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研究的意蕴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 > 教师用书 > 教师研究的意蕴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1
ISBN:9787504139665
作者:柳夕浪
页数:273页

章节摘录

  1.艰难的转换——教师成为研究者  “教师”与“研究”联系在一起,发生着从研究对象到研究手段、再到研究主体的艰难转换。“教师研究”不同于“经验总结”,有别于“行动研究”,也不必采用“探究”“研究型实践”等“代名词”,它意味着对自上而下的“知识生产机器”的挑战,一种新的研究理念开始得到确认。  意义蕴含于过程之中。“教师”与“研究”联系在一起,发生着从研究对象到研究手段,再到研究主体的艰难转换。这转换的过程迄今为止远远没有终结。而“教师研究”的意义便是在艰难的转换中实现的。  1.1 从“关于教师的研究”到“在教师的配合下进行研究”  人类教育的历史表明,对教师的认识与对教育的认识是同时发生、同步发展的。历史上关于教师的论述涉及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素质修养、师生关系等各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但真正将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所谓的“关于教师的科学研究”,却起步较晚。托斯顿·胡森(Husen,T.)主编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堪称第一部真正国际性的、全面反映教育研究最新成果的大型教育辞书。全书收词目45 000余条,所搜集的关于教师的研究项目一般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之后,内容涉及教师的性别、个性、期望、信念(内在教学理论)、教师角色、教学行为、教学经验与教学效果等若干方面。众多的研究把教师的性别、知识、经验、能力、个性、情感、态度、期望等个人特征作为预测教学效果的变量。研究者编制各种关于教师个人品质的测评量表,进行观察评定,寻求品质特征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关联,用来说明什么样的教师会取得教学的成功。在这类研究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受到的操纵最典型地表现在所谓的“盲法控制”中,如同学生作为被试一样,教师听从专业研究者的摆布,却不知道自己是实验对象,更不知晓研究者的目的意图。理性的狡黠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彰显。  与“盲法研究”不同,有关“在教师的配合下进行的研究”,研究者告知教师其实验意图。为了避免教师从某些与实验要求不相一致的主观愿望出发进行实验操作,研究者往往编写具体的实验操作材料,制定操作的程序、规则、要点,并对实验教师进行反复多轮的培训。譬如,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同志于20世纪60年代,在移植程序教学实验的基础上,对程序教学进行改造,运用九条心理学原则编写了“三个本子”(课本、练习本、测验本)的教材,开展中学数学“自学辅导教学实验”,规定了“启、读、练、知、结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启,就是“从旧知识引进新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读,就是阅读课文”;“练,就是做练习”;“知,就是当时知道结果”,及时反馈;结,就是课堂小结,概括全貌,纠正学生的错误,促使知识系统化。其中,“启和结是由教师在开始上课和即将下课时面向集体进行的,共占10至15分钟。中间的30至35分钟不打断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读、练、知交替进行”。“三个本子”的实验在“文革”十年动乱期问,两次夭折。粉碎“四人帮”后,得以恢复,且迅速推广至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对此,媒体曾做过不少的报道,学术界也展开过实验评论。从假设检验的需要出发,必须严格规范实验变量的操作,同时谨防实验组与控制组的混淆,以及无关变量的不当介入。“三个本子”的实验在这方面可谓是个典型。从事此类实验的教师乃是介于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必要环节,不可没有,因为专业研究者不可能进入课堂直接操作,否则有违实验规范,有碍实验推论。实验教师只能是现成实验教学材料的使用者、固定实验程序的执行者,是如同教科书、教具、测量工具一样的“实验手段”,最多不过是一个“实验助手”,“配合”研究者进行实验而已。在这里,理性不是“向自然立法”(康德语),而是“为人文立法”,强迫教师回答“理性规定的问题”。理性似乎将师生视同可以操作的化合物,将本来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过程简化为某几条学科原理、几种技术的直接应用,视为某种固定教学模式的推广使用,恐怕有些走过了头。  自20世纪中期以来,世界各地教育革新曾风靡一时,涌现出一批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项目,中学数学“自学辅导教学实验”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项目一般按“研究——发展——推广”的模式展开。“研究”主要由学科专家与课程专家来承担,形成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与框架。“发展”指在学校情境中进行小范围的试验,形成配套的课程文件(如各种课程法规、教材、教辅用书等)与课程实施的样本,这一过程仍由学科专家主导,少数中小学骨干教师作为助手。“推广”阶段则将归纳出的课程开发的一般模式、课程文件推至其他学校的课程实践中。大规模的推广是由教育行政部门与出版公司主导的。革新之初往往雄心勃勃,立意起点不能说是不高。小规模试验一般立竿见影,3~5年便取得明显成效。但一到大规模推广阶段就不那么灵验了,有的甚至遭到严重的挫折。20世纪60年代杰罗姆·布鲁纳(Bruner,J.)所领导的结构主义课程实验可以讲是遭受失败,美国70年代中期,掀起了“恢复基础”的强大教育运动,否定结构主义课程改革,主张恢复传统教育的一套做法。布鲁纳对这段历史进行反思时讲: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实在是‘天真无知’的,而最为不利的情况也许是我们在开始阶段过于理想主义了。”若干项目实验调查表明,课程决策者心目中的理想课程、学科专家编制的文本课程与学校的现实课程之间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学校是发生真正的教育的地方。课堂是现实课程建构的地方。离开了现实的学校情境,离开了教师课堂上的主动建构活动,课程终究只能处于“理想”状态或“文本”形态。众多的课程与教学改革项目研究者自己不能走进中小学课堂,又无法设计万能的“程序教学机”去替代教师,不得不想方设法争取教师的理解与配合,而实际的课程开发与实施不能像洗衣机一样批量生产。大面积推广中,课堂情境千变万化,教师既不可能,也不应该仅仅是“配合”,这迫使课程专家从“在教师的配合下进行研究”,走向“与教师一起进行研究”。

前言

  关于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问题的思考缘自八九年前发生过的一个真实故事。那时,某实验小学刚加入我主持的活动教学课题研究。为把课题前期的研讨引向深入,学校课题组设计了一道“数学题”,然后让一名数学特级教师对低、中、高三个年级段随机抽取的各20名学生进行测试。题目是这样的:一条船上载了25只羊,19头牛,还有1位船长,要求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船长的年龄是多少?测试结果是大多数学生居然都算出了具体“结果”,只有少数学生对试题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且质疑者低年级学生居多,中年级次之,高年级最少。这一结果在学校教师中引起强烈震动,并进而引发了教师们对这样一些问题的不断追问和反思:即以现有的教学方式,我们是否把学生越教越聪明了?当今的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究竟还缺少什么?  时至今日,这些问题依然困扰着我们并依然具有深刻的思考价值。  总体而言,经过了二十多年持续性的教学改革,特别是经过了近年来新课改的冲击与洗礼,中小学课堂教学整体面貌应该说已有了大的改观。在一波又一波改革的推动下,各种新的教育理论、思想、观点纷至沓来,各种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方法、技术、手段不断涌进课堂。以往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理论匮乏、方法单一、技术落后的问题已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在这样的形势下,当下的课堂似乎并不缺少新的理论、方法、技术,也不缺少改革的热情和由此带来的繁荣局面。但是,长久以来人们所期待的课堂教学应有的生机和活力为什么仍然迟迟不能激发出来?学生在课堂中的生命创造和灵性为什么依然得不到释放,甚至在日复一日的机械学习中被销蚀、磨灭?教师在面对各种新的挑战和复杂多变的教学场景时为什么依然时常表现得无所适从、茫然无助?流行于课堂的各种理论、方法、概念、话语不断变换,但课堂的面目为什么依然似曾相识,甚至千篇一律?  再回到前面的问题,我们是否把孩子越教越聪明了?正如开篇的故事所印证的,现实中一个几乎不争的事实是:随着学生年级的递升,受教育时间的增加,知识量的扩大,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反而在逐渐萎缩,问题意识、批判意识在淡漠,而对教师、书本的依赖、盲从、迷信程度则越来越严重。

内容概要

柳夕浪,1959年生,江苏人,现任江苏省海安县教育局副局长,兼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会副秘书长、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指导组成员,南通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主持教育部“九五”青年专项和“十五”重点项目研究。先后在《教育研究》《教育研

书籍目录

1.艰难的转换——教师成为研究者 1.1  从“关于教师的研究”到“在教师的配合下进行研究” 1.2  “与教师一起进行研究” 1.3 成为“教育行动研究”者吗? 1.4 教师的研究就是“教师研究”2.追寻有意义的教学——教师研究的本意 2.1 一个貌似正当的理由 2.2 让教学“内在地”成为有意义的事情 2.3 教师研究的个人意义3.实践方式的主导——教师研究的原生态 3.1 关于“研究”的若干规定的质疑 3.2 对原点的重新激活 3.3 研究活动中的实践方式 3.4 教师研究的原生态4.搭建发展的平台——教师研究活动的重构 4.1  公开作秀 4.2 有效研究活动 4.3 活动结构分析5.示例研讨——教师研究的主导活动之一 5.1 恰当定位 5.2 有效运作 5.3 实践形式a.教改试验——教师研究的主导活动之二 6.1  教改试验的魅力何在 6.2  “教育”与“试验”的内在矛盾及其处置 6.3  教改试验的操作样式 6.4 教师从事教改试验应注意些什么7.走向共生——教师研究共同体 7.1 共生理念 7.2 对话机制 7.3 学校教研组的重建8.体验流淌——教师研究成果的表达 8.1  视角 8.2 叙事 8.3 深描 8.4 洞见 8.5 建模 8.6 多声道9.尊重多样性——教师研究成果的评价 9.1 转化中的生成 9.2 内生性标准 9.3 专业自治 9.4 对话式评估附录:研究报告  1.学科规训制度下教师的“知识生产”——一项省级课题研究的始末  2.引领新潮的“课堂时装”——飘荡在公开课赛场的声音  3.对话、引领、读解与展望——关于江苏省海安县开展微型课题研究的实践与思考  4.让教师在真情言说中感悟——江苏省海安县实验小学教师撰写教育故事的故事

作者简介

《教师研究的意蕴》是在阅读、梳理众多教师研究方式的试验探索的基础上写成的,内容论及教师研究的旨趣、本然状况、活动结构、活动方式、研究共同体、成果表达与评价等若干方面。每一章独立成篇,彼此之间又有一定的内在关联,构成一个整体。书中,作者鲜明地指出:教师研究应当以不同于理念的“守门人”的方式,回归本源,踏上“回家的路”。

图书封面


 教师研究的意蕴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