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古籍 > 集部 > 楚辞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0-6
ISBN:9787101072730
作者:屈原 等
页数:402页

章节摘录

当今之世难道真的没有骏马吗?实在是没有王良这样善于驾驭的人!看到执鞭的不是善驭之人啊,所以跳脱离去。不量好榫眼大小就把柄装进去啊,恐怕所持标准不相同。不管世间是非而径自远去啊,唯恐操行受到非议。弓弦松弛而不张开啊,谁说知道他能射多远?不遇灾难丛生的乱世啊,又怎知贤良忠直之士会不惜生死?世俗推举奸佞富贵之人啊,志洁行廉之士却得不到重视。贤良受到排挤队伍不能壮大啊,奸佞之徒相互勾结互相邀誉。歪曲之说多经巧饰啊,法度变形不再公正。忠直之士避退隐居啊,谄佞之人却登堂入室。背弃彭成的洁义啊,消除工任订立的尺度。将蓖落混杂在麻秆中燃烧啊,用蓬蒿为箭射向牛皮盾牌。驾着跛驴又没鞭子啊,这样怎能到达目的地?用直钩去钓鱼啊,又怎能钓得到鱼?伯牙之所以摔断琴弦啊,是由于再没有知音锺子期来欣赏。卞和怀抱璞玉泪尽血出啊,怎么才能得到好的工匠来雕琢?同音者相和兮,同类者相似。飞鸟号其群兮,鹿鸣求其友。故叩宫而宫应兮,弹角而角动。虎啸而谷风至兮,龙举而景云往。音声之相和兮,言物类之相感也。夫方圆之异形兮,势不可以相错。列子隐身而穷处兮,世莫可以寄托。众鸟皆有行列兮,凤独翔翔而无所薄。经浊世而不得志兮,愿侧身岩穴而自托。欲阖口而无言兮,尝被君之厚德。独便悁而怀毒兮,愁郁郁之焉极。念三年之积思兮,愿壹见而陈词。不及君而骋说兮,世孰可为明之。身寝疾而日愁兮,情沉抑而不扬。众人莫可与论道兮,悲精神之不通。

前言

当我们穿越时空来到战国时代的时候,我们无法不为这个时代绚丽辉煌的文化所惊叹、所倾倒。那正是被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称为“轴心时代”的人类文明的黄金时段,那绝对是一个大动荡、大沉沦、大崛起的时代,多少动人心魄的历史妙闻,多少让后人恨不起死从之游的先贤,中国各种经典的传统文化、思想与学术均在此期间喷射而出。这期间,出现了一位凝聚中国文人精神的世界文化伟人——屈原以及让千百年来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沉醉的一种文体——“楚辞”。楚辞,一般被认为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战国诗人所创作的一种文体,自刘向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选辑成集并命名为《楚辞》,楚辞又成为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在某种意义上,楚辞又是屈、宋诸人作品的专称;经过后世文人的研习、模拟和歌咏,楚辞二字又凝聚了在痛苦和挣扎中对高洁情操与理想坚守不屈的屈原精神。“楚辞”之名是汉人对楚地文学作品的泛称。《汉书·地理志》云:“始楚贤臣屈原被谗放流,作《离骚》诸赋以自伤悼。后有宋玉、唐勒之属慕而述之,皆以显名。汉兴,高祖王兄子濞于吴,招致天下之娱游子弟,枚乘、邹阳、严夫子之徒兴于文、景之际。

书籍目录

离骚
九歌
东皇太
云中君
湘君
湘夫人
大司命
少司命
东君
河伯
山鬼
国殇
礼魂
天问
九章
惜诵
涉江
哀郢
抽思
怀沙
思美人
惜往日
橘颂
悲回风
远游
卜居
渔父
九辩
招魂
大招
惜誓
招隐士
七谏
初放
沉江
怨世
怨思
自悲
哀命
谬谏
哀时命
九怀
匡机
通路
危俊
昭世
尊嘉
蓄英
思忠
陶壅
株昭
九叹
逢纷
离世
怨思
远逝
惜贤
忧苦
愍命
思古
远游
九思
逢尤
怨上
疾世
悯上
遭厄
悼乱
伤时
哀岁
守志

编辑推荐

《楚辞》: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作者简介

《楚辞》内容简介:当我们穿越时空来到战国时代的时候,我们无法不为这个时代绚丽辉煌的文化所惊叹、所倾倒。那正是被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称为“轴心时代”的人类文明的黄金时段,那绝对是一个大动荡、大沉沦、大崛起的时代,多少动人心魄的历史妙闻,多少让后人恨不起死从之游的先贤,中国各种经典的传统文化、思想与学术均在此期间喷射而出。这期间,出现了一位凝聚中国文人精神的世界文化伟人——屈原以及让千百年来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沉醉的一种文体——“楚辞”。

图书封面


 楚辞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少司命》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 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 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 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 悲莫愁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 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与女游兮九河,冲风兮至水扬波; 与女沐兮咸池,晞女发兮阳之阿; 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好歌; 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 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这是少司命和神巫的对话。古时民风淳朴,敬天畏神,这种人神交合的神圣和奔腾在少司命这里体现的最为明显。同大司命或其他众神不同,少司命掌管生育,是一个较为随和的神。前两句,非常之爱:秋兰兮蘼芜,罗生兮堂下。秋兰蘼芜,就是秋天的一些香草,在堂下的石壁上蔓延。一直到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这就变成神巫说的了,神巫说,人们自然会有好的儿孙,您不必焦急。接着又是起兴,有诗之神韵。尤爱与女游兮九河,冲风兮至水扬波; 与女沐兮咸池,晞女发兮阳之阿两句,人神共乐,超越一切在精神上的奔腾和欢快。《东君》   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   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   驾龙輈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这是东君的出现,在漫漫的长夜之后。这里众神的出现往往是以风雨雷电为先驱,看得人心胸开阔,阴霾尽扫。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撰余辔兮高驰翔,杳冥冥兮以东行。这是东君日夜往复,来来回回的环绕,在一种没有止境的悲剧意识之上,更有一种神的伟岸和激昂,纵使是日夜永久的重复着从西方驰向东方升起,在落下,但东君仍然是:操余辔兮高驰翔!这种煌煌日光的强健与端方,让冥冥众生从长夜中醒悟,期待着: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九歌很好,我真的说不出到底哪里好,一些新批评啊结构主义者甚至一些稍有学问的文化派,都会觉得我很无知,但我永远捍卫诗歌的原始之美。
  •     读《离骚》闻一多先生曾说“痛饮酒,熟读《离骚》,方为真名士。”吾读《离骚》,几次欲读,终以心力不济而告中断,近日吾读十八家之诗,颇感《楚辞》之源头,如不读之,难以读它,故又重读,吾之读法,为朗读,其间若与屈原而神合,读至“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眼前似浮现芸芸之众生,颇不易也,似有胸中郁郁之气,而哀叹黎民,奈何奈何。读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彷佛得一知己,千年之前,行吟于汨罗江畔。屈子之《离骚》,上吟九天,下悲黎民,采撷芳草,餐饮英露,有囊包宇宙之恢弘,亦有统帅众仙之豪情,羲和弭节,望舒先驱,飞廉奔属,云霓来御,其气度,古今一人尔。末,且以一句以自勉之——“及余饰之方壮兮,周流观乎上下。”此亦吾之谓也。小舟2013年1月2日星期三
  •     本文最初陆续发布在http://www.readfree.net/bbs/read.php?tid=5799952&fpage=0&toread=&page=11以前陆陆续续读过一些楚辞,但是总没有读过相对完善的全集,最近因为写论文要拓展阅读一些资料,便把楚辞放在了阅读计划中。版本:林家骊译注《楚辞》,北京:中华书局,2010.这本书注释有的相对繁杂,有的又失之简略,不算是最好的初级读物,作为研究级的初等读物倒是可以。在阅读古代文学的时候,我不太喜欢学术式的读法,但又不能过分感性蜻蜓点水,总的来说介于感性与理性之间。比如读《论语》,读杨伯峻先生的注译,感觉非常好,也有学术上的启示,也会刻意挑出一两个问题拓展研究一下,但不会针对大量问题找几十种资料来参考。我也做过少量的专题学术研究,学习使用严谨的方法讨论问题,得出看似正确的结论,但这并不是我追求的方向。还是希望自己能感性地与作品接近,但在叙述中不要出现知识性的硬伤。文学研究可以大致划分为考证与解读,考证务求详实,解读则多自由,我什么时候才能成为一个有趣的解读者呢?且从平凡的阅读者开始吧。2《楚辞》在诗歌发展历程中是一种极其特别的文体,可以说“空前绝后”,集中取得了成绩(尤其集中在屈原身上),后代很难有大范围的发扬。这种文体就像一个绝顶高手,发了一阵大招以后就成为了传说。学习汉语的人从古到今当然都无法绕过楚辞,通行的语文教材也不可能忽略,但是一般的阅读者总与之隔阂较深。以现行人教版高中必修教材为例,节选的《离骚》虽然是高考必考内容,学生却背诵困难理解更困难。不仅楚辞,《诗经》也差不多。真正喜爱《诗经》的读者如今并不普遍。这种情形首先跟《诗经》与楚辞距离我们的时代过于遥远有关,尤其是现代文成为主要表达工具以后,许多词语都被束之高阁,成为了语言上的“文物”,缺少使用,自然不能普及。然而,了解过去又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冲动,我们总会一再回望过去,接近那些优美的辞章,并且总会有人从中获取幸福。3谈论《离骚》当然不是件容易的事,它足够长,足够丰富,足够荡气回肠,说实在的,我这样的平庸读者配不上这样的作品——很难平视,不免仰视。大学的时候在湖边背《离骚》,重庆的空气很少流动,因此全身呼吸不是特别顺畅,湖水也不是活水,现在想来都有些气闷。勉强把这第一长诗背完,算是证明了自己确乎是个文学院的学生。后来就渐渐忘掉,只留下一些印象。阅读就是如此,你与许多作品作美好的相遇,却难以一一长相厮守。此次重逢,可以仔细聊聊,分别之后,不知道又要何时才能有机会聚首。作品是最无私的,你在红尘载浮载沉,它们一直在那里静静守候,等着你抛掉多余的顾虑,来作安静的交流。屈原这样的做过大官,心系家园,最终殉国的大诗人,也许“向死而生”四字可以较为简洁地说明他的生命。一千多年后,同样是爱国诗人的文天祥写过这样的诗句:“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这两句诗如果屈原读到,也会“于我心有戚戚焉”。4谈论《离骚》当然不是件容易的事,它足够长,足够丰富,足够荡气回肠,说实在的,我这样的平庸读者配不上这样的作品——很难平视,不免仰视。大学的时候在湖边背《离骚》,重庆的空气很少流动,因此全身呼吸不是特别顺畅,湖水也不是活水,现在想来都有些气闷。勉强把这第一长诗背完,算是证明了自己确乎是个文学院的学生。后来就渐渐忘掉,只留下一些印象。阅读就是如此,你与许多作品作美好的相遇,却难以一一长相厮守。此次重逢,可以仔细聊聊,分别之后,不知道又要何时才能有机会聚首。作品是最无私的,你在红尘载浮载沉,它们一直在那里静静守候,等着你抛掉多余的顾虑,来作安静的交流。屈原这样的做过大官,心系家园,最终殉国的大诗人,也许“向死而生”四字可以较为简洁地说明他的生命。一千多年后,同样是爱国诗人的文天祥写过这样的诗句:“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这两句诗如果屈原读到,也会“于我心有戚戚焉”的吧?许多资料都对这首诗的基本内容做过清理,我们要做的,其实就是从自己的角度再清理一次。阅读在多数情形下是一个人的事,许多基础的东西还得自己去建立。5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到这里,屈原介绍了自己值得骄傲的出生以及自己对高洁人格的执着追求,使用的笔法可以说十分雅正。生来即是贵族,并且极其在乎自己的身份,竭力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这种勇于自我担当的贵族如果多一些,则国家幸甚。而楚国的现实恰好相反,许多王朝的实际情形也是,贵族着力于维护并扩大自己的利益,推着国家进入灭亡的深渊。人性本来就是自私的,历史的反复一再证明了这一点。好的时代制约人性之恶,发扬人性之善。坏的时代释放人性之恶,遮蔽人性之善。对现世生命有高尚追求的人总会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希望在有限的生命中做更多的事情,遗憾的是屈原生命的许多时间还是被迫浪费掉。另一个没有浪费掉的例子是诸葛亮,还是留下了很多遗憾。6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茞!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我这样断第二节,可能与一般的断法有区别。这样断的理由是本节主要表达对君主和党人的不满。通篇里,对党人一般都是极尽斥骂之能事,对于君主则主要是怨刺。作为臣子,在古代大概也就只能是这样的态度了。从今天的社会契约立场出发去抨击屈原的所谓愚忠,倒也可以启示今人,但也无损于屈原的伟大。在古人那里,美政理想总是与君主联系在一起的,君主即是国家,国家即是君主,摊上一个昏君,做不成大事,就只能被迫成为一代诗人。幸耶?不幸耶?屈原自己恐怕并不喜欢这样的命运。本节前四句突然从讲自己转到谈政治,从笔法上来说不够圆转,算是一处瑕疵。7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掔木根以结茞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本节谈自己培养人才却终究遭到道义上的背叛,语极沉痛。如果没有做过培育人才的工作,大概是很难体会到这种痛苦。在找不到同道的情形下,诗人只能自我修饬,与古人为伍,此等心怀,可敬叹焉。这样的表达昭示着在那样时代,士大夫的自我塑造精神已经高度成熟。当然,这种成熟不体现在屈原一个人身上,我们还可以从《诗经》、《左传》等历史文献中看到大量这样的人物。奴颜媚骨的人与正身直行的人,两种势力的消长一直存在于历史发展进程中。屈原的洁身自好里面有一种士大夫珍贵的执拗精神,这种执拗精神是不是一定就好呢?如果用在国家公义上,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如果用在党争上,则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为屈原是一个“不党”的人,所以他才是士大夫的榜样。在这里,党作为贬义词使用,恰与孔子“党而不周”取义相反。8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现行的高中教材选的就是这一节和下一节的内容。本节仍然是三个基本内容,坚持自我、怨刺君主、抨击小人。以女子之间的嫉妒来喻说官场的争斗,这倒也成了诗歌写作中的一种手法,我不怎么适应。在古人看来,臣之事君,就如同女之事夫,都是要忠心不二的。也许我们的后代,对这种表达方式会更不适应吧?稍特别的,是“鸷鸟”这个意象,因国事而忧愁憔悴,内心却依然保持着凌厉,这种精神最让我欣赏。“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中,“民生”二字有两种解法,一种是“人生”,一种是“百姓生活”,纵观《离骚》全篇,乃至屈原的其他作品,直接关注百姓生活并不多见,几乎就是没有,没有必要强解为“百姓生活”。屈原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以他的身份,考虑的多是决策层面的事情,在创作的时候不去刻意写百姓生活是完全可能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与下文“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都是掷地有声的句子,考虑到屈原最后的殉国之举,就更生敬意。和平年代,平凡生活,谈论这样的情怀似乎是纸上谈兵,可是一个读书人如果不能正视这样的问题,在面临抉择的时候,难免会心生犹豫。在古代,殉国的文人与服事新朝的文人都不在少数,殉国者固然崇高,活着的也创造了价值。在这两类之外,还有一种卑劣的卖国者,那就无需为之开脱了。9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一节是说,该走了,离开自己为之奉献了青春、智慧与热血的朝廷,退下来继续自身的修行。可是,这种修行仍然是与国家分不开的,对于屈原来说,“美政”的理想是他人生追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那个时代,作为一个高级的士,太难放下自己的使命。背诵这一节,心中不免会浮现出一个遗世独立、高蹈自惜的形象。不妨这样说,屈原对美的追求在历代文人中都是最突出的,这是《离骚》无法被超越的主要原因。这种美是政治理想与文学形式的高度统一,无关创作套路,而是将生命融铸成诗。《离骚》本身就是一座高峰。10女嬃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曰:“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依前圣以节中兮,喟凭心而历兹。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巷。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浇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日康娱而自忘兮,厥首用夫颠陨。夏桀之常违兮,乃遂焉而逢殃。后辛之菹醢兮,殷宗用而不长。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阽余身而危死兮,览余初其犹未悔。不量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菹醢。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大量使用典故到底能不能增强文章表现力?作为一首政治抒情诗,这种写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古人一般情况下用典都还算好理解的,这是他们行文的一种传统。在他们的话语圈生活的读者很容易理解。他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估计不会考虑后人读原文还要读注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司马迁写《报任安书》,任安能读懂就行了,肯定不会考虑到一千多年后我们要查许多历史事件才能更好地明白他说了什么。这里还涉及到一个基本问题,古人写文章,喜欢引用更古的人。正面教材是古代的圣君贤臣,反面教材自然是昏君佞臣,于是尧舜一次次被表扬,桀纣一次次被批评。这种以史为鉴的做法当然合理,但说多了就让人厌烦。屈原在写《离骚》的时候,这种手法应该已经比较成熟了,大家在外交场合常常引用《诗经》,自然也会拿前代的事情举例,现实生活中的习惯应该很容易迁移到诗歌中来。这一节中的典故单独来看未免太啰嗦,但放进全篇的强烈情绪中,就显得自然了,屈原想用尽力气说明“圣哲茂行”对于国家来说是多么重要!他就算喊破喉咙,也只有自己听到,哀哉!11跪敷衽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驷玉虬以椉鹥兮,溘埃风余上征。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阆风而绁马。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溘吾游此春宫兮,折琼枝以继佩。及荣华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诒。吾令丰隆椉云兮,求宓妃之所在。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謇修以为理。纷总总其离合兮,忽纬繣其难迁。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览相观于四极兮,周流乎天余乃下。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雄鸠之鸣逝兮,余犹恶其佻巧。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凤皇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欲远集而无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遥。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理弱而媒拙兮,恐导言之不固。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闺中既以邃远兮,哲王又不寤。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而与此终古?索琼茅以筳篿兮,命灵氛为余占之。曰:“两美其必合兮,孰信修而慕之?思九州之博大兮,岂惟是其有女?”曰:“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世幽昧以昡曜兮,孰云察余之善恶?民好恶其不同兮,惟此党人其独异!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珵美之能当?苏粪壤以充帏兮,谓申椒其不芳。欲从灵氛之吉占兮,心犹豫而狐疑。巫咸将夕降兮,怀椒糈而要之。百神翳其备降兮,九疑缤其并迎。皇剡剡其扬灵兮,告余以吉故。曰:“勉升降以上下兮,求矩矱之所同。汤、禹俨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苟中情其好修兮,又何必用夫行媒?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恐鹈鴃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求索经历是《离骚》中最惊心动魄的段落,其实到这里还未结束,但一下子划分到结尾,我不太愿意,所以先在这里停一下。伟大诗人才能驾驭这样神奇的旅程,作者既是在求索人生,也是在寻求政治理想,其曲折的经历,恐怕是暗含了许多人生的真实经历。动人的历程,后代或许只有李白有这样的能量,试对比一下《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诗句: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虽然掺用一些《离骚》的句式,但整体已经是歌行体的特色,相比之下,屈原更显得功力深厚,各种神都会合到他的旅程中,各有行动,而不是像李白一样简单地说一句“仙之人兮列如麻”那么简略。这或许能说明屈原对各路神祇更为熟悉。二人都是不世出的天才,这种比较纯属一时兴起,不必当真。“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古往今来激励了无数有志之士。生而为人,很容易陷入迷惘中,在无助的时刻,总能从这样的诗句里寻找到力量,这就是屈原的不朽吧。12何琼佩之偃蹇兮,众薆然而蔽之。惟此党人之不谅兮,恐嫉妒而折之。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岂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乎众芳。椒专佞以慢慆兮,樧又欲充夫佩帏。既干进而务入兮,又何芳之能祗?固时俗之流从兮,又孰能无变化?览椒兰其若兹兮,又况揭车与江离?惟兹佩之可贵兮,委厥美而历兹。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沬。和调度以自娱兮,聊浮游而求女。及余饰之方壮兮,周流观乎上下。依然还是在感叹世风浇离,阐述自己的志向。这样的情绪贯穿诗歌终始,却并无重复拖沓之病,皆因其中自有大丈夫气贯穿其中,又以妙手编织得多姿多彩。于屈原本人,可能并不在乎对辞章的赞美,也不在乎别人是否在阅读之时有深切的同情,那么他为何歌唱?一个答案是:不得不尔!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说: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此皆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司马迁在此借题发挥,在此不说其中史实的错误,只说他的观点,之所以写文章,是为了抒泻心中郁结,流传空文。屈原有没有想到那么多流传方面的问题?当他写作的时候,恐怕不会考虑到自己的诗歌将成为千古第一长诗吧?13灵氛既告余以吉占兮,历吉日乎吾将行。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爢以为粻。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邅吾道夫昆仑兮,路修远以周流。扬云霓之晻蔼兮,鸣玉鸾之啾啾。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凤皇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忽吾行此流沙兮,遵赤水而容与。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路修远以多艰兮,腾众车使径待。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轪而并驰。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抑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偷乐。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最优秀的作品,结尾一定是配得上整部作品的。有的结尾甚至能够将诗歌再推上一个台阶,《离骚》就是这样的。结尾这一节,在全诗中音节可说最优美,意象最丰富,动感十足而又视觉听觉齐集,借助现代技术,也许能够“还原”这样的场景。诗人升腾畅游,本可以就此自由了,但“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一瞬间回到残酷的现实,如遭雷击。随后,作者以歌结尾,再次表达自己的失望,但那种眷顾已经深入骨髓,一直到灰飞烟灭。评论《离骚》的文字里,最好的还是司马迁在《屈原列传》里说的: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14《九歌》是诗歌史上无法被忽视的组诗,谈到杰出的组诗,我们还会想起《古诗十九首》、《秋兴八首》来。驾驭组诗对诗才要求极高,屈原、杜甫这样的绝顶高手呈现给我们的杰出组诗,首尾相连却又各有特色,美感与单独的一首长诗又有不同。若《九歌》在聚会中被优秀的歌者唱起,人们的灵魂会得到净化吧?这种净化哪怕是短暂的,也能够让人暂时从尘世的辛苦中解脱出来,让欢乐的人更加欢乐,让绝望的人萌生希望。最终选择了自沉的作者在创作这些作品时应该获得了生命的欣喜,他向人类传达了诗性与神性结合的美,还不满足吗?15神或者天,在屈原的观念里是怎样的呢?真正信仰神的人,大概会对人间的一切持一种相对淡然的态度,因为一切都有神在主导啊,所以应该不会像屈原那般愤激。从屈原的诗歌来看,可以与神同行,神也带有人的情感,无论是《离骚》还是《九歌》,屈原既赞颂伟大的力量,也赞扬人在人间具体事务上付出的努力。屈原实际是将神“人化”,实际是提升了人的高度。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缺少神性安慰的人,注定要在铸造坚强灵魂的道路上经受更多的磨难。我是无神论者,但美是我的信仰。我不迷狂,既感性地拥抱美,又理性地审视美。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朱光潜曾特意分析“无言之美”,美在某种层面来说是可以言的,优美的诗歌是人与美之间的桥梁,诗歌本身也蕴含了多种美——与自然无关的文艺之美。诗自身的形式美,除了句式、平仄、押韵之外,更为核心的是语流前行中的独特的节奏感。人在读优美的诗歌时,与现实中的蝇营狗苟彻底背离,徜徉在属于人自身的自由与丰富中。因为人类有诗,所以人区别于其他物种。16九歌•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ěr],璆[qiú]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瑱[zhèn],盍[hé]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扬枹[fú]兮拊[fǔ]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jiǎn]兮姣[jiāo]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如果将《九歌》视为祭祀组歌来读,这第一章实在是典雅端庄,和美大气。人们在祭祀中带着敬仰、祝福与祈求,虔诚地与神沟通,这种沟通与迷信的差别在于,迷信总是包含盲目,心是麻木的,而以歌为媒的人神沟通则伴随着生命自然的和谐律动,是人追求更好人生形式的行为。在娱乐方式相对简单的时代,这样的聚会包含了文化传播、娱乐、交流等多种功能,除了士,巫师对于文化的贡献也不少呢,令人好奇的是,不识字的人有多少能对这样的文句产生理解?这样的祭祀乐歌,普通百姓恐怕更多的是从音乐以及巫师的演唱中感受到一些东西吧?不同人从仪式中各取所需,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在我的家长,一位老人寿终正寝以后,部分亲戚参加葬礼时会参加一种叫“堂祭”的仪式,两位主持葬礼的先生根据常规套路唱念一些词句,若说到“跪”,祭拜者便跪,说到“立”,便站起身,如是数次,最后宣读祭拜者为死者写的祭文。在整个过程中,祭拜者基本听不懂先生说了些什么,祭文也是请会写字的人写的,但一般来说,祭拜者确实能从这仪式中再次深切地怀念死者。由此我想到,人们也许不太明白屈原歌词的含义,但巫师明白,会以他们的方式也让参与仪式的人在某种层面上明白。17(二)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謇[jiǎn]将憺[dàn]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猋[biāo]远举兮云中;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这一章与上一章比,神的形象明朗一些。“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几句视野开阔,颇符合我心中神的飘逸形象,这样的出行对于神来说如同咱们出门坐个公交车,久了是不是也会无聊呢?神与天地同寿,世间万物在他们看来跟咱们一生看到的那些荣枯变化也差不多吧?不过在我们短暂的生命里,总期待着另一种更高的生活。如果成了神,还有什么期待呢?《九章》里的神真是可爱,充满了高能量的同时还能让人留恋,本章最后两句,回到人的感情上来,歌者情感也当为之一转,听的人目光也当从天空回到眼前。天上人间,在这一章里原是统一的场景。18(三)九歌•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jiǎn]谁留兮中洲;美要眇[miǎo]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yuán]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驾飞龙兮北征,邅[zhān]吾道兮洞庭;薜荔柏兮蕙绸,荪[sūn]桡兮兰旌;望涔[cén]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扬灵兮未极,女婵媛[chán yuán]兮为余太息;横流涕兮潺湲[chán yuán],隐思君兮陫[fèi]侧;桂棹兮兰枻[yì], 斫[zhuó]冰兮积雪;采薜荔兮水中,搴[qiān]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石濑[lài]兮浅浅,飞龙兮翩翩;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朝骋骛[wù]兮江皋,夕弭[mǐ]节兮北渚;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捐余玦[jué]兮江中,遗余佩兮澧[lǐ]浦;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四)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fán]兮骋[chěng]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苹中,罾[zēng]何为兮木上?沅[yuán]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chán yuán];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shì];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筑室兮水中,葺[qì]之兮荷盖;荪[sūn]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lǎo],辛夷楣兮药房;罔[wǎng]薜荔兮为帷,擗[pǐ]蕙櫋[mián]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qì]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yí]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捐余袂[mèi]兮江中,遗[wèi]余褋[dié]兮澧[lǐ]浦;搴[qiān]汀洲兮杜若,将以遗[wèi]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这两首诗还是合起来看比较好,前一首可以视为湘君想见湘夫人,但是没有见到;后一首写湘夫人想见湘君,也没有见到。这种情形就是爱情中最低回悱恻的部分了。二人为什么不能见面?诗歌没有解释,也不需要解释了。神的恋爱在《九歌》的系统里非常自然,神就是有感情的,而且象征的是人身上纯净的感情,这和佛道神仙系统里无感情的神形成鲜明对照,牛郎织女许仙白蛇这些都是在解决神不能认同人感情的焦点问题,这似乎也是创作与神有关的作品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在《九歌》的神仙系统里,这个问题被轻而易举解决了——神当然是有感情的,而且是那么诚挚。神在《九歌》里也司掌天地间的重大事务,但这与爱并不冲突。这个神仙系统可以再与希腊神话对照一下,可以发现希腊神话里的神更复杂,嫉妒啊搞鬼啊多得很,搞出了许多悲剧。将来如果要写神话小说,完全可以参照《九歌》里的神来写作,写他们在天地间展开,在心中收束的爱情,写他们用神力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两首诗都好,但《湘夫人》更好,主要还是装饰爱巢的诗句太精致了,虽说背诵的时候叫人头疼,但仔细品味,确实是一草一木都带上了深情。二神一时不得见,终究会得见吧?然后他们就永远幸福下去?那已经不是高明的诗歌关心的范围了。“思公子兮未敢言”让人想到《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楚辞的“兮”字让读者在诵读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带上唱的感觉,后来没能推广发展,到底是为什么呢?因为诗体整体在向流畅发展,不需要每句都停顿?19(五)九歌•大司命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令飘风兮先驱,使涷[dōng]雨兮洒尘;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一阴兮一阳,众莫知兮余所为;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老冉冉兮既极,不寖[jìn]近兮愈疏;乘龙兮辚辚[lín lín],高驰兮冲天;结桂枝兮延伫[zhù],羌愈思兮愁人;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何为?此诗可作对话体读,详参译注。在农业社会,人们认为有人在掌管命运,所以生死观与我们大为不同。科学否定司命之神的同时,也是把生命放在了人自己的手中,处理得好,就能安放此生,处理不好,不能重来。“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的感慨放到今天其实就是每个人对自身命运的追问。许多时候我们浪费生命,真到了时不我与的时候,就难免手足无措了。将人类的命运放到人类自己手中,这是不得不如此的冒险,结局将会怎样?大司命住在天上,比地下的阎王可爱多了。在他眼中,人类的生死就像万物的兴歇一般自然,也许他也会常常追问:神存在又是为什么?20(六)九歌•少司命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夫人自有兮美子,荪[sūn]何以兮愁苦;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带,倏[shū]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与女沐兮咸池,晞女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孔盖兮翠旍[jīng],登九天兮抚彗星;竦长剑兮拥幼艾,荪[sūn]独宜兮为民正。这支歌当作人仰慕神的恋歌来听非常好,还是写那种最单纯的仰慕的状态。“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本身就是动听的乐句,参与这样祭祀的青年男女,不知道有多少会在聚会后鼓起勇气表白?人神恋,若停留在仰慕的阶段自然美好,若是真的一起了,随着时光推移,人终将老去并死去,这种命运也许是神也不能改变的。在神力之上,必然还有一种更高的力在左右着这个世界的运行。这种说法与一般认为神即是最高力量有别,但仔细想来,那至高的自然之力,恐怕连神也无能为力。古代成仙得道的故事中,成仙就意味着终极的解脱,然而真的解脱了么?说了这么多,还是应该回到这首动人的歌上来,仰慕一位掌管子嗣承续的神,寄托的便是对人类延续的希望。人单个不能长生,就通过生育让人类延续,这是一种本能。21(七)九歌•东君暾[tūn]将出兮东方,照吾槛[jiàn]兮扶桑;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驾龙辀[zhōu]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羌声色兮娱人,观者憺兮忘归;縆[gēng]瑟兮交鼓,箫钟兮瑶簴[jù];鸣篪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kuā];翾[xuān]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蔽日;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撰余辔兮高驰翔,杳冥冥兮以东行。这太阳赞歌,放在工业社会看肯定没有农业社会好。生活在城市看到的太阳是灰色的,农村的太阳才会五光十色,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段各有不同,在农村,太阳是人们最忠实的伴侣,当然,太阳也会带来干旱,不过这已经不是宴会颂歌要关注的内容了。这首歌最特别在于后边六句,以我有限的读诗体会,没有别的诗人写出的神的形象能超过这六句。苏东坡后来写“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明显受到这几句的形象,但功力毕竟低了一层。人的形象是无论如何都超越不了神的,因为人自己在定义神的时候已经将神放在了需要仰视天空。屈原可以与神同游,苏东坡却担心“高处不胜寒”,这或许就是时代精神的差异?太阳、蓝天、白云这些亘古以来就是这个世界重要组成的东西,如今却常常被忽视,呜呼哀哉。22(八)九歌•河伯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chī];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wù]怀;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灵何惟兮水中;乘白鼋[yuán]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流澌[sī]纷兮将来下;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yìng]予。注译说这表现了人神平等交游,我倒觉得还是说的人追随神,依旧一种仰视的角度。但这样的作品里呈现出来的积极健康文风,依然让人感到可敬。总的来说,如今的文风是颓靡的。因为这支歌,“南浦”一词后来成为了离别之地的代称,用得最好的是江淹:“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似是直接说出伤感,但又让人觉出情味深长,超出屈原。送别的诗文每代人都写,这几句在水平上却始终稳居前列。以后谈赋的时候还要说到这几句,放到全文中看这几句在作者那里也许并没有特别用力,但提出来单独看却这般好,大约还是妙手偶得?23(九)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芬馨兮遗所思;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狖[yòu]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九歌》的单个形象里,也许会有人认为“二湘”最好,自然也会有人觉得《山鬼》最好。在刻画女性形象的作品中,这一篇融合了健康的形象与婉曲的心境,使人爱之怜之,不忍斜视。与“二湘”一样,神在恋爱中同样是无能为力的,要经受“爱的苦痛”,能否怨而不乱,哀而不伤,就要看读者自己的态度了。我曾经以《山鬼》为核心内容写过一个短篇小说,写完就发现配不上诗歌,只能废笔而叹。如果不能详细推绎“岁既晏兮孰华予”的缠绵情思,是很难触及这首诗的意境的。《九歌》里的女性与后来诗歌里的女性比起来差别多么大啊,后代诗歌中的女性总有权力社会的阴影存在,就算是花木兰,也总是因为将她做了男人才能做的事情所以被赞美。无数的柔弱的哀怨的女性在诗歌中感叹,这并不是好事。24(十)九歌•国殇操吴戈兮被[pī]犀甲,车错毂[gǔ]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liè]余行,左骖殪[yì]兮右刃伤;霾[mái]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duì]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热血战歌,前后还有许多,这一支是战歌中最优秀的之一。战国时代的战争被赋予了许多意义,保家卫国建功立业彰显男儿豪气等等,由于文明交流有限,资源分配不合理,国家时常处于战争状态,很难判断对错也无需判断对错,为国战死的战士毫无疑问就是英雄。《国殇》前半部分写战场的残酷,后半部分写英魂不灭,充满悲壮之气,不是对国事有深切关怀的人写不出这样的作品。战争与和平,这是人类长期要做的选择题,诗歌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只能力所能及地描述战争中或崇高或渺小的人。从这个层面来说,诗歌是无用的。但岁月流逝之后,前代的战争与和平都已成为往事以后,诗歌还在流传。从这个角度来说,诗歌很伟大。25(十一)九歌•礼魂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姱[kuā]女倡兮容与;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祭祀结束了,这意味着,神在多数时候其实是孤单的?或者说,人与神的交集其实相对比较少,多数时候,人过着人的日子,神做着神的事情。不知道对于屈原自己来说,这组祭歌在他的创作生涯中占据了什么样的地位,想来他写到某些得意之处,还是会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吧?诗人通过写作抒发愤懑只是一种方向,另一种方向是通过写作创造美,两者很难分出高下。读楚辞的时候特别佩服楚国能拥有不同于中原的文化,尽管文化大一统后来不可避免,但特异的文化还是能够为文化的多样性奠定一些基础,至少楚辞会一再提醒人们关注楚文化。不同的文化各有特点而又互相学习交流,这是理想局面。26《天问》提出天文地理历史国事诸方面问题,想来屈原自己是拥有许多答案的,只是在借题发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我对这首长诗的主要意见是它太个性化,适合收藏但不适合欣赏。这么多的问题排在一起,写法单一用典古奥,难免被束之高阁。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一篇所包含的质疑精神又是极其珍贵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质疑精神不再是读书人的主流精神——或许要一直到民国时期才恢复?没有质疑,老是“述而不作”,人类前进的脚步就总是拖拖拉拉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推崇《天问》。后来柳宗元作《天对》,试图解答屈原的疑问,我找来读了一点,读不下去,等以后读《柳宗元集》再说了。27九章•惜诵 惜诵以致愍[mǐn]兮,发愤以抒情。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令五帝以折中兮,戒六神与乡服。俾山川以备御兮,命咎繇使听直。竭忠诚以事君兮,反离群而赘尤。忘儇媚[xuān mèi]以背众兮,待明君其知之。言与行其可迹兮,情与貌其不变。故相臣莫若君兮,所以证之不远。吾谊先君而后身兮,羌众人之所仇也。专惟君而无他兮,又众兆之所雠[chóu]也。壹心而不豫兮,羌不可保也。疾亲君而无他兮,有招祸之道也。思君其莫我忠兮,忽忘身之贱贫。事君而不贰兮,迷不知宠之门。忠何罪以遇罚兮,亦非余心之所志。行不群以巅越兮,又众兆之所咍[hāi]。纷逢尤以离谤兮,謇[jiǎn]不可释也。情沉抑而不达兮,又蔽而莫之白也。心郁邑余侘傺[chà chì]兮,又莫察余之中情。固烦言不可结诒[yí]兮,愿陈志而无路。退静默而莫余知兮,进号呼又莫吾闻。申侘傺[chà chì]之烦惑兮,中闷瞀[mào]之忳[tún]忳。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吾使厉神占之兮,曰:“有志极而无旁。”终危独以离异兮,曰君可思而不可恃。故众口其铄金兮,初若是而逢殆。惩於羹者而吹齑[jī]兮,何不变此志也?欲释阶而登天兮,犹有曩[nǎng]之态也。众骇遽以离心兮,又何以为此伴也?同极而异路兮,又何以为此援也?晋申生之孝子兮,父信谗而不好。行婞[xìng]直而不豫兮,鲧功用而不就。吾闻作忠以造怨兮,忽谓之过言。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矰[zēng]弋机而在上兮,罻[wèi]罗张而在下。设张辟以娱君兮,愿侧身而无所。欲儃徊[chán huái]以干傺兮,恐重患而离尤。欲高飞而远集兮,君罔谓女何之?欲横奔而失路兮,坚志而不忍。背膺牉[pàn]以交痛兮,心郁结而纡[yū]轸[zhěn]。檮木兰以矫蕙兮,糳[zuò]申椒以为粮。播江离与滋菊兮,愿春日以为糗芳。恐情质之不信兮,故重著以自明。矫兹媚以私处兮,愿曾思而远身。本篇情绪与《离骚》差不多,规模小但也有可观之处,兹找几点说说。开篇即明创作之由,“发愤抒情”之语后来司马迁应该是直接借用的(见《报任安书》)。这种愤怒,后文“众口铄金”说明得非常到位,这“众口”当然可怕,然自命为“金”,却被众口“铄”了,心中老是放不下,可见屈原的忧愤极深极深,他的所有诗篇里骂的众人不为私怨,而确乎是为国事。“惩於羹者而吹齑”,说被羹汤烫到遇到凉菜也要吹吹,形象固然形象,实在让人辛酸。屈原心中的恓惶在这一句里表露无遗。另有一处较特异的句子为“九折臂而成医”,这应该是当时的俗语,采之入诗非常自然。今天我们读到是诗歌与传记里的屈原,想来在事实上屈原的生命要丰富得多,除了忧国忧民,除了祭祀乐歌,他必然还有许多有趣的地方,不能得见斯人,遗憾遗憾!28九章•涉江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世溷[hùn]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chī],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乘鄂渚[zhǔ]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乘舲船余上沅[yuán]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朝发枉陼[zhǔ]兮,夕宿辰阳。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入溆浦余儃徊[chán huái]兮,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xiàn]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接舆髡首[kūn shǒu]兮,桑扈[hù]臝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zū hǎi]。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乱曰: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怀信侘傺[chà chì],忽乎吾将行兮。情景交融之佳作,在楚辞里没有哪篇能出其右。“被明月兮佩宝璐”似乎有脱文,因为前后不是很搭。除此一点生涩,全篇读来可说是齿颊留香,非常难形容这种激动。尝试说说,那就是将自己悲剧性的命运化成了一种诗性的美,这种美以残酷的人生为代价——既然已经那么残酷,那就让残酷化成诗。诗人的命运与诗人的诗在这里完美统一起来,这就是美的一种极致类型。“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写景之妙,不输后代各大高手,结尾之“乱”,超过《离骚》结尾,让人想到《庄子》里的那支歌: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临人以德。殆乎,殆乎!画地而趋。迷阳迷阳,无伤吾行。吾行郤曲,无伤吾足。29九章•哀郢 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晁吾以行。发郢[yǐng]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其焉极?楫齐扬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xiàn]。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心婵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跖。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凌阳侯之氾[fàn]滥兮,忽翱翔之焉薄?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jiǎn]产而不释。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当陵阳之焉至兮,淼[miǎo]南渡之焉如?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惟郢路之遥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惨郁郁而不通兮,蹇[jiǎn]侘傺[chà chì]而含戚。外承欢之汋约[chuò yuē]兮,谌[chén]荏弱而难持。忠湛湛而愿进兮,妒被离而鄣之。尧、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憎愠惀[yùn lún]之修美兮,好夫人之忼慨[kāng kǎi]。众踥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乱曰:曼余目以流观兮,冀壹反之何时?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这一首几乎每句都指向郢都,这种留恋之所以深种心田,必然是因为那里有太多值得留恋的东西——人、物、文化。诗人对家国的爱是与对小人的恨分不开的,这种恩怨分明的态度也影响了后来的许多诗人。不断有人要搞垮这个国家,那么这个国家迟早要完蛋,即便是出国这般充满浪漫精神的国家。后来秦一统天下,又被楚人推翻,这却是屈原看不到的了。诗歌的情感到结尾抵及巅峰,字字珠玑字字直刺心房字字饱含深情。如今,我们很多人都失去了故乡,要体会到屈原的痛苦,大概只能推断,真正有切肤之痛的同感者,读到怕是会痛哭流涕吧?最爱这个国家的人被放逐了,他依然将自己的生命灵魂与国家系在一起,这样的人就是所谓民族的脊梁。古代知识分子从开始学习那天起就被告知要为国奉献一切,确实有许多人做到了,这些人会在时光流逝后依然照耀历史的天空,忠臣的出现总是意味着时代的激烈动荡,有些人注定要承担行走光荣荆棘路的角色。30九章•抽思 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思蹇[jiǎn]产之不释兮,曼遭夜之方长。悲秋风之动容兮,何回极之浮浮!数惟荪之多怒兮,伤余心之忧忧。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结微情以陈辞兮,矫以遗夫美人。昔君与我成言兮,曰:“黄昏以为期。”羌中道而回畔兮,反既有此他志。憍[jiāo]吾以其美好兮,览余以其修姱。与余言而不信兮,盍为余而造怒。愿承闲而自察兮,心震悼[dào]而不敢。悲夷犹而冀进兮,心怛伤之憺憺[dàn]。兹历情以陈辞兮,荪详聋而不闻。固切人之不媚兮,众果以我为患。初吾所陈之耿著兮,岂不至今其庸止?何独乐斯之蹇蹇[jiǎn]兮?愿荪美之可完。望三五以为像兮,指彭咸以为仪。夫何极而不至兮,故远闻而难亏。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孰无施而有报兮,孰不实而有获?少歌曰:与美人抽怨兮,并日夜而无正。憍[jiāo]吾以其美好兮,敖朕辞而不听。倡曰: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好姱[kuā]佳丽兮,牉[pàn]独处此异域。既惸[qióng]独而不群兮,又无良媒在其侧。道卓远而日忘兮,愿自申而不得。望北山而流涕兮,临流水而太息。望孟夏之短夜兮,何晦明之若岁!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愿径逝而不得兮,魂识路之营营。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理弱而媒不通兮,尚不知余之从容。乱曰:长濑湍流,溯江潭兮。狂顾南行,聊以娱心兮。轸[zhěn]石崴嵬[wēi wéi],蹇[jiǎn]吾愿兮。超回志度,行隐进兮。低徊夷犹,宿北姑兮。烦冤瞀[mào]容,实沛徂[cú]兮。愁叹苦神,灵遥思兮。路远处幽,又无行媒兮。道思作颂,聊以自救兮。忧心不遂,斯言谁告兮!这样的诗歌单独来看当然好,可是放到《离骚》面前,就要失色一两分。每个诗人的写作不可能每一篇都好,在创作序列中,某些作品就是为了伟大作品作准备的。留传下来作品整体质量如此之高,屈原已经是非常厉害的了。“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可以说是本诗中最经典的句子,直触及人的灵魂。在那样的时刻,屈原必须接受命运的拷问:人生受挫,夫复何为?因为一直放不下国事,屈原的精神世界缺少明朗的色彩,这么优秀的人,却自行选择背上沉重的枷锁,这总会让人叹息遗憾。31九章•怀沙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伤怀永哀兮,汩徂南土。眴[shùn]兮杳杳,孔静幽默。郁结纡[yū]轸[zhěn]兮,离愍而长鞠。抚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刓[wán]方以为圜[huán]兮,常度未替。易初本迪兮,君子所鄙。章画志墨兮,前图未改。内厚质正兮,大人所晟。巧陲[chuí]不斫[zhuó]兮,孰察其揆正。玄文处幽兮,蒙瞍[sǒu]谓之不章。离娄微睇兮,瞽[gǔ]谓之不明。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凤皇在笯[nú]兮,鸡鹜翔舞。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夫惟党人鄙固兮,羌不知余之所臧。任重载盛兮,陷滞而不济。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邑犬群吠兮,吠所怪也。非俊疑杰兮,固庸态也。文质疏内兮,众不知余之异采。材朴委积兮,莫知余之所有。重仁袭义兮,谨厚以为丰。重华不可遻[è]兮,孰知余之从容!古固有不并兮,岂知何其故?汤、禹久远兮,邈而不可慕。惩连改忿兮,抑心而自强。离闵而不迁兮,愿志之有像。进路北次兮,日昧昧其将暮。舒忧娱哀兮,限之以大故。乱曰:浩浩沅[yuán]、湘,分流汨兮。修路幽蔽,道远忽兮。怀质抱情,独无匹兮。伯乐既没,骥焉程兮。民生禀命,各有所错兮。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曾伤爰哀,永叹喟兮。世溷[hùn]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人之将死,其言也哀。这一篇当作绝命辞来读,其情感与之前的一些作品是一脉相承的。也许自杀的想法在屈原心里已经存在了许久,最后付诸实施,大约是确乎已经对人生不抱期望。没有自杀的人,妄议自杀的行为是难免偏颇的。这里有一个逻辑悖论,既然在谈论,就意味着我还活得好好的。在讨论的时候,我们一般是从旁观角度同情地观照屈原的人生,但绝对说不上“感同身受”。屈原选择自沉,结束他物理上的生命,他的主要精神却寄托在诗歌中一直存活下来,千古不灭。此诗用短句较多,可能受到了《诗经》的影响,也许又影响了后来五言诗的发展。32九章•思美人 思美人兮,揽涕而儜[níng]眙。媒绝路阻兮,言不可结而诒。蹇蹇之烦冤兮,陷滞而不发。申旦以舒中情兮,志沉菀[wǎn]而莫达。原寄言於浮云兮,遇丰隆而不将。因归鸟而致辞兮,羌迅高而难当。高辛之灵晟兮,遭玄鸟而致诒。欲变节以从俗兮,愧易初而屈志。独历年而离愍兮,羌冯心犹未化。宁隐闵而寿考兮,何变易之可为。知前辙之不遂兮,未改此度。车既覆而马颠兮,蹇[jiǎn]独怀此异路。勒骐骥而更驾兮,造父为我操之。迁逡次而勿驱兮,聊假日以须时。指嶓冢[zhǒng]之西隈[wēi]兮,与纁[xūn]黄以为期。开春发岁兮,白日出之悠悠。吾将荡志而愉乐兮,遵江、夏以娱忧。揽大薄之芳茝[chǎi]兮,搴[qiān]长洲之宿莽。惜吾不及古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解扁薄与杂菜兮,备以为交佩。佩缤纷以缭转兮,遂萎绝而离异。吾且儃徊娱忧兮,观南人之变态。窃快在其中心兮,扬厥凭而不俟。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纷郁郁其远蒸兮,满内而外扬。情与质信可保兮,羌居蔽而闻章。令薜荔以为理兮,惮[dàn]举趾而缘木。因芙蓉而为媒兮,惮褰裳[qiān cháng]而濡足。登高吾不说兮,入下吾不能。固朕形之不服兮,然容与而狐疑。广遂前画兮,未改此度也。命则处幽吾将罢兮,原及白日之未暮也。独茕茕[qióng]而南行兮,思彭咸之故也。这一篇在《九章》中算是比较普通的,其情其辞皆不算突出。大诗人的一般作品最好还是当成一般作品来读,没有必要刻意拔高其地位。许多著名学者在考证时喜欢用语气风格之类不合断定某篇作品非某人所作,殊不知一位作家的创作往往是漫长又复杂的,前后风格出现差异非常正常,不能以某某语不似某某人就下论断说某作品非某人所作。大作家的普通作品,研究者当然还是要关注,像我这种一般读者,就可以略读然后放开。33九章•惜往日 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诗。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娭[xī]。秘密事之载心兮,虽过失犹弗治。心纯厖[máng]而不泄兮,遭谗人而嫉之。君含怒而待臣兮,不清澈其然否。蔽晦君之聪明兮,虚惑误又以欺。弗参验以考实兮,远迁臣而弗思。信谗谀之溷浊兮,晟气志而过之。何贞臣之无罪兮,被离谤而见尤!惭光景之诚信兮,身幽隐而备之。临沅、湘之玄渊兮,遂自忍而沉流。卒没身而绝名兮,惜痈君之不昭。君无度而弗察兮,使芳草为薮幽。焉舒情而抽信兮,恬死亡而不聊。独鄣痈[yōng]而蔽隐兮,使贞臣为无由。闻百里之为虏兮,伊尹烹於庖[páo]厨。吕望屠於朝歌兮,甯[níng]戚歌而饭牛。不逢汤、武与桓、缪[móu]兮,世孰云而知之!吴信谗而弗味兮,子胥死而后忧。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思久故之亲身兮,因缟素而哭之。或忠信而死节兮,或訑谩[yí màn]而不疑。弗省察而按实兮,听谗人之虚辞。芳与泽其杂糅兮,孰申旦而别之?何芳草之早夭兮,微霜降而下戒。谅聪不明而蔽痈[yōng]兮,使谗谀而日得。自前世之嫉贤兮,谓蕙若其不可佩。妒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虽有西施之美容兮,谗妒入以自代。原陈情以白行兮,得罪过之不意。情冤见之日明兮,如列宿之错置。乘骐骥而驰骋兮,无辔衔而自载。乘氾[fàn]泭[fú]以下流兮,无舟楫而自备。背法度而心治兮,辟与此其无异。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不毕辞而赴渊兮,惜痈[yōng]君之不识。回忆过去受重用又被弃用的经历,文辞相对简洁易懂。回顾人生的时候,往往意味着对生命已经不抱太大期望,或许正是因为曾经受到太大的信任,所以后来才始终不能接受自己被放逐的命运,人生的起落,原本可以作用于任何人,诗人将它说了出来,也算是代众人立言。从他的诗歌来看,放逐生涯中应该还是有仆人跟随的,不然这些作品怎样保存下来呢?在那个私人创作还不普遍的年代,能够保存这些作品的人应该是认识到了作品的价值吧?学派的著作由门人来流传,屈原的作品能够传下来这么多,也算是一个奇迹了。34九章•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yǎn]棘,圆果抟[tuán]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緼[yùn]宜修,姱[kuā]而不丑兮。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九章》最爱此篇,难得的明亮色彩。这首诗或许作于屈原意气风发的时期,也可能更早,就是胸怀大志还在努力学习的时期。因为文献的缺失这些都只是推断。就诗歌本身而论,实在是一首非常适合有志之士用来自我激励的诗。所谓托物言志的写法,屈原竟然应用得如此成熟,不能不让人佩服。全诗充满了昂扬向上的精神,许多人在年轻时都曾立下过远大的志向,最终坚持下去的又有几个呢?就屈原来说,他坚持了自己独立不迁的人格,虽然理想并未实现,但无疑是榜样级的人物。自沉前的屈原形容枯槁,有没有想起那神采飞扬的橘树来?35九章•悲回风 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物有微而陨性兮,声有隐而先倡。夫何彭咸之造思兮,暨志介而不忘!万变其情岂可盖兮,孰虚伪之可长!鸟兽鸣以号群兮,草苴比而不芳。鱼葺[qì]鳞以自别兮,蛟龙隐其文章。故荼荠不同亩兮,兰茝[chǎi]幽而独芳。惟佳人之永都兮,更统世而自贶[kuàng]。眇远志之所及兮,怜浮云之相羊。介眇志之所惑兮,窃赋诗之所明。惟佳人之独怀兮,折若椒以自处。曾歔欷之嗟嗟兮,独隐伏而思虑。涕泣交而凄凄兮,思不眠以至曙。终长夜之曼曼兮,掩此哀而不去。寤从容以周流兮,聊逍遥以自恃。伤太息之愍怜兮,气於邑而不可止。糺思心以为纕兮,编愁苦以为膺。折若木以蔽光兮,随飘风之所仍。存仿佛而不见兮,心踊跃其若汤。抚佩衽以案志兮,超惘惘[wǎng]而遂行。岁曶曶[hū]其若颓兮,时亦冉冉而将至。薠[fán]蘅槁而节离兮,芳以歇而不比。怜思心之不可惩兮,证此言之不可聊。宁溘死而流亡兮,不忍此心之常愁。孤子吟而抆泪兮,放子出而不还。孰能思而不隐兮,照彭咸之所闻。登石峦以远望兮,路眇眇之默默。入景响之无应兮,闻省想而不可得。愁郁郁之无快兮,居戚戚而不可解。心鞿羁而不开兮,气缭转而自缔。穆眇眇之无垠兮,莽芒芒之无仪。声有隐而相感兮,物有纯而不可为。邈蔓蔓之不可量兮,缥绵绵之不可纡。愁悄悄之常悲兮,翩冥冥之不可娱。凌大波而流风兮,讬彭咸之所居。上高岩之峭岸兮,处雌蜺[ní]之标颠。据青冥而摅虹兮,遂儵忽而扪天。吸湛露之浮凉兮,漱凝霜之雰雰。依风穴以自息兮,忽倾寤以婵媛。冯昆仑以瞰[kàn]雾兮,隐岷山以清江。惮涌湍之盖盖兮,听波声之汹汹。纷容容之无经兮,罔芒芒之无纪。轧洋洋之无从兮,驰委移之焉止。漂翻翻其上下兮,翼遥遥其左右。氾潏潏其前後兮,伴张驰之信期。观炎气之相仍兮,窥烟液之所积。悲霜雪之俱下兮,听潮水之相击。借光景以往来兮,施黄棘之枉策。求介子之所存兮,见伯夷之放迹。心调度而弗去兮,刻著志之无适。曰:吾怨往昔之所冀兮,悼来者之悐悐[tì]。浮江、淮而入海兮,从子胥而自适。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骤谏君而不听兮,重任石之何益!心絓[guà]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感物赋诗,是为典范。人之将死,而其章法不乱,这已经超出学作诗的话题,上升到生命修炼高度了。“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物有微而陨性兮,声有隐而先倡”,开篇就先声夺人,和盘托出写作因由,体物写志的手段肇始于《诗经》,在屈原这里可以说已经成熟了,后代当然继续发扬光大。读《楚辞》常常会惊叹后代诗歌使用的许多写作手段居然早就被完美使用,高手还能出新,一般作者就差不多只能模仿了。许多人写写一生也写不出超越前人的作品,但这种努力本身又是有意义的,因为即便超越不了,自己表达记录自己的生活也是理直气壮的。在古人面前不浮夸,对自己的生活认真,这样的生活态度应该可以了吧。有幸留下几首代表作,那自然更好。屈原的创作生命后世无人能够重复,太多的诗人从他的作品中汲取能量,今天似乎少了些,但文脉绝对不会断的。36分别写了《九章》的笔记以后,我又重新把这九篇作品读了一下,觉得最有特色的还是《涉江》与《橘颂》,其他各篇基本上可以视为《离骚》的附庸,与《离骚》一起构成庞大的政治生命图景,这些作品当然也好,但是由于个人不从政,加以如今的政治生态与彼时大有不同,所以与这些作品始终有疏离感。而《涉江》之情景交融,《橘颂》之托物言志,读起来很容易形成共鸣,这就是读者与作品的缘分吧。屈原作品已经极好,遗憾在于流传下来的还不够多,抛开政治抒情诗,几乎也就只有那组祭祀乐歌了,他一个人将楚辞写成一种代表文体,后代楚人却无能为继(宋玉只得一篇《九辩》),可惜可惜。一种文体要大发展,只有一个宗师毕竟是不够的。37《远游》到底是不是屈原的作品呢?我倾向于认为不是,但并无确凿证据。我臆测此篇非屈原之作,主要是因为其中的游仙套路与后代的游仙诗太像了,有些段落又几乎完全模仿《离骚》,其中的思想又太像袭用的《老子》。话说回来,这仍然只是无根据的猜测,屈原有可能就读过《老子》也说不定,你不能要求他每一篇都是《离骚》一样的风格。38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知尽忠而蔽障于谗。心烦虑乱,不知所从。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詹尹乃端策拂龟,曰:“君将何以教之?”屈原曰:“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偷生乎?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哫訾栗斯,喔咿儒儿,以事妇人乎?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絜楹乎?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泛泛若水中之凫,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宁与骐骥亢轭乎,将随驽马之迹乎?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詹尹乃释策而谢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此事。”这篇我以前读楚辞的选本居然没有读到过,这次读到,有一种震惊的感觉。以前写过一篇小说,里面用了一连串问句,读到《卜居》居然发现语气有相通之处,不由称奇。这篇是不是屈原写的呢?情绪应该是屈原的情绪,但文气一贯,是高手作散文笔法,让人心中生疑,但还是没有证据。后代散文从《卜居》、《渔父》中吸取营养应该很多,那种行文节奏与情感的深度契合,彰显了汉语的极致美感,很难说最好的诗和最好的散文到底哪个更好,都好,都让人为母语感到骄傲。对于个性执拗的忠直之士来说,文中的对比反问其实是为了更进一步阐明自己不随流俗的态度,詹尹的回答颇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实际他应该是懂屈原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这是确定的了,然后怎么选择呢?《渔父》中自有答案。39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卜居》里的问题在这里由屈原自己解答了,这是屈原自己的选择,其实也是文学的遗憾。如果他继续活着,也许还能留下更多的精彩作品吧?不能说“屈原以死成就了自己的伟大”,死对于文学,并不是必须的事情。诗人终究是要死的,何必着急呢?也许屈原就和王国维一样,有非死不可的理由,但这终究让人遗憾。渔父的态度就是一种表面与世推移而实则心知肚明的态度,放到人类的天平上,很难说两种态度哪一种更高明,我自己的话,在俗世沉浮,做自己想做的事也做不想做的事,在别人眼中常常是异类。国人的社会就是一个大染缸,总有一天人们要懂得多样化生存的必要性,彼此尊重并能以法理彼此制约,这一天在我们的时代会到来么?40《九辩》系楚辞中又一著名长篇,特分段作笔记。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liǎo]栗兮若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泬寥[xuè liáo]兮天高而气清,寂漻[liáo]兮收潦而水清,憯[cǎn]凄增欷[xī]兮薄寒之中人,怆怳[chuàng huǎng]懭悢[kuǎng lǎng]兮,去故而就新,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怜,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雁廱廱而南游兮,鵾鸡 [kūn jī]啁哳[zhāo zhā]而悲鸣。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时亹亹[wěi]而过中兮,蹇[jiǎn]淹留而无成。这一段就可以说奠定了《九辩》的地位,在此前的写景之作中,还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手笔,所谓划时代的手段,此可为一例。它并非是简单地铺列秋景,而是将景色、情感与诗的韵律融合到一起,这说起来容易,能做到的其实不多。悲忧穷戚兮独处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绎。去乡离家兮徕[lái]远客,超逍遥兮今焉薄?专思君兮不可化,君不知兮可奈何!蓄怨兮积思,心烦憺[dàn]兮忘食事。愿一见兮道余意,君之心兮与余异。车既驾兮朅[qiè]而归,不得见兮心伤悲。倚结軨[líng]兮长太息,涕潺湲[chán yuán]兮下沾轼。忼慨[kāng kǎi]绝兮不得,中瞀[mào]乱兮迷惑。私自怜兮何极,心怦怦兮谅直。这一段仍然极具自己特色,因其身份地位与屈原不同,写的是自己心中的悲愁,故而能感动人。套用一句话来说,那就是,只有个性的,才是普遍的。如果不写自己的情感,算不得高手。当然,如果过分纠缠于自己那点情感而不能写出普遍性,同样只能是庸手。全押“i”韵,把心中不平已经说得荡气回肠。41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凛秋。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wú qiū]。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愁。秋既先戒以白露兮,冬又申之以严霜。收恢台之孟夏兮,然欿傺[kǎn chì]而沈臧。叶菸[yū]邑]而无色兮,枝烦挐[rú]而交横;颜淫溢而将罢兮,柯彷佛而萎黄;萷[shāo]橚槮[xiāo sēn]之可哀兮,形销铄而瘀伤。惟其纷糅而将落兮,恨其失时而无当。揽騑[fēi]辔而下节兮,聊逍遥以相羊。岁忽忽而遒尽[qiú jìn]兮,恐余寿之弗将。悼余生之不时兮,逢此世之俇[kuāng]攘。澹[dàn]容与而独倚兮,蟋蟀鸣此西堂。心怵惕[chù tì]而震荡兮,何所忧之多方!仰明月而太息兮,步列星而极明。这一段是对第一段的深化,第一段主要写动物,这一段主要写植物。“岁忽忽而遒尽兮,恐余寿之弗将”由时节转到人,转折之方法实值得学习,哀悼寿数的写法实在过于伤感,想来作者写到此处实在是控制不了,不然不会轻易诅咒自己的。窃悲夫蕙华之曾敷兮,纷旖旎[yǐ nǐ]乎都房;何曾华之无实兮,从风雨而飞扬?以为君独服此蕙兮,羌无以异于众芳。闵奇思之不通兮,将去君而高翔。心闵怜之惨凄兮,愿一见而有明。重无怨而生离兮,中结轸而增伤。岂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猛犬狺狺[yín yín]而迎吠兮,关梁闭而不通。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干!块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何时俗之工巧兮,背绳墨而改错!却骐骥[qí jì]而不乘兮,策驽骀[tái]而取路。当世岂无骐骥[qí jì]兮?诚莫之能善御。见执辔者非其人兮,故駶[jú]跳而远去。凫[fú]雁皆唼夫梁藻兮,凤愈飘翔而高举。圆凿而方枘[ruì]兮,吾固知其鉏铻而难入。众鸟皆有所登栖兮,凤独遑遑而无所集。愿衔枚而无言兮,尝被君之渥洽[wò qià],太公九十乃显荣兮,诚未遇其匹合。谓骐骥[qí jì]兮安归?谓凤凰兮安栖?变古易俗兮世衰,今之相者兮举肥。骐骥伏匿而不见兮,凤凰高飞而不下;鸟兽犹知怀德兮,云何贤士之不处?骥不骤进而求服兮,凤亦不贪喂而妄食。君弃远而不察兮,虽愿忠其焉得。欲寂漠而绝端兮,窃不敢忘初之厚德。独悲愁其伤人兮,冯郁郁其何极!霜露惨凄而交下兮,心尚幸其弗济;霰雪雰[fēn]糅[róu]其增加兮,乃知遭命之将至。愿徼[jiǎo]幸而有待兮,泊莽莽与野草同死。愿自直而径往兮,路壅[yōng]绝而不通;欲循道而平驱兮,又未知其所以,然中路而迷惑兮,自压桉而学诵。性愚陋以褊浅[biǎn qiǎn]兮,信未达乎从容。窃美申包胥之气盛兮,恐时世之不固。何时俗之工巧兮,灭规矩而改凿。独耿介而不随兮,愿慕先圣之遗教。处浊世而显荣兮,非余心之所乐。与其无义而有名兮,宁处穷而守高。食不媮而为饱兮,衣不苟而为温。窃慕诗人之遗风兮,愿托志乎素餐。蹇[jiǎn]充倔而无端兮,泊莽莽而无垠。无衣裘以御冬兮,恐溘死不得见乎阳春。靓杪秋[miǎo qiū]之遥夜兮,心缭悷[liáo lì]而有哀。春秋逴逴[chuō]而日高兮,然惆怅而自悲。四时递来而卒岁兮,阴阳不可与俪偕。白日晼[wān]晚其将入兮,明月销铄[shuò]而减毁。岁忽忽而遒尽兮,老冉冉而愈弛。心摇悦而日幸兮,然怊怅而无翼。中憯恻之凄怆兮,长太息而增欷。年洋洋以日往兮,老嵺廓而无处。事亹亹[wěi]而觊[jì]进兮,蹇淹留而踌躇。写到这里还是比较独特的心灵体验,“猛犬狺狺而迎吠兮,关梁闭而不通”尤其能说明寒士不得进见的愤怒,如果在这里拓写一下就结尾的话是不是就可以了呢?因为后边的内容模仿痕迹太重,反而拉低了整体的水平。42何泛滥之浮云兮,猋[biāo]壅蔽[yōng bì]此明月!忠昭昭而愿见兮,然霠噎而莫达。愿皓日之显行兮,云蒙蒙而蔽之。窃不自料而愿忠兮,或黕点而污之。尧舜之抗行兮,了冥冥而薄天。何险巇[xī]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彼日月之照明兮,尚黯黮而有瑕;何况一国之事兮,亦多端而胶加。被荷禂[dǎo]之晏晏兮,然潢洋而不可带。既骄美而伐武兮,负左右之耿介。憎愠[yùn]怆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众踥蹀[dié]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农夫辍耕而容与兮,恐田野之芜秽。事绵绵而多私兮,窃悼后之危败。世雷同而炫曜兮,何毁誉之昧昧!今修饰而窥镜兮,后尚可以窜藏。愿寄言夫流星兮,羌倏忽而难当。卒壅[yōng]蔽此浮云兮,下暗漠而无光。尧舜皆有所举任兮,故高枕而自适。谅无怨于天下兮,心焉取此怵惕?乘骐骥之浏浏兮,驭安用夫强策。谅城郭之不足恃兮,虽重介之何益。邅[zhān]翼翼而无终兮,忳惛[hūn]惛而愁约。生天地之若过兮,功不成而无效。愿沉滞而不见兮,沿欲布名乎天下。然潢洋而不遇兮,直怐愗[mào]而自苦。莽洋洋而无极兮,忽翱翔之焉薄。国有骥而不知乘兮,焉皇皇而更索。宁戚讴[ōu]于车下兮,桓公闻而知之。无伯乐之善相兮,今谁使乎誉之。罔流涕以聊虑兮,惟著意而得之。纷忳忳[tún]之愿忠兮,妒被离而障之。愿赐不肖之躯而别离兮,放游志乎云中。乘精气之抟抟[tuán]兮,骛[wù]诸神之湛湛[zhàn zhàn]。骖白霓之习习兮,历群灵之丰丰。左朱雀之茇茇[bá]兮,右苍龙之躣躣[qú]。属雷师之阗阗[tián]兮,通飞廉之衙衙[yá]。前轻辌之锵锵兮,后辎乘之从从。载云旗之委蛇兮,扈[hù]屯骑之容容。计专专之不可化兮,愿遂推而为臧。赖皇天之厚德兮,还及君之无恙!如果没有《离骚》,后边这些怎么都能算是一流的文笔,但是因为有了《离骚》,这些看起来就不那么好了,只能算是二流。尤其是最后两句,祝君王身体健康,感觉突然出现让人吓一跳,前面那么多的抱怨好像都是一时发脾气而已。这种收尾与《离骚》相比差了太多太多。总之,《九辩》最厉害的是写景,由景而及情,抒发贫士失意的悲愁。遗憾在于模仿《离骚》太过,使得只能算一流作品而不能算超一流作品。贫士失意,有科举之前有之,有科举之后亦有之,如何面对这种困境?还是得用王国维那句话,“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这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学出世之法。不能入世了就学出世,这是道家精神能长期传播的主要基础。43《招魂》已经完全具备了赋体文的规制,初读讶异于其铺陈之气势,再读几遍,就如同读其他一些赋体文一样,感慨形式的单调,这可能也是后来赋体文难以长期发扬光大的原因。此文之佳句,固在“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兮哀江南”,收束全文之至情。这种哀痛,因为融合到绝好的词句中,多少年后,痛定思痛,这种痛苦居然具备了一种美感——痛苦是可以变成美的?这种看法有点病态?换一种角度考虑,如果痛苦已经不能避免,以文艺的方式将之转化成美,是人的心灵得到净化,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44《大招》在内容上与《招魂》大同小异,区别在于最后一节写楚国贤人众多,君主英明,这太像一种讽刺。正式场合的颂歌美则美矣,然而现实既然已经如此不堪,又何必再粉饰太平?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这样的文字值得警惕啊。一个王朝末代的人还能不能清醒地认知自身的命运呢呢?对于人的考验,乱世总比太平时代来得真实痛切,在乱世的背景下看《大招》或与之类似的形式文,会感叹文字的欺骗作用。读历史的时候,读到那些歌功颂德的东西,心中也要保持一份警惕。《惜誓》行文流畅,但脱不出《离骚》范围,算不得一流,刘向辑楚辞,所收汉人作品多为拟骚之作,除了《招隐士》一篇独具特色,其他多属模仿级别,难称好文,这大概是因为汉语诗歌的发展逐渐朝着摒弃虚字的方向,而且楚辞中的许多词汇难以在汉语里大量推广,所以最后楚辞就成了绝唱。45招隐士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山气巃嵸兮石嵯峨,溪谷崭岩兮水曾波。猿狖群啸兮虎豹嗥,攀援桂枝兮聊淹留。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岁暮兮不自聊,蟪蛄鸣兮啾啾。坱兮轧,山曲岪,心淹留兮恫慌忽。罔兮沕,憭兮栗,虎豹穴。丛薄深林兮人上栗。嵚岑碕礒兮碅磳磈硊,树轮相纠兮林木茷骫。青莎杂树兮薠草靃靡,白鹿麔麚兮或腾或倚。状皃崟崟兮峨峨,凄凄兮漇漇。猕猴兮熊罴,慕类兮以悲。攀援桂枝兮聊淹留。虎豹斗兮熊罴咆,禽兽骇兮亡其曹。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这一篇的内容确实是楚辞中较特异的,特别具有诗歌标新立异的特征,所以能够为世所重。有趣的是,短短的诗文如果不借助注解,有很多字连读都读不通,流传下来的名句,恰恰是最容易读懂的几句,因为这几句,后来王维写出过: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归不归这个问题,后来成为了许多读书人特别需要考虑的问题,有人选择归红尘,有人选择归山林,虽说最终这些人都要尘归尘土归土,但因为曾经来过选择过(有诗为证),所以也还是颇有意思。46东方朔《七谏》整体袭用的是屈原政治抒情的套路,但也还是有一定的文字功底,《谬谏》中有几句颇可观:同音者相和兮,同类者相似。飞鸟号其群兮,鹿鸣求其友。故叩宫而宫应兮,弹角而角动。虎啸而谷风至兮,龙举而景云往。音声之相和兮,言物类之相感。夫方圆之异形兮,势不可以相错。这种议论,与屈原还是有别的,有自己的特色,即便在今天读来也还是让人警醒的道理。其乱辞云“铅刀进御兮,遥弃太阿”,所用意象也还算不错。东方朔生活在一个相比之下可称伟大的时代,写出来的东西仍不免有怀才不遇之感,或许对于文人来说,怀才不遇几乎是理所当然的命运,前段去成都武候祠,想到诸葛亮之所以这么受推崇,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完成了文人的理想——文韬武略,遭逢明主,大显身手,死得其所。这样的人,几千年来有几个?47严忌《哀时命》在风格上仍然模仿屈原。王褒《九怀》虽说情绪不出屈赋,而文辞可称简雅,读着不算累。刘向《九叹》没有多少自己的特色。王逸《九思》,《逢尤》颇有七言诗的节奏,他篇不足观,惟最后乱辞有气势:天庭明兮云霓藏,三光朗兮镜万方。斥蜥蜴兮进龟龙,策谋从兮翼机衡。配稷契兮恢唐功,嗟英俊兮未为双。整体来看,拟骚作品成就不高,过分模仿而缺少自己的面貌,这当然可以解释为屈原太强或者说模仿者水平有限,然而更深层的原因是文学的走向是朝着远离楚辞的方向,因为楚辞的词汇是生僻的,楚辞的身份可以说是贵族化的而不是平民化或一般知识分子化的,所以后代诗歌主要继承的是楚辞的部分精神,如爱国主义、怀才不遇、游仙追寻等,全面的继承一定是有词汇与身份上的,但这是不可能的。尽管如此,楚辞依然强大,用“空前绝后”来形容这种文体并不算过分。48《楚辞》选目:离骚九歌: 东皇太一 东君 云中君 湘君 湘夫人 大司命 少司命 河伯 山鬼 国殇 礼魂 九章: 涉江 哀郢 怀沙 橘颂 卜居 渔父九辩(宋玉)招魂 招隐士 (淮南小山)这种选法是放到不同朝代诗歌阅读经验中的选法,人生苦短,能够隔一段时间就温习一下这些作品,已经是够幸运的了。49读此书的最后一条笔记,书中的几处错误:前言5页,说宋玉“楚庄王时为官”,明显错误。宋玉当生楚怀王末年,主要活动在楚顷襄王和楚考烈王时期。277页注⑤,“卒”字注当移至⑥。279页注(15)与290页注⑦不统一。282页正文“畜凫”句后的句号当为逗号或顿号。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好书读起来才有好心情,印刷,书质都是精品,精装!中华书局的这套‘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很好,也很实在,值得收藏。楚辞不用说,屈原大家都认识,这本楚辞也出自屈原之手,他的文采千百年来领多少沉醉。书里的注解,白话翻译都很好,有些字也有注音。还是简体字。
  •     这边楚辞的注释详尽得当,有助于理解先秦文学
  •     屈原,全篇是一種心情的起伏,充滿辭藻,總是起伏流動,一種飛翔的感覺,古典意識流,時空交錯。他守得住藝術,非藝術的界限。
  •     #2016045#
  •     美好时光,难再复返,予郁郁独行,聊自逍遥,囫囵楚辞,痛饮浊酒,以遣烦俗,为真小人,亦自风流。
  •     从头到尾描述了一个成年人如何对各种香草的各种喜爱
  •     楚辞和诗经是一起买的,属于精装书,但都不贵,内容完整,有注释。从诗经与楚辞中训练对美的感受力
  •     如今的人,再也写不出这样的文字。
  •     用小楷抄了半篇离骚,写着觉得小楷一笔一划规规矩矩的根本承受不了如此炽烈奔放的感情,于是作罢。翻完全书,打算今晚再读一读《楚辞补注》。
  •     《楚辞》选目: 离骚 九歌: 东皇太一 东君 云中君 湘君 湘夫人 大司命 少司命 河伯 山鬼 国殇 礼魂 九章: 涉江 哀郢 怀沙 橘颂  卜居 渔父 九辩(宋玉) 招魂 招隐士 (淮南小山)
  •     选编条理清晰,注释详细,光是《离骚》这一题解就选入了九种说法。封面的颜色虽然不可观,起码也比岳麓书社出的《史记》封面水彩笔黄色好太多,屈原夸自己长得帅,估计也不会喜欢这颜色……
  •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     古典文学巨著_ 浅读领悟不深
  •     楚辞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发展起来的,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由于地理、语言环境的差异,楚国一带自古就有它独特的地方音乐,古称南风、南音;也有它独特的土风歌谣,如《说苑》中记载的《楚人歌》、《越人歌》、《沧浪歌》;更重要的是楚国有悠久的历史,楚地巫风盛行,楚人以歌舞娱神,使神话大量保存,诗歌音乐迅速发展,使楚地民歌中充满了原始的宗教气氛。所有这些影响使得楚辞具有楚国特有的音调音韵,同时具有深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浓厚的巫文化色彩。可以说,楚辞的产生是和楚国地方民歌以及楚地文化传统的熏陶分不开的。   同时,楚辞又是南方楚国文化和北方中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春秋战国以后,一向被称为荆蛮的楚国日益强大。它在问鼎中原、争霸诸侯的过程中与北方各国频繁接触,促进了南北文化的广泛交流,楚国也受到北方中原文化的深刻影响。正是这种南北文化的汇合,孕育了屈原这样伟大的诗人和《楚辞》这样异彩纷呈的伟大诗篇。   《楚辞》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出现,打破了《诗经》以后两三个世纪的沉寂而在诗坛上大放异彩。后人也因此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风指十五国风,代表《诗经》,充满着现实主义精神;骚指《离骚》,代表《楚辞》,充满着浪漫主义气息。风、骚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的两大流派。   注本是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四库全书总目》说:「初,刘向裒集屈原《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而各为之注。」但刘向编定的《楚辞》16卷原本已佚。《楚辞章句》即以刘向《楚辞》为底本,它除了对楚辞做了较完整的训释之外,还提供了有关原本的情况。在《楚辞章句》的基础上,南宋洪兴祖又作了《楚辞补注》。此后,南宋朱熹著有《楚辞集注》,清初王夫之撰有《楚辞通释》,清代蒋骥有《山带阁注楚辞》,等等。他们根据己见,作了许多辑集、考订和注释、评论工作。
  •     2015年的重印版要价30大洋。
  •     基本都是一个风格:一群文人悲天悯人感慨自己生不逢时,用一堆比喻悲叹君臣无道,然后就意淫自己到处神游。所以《九歌》就显得特别可贵。如今看来生僻字实在太多,也略有些拗口,但是并不影响这部伟大的诗集成为经典。此版本甚好。
  •     诗经和楚辞,这是中国诗歌源头最伟大的两条河流。诗经的主要美学原则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楚辞则不然,它绚丽浪漫,令人目不暇接。诗人高兴时可以上天入地,悲伤时也可以呼天抢地。
       诗经和楚辞带来了两种不同的美学影响,前者含蓄、温婉,后者直率、强烈。这两种美学价值相互映衬,各有千秋。
       但诗经代表的是强势的黄河文明,因而它承担了诗歌以外的更多的意义。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在这句话里明确地指出了诗经的教化意义。汉儒奉诗为经,更是强化了这种政治色彩。
       因而,价值上可以比肩而立的诗经和楚辞,在影响力上却是不等量的。中国的文人们大多继承了诗经的美学原则,含蓄成了中国诗歌的主要特点。而屈原对于灵魂、命运、存在、痛苦的酣畅淋漓的抒写,在主流的诗歌里难觅其踪。
       中国的诗人们养成了追寻趣味的习性。他们痛苦时不说痛苦,却用梅雨、柳絮等词语来代替。当直观的生命感受以繁杂的意象表现出来时,趣味便产生了。可以想见,当一个人把痛苦兑换成含蓄的言辞时,他早已不再关注痛苦,相反,他沉醉在自己言辞美妙的趣味之中,不能在生命感受上走得更远便匆匆折返了。
       因而我看到了屈原在诗歌源头孤独的背影。他是真正的诗人,他对生命,对美,对理想,对苦难,都是以完全不可妥协的态度去询问,去求索的。他没有半点文人趣味,他最彻底地享受美,也最彻底地直视痛苦。
       因而我说,屈原是两千年来最伟大的诗人。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很少有翻译成白话文依然优美的。《楚辞》却是其中为数不多的作品之一。
  •     《楚辞》是西汉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而成的一部诗歌总集,它作为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     因“离骚”而去看滴、慢慢阅来、其实诸如《国殇》《湘夫人》《少司命》……这里面真滴不乏佳句、值得一读~~
  •     在几部楚辞中最终选了这本,一来是中华书局的书,应该校勘没什么问题。二来,又不想研究得太深入,所以不买那套好几本的注释得非常清楚的。感觉这本对于楚辞入门爱好者挺适合。深浅适中。
  •     买了一本可终生翻阅,值了
  •     #给娃取名参考系列#
  •     读书一大累
  •     感觉读《楚辞》终于不用那么费劲了~~每一段古文后面附有难点字、词的解释,还有全文翻译~非常方便的一本书!
  •     我还是刚读《楚辞》,深深地被她的独有的表现手法和风格特征锁感染,《楚辞》充满了抒情性的浪漫主义色彩。书中多用诗情灵动的语言,朗朗上口!摆脱了板滞的行文格局,是一部宏博丽雅的巨制。《楚辞》是屈原的代表作品,是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作品中的诗文多以香草、美人的意象来喻指君王,文章波澜壮阔、幽深隽永、缠绵悱恻,反映了屈原对黑暗腐朽统治的愤慨和愿为国效力而不得的悲痛心情,同时也抒发了对自己遭遇不公平待遇的哀怨。所以,读《楚辞》一方面让我们能穿越历史聆听的屈子的真性情的喟叹,而且更让我们对自己人生有着无限的思考。该书思想深邃,情感深郁,想象丰富,意境优美,文辞瑰丽,很好的将人的情操与自然实现“天人合一”,读完让人的内心也受到了洗涤!是部不可多得的经典!
  •     语言很美、香料很忙。天问神叨晦涩,其余可读之。有评论曰“一直发牢骚从未被超越”,是我想说的。跟启超兄一样最喜欢招魂和大招。在回家过年这段看起来,“返故乡些”的这两篇更有味道了。渔夫那篇的问答式也很喜欢。招魂里的动物有几个是山海经的雏形?想象力好丰富
  •     题目有题解,原文有注释有译文,不太喜欢看译文可以忽略。虽然不是我喜欢的排版,但是看起来也很舒服。
  •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并且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中华书局的书自是不必说的,值得收藏的。
  •     每篇有题解、每段注释详细,附翻译。精装本,手感佳,适合收藏。
    是个人最喜欢的版本
  •     一直在找中华经典名著的好版本。收到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的《楚辞》,第一感觉就是很经典,很不错!值得阅读跟收藏!而且有塑膜包裹干净整洁。
  •     几百种表达郁闷的说法……
  •     藏
  •     零捌壹肆
  •     中华这么多的诗词歌赋中,唯楚辞最爱,中华书局的水准自然是不用说了,实在太美!
  •     语言好美,需要精读,细读。
  •     应该说这本楚辞还是不错的,无论是装订、印刷还是内容,都是上乘。但是,我是在看过《楚辞补注》之后才看这本书的,所以就觉得有点浅了。对于一般读者来说,非常不错;学文学的本科生也不妨拿来作为参考文献。
  •     装帧精美。纸张也很好。内容嘛,不是每个没有注音的字我都会念。需要字典帮助。本书胜在注释很到位。在零零总总的楚辞注释中,算是突出了。
  •     非常超值,性价比很高。楚辞对于很多人来说确实有点难度,这本书全译全注,应该说对很多人都会有帮助的,搞学术研究的除外。因为是简体和横排版的,专业人士可能看着不过瘾
  •     这哥们这么丰富的想象力和表达词句 还有浪漫主义情怀 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东西 才华这个东西不是你努力就可以获得 这个太厉害 没法评价
  •     之前买过一部其他出版公司的楚辞,看了几眼心就凉了,各种错误加不严谨。中华书局的书虽没有浮华的外表,其内容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真正是为弘扬传统文化而出书,不像其他出版公司那样把封面做的光彩夺目,内容却是一塌糊涂。
  •     尤记得高中背《离骚》背的我捶胸顿足、抓心挠肝,埋怨屈原写文章写的拗口,还发誓背完之后再一不看《离骚》了。
    那时绝对不会想到,今天会买一本《楚辞》
    女人果然是善变的。
    书是很好,不过就觉得一段原文一段译文的编排,有点奇怪。
    嗯,还是不影响的。
    我爱国学。
  •     《楚辞》的封面是令我最满意的,硬皮书面,简单明了。
    内附有对“楚辞”的起源、发展、特点的介绍,当然少不了屈原。对于重要名词也有具体解释,如“九章”。每一篇文章题解、注释和译文。
    可惜的是排版是横排简体字,少了几分古文味。
  •       《楚辞》里屈原留下的一些篇章,大多是曲高和寡之品。从屈原的深沉行吟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诗人的愁苦。与《诗经》不同,《楚辞》文辞华丽,意蕴也比较晦涩。以前上中学读古文,爱读明清小品文,再往前溯,还是喜爱散文的文体。遇到《楚辞》,立马跳过。并未深刻认识到那里面蕴含的一份忧国忧民的情怀。从这样的古典中,体现出的,是一种九死不悔的爱国情怀。提到“爱国”,现在很多人不爱听。其实,人们并不是不爱国,讨厌爱国,而是反感虚伪,抵制伪崇高,质疑别有用心和非理性狂热。真正的爱国者从不会受到本民族人民的厌恶。如屈原这样的人,虽是与今相隔了几千年的时空,人们现在回望他的足迹与诗篇,亦不能不心怀敬意和感动。
      我知道英国大文豪塞缪尔·约翰逊说过一句名言“爱国主义是流氓无赖们最后的藏身之地。”很显然屈原不是流氓无赖,而是清高文士。而约翰逊也不是乱骂,他所责骂的那些人,自然在现实中是可以对号入座的。再说到屈原,在《哀郢》中,诗人念道:“发郢都而去闾兮,荒忽其焉极?”离开故土,我能到哪里去呢?诗人这样自问。然后又说:“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顺风随水而去,终成他乡之客。这里面,表达出的是一种极其朴素的故土情怀。不可否认,中国古时候士大夫是有“愚忠”之气的,然而,在他们“愚忠”的背后,却散发出一种深深的,人和土地紧紧连结在一起的情怀,一种十分自然十分本真的情感。谈到故土家园,以及君上,屈原表达的其实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情,简单说,就像亲人间的互相嗔怪。放在当下说,就是,尽管在我们的国家我们经常是对诸事不满的,而当外国人当着你的面指责你的国家和民族时,你心中不免会升起一股愠怒。这个时候你才会体会到个人与整个家园的关系联系如此紧密。因为,爱国,准确地说,首先是肯定自己的价值,认同自己的根本,并不是依附于政治或利益,很多时候,爱国主义只是人心中难以抑制的一种简单的心情。而且,爱国主义也不是局限于一个国家的地域范围内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身处国外,依旧能当得起“爱国者”这个称谓的原因。
      仔细阅读这些充满古意的文字,甚至也发现。屈原是个很可爱的人,满腔报国之志,满腹愁绪感伤,既是“愤青”又是“文青”。特别是在《渔父》一章中,屈原表现出了一种可爱的固执,渔父老头说:“这社会一个大染缸,你就把自己个染了吧。”屈原长袖一挥,道:“别说了,眼泪哗哗的,我又不是块布,掉染缸里还是得被淹死,跳江里淹死了干净些。”于是,那沧浪之水中便多了一个善良的灵魂。也许那江水也是浑浊的,屈原却能以自己的清白之躯净化了江水,也净化了整个人间。
  •     沅有芷兮澧有兰
  •     简体横排,的确是全本全注全译,注释简略得当,译文很好,称得上性价比很高的精品。
  •     《楚辞》的中心灵魂---屈原,不仅堪称是我国浪漫主义诗人之祖,更是一位令世人敬仰的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情怀和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应该成为我们当今社会的一种感召力!
  •     楚辞这货只有在身闲,神静,心清的时候才深有体会。中华书局这版有题解,有原文,有翻译很详尽哦~~~不过原文被分了节朗读起来不方便啦。
  •     阿修罗树海
  •     是给小姑娘起名字的绝好出处~电视剧《思美人》快是要播出了,这也不失为一种普通大众对于屈原的了解除了端午节之外更浅近的方式了吧~
  •     恣肆
  •     生于楚地,长于楚壤,浸淫于楚辞。
  •     以前也是买的中华书局的《楚辞》,不过不是全本,终于出了全本的《楚辞》。中华书局的书质量没得挑,封面设计也很好,唯一遗憾的是封面是硬皮的。内容上排版稍微有点凌乱,这一版的注释翻译都很好。
  •     屈原其人其行、其文影响中国文化深远。本书有注释、辨伪、题解,考证和它本评析, 文字也晓畅通达,适于初学者参看。
  •     少见的入门级别好书,注的较详,注音几乎没有错误,可贵。
  •     士当高洁
  •     入门必买(目前来说)
  •     永远经典,被九歌天问感动
  •     相比诗经,楚辞的韵律感更强,阅读感受也更好些
  •     买了这本楚辞,发现这才是我想要的古书。

    正文独立连贯,注释紧接其后,正文字体大,装订很好,线装,中华书局其他的古籍丛书都没这套好,可惜只有寥寥基本,但我还是决定买了韩非子、庄子、孟子,希望能把诸子百家都出全,吕氏春秋等等。
  •     本身内容就不用说了吧,楚辞,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呀……就此书来说,装订精美,拿在手中很有历史感,给人一种阅读的欲望。而且配有注释和译文,有助于以前不怎么接触楚辞的人理解
  •     作为楚人确实是该好好看看《楚辞》,抽空再买本洪兴祖的《楚辞补注》看看。
  •     楚辞的韵律美不必我在这说了。有详细的注释。纸张很好,印刷可以称得上完美。买了我一点也不后悔。、
  •     楚辞--(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     楚辞是一部经典,书的质量很好,注释也很详细,喜欢
  •     内部结构上题解、原文、注释、译文各部分自然结合,版式疏朗清新,美观大方。
  •     《楚辞》是国学经典是与《诗经》齐名的集部作品。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两大源头之一。梁启超说:凡为中国人者,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不为虚生此国。
  •     书是硬壳的,是一个惊喜,正文,注释,译文分开,可以选择性的看译文,不妨碍有自己的感想,纸质印刷都十分不错。楚辞本身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值得收藏
  •     看完《人间草木》被闻一多先生安利的。另: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要把《离骚》抄一遍Ծ‸Ծ
  •     全新塑料膜包装。每篇文章之前有总介绍。文章内容有原文,注,译文。基本上不懂的字都注了读音,作了解释。国学经典!
  •     这本书拿到手以后,出乎意料的满意。让我对这套新出的“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充满了信心!
    书的硬件条件——纸张、印刷质量、排版和装帧都很不错,更让人满意的是题解、注释详略得当,译文也能做到优美流畅。让我这样有兴趣的非专业人士,不会对艰涩难懂的古言望而生畏。总之,很喜欢!
  •     当年早起在二运背离骚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啊。
  •     优美华丽,重复运用的比喻很多,读完感觉自己都要变怨妇了,可能功力有限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以后慢慢品味。
  •     孩子要买古典名著,我给卖了楚辞,内容和印刷不错,只是注释少,不适合小学生阅读。
  •     看了好久,我决定在当当网买一套中华书局的精装全唐诗增订本,同时买了巴金的家和一本楚辞。等了好几天才到,拆一来看每一套都是很好的书,排版印刷也很好,特别是全唐诗,15册都是满印着万千锦绣诗章,我很喜欢,
  •     最爱离骚和山鬼
  •     从经有一本无注释的楚辞,读起来很辛苦,此书注释很详细,成系列的书也很便宜。书的内容,爱它的人都知道,沉浸其中,心神俱醉矣。
  •     買了一套楚辭,覺得讀好可以脫盲⋯然後全四冊,然後大概沒有然後。
  •     【常读书-26】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另,离骚不愧是第一长的抒情诗歌,屈原真不是一般能说,脑补力又一流,换我也没法听他说完……然后天问问了那么一堆为什么结论不是无神呢。) ——20140320。 后来看朱良志先生的《中国美学十五讲》,反而很喜欢《骚人遗韵》一章。(对于人生来说,良师益友真的很重要啊~) ——20140727.
  •     很不错,看了很多版本的楚辞,这本很满意,看了很多人的书评,也发表一下我个人的看法吧,其实不要很苛刻的去看他,还是不错的,很多东西需要自己去理解,知识是一个人积累的过程,并不是一本书就能完全的了解一项知识的,各家有各家之言,不要那么较真,我们看书时为了学习的,我们在乎的是我们在书中学到了什么,理解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并不是为了一个字,一个词的意思,大家书读的多了,自然会注意到有一两个字词翻译的错误,译文有很多种不同的翻译。古文还有通假字呢,大家都不是屈原,即使是屈原我相信也不会希望他自己写的书被大家固定成一个意思,发散思维,这样才能学以致用。
  •     精装,简体横排,非常适合喜欢楚辞的非专业人士阅读、收藏。译注者很负责任,疑难字都加了注音,不须频频翻阅字典了。字体大小适中,纸质很好,装帧质量上乘,长期翻阅也不容易损坏!
  •     这本书太好了,无论是讲解注释还是纸质。在当当网买书这本是最满意的,对于读楚辞的强烈推荐。
  •     因为同时买了很多本书,这本只看了一点,里面的翻译有点多,可能是因为词句比较难懂所以才排那么多的翻译的。如果是纯粹的古文的话,我想可能没好多人能自己不要注释就能看懂的。悲催的是,我买了一本《四书章句集》完全古书排版。。。。让我欲哭无泪,我一个非国文专业的人,还是看这个楚辞类型的比较好。如果有深厚古文功底的,还是可以考虑买全古文版,不要买又注释的
  •     《离骚》刚刚都捋顺,背过一遍。《九歌》、《天问》刚刚看完。这个本子是我看得最舒服的。翻译清楚有出处,引的是名家之注释。比起某些竖版的看着舒服,文章翻译走的是诗歌的路子而不是纯解释,所以觉得非常好。另外,楚辞真的必须背。只看看根本没啥收获。读一遍真的不够,在年底之前还要读千万遍。
  •     这是帮同事女儿买的书,《楚辞》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就快要到端午节了,同事说要给他的女儿买《楚辞》,考虑到她还在读书,觉得有注释有白话译本的会更好,当然如果个人文化水平到一定的高度,社会阅历到一定程度,还是建议多读原文,试着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
  •     这几个月每天早上读楚辞开始新的一天,陪我度过这段艰难的时光
  •     离骚的价值.值得深读.刚在评论里面看见又有自以为是的人.在说什么文人悲天悯人之类的可笑逻辑.可见这种人.别人都说是秀智商下限.而这种人是连智商都没有的.也没有资格读《楚辞》.现代人的愚蠢就在于自认为聪明的去总结一些他根本不了解也没有资格总结的东西.这也是一些现代人的风格.总是喜欢意淫古人
  •     老子揍是牛逼,你们这群俗人!
  •     中华书局的古籍就是挺好,这套全本全注全译都挺不错,内容全,注释什么的也不错,很赞
  •     为什么豆瓣评分会这么高??作者作注只是把几个解释直接摆在那儿,一点儿考证都没有,也不标出处。。让读者看起来很累。。还是要去翻楚辞补注。。。想哭
  •     今天很开心,昨天晚、上六点多下的订单,今早上九点多就收到书了,物流很给力。我买了好几本书,都很不错,山海经这本书包装很新,也很精致,里面内容有原文、注释、译文。结合注释还有译文,能完全看懂,很不错,译文浅显易懂,静心看理解能力好点就行了。书是全套,内容详细,有400页。硬质封皮。我这会写这么多,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我也是第一次在当当网买书,之前都是在**,这次很满意,所以专门来写这个书评,希望大家可以看到。买书也都是会关注书评的嘛!个人推荐这个,大家可以放心的买,用作收藏也不错。
  •     独怆然而涕下
  •     风骚,传统诗歌的两大源头,楚辞尤其以奇美瑰丽富于楚地特色而引人入胜。以高祖大风歌为例,恐怕句式上取于楚辞的要大于诗经吧。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浪漫又不乏顿挫,概忧民生之多艰。此版本硬皮精装,纸质很好,注释到位,推荐推荐。
  •     楚辞--(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中华之宝,老祖宗的东西流传下来,一定有他的道理,值得大家品赏;
  •     离骚。
  •     虽然是纯文字的书,但是原文、注解和译文都排列得很舒服。
    楚辞虽难解,但是拿到这样一本书,会很有耐心一个字一个字推敲下去。
  •     中华经典系列的版本很多,是看到网上的节选才决定买这个版本的。无疑,中华书局非常负责,编者亦非常负责。粗略翻看了一下,编者对每一篇都进行了详细的注释,不只是释义,还有很多有争议的内容均一一列出。不知道该丛书其他版本的注释如何。个人揣测,经部可能没那么全,毕竟自古以来注释四书、老庄的太多,诗部应该不错,以后再陆续入手其他。
  •     来吾道夫先路。
  •     推荐“天问”,汉代天文学大兴的源头(一种说法)
  •     古典文学的精粹。由开始的看不下去到现在很是喜欢,也是一种成长。
  •     我买了一本《史记》一本《楚辞》,虽然希望楚辞也是没有注释只有内容的,但是这本也不错,已经非常满意了,希望其他书也能买到这样的。另外,纸质也没有想的那么差丫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