好的启蒙读本选择…
  •     写的清晰 配有插图 看起来轻松
  •     上学的时候对这段历史没什么印象,男孩子愿意读三国所以会知晓甚多,我呢看着如此频繁的更替和如此多的人物,头都要大了。还好这本读着不累,拿来翻翻,台湾人写的书不像我们的老学究们写的,每本都差不多,这本算也简易生动。
  •     这一套中国通史是了解中国历史不错的书
  •     其余几本在前期200-100活动时买过,这次凑上这本,就全活了,看看台湾那边的通史也不错,不一样的风格,感觉更文言点,读起来更有感觉。印刷也好,全彩,几乎每页都有彩图,而且是和正文有关系的,看出出版社是用心做的,尤其是每次重点战役的地图,更是大陆史书中所无。
  •     满200减100促销时买的,这套书平均算起来大约10元1本,超值了。看看台湾出的中国通史也是好事,可以比较一下有没有什么不同的观点。此套书图文并茂,字比较大,看起来比较舒服。
  •     好书,便宜!
  •     可以大概了解我国历史。
  •     字相对比较大,还不错。看起来也不费劲。促销时买了7本。比买一套划算
  •     不错,印刷质量不错,内容也可以,白话文,整治色彩不浓厚!
  •     昨天刚寄到,就迫不及待的翻了翻,图片精美、字体蛮大的,文字浅显,看的比较轻松!令人遗憾的是,对于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的人来说,这套丛书过于浅显了~所幸的是参加了价格减半的活动,还是蛮优惠的!
  •     纸张和印刷都很好。
  •     活动的时候买的一套~~~还没看到这本
  •     这部分历史是中国历史上较为暗淡的一段,但也因此引起我的兴趣。前些时候就拜读了《资治通鉴》中这段内容。最近看傅版中国通史,感觉其虽然简单了许多,但史实前后因果脉络清晰,并无突兀之感,可见作者对这段历史了解深入,知道其发展情势。书中不少地方做的评断,尽量结合史学界的公论,不求新奇,也让人读来舒畅。特别是书中搭配了很多彩色的地图和图画,非常适合休闲时阅读。希望将来女儿也喜欢读它。
    该书纸质手感都还不错,价格也不菲。但可惜的是,本书编辑工作质量一般,书中数处发现错别字。希望出版社在付印前能多做校对,务使得好书不致因此毁名。
  •     文字优美流畅,叙事条理清晰。
  •     不同思想指导下的中国史读本,可以拓宽思维
  •     写的比较概述性的,图文并茂,可以当科普读物~
  •     傅老之子有用
  •     傅乐成《中国通史》的断代史版,我想我最爱的朝代就是南北朝和宋辽金西夏这两个时期了。
  •     本系列的书觉得比较简单,不够深入
  •     适合小孩课外阅读
  •     仅作了解╮(╯_╰)╭
  •     如果只是看看历史,这一套书都值得一看,但为考试而看是不宜的。
  •     很好!经典著作,大家都知道,不错!
  •     台版的通史著作,文字通畅,叙事生动,其可读性绝非国内的通史类著作可比,值得推荐。
  •     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纸张质量也不错!
  •     一次性买了一套,慢慢看,书质量不错应该是正品
  •     先秦历史印刷质量清楚,文字描述客观简洁,不愧畅销十年的历史普及读物。
  •     大家手笔,值得一看,活动入手的,感觉很合算,好多同学都买了一套
  •     这本书好像初中历史课本一样!
  •     从装帧到文字都令人满意,这一套书绝对是物超所值!
  •     不同的思路应该有新的视角,书印刷的不错
  •     质量很好 我不明白为什么有的人会说当当送货慢 书的质量不好 总之 作为一个爱书的人 我在当当网上的每次购买 书的质量都很好 物流很给力
  •     开卷有益。内容丰富,印刷漂亮,内容到形式都很好。适合对历史感兴趣的初读。
  •     内容与大陆的有所区别,但很精练
  •     台湾学者的书,希望从不同的角度领略历史的博大精深,从中得到教益。
  •     印刷很好。彩图。但是胶装,老是开胶。容易散。
  •     大国学基金会于2010年6月20日捐赠
  •     真谛不错
  •     大师作品!
  •     这是台湾编的通史,和国内的一般通史不一样,值得一读
  •     学习中国历史
  •     内容不错,纸张可以,装订不好
  •     这很重要,否则老是讲得那么的严肃,看得比较累,不过各有好处吧,所以这种风格的也不妨尝试下。毕竟这都是年轻一辈写的,也有必要看不同年龄段的作者的作品。
    好歹凑齐一套了,可惜时间不多,不然得好好看看的。
  •     这套书非常好,内容分类很清楚,想了解中国历史的朋友们,推荐一下,赞
  •     魏晋乱世,有风云自然有看客,所以我才买来瞧一瞧^_^haha~~~文风谨然,风度自揣
  •     书质量还不错,内容浅显。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