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的法治之路》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法的理论 > 现代中国的法治之路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2
ISBN:9787509729199
作者:高全喜,张伟,田飞龙
页数:344页

我们追求的究竟是什么?

曾经和一位香港朋友聊普选。我问她为什么97年之前香港没有民主,但是大家相安无事;而97年之后,普选的呼声却越来越高。她说,在港人看来,英国治下的香港,虽然没有民主但管制良好秩序井然,同时有英国政府对英国本土的治理为范本,也给了港人对港府的信心。然而97之后,香港弊案频发,以往的的社会秩序也开始混乱,更糟糕的是,大陆的社会现状使港人害怕大陆的今天就是香港的明天。在她看来,港人对普选的诉求,事实上是对往日的怀念和渴望。如果能够回到以往的美好时光,有没有普选其实并不重要。那么,选举重要吗?有一些客观存在很值得思考,在欧美等成熟的国家,近几十年来的投票率在逐步下降;而在转型国家和地区中,投票率却通常很高。另一方面,并非每个民主国家都如美国一般美好而强大的,世界上同样存在着低效率和混乱的民主社会。这折射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人们追求的究竟是民主本身,还是全社会的福祉?这两个问题相提并论的时候,大部分人的答案是:人们希望通过民主实现全社会的福祉。那么,进一步的问题是,民主一定可以实现福祉吗?非民主一定就与福祉无缘?是否存在通往美好社会的其他道路?政治哲学上,功用主义观点认为一切政治行为的最终目的,是去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即便这个过程中会损害小部分人或者阶段性的利益,简而言之,结果比过程更重要;而与之不同的绝对主义认为,所有的政策和行为,应该遵循普遍认可的行为准则,在过程公平的前提下,结果的不公平可以得到宽恕,换言之,程序比结果更重要。回到我们的社会,人们对与历史和当下的评判,却往往秉持不同的道德准绳。面对历史,人们通常选择功用主义观点:所以,史书上将所有经济繁荣版图稳固的朝代称之为太平盛世,并赋予这个朝代的皇帝以无上的褒奖,同时也不会仔细去考量盛世之下的政治机制和国家治理是否“程序正义”。面对当下,人们却更偏向于绝对主义:我们呼吁公平、民主、不患寡而患不均,即便这个过程的结果很大可能是走向另一种混乱和无序。影响我们理性判断的,往往不是社会事务的本身,而更多的是我们每日的感同身受,以及因共振而放大的全社会的紧张情绪。此情此景之下,政治领袖应该做什么?在民主社会,理性的选择是跟着选票走,民主投票是缓和社会情绪的特效药---这是职业经理人的最优选择。在家天下的非民主社会,可能会又另一种选择--以长期福祉为更重要的考量--这是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实际控制人的理性选择。折中的路线是:以长期利益为终极目标,过程中适当撒些散碎银两给社会大众,以缓和社会压力。这也许才是是改革的核心逻辑。2012年11月,习总在记者见面会上淡定的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语言虽然平实,但是不难发现,习总比民众更清楚历史的核心诉求是什么,民众的短期需求如何缓解。也不难看出,我们的改革会将会是怎样的路径选择。


 现代中国的法治之路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