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的经济伦理学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经济学理论 > 批判的经济伦理学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4
ISBN:9787010107523
作者:李志祥
页数:215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当异化逻辑下降到次要地位时,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就开始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认为:第一,任何一种经济秩序都不是超历史的,都具有其历史性;第二,任何一种历史性的经济秩序都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而不决定于人的主观意志;第三,经济秩序的发展变化取决于它内部必然产生的矛盾,一旦它不能解决自己自身内部日益激化的矛盾,它就可能被一种新的经济秩序所取代。只有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人文关怀才能有所依托,才不至于陷入空想之中。 第二节 从商品流通批判到资本流通批判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批判,是以一对概念为基础的。这对概念就是“商品流通”与“资本流通”。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既存在着商品和商品流通,也存在着资本和资本流通。这二者之间既有一定的联系,也有本质的区别:一方面,资本是在商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商品发展的一种发达形式,资本又是商品发展的必然产物,商品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走向资本;另一方面,资本虽然也是一种商品,但这种商品形式与其他的商品形式不同,资本的出现意味着一种完全不同于过去的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生。马克思将资本诞生之前的商品关系称为“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而将资本诞生之后的商品关系称为“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资本主义形式”,或“资本生产和资本流通”。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批判,既有对商品流通的批判,也有对资本流通的批判,当然其重心在于对资本流通的批判,因为只有资本才能代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本质。 一、商品流通与资本流通 在马克思的分析中,“商品流通”与“资本流通”代表着历史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商品流通”代表着前资本主义社会,而“资本流通”则代表着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的经济批判理论是以一定的历史性为前提的。

内容概要

  李志祥,男,湖北罗田人,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伦理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先后主持省级课题三项,参撰专著《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研究》、《从马克思到德里达》等七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伦理学研究》、《道德与文明》、《江苏社会科学》等权威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异化与经济危机--马克思经济伦理理论
第一节 科学的经济批判理论
一、从宗教批判、政治批判到经济批判
二、从分配批判、交换批判到生产批判
三、从人本主义经济批判到历史唯物主义经济批判
第二节 从商品流通批判到资本流通批判
一、商品流通与资本流通
二、对商品流通的伦理批判
三、对资本流通的伦理批判
第三节 分工与大机器体系
一、社会分工与组织内部的分工
二、简单协作
三、以工厂手工业为基础的分工与协作
四、以大机器体系为基础的分工与协作
第二章 物化与阶级意识--卢卡奇经济伦理理论
第一节 从危机理论走向物化理论
一、十月革命与第二国际
二、从经济危机走向阶级意识
三、从阶级意识走向物化
第二节 物化
一、辩证法与阶级意识
二、经济物化
三、从经济物化到政治物化
第三节 物化意识与阶级意识
一、方法论前提
二、非总体性与物化意识
三、总体性方法与阶级利益
四、经济危机与阶级意识
第三章 科技与批判理论--霍克海默经济伦理理论
第一节 批判理论:早期与后期
一、批判理论与传统理论
二、早期批判理论与后期批判理论
三、批判理论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控制之源:人与自然
一、人与自然
二、控制中的理性
三、控制中的个人
四、几点分析
第三节 理性之蚀:科技与组织
一、生产管理领域与个体内在生活的消失
二、消费领域里的科技与专家
三、家庭、教育与人的内在世界
第四节 批判的出路
一、否定的新社会
二、悲观的希望
第四章 爱欲与压抑--马尔库塞经济伦理理论
第一节 以本能说为基础的人本主义经济批判理论
一、爱欲与文明
二、理性与社会
第二节 操作原则与异化劳动
一、生产劳动的归位
二、额外压抑
第三节 单向度
一、思想异化
二、思想异化的工具
三、单向度:人与社会
第四节 非压抑性文明
一、非压抑性文明的特征
二、非压抑性文明的阻碍与希望
三、创造非压抑性文明的主体
第五章 自为的人与健全的社会--弗洛姆经济伦理理论
第一节 自为的人
一、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的人道主义
二、人的特殊问题
三、性格:人性与社会
四、几点评析
第二节 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伦理批判
一、19世纪的资本主义与20世纪的资本主义
二、定量与抽象化
三、异化
四、关于生产劳动的双重分析
第三节 健全的社会
一、三条道路
二、健全社会的具体措施
三、通向健全社会之路
四、评析: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变革
第六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理论评析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理论的产生背景
一、战争与极权
二、科技、垄断与国家干预
三、工人的变化
第二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理论的主要特点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哲学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与立足于人的批判
四、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革命意识
第三节 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理论的评论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经济观
四、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组织观与消费观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

《批判的经济伦理学:从马克思到弗洛姆》是我国第一部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史研究著作,填补了我国经济伦理思想史研究的一块空白。在经济伦理思想史方面,我国学者研究得比较多的是中国经济伦理思想史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唐凯麟教授的《中国古代经济伦理思想史》和刘小枫教授的《中国近现代经济伦理的变迁》等,其次是西方经济伦理思想史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乔洪武教授的《正谊谋利——近代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研究》,还有一些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章海山教授的《经济伦理——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研究》和余达淮教授的《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研究》。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经济伦理思想研究,到目前为止只有一些零星的人头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部著作填补了我国经济伦理思想史研究的一个空白。

作者简介

《批判的经济伦理学:从马克思到弗洛姆》主要分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以人为基础的经济伦理理论,论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理论随着时代变迁而发生的理论视点和理论视角等方面的重要变化,指明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理论从历史唯物主义逐步走向人本主义唯心主义的发展历程。

图书封面


 批判的经济伦理学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