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往事(上下)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地方史志 > 电影往事(上下)

出版社: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8-12出版)
出版日期:2008-12
ISBN:9787544420297
作者: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页数:690页

章节摘录

早在1944年夏,我在重庆北温泉“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工作”时,有一天,厂长李清悚领了陶行知先生来会见我。陶先生当时已经在离北温泉不远的草街子小镇,在万分艰苦的条件下,为难童创办了一所半农半读的育才学校。这一位我素所闻名钦佩的人民教育家送给我一本《武训I先生画传》。他希望我有机会能够把武训一生艰苦办义学的事迹拍成电影。当时“中教”并没有摄影棚和三十五毫米电影设备,自然无拍摄的可能。我怀着很大的兴趣细读了那一本段绳武主编、孙之隽绘画的《武训先生画传》,深深地为武训“行乞兴学”的独特事迹所感动,特别是他终身卖艺讨饭、为穷孩子办不收费“义学”,那是一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我也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电影题材,当时就根据“行乞义学”这一‘主线,草拟了一个几百字的剧情梗概,夹在笔记簿里,准备慢慢地作合乎情理的艺术加工,构成一部电影的轮廓。我于1949年2月起加入昆仑影业公司。当时“昆仑”正在拍摄《三毛流浪记》和积极筹拍赵丹、吴茵合演的《乌鸦与麻雀》,《武训传》暂难推上拍摄日程。1950年1月初的一个晚上,昆仑影业公司请了夏衍、于伶和陆万美三位当时“上海电影事业管理处”党的领导同志到“兴业大楼”任宗德的公寓来,由我口头把修改后的《武训传》的主题思想和剧情场次细讲了一遍。赵丹和郑君里也对修改方面作了补充发言。我回忆到,当时夏衍同志曾提到“武训不足为训”之语;于伶同志也曾说,老解放区模范教师陶端于的题材颇好;陆万美同志(他是第一次接触我编写的《武训传》剧本的)听完了我讲述主题构思和剧情之后,建议我把电影的开场和结尾,原有以一个“老布皈”在武训出殡时对他孙儿讲武训兴学故事的艺术形式。

前言

拿着《口述上海——电影往事》这部书稿,感到十分欣慰。它由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和现代上海研究中心的几位同志编辑整理,以口述访谈的形式,反映了新中国上海电影界的人、事和史。其真实的史实记录方式、严肃的研究方法和生动可感的文字表现形式,让我们感到特别的亲切;同时它也会对今后文化史、电影史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并给那些关注电影文化的普通读者带来阅读的乐趣和启示。作为城市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电影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而新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的风云变幻,也都在解放后上海摄制的电影中得到了生动的再现。作为新中国电影最重要的流派,上海电影及其历史遭际反映了上海乃至中国的变迁。它既是摹写和记录新中国政治风云、社会百态和文化跌宕的真实画卷,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历程中在对社会文化引领能力方面成败经验的见证。目前,各地编撰出版的有关电影方面的资料、论文、专著、图册等,很是不少了,杂志、报纸和网络媒体上,电影题材也是热门得很。尤其是电影诞辰百年的时候,各类电影方面的书涌出来很多,上海电影作为中国电影最重要的部分,也在这些介绍中占了很大比重。但是,像这本《电影往事》这样用口述的形式对建国后上海电影发展的情况作介绍的,则没看到。它在学术上可以为上海口述史的发展、为上海电影发展建国后阶段的研究,作一些填补,在实践上也有助于对上海电影的历史与现在的考察和解读。这是有价值的。作为中国电影发展历程的见证者,我虽有很多想法,但毕竟不是专搞电影理论研究的,故而无法也不便对这个过程作权威性的梳理和评判。有很多人会比我做得更好。但我很幸运,作为一名电影工作者,作为在一线的实践者,曾有过许多与上海同行交流、合作的机会,其中也包括这本书里接受口述采访的很多老友们,还有那些已随风而逝的故人。我愿意借着这本书,表达我对上海影人们深切的敬意,和对那些优秀的上海电影的深切怀念。我看见过他们的艰辛和努力,知道它们的诞生来之不易,所以我对其尤为尊敬,虽然从今天的审美眼光来看,它们多有缺憾。这同时也是我愿意在此留一笔的原因,我希望那些没有经历过、看见过的人,希望所有热爱电影、热爱中国电影的人,都能抱这份尊敬,来看我们的电影、电影人和电影的历史。

后记

中国的上海的电影,从辉煌与艰厄中来,通过见识和观察它的过程,再看看如今电影院中令人眩目的排片表,看看我们手中无所适从的遥控器,谁能说我们的历史不在进步?我们的文化不在发展?但我们仍然需要回头张望,需要更多的人去倾听历史的回音,阅读文化的记忆。《口述上海》系列丛书之“电影往事”,历时三载,得以面世,正是为了这种需要。本书试图通过口述史的方式,对建国后上海电影自身的发展同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的联系进行分析,力图通过对建国后多部上海电影的独特解读,通过当事人的真实还原和个性叙事,来考察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对电影创作的影响以及影片内容所反映的社会现实问题,再现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领域,尤其在电影这一大众文化传媒中发挥作用的历程,以使人们从中窥见和提炼一些成功经验和可鉴之失误。采访对象均为亲历影事之影人,口述所涉也均为影人所亲历之影事。自本课题立项后,课题组成员先后咨询、拜访相关影人、专家等60余人,口述资料最终成文者49篇。通过本书,我们希望读者看到我们的严肃和认真,我们对于历史的严肃而认真的态度,对于历史上的人和事的尊重。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周围的人,所有的支持和参与者,都同样怀抱着这种态度。本书作为《口述上海》这一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与上海市现代上海研究中心组织实施的丛刊性系列丛书之~种,为保证其品质,在课题立项、组织采访、编辑出版等方面都得到了单位的全力支持。2005年6月,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原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冯小敏任上,课题获得正式批准立项并开始启动。其后的进展过程中,俞克明、顾明、俞惠煜、徐建刚等领导和丛书编委会的各位成员,都为本书提供了许多具体的建议和帮助。编委会副主任徐建刚更是直接领导参与了本书的策划、组织、咨询、采访以及终审定稿。王岚、唐曼红、宋晓东分别承担了故事片部分,戏曲、科教、纪录、译制片部分和美术片部分全部口述采访的联络组织和文档编辑整理,并查阅了大量文献档案,为入选口述选取相关图片资料、添加注释和链接。唐曼红承担了全书统稿,宋晓东承担了全书影像资料的技术处理和修复工作。姚吉安则跟踪了部分摄影摄像。这里尤其要感谢的是谢铁骊先生,以一位老影人对中国电影的深情和担当,欣然为本书作序。还有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卢秋田,国家文化部李新、张煦,中国电影出版社副总编李梦学,中国文联张德生,中国电影资料馆任建英、王天竞、张彰,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止静,上海市文联祖忠人,上海电视台秦敏,上海越剧院黄德君,东方国龙影视动画有限公司许妍红,以及王元化、马福龙、童志强等诸位专家前辈都给予了我们许多具体的帮助。上海教育出版社社长、总编包南麟,政治编辑部主任刘芳和责任编辑童亮、美术编辑陆弦等诸位先生,更是以出版人特有的识见、判断和专业素养,支撑并提升了我们的成果,且为本课题获得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的出版专项资助付出了积极的努力。所有这些友人,他们的热情,他们对电影的热爱、对中国文化事业的关注,都令我们深为感动,更复自勉。而给予我们最多的,令我们感念最深的,仍然是本书的主角——这些热情接受我们采访、向我们真诚追忆电影往事的影人们。影人,作为知识界之一群集,总会在他们的职业生涯甚至是人生过程中,不断地做着理想与存在之间的对话。这些过来人,这些历经风浪的影人,他们的恳切、执着、明朗,他们对电影和电影所依托的这个世界的热爱,以及由这种爱升华出的那份平和、真挚乃至天真,都让我们感动。为此,我们倾听,而后记录,不仅为对抗遗忘,也为记录思想。今天,当我们在岁月淘洗过的经验叙事里得以重新认识“中国电影”后的今天,我们深感,连记忆的深邃都难以追蹑,何况那源于记忆的深隐的意义和思想,何以体察?所幸,自己还能够倾听和阅读,即使浮游于表面。但来自传统、来自活生生的历史中的人的叙述,仍然会挟带着博大、深沉而坚韧的文化意识和文化遗传,穿越群陵阻隔,漫向我们的心灵,无由抵挡。这是可以“感知”的传统,而不仅是从故纸堆中“获得”的传统。这便是它可留存、可纪念的价值所在。作为一种倾听和阅读的经验,的确是纯个人的,无法复制,也无法转让。我们无须劝诱众人皆来倾听和阅读,但我们仍然会继续行走,往历史的深处。我们自觉这是对于历史应有的道德,和对于前辈应有的态度。本卷所整理的口述实录采用答问形式,基本保存口述采访过程的真实氛围,还原口述者的语言个性和表述风范,包括那些附着于页下的注释和文末的链接,均缘出于此。以上,并非历史研究者的所谓“观点”,仅为访者、编者私下的一点感念。我们不是客观超然的学者,而只能成为萨依德所称的“业余者”,因此,我们无法因固守专业性而无所动心。但我们希望因我们的努力,有更多的人为电影的历史而动心,为这些影人所亲历的往事而动心,为本书动心。

书籍目录

序/谢铁骊故事片汤晓丹:我和我的军事题材影片采访整理:蓝为洁、王岚王为一:重回上海拍电影采访整理:王岚徐桑楚:解放初上海电影业的接管和公私合营采访整理:王岚、文青顾也鲁:我的那些影坛兄弟姐妹们采访整理:陈文平、张琪张瑞芳:《李双双》前后的我采访整理:王岚孙道临:从演军人角色开始转型采访整理:蓝为洁、王岚秦怡:学演工:灰兵采访整理唐明牛谢晋:最重要的是把中国电影搞上去采访整理:陈文平、王岚、张琪祝希娟:《红色娘子军》让我成熟采访整理:王岚王丹凤:不拍电影,也有很多事要做采访整理:王岚仲星火:银幕上的故事采访整理:崔江运、余志成、王岚黄宗英:“角色的种子”采访整理:陆其国、王岚梁波罗:“小老大”伴我一生采访整理:罗银胜、王岚沈寂:电影是艺术创作,不是宣传品采访整理:王岚王炼:《枯木逢春》从话剧到电影的创作过程采访整理:祁谷、王岚于洋:我和上海电影的渊源采访整理:王岚吕其明:我的音乐人生采访整理:王岚、徐有威谢芳:陈荒煤建议我去拍《舞台姐妹》采访整理:王岗杨在葆:在电影中实现自己的理想采访整理:王岚曹雷:《春苗》诞生的前因后果采访整理:王敏、王岚宗福先:从《于无声处》开始……采访整理:王岚陈清泉:见证上影改革发展难忘那人那事那时采访整理:陈文平、王岚沈耀庭:我拍《405谋杀案》采访整理:罗银胜、王岚严顺开:到现在,人们还叫我阿Q采访整理:王岚吴贻弓:我的电影里也有政治采访整理:王岚潘虹:我的人生定格在银屏上采访整理:余之汪天云:主旋律电影要艺术化,艺术影片要提升主旋律采访整理:王岚任仲伦:让新世纪的上海电影重新成为上海的文化名片采访整理:唐旻红戏曲片袁雪芬:对这两部电影作品,我都有很不满意的地方采访整理:唐曼红、梅梅王文娟:越剧“林妹妹”的尘世风雨采访整理:唐曼红邵滨孙:《罗汉钱》和《星星之火》,让我从舞台跨入银幕采访:金雪苓、褚伯承、唐旻红整理:褚伯承蓝流、杨观复:为名导当助理,历沪剧变影戏采访:徐建刚、金雪苓、褚伯承、唐旻红整理:褚伯承孙逸民:剧院改革使沪剧频出精品、走上银幕采访:徐建刚、金雪苓、褚伯承、唐旻红整理:褚伯承张清.沈仁伟:《星星之火》中有一群最生动最感人的工农兵形象采访徐建刚、金雪芩、褚伯承、唐旻红整理:褚伯承美术片段孝萱:摄影天地水墨人生采访整理:宋晓东严定宪:猴王初问世采访整理:宋晓东曲建方:走向世界的“阿凡提”采访整理:宋晓东张旻源:我离不开心爱的动画事业采访整理:宋晓东科教片刘咏:中国科教片的三次高潮和两次弯路采访整理:唐旻红羽奇:科教片可以将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它不是没有市场采访整理:唐旻红杜生华:科教片的兴衰和走向跟社会政治的关系非常密切采访整理:唐旻红、舟舟纪录片黄宝妹:从纺织劳模到艺术性纪录片主角采访整理:倪超英、唐旻红羽奇:为世界纪录片之父伊文思协拍《愚公移山》采访整理:唐旻红译制片苏秀:最喜欢的作品没有公映,真的是很遗憾采访整理:唐曼红梁沈修:苏联电影在中国的跌宕命运采访整理:唐旻红曹雷:他们说,第一扇给他们打开的通向世界的窗户是译制片采访:许春辉、唐曼红整理:许春辉乔臻:唯有译制厂始终都有业务,大家很羡慕采访:唐曼红、郭炜整理:郭炜李国庆:中国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热及《佐罗》热采访整理:唐旻红童自荣:我一生从事的是自己最喜欢的一份工作采访:许春辉、唐旻红整理:许春辉后记

编辑推荐

《电影往事(上下)》让我们倾听历史,我们记录思想。张瑞芳:电影成功的重要标准,就是既要把握政治上的平,还要在艺术上表演精湛。谢晋:最重要的是把中国电影搞上去,说别的都没用。袁雪芬:很多人从没看过越剧,因为这部电影,从此成为了忠实的越剧观众。秦怡:成为新中国的文艺工作者后,首先碰到的考验是怎样演好工农兵。吴贻弓:《城南旧事》这个本子,本身就是最大的政活。乔臻:当时唯有译制厂还留在上海从事艺术创作,大家都很羡慕,感到很神秘。海上影人,纯粹的心灵独白,红色经典,真实的历史还原

作者简介

《电影往事(上下)》试图通过口述史的方式,对建国后上海电影自身的发展同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的联系进行分析,力图通过对建国后多部上海电影的独特解读,通过当事人的真实还原和个性叙事,来考察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对电影创作的影响以及影片内容所反映的社会现实问题,再现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领域,尤其在电影这一大众文化传媒中发挥作用的历程,以使人们从中窥见和提炼一些成功经验和可鉴之失误。采访对象均为亲历影事之影人,口述所涉也均为影人所亲历之影事。自本课题立项后,课题组成员先后咨询、拜访相关影人、专家等60余人,口述资料最终成文者49篇。

图书封面


 电影往事(上下)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趁老一辈艺术家还在,把他们的睿语诚恳记录下来
  •     官史,不过料挺多的
  •     ~戳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