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形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 >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 城市与形态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9-1
ISBN:9787112141135
作者:Serge Salat
页数:550页

书籍目录

序一仇保兴(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
序二Sylvie Bermann(法国驻华大使)
序三Bertrand Delcambre(法国建筑科学技术中心主席)
引言
概述树和树叶
 城市形态的生命
第一部分 城市与复杂性
 第一章 什么是城市形态
 第二章 分形城市
 第三章 勒·柯布西耶与巴黎
 分形对比
 第四章 传统的中国分形城市
 第五章 城市与时间
 形态的韧性
第二部分 密度、肌理、气候及能源
 第一章 密度的梯度变化
 第二章 密度类型的比较
 欧洲、美洲、亚洲
 第三章 城市结构与气候
 第四章 勒·柯布西耶与欧洲城市
 现代主义的不可持续性
第三部分 连接城市
 第一章 连接与编排
 第二章 构成
 步行城市与车行城市
 第三章 配置
 人性化与复杂度
 第四章 西方的道路
 第五章 东方之路
第四部分 构建城市
 第章 迷宫与网格
 第二章 构建模式
 第三章 分形构建的艺术
 第四章 古典分形秩序
 第五章 街道
 形态与仪式
 第六章 广场与花园
 第七章 动态视野
第五部分 生态社区:设计与技术
 第章 设计原则
 第二章 在上海设计样板区
 建筑师:Frangoise Labb4
 第三章 环境服务方案
 Catherine Savart、Philippe Maillard、Veolia Environment
 (法国威立雅环境集团)规划方案和新的城市服务
 第四章 协同电网
 可持续建筑环境国际促进会
 Nils Larsson、Frank Hovorka.ⅡSBE
第六部分 气候变化、效率及适应力
 第一章 减缓
 法国环境和能源管理署的Bilan Carbone
 和CASBEE评估体系
 第二章 适应、效率及适应力
 帕累托分布与结构优化
第七部分评估城市形态
 第一章 新空间指标体系
 尺度、形态、强度、多样性、复杂度
 第二章 指标与度量体系
第八部分 法国专业技能在中国的运用
 未来可持续发展城市和建筑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图片和资料来源

作者简介

《城市与形态:关于可持续城市化的研究》分析了未来可持续城市形态领域的主要问题,并通过1200幅图片、城市规划图及照片全面展示了东西方两千年城市历史,反映了对锡耶纳、威尼斯、纽约、巴西利亚、东京、北京以及上海等各类城市结构进行原始分析得出的多种结果。此外,《城市与形态:关于可持续城市化的研究》还对经奥斯曼改造的巴黎与勒•柯布西耶的光辉城市进行了详尽的对比研究,同时深入分析了中国城市。《城市与形态:关于可持续城市化的研究》通过分析具有历史意义的城市结构深入探究了可持续城市化的基本概念,如密度、连接性、功能混合以及可达性等。读者将了解有机模式、网格布局、改造以及连接城市不同尺度的隐藏秩序和分形对称。这些因素赋予城市有意义的,人性化的秩序,此类秩序培育了满足居民需求且结构类似于生态系统的社会整合和多元文化环境。《城市与形态:关于可持续城市化的研究》所述的形态学是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过程中利用的关键工具。运用形态学原理,城市可将能耗减半,提升效率。城市网络类似层次分明之叶脉的自然结构,其连接性增强了城市韧性。《城市与形态:关于可持续城市化的研究》建立了根据感知特性、公共空间、广场、街道以及视觉序列的设计来构建城市结构的方法,也为城市回归历史与回忆之地,为城市结构与建筑类型学之间建立稳固关系奠定了基础。《城市与形态:关于可持续城市化的研究》包含丰富的全新的研究成果与方法,并对复杂理论进行了实际运用,对于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决策者以及渴望了解可持续城市并推动其不断发展的各界人士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图书封面


 城市与形态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功能决定形态”从现代主义运动之后便被奉为金科玉律,尽管后人不断对此做出挑战,但至少我所接受的教育中,通过功能来确定空间布局、造型特点等是做建筑设计时的基本思路。扩展到城市设计上,城市各区域地块功能在设计中起着主导因素的作用。这本书从头到尾都把奠定了现代主义城市雏形的柯布西耶的“光辉城市”思想痛批得一钱不值(老人家还基本上能算你们法国人居然一点情面不留),并证明了传统的城市形态在千百年发展中往往会保留最初的形态结构特征,哪怕填充在结构中的功能早已改变。它想说明在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生长的系统,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形态才是主导因素,而功能是多变的。全世界各种气候下有机生长起来的城市都具有分形城市的特征,这说明这种形态对于城市系统来说,与外界在能量交换、信息交换、抵抗内外界不利灾变等方面可以做到效率最高。书里给的例子、数据翔实丰富,证明了传统城市比现代主义城市更节能、更便捷、更优美……而且我本人也极度厌恶城市林立的高楼和纵横的巨宽、晒死人、还无比boring的大马路,但是为什么我们的城市(特别是我国兴建的各种新城、开发区、大学城)都义无反顾地朝着现代主义城市的形态发展呢?现代主义的鸟瞰图确实容易打动做决策的领导,但是我也怀疑如果城市规划过程全程民主百姓们都能参与进来,造就的仍旧是“光辉城市”。我问了一些非本专业的家人朋友,很多表示还是喜欢住在新城区里出行开车,也不愿挤在老城区出行靠走。尤其是我爹,我家住在老城区生活交通一切便捷时,他坚决要搬到人烟稀少的新区,现在新区渐渐热闹起来,他又计划着要搬到更远的人烟稀少的郊外……我只是在想,每个群体都有着自己的想法,有时候设计师往往固执地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就是绝对正确的,但是真正到了实践中、到了市场中,总是发现与项目相关的每一个利益方都有自己的想法,设计师的力量太小。哪怕设计师真的有能力砸碎旧世界,却在砸完之后发现,原来自己坚持的主义错了,旧世界仍是有可取之处的。现代主义运动不是是如此嘛。最后想说,强烈建议这种大部头的书不要用铜版纸,重的要死!看书还只能正儿八经在书桌上看,捧着看太累。
  •     所谓“绿色建筑”,其实解决的是现代主义建筑自身带来的问题,有种拆墙补墙的政治正确意味。这些问题本可以不存在,因为在城市层面上原就存在更高效的形态。虽然书的重点在于“能耗”和“可持续”,但从中可以推演出现代主义在社会生态和政治空间上造成的深重罪孽。这构成雅各布斯控诉的起点。“密度学”揭示出从东京混沌的生机勃勃到光辉之城精确的死寂沉沉之间所有城市光谱的内在基因。城市的复杂度在某种层面上意味着空间的折叠度,正如“一平方英里内,威尼斯可提供1500多种选择,光辉之城只有25种,巴西利亚则少于100种而且后者还包括那些通向四百米见方街区的死胡同”。所以马可波罗的威尼斯可以成为所有的城市,其他的地方都无法替代威尼斯。与其说这是卡尔维诺文学修辞的巧妙,不如说这是他描写对象本身的丰富和深远。当城市作为社会活动的发生器,这种空间的折叠度所带来的影响将成几何数扩大到非空间的领域中,造成如同巴黎与平壤之间落差般的各色差异。一个城市所能承载的社会内容与此高度相关,所以“纽约可以大于美国,曼哈顿可以大于纽约”。分形系统体现在城市中,造就了最适宜的建筑-街区。而事实上能通过自然拣选的形态往往都是如此,这提示出“历史价值”还包含着珍贵坚韧的生命力,罗西所谓“经久之物”由此而来。

精彩短评 (总计40条)

  •     形态是一个虚概念。没有真形态,只有图式般的巴洛克专政。
  •     新城市主义的教科书。
  •     这本书太有分量了,内容应该不错吧。
  •     纸页质量是铜版纸彩色图的,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但没有我想的那么多图,但图已经比较多了,书本身的质量是很不错。值得收藏和查阅,丰富自己的城市知识。好书一本。
  •     大家之作,值得认真研读
  •     对城市规划很有帮助
  •     好教材
  •     强烈支持阿
  •     一直想买,凑着做活动果断下手
  •     写设计要点,浓缩完整,作业设计齐全,还能有教学光盘,挺好。印刷纸张不错。
  •     冲着配图去的,翻一翻。
  •     不错,研究城市设计的好书,正在学习中
  •     中法联合编著的,所以可以看到中外历史城市形态的对比,而且对城市发展分析也十分科学,含金量还是很高,就是忒重了,为什么这里定价是198,我的书是498,然道有精装和普装?
  •     感觉整个系统搭建的挺有趣的
  •     书本中的图片和材料都很不错,内容也值得一看!
  •     内容很好,翻译的太差
  •     很厚,印刷精美,内容来不及细看。从装帧看,很实惠,也不贵。
  •     先大概翻了一下,书还不错,就是用的不是环保纸,太重了,有点拿不起来~~~
  •     先前看过,是国内关于分形理论有比较深刻的解释的一本书
  •     城市规划
  •     还未阅读,待评价!
  •     对城市有新的概念,不错。
  •     为毛都这么贵
  •     书质量不错,刚开始在读。期待中
  •     叶脉状的城市道路网
  •     资料图片和数据详实令人惊叹,不过大部分都是些老掉牙的观点。用树、树叶、生命体来描述城市的理论有害无益,接下来的分形理论更是牵强,解释的随意性很大。后面拿各种类型城市做指标分析挺有意思,奈何这样的论证严密程度难以说服人吧,好多地方蒙混过关的感觉。最后推销的那个生态样板区是怎么回事?河道和路网对比了下和同里一模一样却对此只字不提,太邪门了,具体细节说明也空洞无物。总之这是一本和作者鄙视的现代主义城市一样大而无当的书
  •     蛮好的资料综述,关于建设密度和路网布局的章节很详实,但是把城市整体纳入分形理论既不是什么新观点,也比较牵强。
  •     非常好的一本书,在一个公司看到,回来就在当当上买了,质量好,内容真的很棒,对做住区规划和商业街的人会大有用处。
  •     算是一种百科全书…
  •     城市并非树形 内容讲的很透彻 值得细读
  •     知道这本书已经很久了,但今天第一次仔细翻了翻。有点惊讶的是其基本理论很多都源于萨林加罗斯,只是在其基础上补充了大量实例,虽然也有一些其他的理论补充。 可能本人受人文主义的影响太深,对这种纯粹用数字和公式来分析、评价城市的方法始终不太有好感,尽管如此,也不能否认这类方法,包括空间句法等在城市研究中确有其重要意义和价值。
  •     强烈推荐此书
  •     是被标题和书面的图案吸引了,看评价还不错,就买来翻翻看吧
  •     一本值得细读的书,很有益
  •     书本质量很好,铜版纸打印,结构清晰。
  •     5.5颗星,线索众多:高垂度与高密度的区别;柯布、曼哈顿的密度与现今的巴黎老城的密度比较;日本东京和京都地块越来越细碎却迷人的原因;揭开了柯布实际上只用了14平米/人的面积来计算300万人的城市(如果按照现在标准,柯布的城市容量将被砍去一半);分形在城市空间的重要性;街道的模式;简单的方格式路网却衍生出无穷的丰富性(大苹果VS花生屯);高层是另一种尽端式道路;柯布的理论实现的政策背景和战争背景;院落式住宅能效性最佳(这点论证有点不清楚);各个经典城市交叉口密度的梳理;空间句法的计算;城市容量和强度的要素等等。书里涉及了很多数学概念有些难懂,比如:秩数复杂度、逆幂率等。PS:最喜欢的一句话却很感性:街道的屋顶是苍穹。希望有一天可以设计出这样的场所。
  •     内容很翔实读起来太无聊了……
  •     虽然自己也不太懂,看完除了感慨外国学者的认真外,还在琢磨这个书花了多少经费。城市形态研究与我国城市挂钩,感觉一些理论探讨和技术方法思考带着明显的推销。当然,这有助于我们理解国外相关研究方法,但是深度有限,表达方式可供借鉴,观点但未必新意。除了尺度与分形这一块较为有趣(分形仍有牵强之处),其余章节与其他论著除实例应用不同外,观点大致相同。总体而言,算是一本图文并茂,有助于了解城市形态理论核心观点及较新地图术的大本论著。
  •     貌似不错 对做城市设计有帮助
  •     图面很精美~系统介绍,很全面~~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