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献疑》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知识读物 > 读书献疑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0-01
ISBN:9787810856201
作者:王重旭
页数:272页

《读书献疑》献"疑"还是抬杠

这不算一本故事新篇,也不能算“反思”历史和故事,更像是抬杠。简单的说,就是原文向左,我向右,凡事总有两面,你说好,我总能找出坏,你贬之,我必褒之,不求价值观,只求力求自圆其说即可。老实说,我并不觉得这是一个好的学术态度,用来在酒桌上抬杠玩,乐一乐也就罢了,作为杂文结集出成书,冠之“大学生读本”,让我有点感觉困惑和荒谬--难道大学生真的需要这种层面的,文字游戏式的,抬杠式的“反思”吗。比如:穷小子和仙妻的故事愿意是表达对美满生活的一种憧憬,既然是憧憬,自然不那么现实,于是作者就抓住这个不现实,诠释为“穷小子不争气”,想吃软饭...真是煞风景。不要和田忌赛马,原意是讲谋略,放弃弱点,集中优势兵力击破对方。作者则发散开来,从长远和高尚的角度来叱田忌为小人,出花招,不可于谋,甚至讲到地道战和地雷战这种(演义宣传式的娱乐电影)电影,是将胜利建立到敌人的愚蠢之上...嗯,按他的意思,地道战地雷战是不能拍的,太儿戏,太不严肃,只有上甘岭和大决战才能看...当然,像《举起手来》这种无论从技术到内容都是垃圾的更应死无葬身之地..孔融让梨,作者给出了N个设想,统统为孔融以及其家庭安排了因幼教不慎而导致家庭不幸的黑色结果,理由是一个梨之让,意味着一个梨之争,长此以往,家将不家,国将不国...真是以小见大呀,I fule U,你生活的世界实在是太黑暗了,完全容不下一个善良的小孩...司马光砸缸猜想,千古之谜,一朝揭开:原来是司马光先砸烂了缸,为了不受责骂,干脆把洞砸大一点,让小朋友钻进去,再报警报保险....你老人家实在是太会做现场了,下次我家车要蹭了,找你帮忙...这tmd的算啥反思,简直就是栽赃嘛,有点文采也就罢了,直刚刚的往历史人物头上泼屎,还挺有趣...皇帝的新装中国版,作者着力辩白写安徒生的皇帝是个称职的皇帝,是个有良知的不残酷的皇帝--好无聊呀,连原创观点都不是。丑小鸭如何变成白天鹅的:作者严肃的表达了“白天鹅就是白天鹅,丑小鸭就是丑小鸭,认命吧”的血统论...丑小鸭们,别奋斗了,你成不了白天鹅的,在被做成酱板鸭之前,尽量苟活得快乐点吧,现实就是如此而已......我一阵阵的恶心,简直不能再多挑几个例子来欣赏作者凌厉的笔法,跳跃的思维,来领略他沉重的教诲,深刻的批判。我自认是比较善于欣赏反向思维,对马克吐温的讽刺小说,鲁迅的故事新篇,王小波的妖异笔法。。。都有着狂热爱好,也不是完全没有幽默感,甚至是黑色幽默控...就是我这样的人,如果有幸和作者在饭桌相见,他依旧用书里的口吻来将来自历史和故事的风景,趣味,价值观一一抹黑或颠倒,目的只是为了满足他的“反思”或揭示他了解的“真相“,那么,我的选择是:推椅子走人.既无才又无趣,话不投机半句多。

历史的想像与想像的历史

历史的想像与想像的历史贾晋京 《中国青年报》2005年11月28日读罢王重旭的《读书献疑》,最大的感想便如题目中所说,在历史与想像之中,我们应该如何取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永远都生活在历史之中,关于历史的记忆,被灌输进我们的头脑,作为我们的精神,幻化为我们自己的替身,充做观念的模型塑造着我们的行为,凝结成传统。我们依着这样的传统在“当下”中行动,转瞬之间当下又成为历史……所以,正像美国已故的社会学大师爱德华·希尔斯(Edward Shils)所言,未来总是掌握在传统的掌心之中。历史的记忆塑造了当下,当下又为未来构造了历史记忆的材料。然而,历史的记忆终究不是历史本身,历史本身只能靠记忆去传承,前代人的历史记忆,在后代人那里便变做了历史的想像。在想像中层累地构建起来的记忆之塔,又总是被一代一代的后人添加了很多想像出来的质料,于是在历史的想像中便砌进了许多想像的历史。从而,当下的历史记忆之中,历史本身总是隐藏在深深的历史的想像之下,而历史的想像之上又笼罩着厚厚的想像的历史的迷雾……这样一幅历史记忆的图景,就是我们当下生活的精神实质!出于对“真”(truth)的偏爱,我们总是有一种廓清迷雾去直探实事的本能冲动,毕竟,如果我们的记忆之塔竟是以虚构的材料搭建的,那实在是一桩让人深怀焦虑的隐忧。《读书献疑》就是一次执着地想要撕破想像迷雾的探索。《读书献疑》一书最特别之处,就在于对种种流传甚广的“历史”想像保持一种尖锐的、甚至近乎偏执的置疑态度,似乎越是深入人心的故事,王重旭就越是要与之死活过不去,非要揭下故事美丽的画皮,窥探底下血淋淋的真相不可。一如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美丽的海上女妖塞壬(Siren)三姐妹,有着绝色美女的外表,唱着无比优美动听歌声,诱惑着一代又一代漂泊海上的船员们驶向那个看上去开满鲜花的孤岛而有去无回,却被英雄奥德修斯看出了她们曼妙身姿底下藏着的人首鹰身妖相……这一点,从书中四个部分的名称中就可以清楚地表现出来:故事中的荒谬与荒谬中的故事,历史中的困惑与困惑中的历史,名言中的误区与误区中的名言,现实中的歧义与歧异中的现实。显然,王重旭意在表达他对塞壬歌声遍地唱响的不满,希冀自己以悲剧英雄般的无畏冲击那巨人般伟岸的历史想像……展卷来看,篇章都有着尖利得刺目的篇名,像一把把匕首突兀地立在那里,向着想像的华美衣衫放出阵阵寒光:《尧也不肯禅让》、《大禹不敢回家》、《真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吗?》,《竹林七贤未必都贤》……在这样的篇名底下,作者力图深入到美好表象的幕后,揭示真相的残酷和表象的虚假。比如,在《尧也不肯禅让》中,尧禅位于舜,这个自从孔子以来就被当作美好政治典范的故事,就被王重旭头脚倒置,揭露出所谓君德臣贤的荒谬:尧实际上在位70年而恋栈不去,最后以“德衰”被舜囚禁而不得不“禅让”。在《大禹不敢回家》中,那个全力以赴治水13年,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这样做的原因不再是爱民之深,而是因为他的地位可能威胁舜的统治,随时有杀身之虞,惟其如此,才能让舜稍稍放松顾虑,而禹在外治水的生活,也不可能是筚路蓝缕,而是纵情声色……一个个曾经美好的历史想像,就这样在王重旭笔下被扯下暧昧的面纱,露出毒蛇为发的狰狞面目来!的确,想像只是七彩的气泡,戳之即破,重要的问题是气泡是如何被吹出来的?我们又因何以之当作了记忆之塔的图景本身?中国的历史,从《春秋》、《史记》那儿开始,就不是在真实记录历史的记忆,而是夹杂了大量的传说以及书写者的想像在内,更严重的是,材料的取舍不是以实事为依归,而是按书写者先在的蓝图而裁剪,甚至,这样的编史方式,在中国也形成了传统。山形依旧,兔走乌飞,历史本身被遗忘在记忆深处,历史的想像被历代修史者渐渐扭曲为想像的历史……出于史学的态度,我的希望是以历史本身去戳破想像,当然,遥对亘古,当下考据出来的“历史本身”亦不过是历史的想像之一种。问题是我们要什么样的历史想像,而必须抛弃的又是什么?“历史的材料就是历史本身”,法国年鉴学派史学堪为当今世界史学大宗,此一要旨甚富启发意义。历史材料和分析工具,是史学的全部。还原真相的努力,要想取得前人未及的进展,必须依赖材料方面新的发现,或者分析工具的重大进步,两者必居其一。前者之例如殷墟甲骨的出土,彻底革命了对商史的想像;后者之事如博弈论等分析方法的引进,改造了微观历史动力的方向。可见,历史本身藏身的处所,在材料的逻辑处理之中。当我们从尽可能全面的材料之中披沙拣金,集腋成裘,构建出一个历史想像的图景,并且这个图景经过逻辑检验没有自相矛盾的地方时,我们才能说,我们看见了迷雾下面的真相!虽然这一真相亦不过是历史的想像,但相对而言却最坚实可取,因为它不是想像的历史。对于《读书献疑》,我想说的正是,廓清迷雾的努力的可以嘉叹的,但是毕竟仅仅戳破迷雾中的气泡是简单的。想像的历史原本只是想像,和材料冲突之处,逻辑上自相矛盾之处从来昭彰。需要的是一声棒喝,让人们从迷雾的幻境中清醒起来。《读书献疑》的意义,也就在于此吧。然而,当想像的历史被戳破华美的外壳的时候,我们究竟是以历史本身代替了想像,还是以一种新的想像代替了原有的想像?从被原有的想像忽略的材料中,发现故事的虚伪,是第一步,但是要建立新的故事,就要全面的材料和逻辑工具的检验了。从史学的角度看,尧和舜即使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也不大可能是前后相接的,舜和禹亦当难以前后相承。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王重旭以官场逻辑解释之,而我则以为“五斗米”是当时势力甚大的秘密社会“五斗米道”。话说回来,一切历史当作当下史观,在目的论的层次,当下的生活才是目的。重要的是我们的记忆之塔需要一个坚实的根基,吹去上面的迷雾,不要生活在幻景之中,足矣。至于什么是想像的,什么是历史本身,保持反躬自省吧。

读《读书献疑》有感

有人曾这样评价《读书献疑》:“每一个有文化的中国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它会使你获益终生。”我本不信,薄薄的一本书能有如此大的魔力?这未免太夸赞了!于是,尝试着捧起、翻阅、细品、回味,顿觉神奇,仿佛思想被翻犁了一般,许多早已固定的思路被切改了方向。《读书献疑》不敢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它独树一帜,思想深邃,见解独到。想人之所未想,言人之所不能言。于朴素中见真知,于幽默中感悲悯。它就像一面神奇的魔镜,并不是因为在如花似玉中看到了枯骨,而是因为它让麒麟皮下露出马脚,显出了传说的深意、历史的真相、名言的荒谬、更显出了社会的严酷和人生的复杂。读这样的书会使人摆脱浑浑噩噩的状态,会使人异常清醒,尽管这种清醒的过程会伴随着某些痛苦,但你会痛并快乐着。这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故事中的荒谬与荒谬中的故事”是对民间故事和寓言的生发。那些流传千年的版本经作者重新演绎,就变得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如总梦想靠娶一个仙妻而一辈子富贵的穷小子;如把社会看透的南 郭先生夫人;如把真实意图掩藏起来而南辕北辙的那位北方人。当作者将这些陈年旧事与现实链接之后你不禁恍然大悟,而且有一种身上打激灵的感觉。第二部分“历史中的困惑与困惑中的历史”是对历史之谜的破解。作者掀起了蒙在历史上的一层层面纱,露出了历史的本色。如《包拯为何不罢官》、《韩愈的谬论》、《天知地知大家知》、《李鸿章的新闻观》等等。作者不是对历史进行繁琐的考证,而是从大处着眼,与现实呼应,写他对历史和社会的一种独到见解。第三部分“名言中的误区与误区中的名言”是对至理名言的深刻剖析。作者所议论的都是人们习以为常而且深信不疑的话,经他指出后,人们便会看出其中的荒谬。如《家和不能万事兴》、《时间不是金钱》、《机会面前未必人人平等》、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也是好士兵》等等。从中我们能看到社会的真相、人生的底蕴。第四部分“现实中的歧义与歧义中的现实”是对现实的批评,如《并非为博士流泪》、《真的比假的可怕》、《小电话本的感慨》等等文章视角独特,给人头脑清醒之感。由于我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活得太久,对许多谬误已积非成是,对许多丑恶已司空见惯,从不去想有些现象的荒谬和一些说法的可笑。“性格决定命运”这个命题我们过去一直深信不疑,可作者轻轻地发问,为什么有的时代不同的性格有相同的命运,又为什么有时相同的性格却有不同的命运?这说明是“社会决定命运”;说起“知识就是力量”,人们都津津乐道,可作者发现:尊重知识才是力量;“理解万岁”风行一时,可他察觉,一味理解容易养虎遗患,导致人为所欲为……这样的命题在书中比比皆是,让人目不暇接。读这些文章会有一种移步换景、柳暗花明、绝处逢生之感,几乎不会去想它的文体,只是被作者的思想所吸引,自己的某些成见和思维方式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发生变化。在生活中,我们应有“献疑”的意识和勇气。“献疑”并不是盲目怀疑,其实在怀疑背后,内心应有巨大的力量支撑,那就是对专制的不满,对丑恶的愤懑,对自由的向往,对民主的渴望和对真善美的钟情。

为反而反有意思么?

本书中收录的文章,如果是登载在报刊上,看个三两篇,从启发思维、转换视野的角度看,也还算有点意思但问题是汇成一本书,读多几篇,通通都是这种调调,就让人觉得厌烦的要吐了作者就象个处于反叛期的小孩,你要他往东他偏要往西,你要他赶狗他偏要追鸡反正就是千古流传下来的故事、寓言、成语、道理,通通不信,非要从另一个诡异的角度进行解读而且,这种解读,往往是基于作者的偏执性认定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甚至多面性,不是非黑即白,这明明是很浅显的道理而之所以提及某些故事、成语、寓言,大家所会意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只是一种约成俗成而已但本书作者仿佛觉得众人皆蠢我独明,一定要从故事中读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而且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不惜编造、想像、东拉西扯,无所不用其极但这种种,只是让人感到他象是一个叛逆期的小孩,叫他往东他偏往西,叫他赶狗他偏追鸡,中二的可笑作者“疑古非今”的伎俩,一是对某个人物、故事、道理等,先扣一顶大帽子,立好靶子,要么是仗着古人不会爬出来向他抗议,肆意编排细节、曲解情节比如司马光砸缸,他就偏偏要说成是因为小孩不小心把缸砸破,司马光说砸缸救人只是用谎言掩盖比如说狼来了的故事,他就偏偏能把小孩的撒谎行为说成是”情有可原“的”善意“行为(所以大人就活该被骗了一次又一骗)书中许多见解,也颇为中二(甚至说中二都是在夸他)比如说田忌赛马,他就非要认定田忌这样做”赢得不光彩、赢得不应该、赢得不磊落“,照他的意思,田忌只能老老实实的上驷对上驷、中驷对中驷、下驷对下驷,也只能老老实实一直输给齐威王毕竟齐威王作为一国之主,他所拥有的马匹当然要比臣子的优良这本来就是一种资源上的不公平,漠视这个前提,一昧讲求所谓游戏规则的”公平“,实在是搞笑又比如说《落后并不一定挨打》,举例中日甲午海战时北洋海军的舰船战力要强于日本,所以失败并不是因为落后,一场战争的胜利牵涉的事项太多,战斗力方面也并不仅仅取决于军备,光凭此一点就认定清廷不落后于日本,实属片面之见又如”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这本来是对那种认为事事都是外国好的一种讽刺,但并没有否定外国有些事物比中国好作者偏偏就能颠倒黑白,认为这是在说中国的一切都比外国好一本书下来,前边讲的某个歪理,后边又自己打脸否定,真是顾头不顾腚大概是十多年前成集的书了,假定作者到了现在还是这种思路与水平,定为公知无疑

书评——《读书献疑》

本书作者为《本溪日报》副主编,这个身份按说并不构成读者购买的理由。我相信很多读者,象我一样,是因为刘兴雨为这本书所写的序言而买。下面引几句刘老师在序言中对王副主编的“真实的感觉”: “除了名气,他的文章不在国内哪一位活着的大家之下”“…一个人一生中有这样一本书,足矣!这不是鼓励,不是赞美,而是内心真实的感觉”“每一个有文化的中国人都应该读读这本书”我想鲁迅、巴金和老舍都不好意思这么夸自己,这样一位大师,我是一定要瞻仰的。看到咖啡包装盒上的“味道好极了”而买咖啡的人很多,只不过本人喝出点不一样的味道来。按理说,很多文章还是有其闪光点,主要还是刘老师在序言中为作者塑造的形象与本人在阅读正文时获得的印象形成了巨大的落差,所以有点上不来气。该书的第一辑名为“故事中的荒谬与荒谬中的故事”,大概是想对传统的一些童话传说运用逆向思维,作新的解构。第一篇文章《穷小子与仙妻》,“…因为仙女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她们不要钱,不要嫁妆,甚至可以用她们的本事使穷小子们不愁吃不愁穿。”(P4)这里把“聘礼”误作“嫁妆”,也算是个可以原谅的笔误。嫁妆是女方出的,聘礼是男方掏的,不过人家都成夫妻了,还分什么你我呢,嫁妆聘礼不都一样么。再看到第49页,“大家都知道水桶效应这个词,就是说,水桶是否能盛水,取决于桶底的那块木板。如果那块木板还在,水桶的水就不会荡然无存。”大家都知道?在看这篇文章之前,我还真不怎么什么叫“水桶效应”,只知道管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木桶理论”。它是指用一个木桶来装水,如果组成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的水的容量不是由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这个木桶中最短的木板决定的,所以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作者所创造的新名词还是蛮有意思的,但看到本书的第四辑,“现实中的歧义与歧义中的现实”,我的逻辑观开始受到极大的挑战。在《谁说中国人不生气》这篇文章中,作者谈到了龙应台女士:“当我知道她不是一位先生的时候,我不生气了,因为我明白了什么叫头发长见识短...”歧视女性也就罢了,但竟然没看出来龙女士那篇著名的文章是在说反话,这就实在让我质疑作者的阅读理解力似乎与其写作能力有并驾齐驱的趋势。应该说,本书的亮点都在最后一辑,让我明白了理性的脑袋绝不应该去读这样的作品,试图去理解作者的逻辑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有可能会让读者对宇宙的存在产生怀疑。小学生接触这样的文章也须十分谨慎,要想归纳出里面任何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尽管如此,我还是想说:这不算我读过的最糟糕的书。2006 5 13

一家之言

这本书绝对算不上严肃的作品,但是以现实为蓝本,还是能够读出一些反讽的意味。不可否认的是,对现实的品评,还是能读出作者的铮铮铁骨和良善之心,以及批判主义的立场。起码不是歌功颂德之作。但书中的某些观点,感觉是为了怀疑而怀疑,略显生硬而牵强。


 读书献疑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