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铺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 >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 十里铺

出版社:清华大学
出版日期:2007-11
ISBN:9787302160335
作者:李秋香
页数:102页

内容概要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教师,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成员。主要从事劳动政策、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劳动保障教学与研究工作。参与完成了政府职能转变、上海产业集团、上海市徐汇区人事局公务员测评等教学与实践项目。
陈志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学专家,专著有《外国建筑史》、《外国造园艺术》、《意大利古建筑散记》、《外国古建筑二十讲》等。

1989年起,在叶同宽老师的支持下,开始乡土建筑的调查和研究。1990年至2005年,由台北汉声文化基金会支持,带领建筑系师生继续展开乡土建筑的调查,十余年来主持十多个古聚落的记录和测绘,并培育出热爱传统建筑的新生代。已出版的专书有《楠溪江中游乡土建筑》、《诸葛村乡土建筑》(合著)、《婺源乡土建筑》、《关麓村乡土建筑》(合著)等,发行海内外,影响深远。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部分第一章  历史与地理背景一  周人的发祥地二  贫瘠的黄土地三  百战之地与咽喉要冲四  十里铺村的形成第二章  窑洞和窑院一  黄土高原和窑洞二  靠崖窑和沟崖窑三  窑院四  箍窑五  窑洞的十里铺第三章  窑洞的构造及施工一  窑洞的构成二  挖窑过程三  窑洞的装修四  盘炕附录  制作土坯的工具及过程第四章  窑院的构成及功能一  窑洞的分类和位置二  厨窑三  水井和渗井四  杂窑五  门楼六  卫生厕所及其他烤烟炉第五章  公共建筑一  十里铺的小庙二  邻村小庙三  文昌阁四  大车店第二部分 一  剪纸能手文谷茸二  朱秀珍大娘的故事三  寒窑婚礼四 田府的后葬礼图版篇总测绘图街道居住宗教其他工具后记

作者简介

本书文字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共有五章。第一章从历史与地理背景入手,讲述十里铺村从交通要道发展到驿站,驿站撤销后有流民定居而形成杂姓村落的过程。。第二章分析了窑洞形成的自然地理原因及各种类型,反映出其发展、演进的过程,指出十里铺村由于窑洞沿道沟两侧分布而形成的长条形的村落结构。第三章讲窑洞的构造和施工,挖窑过程往往不是一次性完成,建成后要经常维修,并且分析了窑洞必不可少的火炕的建造过程。第四章讲述窑院中各个窑洞的分类和功能,并分析了取水的水井、排水的渗井、作为安全设施和门面装饰的门楼以及卫生设施等。第五章是公共建筑,分析十里铺的两座小庙、一座文昌阁及大车店等公共建筑。第二部分为散文化的采访记录,共有四篇文章,记述了在调查十里铺的过程中采访的剪纸能手文谷茸、绣花大娘朱秀珍的故事,并从调查过程中参加的一场婚礼和一场葬礼折射出黄土高原上的乡风民俗。

图书封面


 十里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我有一个好朋友,是清华建筑系的。此女深爱文学、物理、天文等等人文性的学科,考上清华本是想读物理,被父母想办法改进了建筑系。她的那些同学天天接活画商业建筑图纸,赚钱不少,她却选了建筑史方向。建筑史是这个系里最穷的,唯一的一本公用的破笔记本电脑还得常常麻烦同学帮忙修理。那年我为了到北大面试,住在她的宿舍。他们刚刚从黄河边回来,拍了很多当地的古建筑,每天就窝在宿舍里,对着电脑,用建筑软件描出结构图和木雕纹样。非常美。他们也拍了很多黄河边上居民的照片,还有黑黑的大猪,大耳朵裹着泥,特别滑稽。那边的村民都是捧着饭碗蹲在黄土梗上吃饭的,因为穷,没什么菜,一只碗就容纳了全部的饭食。但孩子脏脏的衣服和羞涩的笑脸很可爱。他们还拓印了一些当地墓地的墓碑,不知道为什么用,也许是研究重要古建筑的家族史。晚上熄灯后,墓碑资料还没整理完,就点上蜡烛,我帮她一起抄写那些不知道死于哪个年代的人的名字,以及署名在其后的子子孙孙们的名字。看了《十里铺》,又想其多年前的那些回忆,那片黄土,黑色的猪,捧碗的人,邋遢的可爱孩子,和似乎完全没有关联的精美绝伦的雕花斗拱。一方水土和一方人,以及一方建筑和文化,是怎么产生关系的?《十里铺》讲的就是关于黄河边上,人和这片水土的关系,以及窑洞的来历。为什么会有窑洞这样的居住方式?看过之后就能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自然怎么会产生那么多物种,这里面的原因有多奇妙,人类的创造就同样有多奇妙。      还曾经看过一部纪录片,讲的是福建客家土楼的建筑特色,同样做了人文历史方面的采访,分析土楼建筑特点的产生原因。    这种对自然和历史的尊重,对资源的珍惜,创造了建筑的多样性,也保留了人类与生俱来的想象力和浪漫情怀。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一方水土和一方人的美妙关系。
  •     总体感觉不错,有特色,有内容,够专业,值得购买,唯一不足就是价格太高!
  •     中国国土上多样的建筑形态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会有窑洞这样的居住方式?看过之后就能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自然怎么会产生那么多物种,这里面的原因有多奇妙,人类的创造就同样有多奇妙。还看过一部纪录片,讲的是福建客家土楼的建筑特色,同样做了人文历史方面的采访和分析。非常好。小时候做游戏,会用积木搭出奇形怪状的小房子,在土里挖洞,或者在纸上画。长大了,看管了城市的大楼,或许会觉得童年的游戏很不现实。但是慢慢才知道,只有尊重自然环境,珍惜资源,保持多样性,才能保留人类与射国内居来的想象力和浪漫。
  •     蛮好的一本介绍窑洞的书,但对现在的新型窑洞比较反感,对传统生活方式几乎没有保留,太粗暴了。都说对传统的继承要从精神方面,可精神还需要物质来体现。如果传统的生活方面一点都没有保留,还算什么继承传统。
  •     没想到是96年做的调查研究。很有质感装帧的一本书。
  •     當年寫下鄉報告時買來參考的,結果隔很久被重新找出來,一邊翻一邊想起盜墓裡文錦的筆記【喂
  •     P3 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42555936
  •     悠久文化底蕴的陕西·十里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