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 > 管理信息系统 > 删除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213052514
作者:[英]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Viktor Mayer-Schönberger)著
页数:240页

啥啥意思!

这世界上有很多东西哈!他们说只要选择需要的东西就行了,其它的都可以遗忘!这可难倒我了呀!试问,要选择适合的东西就必须把所有的都了解完!然后才能进行选择...说到这,我脑细胞已经不够用了!然后呢?然后如何,谁知道啊!总之,我觉得能够适当地删除真难!但是,我有一个经历!有一年啊!我毕业的那年,电脑突然中病毒了,坑爹啊有木有!此电脑用了四年从来没有中过毒!那么,中毒的症状是什么呢?就是一个盘里出现了乱七八糟不该有的东西!而原来有的东西不见了!于是,经过研究,决定恢复数据!就是必须找到一个空的盘,在那里恢复这个盘的东西!我就这样做了!用了四年的电脑,资料当然是相当多啦!要很长时间,整整用了半天,恢复的东西根本不能用!这样,我就丢失了两个盘的东西!我这人脾气不是一般的坏!既然丢得差不多了,干脆全丢完好了!于是,电脑里的东西全部格式化了!空空也...心情有多好!像刚买的硬盘一样,啥都可以重新开始装!原来一直觉得非常重要,不能没有的东西觉得并不是很重要啊!于是,毕业的时候,我连自己的毕业设计都没有!反正已经交了!学位证都领了!全忘掉吧!

数字化记忆

每一种新媒介形式的出现都会导致社会各个层面的变革。口语媒介出现的时候大大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早期人类的生存经验得以通过语言的形式相互分享。纸质媒介的出现同样引发了社会的革命,越来越多的人享有获取知识的权利,人们形成了新的思维方式,思想更加开化,也导致了一轮又一轮的经济、政治变革。随着电子媒介的出现,新一轮的社会变革产生了。这一次影响的范围更广、更深。从范围上来说,影响已经波及了全球,从深度上来说,人类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都受到了更深层次的冲击,这些变化也影响着世界各国政治和经济地位的变化。维克托对于电子媒体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视角。电子媒体从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人神经系统的延伸,承担了部分人的记忆功能。于是人的遗忘能力逐渐让位于记忆能力。然而这种数字化的记忆并不能完全取代人的记忆。因为互联网所充斥着碎片化的信息,这些信息并不能全面地反映知识及事件。但是人们却越来越依赖这些信息以了解世界,甚至对自身的记忆能力产生了怀疑。整个世界成为了媒介化社会,媒介成为了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的中介。随着人们对媒介依赖度的增强,思考的能力逐步下降,批判性思维逐渐让位于非理性,于是人的学习发展的能力不断下降。另一方面,受众思维能力的下降,社会上层阶级的信息控制权却进一增强。人们的思想逐步受到控制,虚拟社会形成了一个新型的圆形监狱。这便是维克托所担忧的数字化记忆的两大威胁。无疑新媒体的出现,导致了社会的碎片化和去中心化。在当代社会的发展中,人们似乎具有了更多的表达权利,地位也不断上升,然而这些都只是表象。思维能力的下降,导致人们只关注于看,而不关注思考,长远来看,反而变得更容易受到控制。对此,维克托提出了他的六大对策,并分析了这些对策的优劣。随后,他进一步强调了遗忘的重要性,并对此提出在技术、法律层面推行“存储期限”的概念,借此模拟人类遗忘的功能。整本书,体现了维克托对大数据时代的担忧,对人类前途和命运的担忧。然而当代社会的变化呈爆炸的发展,新技术形式不断涌现,加上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世界发展形式不断地变化,不确定因素随时发生,人类的思维模式也将发生深刻的变革。未来世界如何变化,人类是日趋堕落,还是日益昌盛,是统治阶级的权力不断得到巩固,还是被统治阶级不断崛起。仅仅从技术发展的角度似乎并不能完全解释这些问题。另外,作者实在是太罗嗦了,同一句话反反复复地提及,所用的例子也是从第一章一直用到最后一章。他上一本书《大数据时代》也有这个问题。这些问题无疑会给这本书减分。

最精彩的是对信息承载媒介的梳理(从记忆的生理-心理原理到数字化)

前部分从记忆的心理学原理出发,推演到依托于外部储存器记忆,再到数/模转换产生的信息储存-复制优势,再到互联网兴起,这个过程都被涵盖在了框架之中,可以说总结的非常精彩。后面的关于怎么处理这个信息储存的问题的系列解决方法是有值得商榷的地方,特别是一刀切的定时定期删除方式去处理信息的删除问题。

看这本书适合用删除技巧,大段大段略过,如果你不研究数据隐私,也没什么内容可借鉴的

http://www.cnblogs.com/speeding/p/3416044.html这本书是看《大数据时代》后加入到待读书单中的,我想看看作者是如何从数GB的照片中只保留最有用的几MB的照片的,后来找到了kindle版的电子书,就读来试试,说实话,这本书写得是相当的啰嗦,来回地重复“遗忘”和“记忆”这两个词,不断地强调人类默认的状态是遗忘,而不是记忆。对于这种书的办法,利用快速阅读技巧,我也读得飞快,也把书名所说的“删除”技巧,大段大段地略过,只记下了零星的有点启发的句子。对于研究“数据隐私问题”的专家可以慢慢地理解他的观点吧。对于人类而言,遗忘一直是常态,而到了现在这个时代,记忆变为了常态,大量的东西都有了数字痕迹,想要遗忘反而并不太容易了。数字技术已经让社会失去了遗忘的能力,取而代之的则是完善的记忆。当你在当今的网络上留下了一句流言蜚语,而这句话却一直保留得比你的寿命还长,你还敢随便发表观点吗?你留在网络上的电子足迹将有可能在某一天对你造成伤害。你的博客、微博、评论或者一个网名可能都会都对你造成伤害,包括这篇短短的读书笔记?书中说到:很可能会出现一种第三方设备,它们不仅能够获得我们在何地的完整数字化记忆,还能够获得我们在何时,以及如何与我们身边的东西进行互动的数字化记忆。这难道不是指穿戴式的手环或是手表吗?完善的数字化记忆,可能会让我们失去一项人类重要的能力----坚定地生活在当下的能力。如果我们没有遗忘的能力,那么每当面临抉择时我们往往都会回忆起我们过去所有的选择,这可能将会使我们犹豫不决。在大数据时代,还要想办法让某些信息有遗忘的功能。作者在最后一章提出了几点想法,但现在看来还不容易做到。让事情记忆下来的历史演变,从口头相传、绘画、文本、书籍,到了现在的数字信息。以前的各种信息在多次复制后都会有噪音的加入或质量的损失,而现在的数字时代却避免了噪声的加入,几百万次下次后,仍是那个文件,那个精确的文件。一旦一个人已经分享了信息,这个人就基本上失去了对该信息的控制。信息提取时可能会断章取义,因为在信息提取的过程中,很多信息去掉了语境,或者改变了语境,虽然花上足够的时间可能会找到某段话的源头,但在大数据时代,想找到一条信息的源头将变得不再可能。数字痕迹使“一个人的生命拥有某种意义”,因为使用了数字存储器,就算有一天我们去世了,我们的思想、情感和经验依然不会遗失,仍然能被子孙后代所运用。借助这些,我们能够继续活着,逃脱了被遗忘的命运。如今遗忘已经变得昂贵而又困难,记忆反而便宜又容易。U盘的容量越来越大,而价格越来越便宜!保留过去详细邮件或日志也有坏处:当你查询某个人的信息时,结果查到了很久以前的一个不愉快的经历,本来这件事已经在你的头脑里几乎不存在了。但这些外部刺激,却帮我们重新激活了那些原已淡忘的负面记忆。给定过去的一个时间点,让人类去想想那天发生的事情是非常困难的(但对于重大的事件是个例外,例如911),所以时间对于人类而言,是一个非常难以掌握的记忆维度。作者提出了一个观点,为了让数字系统有遗忘的功能,要给文件存储系统设定一个存储期限,到时该文件将自行销毁。看到DRM系统,查了一下,英文全称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是指数字版权管理,但好像不太成功。在大数据时代,一些大公司看来也有脆弱的一面,google保存了大量的信息,但如果google滥用个人信息,一旦你失去了对google的信任,这将是他们的末日。从本书中了解到,原来google从2008开始只保存9个月的用户搜索记录,以后要对信息进行模糊化处理。

Anti-social只是权宜之计,你需要的是学会遗忘

身在一个传统的广告公司做数字广告的工作,面临的是工作理念的冲突和融合。这些大部分沉浸在social media时代的人,常常挂在嘴边的是Anti-social。他们的确看到了大数据给人带来的隐私威胁,从而选择了逃避分享个人数据。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自己对隐私的控制,但却无法逃出数字化记忆的"圆形监狱"。淘宝消费纪录,电子邮件,iCloud的照片,等等等等都把我们囚禁在数字牢笼之中,这可不是少发几条微博就能化解的危机。所以说,"遗忘"才是王道。这有赖于社会大环境,也依赖于自身。

《删除》:大数据时代的隐隐威胁

互联网上总是有一些概念层出不穷,web2.0刚刚说了几年,就开始云计算,云计算还没完,恭喜,你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什么是大数据?其实就是全数据,在过去,我们获取信息和数据的能力相当弱,所以需要借助统计学来帮助研究、分析数据,但在技术进步和互联网环境演化的共同作用下,获取接近于全部的数据已经不是不可能,而基于此的研究和分析,将会得出更多细节和结果。但同时,能够获得全部数据的另一面则是,我们的信息完全暴露,隐私将可能需要重新定义。记忆成了常态,遗忘才是例外。舍恩伯格如是说。舍恩伯格作为《大数据时代》的作者,不仅把“大数据”的概念正式引入大众,早在2009年,他便已经出版了这本《删除》,探讨在所谓大数据时代里,遗忘与记忆在我们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他们的角色如何发生变化;这种角色的变化可能会造成的潜在影响。其实,人的记忆一直在外部化,当我们开始运用图画和文字把记忆外包出去,信息的复制和保存得以实现,文明才接着诞生。但它们毕竟有局限性,所以,存储外部记忆的介质一直在进化,从模拟时代到数字时代,现在,我们终于可以拥有海量信息甚至宇宙量的信息,但我们面临的不再是记忆无法保存而是记忆无法删除的问题了。舍恩伯格认为,让我们面临如此困境的原因在于:1、广泛的数字化,让越来越多的信息被转化为一种常见的二进制代码,复制和传播变得轻易而无成本;2、通过廉价的存储技术,保存数字信息已经变得可以负担;3、简洁的提取工具,使得我们能够史无前例的利用我们巨大的数字信息资源;4、全球性的网络覆盖,促进了创造、在创造和共享文化。数字信息的广泛全面覆盖,便于储存和易于提取,在帮助提高效率的同时,也让个人对信息的控制权更有可能被让渡给更强大的机构,无论是政府还是公司。数字记忆的可访问性、持久性、和全面性,使得人类再也不能成功逃离他们的过去。“数字化记忆作为一种全景控制的有效机制,不仅支持了对等级森严的机构和社会的控制,并且还会去寻求对他们自身的支持,从而巩固并加深现有的不平等的信息权力分配。”这并不是空穴来风或无聊推测,君不见棱镜计划刚被曝光不久,还有更多的我们所不知道的存在于强大机构里的对于我们数字信息的获取计划。大数据时代,我们几乎透明,任何一条已经发生数十年以上的信息都可以轻易间被找回,这境况,颇像我们曾经广泛实行的档案制度,一个档案上的污点是要跟你一辈子的。如此,我们很可能陷入另一种极权时代,自由的表达变成稀少,公开辩论变得不可能,审查轻而易举,因为“寒蝉效应”而不敢出声。每个人都在圆形监狱中自我审查,我们被囚禁在数字之中。除了对于信息控制权的两极分化之外,大数据时代的影响还在于,我们可能会变得无法思考。在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博闻强识的富内斯》中,一个年轻人富内斯,由于骑马事故,而失去了遗忘的能力看。他能记住无数琐碎的细节,但是却无法抽象化的思考。一旦我们拥有了完整了记忆,我们将不会概括和抽象化,这会让我们一直迷失在过去琐碎的细节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都是一种修复机制,让我们活在当下,去向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所裹缚。如果人类不遗忘,人们就几乎没有必要去寻求改变,没有了某种形式上的遗忘,原谅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在广泛的数字化记忆面前,我们可能会失去对自己记忆的信任,而变成完全依赖外部记忆的科幻电影中的人。面对以上两个重要方面的影响——被舍恩伯格称为信息控制权的威胁和时间的威胁——我们几乎束手无策,虽然在本书的最后几章,作者试图“来一场‘互联网遗忘’运动”,但实际上,我怀疑作者自己也不相信,我们真的能够发起这场运动。

照片与数字照片

先不论主题。现在与十年前不同,就像作者讲的一样,数字信息成本的下降,现在每次旅行回来都能拍数百张照片。但是结果又如何呢。至少我们家里基本就是回家的时候看一次拍过照片,甚至不导出,直到下次旅行之前做准备的时候再进行整理。结果有时匆忙的时候直接删除照片,却忘记备份。虽说是删除照片,其实仔细想想不过是删除照片数据而已,没有经过印刷成外部记忆,即便备份在了硬盘或是网络中,在生活中几乎不通过这些照片数据来完成回忆。能真的拿出来回忆让人感到温馨的依旧是模拟时代的外部记忆——照片,而不是数字照片。当然数百张照片也不会一一打印,依旧是经过挑选后打印,因为不论是存放照片还是书籍,储存这些外部记忆都是需要比起储存数据更高的成本。为什么照片比起数字照片来说更能引起记忆减少遗忘?至少对本人而言。也许是因为童年的影响?终究小时候照片必须是依靠胶片打印。对着照片而不是数字照片更有怀旧之感。也许是因为拥有照片比起拥有数字照片需要更多的投入?显而易见,至少需要经过挑选、打印、存放。终究是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情况是在生活琐碎中发现曾经储藏的照片引起记忆,而不是在硬盘或是网络中翻找这些自己已经遗忘的数据,在数据中寻找更需要目的性。而数字数据易获取易存放,也更让人不放在心上。与其说是照片更能让人记得,不如说达到照片的形式,是已经通过删除这个过程,通过照片所得的回忆是已经经过遗忘了的精简过的回忆,通过遗忘后更富有意义的记忆。(当然数字照片不是完全的记录,但终究是比照片来的完整)言归正传。此书是作者对数字时代信息泛滥导致遗忘与记忆倒置后引起的现象的担忧,以及提出的解决之道。其实就本人而言,作为信息处理者,早就因个人信息滥用引以为戒而奉行数字克制。但也一直觉得完全数字化虽然乌托邦,但却是趋势所在。与其通过删除来实现遗忘,更倾向通过法律和技术进行严密的信息保护和权限区分。信息的汪洋大海不可逆转,但让信息成为记忆的还是人。数据并不是记忆。

一本跟大数据几乎无关联的书

我原本以为这是作者的《大数据时代》的兄弟版著作,结果没想到读到的是一本虎头蛇尾的书。开头时抛出了两个案例,说明生存在互联网时代的人们,随时有可能遭遇到隐私泄露而导致生活受影响的问题,以为后文会有详细论述讲如何避免,如何对付Google之类收集自己的私人信息。但没想到后面竟然是连篇的关于书籍的发明、储存器的发明与发展,还有长篇累牍的关于「记忆」与「遗忘」的翻来覆去的的讲述。写到后面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写的是什么了,这时提出了 6 点无关紧要的「对策」,悬在半空的解决方案,根本无法落到实处。本书可以说最有含金量的就是序言部分了,基本上读完序言,后面的就可以整节整节地翻完。这是一本没营养的书,可以说跟大数据几乎不沾边。想要了解大数据的话,这本书可以忽略了。

不舍,不得。不删,不立。

《删除》的封面我很喜欢,姜奇平的序我很喜欢,内容方面,前半部分我很喜欢,后面,有点虎头蛇尾,把人吓了那么一大跳,应该给个稳妥可靠的建议解决方案,因为给的方案困难重重,所以有也等于没有,好吧,回头我写一个。封面非常酷,是我很喜欢的型,所以不能不再赞一把,我拿到手时,就是看在封面的份上,今天一口气读完(如果不是没读完《大连接》,那拿到手立刻就读了),封面象个黑洞,把人吸进去,未经删除的大数据时代,其可怕,类似于这个黑洞。在阅读《删除》之前,我刚刚完成一个删除的行为:在两天时间内,把微博从9968条,删除至990条,共删除8978条,这个工作量可真是不小,在删除的过程中,当然就等于是把微博从2010年一直阅读到2012年尾。删除的这个动作,有人赞有人弹,做为个人行为,原本这个没有解释的必要,但还是写下了:为何要清理?有些事情当时有意义,过后不再有,清理后,简洁明了。有些,即使一直有意义,都不见得一直保留,清理,轻装上路。如果对自己的一点点痕迹都舍不得删除,最后,将重到自己无法担负。删除,你才知道什么重要,如水落、石出。必须得承认,身为知识管理者(KMer),我有些习惯,和普通人不同,甚至心态上也有差异,很多人都舍不得自己的印迹,所以要保留,我过去也是如此,直到有一天,幡然醒悟,把一些东西,付之一矩,焚烧完后,一身轻松,后来,类似的删除行为,我也多次做过,不是要隐瞒什么,而是明白,人不需要活在过去,往前看,就得删除,那些东西在那里,原则上没有妨害,但是清空了,就真空了。是不给自己回头和忆念的路走。似乎只有一次算是难舍,清韵关闭,把里面的千篇文章抢救出来。这些有意义,是十几年的历程,所以不能听任没有。所以是否删除,其实在于有意义和无意义。这在《删除》一书中,也说得明白。我之所以说《删除》的前半部分精彩,是因为揭示了记忆和遗忘的机理,以及漫长的历史,从这个历史中,不难发现,人类记忆的历程,其实相当艰辛,从短缺珍稀的年代,到如今的过剩泛滥,人类历史,一直纠缠着记忆和遗忘——并不是一味要求记忆,也不是一味希望遗忘,比如对于文革、对于很多的悲剧,都不能遗忘,但是,有些记忆,如果太清楚,尤其是沉浸在细节,那的确可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书中所举的几个例子都非常典型,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颇多类似案例。如果不舍得删除,其实会导致过多,最终淹没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比如9968条微博,如果不是为了删除,就算是自己,都未必有耐心看下去,而假如放任下去,这个数据到9万、90万,那就会形成数字灾难,也并不是搜索等可以解决,着急在于,制造这么多的内容,它们真的有意义吗?那些生活琐事、零星感悟,在当时可能有,但是过后,意义就消失了,生命中很多东西都是如此。删、减、简,如同给树剪枝,只留下必要,而它们可以长得更好,反之,主次不分,养分难以全部到达,它的命运,也许是不死不活。唯有经过删除这个动作,才会明白,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大数据时代的取舍之道,的确如此,不舍,怎么取?不舍,怎么得?所以事实上,这本书可以和《大数据时代》一起阅读,二者互相辉映,在《大数据时代》中,提到了大数据时代的特征,指出了好的一面,但是对不好的一面,提及不算多,而这本《删除》恰可以做为补充。当然,《删除》中也没有给出非常好的建议方案,但是一本书,只是引子,它让人思考,每个人应该结合自己的情况,找到答案。我阅读这本书之前,是先看了豆瓣评论的《若不知选取什么信息,那还选这本书读做什么》http://book.douban.com/review/5725697/ 我对作者的观点,表示部分认同,也点了“有用”,不过,这没有影响我对这本书的购买,因为,每个人对书的评价,是结合了自身来的,我想要了解作者关于删除说了些什么,虽然别人的看法有一定作用,但我不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决定,对我来说有用没用,我还是需要有自己的判断,所以,当我展卷、读书,读了十几页之后,已经可以判断,我没下错决定。

记忆外部化已无可阻挡:读《删除》 ——魏武挥

1月,中文译书中出了两本同为舍恩伯格撰写的书籍:《大数据时代》和《删除》。舍恩伯格因前者而被称为这个领域中的领军人物。但事实上,这本书的原版出版日期远远晚于《删除》——后者的出版时间是2009年。而且,《删除》这本著作所获得的认可比《大数据时代》更甚:它被授予媒介环境学会颁发的“马歇尔麦克卢汉奖”。这里有必要稍微介绍一下“媒介环境学”,它是传播学三大流派之一,又被称为多伦多学派。在中国比较显赫的是实证主义学派(行政研究学派),也有一些学者译介了大量发源于欧洲的批判学派(比如法兰克福学派以及哈贝马斯的作品),但媒介环境学的地位在大陆显然不如这两个学派。诚然麦克卢汉这个名字的确如雷贯耳,不过事实上有很多人并不见得多了解他。被媒介环境学会授予顶级奖项,代表着一个知名学术流派对该书的极大认可。媒介环境学总体上关注媒介技术对社会文明的影响,而这本书恰恰在谈的是:人类的记忆在外部化,从模拟时代演化到数字时代后,记忆已经无法被删除。舍恩伯格反复写道:记忆成了常态,遗忘才是例外。舍恩伯格认为,有四个因素在驱动记忆常态化:1、信息的数字化,使得所有信息都可以得到一个完美的副本;2、存储器越来越廉价,大规模存储这些数字信息成本极低;3、易于提取:数据库技术的完善使得这些存储的信息能够被轻易按照一定的条件搜索出来;4、全球性覆盖,网络是无国界的,a地的数字信息可以让远在天边的b地调用。这四个因素一环套一环,最终让“世界被设置为记忆模式”。舍恩伯格这样写道:数字化记忆的三个特征:可访问性、持久性、全面性,使得这种影响(即我们对自我信息控制减弱)成为可能。这样的观点,是相当有洞见的,特别对于着眼于媒介技术变迁所带来的影响的媒介环境学而言。麦克卢汉说“媒介是人的延伸”,舍恩伯格再一次为这句话添加了一个注解:我们的记忆已经在向外延伸,完美地近乎永久地被存储到外部且能为他人调用。这算不算一种“共同记忆”?谈不上,至少舍恩伯格在这本《删除》中没有那么乐观。仅就这本书而言,作者应该被归于媒介环境学中技术悲观这一翼。谷歌的董事长施密特在去年3月出席美国国家新闻基金会颁奖晚宴时,表示互联网不是“乌托邦”。他列举了互联网的三大潜在威胁,分别是:黑客和罪犯、无删除按钮导致个人隐私泄露、互联网审查体系。但在我看来,这三大威胁,归根到底是一个威胁:我们无法控制我们想要的删除。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两位学者曾经指出,信息的力量来源于对信息获取的控制能力。但我们作为普通人而言,已经丧失了这种力量:我们生产信息,但我们无法控制它如何被获取以及该不该被获取。舍恩伯格不无忧虑地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时间维度上的圆形监狱,独裁者已经可以通过不控制我们的大脑而仅仅控制外部记忆就可以完成他的独裁。舍恩伯格在这本书中,用了近乎一半的篇幅(第五、六、七章)来讨论如何面对这种数字化记忆的威胁,并主张来一场“互联网遗忘”运动。在我看来,这三章的内容相较于前四章犀利的分析,水准已经有所下降。老实讲,这几乎已经成了不可扭转的趋势(即便很让人悲观),而舍恩伯格自己,也在13年出版了他的《大数据时代》:鼓吹如何利用这些外部记忆去赚取商业利益。作者在本书中的最后一句话:遗忘是一种美德——很幸运,它本身将被遗忘。

删除 和 “橡皮擦”法令。。。

http://www.chinanews.com/shipin/2013/09-27/news299268.shtml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23日签署了一道“橡皮擦”法令,该法令要求Facebook、推特、谷歌等社交媒体允许未成年人擦掉自己的上网痕迹,以使他们避免因年少时的网络防范意识不足,而在以后面临私人的或与工作相关的问题。未成年时犯得错误可能伴随孩子的一生,不管走到哪其网络痕迹都会跟着他们。。。

“遗忘”也是一种美德

相比作者最近在中国很火的《大数据时代》一书,《删除》在国外更早出名,作者的著名观点“被遗忘的权利”,展现了大数据时代的取舍之道,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收集到大量的数据,但数据也分“好”和“坏”,怎样进行选择并“删除”掉我们不需要的那部分数据,把有意义的留下来,把无意义的去掉。

若不知选取什么信息,那还选这本书读干什么

外国的书我读得不多,评价也许有些偏颇和主观色彩了。若你想知道这本书到底该不该买,该不该读,本文可能也不失为一种意见、声音。不喜欢我的批评就可以略过本文。在这本书翻开之前,我就已经怀疑作者的写作初衷。信息爆炸时代,我们不可能记住每一条信息,的确需要筛选,但我们心理本就会倾向于自己熟知或有用的信息,这在传播学上叫信息接受的“心里接近性”,会靠近“自己想要的东西”。从科学上讲,我们的大脑,甚至是目光在信息上的游移范围,都自然而然摄取自己有用的东西,没有人会趴在微博和报纸上趴上24小时。如果连这种筛选的能力都没有,那读了这本20万字的书,同样也记不住什么。我读的那本书的所有者—— 一名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史学研究生——评价:“这种书在国外的地位,是和国内那种《XX成功学》《XXX手把手教你做上市公司》畅销书差不多的层次,浪费时间,你没必要读的。”我没听他的,心想挂牛津大学教授之名的书,应该有可取之处,更何况还抱着先前的一点“怀疑”呢?看看他是否能消解我的疑惑?最后花了一上午外加一个午餐的时间去读了一半多点从扉页开始,去步入失望:也许是理解能力未逮,读了半天没发现本书有什么更新奇的东西,许多东西在中西先哲都已经讲得极清楚了,有这个时间,不如去多读几遍《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或多翻几遍背烂的《庄子》。后悔没听朋友的,放下这本书后的饥饿便是惩罚。人就是这样,特别是年轻人,非得让自己的拗性去碰触这个世界的坚壁方罢休,缩回的时候犹如蜗牛的触角缩回般迅捷。读完本书,上豆瓣闲逛,发现前两日甚是不屑读的书,竟然被推到了首页,还被刷到这么高的分(也许评分的人并不多),确实令人咋舌。再去翻翻豆瓣其他书,发现凡是名字中间带各种小点点们写的书,都能刷上很高的分,三流的作品能刷到五分。若是冠以小资滋味颇有情致的书名,更是让豆瓣的小编推到首页,这足以让没读过那些书的人,仅凭书名或某个“心理学”的tag就给五星了。这是当下我们读书人对本国文化的自信缺失,和认知盲从。不过存在即有理,虽然本书把一些基本的道理翻来覆去地去编制、罗列、复杂化,但不失为网络学、传播学上有益的书,本来是三星,为豆瓣这种盲从减一星。

信息的力量源于对信息的控制

201412 初读毕,有趣的是作者正是写 大数据时代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0429677/那位,私以为这本意义更大。思考,快与慢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785583/ 要尽快读掉还有 信号与噪音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4872278/ 也是=====浅薄 http://book.douban.com/review/6163455/ 看书和网络的用处越读者 http://book.douban.com/review/6171982/ 阅读方法学=====《圣经·传道书》中有一句唯美的诗句:“日光之下无新事”,可事实却并非如此,之所以说“无新事”,并不是因为每件事都已经被发掘出来了,而是因为所有事情都将被遗忘。有史以来,对于我们人类而言,遗忘一直是常态,而记忆才是例外。然而,由于数字技术与全球网络的发展,这种平衡已经被改变了。今天,在广泛流行的技术的帮助下,遗忘已经变成了例外,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这种局面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对于我们个人和我们的社会而言这一局面的潜在后果是什么,以及针对这一局面,如果可能的话,我们能够做些什么留在网络上的电子足迹将在某一天对你造成伤害。那是无法被擦除的完整的数字化记忆代表了一种更为严酷的数字圆形监狱。由于我们所说与所做的许多事情都被存储在数字化记忆中,并且可以通过存储器进行访问,因此,我们的言行可能不仅会被我们同时代的人们所评判,而且还会受到所有未来人的评判遗忘在人类决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遗忘使得我们能够及时地进行行动,知晓往事,但又不受往事的束缚。完善的数字化记忆,可能会让我们失去一项人类重要的能力——坚定地生活在当下的能力。技术并没有迫使我们去记忆,技术只是促进了遗忘的终止——而只有当我们迫切想要记住的时候,遗忘才会被终止。事实上,正是我们自己造成了遗忘的终止。想扭转这种局面,也要靠我们自己心理学家艾伦·巴德利(Alan Baddely)认为,短时记忆实际上包含三个独立的部分,它们都从属于一个特殊的控制单元。第一部分给视觉空间印象充当短时的心理画板。研究者已经表明,它能够保存几“块”(数位或者字母)信息,可能平均在4~7块之间。第二部分的功能是充当一个短时的音频回路,记录大约两秒的声音与言语。如果没有更新(比如,不断地重复),音频信息将很快消散。我们能够通过重复地念电话号码而短暂地记住它们一会儿,就是这个道理。第三部分是情景记忆(episodic memory)的一个短时缓冲区,情景记忆也就是对我们刚刚经历过的事情的记忆。一些人认为,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无法被擦除的,除非有生理上的损伤。他们提出,当我们遗忘的时候,我们失去的并不是信息本身,而是指向信息的链接。这就像互联网上的某个网页,没有其他网页与它相链接。没有链接指向它,该网页上的信息也就无法被发现,甚至通过巨大的搜索也无法被发现。这实际上就是,它被忘记了。不幸的是,对于提取记忆而言,这种如此关键的、指向我们长时记忆的链接,却并不是非常持久的。大多数链接会非常快地消失,这有效地剥夺了我们在长时记忆的海洋中访问信息的通路。沙克特提出,我们的大脑在不断地重构我们的记忆——我们所记住的,至少部分是基于我们当前的偏好与需要。对于沙克特而言,我们的记忆是一个活跃演进的构造。人类对记忆的构造与重构,与其说是缺陷还不如说是优点。使用归纳,依靠推测,强调当前时刻,考虑后来经历,这些都能够帮助我们敏捷有效地进行推论,进行抽象与概括,并及时采取行动,而非一直陷在相互矛盾的记忆中。@记忆是一个反熵的行为记忆的困难可能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一个隐含结果。每一天我们都面临着多种选择,却无法真正知道这些选择将会导致什么结果。在决策过程中,我们使用我们过去的经验(情景记忆),和关于世界的一般事实、思想与概念(抽象记忆),以求我们所记住的过去能够弥补关于现在与未来的信息缺乏。出色的信息提取能力能够促进某个人的决策并因此增加他的生存机会专家唯有通过培养另一个人才能将他的知识传递下去。语言也改变了时间被人所感知的方式。有了语言之后,上几代人就成为了可确认的实体,他们能够被参考并且被记住。语言使人类能够了解历史,能够理解发生在他们之前的往事,并且最终将他们自己也贡献给历史绘画可能是人类构建外部记忆最古老的形式书写也成为了一种信息权力新的来源:这种信息权力就是保存知识。@只能重读一本书阅读(以及对外部记忆其他形式的回忆),就像记忆一样,将需要时常在心中作出构建或重建的努力。书籍则一直在为读者(包括每本书的作者自己)构建共享的共同记忆中起着某种作用。不过一般来说,这种共享的广泛性还不足以达到覆盖所有人群的程度。对于安德森而言,这将大量印刷的出版物(他称之为“印刷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帝国和民族国家的崛起联系在一起,而无论帝国还是民族国家都属于想象的共同体。@思想控制对高度受限的信息供应类型如此集中的需求会限制信息的传播量,而正是信息形成了共享记忆的基础。记忆已经成了常态,而遗忘反而成了例外。四种主要的技术驱动力促进了这一转变,它们分别是: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以及全球性覆盖。个人电脑数量急剧上升,并占据信息处理领域当前的主导地位,至少部分受益于数字化驱动的这种对通用设备的需求。消除噪声同时保持保真度,并通过标准化、大规模生产以及更好的资源分配使得效率得到大幅上升,数字化系统已经使得从根本上改善信息处理、存储与提取成为可能。但是,它的影响超越了在经济学上的显著作用。通过消除噪声,模拟技术不断增加的固有遗忘,原始版本与拷贝的概念,都快速地成为过时的概念数字存储器提供了一种廉价而可靠的存储方式,但是如果缺少适当的数据管理规程,包括经常并可靠地进行适当的备份,数字存储的好处就完全无法显现出来。数字工具加速了向抽象排序和分类系统过渡的进程,剥离了原始的背景信息。这种清晰而抽象的排序分类在数字检索中更容易实现和体现出来,即便这样一种方法可能对最终的结果不利。一旦一个人已经分享了信息,这个人就基本上失去了对该信息的控制通过重新组合他人已有的信息而不仅仅是被动使用自己事先记录的内容进行积极创作的能力,已经触发了巨大的创造潜能。自然而然,这也造成了被共享的数字信息在原创作者无法掌控的情况下,出现被去语境化和再语境化的局面。通过廉价的存储技术,保存数字信息已经不仅变得可以负担得起,而且往往比选择性地删除一些信息所耗费的时间成本更低。在信息权力与时间的交会处,永久的记忆创造了空间和时间圆形监狱的幽灵。完整的数字化记忆摧毁了历史,损害了我们的判断和我们及时行动的能力,让我们无助地徘徊在两个同样让人不安的选择之间:是选择永久的过去,还是被忽视的现在…… 从某种意义上看,遗忘并不是令人困扰的缺陷,而是一种足以救命的优势。当我们忘记了过去的时候,我们便重新获得了去概括、去概念化的自由,以及最重要的行动自由。 数字化记忆加深了信息富民与信息贫民之间已经存在的鸿沟,进一步增强了权力的倾斜。 没有了某种形式的遗忘,原谅则成为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如果所有的时间都永远是现在,那么所有的时间都不能够得到拯救。信息的力量源自于对信息获取的控制能力。丹尼尔·沙克特(Daniel Schacter)曾对此进行过充分论述,人类记忆基于现在对我们过去不断的重构。正如他所说,“在确定什么是记住的什么是过去真正发生的这个问题上,现在的影响起着更大的作用。”进化就是一个实际而保守的过程。博尔赫斯曾写道,“思考就是去忽略(或者遗忘)差异,思考就是去概括,去抽象。取舍之道 在一个互为联系的世界里,信息隐私权不可能再被理解为某种二元对立的许可权,不是绝对的是非,而必须以一种更微妙的方式重建,将许可与信息处理的特殊目的和条件相结合。它是一种从根本上决定个人如何参与,而非是否参与信息分享的权利。这一更加宽泛的概念常被称作信息自决权(informational self-determination),其目的是使个人对其个人信息每一阶段的用途拥有控制权。

实际上是summary的书评..

《删除—大数据取舍之道》,舍恩伯格;C1. 现状失去活在当下的能力—记住一切而丧失遗忘能力圆形监狱问题—人们将会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自我审查C2. 遗忘作用&记忆演进□认知阶段—短期记忆—长期记忆—记忆提取:提取和重构(以当前认知为标准)过程图片如下: 影响人类记忆量大小因素:储存和提取抽象信息(生产难度),记忆被限制在个体中难以传播(传播能力);□记忆的演进语言记忆—外部记忆(绘画与文本)—共享记忆(书本与报纸)—介质记忆(摄影、磁带与胶片) 语言记忆:直立—声道变化—语言—陈述性记忆释放个体记忆潜力(复制可能),但复制精确性有限(传播能力),需多次语言分享外部记忆:绘画与文本绘画:精确但表达的是瞬间,难以表达抽象信息(数学、哲学)、解读背景重要;书写:保存观念与思想更加有效;同样存在文本解释的变动;经过印刷术的改进和造纸成本的降低,造成了社会变革;共享记忆:书籍与报纸使得读者产生了地理上的同位(安德森称国家为想象的共同体)和时间上的同步;IMP:以上的介质有自动销毁的性质;介质记忆:摄影、磁带与胶片使用模拟储存器,仍旧存在较多的无力限制;BTW: □从内容的生产(捕捉何种信息)、复制、保存和提取这四个方面的便捷性可以对媒介的作用和倾向作出判断。□无论媒介在复制和保存上能做到多少的精确,解读上永远都避免不了因不同人的认知不同和同一个人认知变化造成的解读变动;(从豆瓣上删除自己认为不够好的书并保持阅读数目为一定数量,虽然会使得整体质量上升,但不能保证这些书是读过的最好的书;这些书实际上代表的是不同阶段的观点与价值;)但是,直到模拟时代,记忆的成本下降和其媒介的传播能力扩展都不能与数字时代相比,这时候,遗忘仍然是常态,记忆只不过是有意为之的事。C3. 记忆模式,数字化记忆发展的4大驱动力。□从来源/获取/储存/使用 4个方面的发展 全球网络/宽带与共享技术/硬盘价格的下降/提取&重组 推动了数字化记忆;⒈ 数字化:无噪复制、质量不会衰减—标准化数据—推动储存器的进步、共享更方便、经受“未来的考验”⒉ 廉价储存器:记忆的成本降低,选择记忆或遗忘的成本高于默认记住的成本;⒊ 易于提取:模拟信息储存为连续形式,难以提取;数字时代的节奏:记忆更多(推动)—提取技术需求上升—元数据生产上升(比如手机GPS、相机拍摄时的时间)—提取更加容易;消除了文件水平上的搜索与文件内部搜索的差别;缺点是:提取的信息去语境化严重;(《娱乐至死》说的是电视信息的去语境化,两者有所区别,电视信息本身就去语境;而提取信息的去语境化则是提取技术造成的);⒋ 全球性覆盖:互联网的包交换结构、光纤的覆盖、原有技术的改进加速了这个过程;※结论:以上变化导致了 个人建立信息数据库的需求、与他人分享信息的渴望;与模拟信息时代不同的是,信息的删除几乎不可能,一旦连接网络,就会产生大量信息,而且这些信息的归属和控制不在当事人手中;C4. 数字记忆的两大威胁:信息控制权的不平衡、时间的威胁;⒈ 信息控制权问题:信息权力变得重要,因为数字化记忆有可访问性(信息控制力的降低)、持久性(不会销毁和遗忘)、全面性(能够对目标相关信息进行快速整合)几个特征;可访问性与持久性使得过去成为永在;全面性导致通过重构信息还原个体变得容易,技术水平加大;PS:持久性这个特点可能反向促进“阅后即焚”的火爆;⒉ 时间的威胁:时间与遗忘的关系失效,威胁到我们进行抽象、遗忘的能力,进而威胁理性决策的能力;与记忆的如下特点有关:⑴遗忘能力的缺失或错误使用;何者被记住与重复有关,数字化记忆导致了不必要的重复,使得我们记住从“自然原理”上应当被遗忘的信息;“如果所有的时间都是现在,那么所有的时间也都不能得到拯救。”—T.S.艾略特⑵ 数字化记忆结构不适合人类的记忆提取;人类认知实际上是结构化记忆(情景&事情、门类、味觉、视觉、触觉等),以时间作为轴线进行记忆不符合认知方式;以至于这种“记忆”不能称之为记忆,因为无法进行有效提取和使用;危害总结:回忆能力的混乱使用(回想不由记忆本身决定的材料)、依赖数字化记忆加剧通过时间进行回忆的困难、太多往事妨害决策(数字记忆的诅咒)、出现矛盾时选择相信自己的记忆还是外部记忆;总体说来,几个特性导致了外部失控(无人能够控制自己信息的流动和使用)和自我禁锢(防止信息强权的迫害需要个人自我审查所产生的任何信息,即寒蝉效应,作者称这样的社会为:“时间与空间的圆形监狱”)+认知困难(记忆被重新定义、没有遗忘和抽象导致决策产生困难);※BTW:记忆的优点:概括、抽象的能力,基于现有认知和回忆进行决策;“缺点”对于抽象的非情景信息遗忘快;数字化记忆优点:自行收集、永久保存、不会出现重构现象(比如回忆起没发生的事情);缺点如上述危害所示,同时可能被有意篡改; 对于个人重点在于何时使用数字化记忆、何时使用自然回忆、如何防止自己的信息被传播;对于社会来说,重点是如何对待个人信息(多久遗忘?什么时段信息用来整合?用于整合的信息是从什么维度生产的?),如何制约信息优势和技术优势者的入侵;※ 对于数字化记忆触发早期已经忘记的事件回忆,从而影响决策这个部分,个人认为:数字化记忆之所以在此出现问题,是因为其记录的是根据媒介收集的所谓“客观信息”,但这些信息并非作为当事人的我们,面对情景时候加入了认知因素(尤其是情绪和价值判断),储存在主观意识中的“客观所思”与之不同;这里显示出了数字化记忆在使用时的严重问题:“去语境化”(外界众多信息未收集到)和“去价值化”(认知内部众多感受和价值判断缺失收集);C5. 应对数字化记忆与信息安全的6大对策;※关系维度1. 数字化节制(诉诸个人):分享个人信息能够带来价值,节制只能做到谨慎的地 步;缺点是:节制需要个人的灵活判断,由于信息不对称,个人由于成本原因可能不会去搜集和识别信息(比如没时间阅读软件使用协议,信息可能被合法收集;同时使用软件的收益使得个人不会放弃;这也是所谓“软件即法律”的意思);2. 保护信息隐私权信息隐私权取决于这个权利是如何构建的,“如果说原信息隐私权更加注重个人意愿(信息如何以及在何种情况下流向信息处理者),如今的信息隐私权则被视为个人如何规划其社会活动的权利(信息产权化)”,所以隐私权应当与信息处理的特殊目的和条件相结合,由个人决定如何参与和是否参与(比如微博中的授权,各种信息披露限制的选择),可以称之为“信息自决权”。缺点是:法律颁布困难、使用率低下(成本问题)、未来变动大( 信任、法律更改和观念认可问题—说明”软件即法律“的道理);3. 数字隐私权基础设施数字版权管理(DRM):个人和企业都可以在信息中添加元数据来限定使用人、目的、代价、时间等;同时提供产权交易的便利性,如apple商店(但标准产权还是缺乏适应性);缺点:复制依然可行、系统可能被破解、需要追踪用户行为保证目的性(老大哥)、详细定义目的、使用方式需要进行语境设定(困难、成本高);※ 以上三种方式的共同点是促成约束信息分享的关键概念(关系性方法);解决的是信息控制权失去的危险,但是对于时间挑战:太多数字化记忆对人类思维能力、决策能力、应变能力和怀旧能力的威胁并非关系性威胁;※ 如果数字化记忆本身就是问题,则:(信息维度)4. 调整人类现有的认知(与技术一同演化)但数字化记忆的不完整性(永远无法完全背景化、生产受制于媒介特性)挑战了人类认知,使得这个方法失效;※ 人类只考虑易于处理的信息,可以规范数字化记忆的内容:信息生态解法;5. 打造良性的信息生态:通过信息生态规范法律保护“遗忘”,规范将会适用于法律和公司的隐私保护条款;缺点是:概念缺陷(没有个人参与、灵活性缺陷)、政治缺陷(对抗恐怖主义、腐败等需求信息的保存); ※ 限制数字化记忆信息量和不干预并调整人类认知都不够用:6. 完全语境化(每个人都成为完全的生活记录者)缺点:完全透明,所有人对所有人,无隐私;显然信息生产依然受制于媒介(尤其个人思维无法记录);对于决策反应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可能对策图表:结论:技术和法律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我们也无需追求完美方案,关键是使用综合方案解决必要问题;“时间”维度的挑战更为重要,需要优先解决;C.6 关键对策:(略)

信息之殇

我无意向你冗述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是怎么在《删除》这书里不厌其烦的讲述他对大数据时代信息取舍的应对之法,这本来就是只够撑起来一篇论文的内容,却被作者硬生生的写成了一本书。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Rust-ichini.A.和Glimcher.P.两人曾在《神经元经济学:实证与挑战》一书中指出,就人类的人脑进化情况而言,我们看不出现代人的大脑与古罗马时期人的大脑会有什么显著的不同。这揭示了一个令人悲哀的现实:我们的大脑自新石器时代以来进化的是如此缓慢,以至于它面对着飞速发展的科技竟有些无法适从。这似乎又有些讽刺的味道,因为毕竟这些科技也是从人类的大脑里产生的。我们的大脑决定了我们必须活在当下,纵使这一千四百克的灰白色有机物拥有超过一千亿个神经元,耗氧量占到我们总耗氧量的四分之一,但也无法将我们生活中接触过的每个事件都记忆下来。因此,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我们都变成了善忘的人,遗忘成为了保护我们的一种本能,过去的痛苦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慢慢模糊,新的生活可以轻易的抹去我们过去遭遇的巨大不幸,这被视作上天的恩赐,使我们每个人都有再来一次的机会。但也正因为我们有了遗忘的本能,信息变成了一种稀缺的昂贵资源。一个能在脑子里面装下更多信息的人是值得尊敬的,甚至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他们,人类的历史便无法传承——指望着短短的DNA序列来实现工具使用、文字书写这些关乎人类发展的信息传承无疑是天方夜谭。因此信息,以及能够掌握这些信息的人,开始成为了人们敬畏的对象。对信息的渴望使得人们羡慕并嫉妒那些记忆力出众的人,同时人们也汲汲于寻找信息的外部储体,文字的出现使得这种“外挂”成为可能,但对于那些渴求更多信息的人来说,还有一个问题。在中世纪以前,因为昂贵的成本与信息的稀缺,书籍并非是普通人可以轻易得见的。作为一种奢侈品,一种“外界信息存储”的载体,知识,或者说信息,被书记员们用一种近乎虔诚的心态,工工整整的刻在石板上,印在泥板上,写在莎草纸上,然后用繁复庄重的器物承载于高堂广厦中,只有学者、贵族或是专门的书记员才拥有翻阅它们的特权。于是教会拥有了独一无二的解释《圣经》的权力,教士们成为了神的代言人。而在东方,“学而优则仕”已经成为了社会的公认准则,人们对信息的膜拜在这个时候几乎达到了巅峰。印刷术的出现使得普通人也有了接触书籍的机会,在英国,一本书从最初的相当于一个工人数月工资的昂贵水平逐渐下降到了18世纪时一两个便士的水平,普通人开始可以负担得起获取信息的代价了,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进步之一。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二十世纪,然后,信息化的怪兽出笼了。这头怪兽的出现直接撕掉了笼于信息之上的面纱,从此信息开始以比特位单位被存放在人人都消费得起的硬盘里,存储空间再也不是一个困扰我们的问题了;然后四通八道的光纤打通了“The Last Mile”,现在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触手可及(显然,这里我们没考虑过The Great Fire Wall);最后诸如Google和Facebook这样的巨头横空出世,为我们提供了信息交流的平台。此后信息的地位一落千丈,成为了水与空气一样的生活必需品。这时,我们后知后觉的大脑终于发出了不堪重负的呻吟,它说,我操,快停下来,我忘不掉了。我们每个人都面临过这样的窘境,外出的时候用数码相机照下来的照片是如此之多,以至于从中挑出几张中意之作变成了一件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在删除一张照片所能节省的单位储存成本与时间之比要远远小于我们在这段时间能得到的报酬时,还有谁会在意我们于不经意之间照了如此多的照片呢?于是在我们不知不觉之中,我们开始被信息淹没。在信息变得唾手可得之后,我们也开始热衷于通过各种渠道与别人分享这些信息。却恍然不觉那些运转于光纤与电缆之后的机械野兽们正如饥似渴的褫夺着我们的信息,我们的性格、我们的过往、我们被自己遗忘的一切都被几千公里以外的某个不知名的服务器保存了下来,忽然间,我们千百万年来一直活在当下的大脑发现,自己这一套失灵了。因为从未有一个时代,可以像我们这个时代一样,“外挂”比我们的大脑存储了更详细、更清晰、更难以抹去的信息,所以我们在享受这种外挂式存储带来的好处之余,自然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08年末的艳照门事件第一次用令人震撼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泛滥可能造成的后果——当年如日中天的twins解散后,钟欣桐至今只能挣扎在人们的记忆边缘。而你我这样的普通人,面对着来势汹汹的大数据时代,面对着我们曾经留在网上的痕迹,又要作何打算?

数字遗忘:大数据与个人隐私保护 ——读《删除》

还记得Evernote的CEO菲尔·利宾(Phil·Libin)如此阐述Evernote这一“云笔记”工具的愿景:“Evernote会变成人们的记忆中枢,让每个大脑,还有这个世界变得更聪明。”当我们把所有的负担都交给它,让Evernote变成大脑的记忆体——你感到自在吗?根据IDC发布的数字宇宙研究报告(Digital Universe)显示,在接下来的8年中,人类所产生的数据量将超过40 ZB(泽字节),这相当于地球上每个人产生5200GB的数据。《删除》一书提到,90%以上的信息为数字形式——数据已经足够大,意味着个人隐私被侵犯的可能性也变大。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是这样形容大数据时代来临前的情形:我们正处于数字圆形监狱中。何谓圆形监狱?英国哲学家边沁(Bentham)提到:圆形监狱的设计使得囚徒不敢轻举妄动,从心理上感觉到自己始终处在被监视的状态,时时刻刻迫使自己循规蹈矩。这就实现了“自我监禁”。国内的数据专家涂子沛曾写道:隐私学学者认为,这种信息加总和数据整合,无异于一种监控,准确地说,是一种“数据监控”(Dataveillance),其对个人隐私权的侵害。大数据背景下,个人隐私保护的问题在于:一、这些数据是否属于我自愿上传的?二、这些数据的使用是否得到我的授权?三、数据整合会由谁来完成?很显然,大部分的数据,尤其是“行为数据”并非我们上传,而是散落在各个地方,例如银行、医院、政府机构的服务器。对于数据的授权则只在长长的服务协议条款中略微提及,大部分时候都被你我忽略。最霸权的一项是当你选择了“不接受”则无法使用相关服务。因此,个人的信息隐私保护在商业机构和行政部门面前,基本被无视。想要利用大数据创造价值,又要避免陷入数字化圆形监狱的处境,推动政府大数据开放是一个方向。不过,因此产生了一种新的矛盾:个人隐私保护与数据使用授权。在过去,这一矛盾并不明显,大部分人都不清楚自己的隐私是否得到保护,甚至也没有人意识到个人隐私保护的问题。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书中讲述了这样的问题:信息控制论威胁,即个人无法控制自己的信息隐私。随着数字化和存储器变得廉价等外部环境形成,数字化记忆变得越来越普遍——随之而来的问题让人担忧。数据的可访问性、持久性、和全面性削弱了人们对自己信息和隐私的控制力。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搜索到相关信息,并且个人无法彻底删除自己的隐私(因为太多了,甚至你都不知道哪里还保存了个人隐私信息)。此外,因为存储的成本降低,数据越来越庞大,而大数据带来的价值却不见得是正相关增加的。这里涉及到数据的价值和整合,不展开叙述。《删除》所讲述的便是如此简单的问题:大数据取舍之道。虽然是取舍,但作者英文原文的直译应该是“在数字时代遗忘的美德”。我更认同直译的意思,《删除》一书的关键词其实不是“取舍”,反而是“遗忘”。为什么是遗忘,而不是取舍呢?个人觉得这反映了作者在此书中对于信息隐私的悲观态度:我们作为个人无法真正地获得控制信息隐私的权利,一旦信息被共享,便意味着我们失去了对信息的控制。如此失控的局面是这样形成的:外部记忆体已经越来越廉价,记忆不再丢失。随着技术发展,提取记忆的能力变强(例如搜索引擎技术),任何人都有可能获取想要的信息。更可怕的是,因为这种不再遗忘的场景出现,人们无法成功逃离过去,这些信息总有可能被挖掘出来。同时,随着网络传播力的提升,信息泄漏导致的大范围传播,造成失控的局面已经成为常态。如果有人可以轻易获得他人数据,而无需分享自己的数据,是否会造成一种新的信息权力压迫呢?为避免这一危险发生,舍恩伯格描述了这样一种策略:设定信息的寿命,提出存储期限的概念,并允许每个人查询和授权。同时,这个存储期限是由双方共同协定商议的,因此双方对信息的使用具备了同等的合法性。这个策略看起来很美好,而这场大数据开放与删除的讨论,并非那么容易实现。作者在全书最后写到:“不过,最为重要的是,我想让大家开启一场关于‘遗忘’的广泛、开放、热烈的讨论。”舍恩伯格不仅是大数据时代预言和研究的第一人,也是给这场极具升温的讨论浇冷水的人。让每个人都意识到大数据与自身息息相关,而数字遗忘则更加迫切。

又是一本标称大数据的书而已

如果是想看大数据相关的东西,面对此书可以绕路其实就是两句话可以说明白的东西,不知道为什么要专门出一本书来讲。本来是因为《大数据时代》不错,就把里边译者推介的书都找来看,但是却发现看了2本都不如人意,这个托业也太次了吧。。。


 删除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