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总目 全两册》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古籍 > 史类 > 四库全书总目 全两册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3-8
ISBN:9787101002591
作者:永瑢
页数:2160页

读《四库全书总目》

考证丰富,旁征博引,对于全面了解和专门研究古代中国典籍十分有用。不过有很多地方歌功颂德,近于阿谀。有的地方则因人废书,用现代眼光看销毁了很多材料。十三经注疏的颁布和四库全书的编撰,实际上使清代学人走进了一条考据的死胡同。春秋繁露后对于三传的评论有意思<诸葛书>对杜佑《通典》评价很高,尤其是在保留了训诂材料方面。对兵家的点评很精当,尤其对戚继光的著作评价很高,值得留意。s古今刀剑录,茶经,北山酒经,这些都挺有意思。对宋濂评价很高。其实有点像品酒书。

浙本的初印與後印

浙本的初印與後印一九六五年中華書局拼接縮影印本《四庫全書總目》是《四庫全書總目》傳播史上影響最大的版本。崔富章的《四庫全書總目版本考辨》是研究《四庫全書總目》傳播史所繞不過去的重要論文。[1]崔文在列舉浙刻本初印、後印之別時,稱最明顯的標識是卷三《郭氏傳家易說》十一卷,[2]初印本誤作“家傳”,續印時挖改之。[3](著重號為崔文原有)[4]而後又在介紹一九六五年六月中華書局拼接縮影印浙本時,稱其以乾隆六十年浙刻初印本為底本,[5]此言可由六五年中華本書後校記證明,[6]其言“一二頁上欄二五行家傳 當作傳家”。[7]既未挖改,則底本當為浙刻初印本。《四庫全書總目》傳播史上對於浙本、殿本兩個系統的關係眾說紛紜,而累計印量逾三萬的六五年中華本《出版說明》中的“浙本據殿本重刻”一句又造成了更大的攪擾。[8]實際上浙本的刊刻比殿本要早,無論是六五年中華本後的《阮元附紀》[9]還是任松如的《四庫全書答問》[10]都可證明浙本在乾隆五十九年開刻。[11]而殿本最終定稿則遲至乾隆六十年(1795年)十一月才“校勘完竣,隨加緊刊刻畢工”,初版總共刷印一百部,其中四部經由“武英殿總裁照式裝潢,送四閣分貯”,其餘則備宮內各處陳設及皇帝賞賜臣下之用。“是書便於翻閱,欲得之人自多”,為此副總裁曹文埴更奏請“照向辦官書之例,集工刷印,發交京城各書坊領售”。[12](《纂修四庫全書檔案》乾隆六十年十一月十六日曹文埴奏摺)[13]關於浙本與殿本中的避諱問題。司馬朝軍《四庫全書總目研究》作:殿本與浙本避諱用字不同:“琰”字殿本缺末筆,浙本改作“琬”。[14]崔文在比較殿本和浙本時,則明言殿本“琰”字挖改作“”,浙本改刻“琬”或“炎”。而在描述浙江圖書館所藏太史連紙浙刻後印本時,說此本“琰”皆改作“琬”,係嘉慶間印本。[15]而查檢六五年中華本《四庫全書總目》,發現為避諱,將書名“琰”改作“炎”的有兩處,分別為《明名臣琬琰錄》和《名臣碑傳琬琰集》,蓋書名原有一“琬”字,只得作“炎”;將人名“琰”改作“琬”的有五位,共計十八處,而另有一處將李顒改作“李容”。[16]據閻崇年《正說清朝十二帝》:嘉慶本名永琰,乾隆考慮君主名諱,“永”字為常用字,避諱不便,命將永琰的“永”字,改為不常見的“顒”字。永琰繼位之後,就改稱為“顒琰”。[17]而具體改名日期則未有給出。查閱清史稿高宗和仁宗本紀皆未言及改名之事。[18]若如閻文所言:永琰繼位之後,就改稱為“顒琰”。則浙本上避諱改李顒為李容乃嘉慶年間所為。或曰:新帝登基會將先帝年號沿用至來年再行改元。然查李崇智編著《中國歷代年號考(修訂本)》,嘉慶並未沿用乾隆年號。[19]或曰:古人亦有避太子諱之慣習。陳垣《史諱舉例》中即有例證。[20]吳十洲著《乾隆一日》中恰收有乾隆帝立儲密詔,頒佈於乾隆六十年九月三日,內含有關永琰改名顒琰之內容。[21]據此可知,浙本於乾隆五十九年奏請刊刻,至六十年九月初三永琰改名當仍在刻印中,而六五年中華本後的《阮元附記》中有“學政臣阮元本奉命直文淵閣事,又籍隸揚州。揚州大觀堂所建閣曰文匯。在鎮江金山者曰文宗。每見江淮人士,瞻閱二閣,感恩被教,忻幸難名。茲複奉命視學兩浙,得仰瞻文瀾閣於杭州之西湖,而是書適刊成。士林傳播,家有一編。由此得以津逮全書,廣所未見”之語,[22]可見此附記當於乾隆六十年十一月初一後寫成。[23]考張鑑等所撰《阮元年譜》,阮元自乾隆五十二年元月下令頒發南三閣書著交兩江、兩浙“鹽政等陸續領運”至六十年離魯赴任浙江學政這段時間內,[24]未曾涉足南三閣之地界,且阮元從未去過杭州。而王章濤本《阮元年譜》載:(乾隆六十年)十一月,阮元方抵浙江學政任,即訪盧文弨,得知其故世,十分惋惜。[25]十一二月間,焦循客阮元浙江學政署,協同阮元從杭州文瀾閣《四庫全書》中抄得元李冶《測圓海鏡》一書,複得丁傑持贈是書舊本。[26]此可證嘉慶元年之前,阮元已涉足文瀾閣。那麼浙本當于嘉慶元年前刊刻完成。而殿本最終定稿則至少在乾隆六十年十一月十六日之後才開始刊刻,完成當在嘉慶元年。[27]臺灣藝文印書館據同治七年廣東書局本影印,“琰”改作“”。[28]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殿本《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其弁言稱:本館此次所印行者,乃文淵閣所藏武英殿刻本《總目》。《總目》寫本現已不傳,此為最早之刊本。按《總目》於乾隆三十九年(1774)已大體編制就緒,嗣復經詳細釐定,至四十六年全部告竣進呈。唯經高宗覽畢,復發下改正。且當時纂辦各書擬輯入四庫者,尚有多種正在趕辦中,此後數年,陸續收入,《總目》亦續有增改,乃至於武英殿刊刻期中,亦隨時於板中改正。殿本《總目》在乾隆六十年(1795)刻成頒發。浙江地方官府借文瀾閣本翻刻,為外省印行《總目》最早者,稱為杭本或浙本。嗣後復有揚州小字本,湖州沈氏刊本,以及同治七年廣東書局刊本,皆據浙本重刻,《總目》一書遂得廣泛流傳。清末民初又有多種石印本,大多據粵本翻刻,訛誤甚多,而最初之殿本,流傳反稀。書貴初刻,殿本之雅致清晰,實非他本所能及,今特將文淵閣所藏殿版《總目》景印,讀者可藉此考見《總目》之原始面貌,當為愛讀此書者所樂聞。--------------------------------------------------------------------------------[1] 載《文史》第三十五輯,第159頁。《文史》第三十五輯 中華書局 1992年6月第1版 1992年6月第1次印刷[2] 《四庫全書總目》,卷三(易類 經部三),一二頁上欄。《四庫全書總目》 [清]永瑢 等撰 中華書局 1965年6月第1版 2003年8月北京第7次印刷《郭氏家傳易說》·十一卷(浙江鄭大節家藏本)宋郭雍撰。雍字子和,洛陽人。父忠孝,受業於程子,著《兼山易解》。靖康中為永興軍路提刑,死難。《宋史·忠義傳》附載《唐重傳》內。忠孝沒後,遺書散逸。雍南渡後隱居峽州長楊山谷,著為此書。其說一本於忠孝,故以“傳家”為名。乾道中,守臣薦於朝,召之不起,賜號“沖晦處士”,後更賜稱“頤正先生”。遣官受所欲言,乃以此書進。事蹟具《宋史·隱逸傳》。朱子雲:“《兼山易》,溺於象數之學。”陸遊《跋兼山易說》,則謂“程氏《易》學,立之父子實傳之”。立之,忠孝字也。忠孝書自《大易粹言》所引外,別無完本。今觀雍書,則大抵剖析義理,與程《傳》相似。其謂“《易》之為書,其道其辭,皆由象出,未有忘象而知《易》者。如首腹馬牛之類,或時可忘,此象之末也”云云,實非專主象數者,遊所跋或近實也。至雍又不以卦辭為《彖》,而謂觀乎《彖辭》者,即孔子自謂其《彖傳》。馮椅《厚齋易學》,深斥其非,則公論也。朱彝尊《經義考》謂“雍原書不傳,僅散見《大易粹言》中”。此本十一卷,與宋志相合,蓋猶舊本,彝尊偶未見也。陳振孫《書錄解題》作六卷。考《中興書目》別有雍《卦爻旨要》六卷,殆誤以彼之卷數為此之卷數歟?《四庫提要分撰稿》上海書店出版社 吳格 樂怡 標校 2006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第6頁翁方綱稿郭氏傳家易說十一卷 宋郭雍撰(4/238)郭雍《傳家易說》十一卷,凡八冊。除逐字逐句應改者皆已改正,不另粘簽外,其關於寫式、必須聲說者,謹粘簽三十一條。十月二十二日分出校辦,至十一月初三日辦訖交館。“紹興辛未”仲夏,朱彝尊《經義考》作“辛亥”。辛亥是紹興元年,雍序自言伊川歿時方四歲,伊川卒於大觀元年丁亥,則雍生於崇寧三年甲申,至紹興辛亥纔二十八歲,當以辛未為是。以下《繫辭》、《說卦》、《序卦》、《雜卦》四條,已分見於本書各卷之首。蓋《文言》以上所論皆上下經,故須列於卷首,而卷內則無之;《繫辭》以下所論皆傳,故分列於卷內,而卷首則無之,郭氏原書必如此也。惟此抄本則下七冊是其原抄藏之本,而茲首冊則是另抄補入之本,蓋原書首冊已失,收藏家即從《大易粹言》抄補之,以足此首冊也。而《大易粹言》則係提□於卷首,乃是《大易粹言》輯書之體例,非郭氏原書樣矣。今□□存此四條,是與本書卷內相複,似以刪去為是。謹簽候酌。(添此二簽,則是三十三條,末卷末頁又改一條。)謹按:宋郭雍《傳家易說》十一卷,凡八冊,山陰祁氏澹生堂藏抄本。宋乾道中洛陽沖晦處士郭雍子和著。前有自序暨論《易》卦爻諸條。其書言理,不言象數,以六十四卦為文王所重,又以《繫辭》內所稱“彖繫”者為夫子自言,所繫之辭,大旨尊程《傳》。其父忠孝,伊川門人也。自序在紹興辛未仲夏,朱彝尊《經義考》作“辛亥”。辛亥是紹興元年,雍序自言伊川歿時方四歲,伊川卒於大觀元年丁亥,則雍生於崇寧三年甲申,至紹興辛亥纔二十八歲,當以辛未為是。辛未是紹興二十一年,雍年四十八矣。迨隆興甲申,雍年六十一。是年六月,右奉直大夫知袁州軍州主管學事兼管內勸農營田事賜紫金魚袋曾伋奉詔搜羅遺逸,以雍學行薦於朝,復以其書傳於學者,為跋其後,今此跋具載卷末。至淳熙丙午,提學趙善譽復薦之,朝廷遣官受所欲言,始於其家得此書六卷,其時雍年已八十有三。此見陳振孫《書錄解題》。第不知其以為六卷者何也。抄本卷末有“考異”二葉,題雲“前夷陵謝主簿本”,凡與卷內多出字句者數處。蓋此書抄本頗罕見,而彝尊《經義考》雲十一卷闕,今惟《大易粹言》所載存。《大易粹言》者,淳熙二年九月溫陵曾穜獻之,集二程子、張子、廣平遊氏酢、龜山楊氏時、兼山郭氏忠孝、白雲郭氏雍七家《易》解而成書。總論三卷,六十四卦卦為一卷,《繫辭傳》上下各二為四卷,《說卦》一卷,《序》、《雜卦》合一卷,合七十三卷,凡涉取之書,文集、語錄等七十五種,而白雲郭氏《蓍卦辨疑》、《中庸解》、《性說》三書亦間見焉。今郭氏《易說》之原本既罕見,而抄傳者遂據曾氏《粹言》所載以為郭氏之全書,蓋《粹言》所用皆全文也。然此抄本則字句與《粹言》微有不同,且有多出者。又卷末有謝本考證,則非出於《粹言》者也。彝尊等於祁氏之書當無不寓目者,而此本實未之見也。第一冊則祁氏藏本已亡,乃後人用《粹言》補之者爾。乾隆三十九年十一月朔日校上。(格按:《四庫全書總目》“經部易類”三著錄《郭氏傳家易說》十一卷。)亦載(清)翁方綱 纂 吳格 整理《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2005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第387頁姚鼐稿,今四库提要采用姚鼐稿。[3] 《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整理本)》,第20頁。卷三 郭氏傳家易說十一卷 浙江鄭大節家藏本 注①浙本作《郭氏家傳易說》。書後附有《四庫全書總目》版本,乾隆六十年謝啟昆刻本即浙本,杭州小字本。崔文發表於1992年,而整理本1997年出版,整理本僅簡單注明浙本作《郭氏家傳易說》。《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整理本)》 四庫全書研究所 整理 中華書局 1997年1月第1版 1997年1月第1次印刷[4] 《文史》第三十五輯,第161頁。[5] 《文史》第三十五輯,第164頁。而在《雪泥鴻爪: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紀念文集》第141頁上誤作以乾隆六十年浙刻後印本為底本。《雪泥鴻爪: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紀念文集》 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 編 中華書局 2003年8月第1版 2003年8月北京第1次印刷[6]周德清《中原音韻》共分十九個韻類,第十八韻為監鹹,浙本(一八二八頁下欄)誤作鹽鹹,此錯誤未見於校記。《漢語史稿》第二章 語音的發展 第廿一節 中古韻母發展的一般敍述 135頁《漢語史稿》王力 中華書局1980年6月新1版 2003年6月北京第7次印刷[7] 《四庫全書總目》,校記,一頁。[8] 持這種觀點的還有洪業。《洪業論學集》中華書局洪業著1981年3月第1版 1981年3月北京第1次印刷《四庫全書總目及未收書目引得序》53頁 五十二年四月初二日軍機處檔有撤出李清各書辦法,中謂“現在刊刻《總目》,應一併查明改正”;則《總目》已在刊刻中而亦隨時有於板中作改正也。殿板《總目》究於何時告成頒發,餘未考得;但謝啟昆於五十九年借文瀾閣本校刊《總目》,則《總目》之頒佈在五十五年、五十九年之中矣。[9] 《四庫全書總目》,阮元附紀,一八三七頁。[10] 《四庫全書答問》,第100頁。 問九十一 政府而外,首先刊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者,為何省份。地方首先刊印總目提要者,為浙江省。乾隆五十九年,浙江署布政使司謝啟昆、署按察使司秦瀛、都轉署鹽運使司阿林保等。因學者抄錄提要,毫楮叢集,求者不給。乃請於巡撫兼署鹽政吉慶,借文瀾閣藏本校刊,以惠士人。捐款刊印者,為浙江沈青、沈以澄、鮑士恭等。工竣於乾隆六十年。《四庫全書答問》任松如 上海書店1992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民國叢書》選印 據啟智書局1935年版影印[11] 崔文中提出殿本刊成年月大體有五說,前兩說均在乾隆五十七年之前。關於殿本是否成於乾隆五十七年之前,此點可為《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百九十著錄《欽定千叟宴詩》三十六卷“乾隆五十五年奉敕編”(一七二九頁)和卷八十二著錄《八旬萬壽盛典》一百二十卷“乾隆五十四年正月大學士阿桂等奏請纂修五十七年十月告成”(七○七頁)。此外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中記載亦可印證。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一則中有“耳門後入館而先歿,雖及見四部之成,而《目錄》頒行時,已不及待。同治丙寅(一八六六)四月二十八日”一一一九頁 十一 綜合參考 (3)目錄題跋《越縵堂讀書記》清李慈銘 撰 由雲龍 輯 1963年6月第1版 2006年9月第2版 2006月9月北京第2次印刷陸錫熊卒於乾隆五十七年 清史稿 部院大臣年表四下 六七一七頁《清史稿》中華書局1998年1月北京第1版第1次印刷而《纂修四庫全書檔案》中乾隆五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奉天府丞福保奏將陸錫熊所遺書籍分交各員接看緣由摺也可以印證此點2294~2295頁 一四三九 奉天府丞福保奏將陸錫熊所遺書籍分交各員接看緣由摺 乾隆五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茲於二月二十五日,副都禦史陸錫熊病故。[12]也見《四庫全書纂修研究》清史研究叢書 黃愛平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89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325~326頁劉墨《乾嘉學術十論》204頁 《四庫全書總目》的學術評價標準 就全面採用了黃愛平的說法。劉墨《乾嘉學術十論》三聯書店2006年11月北京第1版第1次印刷 七《四庫全書》及其評價標準[13] 《纂修四庫全書檔案》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2374~2375頁 一五一○ 原戶部尚書曹文埴奏刊刻《四庫全書總目》竣工刷印裝潢呈覽摺 乾隆六十年十一月十六日臣曹文埴謹奏,為刊刻《四庫全書總目》竣工,敬謹刷印裝潢,恭呈禦覽事。竊臣於乾隆五十一年奏請刊刻《四庫全書總目》,仰蒙俞允,並繕寫式樣,呈覽在案。續因紀昀等奉旨查辦四閣之書,其中提要有須更改之處,是以停工未刻。今經紀昀將底本校勘完竣,隨加緊刊刻畢工。謹刷印裝潢陳設書二十部、備賞書八十部,每部計十六函,共一千六百函,恭呈禦覽。其版片八千二百七十八塊,現交武英殿收貯。再,紀曾知會臣于書刊成之日,刷印四部,分貯四閣,茲一併印就,請飭交武英殿總裁照式裝潢,送四閣分貯。查是書便於翻閱,欲得之人自多,亦應聽武英殿總裁照向辦官書之例,集工刷印,發交京城各書坊領售,俾得家有其書;以仰副我皇上嘉惠藝林之至意。伏祈睿鑒。謹奏。 硃批:知道了。(宮中硃批奏摺)[14] 《四庫全書總目研究》司馬朝軍 東方歷史學術文庫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4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第二章 《四庫全書總目》版本考略 二 《四庫全書總目》殿本與浙本之比較 124頁[15]李致忠《古書版本學概論》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1990年8月第1版 2003年11月第3次印刷第五章 歷代刻書的特點 第四節 清代刻書的特點 109頁太史連紙,通稱為粉連紙,又叫作連史紙。這種紙潔白勻淨,正面光潤,背面麻澀。清乾隆以後印書多採用這種紙。其中較厚較白者,又稱為海月紙。[16] 《名臣碑傳琬琰集》作“《名臣碑傳琬炎集》”:○五二○上。《明名臣琬琰錄》作“《明名臣琬炎錄》”:○五二四中。俞琰作“俞琬”:○○二○下、一○四八下、一○九五上、一二四九中、一二五三上、一二五三中、一二五四下、一二六一上、一二六一中、一五四四下。柳琰作“柳琬”:○六三八下。鄭琰作“鄭琬”:○五四三中。陶琰作“陶琬”:一六三一上。王琰作“王琬”:○○八六下。吳陳琰作“吳陳琬”:○二五八下、○六七○中、一二三二中、一七七三上。李顒作“李容”:○三一六中、一六三六中。[17]閻崇年《正說清朝十二帝》 七 嘉慶帝顒琰 193~194頁 中華書局2006年4月北京第1版2006年5月北京第2次印刷[18] 清史稿卷十五 本紀十五 高宗本紀六 五六三頁(乾隆六十年)九月辛亥,上禦勤政殿,召皇子、皇孫、王、公、大臣等入見,宣示立皇十五子嘉親王為皇太子,明年為嗣皇帝嘉慶元年。清史稿卷十六 本紀十六 仁宗本紀 五六七頁仁宗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諱顒琰,高宗第十五子也。母魏佳氏,追尊孝儀皇后。乾隆二十五年十月初六日生。五十四年,封嘉親王。六十年九月,策立為皇太子,高宗將傳位焉,以明年為嘉慶元年。嘉慶元年丙辰春正月戊辰朔,舉行內禪,上侍高宗遍禮於堂子、奉先殿、壽皇殿。高宗禦太和殿,授璽。上即位,尊高宗為太上皇帝,訓政。頒詔天下,賜宴宗籓。[19] 《中國歷代年號考(修訂本)》李崇智編著中華書局 1981年6月第1版 2001年1月第2版 2004年12月北京第3次印刷 第223頁年號 西元起訖年份 元年干支 使用年數世宗 愛新覺羅胤禛雍正 1723~1735 癸卯 13【按】十三年八月高宗繼位沿用。高宗 愛新覺羅弘曆乾隆 1736~1795 丙辰 60仁宗 愛新覺羅顒琰嘉慶 1796~1820 丙辰 25【按】二十五年八月宣宗繼位沿用。[20] 《史諱舉例》 陳垣著 中華書局1962年7月第1版 2004年5月新1版 2006年3月北京第2次印刷卷八 歷朝諱例 第八十二 清諱例 136~137頁世次 帝號 所出 名諱 舉例清 四 高宗 世宗子 弘曆 以宏歴字代,改明弘治年號為宏治,改時憲曆為時憲書。太子永璉 永璉 《論語》“瑚璉也”,試場不以命題。五 仁宗 高宗子 顒琰初名永琰 簡明目錄改宋俞琰為俞琬。《韻目》上聲二十八琰改為儉。[21] 《乾隆一日》吳十洲著 山東畫報出版社 2006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戌正)九 宮闈遺恨 孝道家殤 烏拉納喇皇后 272~273頁乾隆六十年(1795)九月三日,即在頒來年新曆之前,乾隆帝將密立儲君的秘詔公開。當天乾隆帝禦勤政殿,召集王宮百官,啟密緘,冊立魏佳氏所出永琰為皇太子。當天的諭令曰:茲以十月朔日頒明,用是諏吉於九月初三日吉日禦門理事,召皇子、皇孫、王公、大臣等,將癸巳年(乾隆三十八年)所定密緘嗣皇子之名,公同閱看,立皇十五子嘉親王顒琰為皇太子,用昭付託。定制,孟冬朔頒發時憲書,其以明年丙辰為嗣皇帝嘉慶元年。俟朕長至齋戒後,皇太子即移居毓慶宮,以定儲位。皇太子生母令懿皇貴妃,著贈為孝儀皇后,升祔奉先殿,列于孝賢皇后之次,其應行典禮,該衙門查照定例具奏。皇太子名上一字,改書“顒”字,其餘兄弟及近支宗室一輩,以及內外章疏,皆書本字之“永”,不宜更改。其皇子、王公、臣下之名,清書缺寫一點,以示音同字異,而便臨文。[22] 《四庫全書總目》阮元附紀 一八三七頁[23]阮元年譜 清 張鑑 等撰 中華書局 1995年11月第1版 2006年6月北京第3次印刷卷一 乾隆二十五年——嘉慶五年 一四頁至一五頁六十年乙卯(一七九五),三十二歲。八月二十四日,奉旨調任浙江學政。……十月初三日,交印起程。……十一月初一日,至杭州。初六日,接印。[24]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下冊 商務印書館1997年8月新1版 1997年12月北京第2次印刷 八四六~八四七頁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附表四十七年壬寅(一七八二) 續繕四庫全書三分,分庋揚州、鎮江、杭州。四十八年癸卯(一七八三) 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成。五十年乙巳(一七八五) 四庫全書續繕三部告成。[25] 《抱經堂文集》盧文弨 中華書局 中國歷史文集叢刊 王文錦點校 1990年6月第1版 2006年6月北京第2次印刷盧文弨卒於乾隆六十年十月二十八日 四六八頁 附錄一 抱經堂集序儀征阮侍郎來視浙學,雅慕先生名,甫下車即訪之,則先生已謝世,為悼悵者久之。——錄自吳騫愚谷文存續編卷一[26] 《阮元年譜》黃山書社 王章濤 著 2003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82頁85頁 按:清廷從乾隆三十七年始,閱十年,纂修成《四庫全書》。對采入的書籍和部分未采入的書籍,都分別編寫內容提要,後來將提要分類編排,輯成《四庫全書總目》。(又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乾隆四十七年十月,《總目》初稿成,後隨《四庫全書》之增刪,亦有增刪,至五十四年方寫定,並由武英殿刊版。六十年,浙江又據殿本翻刻,即阮元所跋之本。同治七年,廣東以浙本翻刻,個別字句又據殿本校改,複沿襲殿本之誤。三種版本,浙本最佳。1965年,中華書局重印《總目》即以浙本作底本,參用殿本、粵本校勘。[27] 《書目答問補正》張之洞撰 范希曾補正 瞿鳳起校點整理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7月第1版 2004年3月第2次印刷 122頁卷二 史部總目 譜錄第十二 書目 姓名 年譜 名物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二百卷。乾隆四十七年敕撰。 殿版大字本,〔杭〕(揚)州小字本,廣州小字本。【補】廣州小字本同治七年廣州局刻,乾隆間湖州沈氏刻小字本,福建翻刻本。上海大東書局縮印殿本,附四庫未收書目提要五卷,索引四卷。 周中孚鄭堂讀書記七十一卷,體例與提要相似,民國十年吳興劉承幹刻吳興叢書本。凡底本衍誤,據校本改正的字,加〔〕號;原衍文誤字加()號。[28]《四庫全書總目》(一)卷首至卷二十九 97~98頁 卷三 經部 易類三 丙子學易編一卷 106~107頁 周易集說四十卷 讀易舉要四卷“俞琰”作“俞”。255~256頁 卷十 經部 易類存目四 周易集注十一卷圖說一卷 “王琰”作“王”。

有一定收获

以前见过四库全书,但是没有想到怎么读它,毕竟东西太多了,但是读中国哲学专业的研究生已经一年多了,到现在看的典籍还很少,总觉得缺少很多东西。前段时间读了吕思勉先生的《为学十六法》,里面提到一点就是对目录学有一定的理解和基础,对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来说,就是要读《四库全书总目》,当时听了也没有当回事,认为也就是一家之言。但到了上个月,我翻了舍友的《四库全书总目》,觉得还是有很多好处的。至少读一下可以对于中国古代的典籍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至少知道中国古代有多少典籍,这些典籍主要讲了什么问题,我们的前人在某个问题上的观点和看法是什么,研究到什么程度,可以开阔研究的视域和眼界。

弄了本殿本《四库全书总目》,繁体无标点

弄了本殿本《四库全书总目》,繁体无标点,逐步阅读校正中。文本從《四庫全書》光盤中提取,原光盤有一處嚴重錯誤:卷一百十八(子部二十八),《古今考一卷續古今考三十七卷》後大半及《潁川語小二卷》前小半之提要,誤爲《揮麈前錄四卷後錄十一卷第三錄三卷餘話二卷》後大半、《玉照新志六卷》全篇、《投轄錄一卷》前小半之提要。在綫閲讀及EPUB文檔均已修正。试试能不能发上来在线阅读:http://www.donglishuzhai.net/mulubu/sikuzongmutiyao/EPUB下载:http://bbs.donglishuzhai.net/thread-565-1-1.html


 四库全书总目 全两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