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21天,考上公务员》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奋斗21天,考上公务员章节试读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9-1
ISBN:9787212056933
作者:依林小河
页数:207页

《奋斗21天,考上公务员》的笔记-第51页 - Part 2 笔试阶段“三轮复习”,助你21天搞定笔试【⒈根据“裸考”成绩制订学习计划】

Part 2 笔试阶段“三轮复习”,助你21天搞定笔试
  ——大家都在备考,一样的时间、一样的复习、一样的休息,每天花10分钟读本书,让你考试成绩高出10—20分!
  起点在哪里不重要,目标在哪里才重要!在这场“国考”面前,所谓的名校毕业、热门专业、昔日荣誉都不再起决定作用。成功与否,就取决于未来的21天如何度过!
Part 2 笔试阶段“三轮复习”,助你21天搞定笔试
⒈根据“裸考”成绩制订学习计划
  准备复习之前,已经知道要复习两个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但是,不同的人由于过去多年的积累不同、擅长点不同,在备考期间,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复习时间、节奏安排。通过“裸考”来摸底,是很重要的做法。
  什么是“裸考”?这是英语四六级考试或者托福、GRE等考试中常用的术语,即在没有经过任何复习和准备的情况下直接参加考试。把这个概念放到“公考”考前摸底上来,就是这样的:
  找一套往年的考题,用110分钟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比标准答题时间缩短10分钟),140分钟考《申论》(比标准时间缩短10分钟),然后对比标准答案,得出自己的裸考成绩分数。
  做完考题,你会发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题型主要有这些: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而在每一个题型下面,又有学科的细分。比如仅“常识判断”题型,就可能涉及到国情社情、政治常识、法律常识、科技生活常识、人文常识、经济常识等等。
  根据不同题型,进行细致分析。看自己在哪类题型上容易得分,哪类题型上不应该丢分,哪类题型上还有大幅提分的空间,哪类题型无论如何努力也不可能有大的提高等等。鉴于此,下面以表格形式把列入大纲的题型归为四类并加以详细分析。
  学弟学妹们可以根据这四类情况,安排好复习备考的时间。
  现在,当你完成上面这个表时,其实已经完成了对自己所做的SWOT分析。
  SWOT是个什么东西?对于没有学过管理类课程的学弟学妹们来说,可能比较陌生。这里简要介绍一下,因为它是一种通用工具,在许多情况下可以通用,对各个行业甚至生活都有启发。SWOT是上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来的,后来经常被用于企事业机构指定战略、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S表示优势(Strengths)、W表示劣势(Weaknesses)、O表示机会(Opportunities),T表示威胁(Threats)。SWOT分析在个人学习、培训、成长过程中,也可以起到工具、引导、测量的作用。
  如果复习时间足够长,可以把T部分作为重点,投入较多的时间精力。但在短短21天的备考时间内,只能把最有可能提高综合成绩的W和O部分作为重点,好钢用在刃上,好劲用在分上。
  现在,无需我多说,你已经知道了在整个备考期间自己该从战略上做怎样的规划,再从战术上做怎样的计划。战略、战术都到位,胜算会更大一些。
  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题型分别填入下面:
  S:⑴
    ⑵
    ⑶
  W:⑴
    ⑵
    ⑶
  O:⑴
    ⑵
    ⑶
  T:⑴
    ⑵
    ⑶

《奋斗21天,考上公务员》的笔记-第3页 - Part 1 报考阶段应该搞清的10件事【⒈你适合做公务员吗】

Part 1 报考阶段应该搞清的10件事
  弓既然举起,就要射出仅有的一箭。
Part 1 报考阶段应该搞清的10件事
⒈你适合做公务员吗
  ⑴必须想明白的问题
  当你准备报考公务员或者即将当桑公务员是,亲友开心,邻居羡慕,老师同学祝福,满耳都能听到赞美声。因为他们仿佛提前看到了你的美好生活和远大前程。可惜,亲友、邻居们毕竟不是你的领导,更不能代表组织意志,他们既左右不了你日后的职场生涯,一般也无法在你遇到困难时恰到好处地帮你脱离困境。所以你的实际道路注定要比他们一开始所想象、所期待的要坎坷。
  考公务员和做公务员,完全是两码事。个中滋味,只有你自己知道,也只有你自己面对和承担。这些年,每当给亲友或者同事的小孩辅导公务员考试,我都会首先问他(她):“人生道路千万条,你有没有想过,考上之后,公务员的生活真的是你想要的吗?”许多时候,这些兴致勃勃准备考公务员的年轻人,对这个问题表现得懵懵懂懂。
  前几天,遇到一位学兄,四十来岁,在南方某省的一个富庶县工作,业绩卓著,不时会在当地新闻节目中露脸。我们相识时间很长,见面并不多,只是在QQ上交流工作。某天,他在QQ上给我留言道:“我大学毕业快20年了。选错了路,付出和回报不成比例。我在乡镇四年,后在县委组织部,现在又当了十年局长,心里好委屈的。”我还有一个朋友,30多岁就干到某省省直机关的处级,每次到地方调研,无数人恭维他前途无量。而他自己却这样看待自己的工作:“有一段时间,我特恨公务员工作,工作十几年了,一直没有机会独挑一摊工作,控油一腔理想抱负;挣的还不如国企的一个零头多,养家困难,自己真是白耽误青春了。我们官本位的思想耽误了很多人。”上面提到的二为,都还算官场中的“成功人士”,仍发出“委屈”“特恨”的感叹——我特意翻查了与这二为的QQ聊天记录,保留留言的原样写在这里——由此可见,他们当初选择这个行业时,并没有深入地了解自己为什么要选择当公务员。其实绝大多数年轻人在择业时,主管上考虑不周全,客观上又没有其他更好地机会可供选择,因而选择了当公务员。他(她)知识在寻找一份工作,有时偶尔也喊一两句感人的口号,但在他们内心深处,远远没有升华到把做公务员造福百姓当成毕生事业,长久地保持者热情、热爱和灵魂的投入。
  若干年前,我自己也先后报考选调生,参加省直机关干部招调,并考过国家机关公务员。当时的报考理由很简单,第一回是想找一份工作,毕业了能立即工作,这样可以帮乡下的父母分担生活压力。第二次报考,是想换一个更宽广的平台,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岗位。参加工作以后,我才发现自己当初的想法太简单了。公务员这样的工作,并不是对每个人都适合。同样的工作环境、同样的待遇、同样的年龄、同样的未来,可是,那个同事可能做得如鱼得水、开心快乐;而你却时常茫然、精神苦闷,总觉得眼前的一切不是你想要的生活。
  正如天涯社区一位网名为wallandrod的朋友,他曾辛苦考上省直机关公务员,而后又主动离开机关。他感慨地写道:“公务员到底是什么职业?同样一件事情,有人做得意气风发,有人做得灰心丧气,这中间有什么差别?和周围人的相处很重要,如果你能和周围的人都融洽相处,特别是和领导融洽相处,那么无论过程和结果,你都会比其他人好很多。但是这一点并不容易做到,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有利益的地方就有争斗,和同事相处不容易,能成为领导需要的人更是难上加难。这中间有很多因素,性格上的、机遇上的、能力上的、习惯上的,造成了阻碍,拍马屁有时候也仅仅是一种技巧而已。当公务员,有时工作时没有意义的,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和领导聊天、沟通感情,尽管你能力很强,但要想安于这份工作,还是需要一些运气的。”
  经历了前几年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2013届毕业生就业形势很不乐观,而近年来多个行业就业压力、从业压力都很大,相比之下,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却一路看涨,人们盲目地向这些行业或领域靠近。但是,你在选择报考公务员之时,一定要考虑好以下这几个问题:
  ·你为什么要考公务员?
  ·你对公务员这种职业了解多少?
  ·如果考上公务员你后悔了,今后你会做怎样的打算?
  ⑵一个官运亨通的女同事
  我记得刚调到县直后,和几个同事“下乡”,其中一位是年龄和我相仿,出身最普通的农民家庭,当时职务比我低一级的女同事。所谓“下乡”,就是从县城出发,到某乡镇转几个村子,了解政务公开、蔬菜大棚种植等工作的开展情况。在乡镇干部的陪同下,我们转了三五个村子。每到一村,总有村干部前呼后拥。连午饭时间,都是乡村干部轮番敬酒。那场面、那架势令我浑身不自在,坐立不安,饭菜无味,千方百计想寻个借口中途退场,坐到村头的车上,拿本书边看边等他们结束。回县城的路上,我一路默默无语,而我那位女同事却踌躇满志,一脸满足。此后,我发现,每当自己成为活动的焦点、会议的主持人或者人群的中心,我都会浑身不自在,感觉那种众目睽睽就像一把把小刀剑从四面八方袭来。而这位女同事告诉我,她的感受是:感觉这样很有成就感,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很知足。
  人和人是有区别的。有的年轻人每遇到职务高的领导时,领导主动问一句,他(她)被迫答依据。人家不说话,他就不知道如何搭讪。但我这位女同事就能很快地和领导建立熟络关系,谈话热情活跃,逢年过节也懂得细致入微地联络感情。有一些干部,工作了十几年,对朋友和下属们又大方、又懂得体贴关心,但在领导面前却躲躲闪闪,一辈子没给任何领导送过一支烟、一瓶酒、一块钱,没请过一顿饭。也有另一些干部,情商极高,懂得如何恰到好处地让领导及领导的家人满意。这些干部往往被视为“有能力”。不像企业以可考量的贡献来评定“能力”,在机关内,能证明你“能力”的指标主要是:你的职务和领导对你的认可。
  时隔多年,我那位曾经平凡的女同事虽然有许多方面不如身边的人,比如学历、业绩、资历等等,但她已经完成“三级跳”,从普通公务员做到了副处级。对一个县级机关来说,30岁刚出头就担任县级重要职务,显然这已经是当地“领导人”了。
  我想问你的是:从直觉出发,你欣赏我的这位女同事吗?如果欣赏,那么祝贺你,你很可能适合这个行业。
  ⑶本书只教考试,不教你升职
  前面简要举了一个关于升职的例子。但本书不是叫你如何升职,而只是教你如何应对考试。
  既然是标准化考试,就一定有技巧可言。本书作者经历过选调生、干部招调、国家公务员等各种考试,并且均取得所报考岗位最好的成绩。此外,还曾指导多位亲友以及同事的小孩参加这类考试,也都取得不俗表现,考中率接近90%,这说明考试里面是有规律可循的。而本书就是基于这种规律,把最直接的窍门告诉你——不教你为什么(why),只教你怎么做(how)。
  ⑷心得分享
  ·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当公务员。有独立思想和较强自我意识的年轻人,当公务员会经历较长时间的一段适应期。
  ·每个人的提职或晋升,都是因为功夫做到位了。年轻的时候踏实能干,有突出业绩,肯定比学一肚子“潜规则”更有用。
  ·千万别拿官场小说当“教科书”。官场小说会让你早早地失去斗志,满脑子潜规则,不相信奋斗,不相信真诚,一门心思用来钻营;模仿书中的言行,会让你招致群众不满、同事疏远、领导厌弃,最终把自己废掉了。

《奋斗21天,考上公务员》的笔记-第54页 - Part 2 笔试阶段“三轮复习”,助你21天搞定笔试【⒉方框、波浪线、圆圈、三角;】

Part 2 笔试阶段“三轮复习”,助你21天搞定笔试
⒉方框、波浪线、圆圈、三角;黑色笔、红色笔、蓝色笔、荧光笔,都能帮你提分
  ⑴辅导书要用透
  辅导书(包括你正拿在手中的这本书)买回来,千万别把它当宝贝供起来,舍不得写、舍不得花。记住:辅导材料是你的工具!它既是你的阶梯,也会你的草稿纸,更是你的笔记簿!
  要把它画透、吃透、用透。要到考试结束后,纸张都被反复摸得透明,稍微一碰就成了纸片片。让它所记载的那些信息、知识,通过你的各种符号,变成一张大大的知识网,你不但能记住这张网如何蔓延、伸展(论述题),而且清楚知识网的每一个结点(概念题),甚至能轻松地把结点按线性联结起来(逻辑题)。
  在无形的知识网络进入你的大脑之前,得先用有形额符号让它从白纸上面清晰地跳出来,让你一目了然。怎么做?符号来帮忙。
  ⑵平时巧用符号帮你长分
  ·小方框:重点概念。
  ·大方框:论述题。(公务员考试《申论》部分,有可能会用到,其他各类考试也会用到。)
  ·波浪线:⑴便于概念的解释⑵简答题。(公务员考试用不着,别的考试会用到。)
  ·圆圈:关键词用圆圈。平时记忆以及考斯时回答问题,只要记住圆圈中的关键词,其他的大意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去串、去组织。
  ·字下面小三角:要点、重点。
  ·段落旁大三角:重要知识点。
  此外,还可以充分使用教材每页四周的空白位置。比如:
  ·在左侧空白处,简要记下:本页的难点、困惑。
  ·在章节标题的下面,简要记下:本章的难点、要点。
  ·在每页的下边空白处记下:本页学会了什么。
  ·在每页的右侧空白处记下:自己联想到的有关知识、图书的不足。
  ⑶使用符号可提高复习效率
  复习时,只需要看上面被你记了标记的内容、你自己写过的内容!这样可以大幅提高复习效率。
  做模拟题时,一定要重点记下自己出错的题、模棱两可的题。等复习时,专看自己出错的题、模棱两可的题。反复看,强化记忆!
  不仅针对一本模拟题,做其他模拟题时也都采用这样的方法,会让你的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形成一种习惯,不仅有助于你这次的“国考”,而且也有助于你参加任何考试之前的备考准备!甚至平时读书,也养成这样的习惯,让符号帮你串起知识点、理清逻辑关系。
  ⑷符号的另一个好处
  画符号除了帮你提高复习效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外,还有别的好处吗?有!这里就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万一今年你没考中,下次考试机会到来时,你直接用这套教材,看到那些层次明晰、重点突出、逻辑清楚的熟悉的符号,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回忆起临考状态,回忆起你似乎遗忘的知识点,回忆起你曾经的热情和梦想……
  ⑸心得分享
  将规范地使用符号做标记养成习惯,不仅对这次报考公务员有用,对准备其他各种考试也有用,还有助于养成逻辑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思维习惯。

《奋斗21天,考上公务员》的笔记-第60页 - 这样涂卡能省8-10 分钟

我们都知道,铅笔涂写的答题卡是机读的,所以涂写必须规范。涂多了不好,涂少了也不好。假设有140 道题等着我们去涂卡,如果5 秒涂一个,需要耗时700 秒,相当于11.6 分钟;如果一秒涂一个,只需2.3 分钟,这样可以节约9.3 分钟。我们要争取做到一秒涂一个。为了达到一秒涂好一个,建议这样做:
每做完一道题,直接用铅笔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画一条线,不必立即涂出标准的形状,要集中注意力在试卷本身,而不是答题卡上。等到答完全部考题后,再把注意力转移到答题卡上,从头至尾把画线的选项涂出考试规定的正确形状。

《奋斗21天,考上公务员》的笔记-第31页 - 无

信心十足,又要谨慎。无论对笔试还是面试。

《奋斗21天,考上公务员》的笔记-第8页 - Part 1 报考阶段应该搞清的10件事【⒉在职人员为什么要考公务员】

Part 1 报考阶段应该搞清的10件事
⒉在职人员为什么要考公务员
  ⑴他有工作,干吗还考公务员
  这是报考了终止某机关的一位学弟写的。他回忆当时离开企业决定“考公”的经历:
  产生念头决定报考国家公务员时,是在地铁上。那天早晨,我被挤在地铁一角,手中举着一份可以在地铁站免费领取的报纸,琢磨着下一站怎么挤到门口去。当时一个烫发的姑娘不断晃头,她的发梢蹭得我烦躁不安,老想发火。忽然看到报纸上刊登着一个启事,说国家机关公务员招考即将开始……我心里“咯噔”一声,迫切地想改变现在没日没夜打工的生活状态。我想尝试另一种职业,比如——公务员。
  对公务员的了解,最直观的是同宿舍的老六。大学毕业前,宿舍老六考了他们市直机关的公务员,我们几个准事业脑残青年还假惺惺地安慰他“落入虎口”。但现在我们都在天南海北地晃荡,就老六日子过得舒服,娶了当地一“富二代”,又马上生出了一个“官二代”。
  不久前老六来北京开会,言谈举止长出了官员的范儿。我陪他游了天坛、雍和宫,门票是他买的,他说能报销。在路边小店吃饭,他也要了发票回去报销,还顺便要走了我包里乱七八糟请客户吃饭但公司吝啬不报销的发票以及出租车票。
  老六走后,我上网最喜欢干的事,就是嘲弄公务员。没错儿,在决定报考国家机关公务员的前1分钟,我还把“公务员”归入贬义词一类。“公务员”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和在网络上的形象差不多,和我那个小学没毕业但却身家数千万的老板一样,让我发自内心地瞧不起,但又发自内心地羡慕嫉妒恨。
  这位同学的心态,跟许多在职考生的心态比较像,反映了许多在职考生的实际状况。
  ⑵在职“考公”的优势、劣势
  对在职考生来说,优势体现在经验、能力、知识结构;而劣势,一是因工作而保证不了复习时间,二是报考很难得到单位的支持。
  当年参加国家某机关的面试时,我报考的那个岗位没要求必须是应届生,也没有规定必须有2年基层工作经验。但最后5个笔试过县进入面试的考生,居然都是在职考生,工作时间最短的2年多,最长的10多年。还记得我们面试前在小会议室闲聊,聊到各自报考时的情景,5个人大致是这样的:
  A同学(就是小河我)在省委机关工作,报考时想验证一下自己的水平和实力,报名时跟领导汇报,领导大为不悦。后来虽然在申请表上盖章同意,但在考前这一个月内,每天安排工作让小河拼死拼活地干,双休日还不时被要到单位加班。复习时间被挤压得每天只有从一日三餐时间和午休、晚上时间中去寻找。
  B同学,在基层某机关工作,但他是事业编制,想换个干部身份。为了让领导批准他报考,并给他几个月的复习假,“我狠狠心,拿出几个月的工资,送了书记一箱五粮液。”他说。
  C同学,在国企工作10多年,现在是一个5岁女孩的妈妈,她深觉企业工作压力大,想换个清闲的工作,方便以后接送孩子上小学。考公务员当然是最佳选择。公司不支持、不反对,她便利用下班的时间复习备考。
  D同学是在某乡镇工作了两年的选调生。大学毕业那年考选调生过线,为了证实自己的能力,选择更好的平台,随后的两年他都在考试——考研究生2次(一次失败,一次成绩还没公布),考当地市直机关公务员1次,考省直机关公务员2次,去年还报考了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以往几次考试,除了市直机关笔试过线但面试被淘汰外,其他几次考试笔试均没过线。总结失败原因,他认为是“辅导教材选错了”。这年,他又参加国家机关考试,笔试终于上线了,苦尽甘来。对这样的“职业考生”,单位领导从始至终都当他是“来镀金的”,从不安排具体的任务,也不要求他坐班,但每月工资福利都会按时发放。D同学复习得比较爽。
  同考的E同学,在西部某省做教师,因为老公在北京当兵,所以她想到北京工作。而且如果她能通过这次的考试,不仅能拿到北京户口,她老公转业时也可以直接留在北京。所以,她请了一个月病假备考。学校知道她的实际情况,因此比较支持她考试,主动减轻了她这学期的课程安排。
  一般本科生毕业时年龄在22—23岁居多,大四这年考公务员时多在21—22岁。而在职考生,一般是工作两三年后的往届大学毕业生,考试时他们恰好处于24—27岁的黄金年龄。生理学和心理学都认为,24—27岁是人一生中各项生理指标的巅峰时期。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在职考生,往往比应届生更容易考出好成绩。
  从工作角度看,有了几年工作经验,知识面比先前会更宽广,思维也更活跃,而各行各业总有些经验、方法是相通的,在工作了多年之后,学习能力未必会下降,再于考前有计划地备考,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会让他们在笔试时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成绩,尤其是《申论》,在职考生更有可能答出好成绩。
  在职考生中,有一支“精锐”力量是最具竞争力的——类似前面提到的D同学,正在基层(包括省市机关)工作的在职公务员、选调生、大学生村官们,他们不但对“考公”政策、方法均早早地就有了解,有过切身的“考公”成功经验,而且在基层工作使他们有一定的业务基础,较能轻车熟路地融于笔试考试中。由于他们一直都在想通过“国考”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创造新的机会,早就有针对性地准备,如果这些人中的一部分参加“国考”,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除了上一段提到的这些在省市县乡鸡肝工作的在职干部仍有可能报考上级机关的公务员外,在厂矿企业工作的年轻人,如果工作顺利、各方面都满意,一般是不会轻易参与“考公”的。
  一旦参与“考公”,最大的障碍是复习时间——在职考生都要面对的问题。
  从报考到笔试一般近一个月时间,从笔试到面试又要一两个月时间,面试后还有体检、政审等等,而等到正式录用发调函,一般都要等到当年7月份。7月份这个时候是各大学毕业生办理离校手续的时间,机关的调令、学校的派遣证也多在这个时候发放。对那些早就毕业现已工作的在职考生来说,即使考中了某机关,也要等到这个时候统一办理调动手续。从报考到录用,大半年时间才有最终结果。
  战线拖得这么长,在职考生往往要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一方面,从你网上报考那一刻起,企业就认为你有离职意图,对于以绩效利润来考核业绩、核发工资的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小、每人各挑一摊业务的私企)来说,想考公务员的员工不是好员工。无论你后面笔试、面试等表现如何,老板之所以还美誉和你解除工作关系,可能主要是因为双方之前签有劳动合同。这段时间你要谨小慎微,尽量不要惹公司老板不开心,不要跟同事把关系搞砸,多给自己留后路。如果考中了,这对你政审阶段有帮助;如果考不中,你还能在这里继续做下去。

《奋斗21天,考上公务员》的笔记-第125页 - 面试阶段“6项准备”,助你顺利通过面试!

我有一师妹,在京城某名校读了新闻传播专业的研究生,以应届生身份报考中直某单位。最后,她以岗位第一名的笔试成绩进入面试,结果面试时评委席中坐着一位老学究,一听我这师妹是研究哈贝马斯的传播学硕士,马上像专家一样批评哈贝马斯。我师妹表示能容忍二人立场不太一致,但觉得这位评委对哈贝马斯有误会。结果面试场上,这个心直口快的师妹和老学究评委争吵了起来,弄得其他评委只好劝架。面试结果可想而知。次年,师妹又考,面试之前向我电话讨教,我像授人锦囊的诸葛亮,故作凝重地告诉她:“别再做个性十足的小狼崽子,你得好好收敛一下,在这十几分钟中,做个谦虚、低调、沉稳、爱岗敬业、热爱劳动但大脑无主见的乖女孩。”这次面试没有遇到老学究,也没涉及专业题,师妹瞪大热切的大眼睛看着各位评委,短短十几分钟把评委们恭维得开开心心,顺利通过面试。

《奋斗21天,考上公务员》的笔记-第25页 - Part 1 报考阶段应该搞清的10件事【⒍能否同时考中央机关公务员和省市机关公务员】

Part 1 报考阶段应该搞清的10件事
⒍能否同时考中央机关公务员和省市机关公务员
  ⑴当然能
  先做肯定的回答:当然能!而且,有的省份还可以同时报考公务员和选调生。你只要关注招考简章,只要简章没有明确规定不允许,并且考试时间不冲突,你当然可以同时报考多个地方!
  ⑵中央机关和省市机关公务员的区别
  先说“公务员”这个身份究竟有多大涵盖面。每年由中组部和人事部举办的“国考”,即“国家公务员考试”,是指: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
  多数省(直辖市、自治区)每年也会组织“省(市)公务员考试”,是指:地方各地党政机关、社团等为招录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而组织进行的各级地方性考试。
  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都是“国家公务员”。只有再具体细分时,才分为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和地方国家公务员。所以,如果你在县直某单位做公务员,也可以谦虚地对人讲:“小弟我的工作嘛,很平常啦,是国家公务员!”
  两个考试没有规定只能二选一,二者考试时间不一样,一般不会冲突。中央和地方考试单独进行,不存在隶属、从属关系,考生根据自己要报考的政府机关部门选择要参加的考试,也可同时报考,相互之间不受影响。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由各地自行决定并组织实施,部分地区每年在上、下半年各组织一次考试,全国大部分地区每年只考一次。
  至于考试时间,一般也和“国考”不同。下面的表格罗列了2012年度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考试时间,本资料时根据互联网资料整理的,如有个别进行了调整,当以官方公布为准。本表仅供各位参考:
  ⑶心得分享
  参加国考,又参加省考,考试内容会有重合,但也有可能考试范围不一样,要仔细研究考试大纲和招生简章。

《奋斗21天,考上公务员》的笔记-第13页 - Part 1 报考阶段应该搞清的10件事【⒊公务员、选调生。大学生村官有区别】

Part 1 报考阶段应该搞清的10件事
⒊公务员、选调生。大学生村官有区别
  ⑴大学生村官不是公务员
  虽然没有当过大学生村官,但我对这一群体也一直比较关注。村官,顾名思义,要到“村”里工作,做村干部,在农村(含社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村“两委”职务。报考村官的条件一般是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大学毕业生,但近年报名,已经由硕士研究生参与。至于村官的工资标准,各个地区不尽相同。如果在某个发达地区的××村,可能执行当地公务眼工资标准;如果到了某个贫困地区,可能收入就很少。总之,因地而异、因人而异。
  但要明确地是:大学生村官不是公务员,不过将来在报考公务员时,会有优先录取机会。这一点大家基本都有认知,不再过多解释。
  ⑵选调生和公务员的区别
  对于选调生和公务员的异同点,许多人仍然不很清楚。过去几年,也有许多在校大学生通过QQ问我选调生和公务员的区别,选择哪个好。可以明确地回答:所有的选调生都是公务员,但公务员未必是选调生。通过整理相关的材料,下面列出选调生和公务员之间存在的几个主要区别:
  一是报名条件不同,选调生更严格一些。选调生的报名条件除符合一般国家公务员的报名条件外,还要求是政治素质好,有志于从事党政工作并有发展潜力的应届优秀毕业生。组织部门主要选调本科生、研究生中的共产党员、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
  二是培养目标不同,选调生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机会更多。选调生的培养方向主要是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一般毕业当年即可享受副科级待遇,绝大多数次年就正式担任副科级领导职务,有的少数优秀者甚至在毕业第二年就正式担任副科级领导职务,有的少数优秀者甚至在毕业第二年就能担任正科、第三年担任副处级职务,我身边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公务员一般招考的是非领导职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任科员及以下岗位),多数是普通科员,有少数是副主任科员或者主任科员,这也不是领导职务。
  三是选拔程序不同,选调生更为严格。选调生的选拔采取本人自愿报名、院校党组织推荐、组织(人事)部门考试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而公务员录用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的方式进行,不需要所在院校党组织推荐。
  四是管理使用有所差别,选调生的平台相对更宽广、机会更多。选调生是省委组织部直接管理、培养的后备干部,放到基层锻炼(一般放到条件艰苦的乡镇一级,担任镇长助理;少数人因种种原因,可以直接放在县直;从以往的经验看,选调生即使到了乡镇,几个月或者几年后,均有较大的机会调入省市机关,最差也能进入县直机关),因为人事权归省委组织部管辖,委托接受单位考评,当有机会调动工作时,可调动的范围是全省建有党组织的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民社团(可以跨单位、跨系统,甚至跨地域调动)。而一般意义上的公务员,考取的是某一具体职能岗位(可能在位于大都市的中央机关工作,也可能在其他大小城市工作,多数人不会直接到乡镇任职,除非你考的是乡镇公务员),人事权一般归该单位人事机构或上级单位人事机构或人事厅管辖,一般只要有人事权的单位都有管辖权(同级或者上级党委的组织部不会直接管理),如果有调动机会,一般只在本单位内或本系统内调动。
  五是发展前景有所差别,选调生是省、市、县委组织部重点培养的后备干部,而招考录用的公务员是普通的机关工作人员,因此一般来说,选调生提拔速度比公务员快得多。我国干部队伍中,许多年轻有为的领导干部都是选调生出身。所以,组织部门一直把选调生工作视为优秀年轻干部的“源头工程”。
  ⑶选调生VS公务员,选哪个好?
  没法说哪个好、哪个不好,因性格、能力、理想,甚至社会关系而异。对于想安安稳稳过日子,按部就班拿工资,一毕业就准备结婚生子的年轻人来说,在城市中当公务员当然更好。对于有志献身理想,愿意提前担当大任,擅于在艰难的环境中抓住机遇的学弟学妹来说,选调生可能更适合一些。不过,选调生机遇大,意味着责任也大、面临的考研也多。而那些机遇、责任和考验,对于刚刚走出校门到异乡工作的年轻人来说,是很大的挑战,有一些人坚持不下来。当然,如果能坚持下来并且脱颖而出,这也是一生中很好地锻炼和宝贵的“政治资本”。
  ⑷心得分享
  ⒈想留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或者想过平稳舒适的生活,请考公务员。想在艰苦一线干一番事业,或者喜欢迎接挑战,做选调生是不错的选择。当然,这知识基于个人经历的肤浅直观感觉,对大家只供参考,千万别当成金科玉律。
  ⒉大学生村官不是公务员,只是职业生涯中的一段过渡期。在这段时间中,你也肯定能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职场的经验和生活的感悟会是你一生的财富。
  ⒊公务员、选调生、大学生村官,无论你选择哪一个,都有屡试不爽的职场法宝: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勤勤恳恳;爱岗敬业,服务社会,对工作保持长久的热情。

《奋斗21天,考上公务员》的笔记-第160页 - 公务员、选调生难以启齿的隐秘

我有一个闺蜜在北京做企业白领。从基层员工到上市公司的中管,十来年时间我亲眼目睹了她的三次跳槽、无数次加薪。2012年,她34岁,目前年薪税前50万。她平均每天工作15小时以上,所有的节假日和双休日都离不开电脑,因为要随时查阅公司的最新反馈的市场信息。她还要自付交通费、通讯费并支付许多不能报销的招待费、客户礼品费等等。她曾对我说,每天大脑停不下来,连做梦都考虑如何挣出办公区的房租、管理费,如何挣出员工的工资和“五险一金”……至今她的房贷还没有还清,也忙得成了“剩女”。

《奋斗21天,考上公务员》的笔记-第17页 - Part 1 报考阶段应该搞清的10件事【⒋何时何地报名】

Part 1 报考阶段应该搞清的10件事
⒋何时何地报名
  ⑴在哪里获取报考信息
  国家人事部网站和各省市的人事考试网站,会及时发布公务员招录考试的报考指南、报名时间、报考流程、政策问答,一般的录用流程,通用的体检标准等等;及时发布关于公务员招考及管理相关的政策,提供国家、各县市级单位最新的考试政策通知;及时发布和解读国家、各省市每年的考试大纲、招考公告、面试公告以及最新的报名情况、考试情况。
  ⑵报名过程
  在报名规定时间内,打开网站,网站会给出报名指南,按指南:
  第一步:浏览报考信息(考试公告、考试大纲、职位条件一览表)
  第二步:选定职位(专业上有疑义,可咨询所报单位)
  第三步:开始网报。登录网报网站及页面——填写报名信息并上传照片——等待审核——审核通过后网上缴费——报名成功
  报名过程中,作为“过来人”有三点特别请同学们注意:
  一是“上传照片”有许多网站对照片有规定(像素、宽高比例、背景底色等等),一定要符合条件才能上传成功。对于像素大小的调整,一般不会太难。正常情况下,我们的照片一般多在几百K或者一两M。而报名一般只要求几十K,用微软系统自带的“Windows图片和传真查看器”就可以调整:打开—编辑—另存为,这样就能缩小为原来的10%左右。将另存为的图片,按照上述调整步骤重复操作,直到符合规定为止。
  二是“等待审核”。这里的审核,重点是审核考生的报名信息是否有误,或者是否符合该岗位的招考要求。一般审核的时间是1—2天,网上会显示审核结果,“通过”或者“未通过”。如果显示“未通过审核”,请马上再选择另一个岗位,可以再次报名,直到通过审核为止。由于报名时间有限,所以请考生一定抓紧时间报名,尽量提前,不要拖到最后,以免拖到最后,以免最后一天报名“未通过审核”,到时候想改报其他岗位也来不及了。
  三是“网上缴费”。这种考试缴费,普通的银联卡都行,包括信用卡、借记卡。如果自己的卡不能支付,可请朋友或同学代为支付费用。总之,只要考生信息填对,支付费用时使用谁的卡都没关系。报名的发票一般在考试当天,由考官在考场上发给你。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无论用谁的卡支付考试费用,发票抬头一定是写考生自己的名字。
  ⑶考试时间
  中央国家机关和垂直管理部门的考试,即“国考”,每年多会在10月份上旬发布招考公告,中下旬报名。一般来说,公共科目笔试时间都在11月底(11月的最后一个周日),如果遇到其他较为重要的会议或者活动,可能会推迟到12月初举行(如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就是在12月初举行的)。这里有一点要特别引起大家注意,每年年底举行的考试都是下一年度的公务员考试,比如2012年11月底举行的公务员考试就被称为2013年公务员考试,这点对于考生选取模拟题和教材尤为重要。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考试报名、笔试、面试时间,由各地自己掌握。可参见本章第6节。
  ⑷公务员考试考什么
  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和面试。2005年及以前,公共科目笔试按A、B类职位分别进行。A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和《申论》;B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专业科目笔试和面试时间由招考部门自行通知。从2006年开始,A、B类都要考一样的科目,就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只不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可能分别命题。而各个地方的考试科目都是地方自定的,一般都有笔试和面试。笔试科目各有不同,北京、山东、浙江、上海和广东等省市的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黑龙江省的笔试科目为《综合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报考敌法公务员考试的同学要注意查阅当地政府公布的招生简章,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目前就公务员考试改革的趋势来看,倾向于向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靠拢。
  ⑸报名条件
  官方的要求一般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具有良好的品行;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和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但从现实层面看,无论是国家机关招录考试,还是省市地方机关招录考试,报名条件都比上面的规定更加严格。有的对专业做出限制,有的对英语水平做出限制,有的对外语语种做出要求,还有的对年龄、基层工作经验、生源地或性别做出规定。
  解读“基层工作经历”
  招考职位明确要求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报考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基层和生产一线工作经历。基层和生产一线工作经历,是指具有在县级以下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在军队团和相当于团一下单位工作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也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哪些人不能考
  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作弊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公务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现役军人、试用期内的公务员、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以及具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名。
  如果报考人员不符合上述规定,即使在报名阶段侥幸过关,通过了资格审查并且笔试成绩不错,甚至还通过了面试、但在政审阶段,还会因为不符合报名条件而被刷掉。
  ⑹心得分享
  ⒈这些都是硬条件,一定要仔细阅读,容不得闪失啊!
  ⒉“基层工作经历”这一项,中直不同机关在审查报名资料时,尺度不一样。如果你在省直某个单位当公务员,这次想报中央机关的岗位,可能资格审查时不认为是“基层工作经历”而通不过,但你再报另一个有同样要求的单位,却可能获得通过。总之,别轻易放弃,多尝试。

《奋斗21天,考上公务员》的笔记-第144页 - 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工作之初比普通公务员艰苦得多

我在基层工作过好几年,颇有感触。当时,工作很玩命,也确实取得一些小小的成绩。不时有领导称赞,有同事羡慕、支持。但如果你认为有这些就足够了,你可能是轻视了生活本身的复杂。因为,物质的贫困和精神的困苦,对工作在人生地不熟地方的年轻人来说,是艰难的考验。如果这些年轻人还有工作激情、对未来的梦想、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那这种考验有时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折磨。

《奋斗21天,考上公务员》的笔记-第4页 - Part 1 报考阶段应该搞清的10件事

工作十几年了,一直没有机会独挑一摊工作官本位的思想耽误了很多人。官本位,具体内容?

《奋斗21天,考上公务员》的笔记-第62页 - Part 2 笔试阶段“三轮复习”,助你21天搞定笔试【⒋《申论》考场提分技巧】

Part 2 笔试阶段“三轮复习”,助你21天搞定笔试
⒋《申论》考场提分技巧
  ⑴笔者考《申论》的囧事
  笔者在考前备考从模拟考题看到《申论》材料时,发现了规律——如果你当时自己没发现,现在的教材或培训班老师都会告诉你——《申论》考试的题目主要可以分为三类:概括主要问题;就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对策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分析。于是内心一片窃喜,感觉这和“议论文+公文语言”太像了。从小学到大学,语文一直是小河的强项,写作能力也不错——写作能力是一种需要长期积累才能获得的能力,是不能靠简单地短期突击训练就能考出高分的,加上自己在基层工作,一直写各类公文材料,还曾在本省、本市的日报上发表大量与工作有关的新闻报道,心中沾沾自喜地想:这样的考试时自己的强项,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等坐到考场拿到《申论》考卷时,快速浏览试题,更加强大了自己的偏见。当时兴高采烈,如果不是考场有纪律要求,我大概能哼出开心的歌来了。
  下了考场,心想自己答得那么投入,而且字体漂亮得堪称书法,卷面只修改了一句话,还用标准的添加符号画了出来。这样专业的答卷,怎么也得考个八九十分吧?
  结果成绩出来时,差点儿没晕过去——59.5分。当时目瞪口呆,心想完了,就差一点点儿,彻底完了。随后打听其他考友们的情况,发现多数人对《申论》成绩表示惊讶:怎么会这么低!记得我的那帮考友,他们的《申论》大多考了三四十分。
  ⑵《申论》考多少分才行
  当年从网上查到《申论》考了59.5分,自己第一反应是失望,第二反应是懊悔,又生出了希望。为什么呢?因为录取线低于59.5。这种“公考”录取线跟学校考试的及格线不一样,没有规定达到60分就过关、少于60分就不及格。从最近十年的书记看,《申论》每年的录取线都不高,并且呈现持续走低趋势,自2008年以来,考到50多分差不多就够线了。但如果想确保进入面试,仅仅达到分数线的成绩,是没有竞争力的。一般来说,《申论》考分能保持在60分到70分,就会有相当突出的优势了。
  ⑶《申论》没有明确地评分标准
  过去几年中,从国家机关招录考试到各省市的考试看,《申论》考查的绝不是简单地写作,而是基于材料分析的案例分析。虽然到现在仍然摸不准评卷人是根据什么标准打分的,也没有哪个教材能像高考数理化辅导书那样,明示考生答到哪一步得积分、哪一步答错了如何扣分……但从理性角度分析,《申论》考试一定是从与以往我们参加过的语文考试不同的角度、层次、标准来考查我们的答卷的。
  “公考”结束后,要在一个月内完成试卷收集、运输、阅卷、汇总分数、登记分数并上传到网络供考生查分,可以想象每个环节有多么紧迫。这样一来,分到阅卷者用来阅卷、打分的时间绝不可能很长。我们可以分析到,阅卷者在拿到一份考卷时,不可能从头至尾逐字研读,寻找考生融入答案中的逻辑条理、思想深度、语言功底。那么,阅卷者的注意力在哪里呢?据说,官方要求,每份考卷,阅卷者至少要用1分半钟的时间来阅看、评分,但时间中恐怕达不到这样的细致程度,阅卷者往往只用十几秒钟就能废除分数。十几秒钟之内——即使看了1分半钟,又能看到什么呢?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申论》文章写作的目的是获取阅卷者的赏识,打出高分,而要获得赏识,就需要引起阅卷者的主义和重视,向其展示文章中值得赏识的长处和优点,在文字里表现出干练(适应职位)、热情(热爱本职)和高素质(胜任工作)。
  而在快速、急促的阅卷过程中,阅卷者要看出这几点,我们该如何、又要从哪里体现呢?
  ⑷标题中的关键词决定了你的“基本分”
  笔者认为,许多辅导教材上都有各种表达,对于标题也是如此。但人人关心的无非是:标题。要把与本次《申论》核心内容相关的中央政策精神关键词嵌入标题中。关键词举例:民生、三农、和谐社会,等等。关键词用对、选准了,你的基本分就出来了。比如,给你打30多分、40多分,或是50多分,区别在于你是否抓住了核心问题。
  ⑸应届生写5段,有工作经验的写6段
  对于应届毕业生或者没有政府工作经验的其他考生,建议正文以5段为宜。开头(全文导读,提出问题)占一段,解决问题占3段(三个角度、三个层次或者三种可能性),结尾占一段(呼应开头,再次点题)。这五部分缺失了任何一环都别想得到较高的分数,至少阅卷者的印象不佳,给分会打折扣。不仅是《申论》考试,在其他各类考试中也都如此。比如托福和GRE作文,也一般采用类似的标准结构。对于有政府工作经验的在职考生,建议写6段。除了上面提到的5段外,在“结尾”的前面添加一段可行性分析。这样会显得你的答案更专业、更规范、更具操作性。
  ⑹巧用数字、字母能涨分
  为什么呢?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一整天看密密麻麻、各种字体的汉字——由于多数考生习惯电脑、许久不写字,加之考生用的笔不一样,有的粗得像猪,有的细得像蛇,有的工整纤细,有的像鸡爪子扒过的。可都是同样的汉语,用同样的纸张,反复用差不多的词语堆砌差不多的句子,评卷老师看的头晕目眩,累得直想吐血,忽然之间发现你的文字中一串灵活的数字,让他们直呆呆的眼球终于转动了一下……于是,引用数字(一定用阿拉伯数字来写),阅卷人终于可以在冗长的疲倦之后刺激一下麻木的大脑,从潜意识中给你一个好印象,也从潜意识中多给了你几分。不过,数字、字母不要使用得太多哦,尤其是字母用多了,会被怀疑母语水平,全篇有一两处就够了。
  ⑺卷面有小错,尽量不要改
  在《申论》考试时,短作文要求写几百字,长作文要求数千字,一位考生在极短时间内一气呵成写下来,不可能没有任何疏漏。写完之后通读答卷时,考生如果发现在写作中出现错别字、病句,或者逻辑不衔接,最好不要改动。因为一改动,就会引起阅卷人的注意来。一份答卷最精彩的部分被忽略了,却让阅卷人首先看到“异常处”,而这个异常处恰恰是你有错的地方,这时已经头昏脑涨、疲倦不堪的阅卷人还能给出高分吗?是否坚持要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你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⑻实在没词可写了,怎样凑够字数
  字数不够?平时不努力,现在知道后悔了吧?平时不学习,现在着急了吧?但是,你辩解说——平时的教材就《申论》写的,多是些假、大、空话,中看不中用。你说得没错。可问题是直接的、时间是有限的,离交卷还有20分钟,还差300字,怎么办啊?咬断笔头也写不出了……那么,你就抄几句材料中的内容吧。几句如果不够,就多抄几段……抄着抄着,字数凑够了吧?警惕!别抄太多了,因为《申论》也有规定字数,并且在答卷上用小方格角上的阿拉伯数字给标出来,每隔几行你就能看到一个小小的阿拉伯数字提示你到此为止写了多少字,一般以50或100为单位。写得过多或过少都不好,一般和规定字数保持正负20字的误差就行了。行了,现在可以交卷了!

《奋斗21天,考上公务员》的笔记-第47页 - 要不要上培训班

辅导班对应试肯定有不错的效果,但考生如果因此就把全部希望寄托于辅导班,平时上上辅导班,课下把书一扔,还误以为这样就能胜券在握,那恐怕最后会失望了。常言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何况有些辅导班的教师并没有参加过公务员考试,属于纸上谈兵型。即使他们符合报考条件,和考生们一起去考公务员,他们也未必能比学生们考得好,甚至可能都达不到录取线。
辅导班学到的方法,课后勤学苦练,才有可能真正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好成绩的得到,即使偶有侥幸因素,但绝大多数人的成功还是靠天赋悟性和后天勤奋努力而换来的。

《奋斗21天,考上公务员》的笔记-第3页 - Part 1 报考阶段应该搞清的10件事

考公务员和做公务员,是两码事

《奋斗21天,考上公务员》的笔记-第29页 - Part 1 报考阶段应该搞清的10件事【⒎怎样选岗位可以不战而胜】

Part 1 报考阶段应该搞清的10件事
⒎怎样选岗位可以不战而胜
  ⑴大神选小庙,要往低处选岗
  田忌赛马的道理你懂的,玩转规则,“制造”出自己的优势!
  招考简章刚公布时,大家蜂拥而上,恨不得把人事部的报名网站挤瘫痪。百余万名考生争相下载、浏览招考岗位信息。因为这是考生们最关注的:哪个单位的哪个岗位要招录公务员?招录的条件如何?自己是否符合条件?能否通过资格审查?
  说到报名条件,除了本书上一节讲到的通常要求外,还会有一些岗位有自己的具体要求。这些具体要求,大致可划为四类:
  一是对学历的要求。有的要求本科,有的要求硕士研究生,有的要求博士研究生。
  二是对英语、计算机水平的要求。比如对英语的要求,主要是“四级”“六级”“专业八级”或者“流利的听说读写”等。
  三是对工作经验的要求。有的要求“有基层工作经验两年(或以上)”“要求应届毕业生”或者“不限”。
  四是对考生专业的要求。有的要求文史专业,有的要求理工类,也会有一些岗位明确要求到具体的专业,比如“党史专业”“法语专业”等等。
  此外,有的岗位会对身体健康方面又叫我严格的要求。比如对“色盲”的要求,这些要求绝不是出于歧视,而是为了保证新招录的公务员能够胜任工作职责要求。
  ⑵报名时就要为面试打下伏笔
  任何招生简章、考试辅导材料都不会告诉你,在面试环节,考生具备哪些硬件会优先、哪些会更具优势。但是,以下面的岗位和都符合条件的几位考生条件为例,多数人会有一些偏见,在考试之前就已经根据表格上填的资料对候选人排出了次序。
  现有报考人员都符合报考条件,通过资格审查并且都在笔试考试中过线的有三人,笔试成绩先后次序分别是A、B、C。
  考生A(笔试第一):男,28岁,党员,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在湖南省某市(地级市)人事局任副主任科员,3年基层相关工作经验。
  考生B(笔试第二):男,22岁,共青团员,河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江苏某镇政府编外工作人员。
  考生C(笔试第三):女,27岁,群众,鸡溪大学中文系大专毕业,在江西某县做小学教师,通过自学考试获得了中文本科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
  对这三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如果他们都能通过国家笔试线,均进入面试程序,在正常情况下,你觉得考官会给哪个打出高分?
  显然,考生A优势最强。因为大家在看到他们的基本资料时,已经先入为主地认为这个考生最具优势。
  但是如果考生A报考的不是这个岗位,而是另一岗位:
  考生A如果报考这个岗位,他也考过英语四级,当然是符合条件的。他的笔试仍然是所有考生的第一名。但在这里他遭遇到这样的一群竞争者:
  考生D(笔试第二):28岁,男,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学生会干部,应届博士毕业,英语专业八级。博士入学前曾在××省××县劳动人事局任副局长3年。出版有与工作相关的个人论著两部。
  考生E(笔试第三):29岁,男,复旦大学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英语专业八级,现为上海某区委组织部主任科员。工作期间因业绩突出,曾多次获国家和市区表彰。
  考生F(笔试第四):26,女,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世界名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曾于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3篇。“海归”三年来,在西部某偏远地方志愿做中学教师、扶贫助教,得到团中央、团省委、省妇联等的多次表彰。
  考生G(笔试第五):26岁,女,国内某211大学法律系毕业,英语六级。曾为北京奥运会优秀青年志愿者,现在某省省直××部任副主任科员。据知情人透露,其父为中直某部副部长,母亲为北京××大学副校长。所报考的这个单位的“一把手”是其父的好友,主持面试的主考官是其母亲的学生。
  ……
  这样的5:1,即使在笔试中考生A以微弱优势领先,你觉得考生A在面试环节还有多大把握呢?
  ⑶考生的优势是相对的
  如果我是考生A,我会选择报考较有把握的第一个岗位,而不是争报第二个岗位。考生的优势,自己提前无法预估。但在报名时,主动选择条件较低的一个,你就具备了先天的优势。田忌赛马能获胜,并非他的三匹马都强,而是因为他懂得扬长避短,通过不同的排序和配对,把自己的优势给“排”出来。这个优势你也可以制造出来。
  总之,本节是要告诉你,报考时,千万不要专盯着名高权重的岗位。要知道,能吸引你的岗位,也一定能吸引别人。这就是为什么每年都会有些岗位,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比例出现几千比一,甚至几万比一的原因。
  ⑷心得分享
  作为考生,你一定要具备“制造”自己优势的意识和技巧。要知道,细节决定成败。一次考试的成败,往往在准备报名、准备考试的一开始就注定了。

《奋斗21天,考上公务员》的笔记-第22页 - Part 1 报考阶段应该搞清的10件事【⒌笔试考什么】

Part 1 报考阶段应该搞清的10件事
⒌笔试考什么
  ⑴亲历了笔试题型变化
  当前每年吸引白玉万人考试的“国考”,并非从建国后就有。在小河的记忆中,应该是从2002年开始的。小河还记得那时正在基层工作,有一天午后,正在如往常一样翻阅本省的日报,忽然眼前一亮,发现有几大版中直机关的招录信息,对于热爱考试、以考试为乐的小河来说,内心非常欢欣……
  此后十年来,考试科目和内容每年都会进行微调,调整后的新大纲会在报考之前公布。不过,最近几年,尤其是2006年招考(2005年秋季报名)前后调整考试科目和考试大纲后,那年能买到或拿到的复习材料,都是调整考试科目以前的,复习材料仍然分成A类、B类,跟最新考试大纲显然是不一致的,但对那年的考生来说,只能使用这样的教材,此外别无其他选择……这种状态维持了好几年,编写辅导材料的“专家”们才调整复习科目。好在考了几年,复习教材编写组也越来越多、头衔越来越权威了。不过,至今“百度”出的许多相关材料,还都是已经过时的……可见“度娘”更新不力,以致许多“外星人”冒充内行,给考生忙上添乱。
  言归正传,根据报考时选择的岗位不同,考试科目有的要考两科《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也有的只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考《申论》。
  ⑵《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智力
  在我看来,《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有点儿像智商测试。当公务员不一定个个都智商超群,但总得达到一定的水准吧?这门课的题型也跟国内外各类测智商的题颇多相似。如果你智商测试能拿到超过130的高分,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会轻车熟路。这门课的考查范围主要是:一是各类常识(涉及政治、法律、经济、管理、人文、科技等);二是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有阅读理解、词语表达和此举表达等);三是数量关系(数学推理、数学运算等,数列、极限等等,高中数学知识就能对付);四是判断推理(图形推理、演绎推理、定义判断、时间排序、类比等);另有分析题(文字资料分析、表格资料分析、统计图形分析等)。这门课满分100,要求120分钟内答完135—140道题。题量比较大,多数考生做不完。每年笔试过线的考生中,也有相当一大批没有做完题的。好在这门课全是选择题,留出5分钟涂答题卡的时间、顺便把来不及做的题也随便涂个选项,因为做题不刀口分,如果蒙对也能得分。但值得注意的是,答题卡上面的题量往往比实际考题要多5—15个,所以在蒙答案之前,要搞清楚实际考了多少道题,不要把答题卡上没考到的题号也全涂上,以免让人笑话。
  ⑶《申论》考综合素质
  《申论》这门课,比较像语文考试的给材料阅读理解,是通过对几篇设定资料的阅读,回答有关的问题(有单选,有多选,有通过主观回答题),据此考查七种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体写作能力、时事政治运用能力、行政管理能力)的一种考试形式。每年考试的话题,多跟中央最新政策精神有关,回答也一定要按中央政策精神来回答,千万不要独辟蹊径。也正因为出题和答题都有思路,所以这个题对于有经验的考前辅导班来说,押中考题一点儿都不新鲜。同学们考前多注意相关网站的信息,多关注时事政治,也有可能押出题来。
  ⑷心得分享
  ⒈对比上一年的考试大纲,查找今年考试大纲发生调整的那部分。但凡考试大纲中有变化的部分,出现考题的几率非常非常大。这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更是如此。
  ⒉对于2012年末和2013年报考公务员的学弟学妹们来说,熟读“十八大”精神,并且按“十八大”精神来规规矩矩地回答试题,是取得好成绩的必要前提之一。
  ⒊别指望《申论》考出高分。字迹工整、逻辑清楚、几页卷子都写满字,结果只考55分,就很不错啦。几乎每一个考生都不相信自己的申论能取得那么低的成绩!别灰心,这不是平常的语文考试,这是“国考”,成绩低些也正常,别哭啊!

《奋斗21天,考上公务员》的笔记-第1页 - 为什么复习要21天?

为什么复习要21天?
  公务员(如无特别说明,本文将“选调生”视为“公务员”的一部分)考试复习的时间并非越长越好。参加过高考的人都知道,考生成绩的高低跟读了几年高三不存在正比例关系。学过《曹刿论战》的人也知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对于公务员考试来说,在短短几个小时一考定乾坤,应试时的精神状态、注意力集中度、考生的兴奋度都会影响到考试成绩,考试“失常”和“超常”尸油发生。但不要气馁,我们要做“超常”的人。
  不仅是考试,生活中的许多时候,我们需要在短期内做一件重要的事情,在有限的时间内,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合理安排时间,就有可能把事干的漂亮;如果协调不好,就有可能留下遗憾。人生看似漫长,其实关键处就那么几步。对于年轻人来说,考公务员当然是改变命运的好机会。考上和考不上,将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不能说人生成败在此一举,但此举至少能让考生过上不同的生活。
  从一般21、22岁大学毕业,到“国考”允许报名的最高年龄35周岁之前,用数学的方法计算,在录取率极低的情况下,即使年年报名年年考,也有可能连年失利,因为录取率实在太低了。因此,备考的质量、方法、技巧,就显得很重要。
  把备考时间定为21天,主要基于下面的考虑:
  一、从报名到笔试,一般由25-35天的时间。这段时间需要了解与考试有关的报考简章、挑选岗位,完成在线(有的还需要现场确认)报名和资格审查,需要购买辅导教材,需要安排备考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事务。而真正专心复习的时间,基本也就是21天。针对这个复习时间,笔者也咨询了众多有过成功考试经验的同事或朋友的情况,绝大多数人认为21天是较合理的备考时间。客观地讲,如果有人已经为了“考公”提前备考了数月甚至数年,对这样的大神级考生,这本专为平时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投入、临时抱佛脚的考生准备的小册子,肯定太显单薄了。
  二、我们要搞清楚考前备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公务员考试不像中考、高考、托福、雅思,专门研究考试就能押到考题。公务员考试虽然也有考试大纲,但题点太散、出题思路太活,考题内容年年各异。有同学问了,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浪费人力、物力、时间来准备考试呢?答案很简单:我们要了解考试题型、考题难度、解题技巧、自己在不同题型方面的把握能力、时间分配等等,同时用短期复习、强化、模拟的方式,提前进入考试状态,到真正进入考场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出最佳的应考状态。而这些调整,有21天就足够了。
  三、在行为心理学上,“21天”是一个神奇的数字。行为心理学发现,人们新习惯或新理念的形成,一般需要21天。做一件从未做过的事或者培养一个新习惯,前7天往往表现为“刻意、不自然”;第8-20天,则表现为“刻意、自然”,需要人的主观意志来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行为;第21天以后,则进入“不经意、自然”的状态,无需意识控制。这就是“21天效应”。国内外的成功励志学图书和研究报告,一些企事业单位的员工培训项目,甚至一些外语学习培训机构的课程设置,也有许多围绕“21天”来进行的。所以,我们的备考,也按这个时间来设置。毕竟大多数报考公务员的人,要么是在校大学生,要么是工作两年或以上的社会中人,如果不是为了这次考试,相信谁都不会把“备考公务员”当成自己日常生活的常态。21天是三个星期,在第一个星期内,我们的重点是学习基础知识,即使蜻蜓点水也要全面地把有可能考到的知识框架和主要内容了解一遍,一定要强迫自己去接受。第二和第三个星期,则是形成习惯的时间段,把学习、记忆、练习和强化,有意识地变成习惯。第22天时,你恰好进入考试的最佳状态了!考试“超常”往往字这时候出现。
  第四个原因,当然是和本书有关啦。相信学弟学妹们实在准备报名、刚刚报名或者是从别的朋友们那儿看到本书比较实用,才临时省吃俭用、忍痛割肉购置一本的,拿到这本书到考前,才临时省吃俭用、忍痛割肉购置一本的,拿到这本书到考前,恐怕时间也就21天左右。如果是这样,您就要熬个夜,把 Part 1 部分连夜读完,以便于从次日就进入 Part 2 的每日实战阶段。当然,也有可能拿到本书时离您的考试时间还很漫长,有数月甚至一两年,这就更好了——您可以从容不迫地把21天“三轮复习法”多用几遍,一遍又一遍,相信你提高的不仅是临阵磨枪的应试技巧,还肯定能积累起令别人羡慕嫉妒恨的扎实的综合知识。
  关于备考时间调整问题。考虑到从报名到考试这一周的特征,考前按21天复习是给大多数考生的建议。会有少数考生复习时间不能保证21天。这种情况下,仍可采用“三轮复习法”,只是需要按实际情况压缩各阶段的复习时间。有一个窍门需要提醒一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动手早一些,平时投入精力多一些;《申论》相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可以投入时间短一些。

《奋斗21天,考上公务员》的笔记-第1页

《奋斗21天,考上公务员》的笔记-第1页 - 致读者 作者声明 编者的话

致读者
  人们总是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金子如果一直不被当成金子,或者金子的光芒如果一直发不出来,金子就不成其为金子。金子也需要机会。
  现在,一次非常宝贵的机会到来了,你能抓住它吗?
作者声明
  作为本书的著作权人,本人承诺,放弃本书出版合同有效期内全部稿费,并委托出版方项目组将全部稿费作为“黑马计划:青年培训项目”基金,重点资助那些即将成为或正在农村基层工作的公务员(含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激励他们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
  本书每印次的稿费资助情况,由出版方在下次加印时及时公布。
  资助方式及细节,由出版方项目组全权负责,并拥有解释权。
签名:依林小河
编者的话
  我们为什么要编辑出版这样一本书?因为它对年轻人了解公务员(含选调生)、报考公务员(含选调生)有助益。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国民整体学历、素质不断提升,国家各级政府机关履行公共职能的标准越来越高,对高素质工作人员的需求日益增加;与此同时,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使得许多行业对从业人员的需求数量锐减,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陆续毕业,人力资源足量供应而社会就业岗位不足,“考研”和“考公”,成为许多年轻人纷纷参与的两个主要“战场”。其中,考公务员(含选调生)拿一个“金饭碗”,深受众多年轻人及其家长的青睐。从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中录用选调生是1998年开始日益火热的,而国家机关公开招录公务员是2002年后持续升温的。
  近几年来,“考公”队伍持续壮大,一年比一年火热。到2009年,国家机关公务员招考报名人数突破100万大关;2010年“考公”通过审核的人数,超过146万,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95:1,到2011年,“国考”报名人数略见,但仍保持在130万以上。地方省市政府公务员(含选调生)招录逐渐规范,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报考。地方省市公务员(含选调生),考试整体规模和报考总人数,不亚于“国考”规模和人数。以至于国家级媒体或省级地方媒体在报道相关公务员考试的新闻时,几乎每年都要强调一句“今年报考人数创历年之最”。年年创记录,也从侧面说明了公务员(含选调生)考试竞争一年比一年激烈。
  公务员(含选调生)考试刺激了考生对考试辅导材料的刚性需求。如何充分准备考试,在笔试、面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成为每位考生关注的首要问题。近年来,既有民间机构也有官方出版单位推出各种考试教辅材料,各路专家、教授和民间办学力量纷纷加盟其中,各地也陆续开设各类“考公”培训班,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考生的部分需求。
  从实践结果看,这些教辅材料和培训质量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而且,一名考生不但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甄别,并制定出高效地复习计划,还要从报名、笔试、面试、体检、政审、报到等各个环节,花时间、精力去了解、去应对,一场考试从头至尾完全结束,不亚于一场战役。互联网时代,信息是海量的、便于传播的,但从海量的信息中迅速选择出最有用、最准确地,则是一种挑战了。尤其是许多公务员考试教辅材料的编写者,自己并没有亲身经历过考试全程,因此无法从考生的角度,对考生提出最直接有效的建议。
  本书的作者曾在天涯社区、县域经济论坛等网站发表自己的“考公”故事和做公务员的工作心得,引发无数年轻人的共鸣。作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硕士高材生,作者不但拥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而且先后在省委选调生招录(全省不足100个名额)、省委机关干部招调考试(全省共10个名额),以及国家机关公务员招录考试(笔试、面试均为岗位第一名)中,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我们向作者约稿,请他写出自己的考试经验,从选择岗位到备考,从笔试到面试,甚至作为新公务员工作之初的真实体验,本着服务于考生的目的,把它的真实体验和感受,按备考—考试—工作的先后次序写出来,以求能对广大考生有更好的借鉴参考意义。
  应作者的建议,我们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更多年轻人更有效地备考。作者用全部稿费作为“黑马计划:青年培训项目”基金,分设“个人奖”和“组织奖”,由我们出版方将全部稿费回报给有志于报考、正在报考、已经考取公务员(含选调生)的年轻人,和服务于这些年轻人的基层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团组织。如果你读了本书心中有所触动,或者你报考公务员(含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时发生过这样那样的故事,可以投稿与我们交流。文笔出众、内容健康、能启发他人的优秀文章,将有机会结集出版。
  这本书本着服务考生这个目的而编写。我们不知道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还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备我们不断地学习、提高,更好地为考生服务。

《奋斗21天,考上公务员》的笔记-第43页 - Part 1 报考阶段应该搞清的10件事【⒑“在职报考”和“要不要上培训班”】

Part 1 报考阶段应该搞清的10件事
⒑“在职报考”和“要不要上培训班”
  笔者有一学弟,这位学弟在天涯社区的网名是“秦小豆”。他在外省一所普通高校理工专业毕业后,到北京打工几年,在公司做到了主管,收入开始攀升,但毕竟还算是“北漂”一族,对压力大、强度高、未来不确定的工作不满意,决定报考公务员。他按笔者的建议,使用我们这本书介绍的方法,以相当高的笔试、面试分数考取中直某机关公务员。他曾在天涯社区发帖,介绍自己的考试过程和经验。在他得之笔者正在系统地整理考试经验和备考方法时,他中断了帖子的持续更新,并把自己的博文发来,用作案例与各位学弟学妹分享。在此,笔者表示对秦小豆同学的深深感谢。
  秦小豆复习的时间虽然接近3个月,但他是边工作、边复习,由于在公司做个小主管,他的杂事还真不少,真正有效的时间也是21天左右。因此,对有工作在身的在职考生来说,下面的方法显然是比较适合的。
  ⑴秦小豆的自述故事
  话说当时决定考公务员时,我的心潮起伏不定。仿佛一种新生活即将开始,完全不同于现在的,既有新奇、期待,也有茫然和压力。
  一路胡思乱想着到了公司,恰好这天没啥重要的工作要做。这天是8月末,立秋已过,天气开始转凉,但户外仍然烈日炎炎。这一天,整整一天,坐在办公室,基本没做别的,一直在查信息、做计划。期间老板打过一个电话,几个下属来汇报工作,我都简要回复,心思始终琢磨怎么应考、备考。
  到下午下班是,我才发现空调都忘了开,衬衣都被汗水打湿了。但这一天收获也蛮大的。因为我上网搜了一些信息,并根据一边工作、一边备考的实际情况,大致梳理出几个头绪:
  a.关于考试。
  ⒈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一般10月中旬左右报名,11月下旬的双休日考试。这期间有5个星期左右的备考时间。岗位信息、报名、流程等等,都需要关注国家人事部的网站。所以,国庆节长假一过,我就要密切关注报名网站了。
  ⒉无论考什么岗位,笔试内容基本是统一的,主要考两门,上午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下午考《申论》。考试在同一天内完成。
  ⒊报名需要一个流程,还有资格审查,所以报名要早,万一某个岗位通不过资格审查,还能有机会再报另一个岗位。因为,报名和审查周期一般只有7天时间。
  ⒋有各式各样的辅导班和复习资料。××版、××版等等,各种材料大同小异,都在标榜自己正宗、押题率高。这些材料可以在新华书店买(最便宜的新华书店可能是王府井,有会员卡可以8折);同时,甜水园有个图书批发市场,按以往买书的经验,这里可以75折买到。而在当当网、卓越网上面,65折就能拿到。所以,教材要在网上买。买什么呢?为了以防万一,从网友口碑较好的版本中,选择两个出版社的各一套完整材料。
  ⒌时事政治方面可以等离考试半个月内突击。
  ⒍最新的教材要等考试大纲公布了才能出来。所以现在可以按去年的旧教材复习,因为基础知识在哪一年都不会有太多的变化。等考试大纲下来,再购两个出版社的若干套“冲刺模考”卷,这尤其对《申论》有帮助。
  b.关于工作。
  ⒈工作怎么办?前面说了,现在是8月下旬了,满打满算也就3个月复习时间。如果放弃工作去全职准备考试,这意味着考试结束后,还要再重新找工作。而11月末不是找工作的好时机,再说了,即使找到工作,后面还有面试、体检等等事宜,找新工作肯定不理智。北京的消费水平高,如果三个月不工作,全力去复习,无论最后考试成功与否,这几个月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都会让我吃不消。工作后考试,跟上大四时准备“考研”、“考公”不一样。我还不能冒这个险。所以,工作必须保留。
  ⒉主动跟老板谈,把实际情况都说一说,并且最近三个月少拿一半的工资,或者只拿25%的工资,会按实发工资标准,做相应的工作。——保证让公司不收损失。但在考试后,希望能继续回来上班,保持原来的收入。
  ⒊明天一早即和老板谈,争取他的理解和支持。无论如何,工作岗位不能丢。即使3个月没有收入,只要笔试结束后能回来上班也行。
  c.关于备考时间和计划。
  复习要点:知识点重复背诵、记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数理和逻辑一块,只看备考教材肯定是不行的,要读辅助材料——我决定把大学本科时的《高等数学》和“自学考试”体系中的《普通逻辑学》拿来,尽快复习或者学习一遍。因为复习自己用过的本科教材,会很快地回忆起相关的知识点;而由于是理工毕业,我没有学过《普通逻辑学》——可能各高校开设课程不一样,也许有的理工专业也开设“逻辑学”,反正我没在学校学过。之所以选择“自学考试”系列中的书,是因为这一些列比全日制大学的课程难度要小一些。时间这么短,我不可能学成那一门课的优秀生,但掌握基本的理论、概念还是来得及的。
  d.买书。
  当天在网上网购了这样的书:(请原谅我隐去出版社,一是为了避免替出版社做广告之嫌;二是担心误导各位朋友。因为不同的人,选用的教材也是不一样的。总之,选书,一定要选适合自己的。)  ⒈××社和××社的复习教材各一套
  ⒉××社的《普通逻辑学》
  ⒊供“托福”考试用的天为您、地理、历史等自然科学方面的普及读物若干。(因为在网上查后发现,“托福”考试的几篇阅读文章,往往涉及火山、台风海啸、历史、考古等,这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基础知识部分,有些是重合的)
  ⒋两大本“记事本”。一本用来写学习计划、备考心得;另一本用来整理知识点、画结构图之类的。前面说了,我是学理工的,对零碎的知识不擅于司机硬背,但喜欢把一本书、一个章节或者一个知识点,用图表、框架、符号等画出来。画出的这个东西,别人看不懂,但我自己一目了然。复习是为了方便自己,所以,要用自己最易于接受的方式。  能否考上,根本掌握不在我手上。我所能做主的,只有我自己的时间、教材、选择一个合适的岗位等。尽人力,顺天意。当天晚上这样想着回家,挤地铁时浑身充满力气。回到家中仍在搜集相关信息。临近子夜时,又一个问题突然跳进脑海:要不要报个培训班?
  ⑵要不要上培训班
  其实,这个问题可能是大多数考生都想到过的。我的建议是:有钱有闲,当然要去上;有钱无闲,购买并认真学习书本材料;无钱有闲,多用网络免费资源。
  如果你愿意上,网上搜索,可以报名的班很多。老师会交给你一些技巧,会让你迅速了解题型、考试大纲、两门课的重点和难点;在老师们的煽情话语中,你能很快地进入备考状态。尤其是跟许多考生同学一起参加辅导班,这些人都是你的竞争对手,身处这样的环境中,你的斗志本能地会增强。
  辅导班对应试肯定有不错的效果,但考生如果因此就把全部希望寄托于辅导班,平时上上辅导班,课下把书一扔,还误以为这样就能胜券在握,那恐怕最后悔失望了。常言说,“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何况有些辅导班的教师并没有参加过公务员考试,属于纸上谈兵型。即使他们符合报考条件,和考生们一起去考公务员,他们也未必能比学生们考得好,甚至可能都达不到录取线。这就跟“新东方”外语辅导班的老师们一样,他们个个都是“考试精”,手上都有“机经”,考前甚至能押题,但要让他们和学生一起参加托福、GRE考试,考出高分的往往是学生,而不是他们。如果你还不明白,再想想,如果让你高中时的老师们和你同台参加高考,你认为他们一定能比学生考的分数高吗?
  辅导班学到方法,课后勤学苦练,才有可能真正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好成绩的得到,即使偶有侥幸因素,但绝大多数人的成功还是靠天赋悟性和后天勤奋努力而换来的。
  ⑶心得分享
  相比应届考生,在职考生有强烈的改变现状的愿望,因而在笔试和面试环节更加用心。但由于他们有一份必须要做的工作、必须要尽的社会责任,他们会遇到应届考生难以想象的各种实际困难。理顺工作学习环境、制订合理的复习计划、保持较佳的学习状态,成为在职考生决定胜负的关键。

《奋斗21天,考上公务员》的笔记-第135页 - 面试阶段“6项准备”,助你顺利通过面试!

写官场小说的某位作家曾经说过,“机关”就是“心机+关系”。混机关的人,心机和关系都很重要。插入一句,小河不赞成年轻人看官场小说。这些小说太侧重描写不正之风,如果你用小
说的情境来和自己的环境对号入座,并根据小说主人公的做法来引导自己的言行,你可能会丧失理想,不相信奋斗,不相信敬业,年纪轻轻满脑子负面念头,你可能早早地就把自己的前途葬送了。

《奋斗21天,考上公务员》的笔记-第40页 - Part 1 报考阶段应该搞清的10件事【⒐怎样选教材可以考出高分】

Part 1 报考阶段应该搞清的10件事
⒐怎样选教材可以考出高分
  ⑴选教材的小窍门  准备三套辅导材料:两套基础知识教材(尽量选择两个不同出版社出的)+1套模拟冲刺题(最好选择历年真题)。  为什么要准备三套呢?这三套材料就是为了“三轮复习”而备。考试时间本来就短,为什么还要分为三轮?
  首先,这是考试特征所致。考前复习时间短,以高强度、高效率记忆为主,三个版本的教材分别强化一遍,在三个版本教材频繁出现、重复出现的那些内容,往往就是考试的考点、重点、难点,这样在你的脑海中会形成一个直观轮廓,轮廓内的那些内容,就是你无师自通地位自己找到的知识点。而反复三遍复习。也让你的记忆更为牢固,思路更为开阔,解题更能心中有数。
  其次,“考公”教材辅导书,本身有先天的不足。因为目前的公务员考试辅导材料,有多个版本并行,个个都吹得神乎其神,个个都是“最权威”“最专业”“最押题”,就差没说自己这套教材的作者就是“国考”出题教师,你按照这个教材复习,保证两门课都满分了。这几年,公务员考前辅导班也风生水起,办班的机构和个人也个个赚足了考生的钱——可怜的考生!还没进入考试就先悄悄挨一刀。哪像本书作者要把全部稿费捐出,设立培训项目,资助学弟学妹们!这种情况下,教材更要选准。
  小河有一同班同学,毕业后在一个三线城市做“公考”辅导和在职培训,短短几年已经成为当地“资本家”,毕业5周年校庆,都是这位同学主动包场,打扮得像“外星人”。酒席间据说他已经换了多辆世界顶级名车,连相应的培训班也都硕果累累。作为普通考生,你怎么知道培训班那个是大忽悠,哪个是小忽悠?我知道,但我不能讲。但有一点可以告诉你:个个都有忽悠成分。无非程度深浅不同。
  ⑵无敌制胜的“三轮复习法”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考生只复习某一个版本的辅导材料,即使你把基础知识和模拟题全做了,仍然有可能存在知识点上的空白。尤其值得考生注意的是,各种辅导教材良莠不齐,知识错误、编校错误都存在,在复习环节很容易发现。而多复习几个版本,可以查缺补漏,补全教材本身的不足。在“三轮复习”的过程当中,每一阶段的侧重点各不相同。
  其中,第一轮复习以一套基础知识为主,把握大致题型特点以及相关的解题方法。第二轮复习以另一套基础知识为主,此时需要做的是掌握知识重点,寻找解题技巧。第三轮复习,则以第三个版本的模拟题为主,并在前两轮复习的基础上努力提升自己答题的综合能力。
  最后一个原因:短时间的题海战术,有助于迅速扩充基础知识。准备考公务员的人,多是20多岁精力最旺盛、体力最充沛、记忆力还没有衰退的年轻人。多做一道题,就有多得一分的可能性。人这辈子没有几个这样的转折——1—2个月决定人生方向。这个考试对许多人来说,是不亚于高考的重要机会、难得机会。既然多做几道题,多看几页书,就有可能多考几分,那么别怕累,别畏惧。
  ⑶心得分享
  ⒈“三轮复习”符合备考心理,考生最易接受并取得实际效果。
  ⒉教材良莠不齐,多个版本参考,就为正确多一分保证。
  ⒊考前的题海战术有必要,在有限的备考时间中,三个版本教材是经过多人时间效果较佳的。

《奋斗21天,考上公务员》的笔记-第4页 - Part 1 报考阶段应该搞清的10件事

在他们内心深处,远远没有升华到把公务员造福百姓当成毕生事业,长久地保持着热情、热爱和灵魂的投入。怎样才能找到自己挚爱/热爱的事业?干一个行业,热情 +?才能干好,别人满意 自己也满意...

《奋斗21天,考上公务员》的笔记-第34页 - Part 1 报考阶段应该搞清的10件事【⒏选岗位绝对是一门技术活】

Part 1 报考阶段应该搞清的10件事
⒏选岗位绝对是一门技术活
  通过上一节的介绍,许多朋友大概会明白了,公务员报考时选择一个适合的岗位,绝对是一门技术活。针对这一节,我们再详细作些介绍。公务员招考简章会对不同的职位所要求的专业作出备注说明。我们会发现,不同的岗位,对学历、专业、外语水平、基层工作经验等等,要求是不一样的。因为,公务员招录条件是根据中央各部委、各机关的用人需求而制定的。由于招录条件不同和考生对岗位的理解不同,结果形成一些岗位“热门”,另一些岗位“冷门”,这种情况尽管年年发生,但仍然没有引起考生足够的重视和冷静的思考。
  ⑴热门专业究竟有多热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合格人数为1 415 138人。半月谈网对2011年国家公务员招录的专业报名情况进行了分析统计,列出了一个公务员考试招录热门专业排行榜。下面是这个排行榜的前三名情况:
  第一名:财会类及相关专业
  财会类及相关专业:主要包括会计学、财务管理、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税收、理财学、审计学、财务会计、工业会计、会计电算化、会计与审计、财经管理、注册会计师(专门化)等专业。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计划招录人数为2 253个,合格人数为189 727,竞争比例约为1:84。其招录的职位主要是进行财务管理、税收征管等财务工作和审计业务等审计工作,招考的部门包括:民航管理局、国税局、出入境检疫局、审计署等。
  第二名:经济类专业
  经济类专业包括:经济学、金融学、经济管理、产业经济、国际经济与贸易、海洋经济学等等。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计划招录人数为1 602个,合格人数为141 021,竞争比例为1:88。其招录的职位主要是进行统计及数据分析工作。招考的部门包括:国家邮政局、审计署、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海事局、民航管理局、国税局等。
  第三名: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
  计算机及相关专业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计算机与应用、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与维护、办公自动化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与软件应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信息与多媒体技术、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工程与管理、计算机系统维护技术、自动化等专业。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计划招录人数为1 071个,合格人数为135 824,竞争比例为1:126.8。其招录的职位主要是从事计算机管理、网络系统建设与维护、信息网络管理等工作。招考的部门包括:出入境边防站、海事局、民航局等。
  ⑵冷门专业究竟有多冷
  报考公务员的人越来越多,当许多岗位报名和竞争呈现白热化是,也总有一些岗位遇冷。能冷到什么程度呢?一个岗位也许只有几十人报考、几人报考、一人报考,甚至有的岗位无人报考。每年国家机关和地方省、市机关招录过程中,都会出现有的岗位无人报考。比如,在2012年国家机关招录考试中,就有99个职位无人报考。这99个岗位包括各省市气象局的36个职位无人报考,海事局的21个职位无人报考。
  有考试专家分析,这些无人报考的职位呈现以下几个特点:部分职位对专业要求过高,如部分气象局无人报考职位要求专业为大气科学类;部分基层职位标示出工作环境较差,如哈尔滨铁路公安局职位备注信息中提示“到岗后需在基层所队工作一年,经常加班,较适合男性”;部分基层职位要求硕士学位,而待遇低于考生的心理预期,如贵州省国家税务局无人报考职位均要求“硕士学位”。
  ⑶哪个岗位才是你该选的
  先说第一种情况。如果考公务员是你非常期待的事,也是你唯一的出路,你决心今年非考上不可,建议你拣冷门的报。因为笔试题都一样,但报考人数的多寡,会影响到录取分数线的高低。“公考”分数线与高考分数线类似,虽然有一本、二本、三本线之分,但具体的某个大学,还会有自己的“提档线”。提档线的高低,跟报名人数、考生质量有直接关系。
  再说第二种。如果你现在已经是省、市或县的公务员了,只是为了更高更宽的平台,而报名参加上级机关的公务员考试。建议你选择自己兴趣高、专业合适的岗位。最好是系统对口的单位——如果你在某市委组织部工作,你可以报考中组部;如果你在地方某教育局工作,可以报考教育部。小河有一同学,原在地级市的市委宣传部当公务员五六年,前几年在职报考中宣部,随然笔试成绩一般,但也够了线。结果面试中,他得了很高的分数,最后被录取了。为什么要选对口的呢?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你了解工作性质和内容,能顺利地上手,二是(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在职报考要现单位盖章同意,你若报考上级单位,容易得到现在单位的支持。如果得不到单位的支持,即使报名审查过了,在后续环节你也会遇到麻烦。
  就在写作本文的同时,小河所在的一个公务员考试群中,有网友问:
  “在职考生需提供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如开具证明有困难,可先写出本人负责的声明),有谁知道‘先写出本人负责的声明’怎么写呢?”
  这位朋友计划这样写:
  在小河看来,在职考生需提供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许多时候会一道困惑,因为不想让领导知道自己报考其他岗位,以免招致领导、同事的负面“看法”。万一考不上,可能会影响你在现单位的工作。所以,这个事情一定要慎重考虑。可以打电话谦虚客气地跟招考单位沟通一下,请求缓交几天。甚至可以找个善意的小借口,比如“单位领导出国考察了,已经征得领导叩痛同意,他回国后就可以盖章”。一般情况下,招录单位是能够理解的,可能就不逼你现在马上提交个人声明了。如果这种情况下,对方仍要求你提交个人声明,建议不要书面直来直去,这样会让这个单位怀疑你和现单位的关系“很僵”,有可能会觉得你处事、协调力差,这会影响到录取。一定要坦诚地争取到现单位的理解和支持,不要任性、不要固执己见。在报名阶段就和现单位闹僵,是不理性的表现。
  如果没有特别要求,你可以这样写(仅供参考啊,小河也没写过这个):
  现在说第三种情况。有的同学已经准备考研、考博,或者目前有着“鸡肋式”的工作,只是把“考公”当成一种机会,让自己的生活和未来多一种选择、多一种可能性,那么,小河建议你选择不冷也不热的岗位,侧重自己兴趣高的、岗位招录条件要求低的、预期发展空间和平台相对较好的。这样一来,胜算较大。
  ⑷心得分享
  根据自己对考试的预期目标来选择岗位;对于看中的岗位,要在报考时认真研究报名条件,并且认真准备相应的材料,以便较早、较快地通过资格审查,早一天为这个岗位去认真备考。

《奋斗21天,考上公务员》的笔记-第57页 - Part 2 笔试阶段“三轮复习”,助你21天搞定笔试【⒊《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场提分技巧】

Part 2 笔试阶段“三轮复习”,助你21天搞定笔试
⒊《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场提分技巧
  ⑴千万别把答题卡弄脏、折了
  看到这个标题,可能会有人耳边马上响起先前经历各种考试时听到的人工语音播报“考场规则”。可是小河几乎每次都要跟前来讨要考试经验的学弟学妹反复强调涂卡这个事。第一次涂卡是在中考时,后来在高中涂过多次。至于大学时代,考试科目更是繁多,比如每年举行两次的英语等级考试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以及期中、期末各专业课考试,更要不断地涂卡。涂卡对我们来说绝不陌生,用2B铅笔画线条,有的要求在字母中间划一条横线,有的要求把整个字框涂满。虽然要求不一样,但卡上会把正确涂写和错误涂写都明确列出来,考生一看就明白。
  那为什么小河还要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涂卡注意事项呢?因为某年某月某日,小河在工作几年之后参加一个类似于职称考试的重要考试——不是公务员考试。对于考试达人来说,没有什么考试能难住自己。所以,兴高采烈地答题,龙飞凤舞地涂卡,就在离交卷还有5分钟的时候,可怜的小河忽然发现答题卡找不到了!当时那个急啊!请求监考老师额外再给一张空卡,可老师为难地说:“一个考场三十人,三十张卡,没有多余的。”
  我说:“老师啊,有几个同学缺考呢,把那个卡借我用一下吧。”
  老师说:“缺考的同学,由我们帮着涂卡。你瞧瞧,这几张卡上都涂了姓名、考号……咦,你的答题卡呢?”
  我很不好意思地说,“我的答题卡找不到了。”全场考生都抽空看我一眼,有的同情,有的不解,有的幸灾乐祸。监考老师艰辛答题卡不会飞到窗外去,所以帮我在一堆答卷下面反复寻找。结果,发现桌子腿下扔着一张踩了几个脚印的草稿纸,拾起来反过来一看,正式我的答题卡,背面密密麻麻地用签字笔打满了计算题草稿(忘带计算器了),我当时要晕掉了……
  我仍然坚持涂完了卡,紧急交卷。交卷后立即打电话给自己学生时代的班主任,现在他当了教育局的官员。问他答题卡背面如果被签字笔打满草稿,还能不能有成绩。老师说:“是谁这么笨啊!干出这种没脑子的稀罕事!”
  忐忑一个多月,成绩出来,高分超过录取线,总算松了口气。我心有余悸地讲给在省人事厅考试中心工作的一个朋友,这位朋友说:“答题卡弄脏了应该不影响机读,但背面有字却可能被视为做特殊标志,以作弊处理。你够幸运的,没被当成作弊,要是参加公务员考试,肯定×××××……”
  同学们,你们一定要引以为戒啊!
  ⑵哪些题分值高,哪些题分值低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有135—140题,每道题的分值都不一样。种种迹象表明(培训班的老师们也这样讲),容易的题分值少,较难的题分值高。所谓容易和较难,当然是按考生的整体答对率来区别的。某道题,如果考生答对的多,就会被视为容易,因而分值低。相反,如果某一道题考生答对的少,这道题可以归为较难,因而分值高。
  言语理解与表达:一般40道题,每道题大体分值在0.6分和0.7分徘徊,总分在24分左右,请一定要在30—35分钟内做完。
  特征:难度系数不高,时间消耗量较大。
  数量关系:20道题,分值在0.8—1分,20分左右做完,占总时间的25%左右。
  特征:难度系数较大,时间消耗较大。
  判断推理:35—40道题,约占总题量的33%,分值在0.5—1分,35分钟左右做完。
  特征:难度系数大,耗时长。
  资料分析:20道题,每题分值为1分,耗时控制在20分钟。
  特征:难度系数中等,时间主要浪费在文字资料上。
  常识判断:25道题,每道题0.4—0.8分,共10—15分。
  特征:难度系数小,总体分值相对较低。
  下面是认可度比较高的对2007、2011年度各题型分值的分析,仅供各位同学参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各部分分值
  ⒈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总共40个题目,每个题目0.6分,共计24分;
  ⒉数量关系部分,总共20个题目,每个题目1分,共计20分;
  ⒊判断推理部分,总共35个题目,图形推理每个题目0.5分,定义判断每个题目0.8分,类比推理每个题目0.5分,演绎推理每个题目0.8分,共计23.5分;
  ⒋常识部分,总共25个题目,每个题目0.5分,共计12.5分;
  ⒌资料分析部分,总共20个题目,每个题目1分,共计20分。
  ⑶这样涂卡能省8—10分钟
  我们都知道,铅笔涂写的答题卡是机读的,所以涂写必须规范。涂多了不好,涂少了也不好。假设有140道题等着我们去涂卡,如果5秒涂一个,需要耗时700秒,相当于11.6分钟;如果一秒涂一个,只需2.3分钟,这样可以节约9.3分钟。我们要争取做到一秒涂一个。为了达到一秒涂好一个,建议这样做;
  每做完一道题,直接用铅笔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画一条线,不必立即涂出表针的形状,要集中注意力在试卷本身,而不是答题卡上。等到答完全部考题后,再把注意力转移到答题卡上,从头至尾把画线的选项涂出考试规定的正确形状。
  但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中,特别要留意的是:绝大多数考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做完全部考题。所以,习惯答完题再涂卡的考生,可能会被动得没有足够时间来涂卡。好在考试结束前15分钟、5分钟,一般会有监考老师提醒。当听到老师提醒时间,就要准备涂卡了。宁可最后少做俩题,也要把答题卡涂好。
  不过,请在涂卡之前,先看看今年考题有多少个,再决定涂多少道题。比如,2006年考了135个题,却有许多考生不仔细看,答题卡有140道题的位置,结果,考135道题却涂出了140道题的答案。
  ⑷这样猜答案,容易蒙对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都是单项选择题,做对了得分,做错了不扣分。所以,对于不会做、答不出的题,可以选择蒙。不会做的题目,答案都选C?可以,正确率25%,总比空着好。
  如果在蒙之前,先把题目中错误的选项排斥在外,会提高蒙对几率。比如,排除一个错误选项,从剩下的三个选项中蒙一个,正确率是33%。排除两个错误选项,从剩下的两个选项中蒙一个,正确率就是50%。

《奋斗21天,考上公务员》的笔记-全章 - 全章

因为还在备考,所以详看前面的准备,面试后的章节没做笔记,略看了看,大多是各种案例,应对方法。△报考阶段应该搞清的10件事
· 报名时,主动选择条件较低的一个,就具备了先天的优势。扬长避短,通过不同排序和对比,把自己的优势“排”出来。
·准备三套辅导材料:两套基础知识教材(不同出版社)+一套模拟冲刺题(历年真题)
第一轮复习以一套基础知识为主,把握大致题型特点以及相关的解题方法。第二轮复习以另一套基础知识为主,掌握知识重点,寻找解题技巧。第三轮复习以第三个版本的模拟题为主,并在前两轮复习的基础上努力提升自己答题的综合能力。
△笔试阶段“三轮复习”助你21天搞定笔试
·根据”裸考”成绩制定学习计划,利用SWOT(S优势;W劣势;O机会;T威胁)分析该从战略上做什么规划,再从战术上做怎样的计划。
·巧用符号
小方框:重要概念
大方框:论述题。(申论)
波浪线:1、便于概念的解释。2、解答题
圆圈:关键词。平时记忆以及考试是回答问题,只记住圆圈的关键词,其他大意用自己言语去组织。
字下小三角:要点、重点
段落旁边大三角:重要知识点
利用四周空白位置:
左侧空白处,记下:本页的难点、困惑
章节标题下面,简要记下:本章难点、要点
每页下面空白处:本页学会什么
每页右侧空白处:自己联想到的有关知识、图书的不足
·复习只需看标记内容和写过的内容
·模拟题要重点记下自己出错的题、模棱两可的题
·题型
言语理解和表达:40题,总分24分左右,要在30-35分完成;难度系数不大,时间消耗量较大。
数量关系:20道题,20分左右完成;难度系数较大,时间消耗较大。
判断推理:35-40题,35分钟完成;难度系数大,耗时长。
资料分析:20题,耗时控制在20分钟;难度系数中等,时间主要浪费在文字资料上。
常识判断:25题,难度系数小,总体分值相对较低。
申论:需引起阅卷者的注意和重视,展现文章中值得赏识的长处和优点,在文中表现出干练(适应本职)、热情(热爱本职)和高素质(胜任工作)。
标题中的关键词决定基本分
卷面有小错,尽量不要改.(错别字、病句、逻辑不衔接),否则精彩的部分将被忽略。


 奋斗21天,考上公务员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