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中场休息

出版日期:2016-11-1
ISBN:9787544285111
作者:[美] 本·方登
页数:314页

内容概要

本•方登 (Ben Foutain)
美国著名作家,1958年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现居得克萨斯州达拉斯。
作品获得过诸多文学奖项,其中短篇集《与切•格瓦拉的不期而遇》获海明威奖,长篇小说《漫长的中场休息》获美国国家书评人奖,入选入选BBC本世纪必读12本小说。

书籍目录

序幕
步兵团的二等兵
主要是你的脑子有问题,不过我们治得好
人性反应
如何化零为整
虐心
这儿都是美国人
为了上帝隔着衣服操
杰米·李·柯蒂斯拍了一部烂电影
特大号
这就是事情的全部
比利和曼戈去散步
被天使强暴
如果将来你跟我说这就是爱,我不会让你失望
暂时清醒
猎杀吸血鬼换吃的
钱让我们真实
骄傲的道别

作者简介

《漫长的中场休息》是美国作家本•方登的长篇小说,也是李安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原著。
·
比利•林恩所在的B班士兵,在伊拉克赢得了一场3分43秒的短暂胜利。一夜间,他们成了美国的英雄。
每个人都说着“感谢你们”,记者、好莱坞导演蜂拥而至。他们甚至还被邀请参加超级碗的中场秀。
绚丽的烟花在耳边炸响,伴舞身上的亮片在身畔旋转,战争仿佛无比遥远。但有那么一刹那,比利觉得还是打仗好,总比被人当舞台布景挪来挪去爽多了。老天作证,打仗确实烂透了,可他实在看不出这种无聊的和平生活又有什么好的。
这一天,比利•林恩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挑战。
·
《漫长的中场休息》一经出版便在《纽约时报》等各大媒体收获如潮好评,李安尚未读完便决定将它拍成电影。并获美国国家书评人奖,入选BBC本世纪必读12本小说。本•方登通过一位参加伊拉克战争的19岁少年的眼睛,对战争和纸醉金迷的美国梦进行了辛辣有力的讽刺。正如比利•林恩自己所言,“这感觉其实很奇怪,为这辈子最糟糕的一天得到表彰”。
改编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美同步上映,跻身奥斯卡夺奖热门,带你领略视觉奇迹。但无论技术如何革新,都无法胜过原著中宏大的人类精神、爱和真正的勇气。经过一番挣扎与救赎,一位年轻人终于在这世界上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漫长的中场休息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以前在mono上看到一句特别有共鸣的话:“所谓文艺青年,无非是一群相互比较读书数量、阅片数量的人。”大致是这么个意思,豆瓣上有很多标记“读过”、“看过”数量破万的人,着实让人佩服。不过文艺或者说看书这件事,还真的很难量变产生质变,有时候看的还真是天赋,所以把数量看得太重要反而会忽视更本质的东西——你到底收获了什么。扯了这么多,并不是要针对谁,只是觉得我自己目前的状态就属于急功近利,甚至到了自欺欺人的地步。这段话权当自省吧。言归正传,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就曾在电影院看过李安改编的同名电影,而且还是我第一次在电影院观看李安的电影,当时非常激动(虽然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120帧/4K/3D版)。看完电影后,的确深受感动,大师就是大师,每一个细节都堪称完美,技术的运用也有如锦上添花。当时就下定决心要把原著买来看。我们都知道二流小说一般会比较容易改编成一流电影,因为剧本跟纯文学之间的差别还是蛮大的(李安曾说2D、3D的差别像足球篮球那么大,电影与原著亦然),二流的小说给了导演和编剧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而一流小说已经在人们心目当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旦某些地方被改编的不尽如人意,后果往往是吃力不讨好。在我看来,李安改编的已经够好了,特别是看完书之后,更觉得这个故事还非得李安来拍不可,也有人说李安的方向跟原著不一样,但毋庸置疑的是,李安用自己深沉的东方哲学,拍了一部精彩的美国主旋律电影。回到这本书,基本框架是镶嵌在中场休息里的往事闪回:比利•林恩所在的B班士兵,在伊拉克赢得了一场3分43秒的短暂胜利。一夜间,他们成了美国的英雄。每个人都说着“感谢你们”,记者、好莱坞导演蜂拥而至。他们甚至还被邀请参加超级碗的中场秀。绚丽的烟花在耳边炸响,伴舞身上的亮片在身畔旋转,战争仿佛无比遥远。但有那么一刹那,比利觉得还是打仗好,总比被人当舞台布景挪来挪去爽多了。老天作证,打仗确实烂透了,可他实在看不出这种无聊的和平生活又有什么好的。这一天,比利•林恩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挑战。看这本书的过程中,基本都在脑补电影中的场景。小说中比利•林恩的思绪联想,对自身位置的追问,都只能通过逼近的脸庞让观众感受体会,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文学影像实验!当然它基于一个同样优秀的文本,短暂凯旋旅程照见的比利疏离平静的家庭,置身事外的国家伟梦,炙热的爱情火花。他期盼着战后的生活,以为“士兵仿佛会得到一种特有的救赎,一种产生于对日常生活激情的救赎”。小说的情节很简单,靠大量细腻的心理描写撑起了整本书,每个人的形象都刻画得栩栩如生。不过,很多观点非常老辣,一个十九岁的少年恐怕还不会有如此心智(作者夹杂了很多私货)。在国家利益面前,个人的意义究竟还剩下什么?国家作为一个系统让个人牺牲的时候,当事人身不由己也无法逃脱,个人反而成了局外人。然而梦魇一般的生活才是真实。想起了《艋舺》里的那段话:风往哪个方向吹,草就往哪边倒。年轻的时候我也以为我是风,直到最后我遍体鳞伤,老了以后才知道,其实,我们都只是草。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通常一本战争小说要表达的都是反战的主题,但这一部要说的是生活并不比战争好多少。」所以也有人说这是一本超级美国的美国小说,低配版加现在时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它借比利•林恩和B班的视角展现整个美国社会,左中右各种鬼,对伊拉克战事的描写趋近于零;它以这场举国欢腾的中场秀为横剖面,一出夸张变形的假面舞会,一面扭曲失真的照妖镜,上流社会谋利益,中产阶级看热闹,战争及其炮制出的英雄成为人人追逐的掘金桶。最后结合电影再升华一下。李安是在半杯温水里补上了炙热的剩余,加到直至溢出来。我理解小说是表达对现实主义和纸醉金迷美国梦的讽刺。而李安用东方人的视角重新编织了个关于正义与否、善恶与否、自由与否、值得与否的自省和讨论,并由此安排了更加强烈的情节冲突和无时不刻的浓郁忧伤氛围。增加的战争部分,直观地让你理解“美国英雄”内心的挣扎,国歌下的泪流满面、中场秀舞台上的木然、拒绝富豪的凛然、还有被他一刀毙命的伊拉克人死前喃喃祷告,都在问同一个问题:我们为谁而战?为国家?为国人?为正义?为立场?为责任?为金钱?为兄弟?为家人?还是为自己? 拒绝正统价值观和被捆绑的集体主义、国家大义,回归本我的思考,是真正经历了生死边缘的人对于生命最直接的觉醒。西方人称之为个人主义。这是个个人主义被正视的时代。欢迎扫描关注“南山往事”(sjj-book)
  •     文/孙若茜美国作家本·方登与他的作品《漫长的中场休息》“美国人都是小孩子,得去外面看看才能长大,有时甚至会死在外面。”“我坐在沙发上,不可思议的中场秀正在上演,我简直不敢相信我所看到的——‘真命天女在台上转来转去,做着那些近乎下流的甩臀动作,负责伴舞、穿着蓝色制服的拉拉队做着成套步枪表演动作,一些人举着美国国旗从旁边走过。然而在这些人当中,有一组身着沙漠迷彩服的士兵,他们和拉拉队一起行进,潦草地做着一次次不合拍的向后转,我心想:‘他们是喝醉了吗?他们完全不在状态!因为这一切对他们来说太过荒谬——刚刚经历过残酷的战争,紧接着就被抛入到这种让人作呕的表演中,换成是你,你会怎样?”2004年,小布什连任。感恩节当天,美国作家本·方登正在朋友家中做客,电视正在播放美国橄榄球职业联盟达拉斯牛仔队的比赛,刚好是中场休息的表演时间。“这超出了我的理解范围。我意识到,我并不理解我的国家。”方登决定把这让他感到困惑和沮丧的一幕写进小说里。5年之后,他开始动笔。2012年,《漫长的中场休息》出版,那场激发作家创作欲望的中场秀不仅被写了进去,还成为了书中核心的高潮。而士兵和碧昂丝同台所形成的强烈对比,那不和谐的画面带来的冲击感,也恰恰吸引了李安,成为他在读到这本小说后,当即决定将其拍成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原因:“其他我不管,先把这两段编起来就是了。”说不定本·方登在写作时也同样想过先把这两段编出来再说,至少,一切就是基于中场秀的画面产生,故事也是围绕着它填充出来的:那些出现在中场秀的迷彩服士兵,临时从伊拉克战场上被召回参加这场荒唐表演。之所以如此,是他们与对方进行的一次短暂交火偶然被拍摄成了视频在新闻中反复播放,这使他们——B班战士,成了备受瞩目的美国英雄。主人公比利·林恩就是其中一员,也是视频中的关键人物,作者以其所见所想贯穿了整本书的叙述。政府把B班接回国是要他们参加密集的宣传活动,以重新激发美国民众对伊拉克战争的支持和信心。两周后,他们将要被再次送回伊拉克,去服完剩下的11个月兵役。上演那场中场秀的达拉斯牛仔队的比赛是宣传途中的最后一站,也是最重要的一站,“橄榄球、感恩节、电视、八种不同的警察和保安人员,再加上3亿善良的同胞”。站在体育场中,B班相当于置身由美国事物组成的防护罩下,也等同于身处泡沫的中心。“如果说‘达拉斯是所有美国城市中最具美国特色的,这个论点你无从考证,但是主流的美国文化确实都可以在达拉斯找到最纯粹的表达。”本·方登说,“豪华的生活方式、基督教信仰、其余教派的坚定信仰、足球等等,如果人们真的好奇这些在美国社会是如何运作的,那么达拉斯是一个非常好的地方来探寻一切。”他在书中展示了自己的探寻——美国对于名利、金钱、暴力和性的极度渴求。“如果达拉斯的主流大众读这本书,我觉得很多人会讨厌它,并且也会讨厌我。”他说,但另一方面,“很大的可能性是没人会关注这些”。电影经纪人艾伯特想要将B班的故事拍成电影并四处游说明星和投资人,是贯穿小说始终的一条重要的故事线。这也是B班在短暂的回国期间,除了中场秀之外和美国文化之间发生的最紧密的关联。虽然关于伊拉克的电影的票房一直不尽如人意,但是在艾伯特看来,B班的故事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它关乎拯救,而并非这场战争本身的十分模糊的道德界限。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忧虑,每个人多少都会觉得自己完蛋了,即使是最有钱、最成功、最安逸的人也会有快过不下去了的焦虑感。绝望是人之常情,所以无论救星以什么形式出现,是穿着闪亮铠甲登场的骑士,还是俯冲向被烈焰包围的魔多末日火山的雄鹰,抑或是突破重围突然出现的美国装甲部队,都能极大地震撼人心。认同、救赎、死里逃生,都是让人振奋的东西。震撼人心。”但是,既然大家都能看到原始视频,又何必大费周章地拍电影?电影是抽象的,但钱是具体的。虽然“这部电影对美国有好处”是在有关电影的交涉中被推在最前面的理由,但钱永远是谈判的核心。甚至在艾伯特空许下酬金的几天里,B班内部的交谈也总是围绕着钱钱钱。“这些钱好像不仅关乎他们的购买力,而且有几万元放在银行里就能保证他们在战场上不会屁股开花。”直觉告诉比利这其中有一些心理逻辑可循,可在他看来这关系应该是反过来的:“等钱真的到账那天,等支票真的兑现那天,就是他变成炮灰的日子。”但实际上,他们何尝不早已经是炮灰了。最终,电影的交易并没有达成。“说说很容易,出钱很难,这就是我们的国家,各位。”除了钱以外,作者还给出了另外一个拍摄电影的原因:“视频长3分43秒,摇晃的激战场面让观众身临其境,激烈的交火声中隐约夹杂着勇敢的摄制组人员沉重的喘息和用哔哔声盖掉的咒骂声。这段视频真实到虚假。”然而,“显然,只有虚假的东西才会如此真实。就连比利自己看过那个纪录片之后都一直纳闷,这跟他参加过的哪场战斗都不像。于是这段真实的视频便有双重虚假,一是太真实了以至于看上去虚假,一是太真实了以至于跟事实不像所以虚假,也许的确需要好莱坞的手法和骗术让影片重回真实”。有趣的是,在现实中,李安最终将B班的故事颁上了银幕,而当他交出电影,用4K、3D、120帧呈现出那异于我们以往所见到的清晰时,似乎是用技术对书中的这段话进行了附和,又或者,是对真实和虚假提供了另外一种解释。“有没有一个临界点,有没有一个死亡人数能把祖国梦炸得粉碎。虚幻能承受多少现实?”在B班回到美国的两周里,人们总是热情地围上来,与他们握手、向他们索要签名、表达自己的感谢和敬意:“感谢你们”“我们爱你”“我们感激不尽”“我们珍惜、感恩”“我们祈祷、祝福”。每个人都在表达绝对的支持和赞同。然而,比利渴望有人骂他是刽子手,“哪怕只有一次”。可惜似乎没有人意识到他们是去杀人的。在人们颤抖的声音和激动的言辞中,比利感觉到他的美国同胞身上有一种残忍的东西、一股狂热、一种欣喜若狂、一种强烈的需求。那些中产阶级,律师、牙医、公司副总,他们长年累月从报纸上、电视上,以及广播脱口秀里得到关于战争的消息。而面对比利时,他们正有机会切实地、近距离地亲手摸到活生生的战争。作者在书中写道:“无论这些美国同胞什么年纪、什么身份地位,比利都忍不住把他们当作小孩子。他们像一群聪明自负的孩子,大胆高傲、独断专行,费多少口舌都没法让他们明白战争就是不折不扣的罪孽。比利同情他们,鄙视他们,爱他们,也恨他们。这些孩子,这些男孩女孩,这些娃娃,这些婴儿。美国人都是小孩子,得去外面看看才能长大,有时甚至会死在外面。”像很多出色的战争小说一样,本·方登将战争对于作为个体的人的伤害摆在了显眼的位置上,而并非利用政治观点作为抨击战争的着力点。当书中的高潮来临,B班准备登上中场秀的舞台时,突然一声巨响,所有人都往后一缩,从后台不知什么地方射出一颗颗照明弹。它们升空后爆炸——士兵们的战争创伤后应激障碍被诱发出来,“一声嚎叫卡在了洛迪斯的喉咙里”。“克拉克看上去又湿又冷,脸色很难看。”因为这些照明弹的爆炸声就好像榴散弹落在麦田里。然而,《漫长的中场休息》并不是战争小说,对于战争的控诉只是作者的意图之一,而绝非全部。在对战争的残忍进行了正面或侧面的描述之后,故事的末尾,B班却像是逃离战争一样想要“逃”回伊拉克战场。“带我们离开这鬼地方。”“带我们去安全的地方,带我们回战场。”如果战场是安全的地方,更加危险的是什么?临走前,比利看着那些最后围上来要签名的人,产生了一个想法:“这些面带微笑一无所知的市民,他们才是对的。过去两个星期,因为在战争中学到的东西,比利自以为高人一筹,比别人聪明。啊,他错了,这些愚蠢无知的傻瓜才是掌管一切的人,他们的祖国梦才是左右大局的力量。他的现实不过是给他们的现实做牛做马,他们的不知道比他的知道更强大。现在,他经历了他经历过的,知道了他知道的,这意味着什么?某种可怕甚至致命的想法在比利心中升起。从战争中学到你该学的,做你该做的,如此一来,你是不是就成了那些把你送上战场的人的敌人?”转自《三联生活周刊》第47期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看完最大的感受就是这样一本书实在无法想象怎么拍成电影,书中没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时间框也极其有限,只有人物的立场、生活背景和情感显得格外真实。
  •     当19岁的英雄被硬塞入半场秀,往事连番闪回,快意荣耀和恐惧伤痛不断冲突,也许只有真正经历过生死的人才能感受到对生命最直接的觉醒。战争残酷,生活更甚。
  •     在一切向钱看的时代,纵使外在表现出尊敬和赞扬,但内心仍旧是蔑视和不屑,除了马云爸爸们很难得到人们打心眼里的崇拜,这就是血淋淋的事实。。。
  •     译文比较生硬
  •     非常喜欢
  •     无聊的生活有什么好的
  •     战争很操蛋,生活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     在上图的报纸阅览室看完,隔壁坐一个睡着的老人,猛一看还以为是晕过去的
  •     前面温吞的叙事让我几乎要放弃阅读。男主角过于细腻的心理活动让我主观上觉得烦闷。但我理解战争这件事情是严肃的,所以它给主角带来的那些略微神经质的感受我能接受。后半部分和费森发生的故事才让人感慨万分。另,最近的感受是少读社科多读小说。
  •     类似意识流的写法,抽离感描写的很到位。配合电影来读,别有一番感触
  •     三天高铁飞机旅途中读完。以中场秀为剖面显露了现代社会的浮躁、虚伪和金钱本位,主人公也在目睹死亡、偶遇爱情中踏入人生的宏大命题
  •     漫长的休息后他又回到了原处,带着一点迷茫。
  •     书比电影好玩,翻译的很好,浑身上下透露着一股机灵劲儿,机智的讽刺。 待人礼貌而疏远。胖的让人替她惋惜。一番愉快的谦让。公式般的鼓掌。时下政治演说的流行语气。每天二十四小时活在自己的脑子里实在太辛苦了。 给人带来新的语言组合方式。
  •     本该很美好的休息不是那么轻松,比利突然怀念战场的生活,总是令人深思的。
  •     一天,一次表演,却蕴含着战争、性冲动、死亡的恐惧、贫富差距等等。李安真是改编圣手,将原著去芜存精。
  •     点醒了美国人自己虚构的美梦,那谁来点醒自己国家的?
  •     还是电影更生动,也可能是先看了电影的缘故。上学期计算机课上一周读完。家庭故事最打动我。被绑架了,被束之高阁了。
  •     B班的每个人都很棒,或许我们并不能够完全的去体会他们那种战友间的感情,群众只是喜欢英雄。这部关于友情,关于爱情,关于亲情的书,看到比利回家的那趟,被感动哭了。在中场休息后比利还是觉得,战场才是最适合他的地方~
  •     看了原著,比利·林恩就是个德州大男孩,他对眼前的状况有些迷惑,但并不迷惘.班长戴姆中士在书中对他的影响比电影更强一些.书中没有直接描写战争,是真正的「中场休息」.结尾林恩在离开时「勃起」意味着他已经破解了种种内外的迷惑——所以还是要恋爱啊
  •     这本应该算是2016年年末读的书了,看了电影之后补完的原著。
  •     刻画了人在面对超预期事物时的不真实感。无论是盛大的中场秀,还是惊心动魄的战斗。有身在其中的无力感、荒凉感和悲戚之感。
  •     想表达的东西太多塞不下去,太浮光掠影
  •     很不错的原著小说,不知拍成电影会怎样。
  •     哇塞
  •     总有一堆旁枝末节的废话跳出来捣乱,推进缓慢,过程痛苦。理解,但不喜欢。
  •     我在嘈杂的环境里匆匆浏览了一遍,有很多的心理描写。我觉得值得好好看一遍。
  •     人能知道什么呢——过去是一片迷雾,吐出一个接一个的幽灵,现在是以时速九十英里在高速公路上风驰电掣,将来是深不见底的黑洞,任何猜测都是徒劳的。——《漫长的中场休息》
  •     老实说我看完还是很迷茫,不过士兵和平民之间隔阂确实就像书中说的那样深。
  •     是小说吗?更像是一个人的絮语。短短几天时间里发生的事情,盛大的狂欢背后冰雪交加砸在脸上。心理描写和绝妙的比喻很让人动容,可是我深深的感受到的,并不是书封上那个“关于爱、勇气和忠诚的故事”,而是疲倦和无力,是过深的忧虑和过于明显的克制。离死亡最近的时候,却没有感觉到死亡,应该感觉安全的时候,能感觉到的只是逐渐远离的世界。我们渺小如尘埃,在死亡的光环照耀下,被冠以英雄之名,却只能受到虚假的膜拜,这个想要让人狂吼和撕裂的世界,已经逼疯了许多人,还要逼疯更多的人,我们只是其中的一些。这本书读了两周,因为总是很容易感到压抑和烦躁,也许这也是它独特且值得一读的地方。但我想今晚,要听上几首欢快的歌,对着镜子笑一笑,这世界并没有这么让人混乱,而我们即使渺小,也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也要踏踏实实的走过以后的路。
  •     马的 看完想打仗
  •     比我想象中精彩。“他的现实不过是给他们的现实做牛做马。"
  •     意识流的内心戏非常精彩,绝妙的意象比喻/战争中学该学的,做该做的,如此一来,最终成了那些把人送上战场的人的敌人/生活比战争更丧/堵得我胸口发慌
  •     最后还是读了中文版……和电影各有千秋
  •     有时候,生在这个时代反而会变成这个时代的背景。参与战争,还要参与中场回国的表演,参军打仗还真是一件可笑的事。前两天央视新闻采访一位参与反对部署萨德的母亲,她说自己的儿子在当兵,痛斥当局者部署萨德不是为了防卫反而可能引起战争,一旦真的打仗儿子就可能牺牲。多么简单的道理又多么无力的反抗。小说就像为改编成剧本而写,语言直接,画面感强,应该是翻译水平不错。
  •     将来是深不见底的黑洞,任何猜测都是徒劳的
  •     语言太细碎了,读起来有点累。内核很不错,但讲得并不高明。
  •     腰封欺诈系列。也就比书腰描述的好看87倍吧。
  •     战争比生活更真实!看好电影之后再读原著,小说中的人物更鲜活了,但在小说里读到更多人物的心理活动。支持李安!只可惜,错过了120帧的电影!
  •     看完电影再看的原著 有些地方真是基情满满 可以体会到从战场到上流社会的差距带来的不平衡 结局怎么说平淡了些没有电影带来的震撼
  •     比利林恩清醒了,可这个国家的其他疯子仍然让他去打仗
  •     可能是翻译问题吧,总是感觉读不进去
  •     虽然写了很多"现实也不比战争好多少",在我看来这本书仍然是反战的。比利作为一个年轻的士兵,用最直接的目光来看这个社会的运转:去参军虽然是迫不得已,但对于上学来说也不是一件特别坏的事;虽然我们全都怕死,但至少我们在一起呀;明明是一件坏透了的事——杀人,为什么大家都在叫我英雄;那些投资界的光鲜人物,还有所有的人,他们是怎么做到这样,生活在虚假之中的呢;这个现实,就是我们拼命在战斗的吗,亦或是我们只是这个大谎言中的一个小泡泡……这一切看上去都那么不真实,我还是回战场吧,起码我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不就是当炮灰嘛。
  •     书不错,但电影更难
  •     未完
  •     能让我感同身受的只有那场冻雨,也许还有结尾比利看向车窗外的心情。
  •     战事的中场休息是一次休假,休假的中场表演是一场战事
  •     毛姆《刀锋》的当代版。思考的比利简直是个哲学家,而戴姆就是进化版的比利,他已经想清楚了。这操蛋的世界是什么玩意,自己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     关于爱,勇气和忠诚的故事!非常喜欢这部小说。十九岁大多数青年还处在无知及混沌之中。战争和死亡已促使比利学着思考和沉着。与世俗大多数的无知,浮躁,跟风,虚伪相比,战争带给B班的东西的确要单纯的多。
  •     入伍或回队都要与爱人依依不舍拥吻?我还是看看电影吧
  •     像打开可乐,安静空气里爆开一场场气泡。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