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哭:弘光列传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6-1
ISBN:9787020098408
作者:李洁非
页数:443页

内容概要

李洁非,男,一九六一年生于安徽省合肥市,一九八二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同年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至今。
笔名若水。山东宁津人。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历任新华社《瞭望》杂志编辑、记者,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编辑,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200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文学理论及文学批评集《告别古典主义》、《小说学引论》、《城市像框》,散文随笔集《袖手清谈》、《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翻了一半的书》、《不入流者说》、《豆腐滋味》、《李洁非散文》、《书内与书外》、《书窗如梦》,中篇小说集《循环游戏》。
曾获第八届华东田汉戏剧奖二等奖,第五届北京杂文奖二等奖,《上海文学》奖,冯牧文学奖,全国报纸副刊优秀作品奖。
2010年10月,报告文学《胡风案中人与事》 (载《钟山》 2009年第5期)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2007—2009)。

书籍目录

一/  朱由崧:偶然的谢幕人
二/ 左懋第:一个人的证明
三/ 史可法:抛骨竟无家
四/ 四镇:孤城落日斗兵稀
五/ 名姬名士:革命和爱情
六/ 黄宗羲:裸葬的情怀
七/ 阮大铖:诗与人
八/ 夏完淳:才子+英雄
九/ 柳敬亭:被删改的传奇
十/ 龚鼎孳:我原要死,小妾不肯
十一/ 徐汧:士与死
十二/ 左良玉:杀掠甚于流贼
十三/ 徐枋:绝代之隐
十四/ 附:辛巳、壬午开封之围

作者简介

作者对短命仅一载的弘光朝感到不能放下,而想把它重新唤回于人们记忆,于是,钩故索旧,大书特书。《黑洞》把对弘光朝的所感所思,提炼为十个问题。《野哭》则换换方式和角度,借十余位在不同侧面有代表性的人物,来加呈现。被安排于书中露面的,有朱明王朝确切的末代皇帝朱由崧,有弘光枢臣和关键人物史可法,有称为“明代苏轼”的左懋第,有以兵变致南明解体的左良玉,有普遍目为南京祸根的阮大铖,有秦淮河畔苦闷的青春叛逆群体,有时代思想高度的体现者黄宗羲,有以十七龄慷慨赴死的少年天才夏完淳,有传奇说书家柳敬亭,有“遗民现象”的典型徐枋等……他们的身份,涉及帝王、武人、士大夫、学生、妓女、艺人、学者、隐士、起义者,非常广泛,覆盖了社会多个层面,故可称为弘光列传,是一部弘光朝的《史记》。


 野哭:弘光列传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真正从历史人物侧面看历史,阮大铖并非历史上的阮阉,柳麻子并非教科书上的柳敬亭,左宁南是良玉不得遇宗泽,人只爱秦淮河畔锦帽貂裘的公子名姬,人只传史阁部的苌弘化碧,谁知十七岁的夏内史孤坟野哭赴死之悲哀,谁又能体会龚合肥那句无奈的“我原要死,小妾不肯”的苦衷……还有李自成开封三围下的周王富商和饥民
  •     阮大铖,《明史》奸臣传共录十人,由他压轴。几日读下来,每每觉得他并非天生奸佞之徒,而是个际遇很可怜的人。他是安徽桐城人——因担了奸佞之名,修《明史》的桐城人张廷玉取其“怀宁人”说法,将其踢出同乡行列,以致后世说法不一。阮大铖的先祖显赫举世罕有,直系祖爷爷可追溯至“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然后是阮瑀的孙子阮咸。阮咸与其叔父阮籍名列“竹林七贤”之二。阮籍自不必说,儿童能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阮咸名气不如阮籍,但也是任达不拘、饮酒纵乐一把好手,《晋书》中他的事迹是这样的:“宗人间共集,不复用杯觞斟酌,以大盆盛酒,圆坐相向,大酌更饮。时有群豕来饮其酒,咸直接去其上,便共饮之。”是个与猪同乐的快意汉子。再下来是阮大铖的叔祖父阮自华,进士及第,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写他的官场行迹“嗜酒,为长夜之饮。为理官时,直指行部,扶醉入谒,甫下拜,咯呕狼藉……”然后“晚为郡守,不视吏事,宾客满堂,分简赋诗,遨游山水间,称风流太守。”以上阮家名士作风可见一斑,可以想见,受叔祖父及其过从名流直接熏陶、以《咏怀堂诗》为自己诗集命名的阮大铖,如果没有被东林大腕坑那么一下,也许也会成为晚明最后一个风流诗人、风骚小吏。只怪当年那场相遇。万历四十四年,阮大铖取中进士,时年29岁,以少年天才之姿开始混京城官场。许是因为从小顺遂,年少轻狂,加上建功心切,阮大铖给人的印象是“器量褊浅,几微得失,见于颜面。急权势,善矜伐,悻悻然小丈夫也。”天启四年吏部给事中出缺,桐城同乡、东林巨擘左光斗属意阮大铖,并急召他进京,哪知遭到其余东林大佬们反对,让他白跑一趟。官场人事变动沉浮,可大可小视乎己心,但在阮大铖,立马受伤太深,至此成为东林一生黑。个人看,一方面在于他得失心实在重;一方面在于感觉自己受到“自己人”的背叛和迫害;一方面伤了自尊——作为一个自恃极高的人,深觉受到侮辱;最后则是骨子里的离经叛道——东林党被目为“正人”,是朝廷里的精英知识分子集团,恰恰激发了阮大铖站在世俗对立面的血液基因。就这样,阮大铖从此依附魏忠贤,充分利用起阉党的力量,开始黑夜中和东林党的漫长战斗。第二年便是浩浩荡荡的天启党祸,朝廷一片腥风血雨,左光斗、杨涟等下狱屈死,东林党人被各种加害,阉党作威作福三年,至天启莫名驾崩而终,崇祯上台大刀阔斧清理阉党,又死一片。而整个过程中,没有人知道阮大铖到底起了什么作用,他在老家赋闲呢,据《南疆逸史》载,“是时,大铖里居未与事也。然对客则诩诩自矜所能,谓‘我坐而运筹,能杀人于千里’。”足见背后小动作不少,不过到东林追查魏氏余党时,想揪阮大铖出来,竟“无片字可据”。而他全身而退精明至此,却因即将升官起复时,怀揣两个版本的折子被捅了出来——他想见风使舵,如果抓到时机,希望能给朝堂上的剩余的东林份子补上一刀。千里帷幄功亏一篑,“从此东林诸公切齿大铖倍于诸阉党矣。”自然他在北京也混不下去了。从兴冲冲进京,到灰溜溜被贬回家,终崇祯一朝17年未出仕,阮大铖在老家的日子其实也不好过。京中同僚回南,往往传递各种口风,很快阮大铖在桐城文人圈受到孤立,老友开始避而不见。然阮大铖虽郁郁不得志,也始终是个不甘寂寞的人,况且实在才华横溢,他家底丰厚,在家组织戏班,自编自导自排,还能自演,高级评论员张岱予以盛誉“阮圆海家优讲关目,讲清理,讲筋节,与他班孟浪不同。然其所打院本,又皆主人自制,笔笔勾勒,苦心尽出,与他班卤莽者又不同。故所搬演,本本出色,脚脚出色,齣齣出色,句句出色,字字出色。”有后人考证,京剧源自安庆,安庆戏剧兴于阮氏,阮大铖或为京剧之祖。但另一方面呢,“阮圆海大有才华,恨居心勿静,其所编诸剧,骂世十七,解嘲十三,多诋毁东林,辩宥魏党,为士君子所唾弃。”其实,与在朝东林遥相呼应的,是在野的“小东林”南京复社,这班血气方刚的青年学生,对阮大铖鄙夷至极,谈笑间甚至以“无俟众溺”折辱他。崇祯十一年,《留都防乱揭贴》事件,一百四十余人签名的一张“大字报”贴遍南京城,让其时在此客居,“四方笼络”的阮大铖瞬间变成过街老鼠,《明史》载“大铖惧,乃闭门谢客。”具体来讲呢,他至此隐居南京郊外牛首山长达五六年之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出记有崇祯十六年“丁祭事件”,前去参祭的复社成员意外遭遇阮大铖,戏文写道“[小生惊看,问介]你是阮胡子,如何也来与祭;唐突先师,沾辱斯文。[喝介]快快出去!”其后言语冲突更上升为肢体冲突,阮圆海好歹也是进士,不但被学生禁止祭孔,还挨了一顿饱打,而这个时间点,已经是阮大铖避不见人隐居山中五年之后,可见“大字报”社会效应之鼎盛,对阮压制之彻底。当然,这是戏文中,多半杜撰,但也足见阮大铖在时人心目中,由于文人集团的集体排挤,已经成了丑类人物。一切随着李闯王攻破北京,崇祯皇上吊死煤山,南京小朝廷接替北京勉力维持明朝政权而变。明朝即将覆灭,反倒给了阮大铖疯狂报复的机会,不得不说非常讽刺。随马士奇分享拥立之功,同时在南京起复的阮大铖,毫不在乎国破家亡,获得权力的第一件事,竟然是试图兴起大狱,全面清算复社分子,从而彻底踏上明末“奸臣”之路。背负了17年排挤、奚落、轻侮、折损,为同辈、后辈乃至孙辈知识分子不容,彻底背弃于主流舆论,自认为被坑又始终不肯屈服的阮大铖,终于把所有新仇旧恨喷薄而出。阮大铖联手马士英,到处残害忠良的奸佞作为毋庸多叙,我只想说下他一时得势,业已进入癫狂的心理状态。他编了《蝗蝻录》《蝇蚋录》,“盖以东林为蝗、复社为蝻,诸和从者为蝇为蚋”。在崇祯周年祭日,他故意迟到,在百官面前哭号“致先皇帝殉社稷者,东林诸臣也,不尽殄灭之,不足以谢先帝。今陈名夏、徐汧皆北矣。”公然说东林党人徐汧在京投清,可是人家明明回南且在当时百官之列里,就在现场,闹得马士英赶紧上前为他掩口,让他别胡说。当时令世人哗然的龚鼎慈那句“我原要死,小妾不肯”,最初出处实则在马士英动议惩治南还诸臣的《请诛从逆疏》里,其时马士英阮大铖沆瀣一气,而依阮大铖在暗操棋的一贯作风,为龚鼎慈这类南还东林大肆杜撰抹黑简直如一日三餐,多半是他害得龚鼎慈直到乾隆时候被列入《贰臣传》,还要做“人不足齿”的“乙编”的典型。可惜弘光小朝廷只存世八个月,就被满清南下扫荡而空,阮大铖仓促投清,但是心心念念的,仍旧是自己和东林、复社的不世仇恨,乃至进入臆狂状态,他整日整夜唱着自己的戏剧作品,从吴音到弋阳腔,从一个帐子到另一个帐子,直到所有人困倦入睡,劝他歇息,他答“吾生平不知倦欲休,六十年犹一日也。”就在每日亢奋中,他开始脸肿,旁人为他担忧,他反而惊异“我何病?我虽年六十,能骑生马,挽强弓,铁铮铮汉子也。幸语诸公,我仇人多,此必有东林、复社诸奸徒,潜在此间我,愿诸公勿听。”其言可笑可怜,足见东林、复社是为他一生梦魇。就在浑浑噩噩的梦魇之中,习惯性的白眼冷遇臆想之中,阮大铖随清军翻越仙霞岭时,强独下马徒步而行,至最高处据石而亡,魂归浙江青山浓雾中。联系其诗作出色,多学陶谢,闲淡空灵,崇尚自然,私以为也算好死了,这个早就跳脱人间一切条条框框束缚、一生只循内心感受而活,而这个感受又恰恰只剩下仇恨的人,就这样出掉最后一口气。《晋书》写阮咸时有“与叔父籍为竹林之游,当世礼法者讥其所为”,流传下来的是魏晋风骨美谈,而他们的后世孙辈阮大铖,在陷入相似境地时,则选择与这个主流硬碰硬,把一个牛角尖一钻到死,在实现自我的道路上,罔顾家国、礼法、善恶乃至廉耻。不要脸的市井流氓很可怕,不要脸的读书人更可怕,阮大铖就是一个不要脸的、饱读诗书的、聪明绝伦的、激昂而混淆所有是非的艺术家,将一辈子活成一场复仇的大戏,管他什么国仇家恨,什么人命草芥,你自改朝换代,刚好是我戏中一个高潮迭起的大背景而已。(本人不懂史,以上所有引文材料来自李洁非明史三部曲《龙床》《黑洞》《野哭》)
  •     1.史可法我不是明粉,只是觉得中华文明发展到一个光辉的阶段,忽然被野蛮的打断,任谁都会觉得委屈,如同一朵花被摧残一样,美好事物被打碎本就是悲剧。但是历史的走向是有因果的。一直觉得明末无法治愈的脓疮实在太多,稍微捅一下就惊天动地。文明高度发展与制度的落后、官僚集团的腐败并行,最终落后的制度会拉后腿。包括明朝的文武官的问题。至于扬州十日、广州大屠杀,这里面大家统为清军,可是扬州招降的部队一路南下,广州屠杀领头的就是尚可喜。所以剥离来看,简单的说是民族矛盾是否又会太规避自己投降人如此多?说到这还想扯一句闲篇,今天微博上流传一帖子,里面说到底什么是天津爆炸的罪魁祸首。一句一句列举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农民用重农药喷洒粮食,然后卖给城里人,自己不吃。法官得过且过。医生用一次红包,医疗器械没有达标,差不多就过去。等等。最后食恶果的还是所有人。很多年前张养浩写:兴亡百姓苦。高中那会儿,很认真地和好友鲛小泪探讨,如果一个国家发生巨变,当权者是否能幸免?最后我们的结论是可以,毕竟历史里有太多这样的例子,改朝换代,继续为官活得很好。可是现在想其实不尽然。当这个社会发生巨变时,产生的是连锁的反应。表面上投降继续为官,可是卑躬屈膝,永远无法直起身的灵魂是否真的好?明清交替最让人遗憾的也在此。衣冠人为隔断,留发不留头强行为所有人变样,金钱鼠尾被洋人喊为猪尾巴。从必须改头换面的那一刻的屠杀开始,这种强压带给人的是必须服从必须低头。如果觉得难以理解,可以回想四十几年前的我们。更不要说之后的文字狱。修四库全书,毁书无数。整个民族自信心遭到的是直接的打压。这种民族自卑感其实一直并没有消减。如同网络上一有事,就是美国如何,另外一拨就是为什么美国那样我们就得那样。无论哪一方,都没有认认真真地平心静气地去比较美国到底好在哪里,伟大在哪里。他们的制度、文化哪些可以为我们所用,哪些又不适合我们。我们不敢丢弃不知道从哪里来的马列,带着冷战思维去看很多事。智力有限,太多难题无法参透。唯一能做的就是认认真真开开心心的活。做农民就好好的做农民,做医生就好好的做医生。如果每一个人职业操守都能高一点,可能这个世界就会变得不一样点。就好像那些大丈夫: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ps 孟子前面写女人的那两句可以不听)下面是昨天那篇推送。李洁非《野哭》史可法篇提到这篇文章,拿出来重读。的确,写的是左光斗,可是也侧写史可法。刻板印象中的史可法是英雄,英雄就要高大威猛,现在扬州他的雕像也是这么做的。但是真实如何?李洁非从史可法与家人的书信、朋友描述中还原此人,相貌矮小粗陋,书信中所说的都是你们先借点钱,妻子不要跟婆婆治气,李洁非说最大的观感是庸常。可是历史吊诡处就在于,你看着他不是英雄,最终却是英雄。同样英雄也非全能,也非全部成功,有着大团圆结局。史可法就是这样一个人,独木难支,才力的确有限,在风雨飘摇的弘光朝辛苦经营,最后死于乱军。可是将英雄拉回凡人,并非嘲讽。英雄之所以是英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万千人吾往矣。一直觉得人多是平庸的,很多时候就算被挤兑在那个位置上,都不一定能干出多勇敢的事情。但是人能庸常幸福挺好的。自己成不了英雄,不代表这个世上没有大无畏的人,也不代表失败的英雄就是傻叉,他们的死是有价值的。如同那句俗的不能再俗的话:他们是民族的脊梁。心中有信念而死。所以不要嘲讽他们,好好敬佩他们。评价他们,请尽量站在客观的立场。而不是夹带太多私货。《野哭》中以张伯玉对史可法的点评做结:谓公居无如何之时,值不可为之地,而极不得已之心。当夫天崩地圮,日月催冥,不死于城头,而死于乱军。无骨可藏,无墓可封,天也人也?亦公自审于天人之际而为之也。很多年后梁启超也以类似的话为李鸿章做结。史可法死,扬州城破,扬州十日。史载:“诸妇女长索系颈,累累如贯珠,一步一跌,遍身泥土;满地皆婴儿,或衬马蹄,或藉人足,肝脑涂地,泣声盈野。”“初四日,天始霁。道路积尸既经积雨暴涨,而青皮如蒙鼓,血肉内溃。秽臭逼人,复经日炙,其气愈甚。前后左右,处处焚灼。室中氤氲,结成如雾,腥闻百里。”2014年,凤凰历史有条新闻,多铎后人要与史家后人结亲家。如同多年前流传的台湾的郑姓与施姓不成婚。可是这则新闻略好笑,史可法无子,收史德威做义子。几百年后,历史早已摆在一边,仇怨可以放一边。可是至于变成一条新闻么?意义何在???2 朱由崧一直以来很多历史人物面目都是模糊的,或者有一张大众脸。尤其明末这些人,李洁非昨的工作就是尽量剥开迷雾见真容。朱由崧,弘光帝,传说中骄奢淫欲,喜好幼女。李洁非从历史资料出发告诉大家并非如此。也就是一个嗜酒、看戏的皇帝,坏也坏不到哪里去,末世的皇帝,练坏都很难别出心裁。印象颇深的是讲那段壮阳史。《金瓶梅》就是在那样的大背景下写出。我们这个时代也有这样的荒唐,但是绝非那样上下弥漫着享乐的氛围。3左懋第大厦将倾,一人能撑几时?4 名妓与名士吴梅村与卞玉京那段就此补全。加上董小宛那一对,还是顾媚享受了俗世幸福。革命气氛,将其与民初相比,神来之笔。5 黄宗羲要读其传记。6 阮大铖最后的疯癫、精神分裂。人真是太复杂。李洁非并非还原阮大铖,而是将无人诉说的阮大铖另一面展示给大家。知道这个人坏很容易,知道这个人一步步如何坏的不容易。7 夏完淳如此年轻,还是高中年级。哎8柳敬亭原来如此。9龚鼎孳不知为什么没有写钱谦益。10 徐枋苦行僧。自苦于斯的洁士。11 左良玉哎。武人这段真的是。开封之围 长春之围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内容与作者前书《黑洞》重复甚多。作者虽一直标榜自己客观立场,但就之持论而言,主观处也不少,对于东林和复社的过分赞美,更不能苟同。
  •     喜读此书,就事叙事。就事论人,就人论人。细林野哭,此志不改。绝代之隐,独啸林间。杀生掠掳,呕血惭悔。抛骨无家,独榻梅花。
  •     力透纸背,对于历史研究的真的态度。传世之作。
  •     人有千面
  •     很早看,很非虚构~
  •     我原要死,小妾不肯。历史本身远比教科书更有趣丰富。
  •     中肯 文笔好
  •     已经非常习惯李洁非的文风了,最后一张开封三围真是震撼。
  •     这一本感觉也很一般,作者的作品还是龙床最好。
  •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霄。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     李洁非明朝三部曲之三,这部抛去了上一部完全纪事的风格,转为细致描写弘光年上至皇帝下至妓女等10位代表不同阶层的代表人物以接近纪传体的方式侧面描写短短一年的南明弘光年间的社会的道德、军事、文化等等方面,同时就如前几部一样引用了大量的资料,树立了被历史僵化的,模糊的,片面的人物及历史观,摒弃了用政治道德现代观念评价完全不同价值体系的南明时期,这是一个突破性的、有效的辩证思维方法,让我们看到了南明作为晚期帝制的产物是如何从内到外的自我崩塌,有着厚重的历史思考。
  •     《柳敬亭,被删改的传奇》
  •     作者的扼腕叹息,还有人文关怀。
  •     李洁非,《黑洞》
  •     我这个标题党就是被名字吸引的,野哭,一种说不尽的苍凉和无奈。 明末的士人,彷徨着的,坚持着的,挣扎着的,被历史的漩涡裹挟着,镌刻在了史书里。
  •     没看完,实在枯燥,可能并不是对史料期待太多的缘故
  •     以小见大 用个人经历反应历史 不错
  •     哭徐枋,哀完淳,敬宗羲!我原要死,小妾不肯!鼎孶哀哉!
  •     好看!这下子李洁非的三本明史系列都看完了,很有余味!
  •     作者写这本书,身体力行的表明了他的治学态度。立体的历史人物形象更加震撼,他们集结了作者对于一个时代的痛心疾首。
  •     梳理了下南明历史
  •     对徐枋实在是过誉了。
  •     与黑洞相比,李洁非在描绘十二个人物的时候注入更多的明亡之痛,对于高度发展却又戛然而止的文明的叹息。
  •     非常感人
  •     了解历史是本好书
  •     罗辑思维老罗推荐。难得的南明史学著作,从几个人物的经历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悲歌。虽然作者一再用冷静客观的史学态度,对弘光一代的人物、事情进行了详细的考究,大量的参考文献可见一斑,可是还是抑制不住自己的心气和血性,对中华文明文化的扼腕,字字滴血,句句捶胸。当然写南明史,也不仅仅限于南明史,对中国古代史的总结观念也是很有独特之处。谈史,更多是谈人,个人心理,社会心理。扩大到民族心理,从历史中我们可以更多读懂自己,读懂社会,读懂人类。作者对人物的写作文词巧妙,叙述生动,使得文章的可读性高。我们并不是只是知道发生了什么,谁好谁坏,而是要学到如何避免不好,如何发展更高。虽非明粉,但却可感受到作者对历史的热血焦灼。
  •     南明
  •     典型的文人读史,虽有亮点,但决定脑袋的屁股很歪。
  •     三本都看完了才发现kindle有而且很便宜…
  •     几年来比较
  •     适于义而已,不顾人之是非
  •     战争有正义,非正义之分,但无美丑之分。
  •     《黃宗羲》《徐枋》兩章,讀之悵然。全書大好。
  •     或因对明清易代之际的历史较为隔膜,本书读着感触不深。倒是对李洁非先生写作历史的意图深有戚戚,写历史是为探测人性。要还原到当时的语境,探究当时人的所思所想,再用心理学的方法探究其所以然。感觉还可以写得更好看些。
  •     与其说是历史,不如说是对中国,尤其是先进的文化被落后的蛮夷文化取代的心痛,每一个人都有在历史的夹缝中选择的自由,但是每个人的所思所想所行,都是历史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一星给左懋第
  •     作者懂的确实多,而且史料详实,我文言文不好,好多字都不认识,里面确实有借古讽今的地方,其实古代文学像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绎借古讽今玩的非常好,现代中国史学会是一条出路,小时候看的古装剧啊二战剧啊,可能有一部分创作者内心深处就是有对现在社会不敢明说的黑色幽默吧
  •     谢谢作者。我一直在期待当代有如此仗义执言的书。终于找到了。
  •     科因豆大法好 一块钱你买不了吃亏 一块钱你买不了上当
  •     文人视角
  •     《细林夜哭》~《吴江野哭》~~期末烦躁症已全面爆发(>﹏<)
  •     瑕不掩瑜
  •     有对明末弘光年间历史的思考 又不失传记行文的有趣
  •     李洁非写人明显比叙事强,自己叙述事情比引用别人的强。
  •     期待一下
  •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以人物纪传的形式讲述南明故事,值得一看。
  •     东拉西扯的实在有点多。徐枋真隐士。
  •     物有所值。作者就这一本书足以令当代其它说史人羞愧。资料翔实,无比客观,分析透彻,实在是太赞了!
  •     对于作者本身对历史人物以及牵连着的历史事件的思考特别赞赏。作者下笔熟虑,沿袭历史脉络,没有信口开河,很棒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