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上海,1937-1945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普及读物 > 灰色上海,1937-1945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2-8
ISBN:9787108040824
作者:傅葆石
页数:237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文协的知识分子在他们的宣传运动中表现得更加敏锐和富有思想性。他们更清楚文化的象征力量,指出了当前的民族抵抗是对历史传统的继承。他们把历史上的类似事件编纂起来,构成坚贞的革命神话,并藉此有力地支持他们的观点。历史上的日期和名称都被转化为一种符号,被赋予了民族国家的象征意义。过去与现在融为一体,呈现出中国为民族解放而不懈斗争的想象图景。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1911年辛亥革命和作家鲁迅的逝世。 比如,同样在1937年10月的国庆节,包括《救亡日报》、邹韬奋编辑的《抗战》三日刊,及由茅盾和巴金编辑的《烽火》在内的文协有关出版物,都发行了纪念特刊。所有的撰稿者一致认为,自1911年推翻满清以来的这二十六年是悲惨的“国耻”时期,数千烈士为保卫国家的独立而战斗,但他们都失败了。现在,抵抗日本帝国主义,正是要实现烈士们未完的使命。 作家杨东莼人木三分地揭示了辛亥革命的象征意义。他在《文化战线》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谈到,对现代中国而言,辛亥革命乃好坏参半之事。尽管它没能将国家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罪恶中拯救出来,但是,它已经成功地开辟了一个英雄革命理想主义的时代。杨认为,这种理想主义为创造自由独立之中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事实上,在杨看来,包括北伐(即1926年由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军队反军阀战役,它在1927年为中国带来了名义上的统一)在内的历次革命运动之所以流产,就是因为没有能够发动大众。而现在,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正处在“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它要么变成能“让日本帝国主义者偿还43年血债”的“巨人”,要么亡国灭种。杨宣称,中国生存的关键就在于民众动员,正如孙中山在1911年后反复强调的那样。 鲁迅是20世纪最著名的中国作家。1936年,在他葬礼上所发生的大规模的反日抗议就是另一个象征性的文化抗争案例。1937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一周年之际,郭沫若和郑振铎号召上海的文学界为发扬鲁迅的精神遗产而出版纪念书刊、组织公众集会。为了形成宣传攻势,文协颁布了被称作《鲁迅逝世纪念会宣传大纲》的文件,把鲁迅的一生描绘为从一个反封、反帝的战士到一个积极的抗战支持者的艰苦历程。

名人推荐

此书开学术研究“上海热”之先声。细腻、复杂而生动地描画了上海日占时期作家的道德、政治及生存形态,体现了作者对史料扎实而富于灼见的把握,对于现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史、文学史及文化史皆足资参考。 ——陈建华(香港科技大学) 这是一部和《上海摩登》既形成对话又构成补充的重要作品。《灰色上海》把三四十年代上海最英雄最曲折最难堪的方方面面表现出来,开启了上海研究新面向。 ——毛尖(华东师范大学) 

媒体关注与评论

傅葆石的这部作品研究细致入微,论证令人信服。书中有关战时上海生活所面临的经济、政治、社会和道德困境的讨论堪称权威,作者笔调生动,令读者对上海文人不得不在个人生存与民族大义的道德雷区间做出抉择的境况感同身受。——《中国研究书评》(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本书不仅会受到关心上海沦陷时期的学者的热烈欢迎,而且也值得那些对暴虐环境下的道德抉择有兴趣的读者来仔细阅读……这一富有洞见的作品提供给我们一套理解框架来解释知识分子在异族统治下复杂且非常人性化的道德行为。——《亚洲研究学报》(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内容概要

傅葆石  1955年生于香港,美国斯坦福大学历史学博士,先后任教于斯坦福大学、美国Colgate大学,现为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历史、电影、法学教授。研究领域包括:现代中国史、香港史、电影史、电影与法学、电影与历史、美国种族史、比较文化等。编著有China Forever: The Shaw Brothers and Diasporic Cinema, The Cinema of Hong Kong: History, Arts, Identity,《双城故事:中国早期电影的文化政治》和《邵氏影视帝国:文化中国的想象》。
张霖 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副教授

书籍目录

中译本序
绪论
序言:沦陷在即
第一章 隐退:王统照和“抵抗的启蒙观”
第二章 反抗:李健吾的戏剧抗争
第三章 合作:“《古今》派”的遗民文学
结语
参考文献
译后记(张霖)

编辑推荐

《灰色上海,1937-1945:中国文人的隐退、反抗与合作》为我们展示1937—1945年的上海,正经历着由孤岛转为全面沦陷的最黑暗时期。乱世求生与民族大义,成为每个中国人必须面对的道德困境与政治抉择。

作者简介

1937-1945年的上海,正经历着由孤岛转为全面沦陷的最黑暗时期。乱世求生与民族大义,成为每个中国人必须面对的道德困境与政治抉择。本书以王统照、李健吾和《古今》作者群为代表,通过大量翔实的史料和精彩的文本分析,记录了身处“灰色上海”的中国文人或隐退、或反抗、或合作的相互纠结的生存形态,细致逼真地还原出他们所经历的残酷精神拷问和无情的道德审判。本书的杰出之处不仅在于为我们记录了这段讳莫如深的民族精神史,更在于它向正统的历史叙述发出了挑战:究竟谁是汉奸?汉奸该怎样认定?谁能做出最终的判决?究竟该如何理解这段沉默的历史?本书带来全新的阐释。

图书封面


 灰色上海,1937-1945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战争爆发了,31岁的李健吾在枪林弹雨下继续过着一边备课一边每日在西郊散步的隐居生活,他和好友印象派诗人卞之林一起散步,两个人一边啃甘蔗一边讨论法国文学。对于战争,我的想象过于简单,只想的是“民不聊生”,其实百姓的生活还是各有各的内容,生活永远比我们所能想象的丰富,出人意表,再联想到张爱玲那一时期的创作和生活,“孤岛时代”的上海变的更加奇幻,不可思议。
  •     《灰色上海》是一本系统性地论述1937年至1945年之间上海孤岛时期的文人生态的理论书。作者将当时上海留守的文人群体划分为了”退隐“、“合作”、“反抗”三种不同类型。这种异于非黑即白的的历史解读方法,实在是让人眼前一亮。经过多年的教科书式教育之后,我们看问题的方法变得简单粗暴,不是对的就是错的,抗战时期的历史人物不是汉奸就是英雄。真正的历史,更加复杂,也充满了生活的困惑与迷思。整本书让我印象颇深的几个章节,在于作者对于历史和人情世故的生动书写,以及那些未曾发掘过的历史细节。其一是关于淞沪战役的描述,那种弥漫在字里行间中的关于求生的绝望和压抑,使人如同身临其境,并且逼迫自己思考,如果换做自己,会怎么样的绝望与狼狈。其二是在隐退、合作与反抗三种生存状态中,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求生方式,这一方面为理想驱使,另一方面为个人选择。作者在书中谈及“《古今》派”时,这么认为:”一旦做出错误的选择,就无法回头,因为选择像个陷阱,它已经限制了一个人未来的决定,如果你要反抗,就会把你陷得更深。“这种行为上被动的悲观主义,映照在每一个选择合作的文人身上。其三是关于研究方法,作者对文学史及文人生态的一分为三的研究方是”仿效传统文人在历史上道德与政治动乱时代的三种行为——'隐'、'忠'、'降'“,他认为沦陷上海的作家们做出的三种选择是”消极抵抗“、”积极反抗“和”附逆合作“。因为我所学习的近现代文学史课并未过多地涉及到孤岛时期的文学史,因而这样的文学史观我在读书期间还未接受过,这也给我们在治学研究方面提供了一个宽阔的视野。作者在整部书中,一方面很妥帖地将西方文学理论的研究成果与孤岛时期的上海文人及文学相结合、比较,另一方面也很好地表述了不同文人群体的心态及生活状态,包括王统照对于五四观念的高度推崇,“《古今》派“文人与魏晋隐士对比的聊以自慰等等。总而言之,《灰色上海》是展示历史的侧脸的系统性论述,如何丰富我们观照世界的角度和看待问题的深度,愚以为这一类书籍的阅读就是很好的选择。
  •     注:此书评的简短版本9月曾在《新京报》上发表。此为冗长完整版。何谓“灰色”?美国学者傅葆石先生的《灰色上海:1937—1945,中国文人的隐退、反抗与合作》(英文原版1993年,中译本三联书店2012年;以下简称《灰色》)讨论了一个仍带有一定争议性的文化史话题。中译者选择以“灰色”为题,因为此书把日据上海比拟为“灰色地带”。那么,何谓“灰色”?沦陷时期的文学生活和文化景观在什么意义上是“灰色”的呢?这样的灰色地带也就像是谍战片所营造的世界。政治上说,在日据的上海,各种力量进行着或明或暗地交锋,波谲云诡之下是涌动的暗潮。日本特务利用着黑社会大搞破坏,制造恐怖;中统、军统则一面保护着国民党大人物的在沪利益,一面暗杀汉奸;共产党地下组织在这里搜集情报,组织抗日,团结了一批左翼作家;汪伪集团则力图渗透,安插特务,收买人心;至于西方人,在太平洋战争开打、租界被占之前,想方设法地维护着一种平衡。谍战片喜欢选择沦陷区——尤其是各种势力争夺的焦点,上海——做背景不是偶然的。因为在这里似乎每个人都过着类似“潜伏”的生活,有着多重身份,说话都话里有话,乱世之下内心矛盾重重。文人们更不是例外。上海陷入“黑暗世界”后,抗日的作家无法直截了当地表达爱国情操,而附逆的作家反而也高谈“民族文化的复兴”。残酷的现实令人激愤,但很多正直的作家只能选择以沉默对抗;而另一些人,却受不了拘捕用刑,向占领者招供了友人,从此委身于傀儡政权之下,但却又将自己的居所命名为“疚斋”,宣扬要远离政治。就像谍战片在这几年的流行一样,这样的文化“灰色地带”也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灰色”也似乎暗示着这是以前不受重视的领域。但别误会:关于日据上海的文化界出版界情况,其实一直有不少史料上的整理和学术上的讨论。不过,重点更多放在傅先生也研究到的那些“气节的楷模”,如左翼作家柯灵,“五四”老作家王统照,进步剧人李健吾,等等,他们一再受到威胁和压迫,但仍冒着生命危险,从事文学抵抗,到了没有拿笔斗争的可能的时候,他们则宁可贫病交困,也不屈服。对于附逆作家,文学史家们历来在道德谴责之外,不愿更多着墨。谈论“汉奸”们的“心理结构”和“写作风格”,似乎总让我们觉得“政治不正确”。就像八十年代初学者们重新开始研究周作人的艺术成就时,也有许多无形的心理压力。也就是说,以往的讨论更习惯于把“灰色”的暧昧不明去掉,代之以“爱国气节”与“卖国行径”的阵营分明。然而现在人们发现这“灰色”是更刺激性的题目,更值得进行抽丝剥缕的细察。傅先生强调“灰色”,也正是不满足于善恶二元论。他的研究力图把灰色上海的文人生活还原到一系列具体但不易被体察的现实困境之中。他选择了三个个案作为重点:其一是王统照,他坚持将抗日和五四启蒙精神结合,但最终被逼入贫病与沉默,选择“消极抵抗”。其二是李健吾,他的戏剧活动是一种“积极抵抗”,不论他自己创作的现代话剧还是他参与组织排演的通俗历史剧,都在沦陷中传达着反抗的寓意,他也因此多次被捕,最终不得不逃离上海。其三则是杂志《古今》的散文作家群,他们依附汪伪政权,却选择书写一种隐逸名士风格的怀古文字,《灰色》一书认为他们代表了一种反映合作者复杂心态的“遗民文学”。不过,坦率说,《灰色》中的具体文学分析并不特别出彩;真正让我着迷的,则是穿插在作家作品分析之中的对上海沦陷区社会百态的扫描与钩沉。作者以详实的材料和档案数据记录了大上海从淞沪会战到1945年“天亮之前”的社会动荡,其中有爱国情绪的高涨,有敌人制造的恐怖;有经济混乱物价飞涨,“人命外什么都贵”,也有“末世享乐主义”的泛滥;有不断的暗杀、失踪和追捕,也有知识分子间的相濡以沫;有剧场里群情激奋,也有投敌分子天天穿长衫,俨然汉家士大夫,自称不过是被推上“大舞台”演一个“小角色”……当《灰色》将这种历史白描和作家分析结合起来时,全书就像成了一部纪录片,表面的客观再现之下,是作者深深的同情,而文字的“紧拉慢唱”之中,读者渐渐看到一座孤城,一座“炼狱”,一场漫长的忍耐,一次次考验和抉择,一系列“妥协与反抗”。作者强调“政治和道德的模糊性”,但首先让人动容的,也许是历史画面的真切与具体。所谓“两难”“道德的模糊性”究竟指什么?作者在书中着重谈到滞留灰色上海的文人们所面对的一系列两难困境。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私”与“公”的两难,或者说,个人存在和历史大义之间的两难。傅先生所提出的这一视角,可以追溯到萨特的存在主义命题。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文主义》中,萨特举过一个对他们那代法国知识分子来说非常切身的例子:在被纳粹占领的法国,一个信教的年轻人是应该尽赡养父母的义务(个人道德),还是应该团结在教会周围(宗教义务),还是应该挺身参加法共领导的地下抵抗运动(政治勇气)?在萨特看来,任何抉择都非常具体,不好妄言对错,每个个体必须根据自己的意志和处境做出决定,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与此类似,《灰色》则一再引用柯灵在当时的话:在沦陷的孤岛,我们如何尽到自己“做人的责任”。在书中关注的王统照和李健吾两位作家身上,这种责任是尽到了。他们因为种种原因困居上海,在外族统治下,他们要维持个人生存和家庭生计,但在苟活的屈辱下,他们也做出了抉择,要用文化来坚持抗日。《灰色》细致记录了这种抵抗的艰难。这些抗日作家不得不选择各种策略,与敌人周旋。最终他们的抵抗都因为物质和精神上的困顿以及敌人的迫害而难以为继。没有因为“私”而牺牲“公”,他们成为了炼狱中的守望者。但在这里,《灰色》的讨论其实还涉及到另一种“两难”,那就是启蒙与救亡的矛盾。在李泽厚先生曾提出的“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之中,抗战是“救亡”全面压倒“启蒙”的时代。五四所代表的人道主义或个人主义必须让位于民族主义或集体主义。傅先生发现,作为“五四”时期成长起来的作家,王统照特别希望在抗日运动中保留“五四”精神的薪火,也就是说,抗日不仅仅是为了国族,而且也应该使国人在考验中焕发出个人意志的勇气和“人性的潜能”。通过分析王统照的散文诗,傅先生称这种精神为“抵抗的启蒙观”。但当时的国人已经来不及留意“五四”的人性观,而转向了强烈民族主义,甚至搬出了“五四”所批判过的“忠义”观。抗日文学如何承担人性启蒙和道德教育?自由、人道、个人理性等道德和抗日的爱国道德如何协调?王统照强调“个人自治”,又倡导抗战中的“自我牺牲”;他认为抗日的爱国是来自现代中国的“新民约”,而不是来自儒家的传统价值观。这套“整合个人自由和集体利益的理想”是启蒙与救亡的结合,但似乎很难落实。相类似的,具有京派背景的李健吾在他的抗日戏剧创作中,也希望贯彻一种更深沉的人性观。然而,根据《灰色》中的统计,真正受到爱国群众欢迎的大多是直接宣扬传统“忠义”观的古装历史剧,李健吾的话剧则往往曲高和寡。李健吾一面组织着“忠臣”“节妇”的排演,一面“对历史剧心存疑虑”。在王统照和李健吾那里,启蒙和救亡似乎难以两全。这里需要补充一点:其实救亡和启蒙绝非“压倒”的关系那么简单。在此书没有涉及到的重庆、昆明乃至延安的不同抗战知识分子群体中,寓启蒙于救亡之中是大家共同的期待。当时的进步知识分子都强调抗战不仅是国族存亡的问题,而是文明和野蛮之争,中国人需要通过抗战建立自由、人道和正义的国民精神。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抗战后期大后方出现了空前的民主运动。《灰色》提到的问题,并非沦陷区抵抗作家所特有。附逆者的心理结构和对“抵抗文人”的研究相比,《灰色》对附逆作家的分析似乎更到位。这一局面也许让人有点“悲喜莫是”(借周佛海的话),但也并不奇怪。关于抵抗者的故事,我们往往能猜到几分,心理上早有期待;但对于汉奸作家的东西,我们有排斥,不愿面对。而实际上,这些“合作者”的心理复杂扭曲,因此他们的文字往往藏着我们意想不到的信息。傅先生的观点是把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性象征行动”,而他所寻找的那种“潜文本”在附逆者那里恰好是最多的。附逆作家们无论在政治上还是文化上都是不得志的。他们最能够体验,所谓“共荣”“和平”都不过是虚渺说辞,而他们也知道自己的行径受到唾弃,好日子更已无多。他们中很多人是软弱之辈,在压力下“屈从”于侵略者,有些人则是出于一时的“自愿”,但后来都深知自己道德上的污点,在悔恨中哀叹“无法回头”。周佛海不也在日记中感慨“骑虎难下”吗?《古今》作家群就是一批受到日伪政权荫护的文人,他们为了排遣自己的恐惧和焦虑,大谈“历史如戏”,“盛衰无常”,开始感慨自己“不被人理解”的境遇。他们做了类似“贰臣”的合作者,却扮演起了“遗民”,喜欢写作考究明清掌故的小品文,推崇隐逸的文风。他们露出了名士的派头,组织“雅集”,高谈“疏离政治”,仿佛自己是“朝隐”。傅先生称这种文学为“作为合作方式的遗民文学”。他敏锐指出,这种历史掌故的小品文,其实隐藏着一种“心理补偿”机制,是焦虑者的“象征性净化”。这类人一面谈盛衰无常,流露疏离感和虚无主义,一面又感叹个人理想,都是为了“唤起对[附逆者]理想主义被误解的同情”。他们自称“苟活”“寄生”,在自怨自艾中,其实还是包含着政治隐喻。所谓“遗民”,就是疏离政治的“不合时宜”的隐士。通过把自己塑造成有理想但终归无奈的“隐士”,附逆作家在悄悄强化着“政治暧昧性……和自我辩护”。周作人对《古今》的支持自然也并非偶然。两个参照系及其局限《灰色》把日据下作家的反应模式分为以上三类,以此“取代战后的二元模式化观念”。这其中包含了两个参照系。其一是中国沦陷区和欧陆(尤其是法国)纳粹占领区的比较。《灰色》多次提到了威尔金森对欧陆抵抗知识分子的研究,强调非此即彼的道德划分在欧洲和中国的反抗史上都不适用,而提出一种社会史和文化史的视角。在具体分析中,傅先生曾把汪精卫的说辞和贝当元帅的自我辩护比较,也提到了保罗·德曼这样曾有短暂亲纳粹经历的欧洲知识分子。另一个参照系则是中国古代的士大夫政治伦理。傅先生把三个个案归纳为“隐”、“忠”、“降”。它们构成了三种“哲学理念”和“人物原型”。作家们的文字则提供了相应的“象征系统”。不过,作者强调,这三个概念虽然都借用了古代的话语,但并不代表抗战文人伦理是一种“传统的复活”。作者强调这只是一种“比附”,以便更清晰地看清中国现代文人的反应模式。傅先生的英文书名是“Occupied Shanghai”,中文为“灰色上海”,所以《灰色》的落脚点最终也是这座城市,在结尾,作者略显伤感地提到,日据时代是上海衰落的开始。不过,我的着眼点不同:如何理解中国民族主义伦理模式和日本侵略的关系,也许是一个更重大更有意义的话题。中国人的现代民族伦理,既不能在和欧战的历史对比中得到明确说明,也不能和传统道德观混同。当然,在抗战以来的民族主义话语中,国人不断在使用着诸如“隐”“忠”“降”这样的传统概念。但那仅仅是一种中介。我同意傅先生所说,以上三种反应模式其实“具备了后‘五四’文化语境中独有的意识形态意义”。因为“五四”话语偏重于人道主义和个性解放的理想,而没有来得及提供民族危机下的国民政治伦理。而抗战中的知识分子抉择——从正面和反面——完成了中国现代民族主义话语的再建构。我们现在应该特别注意到,抗日战争的历史体验在很多方面催生乃至决定了我们现代中国人的民族情感结构。这套情感结构至今也仍和日本这个对立面纠缠在一起。换言之,那段创伤性的历史在东亚还没有结束。虽然在政治、文化和伦理上总会有“灰色地带”,但它内部的逻辑和是非,通过细致的考察,完全可以得到不再暧昧的呈现。在今天中日关系又一次全面恶化之时,我们重温那些艰难、痛苦乃至羞辱,重温我们民族文化中的劫数、危机以及转机,既是为了全面理解历史,也可以继续激发对新国族伦理的思考和建构。2012/9/17泽西城

精彩短评 (总计62条)

  •     胜过那些在国内做的博士论文
  •     一般般,算是知识普及,可以一读的历史书
  •     很多洞见
  •     不是很有趣。
  •     外文翻译的书必然带有外文的影子,感觉有些地方没说清楚,比如分类的地方应先说明。总的来说很不错,连注释都能学到很多。而且才知道译者竟然是deceased张晖的老婆。。。
  •     问题意识的角度比较独特,对于纠正单调的历史观有重要意义,所选取的三个例子也研究得比较透。
  •     喜欢。文本系统与历史情境的互渗。让我想起《毕加索的成败》。
  •     史料功夫下的深,理论和文学分析部分读来却有不满足,有时用西人情境来比照国人,常常止于警句式的引用,而未展开。古今派部分讲得最好,把“附逆文人”的暧昧性(怀旧与软弱、自我贬抑与辩护)写得丝丝入扣,对于今天去政治化的现实和总是自诩“不合时宜”的你我,也是一次直接的拷问。
  •     硝烟乱世,局势扑朔,孤岛求生,文人不易,且文且珍惜。
  •     作为一个外国人,在对沦陷区作家的个例讨论中很好的抓住了作家的政治文化心理,里面的不少论述跟朱晓进老师课上分析三十年代作家心理时的论说不谋而合,灰色上海 将作家的暧昧,无奈的心理写的丝丝入扣。也许是国外的著作,在阅读的时候我始终感觉隔着一层。
  •     从此书中窥探到的历史,远比课本来的深刻
  •     无论观点还是内容,都有新意,只是仅从三个个案得出三类人描述,还是建构历史。
  •     写小说的好材料,人间正道是沧桑好像就差不多
  •     对占领下的上海文化社会生态的描绘很出彩
  •     “一旦做出错误的选择,就无法回头。因为选择像个陷阱,它已经限制了一个人未来的决定,如果你要反抗,就会把你越陷越深”
  •     这本书是美国学者对中国文人在特殊情形下的一种历史阐释方法。值得推荐。
  •     有点淡,有些趣闻。史知兴衰,莫言绝对。打算入陈公博的苦笑录。
  •     在业已沦陷的上海,文学成为自我肯定和非难他者的霸权领域,集体义务和个人顾虑之间亦存在着多重张力,从而激发出三种知识分子的反应模式:隐退、反抗与合作。王统照借助“抵抗的启蒙”,同时反对附逆与教条式的民族主义,后期的隐退象征着其关注私人道德情操来作消极抵抗,却无法调和因道德理想失败而引起的挫折感和矛盾感;李健吾以参与政治为一种道德选择,创作《青春》作为抵抗话语的潜文本,坚持个人气节的价值、追求自由、疏离集体主义伦理,在经历个人肉体考验和写作《王德明》时投射的精神折磨后,克服其栖居沦陷区的罪恶感;《古今》杂志的作家群们赋予遗民一种新的意涵,强调生存为人性的基础,其随笔写作充斥怀旧意象和感伤情绪,为附逆行为辩解来消除道德困境,奚落公共道德而兴扬私欲,纵然表面上不亲日,却反讽地陶醉于名声和特权中自得。
  •     #论沦陷时期上海文人的三种派别及其文风。“软弱、不可避免的行为不一致,甚至某种程度的拖鞋,还有尊严和道德勇气,这种种状况是任何一个试图面对敌人而幸存下来的人都经历过的。只有少数的上海作家公开反抗,但他们同样经常害怕、犹豫和动摇,相反的,许多附逆文人在战争后期始终生活在良心的责备和悔恨中。”
  •     文人在山河破碎时的情景和行为永远是历史、人文、伦理等学科讨论的热门话题。用三个案例来说明在灰色上海时期文人的“隐”、“忠”、“降”三种行为表现,没有挖掘其背后的行为机制,是否有其规律所在,这是有所欠缺的~
  •     文人传统在民族主义的环境下的变化,其实文人里的硬骨头总是少数的,大部分都是在妥协的同时寻求内心的平静。
  •     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可读。
  •     好书...........
  •     选题极佳,语句混乱。
  •     忠,隐,降
  •     选题好,译文也流畅。
  •     一本文学史,没啥大意思
  •     好难评价的阅读感受……框架、问题意识、史料都没问题。可能最大的问题就在海外汉学腔吧。
  •     希望爱书的人,看值得好看的书
  •     上海知识分子在日占时期的心理困境,自保和道德的冲突
  •     虽然有些泛泛,但其客观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在对这段历史的研究中少见的。
  •     尽管我在努力突破,可是,视野终究还是局限在一个国家“规定”的视野中。关键还是需要真正去发掘一手文献,慎读二手文献。这本书很棒,堪称样本。
  •     偏颇狭隘的历史课不会提及的史实。
  •     可以和And the Show Went On搭配来看
  •     很好的历史研究著作
  •     不管怎么说都不容易,柳氏之事值得继续跟踪啊。
  •     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解读视角,包括怎么破除一刀切文人立场的观点,怎么阐释他们‘经过掩饰的思想反抗“,这些文本背后的东西比作品、史料更有意思。能剖析到这个程度,看得出来海外研究着实少了一些意识形态上的限制和偏颇。btw也是个人在近现代文学研究上作为切入点的一本书,应细读之后沉淀思考。最后必须赞一下老师的笔译啊,感觉真正做到了原汁原味的reproduction
  •     道德究竟是什么呢?自由呢?|| 对上海的价值突然有了理解。
  •     在沦陷区不屈的文学之光,不过不清楚这书真的没有删节吗?感觉缺乏一定的前情概况,氛围略显轻松。
  •     咦漏点了。读过+1
  •     灰色上海
  •     用三分法代替两分法来分析沦陷区的文人选择,不仅是方法上的替换,更为重要的是认识到其中的模糊地带。
  •     另一个角度看世界
  •     记得张济顺教授曾提到过此书,机缘巧合,借得一阅。该书成书于上世纪90年代,将视角聚焦在抗战时期的上海文人,隐、忠、降,三种选择决定了三类人物的命运,但他们绝非是脸谱化的形象。真实的历史是复杂的,简单的道德评判无益于我们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傅葆石先生以扎实的史料为我们呈现了当时沪上文人的众生相,既是对历史的写实,也是对人性的探微。
  •     内容没有想象中丰富详实,不过,顺意看看还是可以的。
  •     关于《古今》偏软。
  •     对我的论文特别有启发,很喜欢这本书
  •     为了《归航》,在木北理发店看了大半
  •     一般般吧,没有太多新鲜的东西。倒是最后的结语中有几句话让人印象颇深。
  •     【2015年第14本】消极抵抗、积极抵抗、附逆合作的生存状态,从1937年上海被侵占沦陷成为“孤岛”到1945年日本投降上海彻底解放,到底孰是孰非,不是仅仅从道德道义上就能简单评价的。没人经历过那种“非人”的生活环境与状态就贸贸然批判这位评价那位,作为历史后人,我们能做的是观看与思考。
  •     孤岛时期的文学界
  •     书中把该时期的文人分为三类,这三类大概也可根据其富有程度进行划分。很浅显,算作普及读物
  •     「当人必须面对的道德困境与生存抉择之时,二元的选择其实往往并不符合历史真实,多数情况下,人性都会倾向于一种灰色的地带。」书里的这个观点挺好。按照霍布斯的说法,当人民处于自然状态,没有什么是非正义的,也没有什么是可以非议的。在一个沦陷国度,既定的道德和义务已经对人民失去了约束。参加抵抗的人固然可敬,那些留在沦陷区接受命运的人也不是一个「可耻」就能一言以蔽之的。当然最起码的底线应该是有的,超过底线的就是另一码事了。不要回避历史,将心比心是理解历史的最好方法。
  •     有同学传给我中文版以作飘逸type等词的reference,结果粗粗一看,这本翻译的真的不错,语言精准文字比英文有过之无不及。
  •     WIN
  •     史料功夫下到了,但是没有什么特别好的解读。不过或许也是那个年代的很多选择也无法解读和评价,道德评价在现实面前还是很苍白无力的东西。
  •     从山里看到西安看到南京 从去年看到今年…书是好书 只是看的效率太低 正文第一页脚注就是“XX大学历史系在这方面的研究” sigh
  •     有关上海文化的经典记录!!
  •     导师翻译,大赞
  •     文人总是喜欢拷问时代,最终也还是逃不过时代的拷问
  •     我也不懂历史就当小说看了 反正要写一篇3000字读书报告出来压力还是大【摊手 感觉挺平淡的咯也没有特别精彩的地方 不过作者不废话这一点不错哈哈哈
  •     一旦做出错误的选择,就无法回头。因为选择像个陷阱,它已经限制了一个人未来的决定,如果你要反抗,就会把你越陷越深。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