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谎者的扑克牌》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投资 > 投资 > 说谎者的扑克牌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
ISBN:9787508607559
作者:[美] 迈克尔·刘易斯
页数:239页

一辈子当客户你就完了

此书当中的精文妙句不可胜数啊,一本史诗一般的著作,人心洞若观火,悲壮令人唏嘘,幽默令人大笑,作者谦虚说不如那些交易员聪明,不过我看他也真是个大根子,such a big dick!我自己笔记总结了好多,1,渴望金钱,循规蹈矩。但是循规蹈矩是没有出路的,反而还希望挣大钱。。好的交易员都喜欢走险招,生活中不能摆脱传统,怎么能在市场上出奇制胜呢?作者真是对应届生的心态披露的赤裸裸,找工作还不都是为了钱,学经济学真是要造福国民么,在投行看来最起码表示你比较务实,就是比较渴望钱。投行开的工资高,当然一窝蜂都要去投行了。所以我们现在争着要去投行,从来也不反思一下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啊,还引以为荣呢,想去就去吧,反正发财又不是错误。2,交易厅就像丛林。 你想吃掉我,我想吃掉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沾沾自喜后必是失魂落魄。忍受屈辱是必须付出的代价,为了学习。在洞察人类的无知方面,他们个个都是博士。理解市场意味着理解别人的弱点。句句珠玑啊。3,写抵押贷款债券MBS这一块,故事像是次贷危机的复刻版。原来最早MBS因为prepayment risk 和 refinance risk搞不起来,然后所罗门的这位意大利人愣是把这个市场做起来了。他呼吁(忽悠)说为了全美国人能‘居者有其屋“。当时两大时机也是关键因素,一个是沃克尔提高了利率,从5%到14%,放贷机构需要再融资来防止破产。另一方面是政府出手干预建立了房地美和房利美,卖不出的贷款可以卖给国家的这两个机构,他们自称更聪明,而且用纳税人的钱补上违约的。所罗门的交易员就故意找出来要违约的政府担保的债券买,然后骗取政府的补贴,政府总是冤大头啊。因为过高的利率,债券估值都是六折,违约了政府竟然按票面价格偿付,净赚40%。而且当时这一家投行垄断了这个债券的交易,别的交易员根本不知道这些债券的准确定价是多少,都是跟风购买,所以有点像今天的散户。书中后来的描述就是,一个无知的交易者冲进了一个拥挤的,疯狂的市场,然后买进了一些最贵的东西。不就是等着被坑嘛。不过后来CMO的出现,类似后来不同tranch的抵押债券出来以后,市场更加的透明了,所以就没有暴利可图了。4,政治斗争最后的胜利者都是些冷酷无情的人,只有公司最后的失败才能铁板钉钉的把他们赶走。公司抵押部,公司债和市政国家债的内斗导致的解体,唏嘘不已。。5,“有些人生来就是当客户的命。” “他们总是不长记性。”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从我这个销售员的角度出发形象的说明了投行和顾客之间的利益冲突。可是后来也证明了是杀鸡取卵啊,不能长久。客户也不是吃醋的。6,像师傅学习的时候有点像学外语,刚开始的时候不自在,后来发现你不知不觉的开始用这种语言思考了。所罗门的口传心授才成就了这么多的人才。7,关于亚历山大的两种思维,一个是反向思维,就是市场会对某些事件反映过度,一个是想到别人前面,最快做出反映,想到第二步,第三步的市场变化。这个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是可以训练自己,比如日本又地震了,那么日本的股票价格肯定下降,被低估,买入,特别是日本的保险公司股票。日本的债券市场价格肯定上扬,因为政府肯定降低利率刺激经济。最后一些企业会暂时撤出日本,导致日元被低估,所以还要买入日元,整个资本市场都是联系在一起的。8,很多关于公司债券分析都是取决于程序,而不是取决于分析师的智慧,和对行业以及前景的洞察。如果他打算占领道德上的高地,那么他一定在什么地方埋下了黄金。关于垃圾债券,作者把公司治理的一学期的课程讲的生动形象。首先是发现了公司债券的价格被低估,特别是那些小公司和快破产公司的,而且性质特别接近股票。其次是一些大公司的债券没什么投资的必要,向上没空间,向下无底洞。于是开始大肆炒作垃圾债券,公司复苏了的债券价格暴涨,要不就血本无归。垃圾债的项目没有了怎么办,制造垃圾债。杠杆收购的公司发行的都是垃圾债,于是就到了管理层收购和杠杆收购,整个华尔街M&A的市场就产生了。到后来的管理层发动防收购的战术,最精彩的就是古楞菲尔德的演讲分析,如果他打算占领道德上的高地,那么他一定在什么地方埋下了黄金。最后总结本书的感觉真是个精彩的金融学现实教程啊,很多细节还是自己看吧,华尔街最大的创新,或者应该叫犹太人们的创新,就是把资产负债表的两端打通了,负债不是负债了,而是可以进行大肆交易的产品了,变成资产了。雇员和管理层的不可调和的薪酬的矛盾造成了人才的极大流失,作者最后说自己冒了个险,不知道自己以后去哪,冒这种无谓的风险是不应该的,但是作者留了一手,买了很多所罗门公司的股票,对冲了这种风险,还说自己做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决定,而且这种决定一般是正确的呢。呵呵。作者认为华尔街的蛀虫本质不会改变,但是他们还会继续存在下去,赚钱越多生活越好的假设破灭了,直到破灭的那一刻你才会发现。最后看了书不能不相信,交易师果然是聪明,而且他们不会因为公司的变故丧失了天才直觉。但是客户是不是永远也是白痴呢?哎,我想到了一首歌:我说的所有的话,你全都相信,客户,你是傻瓜,你却老不信。只能说我认了,你的不安赢得你信任,我只能给你,安慰的淘汰。。

业内人士第一手资料是有价值的

在豆瓣开了一个专栏,主要写投资自我管理方面,欢迎关注:http://read.douban.com/column/93927/所罗门在MBS交易中大举领先业内,公司资源有限,其它业务的投入就少了,未能抓住垃圾债以及收购两个业务的机遇,在MBS定价市场化收入巨减以及人才大量流失的情况下,衰败很快就来临。在87年,险被收购,多亏股神巴菲特打了一下酱油——情形类似于李嘉诚总是在别的香港企业史中打酱油,朱镕基总是在当下的50后、60后富豪的发家史中打酱油一样——巴菲特购买了所罗门可转债,所罗门用这笔资金回购市场股份,以阻止收购者进一步从市场获得股份。但是,衰败是不能阻止的,90年,被花旗集团收购以后,消失在历史当中。MBS是怎么做起来的,垃圾债又是怎么做起来,不同于中国由于复制国外的机制自上而下的确定游戏规则,美国的金融市场,很多产品,都是从无到有,创造并且改进而来,往往牵动了整个行业,以及相关行业的演变。这两块事实上是书中的详细写的内容,可以加深对金融市场创新的认识。其实金融产品的内核就是收入与风险(称为收入流与风险流更合适一点),普通产品的内核更多的是效用流与风险流,可以金钱量化的收入可以当作标准化了的效用,另外,金融产品的风险,整体上更加大。如此一看,其实在交易金融产品与交易商品,也没多大区别,金融产品本身就是一个商品。不同于商品交易,证券交易总有一个中间人,处理掉商品转化为证券的枝节,使得交易双方能够方便地在证券层面交易。正统的看,证券公司的销售来源应该只有佣金,但是可不是这么简单,有时证券公司先买下A的商品,证券化后,卖给B,而B一般来说作为专业的投资机构只能买证券,不能绕过证券公司与A打交道,如此一来,证券公司只不过是一个倒爷而已,通过差异化定价,可以赚取另一笔优厚的利润。接着的一套忽悠术,就完完全全跟卖商品时一样了。当然,可能比喻为卖奢侈品更贴切一点。作者面试所罗门的经历生动有趣;作者作苦逼忽悠证券经纪的经历,相信,很多金融业内人士,都感同身受。不过从另一个层面来讲,作者的一些判断有待商榷,作者进入行业的时间太短,只有2年,实践不深的人更加容易否定价值,相反实践很深的人更加倾向于寻找价值。因为前者有许多的机会等着他,后者则机会较少;但创造财富总是走到一定的深度,也可以说,前者总要找一个机会落地-生财。在豆瓣开了一个专栏,主要写投资自我管理方面,欢迎关注:http://read.douban.com/column/93927/

Liar's Poker

4月下旬到北京出差,在回来的飞机上看完了这本介绍华尔街债券故事的书。书中的主人公迈克尔刘易斯通过关系,幸运地于1985年加入了当时著名的投资银行所罗门公司,成为了伦敦分公司的一名债券交易员。2年多的时间内,他从一个“基克”(也就是新手)成为了一个可以调动几亿美金进行投机操作的“大根子”(也就是优秀交易员)。他所在的所罗门公司也在这几年内,经历了大起大落,从平庸走向了繁荣,然后再从疯狂的繁荣走向了没落。一口气读完这本书,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书中主要的金钱游戏就是债券,种类很多,例如政府债券,公用事业债券,抵押债券,垃圾债券。所罗门公司的盛衰史就是跟两种债券紧密联系起来的:抵押债券与垃圾债券。前者让它一举成为华尔街最赚钱,最风光的领袖投资银行,而后者让它在云端狠狠地掉了下来。什么是抵押债券呢?简单说来,就是金融机构把自己的贷款转换成为有面值的债券,然后发行给各种投资者,从而提前回笼资金。而这部分资金又可以继续放贷,然后又可以变成债券,如此循环。抵押债券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由所罗门公司的交易师发明,退出市场后迅速得到投资者的欢迎,从而使得所罗门公司在80年代初期成为了华尔街最风光的投资银行。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在所罗门公司最风光的时候,另一种新兴的债券:垃圾债券的出现获得了投资者的青睐,使得所罗门公司措手不及,迅速被拉下神坛。垃圾债券的玩法有点类似我们常说的价值投资,投资银行通过发掘一些价值被低估的公司,然后大量买入这些公司的垃圾债券,再卖出,从而在这种交易中获利。我总认为,与钱打交道的时候,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性。中国有句古话说,“麻将桌上选女婿”,钱就像一个魔镜,每个人在金钱游戏面前都会把自己赤裸裸的暴露出来。书中的主人公迈克尔刘易斯是一个优秀的交易员,他是幸运的,他碰上了两个很好的导师,戴什和亚历山大,所以他能在一群赤裸裸的、相互角力、钩心斗角的人当中游刃有余,顽强的生存下来。他展示给我们的所罗门公司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让旁观者大呼过瘾——有什么比看一堆人互相厮打,互相陷害更加过瘾的呢?现在的股市也是这样。

书评

该书已经入围2010第一财经\信诚基金年度金融书籍(欢迎前来加入我们“年度金融书籍小组”http://www.douban.com/group/281617/)

鱼与飞鸟的距离

现在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一本书都要读好久,最近一直在忙着网上创业,很少时间去写东西,更别说是静下心来读东西。很不错的书我一定珍惜~ 我的网店地址是http://shop59714056.taobao.com大家有空可以进去看看。

小孩子写的嫩书

仁者见仁。不过还是应该说这本书真不怎么样。写得混乱,翻译得也糊涂。当然,关键室写得不好。也奇怪,为什么AMAZON 书评给了它4.5星。相比较我最近读的两本书《对冲基金风云录》,《随机致富的傻瓜》,这本书真的差。对你的思想没有任何启迪。除了那么两三句话,纯粹是浪费时间的书。

有谁有中文的衔接,或者发到我的油箱,谢谢

请问谁有中文的版本,我在国外找不到中文书,如果哪位大虾有这本书的衔接或者中文版本,告诉我哦,不胜感激啊......谢谢谢谢偶的英文一般般啦....

好书值得评论!

“说谎者的扑克牌”是华尔街上金融家们玩的一种休闲游戏,以最善于瞒骗他人而实行心理欺诈者为胜。迈克尔·刘易斯将其用为隐喻,描述了自己在华尔街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的所罗门兄弟公司里四年的工作经历——从意外受雇、接受培训直到成长为只凭一个电话即可以调动数百万美元资金的明星交易员。在书中,刘易斯将华尔街投资世界中许多不为人知的技巧、诀窍和手段娓娓道来,披露了自己是如何参透华尔街的波谲云诡、逐步掌握投资走势的,让读者有了感同身受的体验。

有意思的书

分了几星期,断断续续地看完的。作者的文笔很不错哦~ 推荐。交易师的职业令人向往也令人疲惫,不知道这一生有没有机会尝试呢。。。。。。

撇除所谓投资银行界文化,看干货

本书,抛弃投资银行内部的人事纠葛、人员斗争以及那些所谓 说谎者游戏等等 小小心计之类看些干货!书中,表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和原油期货及美国土豆价格的正关系!我们首先看看资料!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http://news.sina.com.cn/o/2015-09-11/doc-ifxhtvkk5735398.shtml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UTC+3),乌克兰普里皮亚季邻近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第四号反应堆发生了爆炸。该电站第4发电机组爆炸,核反应堆全部炸毁,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成为核电时代以来最大的事故。1986年4月27日,瑞典Forsmark核电厂工作人员发现异常的辐射粒子粘在他们的衣服上,该电厂距离切尔诺贝利大约1100公里。根据瑞典的研究,内容发现该辐射物并不是来自本地的核能电厂,他们怀疑是俄国核电厂出了的问题。美原油(WTI)在1985年11月份到1986年4月期间从每桶31.82美元暴跌69%至9.75美元,当时沙特厌烦了充当减产保价角色,转为向市场倾销原油。随后油价直到1990年才收复这部分失地。----显然,1986年没适当反应!具体日数据,可见http://wenku.baidu.com/link?url=21cLxfUAlgKC5TURapmPXSWX6Yqpz1GeZOz52AuiNEE9cZHusqy1O1-Vy35rPNi3tOY8qmJclgEfr1JM_u5WBxwBVJUjWwjMEdMFL5u18oO4月26日、27日 恰好是周末双休! 4月28日收盘价较前一交易日下跌6.25%,之后基本平稳,到5月2日开始上扬!5月19日达到高点17.13美元,12个交易日上涨幅度为24%,其后就一头栽倒,直接朝夏季的10美元关口熊去!我想,作者可能说的是这12个交易日的事情吧,毕竟从上下文对应看,亚历山大确实是做量化短线的!因此,交易师的短线,只能在事件发生时,博弈下,却不能更改事物发展的大背景与客观!否则,13元多买,以为核电大事故会如何如何,最终仅仅看见24%最高浮盈,马上就面对22%浮亏!一上一下,整整近50%落差啊!关于土豆,这里不说了,大体上,应该差不多吧!

从业者的真实生活

作者从一个公司雇员的角度来看一家金融公司——所罗门兄弟公司。一家曾经无比辉煌的公司。从一个雇员来看待一家公司,因为角度不同,视觉不同,观点自然不同。值得一看~!

玩过一个类似的小游戏

算是中国变形版的说谎者的扑克牌。有A、B两人对玩的话,每人拿若干骰子,比如一人4个。骰子掷完后只能看到自己的那几颗的结果。其中1点可以随意视作任何点数。然后双方轮流报价。报价方式为双方共8颗骰子中某个点数出现的次数,比如4个2点。下一次的报价必须比上次高(点数上或者个数上),比如4个3或者5个2。直到一方无法报价或者质疑。出现质疑则亮出所有骰子。若质疑成功,则质疑者胜。若报价确实成立,则报价者胜。多人玩也是可以的,就是要准备更多骰子。扑克骑士也可以玩,就是会出现2-A十三种可能,需要事先进行某种约定。这本书更应该视作讲华街80年代历史的书,而非投资书籍。80年代是债券的时代。90年以后是股票的时代。未来十年会如何?谁知道呢。

一部所罗门公司内幕史

标签:金融史,交易一部所罗门公司内幕史,华尔街上曾经最风光投机公司的交易内幕。一句话:血淋淋的。 作者通过这本书告诉你什么才是庄,什么才叫弱肉强食。可能受社会达尔文主义理论影响过深,读完后竟然有这样一个近乎悖论的启示:市场公正有两个前提:首先你必须有优于常人的头脑,其次你还必须具有相对的资金优势,否则,市场是最不公正的地方。

一本理念很不错的书

我看得是中文的,不知道英文原文如何,但是我不得不说翻译的不是很好,整个书有点古板,没有了风趣,但是逻辑清晰,如果你想学些投资的东西,我想你还是换本书好了,我觉得主要引起我兴趣的是书中主角的经历,很好的诠释了一个人在毕业后的发展,虽然我还没工作,有些事情没有经历过,但是那句“上帝给了你眼睛,他赋予你剽窃的权利”,给我很大的启示。推荐给那些有想法,有耐心的人看。

值得一读

一口气读完说谎者的扑克牌,感触良多。小人物的成长,充满了黑色幽默。外表上高端霸气上档次的人物,其实生活也可以如此。看到精彩对白就是忍不住笑出来。他妈的这就是曾经的华尔街生活!屌丝的一无所知,误打误撞地进入华尔街,从夜间还有兼职记者的身份转身工资完爆当年的父亲。再到之后成为英雄,再到最后的结局,一切自然而然。当然,自然而然的还有整个所罗门兄弟的兴盛和衰亡,作者打开第一视角,带领我们走进一家华尔街投行的生活,热门部门冷门部门,公司政治,撕逼扯淡,工作歧视一样不落,欢乐、恐惧,迷茫这也是这本书如此吸引人的原因。只不过,作者最后的选择是从心的,不知道战到最后,从心的人能有多少?

读后随感

终于读完《说谎者的扑克牌》后,内心感到很释然。这么急着读完这本书,不是因为这本书写得不好,写的不好就不会再花这么多精力写读后感了。这么急,是因为——感触太多,想早点把这些思想记录下来!首先这本书的书名就取得很好。要不是因为在读这本书之前我看过太多对它的推荐,我压根就不会猜到它是一本写华尔街的书。与此同时,作者没有把“华尔街”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加到书名中,简直是再明智不过的选择了,因为名字中有这三个字的书和电影早已烂大街,不管是写彼得林奇的《战胜华尔街》,写投资策略的《漫步华尔街》,甚至连招商银行前董事长马蔚华都写了一本《感悟华尔街》,更不要说那两部干脆直接以这三个字命名的电影。而本书描写的是曾经被称为"华尔街之王"的所罗门兄弟公司,书名却选择避开那三个字,确实与众不同。书名《说谎者的扑克牌》提到的游戏和我们平时在酒吧玩得猜色子游戏类似,只不过道具换成了美元,猜的是所有人美钞上面流水号中某个数字的总个数,实际上难度更高,也更看游戏者的心里素质以及直觉,是当时华尔街交易员很流行的游戏。故事就从当时所罗门CEO和公司最优秀的交易员用1000万美元玩一把“说谎者的扑克牌”的荒诞决斗开始,尽管后文不曾提到最后的结果,之后也没有对这个游戏进行深究,但以此为开头更凸显当时公司内部的各种荒诞行为。在这本书完成后不久,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所罗门兄弟公司由于员工违法美国财政部的规定,而差点陷入破产的困境当中。当时跟踪采访这一热点的记者就几乎人手一本《说谎者的扑克牌》。为了拯救这家投入了7亿美元的公司,巴菲特在当时顶住压力出任所罗门兄弟的临时主席。那段惊心动魄的经历在《滚雪球》之中有详细记录。本书是作者以作为所罗门兄弟债券销售员的角度来写,从企业内部的微观角度入手,又加入了对当时宏观经济形式的描写,这是它优于很多类似的“金融从业回忆录”的地方。而我现在才真正读过这本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声名鹊起的书,想起来确实有些可惜。不过,在现在这个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再来读20-30年前的故事,居然会有着不同的体悟。因为正是在当时,是房地美和房利美诞生的时期。房地美和房利美通过担保的方式将大多数住房抵押贷款转变为政府担保的债券。 绝大多数抵押债券都被穆迪和标准普尔评为最高信用等级AAA,绝大多数抵押债券都获得了美国政府的担保。但是这些抵押债券很多是没有提供任何抵押物,只是证明自己年薪达到6位数的购房者所申请贷款的证券化,而这样的购房者还想继续贷款购买第二套房。一旦这些购房者的由于工作的原因无法保障还款,那么银行贷出的抵押贷款就会成为坏账,再由贷款证券化把风险传递到整个金融市场。而当时所罗门兄弟就曾一度以抵押债券称霸华尔街,可以说是给次贷危机推波助澜的参与者。想到下一本要读的是详细剖析次贷危机发展过程的《大而不倒》,相信读完以后,其中很多次贷危机发生的来龙去脉就能够了解得非常清楚了。

An insider's book on IB

  Most books about Wall Street seem dry and unintersting to the outsider but Lewis has presented a humorous and enlighting stroy that you just can't put down. Liar's Poker opened a window for the ones who are at all curious as to what goes on inside Wall Street.      That world is in the traders' hands rather than Machiavellis'as the popular book Financial Wars told us.

呼吁金融职业道德

很好的一本书,可以和《大空头》、《美国次贷危机真相》、《大而不倒》一起看看,来对次贷危机有个全面的了解。1.金融行业道德,制度法规&监管金融业服务于实体经济各个行业,关系社会的方方面面;金融从业人员服务于社会的资金融通,手里掌握着万亿的资金,面临着更大的财富诱惑。由于行业的专业性、复杂性和创新性,我们依赖从业人员忠诚尽心尽职的服务,寄希望于他们遵从严格的职业道德和法规的要求,把客户的利益至上;我们依赖市场健全和完善的制度法规、行业自律和政府监管,寄希望于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共同建造一个健康的市场,保障我们的权益。然而现实恐怕让我们失望了。(1)从业人员的隐瞒、欺诈、蒙骗、徇私以及内幕交易处处可见(各个子行业情况不一),书中讲到的美国债券市场,主要由机构投资者构成,由于自身的不透明、复杂性以及宽松的监管,使得各种不道德行为泛滥:债券推销员随心所欲地吹水,天马行空,真假难辨,投资人晕晕乎乎,不明觉厉,最终也只能屈服于那些专业人士的权威(尤其是华尔街的那些大企业们);债券交易员暗箱操作,利用内幕消息赚得大把大把,养的肥油肥油的;债券专家构想出结构复杂的产品,在法规监管真空、缺乏行业标准的情况下尽享盛宴;创新产品(书中的抵押债券和垃圾债券)的推行者花言巧语,巧舌如簧,最终煽动了政府和民众,创造了需求,虽然CMO的发明解决了一些问题,但风险控制在哪里?他们选择了忽视。这种现象难道只是存在于债券市场吗?只是过去式了吗?至于不担忧失去客户信任的想法以及对客户愚蠢和健忘的论断,我同作者一样,深表怀疑。(2)我们的税收政策,会计准则,评级和审计付费机制&金融产品和机构风险管理是合理的吗?抵押债券市场因为联邦政府对储贷银行的一项税收豁免政策迎来了繁荣,这个政策合理吗?真的帮助储贷协会度过了危机吗?复杂的会计准则伪造了贷款公司日益增长的收益,并掩盖了相应的风险;评级机构评估模型的缺陷和滥用(FICO分数的平均化要求,不区分薄纸厚纸,对FICO分数诡计,借款人收入自己其它宏观微观环境的无视)辜负了投资人甚至全部信奉权威的人们的信任;此外,拿人手短吃人嘴软,评级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衣食父母不是我们为数众多的投资者,而是那些制造复杂金融产品的投行和提供原材料的放款机构,那么谁更有话语权呢?那些精明的金融家总能为自己要做的事儿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并说服政策制定者为他们开路,引来投资者的赞扬和垂青,真是了不起!声称抵押贷款债券是为了重新分配和住房抵押贷款相关的风险,从而降低住房者承担的利率。而事实呢,这个风险分配的合理吗?关于投资对象,他们看到的只是冰冷的评级字母,而那层层包装下的东西他们知之甚少。住房者承担的利率真的降低了吗?诱惑利率的欺骗性使得更多的借款者成为实际上的负债的短期豪华租客。(不悲观不消极不扼杀,要警惕要怀疑要改进)2.职业直觉&出色的思维模式书中可以看到那些出色的华尔街宠儿们身上特有的职业直觉和出色的思维模式。我们还有救吗?能够像他们一样吗,至少向他们靠近呀?还是看一看吧,迈克尔的眼观八方,融各家之长的能力,亚历山大对物极必反哲学思想和比别人多思考一步的博弈思想的运用,拉涅里对行业前景的判断,豪格•鲁宾对统计知识的运用自如……“说谎者的扑克牌”的博弈思想在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3.公司文化&公司治理拉涅里说是因为最初所罗门兄弟的一个合伙人那句“ 我们会对刘易斯•拉涅里负责”让他下定决心要一辈子留在所罗门,一个对雇员负责的公司。可是后来呢,公司职员的遴选,内部的权力斗争,帮派冲突,风气的恶化和扭曲,丛林法则的突兀以及不合理的治理结构和薪酬,激励机制是所罗门走下坡路的标志,也是原因。真心觉得一个公司的文化非常重要,特定需求的工作岗位挑选了带有特定特点的员工,而员工身上的同一特质也塑造了整个独门或企业的文化。4.等待市场回头需要勇气和耐心市场的不理性运行可能会在戛然而止,也可能会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站在理性一方面的少数者可能需要承受巨额的亏损,面临巨大的压力(信心动摇,饱受质疑和中伤等),可怕的是这种煎熬会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5.警惕过度的负债消费消费应该与收入相适应。过度繁荣的消费是以实际的收入为支撑的呢还是我们日益增长的负债?不知不觉中我们的个人小作坊的负债水平到了什么水平呢?而这背后,是对金融知识的合理运用来熨平我们整个生命周期的收支还是对我们的需求,我们的财务状况的曲解从而刺激了我们的不理性消费?6.大而不倒联邦政府在次贷危机之际,用纳税人的钱拯救了华尔街的大企业,以避免自然选择导致的危机的蔓延会拖垮整个国家,然而政府的隐性担保足以会促发道德风险,功过是非不好说,谁又能知道假如当初选择了另一条路结果会是如何呢 (个人觉得《大而不倒》这本书不错)7.并购&垃圾债券书中有提及并提供了进一步了解和方向(最近打算看看这方面的书)

所罗门的兴衰

不得不说本书翻译的很一般,读起来感觉不是很顺畅。本书用幽默的口吻讲诉了所罗门兄弟的兴衰,作为比较优秀的债券推销员,他把自己的成功归于幸运,认为他个人得到的收入远超出实际给公司及社会带来的贡献,所以在做了几年后,以觉得公司不需要自己的理由亦然离开公司,寻求自身的价值。很奇怪的是作者对华尔街的精英们呲之以鼻,自私自利,野蛮粗暴成了他们的代名词,与我的认知出入比较大,可能作者用了比较夸张的方式来表达的,毕竟那些精英们基本都是出自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各种名校啊,感觉不至于像作者所说的那样。不得不说所罗门是非常具有创造力的,特别是在债券方面的创新能力,像CDO债权抵押证券,垃圾债券的风靡都出自所罗门,可以看出公司员工能力确实非同一般,这也引来了公司的黄金发展期,那段时间成了华尔街第一大投行。但公司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作为一家投资银行,只为自身利益着想,客户成了让人任意宰杀的愚蠢的猪,包括向客户销售眼看着亏损的债券,可能一时并不会对公司造成严重影响,但是时间长了,客户是有脑子的,长期的亏损必会造成较差的公司形象,造成客户流失。投行也是服务业,最重要的是服务于客户,为客户创造价值,显然所罗门并没有很好的做到这一点。也许这也给了高盛摩根等投行较好的快速成长机会。还有一点是,公司高层对优秀员工并不够慷慨(虽然工资已经很高),这直接使得优秀员工的跳槽,被美林高盛高薪挖走。投行的资产除了钱就是人才,人才比钱更为重要,留不住人才,往往就意味着衰弱。

身在此山中

读这本书的时候正是自己的工作不顺心的时候,跟作者的一些经历非常相似。我也是服务于一家拥有国际声誉,历史悠久的公司,我自己也像作者一样,其实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能够进入这样的公司。但是公司所有神圣的光环和被录用时的喜悦,都在真正了解了公司的业务之后消失殆尽。我也只是拿着我自认为不菲的工资,在公司里混下去。我刚刚走出校园,开始工作,自己的经历,以及这本书的描述,让我觉得,大部分人工作都只是在混混日子,或是为了那点微薄的收入而出卖灵魂(甚至肉体)。那种种美妙的光环,都只是因为你不在其中。。。再顺便说一句,个人认为翻译质量欠佳。基本意思都有,但“信达雅”也只达到了“信”,而且太忠实原文。看着中文,我就能知道英文原文是怎么写的了。人名的翻译中,全名、姓、名、昵称常轮换出现,有时会看糊涂。我知道原文是这么写的,但总要考虑中国人记外国名字的障碍,尤其是那些无足轻重的小角色。太过死板的翻译减少了这本书的可读性。建议英文能力高的同志直接看英文版。

notes

P6 “说谎者游戏”中的玩家自问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债券交易师在交易过程中的自问。冒这样的风险是否明智?我为自己感到庆幸吗?我的对手的狡猾表现在哪里?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如何利用他的疏忽?他为什么高叫,究竟是讹诈,还是真的有强手牌?是为了引诱我开出一手愚蠢的叫牌,还是他自己真的就有4个同号?每个玩家都在猜测别人的弱点、预见性和行为模式,力图避免令自己重蹈覆辙。P14 有几家大银行的代表说我缺乏商业直觉,我猜想,这不过是我注定将一生清贫的一个委婉说法。P16 参加进去的人越多,他们越容易相信自己做出了聪明的选择。而在交易厅里,你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如果有一大批人在追逐同一种商品,不论它是股票、债权还是一份工作,那么很快就会发生估价过高的现象。P21 如果他们问你为什么想当投资银行家,他们其实是希望你大谈诸如挑战、做大单的狂喜以及同高智商人物一起工作的兴奋等等,但是永远、永远别提钱。P27 交易厅里的那些人也许学历不高,但在洞察人类的无知方面,他们个个都是博士。在任何一个市场里,就如同在“说谎者的扑克牌”游戏中一样,总会有一个傻瓜。精明的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最喜欢讲的一句话就是,如果在市场中某人还不知道谁是傻瓜,那么他自己很可能就是那个傻瓜。P39 但资料只是培训项目中最没有价值的部分。真正用得着的东西我在两年后才悟到,那就是所罗门兄弟公司口耳相传的实战故事。在长达三个月的时间里,最优秀的推销员、交易师和金融家们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的心得体会。P65 记得有一个聪明人曾经说过,历史教给我们的唯一东西就是它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教给我们。P67 在41层,除非踩到别人,否则别想站住脚。

故事书

深入浅出的描写华尔街故事的书!评论短了还提交不了?评论的的质量和长度没有任何关系。。。。。。。。。。。。。。。。。。。。。。。。。。。。。。。。。。。。。。。。。。。。。。。。。。。。。。。。。。。。。。。。。。。。。。。。。。。。。。。。。。。。。。。。。。。。。。。。。。。。。。。。。。。。。。。。。。。。。。。。。。。。。。。。。。。。。。。。。。。。。。。。。。。。。。。。。。。。。。。。。。。。。。。。。。。。。。。。。。。。。。。。。。。。。。。。。。。。。。。。。。。。。。。。。。。。。。。。。。。。。。。。。

书摘

本书算是华尔街版的三言二拍,写得很深刻,也很有趣。摘录了几句比较好的文字。1.交易厅里的那些人也许学历不高,但在洞察人类的无知方面,他们个个都是博士。2.理解市场意味着洞察别人的弱点,所谓的傻瓜无非是高买低卖的人。3.好的交易员喜欢走险招,最成功的操作源于超越了传统智慧。4.在别人的船上时,不要接受他的建议,否则到了早上你就会后悔。5.抵押交易师群体,这么糙的一批人居然做得这么好。万一他们离开了,公司里会只剩下一伙没用的好人。6.在市场的中央,有一条永远不能逾越的分界线,一边是抵押购房房主,另一边是投资人和交易师。7.愚蠢的客户是一笔绝妙的财产,但是,当无知达到某种程度时就变成了负担:他们破产了。8.从历史上看,华尔街只在资产负债表的一边做生意——负债。9.两种交易思考的模式:第一,如果所有的投资者都在做同样的事情,就积极地寻找对着干的机会;第二,如果出现某种重大混乱,反应不要局限于当下的利益,而是要考虑第二步和第三步的链式反应。

说谎者的扑克牌

I read this book in my first undergraduate year of college. At that time, Lewis provided me with an eye-opening, first-hand glance of life in the high-flying world of finance and the personalities that drove that period forward. It was relevant reading material since I was intending to pursue a career in the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y, and here was a book written by a former bond salesman in the New York and London offices of Salomon Brothers.Nevertheless, this book is not limited to only those interested or involved in the world of business. This book is for anybody who is curious how the S&L crisis emerged; how the Reagan administration's deregulations affected the salaries of a select few in the US financial industry; how much the tax burden of the average American citizen grew as a result. This book is perfect for those who dislike the dry writing found in historical textbooks.Lewis's anecdotes will leave you in stitches! I am now working in the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y. Most of the people I run into seem to have read this book at an earlier age and most enjoyed it as much as I did.

引领我见识Trader

我看得是英语版的,看得有些吃力。不过为了能体会原味的表达和语境,我拼了。从一名毕业生,到步入华尔街,从幼稚到老成。我渐渐闻到了腐朽弥漫的味道。一个以Greedy为文化的地方,一张张的长桌,一群群张牙舞爪,相互博弈的trader。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华尔街流行一种游戏――说谎者的扑克牌,类似于酒吧里玩色子,人们只能看自己手里的牌,却要喊出所有人加在一起的结果,3个5、4个3、4个6……就这样叫下去,后面的人只能加不能减,直到有人喊停。开牌之后看最后一个人说的是真是假,如果是假的,那么喊停的人赢,最后一个说谎的人输;反之,喊停的人输。作者为何要以一个游戏的名字作为书名呢?因为它与华尔街的投资活动有相似之处:同样需要根据有限的事实推测全局的形势;同样需要隐藏自己、揣测别人;同样需要适当的冒险精神和尔虞我诈的本领;同样反映了参与者分析能力、心理乃至性格。只要谎言没有被戳穿,游戏就将继续,就像金融市场上的泡沫,总是不断膨胀直到破灭。游戏中喊的点数多高都没关系,只要有人愿意接着喊出更高的点数。就好像金融市场里的“博傻”一样,买入的价格有多高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以更高的价格出手。这就是游戏和投机的逻辑。尽管以“说谎者的扑克牌”为书名,但本书的重点并不在于游戏,也不在于上面说的那些狗屁逻辑,而是从一个局内人的角度描述了一段历史,再现了20世纪80年代所罗门兄弟以及整个华尔街债券市场的起起伏伏。在那个年代,华尔街的投资银行是大学生们梦寐以求的就业圣地,说这里汇集了全美国最聪明的大脑一点不算夸张。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从交易中获取佣金,因此他们就成了贪婪的交易制造者,没有顾客就忽悠顾客,没有产品就创造产品。抵押债券和垃圾债券的出现就充分说明了这些聪明的大脑如何通过金融创新,凭空创造出一个新市场的能力。借款人和贷款人在他们的宣传、说服、和创造之下被撮合到一起,于是交易发生了,收入也就来了。尽管他们的目标是为了自己,但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的推动作用不容小觑,又是那双神奇的无形的手!一直以来都觉得债券市场风险小、收益低,没什么意思,而股市才是最激动人心的地方;看了本书才发现,原来债券市场一样波澜壮阔易翻船、江湖险恶不好混,而当时的求职者最担心的事情就是被分到股权部,呵呵,有意思!造成这种印象的原因跟国内债券市场的发展很有关系,我们一提债券就想到国库券,其它类型的债券很不发达,各种审批管制也比较多,这样做固然控制了金融风险,但毫无疑问也阻碍了金融创新。我们总在强调稳定,而为之付出了多少机会成本呢?不知道有人算过没有。刚刚扯得有点远,回到本书,读起来可以了解不少有关债券的知识,作者的亲身经历让那些故事也很鲜活,但翻译的一般,基本是字面直译,按豆瓣的评价体系应该算是“还行”吧。但考虑到封面上那招眼的三行字(《财富》评选的75本商务人士必读书之一;《商业周刊》年度最佳商业图书;《福布斯》评选的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20部商业书籍之一),这样的内容似乎就有点对不住了,正所谓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呀!

书摘

亚历山大提出的交易建议大多数遵循两种模式。首先,如果所有的投资者都在做同样的事,他就会积极地寻找对着干的机会。股票经纪人对这种策略所用的术语叫反向法,人人都希望自己有这个本事,但没人敢这样干,他们的理由让人感到悲哀,因为没人愿意被别人看成傻瓜。投资者宁愿亏钱也不愿忍受孤立的苦恼。亚历山大思维的第二种模式是,当某种重大混乱出现时,例如故事崩溃、自然灾害或欧佩克限产协议破裂,他的反应不会局限于考虑投资者的当下利益,他还会考虑第二步和第三步的效果。还记得切尔诺贝利事件吗?当苏联核反应堆破裂的消息传来时,亚历山大拿起了电话。仅仅几分钟前,有关这次灾难的确认笑笑才反映在交易厅里的显示器上,但此刻亚历山大已经买下了足够装满两艘超级油轮的原油。他说,投资者的眼睛都盯着纽约证券交易所,特别是那些与原子能有关的公司,它们的价格垂直下跌。不要理睬它们,他说。他刚刚代表自己的客户买入了原油期货。他立刻就意识到,原子能供应的减少将导致原油需求的增加,他是正确的。他的投资者赚了一大笔钱,我的投资者也赚了一小笔,在我说服几个客户买入一些原油之后,亚历山大又打来了电话。“买土豆”,他说,“赶快!”然后他就挂了。这是理所当然的。放射性尘雾降落的前景威胁着欧洲的食品和饮水供应,包括土豆产品。因此,未受污染的美国产品的价格就会上升。也许除了土豆种植商之外,在美国还有几个家伙能在俄国核反应堆破裂后几分钟内作出这样的反应,但我从没见过他们。切尔诺贝利和石油的例子只不过是比较简单的一个。我们还玩一种叫做“如果,怎么样”的游戏。各种复杂的情境都可以纳入“如果,怎么样”的模式中去。比如说,你是一位掌管着几十亿美元资金的机构投资者。如果东京发生了大地震,你会怎么做?东京化为一片瓦砾。日本的投资者陷入了疯狂。他们抛售日元,把钱从日本股票市场和总取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做?好了,按照第一种模式,亚历山大的做法是把资金投入日本市场,因为人人都在逃离,此时买入在价格上一定会很优惠。他想买的正是别人最不想要的日本证券。首先就是日本保险公司的股票。人们很可能会认为,普通保险公司这回该大赔特赔了。而事实上,这些风险的大部分已经分散给了西方保险公司和溢价专门的日本地震保险公司,后者已经积累了几十年的赔付金。普通保险公司的股价其实很便宜。接下来,亚历山大会买入几亿美元日本政府债券。由于经济上的损失暂时无法弥补,政府将会降低利率以鼓励重建并且干脆命令银行按这个利率放贷,日本银行将像从前一样顺从政府的要求。低利率意味着债券价格将会上扬。此外,同日本资金分配格局的长期变化相比,短期的恐慌将会相形见绌。日本公司在美国和欧洲拥有大笔投资,最终他们会抽回这些投资,将注意力转向国内,舔干净伤口,修复他们的工厂,支撑他们的股票。这意味着什么?对亚历山大来说,这意味着应该买入日元。因为日本人将会卖出美元、法郎、马克和英镑,而买入日元。这样一来,日元就会升值,因为不光日本人在买,外国投机者最后也会发现日本人在买,他们会加入抢购的行列。如果地震后日元猛烈贬值,这只会让亚历山大信心倍增,他最喜欢别出心裁了。另一方面,如果日元升上来,他反而会抛掉它们。垃圾债券的利率通常比较高,有时竟会比蓝筹公司的债券利率高出4或5个,甚至6个百分点。如果借款人赚到足够额钱提前偿付债券,它们还会向贷款人支付额外的大笔费用。因此,一旦这种公司赚了钱,它们的垃圾债券就会一飞冲天,让持有人大赚一票。而如果这家公司亏了钱,它的垃圾债券就会一落千丈,大家都认为将会发生违约拖欠。简言之,垃圾债券的表现很像是股权或股票,而不像老式的公司债券。

镀金年代的众生相

第一次听说所罗门兄弟公司还不是从这本书上,而是从另一本名叫做《赌金者》的书,那本书主要讲述了由约翰 麦克维瑟创建的LTCM成长与覆灭,而LTCM的大部分交易员都是从所罗门公司而来,他们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对冲基金和明星团队,当然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他们开创了新的交易方式和交易准则。因此最开始所罗门兄弟公司给我的感触就是这个公司内部充满着开拓者和锋芒毕露的交易员,他们是时代的开创者,他们是那个时代的顶尖投行,而这个时代,则是交易员呼风唤雨的开始与晨钟。作者从普林斯顿和伦敦经济学院毕业后,通过偶然的机会进入了所罗门兄弟公司,而这个公司在当时的债券市场上具有霸主地位,由于当时的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克尔宣布今后美国货币供应量不再随商业周期变动,货币供应将固定下来,利率则放开,而与此同时,美国公司、政府和消费者的债务大大增长,从此,债券交易员迎来了好时代。外人只能看到公司表面的盈利或亏损,作者身在所罗门公司内部,见证了公司内部真实的一面,由于债券市场的蓬勃发展,可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最好的时代是因为交易员有大把的钱可赚,最坏的时代则是一切人都在金钱中迷失了自我。印象中有不止一本书描述,八十年代的交易员就像野兽,这就好比霍布斯提出的丛林——,每个人都是猎人,都期望干掉对方自己才能存活。而确实如此,刘易斯发现,在交易厅里,谁更粗鲁,谁能够卖出更多的债券,谁就在交易厅里更有地位。这摧毁了我对交易员的良好印象,印象中,交易员虽然承担着很大的压力,但是多少这也是一个体面的职业,应该有一种体面的姿态,结果却发现,八十年代所罗门公司的交易员是一群混蛋。所罗门公司在八十年代呼风唤雨,源于其开创了抵押债券市场,并且掌握了如何给这种债券定价的方式。在最开始的时候,抵押债券市场并不十分具有效率,也只有所罗门公司掌握了大多数信息,因此可以获得高额收益,但是随着市场和金融创新,获取的利润则越来越少,然而在这之中,最大的问题是人才流失。由于公司上市之后,失去了当初合伙人制度,所罗门公司不再是一个能够使人献出热诚的地方,管理层也仅仅把公司当作权力和荣耀的工具,一切都以钱为价格,没有背叛与忠诚,只是每个人都有一个价格。如果一名交易员靠着自己的经验与能力,为公司创造了巨额利润,如果这公司不是国企,那么他就有理由获得高额奖金,否则有人愿意给他提供类似价格的报酬。然而,所罗门公司对于自身员工却吝啬无比,不但放弃了引以为傲的公司文化,又不能给予交易员合理报酬,那么市场会告诉你什么是合理的价格。失去这些交易员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其实对于任何一个金融企业来说,最宝贵的并不是资产,而是人,市场上从来就不缺少资本,缺少的是眼光与能力。这放到任何时候都一样,我们可以看到,明星基金经理建立的私募或者PE基金,从来就不缺少投资者,往往还能超募,市场认可他们的能力,并给予其价格。同样,八十年代的华尔街也是如此,所罗门兄弟公司抵押交易部的交易员大量流失,加速了抵押债券市场的正常化,这也导致了所罗门公司的利润大幅度减少,金融产品和其他工业服务业产品一样,在最开始的时候往往能够获得巨大的收益,一旦被竞争对手掌握,那么就面临一片红海,而蓝海才是能够获得超额利润的地方。如果仅仅如此,其实并不一定会导致所罗门公司的衰亡,最多只是由卓越变为平庸,但是所罗门公司的最大问题,在于管理秩序的混乱和内讧严重。管理上并没有统一的结构,比如,抵押交易部任何部分都是独立于公司的,结算,交易等业务都和公司其他部门毫无联系,这就无法从公司层面有效控制抵押交易部,过分的自由反而遏制了公司的成长性。此外,所罗门公司各个部门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如此严重的派系斗争怎么可能将一个公司持续地推向时代的顶峰。而结果也确实如此,所罗门兄弟公司在上市之后,不到20年就被旅行者集团收购,变成了历史的一部分。如果一个公司的员工仅仅为了自己和本部门的利益,而不考虑其他部门和公司整体的利益,那么这个公司的衰落是必然的结果。所以,所罗门兄弟公司成功的地方就在于部门的权限足够大,失败的地方也在于此,比如,如果他们对垃圾债哪怕再多一点重视,所罗门兄弟的历史估计就会再多一抹亮色。其实最让我感兴趣的则是,刘易斯在伦敦工作时,认识的销售员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理解市场,知道应该怎样开发金融市场。在他眼中,市场是一张无处不在的网,拉动一根丝,就有另一根跟着动。他的交易涉及所有的市场。亚历山大的交易大多遵循两种模式,第一,如果所有的投资者都在做同样的事,他就会积极地寻找对着干的机会,即逆势交易。当然是在认真分析市场情况的前提下进行,盲目逆势交易结果就是损失本金。这也就是亚历山大与普通交易员员的不同之处,大部分交易员更讲究追涨杀跌,顺势交易。第二,当某种重大混乱出现时,例如股市崩盘、自然灾害或欧佩克限产协议破裂,他的反应不会局限于考虑投资者的当下利益,他还为考虑第二步和第三步的效果。当切尔诺贝利事件发生时,亚历山大立即购买了大量的原油期货,原子能供应的减少将导致原油需求的增加,第二步则是土豆,放射性尘雾降落的前景威胁着欧洲的食品和饮水供应,包括土豆产品。因此,未受污染的美国产品的价格就会上升。亚历山大经常玩一种“如果,怎么样”的游戏,考虑各种复杂的情景。如果日本东京发生了大地震,那么会怎么样?按照第一种模式,亚历山大会把资金投入日本市场,因为人人都在抛售,价格便宜。他会首先选择日本保险公司的股票。人们很可能认为,普通保险公司可能要亏损了,事实上,这些风险的大部分已经分散给了西方保险公司和一家专门的日本地震保险公司。接下来,亚历山大会买入几亿美元的日本政府债券。由于经济上的损失暂时无法弥补,政府将会降低利率以鼓励重建并且干脆命令银行按这个利率放贷,日本银行将像以前一样顺从政府的要求,降低利率以为这债券价格将会上扬。此外,同日本资金分配格局的长期变化相比,短期的恐慌将会相形见绌,日本公司在美国和欧洲拥有大笔投资,最终他们会抽回这些投资,将注意力转向国内,修复他们的工厂,支撑他们的股票。这意味着买入日元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日本人将会卖出美元和其他货币,而买入日元,这样一来,日元反而会升值。而08年的金融危机重复了这一点,当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大家都以为强势美元不复存在,美元应该走弱,但是全世界的美国公司资金回流,反而导致了美元走强,没有出现人们预想的情况。而这种思维方式,则是战胜市场的能力,如果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出现了剧烈的挤泡沫情形,我们能够提前预想到那些投资机会,什么时候进入房地产市场比较合适,能够购买到被低估的资产,时刻能去考虑未来可能会发生的意外,才是能够走在别人前边,赚取市场给予超额溢价的回报。而这种思维方式,对于时刻防范可能的黑天鹅事件,减少意外损失也具有重要帮助,比如,今年年初的人民币暴跌给套利资金带来的巨大损失,年初对于人民币升值一片乐观,认为进行人民币套利绝对没有风险。而相同的人也曾认为,07年美国次贷市场不会出现任何问题,07年的中国股市要从6000点涨到10000点。但是,当所有人都只有一个想法的时候,可能就是黑天鹅事件来临的预兆。巴菲特说过:“如果在市场中某人还不知道谁是傻瓜,那么他自己很可能就是那个傻瓜。”而未雨绸缪,则是防止我们成为傻瓜的最好途径。当然,我们不可能预测未来,我们只能为未来做好准备。戴什和亚历山大属于两类交易员,戴什和绝大多数交易员没什么两样,但是比别人做得更好,每天关注美国政府债券市场的交易,捕捉细小的价格差异。只要有1/8个百分点的赚头,他就会动员好几个机构投资者来赚这1/8个百分点。而亚历山大的做法则不同,他知道应该怎样开发金融市场。在他眼中,市场是一张无处不在的网,拉动一根丝,就有另一根跟着动。他的交易涉及所有的市场。亚历山大的交易大多遵循两种模式,第一,如果所有的投资者都在做同样的事,他就会积极地勋章对着干的机会,即逆势交易。当然是在认真分析市场情况的前提下进行,盲目逆势交易结果就是损失本金。第二,当某种重大混乱出现时,例如股市崩盘、自然灾害或欧佩克限产协议破裂,他的反应不会局限于考虑投资者的当下利益,他还为考虑第二步和第三步的效果。当切尔诺贝利事件发生时,亚历山大立即购买了大量的原油期货,原子能供应的减少将导致原油需求的增加,第二步则是土豆,放射性尘雾降落的前景威胁着欧洲的食品和饮水供应,包括土豆产品。因此,未受污染的美国产品的价格就会上升。亚历山大经常玩一种“如果,怎么样”的游戏,考虑各种复杂的情景。如果日本东京发生了大地震,那么会怎么样按照第一种模式,亚历山大会把资金投入日本市场,因为人人都在抛售,价格便宜。他会首先选择日本保险公司的股票。人们很可能认为,普通保险公司可能要亏损了,事实上,这些风险的大部分已经分散给了西方保险公司和一家专门的日本地震保险公司。接下来,亚历山大会买入几亿美元的日本政府债券。由于经济上的损失暂时无法弥补,政府将会降低利率以鼓励重建并且干脆命令银行按这个利率放贷,日本银行将像以前一样顺从政府的要求,降低利率以为这债券价格将会上扬。此外,同日本资金分配格局的长期变化相比,短期的恐慌将会相形见绌,日本公司在美国和欧洲拥有大笔投资,最终他们会抽回这些投资,将注意力转向国内,修复他们的工厂,支撑他们的股票。这意味着买入日元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日本人将会卖出美元和其他货币,而买入日元,这样一来,日元反而会升值。而08年的金融危机重复了这一点。如果他们问你为什么想当投资银行家,他们其实是希望你大谈诸如挑战、做大单的狂喜以及同高智商任务一起工作的兴奋等等,但是永远、永远别提钱。对毕业生来说,成功的投资银行面试就像是在教堂里唱赞美诗。沃伦巴菲特 如果在市场中某人还不知道谁是傻瓜,那么他自己很可能就是那个傻瓜。债券市场的兴起原因之一在于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克尔在1979年10月6日宣布,今后美国的货币供应量将不再随商业周期而波动,货币供应将固定下来,而利率将放开。而进入八十年代之后,美国的借款人,美国政府、消费者和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自己的负债。如果在生活中我们不能摆脱传统,怎么能指望在我们市场上会出奇制胜呢?债券市场和我们的求职市场会有多大区别呢?债券交易员和推销员像狗一样老得快。交易厅里的一年抵得上别的公司七年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证明华尔街培养出一个“专家”的速度有多快了。在投资银行里赚钱主要不是靠技术,而是靠一种无形的能力——眼光、坚持、不懈和运气。如果你是一个有自制力的人,对自己的银行户头有一种健康的超然心态,这是有人给你寄来一张上千万美元的支票,你的第一反应可能就像中了大奖一样,挥拳踢腿,晚上会笑着入睡。但是如果你放纵自己沉醉于财务上的成功,你很可能会进一步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你会认为这一切都是出自内在的伟大品质。而在讨论独一无二和备受推崇的所罗门兄弟公司文化时,你不由自主地被其所吸引并且像古龙香水一样频频使用。做交易时,我从不沾沾自喜,沾沾自喜之后必是丧魂落魄。做事有定力方可长久。加入周围都是瞎子,哪怕只有一只眼睛的人也可以当老大。他教给我们鉴别市场信息真伪的方法,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这就是所罗门债券交易员的思维方式。无论他要做什么,首要的事情就是放下这个念头,意念守一,然后感觉一下市场的脉动。如果市场躁动不安,场内人士饱受惊吓,灰心丧气,他会像牧羊人一样把他们带到一个安全的角落。然后,让他们为自己的不安支付代价。他就坐在市场里等着它吐出金币,只有到了这时他才开始考虑自己到市场来的目的。“我们会对刘易斯拉尼埃里负责到底。”这一做法深深地感动了拉尼埃里。当他谈起忠诚,谈起所罗门兄弟和雇员之间的契约关系是,总会提到这件事。“这个公司对雇员负责,”拉尼埃里所,“有些话人人都会讲,诸如‘做好人比当好经理更重要’。但这里的人却是认真的。我们都是手足兄弟。正如人们所说,这是一种神圣的契约。”在这里,过去发生的事件可能会影响未来。你总有机会找出统计上的有利时机,这也就是你该痛下赌注的时刻他们永远也不懂,公司的伟大就在于它的文化。他们破坏了这种文化。正如俗语所说,背约的人将永远带着耻辱的烙印。在投资银行里没有专利法,你无法为一个好主意申请专利。发明的骄傲抵不过利润的诱惑。如果所罗门兄弟公司创造了一种新的债券或者股票,在24小时之内,摩根士丹利,高盛和其余的公司就会弄懂它的原理。米尔肯认为对公司价值进行了重估,他观察发现:第一,许多大型的、看上去很可靠的公司以优惠利率从银行借钱。他们的信用别无出路,只有下降,从交易的角度看,简直是愚蠢,上升机会渺茫,下跌则深不见底,多少曾经被视为公司活力典范的企业最终走向破产。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无风险贷款。一旦该产业的基础垮掉,无论多好的企业也要完蛋,美国钢铁工业就是最好的例证。第二,在目前的形势下,有两类企业很难说服厌恶风险的商业银行和货币经理向他们借钱:小型的新公司和除了问题的大型老企业。货币经理们依赖债券评级机构告诉他们哪些债券是安全的(或者不如说以此对他们的投资表示肯定,使他们避免背上不够谨慎的名声)。但是, 信用评级机构也和商业银行一样,他们发表意见时所依赖的机会完全是过去的资料——公司资产负债表和以往的记录。分析的结论取决于程序而不是分析师本人的智慧。无论对哪家企业,摇摇欲坠的老企业也好,羽翼未丰的新企业也罢,这都是一种蹩脚的评估手段。如果能够根据对其管理层能力的主观判断,再加上对该行业潜力的预测来做投资决策,那一定能够胜人一筹。他常常向听众证明,想让一家大型企业破产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对一家大型企业的存活更感兴趣的力量要远远超过希望它毁灭的力量。他曾经设计如下的假设情景启发学生的思考。第一、让我们把一家大工厂建在地震带上第二、用削减员工工资同时却大幅度提高经理待遇的方法来激怒工会第三、让我们假设有一家濒于破产的公司做我们的供应商,他负责供应我们公司生产线上不可替代的基本材料;第四、就在政府打算为我们担保以帮助公司拜托困境的时候,我们却向几个不体面的外国官员行贿而且东窗事发了。而这就是20世纪70年代末洛克希德公司的处境 米尔肯的意思是说, 整个美国的信用评级体系存在着缺陷,它是面向过去而不是面向未来的,何况还有受累于虚伪的谨慎动机。我父亲的那一代人是在信仰中长大成人的。其中有一条信仰就是,从一个人赚的钱的多少可以看出他对我们社会的福祉和繁荣所做的贡献有多大。我已经懂得,人是可以被组织腐蚀掉的。亚历山大说,在他一生中所做的最好的决定全部都是出乎意料的,全都是哪些斩断传统的决定,接下去他走得更远。凡是因为出乎意料而强迫自己所做的决定都是最明智的决定

亚历山大的两种交易模式

文/老钱给一本畅销书五星级评价,要冒很大的风险。特别是在有人认为名不副实或者翻译得不够好的情况下,所冒的风险就更大了。五星献给作者和译者风趣的语言,以及对抵押债券和垃圾债券创设与推广过程的生动再现。想要从中找到一二三四五之类致富秘诀的投资者,基本上可以绕道而行了。这些知识到处都可以找到,本书中没有任何超出常规知识的诀窍。而且,这些东西被大量的趣事所淹没,找起来无异于沙里淘金,十分费力。但是,如果你想要避免对大型投资银行的盲目崇拜,远离那些毫无职业道德的家伙,进而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公司的财富,那么,包括此书在内的投机史,都应该有所了解。对我而言,即便这本书不能带来投资或者投机方面的启示,它也可以引发纯粹的阅读快感。因此,我不仅不会抱怨36元花的不值,反而觉得快乐本身无法用金钱衡量。为什么我们需要读一些投机史?原因就在于,日光之下,并无新狂热,也无新游戏。引发次贷危机的抵押债券,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已经把所罗门兄弟养得又肥又腻了。华尔街没有秘密,超额利润来源于对收益的有效锁定和对风险的恶意转嫁。任何一个游戏,无论它有多么不合逻辑,只要有一群人尝到了甜头,就会有无数的人蜂拥而来,倒霉的永远只是最后接盘的人。避免风险的方法大体上有两种:一是自始至终拒绝参与游戏,二是早参与不恋战。在不断推陈出新的超额利润面前,能够坐怀不乱的人少之又少,发财的永远都是那些始乱终弃的超级玩家。这一点,与欢场并无差别,不会调情也不参与调情的人,无所得也无所失;情场老手赢得一切,而不会失去什么;半罐子们熙熙攘攘来,丢盔卸甲去。这就是资本市场的基本生态,中外完全一样,抱怨毫无意义。在把握和尊重规律的基础上理性地参与游戏,才是胜者的为王之道。以创业板推出为例。据说当年朱SIR果断叫停,主要原因就在于有一部分既得利益者在虎视眈眈地等待这一财富合法化的机会。为防止现有行政审批制度下,真正需要上市者难以获得通过,圈钱者脱颖而出,所以忍痛推迟了这个市场的创设。时过境迁,创业板虽然上市,但外部环境依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唯一的差别在于市场上的钱更多,游戏的热烈程度可以更加火爆。根据对投机史的研究,创业版此次推出的过程,就是一个击鼓传花的过程,但总有一些人喜欢火中去栗。刚才粗略地研究了一下28只股票的首日走势,除金亚科技外,包括华谊兄弟在内的所有公司,已经将很大一部分投资者绞杀在盲目的投机游戏中。接下来的日子,这些投机者将在拒不认输和自我欺骗之间,寻求一种心灵的解脱。在这个勇敢者的游戏中,有五种大智大勇大能耐者会获得奖赏,一是艰苦奋战多年、一朝提前兑现未来收益的创业者;二是眼光独特、提前介入的风险投资者;三是善于拉皮条、将公司挤入上市门槛者;四是掌握公权力、从审批权寻租过程中获得好处者;五是资金量大、算中了搏傻游戏肯定上演的打新者。除此之外,大部分人将因拒绝参加游戏而幸免于难,一小部分人将因为赌博而输掉内裤。在此,我要不遗余力地祝贺那些一天之内就亏掉30%以上资本金的人,祝贺他们花钱买到了教训,前提条件是他们最终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输。千规律万规律,经济规律只一条。一块钱的东西,尽管大部分时候都不会卖一块钱,但它终究只值一块钱。一块钱的东西,能够花五毛钱买到的是真智者与大勇者以及有大能耐者,两块钱买到三块钱卖掉的人是市场感觉良好的投机者和大滑头,这两者,都值得我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花五块钱的价格,买一块钱的东西,幻想着有人出十块钱买走,却发现再也找不到比自己更傻的出价人,最后只能以五毛钱卖掉者,正是这个游戏里垃圾中的垃圾,但我们仍应向他们表示最真诚的谢意。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才为我们提供了以五毛钱的价格买入价值一块钱的东西之良机。要之,我们必须明白,我们参与其中的这个游戏,究竟属于哪种性质?这个华丽华丽的游戏,正处于哪个阶段?我们要不要参与这个游戏?如果收益空间远大于风险空间,我们就可以集中火力玩儿上那么一把;如果收益空间与风险空间相当,但外部环境有利于游戏向好的方向发展,那么,我们也可以半真半假地玩儿上那么一小段;如果收益空间远小于风险空间,我们就会远离这个市场,到别的地方寻找投资或者投机机会,直到我们密切关注的某个市场崩溃并跌出非常大的空间来。以上纯属老生常谈,接下来回到这本书对投资(机)实践的影响。对我而言,除从整体上把握游戏的性质和演进规律外,最直接的帮助在于亚历山大的两种交易模式。实话实说,这两种交易模式在别的地方已经看到过多次,但经历了近两年来的投资(机)实践,现在读起来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中。第一种模式,也即所谓的逆向投资法。如果所有的投资者都在做同样的事情,亚历山大就会积极地寻找对着干的机会。请注意,他不是直接对着干,也不是马上就对着干,而是积极寻找对着干的机会,等待合适的外部环境出现,在赢面越来越大风险越来越可控的情况下,痛下杀招,毕其功于一役。2008年10~12月之间在A股市场上抄到底的人,基本上就在做类似的事情。当时市场上悲观情绪弥漫,股票价格远远低于其内在价值,技术上也反映出熊市走到尽头。再考虑到债券价格叠创新高,股指持续走低,二者之间在图形上形成明显的顶部与底部分野,皮条客们加速向客户甩卖债券。这时候,已经具备了跟市场对着干一场的主要条件,大智大勇的投资者当然不会错过千载难逢的良机。第二种模式,涉及到对突发事件发生后的信息处理,在这里,芒格的格栅理论将发挥巨大的作用。而邓普顿爵士对不同投资类型的开放态度,也将在这时发挥作用。典型的例子是,当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投资4万亿拉动经济时,如何评估其对股市、楼市、大宗商品市场等的影响,以及这些市场中不同类别投资机会的影响程度。类似的计算能力或者说信息处理能力,将决定投资(机)收益的大小。目前的问题是,通货膨胀预期下的加息预期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将于何时、在哪些领域发生作用?经济初步复苏后的进一步深化将如何展开?股市总体收益与风险大体相当的情况下,结构性的机会将出现在哪个领域?就当前的A股市场而言,当鸡犬升天的牛市第一阶段过去后,市场正陷入令人难以忍受的胶着状态,反复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如何把握结构性的投资(机)机会,从而在股指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循序渐进地做大自己的市值?亚历山大的两种交易模式,仍然在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中有巨大的用武空间。于永恒的不确定性中,寻找相对确定的事件,是我们孜孜不倦地追求着的事情,也是我们的激情之所在。愿我们足够智慧,足够勇敢,最重要的是,足够耐心与稳健。钱永远都赚不完,但首先要尽可能避免大的亏损。注:这篇小文照例超出了书评的范畴,无法作为买书和投资的直接依据。

不是很有意思《说谎者的扑克牌》

很久以来这本书就在日程表上了,但每每有闲,也被其他好书占去了,不及看这本业界的经典。今天一读,发觉:实在是令人咬牙切齿的读不下去,但还是咬紧牙关的读完了,回头一想,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看多了一类书就会疲倦?大概两者皆有罢。——————————————————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一群”说谎者“低买高卖的尔虞我诈,每个说谎者都在不停的叫牌,但从不暴露自己心中真实的数字。除了说谎骗取差价、炮制各种各样实际意义上的垃圾债(CDS的原型),在大多的时候,书内的主角——所罗门兄弟公司就靠着牛市与牛市的抽成赚钱了,与现在所有的金融业公司相差无几一切行为都不需要什么高深的金融知识,不需要什么高深的数学功底,他们都退化到了原始层面:欲望为先。联想到前几天Greg Smith的Why I Am Leaving Goldman Sachs不由令人一声叹息也许真的如Gann所说,”投机市场从未改变过“。附赠巴菲特的猩猩:——————————————————假设我们动员全美国2.25亿人明天早上每人赌1美元,猜一下抛出的一个硬币落到地上是正面还是反面,赢家则可以从输家手中赢得1美元。每一天输家被淘汰出局,赢家则把所赢得的钱全部投入,作为第二天的赌注。经过十个早上的比赛,将大约有22万名美国人连续获胜,他们每人可赢得略微超过1,000美元的钱。人类的虚荣心本性会使这群赢家们开始有些洋洋得意,尽管他们想尽量表现得十分谦虚,但在鸡尾酒会上,为了吸引异性的好感,他们会吹嘘自己在抛硬币上如何技术高超,如何天才过人。如果赢家从输家手里得到相应的赌注,再过十天,将会有215位连续猜对20次硬币的正反面的赢家,通过这一系列较量,他们每个人用1美元赢得了100万美元之多。215个赢家赢得225百万美元,这也意味着其他输家输掉了225百万美元。这群刚刚成为百万富翁的大赢家们肯定会高兴到发昏,他们很可能会写一本书——“我如何每天只需工作30秒就在20天里用1美元赚到100万美元”。更有甚者,他们可能会在全国飞来飞去,参加各种抛硬币神奇技巧的研讨会,借机嘲笑那些满脸疑问的大学教授们:“如果这种事根本不可能发生,难道我们这215个大赢家是从天下掉下来的吗?”对此,一些工商管理学院的教授可能会恼羞成怒,他们会不屑一顾地指出:“即使是2.25亿只大猩猩参加同样的抛硬币比赛,结果也毫无二致,只不过赢家是连续猜对20次的215只狂妄自大的大猩猩而已”。

市场是最好的编剧

本书通过作者的极尽嘲讽之语气,说出了所罗门兄弟公司通过债权突飞猛进时期的故事。 可以作为一本小说来读,或者作为一部电影来看,都可以。 这里有聪明的脑袋,残酷的竞争,唯一缺少的是美女了。当然,这是作为债券推销员的作者对所罗门极尽戏剧化的描述,如果要真实地理解所罗门等投资银行为何能同时在那个年代发迹,只关注其“卑劣”的推销手段似乎不能说明问题(那是华尔街最早期古尔德、摩根时代的核心竞争力),期间出现的大量金融产品,都有赖真正的数学天才的加入。正是这批人材,推动了金融产品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所罗门等公司的发达。为全面了解这个时期的全貌,建议也阅读《宽客人生》(http://www.douban.com/subject/2139493/),以对冲本书的概念偏差。

确实不错

文笔很好,翻译的也不错,比一些半吊子翻译强多了。我怀疑作者是不是专门为了写书才混进所罗门的。。。

衍生品的激情试剂

估计很多quant、很多trader、很多sales都在梦想着书里面的生活,是“用虚构的产品来抹平世界波动”的梦想么,应该不是,因为这些产品只会让世界的波动更大更离奇,估计是赤裸裸的金钱诱惑才让人如此刻骨铭心。不过小心了,你可能只是被蛊惑了...

公司不关心你在每个客户上花多少时间,而关系你的客户能给公司带来多少利益

所罗门高层有人讲到,大致是“公司不关心你在每个客户上花多少时间,而关系你的客户能给公司带来多少利益”。还有令我印象很深的是是作者大致说到“招他这种没有一点经济背景的艺术系学生进投行从侧面上说明了所罗门公司正在一步步走向衰亡。”从传统意义上讲,投行都是精英分子在把持,相应的门槛会很高。这让我想到了在现实中很多公司招聘时不分学历背景,“海纳百川”的态度。在这里我并没有歧视低学历分子的意思。一个对自身定位良好的公司相应的也会对它的雇员也有很好的定位,如果在招聘这样一个基本的事项上都没有很好的“特色”,这样的公司不进也罢。

心得

这本书让我对金融市场大开眼界1. 金融的本质是‘价值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转换’。金融创新无论是抵押债券还是垃圾债券都创造了这种价值的转换。但人性贪婪,对短期利益的过度追求是所有新兴市场的共性也为以后的灾难埋下了种子。 永远要避开市场的热点。2. 金融市场的赢家都是玩’说谎者的扑克牌的高手‘,不在于学历、聪明而在于操作、洞悉人性。3. 正如作者在尾声所说,投资银行家的报酬并不与他们对社会的贡献相符。最重要的是活出自己,而不是被环境洗脑。

疯狂的游戏!

通篇看完,感觉到大家在资本市场中为钱而疯狂,为了钱,你可以放弃一切,然后得到,整本书描述很生动,但几个人物有太过于痕迹的脸谱化。本书可以看到金融衍生品的疯狂,看到投行对它的操作方式,就可以发现今天的次贷危机的源头,而且可以在书中看到,为了最大利润化下的交易信用缺失。这本书其实从另一个方面提出一个思考问题“为金钱和最大物质化享受,你可以付出多少,付出值得吗?”

有钱真好,不然我也玩一手

“俗话说:‘华尔街一头挨着河,另一头挨着坟墓。’ 这句话很精辟却并不完善,它遗漏了位于二者之间的幼儿园。”华尔街全长不过500米,宽仅11米,东边连着纽约的东河,西边挨着墓地和教堂。迈克尔•刘易斯(Michael Lewis)在《说谎者的扑克牌》(Liar’s Poker)一书中,引用了一句关于华尔街的古老而充满敌意的笑话,从而拉开了“所罗门兄弟公司兴衰史”的帷幕。迈克尔•刘易斯,美国超级畅销书作家,曾任所罗门兄弟公司债券销售员,后辞职做了全职记者、纪实作家,处女作《说谎者的扑克牌》被公认为20世纪描写华尔街文化的经典著作其中畅销书《弱点》、《点球成金》、《大空头》都改编成了同名电影。他纪实的写作手法,总能给读者带来一大耳刮子的辛辣和震撼所罗门兄弟公司(Salomon Brothers)成立于1910年,以债券业务起家,后因对金融市场独特的判断而成为七、八十年华尔街当之无愧的王者。在最巅峰的时代,所罗门兄弟公司内部流行着这样一种游戏:几个人围成一个圈,第一个人报出自己手上美钞的流水号,流水号既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报号者为了欺骗别人伪造的。然后大家按顺序各自报出自己手里的流水号,直到全体同意对最后一个报号的人表示“异议”。这时,玩家公开各自的流水号,才能知道谁胜谁负。游戏的精髓在于:玩家不仅要能计算出流水号出现的概率,而且还要判断对方是否在伪装。当每个人都学会欺骗和双向欺骗时,问题就变成了对人性的贪婪和风险的考验。这种叫“说谎者的扑克牌”的游戏,就像如今结婚必须有房一样,成为交易员证明自己的标配。其中,梅利韦瑟,公司最顶尖的交易员,更被华尔街称为“游戏之王”,却遭到了董事长古特弗伦德(被恭维为“华尔街之王”)的挑衅。“一手100万,不反悔,玩不玩。”古特弗伦德嚣张地说,“不,要玩就玩大的,一手1000万,有种不?” 梅利韦瑟淡(zhuang)定(bi)地回应。最后,古特弗伦德吓尿了,不战而逃。对此,刘易斯诙谐的评论道:“有钱真好!”这段传奇故事背后,是所罗门兄弟公司内部两大阵营——管理人员与交易员——之间的一次身份优越感的角力。有别于在市场上操作交易、承担风险的梅利韦瑟之流,古特弗伦德之流更像是装在套子里的人。他们触摸不到市场的脉搏,也不下赌注,拿着交易员为其赚取得丰厚奖金,免不了心虚。他们渴望向别人炫耀,自己是这个圈子里的玩家,却仍旧避免不了被风险打回原形的丑态。类似的故事逻辑,在刘易斯描写美国次贷危机的小说《大空头》(The Big Short)中也出现过。美国次贷危机前,政府也好,银行也好,都在大张旗鼓的描绘美国经济的乌托邦,鼓吹房地产一片大好。在这一波热浪中,四个独特的金融从业人员通过交易数据以及实地考察美国住房现状,得出了一个与世人相悖的结论:房地产存在泡沫,房价必将下降。一边是闭门造车、人云亦云的国家机器、金融机构和群氓,他们流于表面,互相追逐着在悬崖边狂欢;一边却是身体力行的洞悉者,他们逆流而行,不幸者被踩死,苟活者被孤立。

呼吁金融行业职业道德

很好的一本书,可以和《大空头》,《美国次贷危机真相》《大而不倒》一起看,有助于对次贷危机有更全面的了解。关于华尔街投行的工作方面可以和《泥鸽靶》以及华尔街系列的电影一起看看。下面总结一下我看过这本书之后的思考,希望大家可以多交流~1.金融行业道德,制度法规&监管金融业服务于实体经济各个行业,关系社会的方方面面;金融从业人员服务于社会的资金融通,手里掌握着万亿的资金,面临着更大的财富诱惑。由于行业的专业性、复杂性和创新性,我们依赖从业人员忠诚尽心尽职的服务,寄希望于他们遵从严格的职业道德和法规的要求,把客户的利益至上;我们依赖市场健全和完善的制度法规、行业自律和政府监管,寄希望于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共同建造一个健康的市场,保障我们的权益。然而现实恐怕让我们失望了。(1)从业人员的隐瞒、欺诈、蒙骗、徇私以及内幕交易处处可见(各个子行业情况不一),书中讲到的美国债券市场,主要由机构投资者构成,由于自身的不透明、复杂性以及宽松的监管,使得各种不道德行为泛滥:债券推销员随心所欲地吹水,天马行空,真假难辨,投资人晕晕乎乎,不明觉厉,最终也只能屈服于那些专业人士的权威(尤其是华尔街的那些大企业们);债券交易员暗箱操作,利用内幕消息赚得大把大把,养的肥油肥油的;债券专家构想出结构复杂的产品,在法规监管真空、缺乏行业标准的情况下尽享盛宴;创新产品(书中的抵押债券和垃圾债券)的推行者花言巧语,巧舌如簧,最终煽动了政府和民众,创造了需求,虽然CMO的发明解决了一些问题,但风险控制在哪里?他们选择了忽视。这种现象难道只是存在于债券市场吗?只是过去式了吗?至于不担忧失去客户信任的想法以及对客户愚蠢和健忘的论断,我同作者一样,深表怀疑。(2)我们的税收政策,会计准则,评级和审计付费机制&金融产品和机构风险管理是合理的吗?抵押债券市场因为联邦政府对储贷银行的一项税收豁免政策迎来了繁荣,这个政策合理吗?真的帮助储贷协会度过了危机吗?复杂的会计准则伪造了贷款公司日益增长的收益,并掩盖了相应的风险;评级机构评估模型的缺陷和滥用(FICO分数的平均化要求,不区分薄纸厚纸,对FICO分数诡计,借款人收入自己其它宏观微观环境的无视)辜负了投资人甚至全部信奉权威的人们的信任;此外,拿人手短吃人嘴软,评级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衣食父母不是我们为数众多的投资者,而是那些制造复杂金融产品的投行和提供原材料的放款机构,那么谁更有话语权呢?那些精明的金融家总能为自己要做的事儿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并说服政策制定者为他们开路,引来投资者的赞扬和垂青,真是了不起!声称抵押贷款债券是为了重新分配和住房抵押贷款相关的风险,从而降低住房者承担的利率。而事实呢,这个风险分配的合理吗?关于投资对象,他们看到的只是冰冷的评级字母,而那层层包装下的东西他们知之甚少。住房者承担的利率真的降低了吗?诱惑利率的欺骗性使得更多的借款者成为实际上的负债的短期豪华租客。(不悲观不消极不扼杀,要警惕要怀疑要改进。)2.职业直觉&出色的思维模式书中可以看到那些出色的华尔街宠儿们身上特有的职业直觉和出色的思维模式。我们还有救吗?能够像他们一样吗,至少向他们靠近呀?还是看一看吧,迈克尔的眼观八方,融各家之长的能力,亚历山大对物极必反哲学思想和比别人多思考一步的博弈思想的运用,拉涅里对行业前景的判断,豪格•鲁宾对统计知识的运用自如……“说谎者的扑克牌”的博弈思想在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3.公司文化&公司治理拉涅里说是因为最初所罗门兄弟的一个合伙人那句“ 我们会对刘易斯•拉涅里负责”让他下定决心要一辈子留在所罗门,一个对雇员负责的公司。可是后来呢,公司职员的遴选,内部的权力斗争,帮派冲突,风气的恶化和扭曲,丛林法则的突兀以及不合理的治理结构和薪酬,激励机制是所罗门走下坡路的标志,也是原因。真心觉得一个公司的文化非常重要,特定需求的工作岗位挑选了带有特定特点的员工,而员工身上的同一特质也塑造了整个独门或企业的文化。4.等待市场回头需要勇气和耐心市场的不理性运行可能会在戛然而止,也可能会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站在理性一方面的少数者可能需要承受巨额的亏损,面临巨大的压力(信心动摇,饱受质疑和中伤等),可怕的是这种煎熬会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5.警惕过度的负债消费消费应该与收入相适应。过度繁荣的消费是以实际的收入为支撑的呢还是我们日益增长的负债?不知不觉中我们的个人小作坊的负债水平到了什么水平呢?而这背后,是对金融知识的合理运用来熨平我们整个生命周期的收支还是对我们的需求,我们的财务状况的曲解从而刺激了我们的不理性消费?6.大而不倒联邦政府在次贷危机之际,用纳税人的钱拯救了华尔街的大企业,以避免自然选择导致的危机的蔓延会拖垮整个国家,然而政府的隐性担保足以会促发道德风险,功过是非不好说,谁又能知道假如当初选择了另一条路结果会是如何呢 (个人觉得《大而不倒》这本书不错)7.并购&垃圾债券书中有提及并提供了进一步了解和方向(最近打算看一些这方面的书)

我只对 大根子 感兴趣

断断续续一个月时间,终于看完了此书。正值中国股市跌的山崩地裂,我对经济也没有了以往的兴趣。但不得不说,作者的文笔很赞,能用幽默的笔法,把紧张又枯燥的资本运作过程向我们描述的如此清楚和生动。这种生活我们也许一辈子也不能遇到,但资本市场的规律却可以映射到我们具体的生活经济中去。也许书中那些生涩的术语让我们抓耳挠腮,但是我很肯定地说,那些“大根子”的活,确是再明白不过的生活真谛。别错过。嗯,从现在开始,我只对大根子感兴趣!

交易员必读

又不得不提到翻译的问题,这本书我有英文的电子版,写得很好,但是懒惰得我没有耐心读下去,于是买了中文版,看到几十页,又看不下去了。除了奇怪得人名,还有一些很生硬得词语,在读过得众多译著里,这本已经算是很不错得了。越往后看,越引人入胜。给我们讲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得华尔街,一个公司如何从债券之王,最后衰落,轰然倒下。未来不可预制,市场难以预料,但是参与者的心态和非理性的癫狂几乎都是不断循环的,由贪婪到恐惧,由恐惧到贪婪,循环往复,引无数英雄尽折腰。而市场里面的尔虞我诈,大小阴谋,钩心斗角,对于一个刚刚入市的“Fish”有很大的启示,看完了中文版,让我有勇气重新开始读完英文版,好书,值得一读!

从“banker”到“金融农民工”的五厘米

刚从本科毕业踏进研究生院大门的时候,时常去听毕业师兄师姐们的职业辅导、讲座交流。往往每月都有好几场,讲者以毕业两三年的师兄为主,师姐比例很少。师兄们意气风发,风度翩翩,买方卖方,证券基金,投行研究,外资国有。正是那时候,从师兄口中听到一个掷地有声、字正腔圆的词:banker,主要是外资投资银行部门对从业人员的称谓,有时也泛指。那是在2009、2010年。而两年过后,我曾参加一位同班女生和一位毕业师兄的婚礼,音乐响起的时候,我忽然明白了职业辅导其实也隐含了爱情辅导以及进一步的婚姻辅导;也同时明白了归校讲座的为何总是师兄多于师姐。此乃后话。banker这个词是如此的优雅,以至于能够抽象而华丽概括整个美好的金融职业生涯,毫无悬念的引导了大多数在校学生的金融向往。师兄师姐讲座之余,按惯例也推荐一些职业入门书籍,其中就包含这本讲述所罗门债券部门的《说谎者的扑克牌》。书中描写的扑克、谎言、美元这些活色鲜香的场景,让人联想到90年代的香港赌场电影;而其中提到的概率论、期权定价这样的深奥专业知识,自然又让金融这个行业和那些肤浅的赌局划清了界限,反过来与自己平日里苦逼抱啃的那些数学习题融为一体。细细品读书中的细节,畅想未来,仿佛自己已经站在了浪潮之巅,紧紧抓住了时代的脉搏,嘴角慢慢的露出了自信的笑容。后来,我们这些坐在台下的师弟师妹们也一拨又一拨的毕业,进入到工作角色中,同当年的师兄们一样。然而,时代也按它自己的脚步在一步一步往前走。师兄们当年的“无意间”提到的年终奖的诱人数字,当年并没有在我们身上兑现。此时我们已经清楚,迈克尔·路易斯们在所罗门时所经历的那个疯狂的债券泡沫时代;更重要的是,现在转过头我们也很容易看清,2009年的四万亿人民币大水推起来的滔天海浪,那正是师兄们回来讲座的时候。现在潮水已经褪去,地方政府巨额债务和房地产价格两块巨大的礁石露出。当年那些刚毕业的师兄们,也仅仅是碰巧赤着脚在沙滩上捡到了几颗潮水冲上来的贝壳而已。现在人们已经站在海滩上细数,潮水褪去前,究竟是哪些人在裸泳。无论是内资还是外资的金融机构,近一年来已经很少有人再自称“banker”了。更多的新入行的从业者将自己戏称为“屌丝从业人员”或“金融农民工”,用各种各样的段子来自嘲取乐。而今距离四万亿的潮水升起,也仅仅过去五年,对于大周期而言,何其短暂。正如动画片《秒速五厘米》中所说:“樱花落下的速度,是每秒五厘米”,这五年时间,也仅仅相当于樱花飘落的一秒钟而已。然而对于一个追求快乐的人而言,“banker”时代,“民工”时代,各有喜乐。冬至花败,春暖花开,皆为人间风月。你能做的,并无其他,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如此而已。

《说谎者的扑克牌——华尔街的投资游戏》读书摘要

作者适逢华尔街投行从选材到产品变革的一个阶段,尤其是在所罗门兄弟公司目睹了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的兴起,并且旁观了垃圾债券的兴起,作为债券销售部门的一员,这本书主要是比较生动真切的讲述了所罗门兄弟公司及其债券部(尤其是抵押债券部门及其产品)盛极而衰的过程(很短暂)、销售部门推销员的丛林生存法则和一小部分投行竞争场面,而对股权交易部门的认识则有所偏颇,对抵押贷款证券化之外的其他金融产品设计的奥妙也接触较少;有志于做金融产品销售(包括债券、衍生品、基金产品等推销)的人,一定应该看看这本书,应该还是很有助益的。其实,仔细翻阅本书,会发现,三分之一篇幅在讲进入所罗门公司和实习生培训的过程,三分之一侧面描述所罗门兄弟公司及抵押部兴衰史,只有三分之一是关于作者从“基克”(新手推销员)到熟手的过程,仔细讲到的只有三个产品的销售过程,其实,作者从1985年12月加入到1988年2月离开,两年多一点的时间,在投行行业,其实真的做不了多少事情,刚刚完成基础积累而已,所以,如果有些在投行行业混迹不到5年的人(尤其是在大投行当螺丝钉的),大谈对投资银行业和投资的认识的时候,大部分人其实都是粗浅不足道的,包括某些经常拿著名投行经历说事的主持人。(当然,也有时间短而认识深刻的人,勤奋和学习能力不同,毕竟有人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不可一概而论)。作者在序里面的话对本书概况非常精确,“同所罗门公司的交易师们一起度过的日子,是我有幸在那些以其影响塑造了一个时代的事件发生时,恰好位于漩涡中心的位置”,“”有些情节取材于我本人,但是整个故事并不是我自己的经验“,只是“有一种感同身受之慨”,“也许我应该做讲故事的人,而不是依旧生活在故事当中”。说实话,愿意花时间写书和敢于写书的投行人士,真的挺少的……书中关于所罗门兄弟公司倒下、抵押债券部人员的急速流失,也确实值得思考。投行人员历来是流动性最强的一批人,因为做了多少贡献、得到多少钱,都是非常明显的;而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通常都会高估自己的贡献,投行的收益与个人得到的现金之间的差距必然非常明显。尤其是在某个投行具有某方面专长的时候,比如所罗门兄弟率先推出了抵押债券产品,其他投行都会简单的依靠挖人而得到产品设计思路、运作经验、甚至成熟客户,那么,新东家给予更高的职位和更多的钱,是完全值得的,也是老东家不可能出得起的价钱。但是,难道真的只有更多的钱才能留住人么?除非同样水平的人,在一个机构中可以创造更高的收益,而别的机构则不成,也就是说投行机构要建设好自身的平台价值,到底什么呢?也许要等到看完《高盛帝国》才能有相对全面的认识。内容概要:第二章,如何进入所罗门兄弟公司的过程,以及如何进入投行的评论,还是有较大现实性的,对于期望进入投行的朋友有借鉴意义,就是尽量不要通过正规渠道递简历等面试,投行业务也需要你学会更好的利用人脉交际手段。第三、第四章,实习生在投行的培训经历(不是每个投行都是这样的)和生存法则(绝大部分投行都是这样的)。第五至七章,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的兴起(金融产品的成功推出,主要就是通过风险和收益因素拆分重组,然后得到法律和政策的准许,然后成功推销给买家)和所罗门兄弟公司盛极而衰的过程(金融产业的关键还是在于人,核心人力资源的管理和激励能力不足是所罗门公司倒下的根本原因,而且公司高层已经失去了与客户直接联系、听取客户需求的通道,也就无从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管理体系,当然直接因素还是会反映在风险失控和金融产品推广乏力上)。第八章至末尾,从“基克”(新手推销员)到游刃有余的推销员的成长历程,最后亲历了所罗门兄弟公司员工流失和盛极而衰的过程。其实,无论单独的推销员、还是整个投行经济机构,经营策略和赚钱的秘诀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称和专业长处(真的帮人赚钱,或者说识别投资机会,是需要苦学、苦研加长时间认真关注的苦工的),绝大部分时候帮人赚钱(筛选并卖出好产品),偶尔有意识的卖一点不赚钱(或者风险与回报不匹配)的金融产品,来最大限度获得中介、或咨询、或资产托管收益。摘录评论1:第17页,作者提到他认为没有人愿意学习经济学,这个结论是“经济学称之为基于偶然性的经验主义”,在我看来,经济学本身也是一种“巧妙利用数据的经验主义”,在人类对经济行为背后的人类行为研究还没有达到一定深度的时候,把经济学研究深入到数量化的水平,大部分研究成果将只是统计结果,而这种统计结果往往会由于采样的不充分,反而导致了错误认识客观世界,忽略了一些因素的影响,个人觉得绝对不能拿来指导投资。而一些相对大而化之的逻辑性分析结果,倒反而更加有价值,比如经济周期,再比如张五常先生的一些定性分析结论。摘录评论2:第30页,“理解市场意味着洞察别人的弱点,所谓的傻瓜无非就是高买低卖的人。债券的价值无非就是有能力为它定出合适的价格的人所愿意支付的数额。”摘录评论3:第83-89页,抵押债券业务的设计原理,其中大部分商业逻辑实际上也是衍生品设计的共通原理,只不过越来越复杂而已,导致无法再看到真实的风险关系。摘录评论4:第105-110页,抵押债券业务兴起原因,政策是影响金融的极重要因素,即使某种产品确实存在市场需求,成功也需要这种偶然性机遇的启动,对的人在对的时间有充分准备做了对的事情,才成就了所罗门的抵押债券业务爆发,垃圾债券也是如此。摘录评论5:第182-184页,亚历山大的两种投资思考和投资建议模式,对于投资思考很有借鉴意义(当然,能做到这两点需要对经济、商业和金融的知识和现实操作能力,知识和经验越深厚全面,越能提前抓住别人看不到的机会,抓住市场波动赚钱才是“快钱”,其实也就是一种博傻)。一是“反向法”,“如果所有的投资者都在做同样的事,他就会积极的寻找对着干的机会”,“人人都希望自己有这个本事,但没人敢这样干,他们的理由让人感到悲哀,因为没人愿意被别人看成是傻瓜。投资者宁愿亏钱也不愿忍受孤立的苦恼,这意味着承受别人不愿承受的风险。如果大家都没有亏,只有他们自己亏了钱,那么他们将无法推卸决策错误的责任”。(最后一句是不是也说明了,为什么国有企业做投资很难的原因)。二是“当某种重大混乱出现时,例如股市崩溃、自然灾害或欧佩克限产协议破裂,他的反应不会局限于考虑投资者的当下利益,他还会考虑第二步和第三步的效果。”具体应用案例请看书,其中关于日本地震之后的案例很有实践意义,地震之后应该先买保险公司股票(因为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赔偿已经有所分担,不会像股价反映出来的那么严重)、再买日本政府债券(政府会降低利率挽救经济并鼓励重建)、再买入日元(日元会回流用于重建,卖出其他外币会导致日元升值)——实际效果如何、逻辑是否成立,取决于当时的实际市场反应和具体情况,这方面我不熟悉,无法确定案例操作可行性。摘录评论6:第187-190页,做“最优级”产品(最难卖的)的好处,得到老板的关注,其实,在任何企业都是如此,完成老板最关注的工作会得到最大的重视,当然,也有不良后果,就是老板会经常按照这个标准来要求你。所以,本质的问题是,没有建立效益与激励的对应核算机制,没有全局思考定位的人力资源体系,就导致企业晋升和激励都是“人治”的状态,结果就会导致,大家都不做配合或基础工作,而部分能力较强的人员也会受到超负荷使用,最终因老板不能忍受的“未能完成”而再次被遗弃——没有人能永远发挥出最好水平。摘录评论7:第194-197页,简单的衍生品设计及推广过程,先按照产品风险收益情况与市场需求的对接情形,按照法律和金融要求进行拆分重组,然后努力获得政府监管部门的许可(游说),最后再在金融市场销售出去。其后一部分都是投行内部争名夺利的实际经历,根据我的经验,对于投行内部的文化和人员特点,这种事在每个机构都会比较常见。摘录评论8:第223-235页,垃圾债券的发展史,当然顺道也包括恶意并购的发展。与抵押债券发展类似,就是要发现市场并且不断的推销,获得投资者的认可,垃圾债券也需要有大量的发行者和投资者,市场规模一定要大,才能够充分分担风险,获得较好的收益。其实,垃圾债券,就是以风险投资的眼光来看待债券产品,从而发现风险和回报介于两者之间的产品。毫无疑问,米尔肯从中发现了投资价值,并且有强大的推销能力和坚韧不拔的开拓精神,才是垃圾债券产品成真。

超级精彩

世道险恶,几乎把所有人都逼成了经济学家或者金融学家,报刊杂志上各种观点不无影响着我们。想很轻松得了解投行人的生活么?看看这本畅销书,让你在开怀的时候同时会了解到金融界那帮人到底干了些啥。

记录了一个市场的潮起潮落

这本书对于了解债券市场是很好的一本入门书籍。真实而生动,同时具有宽大的视野,是本书的特点。从债市还很小、所罗门还名不见经传,到抵押债券的辉煌时期,到CMO的创造,即很多衍生工具的流行,它记录了一个市场的潮起潮落。而作为从Geek(小丑,实习生的代称)开始的短暂“投资家”之旅,也有描述,不乏对人生的思考。我喜欢这本书。

通过自己的经历,说出了华尔街债券业务的发展

所罗门一代债券市场的主导者,交易员的放荡不羁的风格成就了抵押债券部,创造了华尔街金融市场的神话。但是成败皆归于萧何,闭门造车,过度自信,不能适应金融市场的快速创新,最后让步于米尔肯的垃圾债券。昔日的华尔街故事何时在中国市场上演,我们拭目以待。

一些知识的普及

说谎者的扑克牌对我们了解什么是债券、什么是金融创新及金融衍生品、以及什么是投资银行很有意义。1、债券在国内往往是一种低风险的产品,因为我们购买的常常是国家发行的债券,但是更有意思的还是企业债券市场。2、抵押债券和垃圾债券的出现是一个金融创新和金融衍生品诞生的美妙过程。问题的关键是那些公司可以把握。特别是抵押债券,其实抵押债券标准化的过程包含了当时的领导者的远见和操作者的专业,当但还包括政府政策的转变和倾斜。3、投资银行的工作本身是一个零和游戏,如果公司要避免风险,那这个风险一定会转嫁到客户头上,里面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一个问题。4、货币、汇率、利率、国际贸易,一个相互关联的体系,在本书中有所阐述。5、确实是有聪明人,比如切尔诺贝利事件发生几分钟后,买入石油和买入土豆的指令,让我们看到了优秀的投资者(投机者)的能力。强力推荐。

One hand One million,no tear

书中有段写到,I added:"how about make it ten million?" I played liar's poker before I play it.觉得很妙,是人与人的交往才产生博弈论。

很不错

能读到这么有趣的书,实在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不过这也说明,作者本人其实更适合作作家,而不是交易员:)

尔虞我诈的经典游戏

曾经玩过citi的foreign exchange扑克牌游戏,很过瘾,于是向周围的朋友推荐。后来一个同学说她看过一本书跟我说的很相似,就借来了这本说谎者的扑克牌。看了才知道所罗门的扑克牌其实跟我玩得模拟外汇交易的游戏根本就不是一回事,虽然有点小失望,但是随着我频繁的在学习间隙拿出它,翻上十几页,我发现这本书太让人着迷了!书的作者Lewis作为曾经的明星债券推销员,以一种近乎谐谑的口吻讲述了他在20世纪80年代华尔街最风光的投资银行—所罗门兄弟公司的奇特经历。从阴差阳错进入实习生培训班,到分配到伦敦的交易大厅,从听信交易师的蛊惑把烫手山芋AT&T债券卖给第一个客户,到成为明星推销员后对交易师一句不经意的反问:“我们是一个团队吗?”,作者在短短几年内的成长经历让人不禁感叹华尔街竞争之残酷!作为曾经的局内人,作者在叙述自己还是“基克”得时候在公司里如履薄冰的那种心态有些捉摸不透。因为每个实习生想要生存下来的话必须要在培训期间表现“出色”,他其实很“出色”,但又不想表露的太明显,真是有些自相矛盾;但是到后期,在他站稳脚跟后,对自己辉煌战绩的描写可真的是不吝笔墨了。全书的结构有些零乱,中间插叙了将近半本书篇幅的历史背景,包括华尔街当时的情况,所罗门兄弟的发迹等,他本人的债券推销员生涯直到最后几章才姗姗而至。语言翻译的略显生硬,但是作为一本畅销书,这样的水平已经让人满意了。阅读下来,感觉能学到许多知识,权当丰富头脑了吧。

这就是个游戏

在美联储主席,做出决定,改变以往货币供应量随商业周期波动的模式,而将货币供应固定,货币政策的重心由控制货币转向为控制利率:货币供应量将不再随商业周期而波动,货币供应将固定下来,而利率将放开。进而使得和利率反向挂钩的债券价格也进入了波动震荡的时期,债券由一种较为保守安全的资产变为了一个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资产,美国也进入了一个债券全面兴盛繁荣的时代。而在华尔街上那些曾经被人们所忽视的债券部门,突然之间就成为了华尔街上受人敬仰追捧的一个部门,而债券部门的交易师,交易师也一跃成为了成为了华尔街上受人敬仰的人群。曾经以为公司提供财务顾问咨询收取服务费作为主要利润来源的投资银行,纷纷将业务的重点转移到债券交易这一新型的市场中,在其中争取市场份额。在早期,抵押证券蓬勃发展的时期,在之前将抵押债券部这一“冗余”的部门保留,而且不断吸收其他公司所裁减的人员的所罗门公司抵押债券部门,在其极具个性的掌门人刘易斯的带领下,最终发掘创造了抵押债券这一庞大的市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掌控了几乎全美的抵押债券交易市场,为公司创造了神话般的利润。而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其他的后来者公司逐渐的进入这个市场,引进更为复杂的金融工程模型对于债券资产进行重新分割组合,创造出更适合投资者的投资需要的产品。在市场发生这一重大变化的时刻,所罗门公司的抵押债券部门对于这一变化视而不见,最终逐渐的丧失了市场的地位。再后来,米尔肯,这位华尔街的又一位金融天才,创造了垃圾债券业务,将曾经被人们忽略的低等级的公司发行的债券重新推到了人们的面前,培育起了又一个巨额的金融交易市场,而当时作为华尔街上债券交易王者的所罗门公司对于这一变化仍然采取抵制的态度。甚至由于公司内部的权利斗争,当公司打算进入这一市场后,原有的抵押债券部门对于新成立的垃圾债券部门进行强烈的打击,使得所罗门公司彻底丧失了进入这一庞大市场的机会。作为金融市场中的中介服务机构,其应当提供服务减少市场中的摩擦,使得市场以一个更为有效地方式运行。故投资银行的业务模式并不存在一个固定的程式以及范围,随着市场的发展、监管的变化。从早期的为公司提供财务顾问服务收取顾问费用,到后来的作为市场的中介商收取佣金费用,再到现在自营业务、私募股权投资业务的发展,投资银行的业务在这之中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而那些存留下来的投资银行,不一定是这些发展变化的倡导者以及主导者,但在后来,均在这些业务上有所成就,才最终没有被市场所淘汰,在激烈的竞争中继续蓬勃的发展。金融市场的发展,应当以实体经济作为最初的出发点以及最终的落脚点,各种金融产品的创新以及业务开展是否有效,最终都要接受市场的直接检验。本书的作者,迈克尔•刘易斯,作为一个在当年华尔街上的债券交易的领头公司,所罗门公司工作过的债券推销员,以一个内部人的视角,对于华尔街的历史,乃至在那一阶段的金融的历史进行了完美的描述,同时在作者退出华尔街之后,以一个旁观者的超脱来看待这一段历史,进行了反思。金融,作为第三服务业,存在的目的以及缘由就是因为社会的运行并不像种种完美的经济理论所假设的一般,将会完美的运行,而是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着种种的摩擦:市场的供给与需求方不能够理想的对接,顺畅的进行交易;由于信息的不完美以及市场参与者的不理性,各种在市场中交易的物品无法一直处在“合理的”价格上进行交易,等等。具体到金融的市场中,由于以上所提到的种种摩擦以及市场机制不完善的存在,就使得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基金等各种金融机构有了存在的必要。在这之中,通过自身的作用,减少摩擦,使得市场运行的更加完美。而市场的特性,除了市场的参与者的特性外,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市场的监管者——政府很多政策的设定。政府政策的改变将会对于整个行业的运作模式以及利润的来源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

笔触生动

一本回忆录,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文笔。把华尔街和所罗门兄弟公司的生活写的这么生动。原书初版于89年,至今已经近20年了。不过其中的故事还是不停在上演着。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由中信出版社出版。这是我近两年看过的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外文书中校对最认真,翻译最好的了。

翻译的比贼巢好多了

整体翻译的很生动,只有少数几句看得有点莫名其妙,名称翻译有几个很搞,把Bear Stearns 翻译成比尔斯****可能倒闭前大家还没怎么听过这个公司的缘故吧。asshole屁眼???晕

圈子里的内幕-说谎者的扑克牌

   在告别晚餐上,亚历山大坚持说我作出了一个了不起的决定。他说,在他的一生中所作的最好的决定都是出乎意料的,全都是那些斩断传统的决定,接下去他走得更远。他强调说,凡是因为出乎意料而强迫自己所作的决定都是最明智的决定。   -- 摘自《商业周刊》年度最佳商业图书《说谎者的扑克牌》中的尾声,当作者准备告别债券交易生涯时,他的师父,一位顶尖级的优秀交易员鼓励他的场景    这是一本故事集,也是作者对于自己在年轻时代债券交易经历的回顾与总结,他阴差阳错地进入了80年代世界金融业的核心-华尔街的从事企业债券交易的所罗门公司,但他本质是一名作家,一位记者,一个艺术青年,所以他还是离开了,后来通过他的这本记录型的作品,成为了美国的超级畅销书作家,至少目前看来,他的人生非常成功。   该书主标题-说谎者的扑克牌,副标题-华尔街的投资游戏,由中信出版社于今年1月在国内发行第一版,其印刷排版,文字翻译均远超中信的其它翻译作品,可见在出版社内部也是将其作为王牌品种,重点照顾,每本售价35圆人民币,早买早得。    经济金融类的书籍,我也看了不少,各种风格的都有,有的是案例分析,有的是人物传记,有的是实战技能,各有各的收获,但是这本是我最近遇见的最有看头的一本,就像一本名家写就的经典作品,处处给人惊喜,是当之无愧的华尔街经典叙事,是只有敏锐的观察者才能获得的素材,再经过作家出众的文艺修养和非凡的才气,才让我们可以一窥金融交易中的圈子里的秘密,知者不言,正由于作者决意离开这个不适合他的圈子,决意成为一名文学青年,所以他曝光那些金钱游戏的时候,才没有了一些不必要顾虑。   -我不想靠这种方式赚钱,我有我自己的事要做,所以我走了。- 这正是作者的洒脱之处。     在华尔街好像真的很简单:你要做到智勇双全,就可以了。   智就是算度精明,考虑好所有的因素,不要让你的对手抓住你的把柄,你的对手除了你的老师和战友,可能就是其它所有的人;勇就是心理素质,你要说起谎来,面不改色心不跳,还要震慑住那些不知道你底细的人,没有办法,为了更好的生存。   这样赚钱,是不是有点过分?放诸四海皆准的真理就不再重复了,华尔街的投资游戏就是人类历史进程的一个缩影,关于利益以及如何获得它的故事。......

满篇都是吹牛和意淫

真是很难理解这么差的书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评分。就是一个自命清高的家伙回忆一段自认为很牛逼的岁月。满篇都是自吹自擂和意淫的思想。没有一点参考性、实用性,甚至连可读性都没有。和资本之王差的太远了。

行善非本愿,施恩必图报

Michael Lewis写道:Alexander insisted at our farewell dinner that I was making a great move. The best decisions he has made in his life, he said, were completely unexpected, the ones that cut against convention. Then he went even farther. He said that every decision he has forced himself to make because it was unexpected has been a good one. It was refreshing to hear a case for unpredictability in this age of careful career planning. It would be nice if it were true.正如家父所言,生活是关于一系列的选择。在这一刻做出的选择,除非生活的车轮滚滚向前,否则你永远不知道选择的对错。今天在家里翻以前的各种作业本,找到初中时候的作文作业若干。其中一篇的一句话被老师用红笔做了记号“好!”: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为生活交上满意的答卷。现在看来,这句被疑似用烂的话的确暴露了我性格中的某些成分。人生不是考试,就算是考试,这场考试没有标准答案,连判分的参考答案都没有。我不认为如潘石屹之类的土人、周小川之类的海龟、Donald Trump之类的财富标竿、Steven Dunning之类的学术大家有资格作为别人的参考答案和生命标竿。既然没有答案,整个评价体系就成为一个唯心的东西,说得通俗易懂,就是对得起自己就足够了。在书里,Lewis写了他在IB的生活,有些忙碌、有些疯狂;一点荒谬,一点回报;很多勾心斗角,很多尔虞我诈。从所罗门这个80年代在Wall Street威震江湖里的“那个人”变成“每个人”,再到London的“大根子”,他用了2年不到的时间。但是,套用一句话:祭了刀,一把血债——他用正在下跌的AT&T债券吭了一个法国人,“他有家庭,刚买了房子,孩子在上学”。可是这就是Jungle Laws,也是爸爸提到的一句话: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在所罗门在垃圾债券市场上失利,董事会高层斗争水深火热,公司除了股权部都在亏损的时候,没有人能够相信任何人。因为这就是现实,这就是丛林,轻信的人总会亏得最惨。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现实中的帕累托最优。所以犹太人教育自己的孩子:只能相信自己。《货币战争》的开篇写了一句话:虽然没有硝烟,战争已经开始。在人人自危的时候,整个所罗门的41层终于熬成了一锅粥,三个派别不会轻易为了自己的利益妥协,都想在利益分配里多咬一口,最后就是三个和尚挑水吃的结局。想起了书一开头说几个交易师玩的游戏“Liar’s Poker”,玩的是胆识、玩的是人心、玩的是心理战。这就和桥牌是一个道理。和世界上大部分的冒险是一个道理: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合上书,倒是觉得那句“施恩必图报,行善非本愿”读来别有一番风味。

书名怎么翻成《说谎者的扑克牌》了!

那“lion's share"就要翻成“狮子的那一份”么?“A piece of cake" 就要翻成“一块蛋糕”么?岂有此理。Liar's Poker这游戏咱中国人又不是不玩,又不是没有对应的名字,怎么能拆开来翻字,不作整体来翻译呢?这游戏不就是大话王么。玩过的同学请举手!差评是给译文的。Michael Lewis的原作很好很强大。


 说谎者的扑克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