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 > 研究生/本专科 > 微观经济学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1
ISBN:9787300071701
作者:萨缪·鲍尔斯
页数:440页

内容概要

萨缪·鲍尔斯是圣菲研究所行为科学项目的主管和研究员(教授),也是锡耶纳大学的经济学教授。他是《微观经济理论的疑点和问题》和《资本主义美国的教育》两书的合作者。,此外,他最近还在《美国经济评论》、《自济学季刊》(QJE)、《经济学杂志》(The Economic Journal)

书籍目录

导言  经济学与国民财富第一部分  协调与冲突:一般性社会交往  第1章 社会交往与制度设计    制定正确的规则    协调与冲突:一个例子    博弈    社会交往的结构    协调失灵    博弈与制度    结论  第2章 自发秩序:经济生活的自组织    演化的社会科学    隔离居住:一个演化过程    行为演化建模     演化稳定性与社会结果    产权的演化    结论:制度是意外发生的?  第3章 偏好与行为    偏好、理性和行为    情境依存的偏好    社会偏好    基于实证的社会偏好函数    结论  第4章 协调失灵与制度回应    再议渔民的悲剧    防止渔民的悲剧    团队生产    协调问题的分类    结论  第5章 合作收益的分割:谈判与寻租    谈判问题    谈判力与分配结果:纳什模型    轮流出价模型中的内生谈判力    缺陷与演化扩展    寻组织租与谈判无效率    利益冲突与谈判破裂    结论第二部分  竞争与合作:资本主义制度  第6章 乌托邦资本主义:分散文协调    分散配置与基本定理    一般竞争性均衡    科斯定理    对于科斯定理的两次兰喝彩    结论  第7章 交换:契约、规范与权力    市场规范    信息不对称与委托代理关系    市场上的契约与行为    结论  第8章 就业、失业与工资    雇佣关系    ……  第9章 信贷市场、财富约束和配置无效率  第10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第三部分  变迁:制度和偏好的共生演化  第11章 制度演化和个体演化  第12章 机会、集体行动和制度创新  第13章 制度和偏好的共生演化第四部分  结论  第14章 经济治理:市场、政府和社群习题集补充阅读参考文献索引

作者简介

我们不妨把这本书看做是以教科书形式组织起来的集大成式著作,其作者是桑塔菲学派的代表人物。它总结了20多年来博弈论、行为与实验经济学、演化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对个体行为和制度演化的最新理解及应用,尤其体现了作者及其合作者提出的“制度与偏好共生演化”思路,从而迥异于我们从前见到的任何“微观经济学”教材。
相对于传统的“经济人”理性假设,它以“情境依存的偏好”为基础;相对于经典的价格理论,它代之以对交换中的契约与权力的分析;相对于标准经济学中制度分析的缺失,它把解释经济制度及其长期演化视做理论目标。虽然对于经济学的新古典传统而言,这本书无疑属“离经叛道”,但它确实处于更大的经济学和社会科学传统之内。要了解关于行为与制度的前沿进展,这本书不可不读。

图书封面


 微观经济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马歇尔将物理学的均衡概念引入经济学,使以价格均衡理论为核心的现代经济学逐渐成长为一门科学。但马歇尔却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直言不讳,认为与物理学相比,经济学更与生物学接近,乃至宣称,“经济学家的麦加应当在于经济生物学,而非经济力学”。上个世纪后半叶,博弈论和实验经济学的发展从技术角度大大推进了“经济生物学”的发展。鲍尔斯教授的《微观经济学:制度、行为与演化》一书即是一本成体系的“经济生物学”著作。一般的微观经济学教材往往先从效用谈起,而此书由组织和制度入手,将新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萨缪尔森以降的经济学体系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这本以演化视角写就的微观经济学教材,关注的问题却愈益回归古典经济学的传统,如产权、分配、社会资本、信贷约束、制度创新等,且往往由一些人类之谜或史料引发主题并给出标准模型。此书貌似革命,其实更是一种复兴。需要说明的是,鲍尔斯教授是美国桑塔费学派经济学研究的领军人物,而桑塔费研究院本身是对社会科学分工日益细微的一种反动,当然,同时也是对“统一的”社会科学传统的一种恢复。[美]萨缪尔•鲍尔斯著:《微观经济学:行为,制度与演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58元。
  •     第一次知道鲍尔斯的名字,是在阅读汪丁丁老师的《制度分析基础讲义》的过程中了解的。鲍尔斯和金提斯都是属于桑塔菲研究中心的代表性人物。汪丁丁老师和叶航老师似乎对于桑塔菲学派都比较欣赏。不过,当时也只是知道他的名字而已,对于他的思想并没有太深的认识。07年9月份在书店看到了鲍尔斯的《微观经济学:行为,制度与演化》。本人虽然是属于主流经济学的忠实信徒。不过对于一些比较前沿的“另类”思想也会有所关注。诺斯和威廉姆森对于微观经济学都有自己的看法,认为现有的微观经济学应该进行扩展,纳入制度分析的框架。而鲍尔斯的这本书恰恰是关注制度分析的,所以当时心血来潮,虽然价格不菲,也买下稍作一观。看了一段时间之后,深深为鲍尔斯的逻辑分析框架以及知识面折服。从书名而言,本书的分析框架会与行为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演化经济学都有或多或少的关系。不过在书中的第二大部分“竞争与合作:资本主义制度”中可以感受到鲍尔斯雄厚的主流微观经济学的功底。毕竟鲍尔斯曾经在哈佛大学主讲过高级微观经济学的课程。在这部分他首先对于福利经济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成立的基本假设条件进行了分析,并通过逻辑论证得出它们在解释现实问题时存在的一些不足。这让我想起了在郭凯的博客当中曾经提到的Rogoff对于Lucas的一些观点作出critique的过程。只有对于一些观点有明确的认识,才能够作出合理的批评。在同一章中对于“科斯定理”的评价,也同样显示了鲍尔斯的学术风范。鲍尔斯其实早期是属于深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影响比较大的经济学家。他能够对于科斯定理作出两次半喝彩,可以显示出他对于学说评价的标准是客观的。,鲍尔斯在行为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造诣也是属于出类拔萃的。在书中的第三章“偏好与行为”中,鲍尔斯介绍了K-T价值函数(即能够解释人们行为的价值函数,通过考虑状态的变化解释人们的行为,可以说是“Back to Bentham(回归边沁)”,同时,也试图把“理性”与“自利”相区别。在情境依存性的概念之中,理性会与人们的感受以及周围的环境密切相关,并不等同于理性。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农.史密斯曾经提出过"生态理性“的概念,似乎也是把理性与情感相融合。从这种意义上而言,人们在经济活动的基本前提只能是自利,而不能是理性。就像伦敦大学的宾莫尔所说的”经济人死了,经济人的自利行为会取代它吗?”鲍尔斯在书中还介绍了“社会偏好”,人们在作出某种抉择的时候,不仅需要考虑自己的感受,而且考虑自己对于他人的态度,他人行为的过程以及这些因素与自己之间的关系。这时似乎还涉及到“他心”的概念。人可能是唯一的需要考虑其他人是如何思维的动物。人们往往在竞争之中,还要选择与某些人进行合作。与此相对应的是,在主流经济学中通常不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合作”,在行为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当中也被广泛研究。行为经济学中,对于“合作”进行研究的有Fehr,Camerer,贾奇特等人,Thaler在《赢者的诅咒》一书中的第二章介绍的也是有关“cooperation"的内容:对于这一章的理解,一开始理解有所偏差,后来经过罗子俊的提醒,又经过后来的重新阅读,发现自己当初的理解确实错了。看来读书切忌”走马观花”。谈到"针锋相对”策略,不得不提的另一本书就是阿克罗德塞德的《合作的进化》,此书上海世纪出版社有中译版。对于制度的分析,鲍尔斯在书中总是习惯性地从协调失灵出发,也经常会用演化分析的方法。鲍尔斯在书中运用了大量的演化博弈论的分析方法。鲍尔斯虽然在分析方法中大量地运用了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当然也借鉴了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知识,鲍尔斯本人在生物学杂志上也经常会有一些论文发表。而且与金提斯也会与一些生物学家,人类学家一起进行一些研究),不过似乎同时也有一种“古典经济学”情结,习惯于以古典经济学的思路进行分析:例如协调失灵,信任(契约的不完全性原因在于不完全的信任和互惠水平)等等。对于有同样偏好类型的我当然也是具有吸引力了。我一向是对于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入迷,同时又为古典经济学的知识面的涵盖和语言文字的表达(古典经济学的语言表达总是给人一种神秘又不失高贵的感觉)。鲍尔斯的知识面之广是让人叹为观止的。除了经济学,心理学,生物学,在社会学,哲学,历史学等方面也都有涉猎。在阅读这本书之后,我第一次知道了理查德.道金斯,了解到他写的《自私的基因》和《盲眼钟表匠》。在“交换:契约,规范与权力”一章当中,第一次知道了希罗多德,以后才了解到希罗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历史学家(曾经著有《历史》一书)。他对于霍布斯,休谟,曼德维尔,马基亚维利等人也有很深的认识。鲍尔斯曾经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当然也不会忽略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研究的。鲍尔斯认为科斯和马克思对于企业契约的特征是有共识的,即企业的契约是通过权威的形式运行的。鲍尔斯也论证了“为什么是资本雇佣劳动”,威廉姆森认为阿尔钦的团体合作理论不能解释这一问题,资产专用性所带来的敲竹杠理论可以用来解释这一问题。鲍尔斯也采纳了这一观点,同时他也强调了信贷约束。鲍尔斯还强调了一点重要的因素:权力。对于权力的描述,最为清晰的应该是罗伯特.达尔的《论权力》了。鲍尔斯也对于“阶级”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当然,鲍尔斯的思想深度还不仅仅如此,我只是通过对于他的这本书的粗略阅读感受到他的思想的大概轮廓。想要更多更好的理解他的思想,还需要更深入的坚持不懈的阅读他的著作和相关文献。
  •     经济学的新综合[读品]李华芳http://www.dpjournal.cn经济学每隔数十年或更长的时间,就会有一个综合的过程,而往往会出现一本标志性的作品预示着新综合的过程开始了。萨缪·鲍尔斯的《微观经济学:行为,制度和演化》就是这个标志。译者将这部作品置于新制度经济学的框架下审视,认为这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但这可能低估了鲍尔斯的雄心。在萨缪尔森之后,马歇尔的局部均衡分析就变成了一种特例。也就是说,萨缪尔森将经济学分析的范围大大扩展了。整合了阿罗———德布鲁范式之后,新古典经济学将一般均衡作为基础,而不再是马歇尔的“剪刀模式”(马歇尔将供给与需求的分析画成简单的交叉线,形成剪刀的模样)了。而在鲍尔斯之后,新古典经济学也只是整个经济学中的一个特例,这意味着,将演化的视角引入到经济学分析中后,新古典的一般均衡只是演化视角下的一个特例。  汪丁丁认为这本书是“以教科书形式组织起来的集大成式著作,总结了20多年来博弈论、行为与实验经济学、演化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对个体行为和制度演化的最新理解及应用”。这精确又全面概括了鲍尔斯的工作。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都是从“理性人”假设出发来阐释整个微观经济学的,即便是杨小凯创立的新兴古典经济学,依然没有系统全面修正“理性人”假设。而鲍尔斯的做法不同于新古典传统,有点离经叛道,但从经济学发展的前景来说,鲍尔斯的做法无疑更有意义。鲍尔斯首先在导言中就重新回溯了斯密———李嘉图———马克思的这一路的学术传统,这与早年间他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有很深的关联。商务印书馆2003年曾经出版过他与金迪斯的《民主和资本主义》,是两人对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总结。而早在1990年,鲍尔斯与金迪斯合著的讨论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美国经济生活与教育改革》也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引进中国。但这两本书都没有激起反响。随后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组织引进了两人在圣塔菲研究所的系列研究,分《走向统一的社会科学》与《人类的亲社会性之谜及其他研究》两卷由世纪出版集团引进,这两本书是鲍尔斯与金迪斯以博弈论为方法、基于演化视角重新刻画经济学的论文集。但这一系列的作品并非全无联系,其中主要的思想关联是维系于“李嘉图———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传统。鲁宾斯坦就一针见血指出鲍尔斯这本《微观经济学》“从第一页始,直到最后一页,都试图理解经济制度,这有助于激励我们改进这个世界。这本著作也许是一个转折点,它把经济学拉回到其原本存在的政治经济学根系。”  以政治经济学的框架来理解鲍尔斯的“微观经济理论”,才更容易理解鲍尔斯何以对制度如此重视。迥异于其他的微观经济学一开始从“偏好、效用、理性”等概念出发,鲍尔斯开门见山说的是社会交往与制度设计,并将自发秩序的演化列于其后,在第三章才开始阐释偏好与人的行为。相较于传统的理性人假设,鲍尔斯提出了“情景依存的理性”,认为人会受到他人与周遭情景的影响,使得经济人返回到真实世界,更贴近现实。基于上述假设,鲍尔斯不仅将新古典的理性看作是情景依存理性的一种例外情况,而且也将价格机制看作是交换中契约与权力的一种。也就是说,鲍尔斯认为价格机制只是所有社会交换活动中的一个例证,而不是全部的社会活动都按照价格机制在运行。这对于经济学帝国主义是一个谨慎的回应。尽管从某种程度上说,鲍尔斯将经济学扩展到了更大的范围。鲍尔斯将自己的微观经济学理论概括为对“行为,制度与演化”的研究,具有其内在的一致性。相比之下,新古典经济学更关注的是“理性、市场与均衡”。真实世界的情况比新古典的世界要复杂很多,这也是诺贝尔奖得主科斯对当下经济学研究不满的主要缘由,科斯认为当下的经济学离真实世界越来越远,已经不是斯密传统下的政治经济学了。而鲍尔斯适时的努力,用更贴近现实也更有解释力的经济学理论,对科斯的质疑给出了一个令人满意的答复。有意思的是,在阐释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理论时,鲍尔斯对科斯定理有所谓“两次半喝彩”。鲍尔斯认为科斯关于契约谈判成本的解释是一个理论基准,值得喝一次彩;同时可以推论出法律在配置初始产权方面的重要性,值得再喝一次彩;最后半次献给科斯定理强调区分效率观点与分配公正观点,这对于现实政策有难以估量的作用。科斯应该为自己的理论终于有了知音而欣慰。从行为到制度,鲍尔斯借助博弈论令人信服地表明了“斯密关于看不见的手的隐喻、马克思关于制度发生在参与人背后的说法、哈耶克关于自发秩序的理论”有其内在的联系,并且可以通过演化的视角将它们统一在同一个理论框架下,鲍尔斯称之为“演化的社会科学”。而从制度到演化,基于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方面是个体的演化,另外一方面是制度的演化。在鲍尔斯看来,个体演化集中体现在偏好的演化上,这也体现了鲍尔斯的理论放宽了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偏好稳定不变的假设;而制度的演化尽管是一个谜,但却也体现在偏好的变化上。由此,鲍尔斯提出了解释社会变迁的动因,即基于制度与偏好的共生演化。这一思想也超越了“达尔文———威尔逊”的社会生物学理论,拓展了基因———文化共生演化的适用范围。可以不夸张地说,鲍尔斯的《微观经济学:行为,制度与演化》是继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之后,最有洞见的作品。《微观经济学》  ———行为,制度和演化  萨缪·鲍尔斯 著  江艇 洪福海 周业安等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精彩短评 (总计31条)

  •     不一样的经济学,回归古典,反映前沿。印刷质量和内容质量都不错。经济学爱好者必读的经典
  •     信息量极大 很好地平衡了数学模型和经济学洞见 非常非常好的教材
  •     如果要跟踪经济学的最新动态,那就读这本书吧!
  •     相当好的书啊!很新很透彻!
  •     该书反映了微观经济学的最新观点,演化、制度非常好作者文笔极佳翻译的也不错
  •     看的有点慢!不过很别开生面哈!我读的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读起来还是有点吃力的!
  •     总结了20多年来博弈论、行为与实验经济学、演化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对个体行为和制度演化的最新理解及应用,尤其体现了作者及其合作者提出的“制度与偏好共生演化”思路,从而迥异于我们从前见到的任何“微观经济学”教材。
  •     我很喜欢这种类型的书。
  •     一本亦史亦教材的著作
  •     挺有意思的一本书。不过还是有不少数学在里面
  •     很有价值………………………………………………………………………………
  •     根本就没读懂
  •     有意思 极力推荐
  •     鸿篇巨制
  •     非常另类和优秀的书
  •     原来学经济学的时候接触的是新古典主义及之前的经济学学理论,非常好的发展前沿和方向,不过还有要有原来经济学的基础,要不然读起来有点困难
  •     书的内容就不必说了,就是价格贵了点
  •     教你写跨期、社会偏好、双曲贴现和演化博弈论模型
  •     虽然是一本马克思主义者的经济学书籍,但却很好地印证了古典自由主义有限政府理论的正确性。
  •     太高深了 草草扫过一遍 以后再说吧.
  •     理解西方经济学不错的参考资料
  •     读了前面几章,难度有点吃不消,待过了博弈论和随机过程论之后再撸一把
  •     深夜推荐好书,看完前四章,让我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又深了一层。绝对值得一读,可当《高级微观经济学》教材来读。
  •     看的有点费劲,找不到状态
  •     非常好的演化意义上的微观经济学教科书
  •     全新的观点,精炼的文笔。但是需要慢慢看,最好有博弈论的基础。
  •     建议社会科学研究学习者以此书作为现代经济学的教材学习和思考,必将大获裨益,不要让传统经济学那因循守旧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再次束缚我们的观念,值得推荐给愿意创新者学习,因为创新没有好的思想是难以产生的。其实我亦运用此中演化之思想再向您诉说!
  •     虽说随便翻翻,读不大懂,仍然能够感觉到作者很用心。翻译得不错,精通博弈论的童鞋可以认真挑战一下。
  •     此书试图将新制度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融为一炉。
  •     经济学爱好者多多拜读
  •     这本书写的是经济学领域比较前沿的相关知识,可以拓展自己的思路,很有参考价值!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