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里看中国》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知识读物 > 镜里看中国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1-9
ISBN:9787505728820
作者:(英)保罗·法兰奇
页数:348页

看中国的镜头

读到此书纯属偶然,在卓越购书满百元送的。一堆据说是畅销书的赠品中,就感觉这本题材比较感兴趣——镜里看中国,讲外国记者的,大概会是从他们的角度讲述的中国近现代史吧。但真正开始读的时候我发现这题目真心坑爹:这书其实讲的是近现代外国记者在华的经历!瞥一眼封面上的那句“1820——1949 洋镜头下的近代中国”,这该死的封面设计压根就没读这书的内容吧!其实呢,副标题早就指出了该书的主角是外国记者而非祖国君,我当时没注意罢了。不过即便我知道讲的是“看中国的镜头”也还是会选这本的,因为这个题材仍对我有吸引力。至于阅读的感觉,记述时间跨度大、涉及人物多,而书仅仅是有三百余页,所以看的时候就是各路人马像走马灯一样出现消失,对于我这种不善记忆人名的人实在是有些折磨。另外这书的翻译和校对都不好恭维,很多句子读起来颠三倒四,偶尔还来点错别字……不过这些都没妨碍我把书读完——一帮老外,怀揣这各自不同的目的与梦想,来到中国,认识中国,报道中国,改变中国。不管他们本来的想法如何,他们都确实参与了中国的变革。关于他们的故事,就算是流水账般的叙述,也够值得了解,何况这书的表述还没糟糕到那个地步。

责编你明天不用来上班了

劣质翻译就不提了,毕竟现在翻译那点事儿也不算什么秘密。《杀千刀》这种奇葩翻译与《英国农民工小像》这种哗众取宠的翻译我也能忍受。本书刷新我认知底线之处在于,责编似乎根本没有存在感可言,全书充斥着各种低级错误,令人怀疑友谊出版公司是否已经穷途末路,以至于聘请不起一名专职校对。边看边挑,肯定不全。P74把亚瑟港写成旅顺口会死么。P76莫理循生卒年错误。1782-1834应为1862-1920。P78濮兰德名字打错。P78巴克豪斯应译为白克浩司,这并不重要,但请先记住这个译法。P78郝德爵士应为赫德,令人狐疑的是该段出现了3次郝德与1次赫德,如果不是特意注明“海关总税务司司长”,我还真以为郝德是另外一个人。P78吉卜林的名字先被写成“吉仆林”,又被写成“吉朴林”。P78双龙勋章应译为双龙宝星勋章。P80巴克豪斯又被译成”拜巴豪斯“。如果不是后面出现了那部臭名昭著的《慈禧统治下的中国》,我简直没法将这两个名字联系起来。顺便说一句,之后的几页,白克浩司都是以”拜巴豪斯“的身份出现的。P81钦善应为景善。P83《罗拔诺甫条约》就是《中俄密约》,当然这么翻译我们也看得懂,但你起码写成罗拔诺夫啊。P84《一封来自上海格里芬的信》在注释中便成了《来自上海格里芬的信》,而仅仅隔了一行,”格里芬“就变成了”格力芬“。对于该词的解释是:”格力芬“一词是上海俚语,意为”新来者“,既可指人也可指马。在上海生活了五年的苏小姐表示:这什么鬼啊!P93赫德又变成了”罗伯特·哈特“,而濮兰德变成了”J.O.P.布朗德“。顺便说一下,这一页特地注明了”符拉迪沃斯托克“就是海参崴,出生于东北的苏小姐表示:用你讲!P94詹姆斯里查尔顿应为詹姆士里卡顿,P95天华茶庄应为天花茶园。当然,这的确是吹毛求疵了。P96济物前线。你莫不如不加注释,不加的话我还不知道是什么。仁川古称是”济物浦“啊老大!P99亚瑟港又变成了旅顺口,下面还加了注释:旅顺口时称亚瑟港。那你前面不说!P99厄普顿辛克莱尔鼎鼎大名的《屠场》被翻译成《丛林》,老大你用的百度翻译吧,有道词典都不会犯这种错误。P102《德臣报》出现错字。P109童元察。这个我最初也懵了一下,按理说19世纪末从哥大毕业的肯定是留美幼童那一批,但一时间真想不起有谁姓童。后面说这个人成了《大陆报》的主管之一,于是我更狐疑了,这么有名的人没理由从未听说过。十分钟后我看到书后附有的人名中英文对照表。Taotai Yuen-cham Tong。吐槽无力。第一,这个人是唐元湛,第二,Taotai是道台的意思……P111汤姆密勒“就发他丫爱看的”“但凡我他丫爱看的就成”。完全不知所云,语法错的离谱。谷歌之,发现原话大致为“我他妈爱登什么就登什么”。不懂北京话就别乱来了,“丫”是”丫头养的“简称,过去是句很重的骂人话,现在用的多了,变成了朋友间开玩笑的话,但也不能跟”我“连用,骂自己呢这不是。而且”我他丫“这种用法,反正我从来没见过。P112图片汤姆密勒误写成汤姆密德。P135”这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次群众性抗芮恩施议运动“。芮恩施要哭了,这就叫躺枪。P143”18世纪20年代“”18世纪30年代“全为”20世纪“。另佩克哈默以1920年代在澳门拍摄的妓女裸体照著称,书中误成”幼女“,一代人体摄影大师就这么变成了萝莉控怪蜀黍。P154陈友仁1914年创办的应该是《京报》,《北京人民论坛报》是什么鬼,完全没听说过。P156第二行之前还是C.H.李,下一行就变成了C.H.劳,谁知道是不是一个人呢。P178图片及描述与112页完全重复,哦其实也不是完全重复,因为这里密勒的名字写对了。P200阿米莉亚·尔哈特应为阿米莉亚·埃尔哈特。P201淞沪会战应为淞沪抗战,请不要自说自话的把中日开战时间推前五年半。P219《失去的地平线》应为《消失的地平线》。我不明白的是,既然可以将弗兰克·卡普拉与詹姆斯·希尔顿的名字翻译的这么标准,为啥非要弄个《失去的地平线》出来呢。P273G.E.莫里森,请按照之前的译法改为莫理循。P275”双枪“科恩的译法不能说不对,但既然前面已经出现过他的中文名”双枪“马坤,统一一下会死么!P296全书最令人不解的一个翻译出现了。”臭蟾去营地“是什么东西?查谷歌,Stanley The Stinkbug Goes to Camp是一本外国童书的名字,但它与日据时期的香港八竿子都打不着。书中写到英国布政司富兰克林詹逊曾被关入臭蟾去营地,靠,当时香港就一个集中营,就是赤柱集中营Stanley Interment Camp。译者你的脑洞实在太大。顺便说一句,之前赤柱的名字出现过几次,都完美的译出来了。至于这里怎么变成了臭蟾去营地,鬼才知道。P303西南联大学。我只能说,你赢了。P305满族怪物。我可以逆推出这里的英文大概是Manchu Monster一类的东西,但请至少把它译成”满洲怪物“,满族很萌的请不要黑它。其它地方不是没有了,而是我实在懒得再挑,按照这个尿性来看,说不定起码还能挑出这么多来。我先不跟你计较looking glass究竟是什么意思,我也不跟你计较那些报刊杂志名字究竟规范不规范,你出了本书,定价四十块,打了折,加上满减,也要将近二十块的样子。这种书,我们买来也不是为了做参考,无非就是作闲书看看开心,结果倒好,错误一大堆,关键还犯的这么低级,让我挑起来都没什么成就感。依我看,责编你明天别来上班了,干脆去个手游公司,现在手游赚的很,弄个大家来找茬,你就是产品经理。不过照这本书的尿性来看,提示说有五个茬,实际没准有五十,但识别点就那五个,大家还得揣摩你的意思,现在自虐型游戏那么火,你这没准就成下一个Flappy Bird,大家爽,你也赚。多好,您说不是。

聚光灯照不到的地方

这本书是一位洋人写的。介绍了外国记者在中国的一些简单历史,我看了看,确实介绍的很简单,没有什么很传奇的桥段,所以大家看了可能会瞌睡。但是我觉得这本书真的是一本好书。因为他讲述了一群平凡记者平凡的故事。 我们但凡看历史,或者拍摄影视作品,总是喜欢一种英雄主义,不论是个人英雄主义、还是集体英雄主义,总要突出一个个体或者一个团体,来实现颂扬主旋律、烘托气氛的目的。实际上我们逝去的每一秒都是历史,在这个历史里面,英雄有多少?普通人有几何?如果没有千千万万普通人默默地工作,英雄还能脱颖而出吗? 所谓英雄,当然是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这里面有历史机遇,也有自身努力。这本书前面提到,斯诺等人的巨大光环遮挡了很多记者的身影。但是在这聚光灯照不到的地方,这些记者的工作也同样出色,因为在记者眼中,大人物和小百姓都是一样的,都是自己的衣食父母。关注一个大人物,或许会挖到影响一个团体、一群人日后生活的重大决策。记者因而也会沾上荣誉的光环。但是关注一个小百姓,同样也会影响这个百姓一天、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生活,让他原本平淡的名字,记录在历史的文字里,并在一个恰当的时刻,发挥其自身的作用。这样的记者,同样值得我们尊重,同样佩带着光环。 所以让我们翻开这本书,看看在聚光灯照不到的地方,有哪些人在默默地工作,默默的记录我们中华大地震荡的每一个音符。

近代史到底是怎么回事

中国近代的一系列战争,从感情上讲,对中国人而言是反领土主权侵略,自我保卫,从客观上讲,是中西文明冲突,是物质文明的融合,和意识形态文明差异的相撞,可以说从1840年以后,中国开始在这两个方面走出中国模式,开始与世界融合。三千年历史为一个周期,世界文明的发展由诞生到成形,到整合将会经历几万年的过程。在中国,如果说从盘古的开天辟地到秦始皇的统一为一个民族文化的萌芽成型纪,2000年封建文化为中国民族文化的形成期,那么本纪元所经历的是不是,就是本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交汇过渡期。而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正是这个周期的开始,这个开始会用几百年完成呢?

近代中国的外国记者:另一个大观园

时下,一位美国记者所写的关于中国的书在中国读者中形成了一股阅读热潮,甚至有人评价说“每一位中国读者都应该读一读”。这位记者名叫彼得·海斯勒,中文名叫何伟;这本书叫《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是作者所著《中国纪实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前两部分别是《江城》与《甲骨文》),书中叙述的是作者2001年至2007年间对转型期间巨变中的中国现实的冷峻而细致的观察。对于中国当下的现实,中国人自己也许熟悉到了“熟视无睹”的程度,这可能也是一位外国人写中国的书受中国读者热捧的内在原因。中国的现实经由前《纽约客》驻华记者何伟显微镜般的眼睛“反射”回中国读者的面前时,对现实几已麻木的读者才看清了高速运转的经济机器中个体的身影;那么,中国的历史在外国驻华记者的笔下与镜头中会是何种景象呢?常驻上海的英国记者与作家保罗·法兰奇所写的《镜里看中国:从鸦片战争到毛泽东时代的驻华外国记者》一书便可以让中国读者从外国人的视角重新审视近代中国的历史。从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境内开始出现英文报纸,到文化大革命爆发时最后一位外国记者离开中国,在这近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外国新闻媒体派驻中国的记者不下500人。而其中大多数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不过斯诺与史沫特莱二位而已,而且学界对外国驻华记者的研究也多是聚焦在“三S”(斯诺、史沫特莱与斯特朗)身上,仿佛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至于为什么中国人大多只记得这少数几位外国记者,作者在接受BBC(英国广播公司)中文网的访谈中给出了他的答案:“这些人在中国至今仍被人记得,是因为政府允许大家记住他们。”而今,在“三S”这几棵“树木”之外,通过该书作者搜集的通常难以接触到的史料,中国读者得以窥见整片“森林”的茂密。19世纪20年代,最早的外国驻华记者出现在鸦片商人在广州开办的“洋行”里。到了20世纪30年代与二战期间,驻华记者群体的规模与撰写新闻文稿的数量都达到了顶峰。作者在本书开头的引言中称这些记者是“近代中国历史的见证人”。“从起势甚微到如火如荼,驻华外国记者们见证了中国的历史和发展,见证了中国的动乱和革命、改革和战争。这些记者们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作为一个整体,他们几乎每一次都站在中国命运之重大转折的最前沿。他们目睹了鸦片战争,旁观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起落,见证了火烧圆明园,亲历了义和团对东交民巷使馆区的围攻和袭击,目睹了清王朝的灭亡和中国民国的诞生,见证了她(民国)为反对军阀混战、争取民族生存所进行的斗争,以及日军侵华、共产主义的兴起等等,那是看到的不是战争,就是革命。”他们没有见证(更多是出于被迫)的历史大事件只有一件,那就是中国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作者认为,“你可以写一本书,介绍一下驻华会计、律师或工程师的历史,但你无法找到比这些记者们更有趣的群落。”比如,30年代早期的一位记者弗兰克·提尔曼·德丁,他之前曾在《洛杉矶时报》工作过,本打算去欧洲学习音乐,但却中途跳上了开往上海的海轮。这一跳的结果就是,他在上海的英文报纸《大陆报》一呆就是7年之久。他们许多人在来中国之前就已游历了世界多个地方,中国是他们行程的下一站,但却不会是最后一站。何伟也算是继承了这个群体的特质(上海“密苏里新闻帮”在外国驻华媒体中影响巨大,而何伟也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当然这是后话了),在他完成《中国纪实三部曲》之后,他将用不久前获得的麦克阿瑟天才奖的50万美元奖金去埃及“开始新的生活”。这样的外国驻华记者群体怎会不有趣呢?“他们中大多数人精明能干、精通业务,并对新闻工作满怀热忱,少数人甚至异常优秀,具有罕见的鉴别力和天赋。但他们都是普通人,有着人类固有的劣根性。酒鬼、浪子、骗子也不在少数,间或也有人是间谍,并且这种人绝不止一个。”来华间谍最常使用的两个身份,一个是鸟类学家,另一个就是记者。而以记者身份来到中国的间谍中,名气最大的莫过于文学巨匠海明威。由于某种原因,这些驻华记者大多数都未进入中国人的视野,而对于少数为人所知的知名外国记者,他们作为一个在中国有过丰富经历的人的立体性也被历史书所扁平化。该书作者仿佛是用素描的方式,给外国驻华记者画了一卷群像组画;而且通过更多鲜活的细节,还原了笔下人物的立体性。比如大家熟知的斯诺夫妇并不像坚定的左派那样艰苦朴素,在20世纪30年代的北京,他们“整日流连于北京饭店楼顶的各种晚会及其他社会活动”,他们养有一匹蒙古赛马和一只绰号“戈壁”的白色猎狗;斯诺那本著名的《红星照耀中国》在第一版中收录了批评共产国际和表明中国共产党隶属苏联共产党的章节,然而“他在第二版中删除了大量引起苏联共产党不快的章节”。至于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历史的书籍,作者在接受BBC中文网的访谈中是这样说的,“任何人如果想理解中国的今天,都应该了解其历史。还是那句老话,如果不懂历史怎么能懂得现在?”而且他说“新闻是历史的原始版本”,那么今日的中国能够从这个原始版本的历史中借鉴些什么呢?不同的读者看后肯定会有不同的思考,而笔者对1904至1905年间在中国领土上爆发的外国战争——日俄战争——印象最为深刻。中国并非此战的参战国,战火却在中国的边境爆发。以作者的认识,这场战争本应该“给中国敲响警钟:随着日本军事力量日益强大,其区域称霸的野心也在逐渐膨胀。但对此当时中国的许多知识分子有着清楚的认识,唯独清政府未能警觉,抑或置若罔闻。”这就仿佛美国在9·11恐怖袭击之前有所觉察(有人这样认为),但却并未引起政府的关注一样。“新闻工作者是他们生于其中并将之付诸笔端的社会的镜子”,如果政府对媒体记者与知识分子的观察与认识缺少真正的关注,此类悲剧性的事件谁能说一定能够杜绝呢?书中让人感觉历史还在今日不断重演的事情不在少数。比如,1928年一位美国记者刚到上海,第一天就在外滩目睹了一辆高级大轿车从一个女乞丐身上碾过。他对此感到万分惊恐,写下了这样的新闻标题《百万富翁驾车街头撞死老妪》。而孰不知这样的悲剧在当年之上海已不足为奇,新闻记者对这类消息都麻木了,报社对此种新闻也了无兴趣。翻看当年的历史,再反观今日中国之现实,两者是何其相似呢?笔者以为这本书理应出自中国人之手才对,因为它对中国之现实有着太多的启示意义,中国人自己没有不去写的道理。但是这本书仍就是外国人写的,最终形成了这样一幅景象:今日外国记者写昨日外国驻华记者笔下的近代中国。这幅景象用卞之琳的《断章》一诗去形容再贴切不过:“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此书不是中国人所写也无大碍,好在有了中文译本,虽然翻译中偶有错误,但仍瑕不掩瑜,依然值得中国读者好好读一读。读完此书,笔者还有一个感觉,近一个半世纪以来在中国大地上上演生旦净末丑的外国驻华记者群体,经历的不是改革就是革命,见证的不是动乱就是战争,但却在1949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时候几乎彻底消失。《红楼梦》中的一句话也可以用来形容这种结局,真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新闻,也许永远不可能做到足够公正

拿到这本书,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它,但是我发现我并没有在这本书里读到我期望的东西……现在的人们,常常向往欧美国家的言论自由,新闻公正,可是在这本书里我却发现,只要和他们的利益挂钩的东西永远都没有什么公正可言……也许,有的时候和他们的利益并没有多大关系的时候,他们也在莫名其妙的揭露着什么,隐藏着什么,正如那年中国西藏的暴乱,国际上的新闻足以使人愤怒。在这本书里我也找到了很多让人愤怒的地方,在那个暗无天日的时代,西方列强绝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公正、善良,他们的新闻,他们的记者无疑是扮演着雪上加霜的角色。当时“休斯女士”号军舰在临近香港处鸣放礼炮,其中一门炮的炮弹因放炮者粗心大意忘了卸下来,意外击中一名中国人并要了他的性命;按公司的说法,中方威胁要停止贸易,于是公司只好屈服。本来这样看来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当时国外的报纸却指责“东印度无任何可敬之处,对中国当局太过顺从,以至于1784年由于“不小心”杀死了一个中国人还居然真的把一名皇家海军炮手移交给中方处死”,看到这里我真的怒火中烧,当年,还真的是命如草芥啊…………还有义和团这段“1900年7月5日晨,《纽约时报》标题为《在京外国人全部丧命》的头条新闻开启了外国记者在华报道的新时代。几天之后,该报继续跟进此次事件,这次的标题更骇人:《英勇抵抗后全体外国人遇难——妇女最先被杀》,内容是北京的外国人遭排外的义和团围攻,其实这完全是谣言。读者震惊了。随即,一支由英、法、美、俄、日5国共20000人组成的救援部队于8月打退了包围公使馆的义和团。被困的几百名外国人中有70人身亡,其他人则安然无恙。外国军队随后在北京城内疯狂劫掠,同时各国纷纷向清政府提出巨额赔款要求。对于困在京城使馆区内的外国人来说,这次事件确实伤害了他们,但《纽约时报》显然起了误导作用。对于刚刚进入新世纪的对华新闻报道来说,这的确是个混乱而动荡的开局——与这个国家此后的动荡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但其中也有充满启示色彩的光鲜时刻。”在这本书里,让我明白了很多事情,历史也好,新闻也好,都要在独特的历史背景下来看,没有绝对客观的新闻,真的……

关于媒体报道

单看题目觉得内容应该是介绍外国记者笔下的那个时代,但实际上应该是那个时代背景下的外国记者们。虽然可能是因为要说的人物太多的原因,感觉上内容比较松散,但读来还是可以了解一些关于那个时代我们平常不容易看到的事情的。其实看这本书最主要的收获应该还是对媒体,特别是西方媒体的更进一步了解。很多人总是向往着西方媒体的言论自由,甚至认为西方媒体的报道——特别是那些和国内报道相反的才是真正的事实。总觉得墙外的才是真实的。实际上,只要有人就会有利益的问题,立场的问题,就不可能真正的公正。就算真的想要完全摆脱那些外在的束缚,主观感情和自身知识的局限也是无法避免的。没有哪个团体或个人能为我们呈现出真实。我们能从他们那里看到的到底也还只是事情的一种面貌而已。


 镜里看中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