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普及读物 > 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7-4-1
ISBN:9787101055948
作者:樊树志
页数:289页

章节摘录

  如何兼顾安内与攘外  其实问题没有那么简单。正当杨嗣昌实施“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围剿计划时,皇帝还在为“虏”与“寇”——外患与内忧而困扰。崇祯十一年(1638)五月初三日,他在中极殿召见大臣,要他们就这一问题出谋划策。他的担忧概括为八个字:“剿兵难撤,敌国生心。”也就是说,如何兼顾安内与攘外?  兵部尚书杨嗣昌的对策引起了人们的非议。他旁征博引,以古喻今,委婉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他列举了历史典故,其一是东汉初年,为了稳定国内局势,光武帝力排众议,接受五官中郎将耿国的建议,接受匈奴单于的议和请求,实现了北方边境的安宁。其二是,北宋初年出师北伐,征讨北汉、契丹,由于国力不济,连遭败绩,宰相张齐贤向皇帝建议:万全之策是分清什么是本什么是末,先本而后末,安内方可攘外。这种言论虽然隐晦,但意图十分明显,就是主张与清朝(崇祯九年〔1636〕后金改国号为大清)议和,争取时间全力从事“安内”。  中国传统政治历来讲究“夷夏之辨”,宋朝对辽、金的妥协遭到后人无穷的唾骂,明朝君臣对于向后金和大清议和,一直讳莫如深。其实,议和并非杨嗣昌的创见,自从朱由检即位以来,明朝与后金(清)的议和尝试始终没有间断过,宁远总兵祖大寿、蓟辽督师袁崇焕、宣府巡抚沈启时都有过类似的接触,杨嗣昌只不过想把这类接触转化为实际成果而已。目的很明显,向清朝方面施放和平谈判的气球,缓和边境压力,以便集中力量平定内乱。  在他的授意之下,辽东巡抚方一藻、总督太监高起潜派出一名算命先生周元忠,到清朝方面试探口风,受到清朝方面的礼遇。皇太极表示,如果确实能够议和,他愿意撤兵东归。杨嗣昌接到方一藻、高起潜的报告,向皇帝汇报:既然对方有意议和,不妨请他们在宁远谈判,这样就不至于每年都有京师畿辅的岌岌之危,可以腾出手来平定“流寇”。因此请求皇帝准许方一藻、高起潜在谈判中可以“便宜从事”,得到了朱由检的默许。  使者周元忠回到宁远,带回皇太极写给总督太监高起潜的一封信,信中说:同意和谈,如果不能达成协议,“夏秋必有举动”——意思是兵戎相见。方一藻在给杨嗣昌的私人信函中,极力主张“和议消祸”。杨嗣昌随后向皇帝报告了这一信息,强调指出:当年五省总理卢象升在中原战场已有胜算,由于边防紧急而撤至长城沿线,遗憾至今。假如有人用计谋使满洲铁骑三年不来,那么中原内乱早已平定了。他的意思是,用议和争取东北边疆三年没有战事,集中精力平定内乱。  朱由检以为不无道理,但是碍于皇帝身份,不能明确表态,只是含蓄地命令方一藻、高起潜“细酌”——细细斟酌,相机行事。杨嗣昌以为如此大事,仅仅“细酌”二字不足以压服舆论,一定要皇帝“圣鉴允行”——明确表示同意,边防大臣才敢于放手进行。到了六月,皇太极屯兵大青山,派人向方一藻催促和谈,方一藻建议朝廷援引隆庆年间“俺答封贡”的模式,与对方谈判。  朝廷大臣获悉这件事情的幕后策划者是杨嗣昌,引起轩然大波。  兵部职方司郎中赵光抃接连呈上两本奏疏,抨击顶头上司杨嗣昌,极力主战,反对议和。朱由检是默认和谈的,对此不予理睬,反而提名杨嗣昌进入内阁,参预机务。反对声浪终于达到高潮,代表人物就是声名显赫的儒臣黄道周。他反对议和的言论十分激烈,毫无商量余地:必不可议和,议和必不可能成功,即使成功必不可能持久。  事情既然已经闹得沸沸扬扬,皇帝不能再保持沉默,七月初五日在平台召开御前会议,要杨嗣昌与黄道周当场辩论。黄道周一开口就大谈天理人欲,朱由检立即打断他的话,批评他接连上了三道奏疏,动机不纯。因为此次会推内阁大臣名单时,原本有黄道周,他考虑到黄道周学问虽好,但性情偏执,没有任用。黄道周解释,他上疏是支持南京御史林兰友与工科都给事中何楷弹劾杨嗣昌的和议主张,指责他忠孝两亏。然后与杨嗣昌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内容概要

樊树志,1937年生。籍贯辽宁沈阳,出生地浙江湖州。1957年由浙江杭高(杭州一中)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1962年留校任教。现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专家组成员。专攻明清史、中国土地关系史、江南地区史,尤以江南市镇研究蜚声史坛。
代表作有:《中国封建土地关系发展史》(1988年)、《明清江南市镇探微》(1990年)、《万历传》(l994年)、《崇祯传》(1997年)、《国史概要》(1998年)、《晚明史》(2003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其中发表于日本四篇、韩国一篇。

书籍目录

引言
一、崇祯元年:一个惊心动魄的精彩开局
1.朱由检受命于危难之际
从朱常洛到朱由校
魏忠贤与奉圣夫人客氏
魏忠贤与阉党专政
魏忠贤个人崇拜运动
朱由校的绝嗣
兄终弟及,朱由检继位
2.不动声色,逐元凶处奸党
大智若愚,继续优容魏、客
舆论的逐步升级
“许太监魏忠贤引疾辞爵!”
魏忠贤之死
3.清查阉党,除恶务尽
追究魏忠贤、客氏及五虎、五彪的罪状
清查阉党逆案
销毁篡改历史的《三朝要典》
公布阉党逆案名单
二、急于解决的辽东心腹大患——毛文龙与袁崇焕的悲剧
1.袁崇焕督师辽东
后金的兴起与辽东的形势
宁远大捷
应召提出平辽方略
钦差出镇行边督师
2.同室操戈:毛文龙之死
毛文龙其人其事
“将江山而快私忿,操戈矛于同室”
先斩后奏,袁崇焕处死毛文龙
青史凭谁定是非
3.己巳之变与袁崇焕的悲剧
己巳之变
袁崇焕被捕入狱
袁崇焕之死
三、难以应付的中原民变——杨鹤杨嗣昌父子的悲剧
1.陕西三边总督杨鹤的败局
出任陕西三边总督
招抚神一魁
抚局之败
2.兵部尚书杨嗣昌的“十面张网”
从陕西、山西到河南
洪承畴督剿西北,卢象升督剿东南
杨嗣昌“攘外必先安内”的战略
张献忠谷城受抚,李自成商洛息马
3.“盐梅上将”督师中原
如何兼顾安内与攘外
李自成、张献忠重新崛起
“盐梅今暂作干城”
4.“尽瘁堪悯”:杨嗣昌之死
与下属关系一筹莫展
“好个杨阁部,离我三天路”
“呕血伤心,束身俟死”
四、“崇祯皇帝遭瘟了!”——温体仁的得宠与失脚
1.枚卜事件与钱谦益的革职
2.温体仁与周延儒的倾轧
3.总是遭瘟
4.皇帝圣旨:“放他去!”
五、恩深惭报浅——周延儒的复出与赐死
1.没有温体仁的温体仁主义
2.复社与周延儒的复出
3.姜埰、熊开元之狱
4.“勒令周延儒自裁!”
六、无力回天的末世英雄
1.卢象升:“食尽力穷,死在旦夕”
2.孙传庭:“我今不死非英雄”
3.洪承畴:“灭寇雪耻”成泡影
4.秘密议和,陈新甲成替罪羊
七、崇祯十七年:“鼎湖当日弃人间”——并非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
1.“朕非亡国之君”
2.出征、南迁、勤王,一筹莫展
3.煤山自缢,以身殉国
4.王朝的末路

作者简介

《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1368年建立的大明王朝,到1628年,已经走过了整整二百六十个年头,距离它灭亡的1644年,只有最后的十七年了。这就是崇祯元年到崇祯十七年。 
  崇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延续了十六年零三个多月,终于走到了它的尽头。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的子夜,即十九日的凌晨即将来临之前,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进入北京外城、内城,逼近皇城。千钧一发之际,走投无路的朱由检在紫禁城北面的煤山(即景山)自缢身亡。他的死,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老祖宗朱元璋在1368年建立的明朝,在这一年(1644)宣告寿终正寝。
  李自成虽然推翻了大明王朝,但是他的大顺政权在紫禁城的日子,不过区区四十天而已。由于招降明朝总兵吴三桂不成,他亲自率领主力前往山海关征讨,遭到满洲铁骑的突然袭击,溃不成军,仓皇退回北京。李自成进入紫禁城以后,迟迟没有举行登极仪式,到了大势已去之时,四月二十九日,匆匆忙忙在武英殿举行登极仪式,当了一天皇帝,第二天开始撤离北京。
  五月三日,清朝的摄政王多尔衮一行,在骑兵的护卫下,乘着銮舆,浩浩荡荡进入朝阳门,直奔紫禁城。于是开始了清朝皇帝君临全国的时代,这一年就是清朝的顺治元年。
  处在由明朝到清朝的改朝换代转折时期,崇祯十七年便有了特殊的意义。对于明朝的遗老遗少而言,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因而他们对于同样亡国的李后主所写的绝妙好词《虞美人》中的亡国之痛——“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充满了凄婉的共鸣,便不难理解了。清初,孔尚任的名著《桃花扇》上演时,离开明朝灭亡已经半个世纪了,据说,观众中那些依然留恋旧时代的人们被剧情感动得涕泪满襟,唏嘘不已,依然充满感伤。
  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实在是一个悲剧时代。按照王朝的周期性规律——“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延续二百七十六年的明朝,算不上短命。整个明朝,犹如一个大写的英文字母M,永乐、宣德时期出现了第一个高峰,它的标志就是震惊世界的郑和下西洋,被西方学者赞誉为“发现世界”的壮举。此后逐渐走下坡路,到了万历第一个十年,由于内阁首辅张居正的改革,出现了万历中兴,使得万历时期成为明朝历史上最为富庶强盛的时期,缔造了明朝的第二个高峰。但是好景不长,皇帝为了消除张居正“威权震主”的影响,彻底否定了张居正的政绩,甚至以为他是“专权乱政”、“谋国不忠”。于是乎,万历后期政坛高层忙于朋党之争,忙于“窝里斗”,国事急转直下。到了天启时期,皇帝昏庸,朝廷大权落入大太监魏忠贤之手,形成“阉党”专政的局面,正直的官僚不是被革职,就是被杀戮,政局腐败透顶。
  朱由检就是在这种形势下继任皇位的。他严惩魏忠贤及其党羽,清查“阉党逆案”,为遭受“阉党”迫害的官僚平反昭雪,拨乱反正,希望再次营建一个中兴局面。然而时势已经大变,东北的清朝羽翼日渐丰满,明朝与清朝的战争屡屡败绩,满洲铁骑多次越过长城要塞,威胁北京及其周围地区。以李自成、张献忠为首的造反大军,已成燎原之势,驰骋中原。这两股势力,都想取明朝而代之。大厦将倾,狂澜既倒,崇祯皇帝和他的大臣们,企图挽狂澜于既倒,然而心有余而力不足,上演了一幕亡国的悲剧。在这一幕悲剧中,每个人都在演出悲剧,皇帝以悲剧谢幕,大臣们也莫不以悲剧收场。
  大明王朝无可奈何地走向灭亡,而且亡在一个颇想有所作为的皇帝手上,不仅明朝的遗老遗少,甚至清朝的顺治皇帝,都扼腕叹息。其悲剧性就在于,并非亡国之君的朱由检演绎了一幕亡国的悲剧。平心而论,朱由检在明朝诸帝中,绝对不是一个昏君,说他出类拔萃,也毫不为过。他上台以后,力图挽狂澜于既倒,由于问题积累太多,内部早已蛀空,颓势难以挽回。无可奈何花落去,巍峨的王朝大厦,轰然倒下。朱由检本人以自缢的方式殉国。
  这样的情节,怎不令人黯然神伤!
  它以悲剧的形式,向人们展示一个王朝走向灭亡的过程。我把这幕悲剧的细节尽可能真实地还原出来,目的是给予读者历史固有的深邃启示,并非只发思古之幽情。就好像我们观看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那样,不必站在哈姆雷特的立场上,而是以超脱的眼光来远距离观察历史。
  19世纪独步欧洲史坛的德国历史学家兰克,一大贡献是把历史学变成一门科学。他的名言——历史的叙述应该是客观的、冷静的、无色彩的——是一个难以企及的境界。我想尽量向它靠拢,是历史学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接近历史真相,而与形形色色的“戏说”划清界限。

图书封面


 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一般历史书读来都会感觉到很枯燥,这本不错,能够持续的吸引人读下去,把明代崇祯年间的宫廷争斗,政治,历史,军事等各方面描述得很详尽,且做到了不枯燥,文字流畅,不乏尖锐深刻的见地,推荐不了解那段历史的人读一下......
  •     不喜欢崇祯帝,冤杀郑鄤和袁崇焕。听信谗言,不信任在外征战的将领。这边书写了很多权臣的内斗,内忧外患的时候,官场上大部分人想的是如何扳倒政敌,这样的朝代不亡才怪。不过崇祯帝生在明末确实是个悲剧,虽然缺点很多,尤其是刚愎自用,守成之君还是可以做的
  •     十七年不过只是一本200多页的书,许多人的一生就用几句话描述。政权更替,潮起潮落。历时276年的明朝,M,郑和、张居正。历史的叙述应该是客观的、冷静的、无色彩的。喜欢听故事般的听历史。魏忠贤,阉党。“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封公侯。”袁崇焕,杨嗣昌,温体仁,朱由检的“遭瘟”,郑鄤的千刀万剐。并非没有忠烈良将,卢象升、孙传庭的战场阵亡,洪承畴的被俘与变节。南迁,有时候重大决定只是一瞬间。崇祯,朱由俭,勤勉勤俭、有作为、刚愎自用的皇帝却为亡国之君。“皇帝是历史的奴隶。”“鼎湖当日弃人间”。殉葬的众人。以后再去景山、十三陵,看看里面的自缢处和思陵。《鹿鼎记》,吴三桂与陈圆圆,冲冠一怒为红颜,最终还不是不及新人,旧人出家。皇太子、朱三太子不知怎样的人生,讲郑成功的《话说台湾》里也提到。

精彩短评 (总计95条)

  •     本书很有内涵。显示作者对明朝历史有及精确而独到的见解。读后感到受益匪浅。
  •     还不错,以前看过他的晚明史。不过书写的有点薄了我觉得。简明版的吧。
  •     选择在小说家的书中去看是否接近历史,还是在史学家的书中看是否生动————我通常是选择后者。买这本书正是因为看到樊是十年前《崇祯传》的作者。看了有近一半了,感觉确实是本不错的生动的历史书,虽然谁也不知道真实的历史是什么,比如五年复辽,比如斩毛文龙,比如攘外必先安内,但可以看出作者是尽量去还原去贴近历史的本来面目。樊不象近来跟风写史的那些人,滥用的俗语、做作的文字、大段地引用。他的文字比较生动,还有很多独到客观的观点,另外在引用处还有白话注释,方便读者理解。这本书是在2004年中华书局出版他的另一本书《权与血——明帝国官场政治》的基础上扩充的,可以看出内容更详实,条理性更强,语言润了不少色。比起粗制滥造的明史跟风书,这本书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     看历史最可叹的是一些人决断,甚至偶然的决断,就那么影响历史进程了,有宿命,也有偶然。
  •     看明末還是要看顧誠的
  •     写的不错的书
  •     樊树志先生写的此书把晚明史梳理一番,以人物为珍珠,以时间为项链!!读到一半,有疑问两个:其一,为何对农民起义军的产生与活动范围无明确介绍?更无地图比对!!对李自成,张献中等明末重要首领无单独章节介绍?二,为何数据少?关于明朝灭亡前的对外贸易,军队人数与装备水平……此为本人拙见!
  •     笔锋犀利,传记体地说明了明朝末年那些人物的命运。将军,文臣,皇帝,各个都是悲剧
  •     暮色沉沉
  •     2007年4月第1版
  •     樊老师的书,分析的鞭辟入里。
  •     中国所有的朝代中最喜欢明朝,看到我们早西方人100年开始环游世界,在世界各个角落留下了种种美誉,自豪感油然而生。但在那时候,可以想象这样的举动是多么劳民伤财,有此带来的报应或许就是被后继者付之一炬。从朱棣到朱由检,看着这么磅礴的一个朝代就如此陨落。不禁感伤。
  •     大明王朝原有起死回生之机缘,奈崇祯太过刚愎自用,国家长远之大政不能持久,用人不能坚信,中兴竟成笑语。
  •     好书难觅啊,曾经有段时间不知道买什么书可好于是有镇子我就花了大量的时间上网找当时就不相信没好书看真的是花了很大的时间找到了两本,一本是国史十六讲一本就是这本书书到手里后我就被内容完全吸引了每天晚上寝室熄了灯我就到寝室外的楼道看书一连熬了好几个深夜看完攀老的书,当时真的就是感觉过瘾对于袁崇焕的悲剧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于崇祯的抱负有了更多的感慨对于历史有了更多的沉重情绪总是跟着历史的发展高下起伏有欣喜有叹息,有无奈有无语晚明,转眼之间便面目全变
  •     有空去趟昌平的思陵...
  •     写的精彩
  •     作为一位大学教授,能以这样比较通俗的方式写出一段历史,算是很可贵了。读了这本书,使我对晚明的历史有了一个更为清楚的认识。不过,这本书的装祯实在欠佳,一不小心就折了封面的边角,难道中华书局出的书封面都是如此朴素吗?
  •     历史本来就是一个个小荒唐串起的大荒唐
  •     花了两天时间读完,很畅快,也很压抑,畅快的是作者写得荡气回肠,历史的波澜生动现于纸面。压抑的是人人皆为可怜可叹之人,在无力回天和大势所趋中上演一幕幕亡国大戏。
  •     关于明忘清兴那几十年的书多少也看过几本,本书却只能算是平平,说的都是耳熟能详的事情,也没个什么别致的立意分析,文笔不至于让人吐槽,可连槽点都没有就知道多没亮点了
  •     崇祯皇帝不是一个好皇帝,搁到现在就不是一个好老板。
  •     子曰:“述而不作”,作者一再强调治史要客观冷静,但是从这本书里面处处透露出其个人的情绪和对某些人物的偏好,尤其是对朱由检的过分推崇,实则名不副其实。其次,这本书中几乎看不出作者什么深刻的思想和见解,如果仅仅是想要了解那段历史,这本书还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     说了又说的东西,本以为会有更多的内容呢
  •     汉族盛与衰的极致
  •     和老樊早期的作品《崇祯传》根本没法比。这本书好像就是把一些讲义拼凑起来的仓促之作,没有严谨的逻辑性,重复冗余特多。失望!
  •     很多人写大明都是长篇累牍的,但是大明最后的一个皇帝怎么治理国家的就很少了!这是不错的一本书!
  •     题目定得很好,在图书馆众书架中路过时瞥到此书,看了目录后便决定借来一读;书的内容其实也算不错,只是相对于这样一个大题目,显得有些平庸。
  •     内容令人失望...
  •     樊树志老师的书很深刻,点中了崇祯朝灭亡的要害。刚愎自用的皇帝、不尽其用的将领、缺乏担当的文臣还有错误的外交政策,种种要素构成了崇祯一朝的政治画面。值得反思!
  •     全书大部分观点是作者的经典之作《崇祯传》的观点,甚至有的章节一个字都没改,建议在网上阅读最后两个章节。这样既省钱又能有所收获。我的观点是:历史专业的学生看看作者的《崇祯传》,历史尤其是明史的爱好者看看这本书。
  •     刚收到,还没看,就看了作者的序已经爱不释手了
  •     还有一本《看了明朝就明白》,风格不一样
  •     站在明朝统治者的角度描述……学者型的作家……为什么没有提到崇祯的吝啬呢?和聂作平的《1644:帝国的疼痛》一起看,弥补了相互的不足……
  •     有点意思。
  •     一个极度想要做成一件事情的皇帝,虽权力倾天,但还是需要依靠人来执行实现,无奈用人始终是他的问题,所以本就不好的江山只能给了旁人。
  •     文字明白晓畅,很少学究气,可以一口气读完。亡国之痛,家国之悲,让人感慨良多阿。读完以后可以再读一下《桃花扇》,感觉就更不一样了。只是奇怪樊先生为什么不给李自成和张献忠一些笔墨。
  •     对大明朝的历史有了进一步了解。但樊先生对崇祯好象过于同情一些了。他虽然比前面几位要敬业一些,但缺少主见而有刚愎自用,不愿担当又要成为一代明主,明朝亡在他手上也不是没有道理。
  •     此书带我们重回明末清初时代重新认识了以身死社稷的崇祯皇帝分析得当
  •     本来只想打二星的,后来想想自己太偏激了。倒数第二章写的真的不怎么样。整本书就是材料的堆积,作者在前言里所说希望通俗却又客观,通俗是通俗了,就是毫无趣味,一堆材料的堆积。
  •     原本还对大陆的历史学家有一丝希望,看完这本书.,哎!!!!!!!!!!!!!!!!!!!!!!!!!!!!!!!
  •     这本书是我近年来读的最好的一本书之一,很值得一读,研究历史的有这样的写作和分析水平,为数不多。
  •     大师写科普,受益匪浅. 其实大师也不必天天板着脸教训人,正史一样可以写的很好看.越来越觉得中学历史教育害人不浅,差点让我丢掉了"历史"这么好的一个兴趣.
  •     我非亡国之君而处处皆有亡国之像 崇祯的勤与崇祯的恨 恨其勤奋有加而反复轻率 当然更是时势负了崇祯 惜哉
  •     内容好,但纸质太差。可惜了樊先生的文稿
  •     文笔洗练,史识通达!非常好的一本晚明历史书籍
  •     樊树志讲史的语言很容易让人明白,读来很顺畅,一本书讲的东西不少,但篇幅不大,不过都是重点
  •     樊树志写写国史概要之类四平八稳的历史书不是蛮好,写什么小说体,不伦不类的反而显得观点很陈腐,线索也很乱一点也不好看
  •     表面上看,也许是万历和天启朝的烂摊子让崇祯赶上了,无力回天。其实崇祯还是有很大个人责任的。作为大国的君主,一定要与民休息,拼全国之力非得和满洲争个高低,结果本来对方没有能力吃掉你的,你却自己内部崩溃了,反而让人捡了便宜。听着好像和近代史某段很像啊。
  •     作者晚明史的通俗版
  •     是名师所著,很有意思
  •     从太祖朱元璋开始,明朝就开始了逆淘汰的过程,直到后来灭亡。在政治理念上,明朝君臣是唯利的。所谓的东林党人,其实也在不断地当增过程中把自己变得越来越狭隘,越来越势利。党同伐异成为明朝政治的基本特征。在这一点上来说,所谓东林和其他党派本身没有大的差别。在政治手段上,明朝君臣是残暴的,走到了历史的极点。从精神到肉体,全方位地消灭自己的政敌。所谓气节,只是一面旗帜,一个让自己从心理上优越于对手的借口。在生命受到威胁、已经获得名利受到威胁时,以气节标榜的人们首先选择了苟且偷生。以至于后来清朝的皇帝要专修一部《贰臣传》来记载这些人的丑恶。在文化思想上,明朝君臣是僵死的。明朝是一个没有文化的朝代,这恐怕和明朝的科举专考“八股文”有关。宋儒理学本身就是僵死的理论,已经发展到了理论的最狭隘处。理学家最基本的嘴脸就是责人以严、恕己以宽。朱熹如此,其弟子们也如此。在生活方式上,明朝君臣是堕落的。明朝后期的社会市井文化是变态的、无聊的。想起永乐靖难时姚广孝说的一句话:“杀方孝孺,天下读书种子尽矣!”信夫!
  •     断壁残垣,朽而将倾
  •     崇桢不是昏君,但少了使明朝中兴的魄力,这是他的个人悲剧吧。读了这本书,才知道“攘外必先安内”是出典于明末。可惜这一建议崇桢一直未坚决贯彻。他始终处于动摇,首尾两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用人上太过于功利,不爱惜人才,太吝啬,太苛刻,容不得手下犯错误。这段历史作者表现得非常生动。
  •     我是真的忘了自己读过这本书了。。。
  •     看完让人不胜唏嘘,崇祯非亡国之君,王朝却在他的手上改朝换代
  •     很喜欢作者讲述历史的方式,把史料都融入消化到生动的行文中去,考虑到读者的方便。
  •     接着明朝那些事儿的六看的,感觉还不错,除了语言没有那么生动之外,其他我觉得比《明》要好一些,比较客观,也描写的比较详细。不过,语言运用得也还可以,不会很晦涩难懂。
  •     很不错,尤其对一些事件的评价,比如对袁崇焕的评价,觉得很客观看了,也比较清楚,为什么明基本没办法调整过来了.
  •     崇祯真是个很不容易的皇帝, 有身在高位难以免俗的弱点,也有贵为帝王难得的优点,最后的谢幕更是琅琅硬骨,一番遗言也是令人动容.我想很多抉择对他来说也是很无奈的选择,错失了一些机会,但是并不能完全归咎于皇帝一个人.总的说来,觉得崇祯虽然不是一个成功的皇帝,但也算半个明君吧,更是个令人敬佩的帝王
  •     作者像其他学者一样,净会吹,把毛文龙的作用吹的太大了,作者的水平太低,居然看不出毛文龙的贰心,他还认为某人犯了官场通病,不可治罪,作者太没社会良心、法律意识!本书唯一亮点就是对于崇政皇帝优点的探讨,此书应改名为《崇政皇帝传》才对。
  •     在遵照历史的前提下,多了一些讲故事的成分.既不失实,又能作到雅俗同赏不容易.明朝的书看过很多,觉得这一本还算过得去.等完全看完后在继续补充评论.这个时期是明朝末世,清朝的新兴,算是再这六七十年的朝代更替中的前奏.不看朝兴看朝衰,才有太多耐人寻味的内容.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可以买读读
  •     还没读完不过对崇祯那个时代有了一定的了解
  •     快递速度很快,字体清晰,内容没看。
  •     正符合咱们老百姓了解历史的特点,有趣而又是正说,行文用句相当生动而又深刻。就是如果从专业的角度来看似不太系统。没法,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崇祯真是个让人费解的课题,他可是想着中兴,而且也努力去做,可偏偏成了亡国之君,个中的原由还值得细细分析。感觉本书主要对当时的情况、现象写清楚了,但评价的观点还不是很清楚和深入。可写得深入一些。
  •     好书!
  •     这书内容其实挺吸引人,就是设计的有些乱,只能当作消遣书了。
  •     老樊是我崇敬的历史学家,他的作品既有历史叙事的谨严,又有传记文学的文字张力,可读。不虚美,不隐恶,评价中肯,推荐!
  •     并非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可以说本书给与了读者一个看晚明的新的视角,但小松还是觉得,作者的书写明显没有执着于他在引言中所要求的“信史”,换言之,作者是否对崇祯太过于“同情”了?而对于袁崇焕、周廷儒、温体仁等等又过于刻薄了呢?
  •     做消遣还算可以 但是分析有点不够 难道是我没看懂。。。
  •     看完这本书,又接着看的《李自成》
  •     总体还可以,描述了崇祯皇帝这十七年的概况,对许多事和人有一个简要的叙述,资料也算翔实。
  •     是本好书,我们复旦历史系的著名老师写的,值得阅读!
  •     崇祯十七年上演的既是明王朝的悲剧,也是明朝君臣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和民族的悲剧。
  •     很少读历史类的书。不错。
  •     读了这本书让我对崇祯十七年发生的事有所了解,以前对于当时一些重要的事也有新的领悟。本书是用现代文写得的,通俗易懂不存在阅读问题,不像一些书夹杂太多文言文,读起来很累。
    首先说说崇祯帝。他不是昏君,也不应该是亡国之君。他英毅果断,作风从政朴,能文能武,勤于政朝,革除弊政打击邪党,励精图治等到体现出他是想作一个名中兴之君。但偏是一个亡国之君,他有很大的缺点。他的旧臣指出他视内帑为命根子,不肯轻易动用,二是焦于求治,刻于理财,渴于用人,骤于用法。政令三番四覆,朝令夕改。还有刚愎自用,任用宦官等,我觉得还有用人不当,犹豫不决,死要脸子,有时冲动等等,国家灭亡他是有推不开的责任。
    在灭农民军的过程中,每次差不多能消灭时,北方军事原因他总是抽调兵力而导致失败,杨鹤(此人自己说不能胜任,崇祯偏要他上任)卢象升,洪承畴等都是被调上抗满清。
    杀袁崇焕事件他更有不推开的责任。袁崇焕在回北京追击清军时作出一系列有错的行动,但大敌当前崇祯逮捕了主帅,是个大错,但仍有让他戴罪立功之意,但后来竟然被一封主诬蔑奏疏,未经查实就定了袁崇焕的罪。真是想不明白
    崇祯刚上任展示出他非凡的政治能力很快就除掉了魏党,但后来一系列重大事件中,都作出错的决定,以致败局。很多时与他识人用人不当有关。
    他在安内与攘外两者(或者说他内心是攘外为主)能作出要安内,先议和后事就是很多变数了,还在在南迁南京,前后半若两人,先前想南迁见了压力大就不完全改变。
    吴三桂降清事件众说云云,但当时南明朝廷原来对吴三桂借夷破贼很多赞同。原来李自成占了北京后,招抚吴三桂,吴本也想受招,但回北京时打听李自成拷掠追赃惨不忍睹,父亲与陈圆圆也遭殃,就联清赶李自成。后来他得太子后想迎接太子即位。可惜他被满清利用了。但不是只为陈圆圆,更重是父仇。还李自成特使来招降吴三桂时,吴三桂提出唯一条件就是把太子交给我,而没有掉及陈圆圆。
    至于为什么当时朝廷当时很多大臣不愿与大清议和,可能与是南宋对辽金妥协遭到后人无穷唾骂,大臣对于议和一直讳莫如深。其实崇祯是进行过议和但大臣们的极力反对压力下而告吹。这些大臣只顾自己名利,不愿背上责任,不考虑当时实际情况,一味反对。
    至于南迁事件中,大臣又一次极力反对,还有首辅说是邪说。若南迁,当时南京有长江天险大量军队,还有江南富饶之地作财政之用,应该再争一日之雄。这样事件崇祯在大臣的反对下摆了,以前朱棣时迁都北京也是遭到群臣极力反对,朱棣也是执行迁都,崇祯这方面的魄力是不足,也更没有勇气承担。这两件事件这些权臣也大多不敢承担这个责任,把皮球踢皇上或别人。
    观明末后期至灭亡,一个重要原因是朋党之争,很多事情原来可顺利进行,但某些为这朋党之争,只是事人不对事,经常诬蔑别人,以致一些大臣怕卷入朋党之争里就提出辞职,或怕承担任,以至后来朝廷离心离德,没有凝聚力,消耗组织的内力。最后崩溃。
    明朝的灭亡是封建王朝更替其中一次,谁也阻挡不了,封建制度的矛盾积累一程度就爆发,这是历史的规律。
  •     明史之中,不愧学者手笔。文笔流畅,引据严谨,既有思考,有深度,而且读起来饶有兴致。没有当年明月的玩世语调,没有故弄玄虚,作者能够在史料背后帮助读者理清思路,并且常常夹评夹叙,引人思考。希望继续读到作者的新作。
  •     这本书读着还是很有意思的!在陈述历史事实的时候,没让人觉得很沉闷!事件的来龙去脉也介绍的很具体!对晚明有兴趣的读者这是本不错的书!
  •     樊老师是认真做学问的学者。在目前明史热、满大街都是明史书籍的时候,他这本书仍然是最为经典的一部。
  •     樊老爷你就堕落去吧你
  •     明朝的东西总是让我那么心旷神怡,为什么?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本书又把我带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下,硝烟四处起的乱世。朱由检,李自成……等等,这些人,是这么的真实……
  •     号称要写有声有色的历史,结果却枯燥无味。
  •     这书怎么看怎么像“那些事儿”系列啊,毫无概括和反思,纯粹讲故事。
  •     很好很強大
  •     樊教授的书写的不错,但这本只能是一般,还是去看代表作过瘾。
  •     没有《明朝那些事》有趣,但比它耐看,有史料有论断,作者也让人比较可信。
  •     崇祯刚愎自用,对朝臣不信任,忠奸不辨,纵使励精图治,自强不息也难挽大明江山的衰亡。
  •     好书,内容详实,情节生动。
  •     力作。强烈推荐。
  •     作为通俗读物来衡量,本书缺乏类似史景迁和黄仁宇那样引人入胜的文笔;作为严肃历史学著作来衡量,在书中除了史实的罗列和讲述外,几乎看不到精彩细致的分析和论述。晚明史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主题,只是这样一本书,也只能起到了解这段历史的作用,随便翻翻而已。
  •     很扎实的通俗历史书,不是那种自命前知500年后知500年的作者,读之觉得可信。
  •     是10几年前出版的 [崇祯传]的缩减版
    只是增加了一些图片
  •     1368年建立的大明王朝,到1628年,已经走过了整整二百六十个年头,距离它灭亡的1644年,只有最后的十七年了。这就是崇祯元年到崇祯十七年。处在由明朝到清朝的改朝换代转折时期,崇祯十七年便有了特殊的意义。对于明朝的遗老遗少而言,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因而他们对于同样亡国的李后主所写的绝妙好词《虞美人》中的亡国之痛——“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充满了凄婉的共鸣。百家讲坛的闫崇年解读了明亡清兴60年,但是讲坛的时间太短,很多方面没办法展开叙述,留下诸多遗憾。1)崇祯究竟是昏君还是明君,是即昏又暴还是简直就是暴君?在处理阉党的问题上,他很智慧,轻重缓急掌握的很有分寸,还有点明君风范。2)可是到了国家问题上(如:复辽、镇压农民起义),他就显得急躁。丝毫不顾忌当时明朝自身已经到了风雨飘摇之际,需要彻底而且坚决的采取一些政策先稳住一方面,例如对后金采取坚守御敌于长城之外,抓紧时间解决内部农民起义。顺便清理朝纲。这不是几年的功夫,这是一场持久战。可是崇祯呢,着急啊。希望立杆见影,一旦起先的想法出问题了,就立刻二坚决的转向B方案或者C方案。如果先前执行大臣还不能领悟其精神,绝对被他弄得不是身首异处就流亡。(如:袁崇焕,杨思昌的父亲)。对于袁崇焕,也不能完全统同意闫崇年老先生的观点,还是较为支持樊树志先生的观点。袁崇焕具有优秀的将才,可是缺乏一些帅才,大局观略显不足。因此导致错杀毛文龙,由此导致皇太极敢于冒险突破长城进犯北京。而且在堵截方面也有失误。看完这本书,的确对大明王朝无可奈何地走向灭亡,而且亡在一个颇想有所作为的皇帝手上,不仅明朝的遗老遗少,甚至清朝的顺治皇帝,都扼腕叹息。其悲剧性就在于,并非亡国之君的朱由检演绎了一幕亡国的悲剧。平心而论,朱由检在明朝诸帝中,绝对不是一个昏君,说他出类拔萃,也毫不为过。他上台以后,力图挽狂澜于既倒,由于问题积累太多,内部早已蛀空,颓势难以挽回。无可奈何花落去,巍峨的王朝大厦,轰然倒下。朱由检本人以自缢的方式殉国。好书!只得一读!19世纪独步欧洲史坛的德国历史学家兰克,一大贡献是把历史学变成一门科学。他的名言——历史的叙述应该是客观的、冷静的、无色彩的——是一个难以企及的境界。史学家应该尽量向它靠拢,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接近历史真相,而与形形色色的“戏说”划清界限。
  •      看完之后突然产生了疑问:是不是历史看多了人会变的越来越现实?很多正直的勇敢的历史伟人活着是那么辛苦,死了也那么凄惨,就因为一个信仰,悲剧了整整一辈子。而油滑小人,无耻之徒却能借权利之手凶残毒辣兴,风作浪,弄的社会不安国家不国。 崇帧的悲剧在于他“不是一个亡国之...
  •     崇祯是一个勤劳,好心的笨人…所以,不赖你赖谁?!
  •     大师,不愧是大师。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