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转型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探讨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 环境科学 > 工业化转型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探讨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1
ISBN:9787030327857
页数:187页

章节摘录

  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历史中出现了不同层次的文明。人类文明始于最初级茹毛饮血的原始文明,这段时期经历了上百万年;随后走向自给自足的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持续了10000年左右;蒸汽机的出现和高新技术的运用带来了人类社会的工业文明,至今为止,工业文明持续了300年左右;目前,人类文明工业文明已经走过其鼎盛时期,并逐渐向生态文明过渡。  《周易》里说:“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将“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经天纬地”意为改造自然,属物质文明;“照临四方”意为驱走愚昧,属精神文明。在西方语言体系中,“文明”一词来源于古希腊“城邦”的代称。  原始文明时期,人类视自然为神灵的产物,相信一切都是神灵的主宰,迷信一种超自然的能量,其实,敬仰神灵和超自然能力是一种遵守自然规律的表现;在农业文明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逐渐开始适应自然规律,并初步学会使用工具并运用自然规律来满足生活需求;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在适应自然的基础上开始运用高新的科学技术来控制并改造自然界,并从中获取更多的利益,与此同时,人类社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人类逐渐超越其他所有物种,成为统治和主宰地球的唯一物种。由于对自然界剥夺式的掠取,工业革命带来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资源枯竭等已成为困扰全球的生态环境问题。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人们开始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试图破除旧的工业文明发展方式,建立新的可持续发展方式,这种发展方式就是生态文明的开端。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新要求。这不仅关系到中国当下一代人的生活,而且涉及中国未来无数代人的福祉。其影响不仅是全国性的,而且是全球性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系统工程,不仅包括生态保护、环境治理、资源节约,而且要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达到较高水平。它是各级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是一种高于工业文明的人类文明方式,所以,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发展的必经阶段。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报告中提出,未来中国的道路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由此可见,人类文明发展史已经拉开生态文明建设的序幕,人类文明必然朝着更和谐、更繁荣的生态文明方向发展。  ……

书籍目录

前言
第1章 生态文明概论
1.1 生态文明的产生
1.2 生态文明的概念
第2章 研究总则
2.1 指导思想
2.2 基本原则
2.3 研究依据
2.3.1 国家和地方法规
2.3.2 国家标准
2.3.3 相关规划
2.3.4 主要数据来源
2.4 技术路线
2.5 范围和期限
2.5.1 研究范围
2.5.2 规划时限
2.6 目标和指标体系
2.6.1 规划目标
2.6.2 指标体系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概况
3.1.1 气象气候
3.1.2 降水
3.1.3 土壤类型
3.1.4 动植物资源
3.2 研究区社会经济条件
3.3 行政区域与人口
3.4 土地利用
3.5 经济实力及绿色农业资源
3.6 水电资源
3.7 矿产资源
3.8 交通条件
3.9 旅游
第4章 生态活力研究
4.1 生态安全
4.1.1 森林覆盖率
4.1.2 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
4.1.3 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比例
4.1.4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
4.1.5 矿区土地复垦率
4.2 生态效率
4.2.1 单位GDP能耗
4.2.2 单位GDP水耗
第5章 生态环境质量研究
5.1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和环境容量估算
5.1.1 研究区域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
5.1.2 环境质量现状
5.1.3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估算方法
5.1.4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估算结果
5.1.5 环境容量计算
5.2 水污染防治研究
5.2.1 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
5.2.2 饮用水源保护区建设
5.2.3 河流污染综合治理
5.3 大气污染防治研究
5.3.1 SO2减排措施
5.3.2 NOx减排措施
5.3.3 PM10减排措施
5.4 噪声污染防治研究
5.4.1 交通噪声控制
5.4.2 工业及社会生活噪声控制
5.4.3 建筑噪声控制
5.4.4 固定噪声控制
5.5 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研究
5.5.1 生活垃圾污染控制
5.5.2 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
5.5.3 危险废物污染控制
5.5.4 建筑垃圾污染控制
5.5.5 城市粪渣污染控制
5.6 总量控制研究
5.6.1 完善污染物总量控制立法
5.6.2 强化政府职能
5.6.3 加快环保硬件设施建设
5.6.4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管理体系
5.6.5 持续推进新能源的研发和推广
5.6.6 推进重点行业结构优化调整
5.7 生态环境质量综合研究
5.7.1 生态环境质量综合研究目标
5.7.2 乡镇环保机构延伸,确保村庄连片综合整治
5.7.3 产业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区域科学发展
5.7.4 科学指导农业生产,创建“两清两减”示范区
5.7.5 加大农村污染治理力度,全面推进“两创两治”工作
5.7.6 建立机制,促进减排
5.7.7 严格准入条件,推进环保专项行动
5.7.8 加快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
第6章 区域社会发展研究
6.1 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研究
6.1.1 环境监管现状
6.1.2 监管能力建设研究
6.2 环境管理
6.2.1 构建向生态文明转型的政府长效管理行政体系
6.2.2 建设环境友好、高效有序的企业生态文明
6.2.3 建立公众参与长效机制
第7章 协调发展程度研究
7.1 生态文化建设
7.1.1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面推进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文化建设
7.1.2 发展优质生态教育,传承特色生态文化
7.1.3 高调进行生态宣传,提升全民生态意识
7.1.4 充分挖掘黄冈长江文化,倡导绿色文化消费
7.2 生态宜居指标
7.2.1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7.2.2 稳定两大指标,促进社会和谐
7.2.3 实施调控引导,构建和谐人居体系
7.2.4 稳定人口数量,加强人才培养
7.2.5 沿承教育品牌,加强科教文卫建设
7.2.6 秉承以人为本,争创生态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附图
附图1 黄冈沿江生态文明示范带饮用水源地示意图
附图2 黄冈沿江生态文明示范带行政区划图
附图3 黄冈沿江生态文明示范带水系图
附图4 黄冈沿江生态文明示范带交通图
附图5 黄冈沿江生态文明示范带主要生活污水处理厂分布图
附图6 黄冈沿江生态文明示范带主要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分布图
附图7 黄冈沿江生态文明示范带生态功能分区图
附图8 黄冈沿江生态文明示范带人口密度分布图
附图9 黄冈沿江生态文明示范带地势图
附图10 黄冈沿江生态文明示范带土地利用图
附图11 黄冈沿江生态文明示范带土壤类型图

作者简介

《工业化转型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探讨:以黄冈市沿江经济带为例》系“黄冈沿江生态文明示范带建设规划”的研究报告,全书在实地考察、综合调研的基础上,以黄冈市沿江经济带生态、社会、经济现状为基础,比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体系,研究了该地域的生态活力和环境质量,从区域杜会协调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对策与措施,对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两型”社会建设具有示范意义,也可为同类地区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研究提供借鉴,《工业化转型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探讨:以黄冈市沿江经济带为例》可为地方政府制定发展和保护规划提供决策参考依据,也可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环境科学、地理科学、城乡规划等专业的师生及研究人员参考。

图书封面


 工业化转型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探讨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