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来念法律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法的理论 > 千万别来念法律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6
ISBN:9787562036401
作者:杨智杰
页数:203页

内容概要

杨智杰,1978年出生,台湾新竹人,现任真理大学财经法律系助理教授。台湾大学法律学士、中央大学管理学硕士、台湾大学法学博士。专长为宪法、智慧财产权、教育法等。累计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三十余篇。著有多本批判著作,如《千万别来念法律》、《祭司还是大法官》、《“总统”不该做的七件事》,并曾翻译多本英文法律书籍。

书籍目录

自序/1
第一章 司法独夫——引论/1
台湾地区的法学教育/2
台湾地区法律学界/6
法律人的能力与人格特质/10
市场经济的力量/12
可信度/13
开始吧/15
第二章 逐字共笔——实际上课情况/17
学习环境/17
共同笔记制度/20
上课内容/25
出席状况/28
第三章 台大补习班——整体课程规划/32
必修课程/34
学生选课偏好/36
开课趋势——台大补习班/39
东吴大学与中原大学五年制法学教育/41
学士后法学教育的困境/43
从崇右企专财经法律科到大学财经法律系/45
结论:课程多样化的瓶颈/48
第四章 补习热一高等补习教育的兴盛/52
补习班兴起/53
保成、高点、康德/55
律师考试派学生/58
大四不来上课/60
考研究所的动机/63
研究所生涯/66
研究所入学笔试浪费台湾人力资源/69
替补习班辩护/71
第五章 甲说乙说——律师考试桎梏/77
重大考试/78
把六法全书整本背下来/80
甲说乙说与独门暗器——出题取向学术化/83
录取门槛/90
改革声浪与反挫/93
第六章 律师太多?费用过高?——法律服务
供需失衡/97
律师收费过高/97
考取律师的人什么都会吗?/101
方案一:改变出题内容与方式/103
方案二:律师考试切割/104
方案三:干脆法律系毕业就当然成为律师/107
文凭与证照制度/109
律师广告/112
律师自律/114
平民法律服务/116
第七章 我是冒牌律师/119
我凭什么担任法律顾问?/119
我的第一件诉愿案/123
我的第一件著作权官司/126
第八章 翻译型——传统法学研究方法/133
没有创新的法学/135
翻译型法学研究/136
考试取向的法学期刊——介绍整理型/143
留学国之争/147
结论:比较法的出路/152
第九章 王牌大骗子——法学新领域与新
方法/157
法学新领域/159
新研究方法/163
自我防御体系的法学圈/167
法律文字通俗化/170
第十章 科举遗毒——法律人的价值观/172
受扭曲的价值观/174
自大,心态/176
法律胜过一切/178
阶级复制/179
法律人亡国论/18l
解读陈水扁/182
第十一章 法学教育的未来/185
“总统府”人权委员会/186
放宽考试限制培养多元专才/188
强制实习培养实务工作者/190
两阶段考试改革方案/192
考试答案不公布与大法官的阻挠/194
老师教学方式上的调整/197
法学教育的未来与其它/202

作者简介

本书为台湾的一名法学博士所撰写,通过他身处台湾地区大学法律圈,耳濡目染、亲身经历了现行律师考试制度对学生和对法学教育的负面影响,介绍了台湾法学教育的荒腔走板,以及批判律师考试对其所造成的严重扭曲。本书可大概分成两大部分,前一部分主要是叙述律师考试对台湾法律教育的各方面的影响,其中包括共同笔记文化、补习热潮、学习态度等等,并描述分析律师考试考甲说考乙说与考题设计独门暗器等各种不合理的设计。后半部分则是针对法律服务市场、法律学术等议题,加以分析与批判。这本书洋溢着作者满腔的正义感和对法律人悲哀的担忧。作者的初衷,是想要透过这本书让外人多了解一点法律系、多反省一下律师考试制度的合理性。虽然作者书名定为“千万别来学法律”,但实际上在批判.这些恶风习气的时候,也阐明了作者对律师考试制度的反思和建构,对法学教育的反省和回归,这些对我国大陆沾有类似习气的制度同样具有发人深省的检讨作用。本书值得一品。

图书封面


 千万别来念法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这本书每个学习法律的人都可以读读,作为一个警醒。社会对法律人的期许很高,可惜我们的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还是很多,跟不上社会对法律人的要求。从我的经验来说,读法律一个是进入了职业,另外一个是通过民法、刑法这样的经典学科,收到了一整套的逻辑思维方法训练,对于养成严谨审慎的思维习惯颇为有益。但是,这样的训练也使法律人在分析现实问题上过于书斋化,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这在法律人的执业过程中绝对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对于司法考试,感觉严格和宽松各有利弊,当然,通过的律师都希望严格一些,以免自己的饭碗受影响。但是实际上是否有如此严格的必要,确实难以权衡。通过考试的至少智商不会特别低,记忆力、理解力和表述能力是足够的吧?
  •     高考报学校之前,我还不知道自己会念法律系的。选法律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老爸说这个好,以后有前途。那时候不太清楚什么是有前途。报考志愿上专业五花八门,神仙也不知道哪个有前途,老爸说有前途,那就是了吧。二是,想着念这个应该不用数学要求太高吧,那会数学成绩虽然还谈不上坏,但真不喜欢这个。就这么来念得法律。课程挺好,老师也不错,很多有为青年,都过得很有为。我也想有为的,图书馆,自习室什么的,但是终究还是堕落了。觉得没劲,不知道学了这个干嘛。逃课蛮厉害的,一学期的课,有的就去个两三次。听说其他专业的哥们大学其实不容易,试验考试什么的。法学专业的兄弟们就比较好混了。临时补补,考试基本也都低空飞过了。法学院出来的兄弟们,大家谁也别装,都是这么过来的吧。就这么的,混到毕业了。刚喝完毕业酒,就开始准备司考。司考还是用功了,虽然不像有为青年们那样用功。看不下去书的时候,也会去网吧通宵打游戏看电影。看书看到后来,简直看出了四大皆空的意境。问什么什么不知道。我说,老付,你挂了。结果还好,分数不高,但是够吃够用。知道过了之后,我第一个决定就是,不干这个了。干点有意思的事情去。看到这本书里面写的一些事,觉得挺有意思,台湾那边,跟大陆这边,问题蛮像的。法律人的悲哀,竟也是中国特色的么?
  •     在俺们上高中的那个年代有个什么毛择业意识!爹娘大手一挥,叔叔婶婶姑姑伯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开始合计:“谁家的小谁去干嘛了,工作挺好找的,待遇也不错~~~”“那个不能读,不适合女(男)孩子。”“电视里说了XX专业人才缺口大。”俺爹娘拿着中国地图,配合着前几年高考录取分数情况,刷刷圈了几个专业,再结合地理偏好,圈定了俺待了7年的母校。事后不忘民主的询问一下,“中不?”“中!”俺就稀里糊涂地来念了法学专业!或多或少受到一系列法庭类电视剧电影的影响,对律师、法官当时心存景仰之情,在法庭上要么blablabla话都是他说了,要么就是一打小锤,大家都肃静,拉风!给劲!老子不光要读法学专业,老子还要好好读,读出点名堂。俺以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奋勇拼搏,顺利毕业,成功考研,通过司考。司考的准备花了俺快3个月的时间,俺在经过一天知识高密度填充后入睡前思路格外的奔放。开始质疑这个制度,为什么要有这么一种准入机制,对于法学专业的人和非法学专业的人为什么没有区别,这种没有“年检”的制度能对保证司法公正起到多大的正面作用,为了它我们所付出的成本和收益能够获得正比吗?上了研过后就更加的郁闷了,上课老师动辄讨论研究,可是俺连基础都不懂,讨论个毛啊!但是老师说了,你们已经不是本科生了,要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好吧,俺承认俺很懒,但是多少年的应试教育下来,您不能说撒手就撒手啊!而且俺都自学了,您做啥去啊?等到就业的时候,俺想俺以一个国内法学小硕的角度得到了和杨智杰这个台湾博士同样的结论:千万别来念法律!

精彩短评 (总计37条)

  •     激进&片面
  •     同是中华民族,法律教育的问题都如此相似。虽然最后作者提出的建议未必成熟,但其指出的问题还是很中肯的。司考的出题、老师教学的过分自由、翻译型研究方法、跨领域研究的缺失等等问题,在内地都是存在的。能力有限,只能自警自省,以后要广泛涉猎各专业领域,以免自误误人。
  •     法学教育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     作者通篇很有“个人见解”,对问题的分析一针见血,对台湾法律教育的弊端揭露的很充分,但就是对我们没有太多的借鉴意义,看来两岸差距还是挺大的
  •     听着名字就很想看,所以买来了!作者是个台湾法律人,针对台湾地区律师考试对高校法学的影响写的书。对大陆地区的法学教育很有教育意义。当然,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不好判断。
  •     #天生牙的案头集# 这书名是惊悚了点,虽然是针对台湾的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但是大陆的情况也差不多……看完这本书的结果就是,身中无数枪……
  •     可以当做茶前饭后调侃资料!没有多大的学术价值
  •     图书质量好物有所值
  •     浏览一遍就行了,只有一个感想:大中华区果然都是一样啊,我看到了另一个政法大学。
  •     虽有叛逆,鞭辟入里。尤其对于法学研究方法和学说之争,“洋溢着我满腔的正义感和对法律人悲哀的担忧”。
  •     1
  •     今年6月,郭晓飞帅哥推荐出的。他花了一下午看,我断断续续花了1周的时间。而且看完了还雾里云里。可是他说的很多现象很切合现在我身边的现象。可是他的建议,我觉得,也不太实际。是的,要放宽,但度要合适。well,也许自己偏向垄断情结。by the way,一直觉得人就是要杂食。
  •     一本好书,就像是在写自己的学法律的那些年的点点滴滴。
  •     读了这本书之后才知道原来台湾的教育也不咋地,跟大陆半斤八两。
  •     不是学术书,但批判切中时弊,而且可以看看台湾人的表达方式,直接,简洁,不像我们这般小心翼翼。
  •     可对比一下大陆的法学教育
  •     黑得好,黑得太好了~法学院的同学可以看看自己中了几枪
  •     这本书内容和印刷还是不错的,可是为什么外边连个塑料封皮都没给?而且书封面都脏了!现在当当网发货怎么越来越差劲了。
  •     让大陆法学情何以堪。
  •     自以为玩弄了游戏规则的人,最后总是要被这个世界抛弃的~~法律人请自省,请谦卑!——法律并非万能,法治亦非圣器。。。虽然写的是台湾地区,但却值得让大陆的法律人警醒~~
  •     这本是是豆瓣上的豆友们推荐给我的,语言风趣,也给学法律的学生一些深刻的警示
  •     这书的题目和封皮让人误以为是本机场读物,但实则作者对台湾的法学教育司法考试有很详细的了解,海峡两岸果然都是中国人,问题惊人的相似。但我学法学,再苦再难再悲惨,从来没有后悔过!
  •     台湾的律考通过率只有8%,某种程度上司考主导下的两岸法律教学还是很有共通之处的。“法律人亡国论”里用陈水扁举例子……
  •     不值得看
  •     感觉读不读法学好像与书中内容不是很搭配
  •     后面讲学术现状那部分讲的很好。
  •     随心情趣啊
  •     独夫治国,专业能力匮乏(锤子钉子/视野狭窄),行事风格诡异(人格缺陷);应循苟且、互相包庇、上下相贼、整理/翻译/无学问。
  •     法律人的苦恼
  •     书的内容很一般,作为大陆的学法律的学生,我认为此书的价值一般。
  •     还行吧,就是介绍了下台湾畸形的法学教育和考试模式,跟中国差不多。最后讲学术现状的部分还行
  •     诚如书名所述,学习法律在如今的社会里愈来愈觉得现在的法律学教育有很大的问题,始终无法摆脱司法考试的指挥棒和脱离现实的理论教育(目前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法学教育更多的是以介绍为主,少有自己的观点-即书中介绍的“翻译法学”。)也许我们要努力反思的是我们法学教育的模式和内容,是一直带着面具说他人之言,还是努力的去拓展属于自己的空间,这才是问题所在。
  •     值得看的是作者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建议。
  •     作为一个外行,我看这本书第一感觉是它在批高考(放在大陆的话)。
  •     台湾法学院毕业生的呻吟
  •     原来湾湾的法学院和大陆的一样应试,律师的大环境也和大陆一样,律师多,收费高,供需不平衡~
  •     这本书的许多内容与大陆的一些现象能够连起来,能让人思考。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