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治理之道》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 环境科学 > 生态环境治理之道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5
ISBN:9787802097377
作者:钱箭星
页数:205页

出版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浪潮之初,对此问题思考的较早

这本书对生态文明的解读很有意思,先从原始部落的生态平衡开始,分析环境文化的滞后与适应,然后从马克思到发达国家再到发展中国家,分析南北关系~~~P13 “文化滞后”,就是指文化各部分变迁速度不一致,而调适也不总是及时的,往往有一个滞后效应,从而导致了各部分关系的紧张。适应文化其实是对物质文化变迁的适应,如果它跟不上物质文化的变迁节奏,特别是如果适应不了现代物质文化的高速发展,就会造成文化整体的失调。P50 公有制是否更有利于对自然的保护呢?P129 环境道德的效益虽然制度调节已是当代社会调节的主要手段,法治社会也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但是制度调节毕竟也有它的缺陷:缺陷之一:政府失灵。 当政府未能认识到环境保护的意义而更重视自己的经济政绩,他们就很少关心环境保护,甚至会为了促进当地财政收入的增长和经济发展而默许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据报道,个别省1995-1998年甚至将这项(环境保护排污费)费用中的52%用于非环保开支,如行政开支。政府失灵还可表现为政策失灵,本是刺激经济增长,但客观上加速了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如一些发展中国家对灌溉水、煤炭、能源的价格补贴,鼓励了对资源的浪费,增加了空气污染和废物的排放。缺陷之二:虽然制度管理是一种较有效的不可替代的社会管理方式,但是,它需要较高的管理成本。缺陷之三:政策措施有限的可操作性。P130 道德调节特点之一:道德很可能是法律之后个人的最后一道防线。特点之二:道德调节可以节约制度调节的成本。特点之三:道德的可普遍化原则。当然,道德调节同样并不是万能的~~~P133 政府被推到了环境保护的前台——政府拥具有环境保护的权能——政府环境保护失灵P193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种种环境非合作现象。究其原因,是经济人的个体理性要求追求效用最大化,而约束条件的公共性使然。环境资源的公共性实际上只是准公共性,即其容量是有限的,当超过一定限度时将出现拥挤现象。如果我们修正约束条件,充分体现环境资源的优先性,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导向倒像保护环境的目标,环境非合作就可以走向环境合作。之所以说是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新的制度安排应当充分考虑到个人理性与集体性理矛盾与冲突中如何满足个人理性的问题。“解决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冲突的办法不是否认个人理性,二是设计一种机制,在满足个人理性的前提下达到集体理性。(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1996:11)”问题在于满足到什么程度,以及用什么方法满足。


 生态环境治理之道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