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文本中心叙事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7-1
ISBN:9787218086576
作者:袁国兴
页数:332页

前言

导言: 直面“现代”如果有人要问:中国现代最具影响力的戏剧样态是什么?可能要引起一些争议,因为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并不一致。比如,中国古代文学史,有相当篇幅要研究宋元以后的各种戏曲艺术,虽然戏曲不能完全用文学的眼光去看待。主导和主流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改变了这种状况,它没有了戏曲研究的内容,相应地以对话剧发展情况的介绍取代了戏曲的位置,虽然在我看来话剧也并不能完全用文学的眼光去看待。如果说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中国现代主流文化倾向的反映,那么当这种主流文化倾向把戏剧纳入到自己的观察范围中来思考的时候,显然认为话剧是中国现代最具影响力的戏剧样态,否则为什么单单光顾了“现代” 话剧而忽略了“现代” 戏曲呢?可是与京剧在中国现代的实际处境相比,人们对中国现代戏剧演艺情形的评价却总显得有些顾此失彼,不但中国现代文学史偏袒于现代话剧,中国现代戏剧史也几乎清一色就是话剧史,只要冠以“现代”字样,仿佛就与京剧没有什么关系了,必要时也要在部分现实题材的剧目前加上“新编”或强调性的“现代”字样,以与另外一些剧目相区别。以至当人们觉得此种思维方式实在有些不妥的时候,还将“戏剧”与“戏曲”并列起来,戏剧专指话剧,戏曲则指元杂剧、明清传奇以及京剧和各种地方戏,好像“戏曲”不是“戏剧”似的。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 13745-92)在艺术学(760)学科下又区别出了戏剧(76020)和戏曲(76025)两个二级学科。这种情形反映了中国现代戏剧文化生态的一种现实,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人们不是没有看到以京剧为代表的现代戏曲艺术的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在戏曲研究的圈子里,在以古代戏曲艺术领衔的“旧戏”领地,一切都还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只不过是与“现代”显得有些若即若离而已;另一方面,正因为如此,研究中国古代戏曲的学人,成就斐然,研究现代戏曲的学者多少都有些被边缘化的趋向,“强弩之末”是萦绕在人们心头长久驱之不去的梦魇。不仅圈子外的“现代”人对京剧抱持着“扶不起,放不下”的心态,圈子里的“行家”、“通人”,也往往不得不下意识地承认了自己的这种地位。最有力的证明就是,几乎所有涉足京剧研究的人,都或多或少地承认,京剧表演艺术属于上乘,戏剧文学性不敢恭维。因此我们看到,通行的大量的所谓京剧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名角逸事、剧坛掌故、演出史料等等层面。虽然有不同版本的《中国京剧史》和“京剧文学史”问世,但其所书所载都不外乎是两方面内容的“合围”:第一,有关京剧演出剧目的思想意义认定。这部分内容多少有些承袭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套路的嫌疑,无外乎是题材的现实性陈述和社会思想意义的认定等,显露的观念意识和价值判断标准与流行的文学史、文化史著作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四卷本《中国京剧史》在每一编中都有“剧作者”的章节,在具体剧目的分析上突出的是人物形象塑造和思想内容分析,这些多少都有把京剧的创编和表演分开来论述的嫌疑(详见《中国京剧史》第565—576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版)。颜全毅著《清代京剧文学史》的最精彩部分也是有关京剧演出史料的集纳(详见颜全毅:《清代京剧文学史》,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而一旦人们从这样的角度来审视京剧,自然而然就会流露出京剧作品文学性弱、深层文化意蕴粗疏的意识来。第二,有关京剧演出史料的陈述。这一部分内容基本集纳自各种有关京剧演出回忆性杂录,是为京剧史的主体和代表性部分。而当这两部分原本属于从不同立场和观察层面得出的观照结果,出现在一本著作中时,多少都会让人感到有些相互游离,恐怕这不仅是京剧史写作的问题,而是有关京剧研究的基本现状反映,甚或不仅是京剧研究的现状,在某种程度上还反映了中国现代戏剧文化的一种生存状态。在世界范围内,恐怕没有哪个国度像现代中国这样,把“古代”和“现代”区分得这样泾渭分明。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几乎是两套系统,这是一个事实,中学生考大学不专门去学习古代汉语,就过不了现代语文考试这一关。如果说这种分离和转变还有某种必然性,是伴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自然出现的现象;那么与其有联系,却不一定要像语言那样过于强调分离的是,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也被过于机械地分为两个学科了。在当下的学术氛围里,二者几乎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使得京剧研究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从其文化出身和社会胎记上看,它仿佛应该属于“古代”系统;但另一方面,它又兴盛和繁荣于现代社会,与现代文化有脱离不了的关系。现代中国学人到底应该站在怎样的立场上、用什么方式和态度去对待它呢?在这个问题上,不能不说学界在总体上还处于“失语”或“半失语”状态。以中国现代文学艺术所走过的“心路历程”来看,不论是“五四”前后人们所强调的“自然主义”、“写实主义”、“艺术真实性”,还是30年代以降所谓的“现实主义”、“典型化”、“个性化原则”,以至后来人们在戏剧研究领域所接受的“第四堵墙”理论和“体验派” 学说等等,有哪种理论观念能对京剧文化现象进行透彻解说,觅得个中三昧,点到京剧的命门?在这样的一些观念意识中,基本没有多少京剧意识生存的空间,这是中国现代文化观念面对京剧文化现象集体“失语”的根本原因。我们觉得,在当下的时代氛围里,如果还想对京剧进行什么严肃认真的文化审视的话,那么只在京剧小圈子内摸爬滚打,恐怕已经黔驴技穷了,注定不会有什么更光明的远大未来,它在现代意识中所遭遇的冷遇事出有因,冰冻三尺,并非一日之寒。当我们这样思考的时候,同时也有一种使命感掠过心头,感到了一丝从未领略过的理论重任压在了肩上。京剧研究中所遇到的困境,原因可能不出在京剧自身,而出在京剧研究的出发点上,即“中国现代意识”本身。我们所秉持的现代意识可能是有缺陷的,不然为什么一种受大众欢迎的艺术样态,不能得到现代主流学术理论的充分肯定?京剧在现代社会的实际影响,不能在现代的戏剧史论中得到充分的说明?不管何种观念和理论意识,都是人们从对现实的认识中提取出来的,那么,中国现代的主导和主流的文化观念意识,在它们诞生时依据的都是哪些艺术现实,从什么立场上去提炼自己的理论主张的呢?不容否认,现代的中国艺术观念,基本都是从国外输入和引进的,它们所依据的也主要是产生它们“现场”的那些艺术现实。中国人曾经对京剧的迷恋,与中国文化品性相关,对京剧的认识和理解,也需要从中国文化的品性和京剧的品性本身出发。正如文化人类学学者李亦园所言,“一个社会或一个民族在他们共同生活的里程中,经常培育出共同的意念与心声、共同的思想与感情,这些感情与心声大都是存在于很深的层次”李亦园:《从文化看文学》,《文学与治疗》第5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这里主要说的还是观念意识问题,可要把这些观念意识呈现出来,离不开相应的文化形式和文化仪式,京剧就是呈现这些观念意识的一种特有文化形式和文化仪式。如果说外国人永远无法理解中国“春运”时“全民搬家”的必要性,那是因为他们对“春节”的文化形式和仪式价值缺少必要的了解和情感认同;那么同样道理,要想真正了解近现代中国人有那么多的戏迷和票友,不对京剧的文化形式和仪式的深层内涵有所体悟也是不可能的。仅从对国外艺术理论的介绍中,站在舶来的艺术观念意识上认识京剧,恐怕什么时候都有些“隔”。问题是:属于京剧自身的理论、从京剧艺术现实中抽取的艺术观念在哪里?现有的艺术观念中有多少成分能够“兼容”京剧呢?不容否认,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原本很发达,元杂剧、明清传奇都有不少经典作品问世,为世代学人所称颂;中国古代戏曲理论也并不薄弱,也有一套自己的专业术语和理论体系。可是一个重要的事实是,同为民族戏曲样态的京剧与元杂剧和明清传奇还有很大不同,即使是当代的京剧研究者也不得不承认,京剧在某些层面还无法与古代戏曲相提并论,“在京戏之前的元杂剧时代,剧本的文学性是有目共睹的。仅元代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其中就有多少让人一见就能记忆终生的名句!而自元以后,戏曲的文学性每况愈下”徐城北:《京戏之谜》第88页,时事出版社2002年版。。而在我看来,问题可能并不这样简单,不仅是“戏曲的文学性”,京剧无法与元杂剧相比,可能还有一些其他方面,两者也是不同的。因为京剧不同于元杂剧,也不同于明清传奇。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正如上文所谈,近代以来统治中国的文学艺术观念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原有的一些观念意识如果还不加改造地直接运用于新的艺术现实的话,那么多少都会让人感到有些捉襟见肘。这样我们看到,不论是从国外借鉴过来的现代艺术理论,还是拥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在面对京剧现象时,都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不能完全切中肯綮。应该知道,国外戏剧与中国戏剧发展理路不同。曾经有一个时期,中国人在对中外戏剧进行比照时,把京剧看作是类似于国外歌剧的一种戏剧品种,叔鸾:“西方本有歌剧与戏剧之分,由是而言,则旧剧当然为吾国之歌剧。”宋春舫:“京剧性质纯是欧洲歌剧体裁,英语所谓operatic是也。”因为中国传统戏曲的发生发展机制不同于西方和国外的戏剧,京剧更与西方和国外戏剧有很大不同。可以说,京剧是古今中外独有的戏剧品种,这种独有的文化现象,也昭示着特别的理论存在和特别的艺术价值。正因为如此,本书不把研究的重点仅仅局限于京剧的内部,还想在更宽广的领域内,在京剧与域外戏剧的关系、与传统戏曲的关系、与清中叶以来多种地方戏曲以及兄弟姊妹艺术的关系上,在目前占据主流地位的文本中心文化意识视野之外,寻找理论的切入点,把京剧的独特演艺方式与其他艺术样态,比如小说、诗歌、散文等进行比较研究,从而进一步发掘京剧演艺的独特性。所谓“非文本中心叙事”和“述演”艺术形态等一些本书初次尝试使用的概念,就是在这样的理论预设前提下提出来的。我们清醒地意识到,鉴于本书所关注问题的特殊性,其思考结果难免不“特立独行”;我们更深深地懂得,与本书“研究的”问题相比,可能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研究”;但我们同时坚信,沿此路线走下去是必要的,也是值得的,哪怕有这样那样的学术风险。因为这种研究不仅对京剧文化现象的认识会有一些帮助,对我们思考其他一些理论课题,比如叙事学、表演学、普通文学和曲艺理论等也都会有一些启示。也就是说,本书的研究不仅希望寻找到一些认识京剧特殊价值的可能途径,更希望由此开拓出一些有关文学艺术研究的一般性命题和普遍性意义来。

名人推荐

▲在现代主流文化艺术理论视野之外去研究京剧的述演问题,多少会让人感到有些另类;而在我看来,这正是京剧述演研究可能给我们带来一些重要启示的根本原因。▲京剧的艺术理论,应该是,也必然是中国的艺术理论;这个理论的核心意念就是非文本中心的叙事问题。▲本书的研究不仅希望寻找到一些认识京剧特殊价值的可能途径,更希望由此开拓出一些有关文学艺术研究的一般性命题和普遍性意义来。

内容概要

袁国兴,1953年生,文学博士。现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戏剧影视研究所所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理事。著有《中国话剧的孕育与生成》、《中国现代文学结构形态研究》、《1898—1948中国文学场态》、《中国现代文学史教程》、《中国现代文学型式批评》,主编《清末民初新潮演剧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戏剧欣赏》等。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

书籍目录

导言:直面“现代”
第一章 非文本中心
第一节 文本边缘化
第二节 内传播与外传播
第三节 “漂移”与“移植”
第二章 积聚成型
第一节 杂剧及其流变
第二节 乱弹的本性
第三节 戏拟和竞技演艺化
第三章 述演体式
第一节 关于述演
第二节 艰难模仿和不完全模仿
第四章 脚色寻踪
第一节 脚色代言
第二节 发言者席位转换
第三节 转移叙述
第五章场域 “魔方”
第一节 段落与场域
第二节 场域流与脚色流
第三节 视角和可看面
第六章 被纵容的趣味
第一节 趣味遴选
第二节 片段互文
第三节 话语诗性
第四节 被隔离的情致
第七章 史诗倾向
第一节 集体记忆
第二节 扩展与压缩
第三节 欢娱理性与政治免疫
第八章 述演的“意义群”
第一节 道义偏袒
第二节 “圆谎”机制
第九章 体式转型与理论祛魅
第一节 演艺积淀与流派隐形
第二节 体式的蜕化和转型
第三节 时尚演艺与传统的荫泽
第四节 述演带来的理论思考
术语释义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编辑推荐

1. 京剧研究以往多停留于名伶轶事、梨园掌故的呈现,本书对此作了重大突破,从文化学、社会表演学、民俗学、口头诗学、叙事学、原型批评和形式批评等多学科、多视角对京剧“述演”的叙事特性作出了全面分析;2. 本书“述演”“非文本中心叙事”等多种学术理念均为首创,跳出了以往纸上文本叙事研究的桎梏,将视野延伸至空间文本,即作者所言的非文本艺术类型,将小说、诗歌、散文、戏剧、舞蹈、电视、电影等众多门类的界限打通。因此,本书既可以看作是一本戏曲研究专著,同时也可看作是将京剧作为一个入口,对诸多媒介和文本进行普适规律探究的宏观跨媒介研究著作,销售市场能得到一定拓宽。3. 本书结构简明,逻辑清晰,语言朴素,图文并茂,将名伶名作、戏坛轶事、经典场景穿插其中,既适合专业人士研读,也适合一般读者作为知识读物涉猎。4. 本书是教育部与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成果,具有权威性。5. 作者多年从事现代文学、话剧、戏曲研究与教学,在学术界具有较大知名度,本书更被他誉为“用力最深”的杰作,是其多年来厚积薄发的扛鼎之作,代表了他本人、当代京剧研究的最高水准。

作者简介

本书从文化学、社会表演学、民俗学、口头诗学、叙事学以及原型批评和形式批评等多学科、多视角对京剧的“述演”艺术特性进行整体研究,从中提炼出了属于自己的、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非文本中心叙事”理论。这一理论不仅可以解释京剧的演艺类型和叙事特性,也对门类众多的“非文本中心”“述演”艺术类型研究有一定启示性,因而也从一个侧面对文本中心意识和文本叙事学占据主流位置的当代艺术理论提供了某些补益和有价值的参考。


 非文本中心叙事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1918年,胡适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中写道:“现在舆论界大危险,就是偏向纸上的学说,不去实地考察中国今日的社会需要究竟是什么东西。”此话虽然针对的是当时社会政治言论、思想虚浮的不正之风,但将此置于当下文学、文化研究的语境中,我们发现其有效性不但不减当年,反而越发切中当今学林灾异的肯綮。尤其在某些经典性、传统性的文化形态的研究中,研究者问题意识阙如,常常单线条地挪用一些现成的理论或大而无当的意识形态话语,以“拿来主义”的粗鄙态度对其施行方枘圆凿的强行榫接,俾之滑向两种偏离正轨的歧途:要么沦为普及性的低龄玩物,陷入行将就木于历史的秘制危言里;要么沦为学术泡沫的填充物,徒添伪问题垃圾堆的绝对高度。在我看来,以上二者均是今日那些凝聚着民族文化认同的经典艺术样态研究逡巡不前的最大瓶颈。作为“国粹”、“国剧”的京剧,便是其中典型的一员。在许多人的印象中,“京剧”这个符号无非是唱念做打、生旦净丑、梨园掌故、名角轶事等的代名词,它常常被阑入一种自明的话语怪圈中,遭遇学术“深加工”的冷遇。显然,京剧内在的腠理和纹路并未得到充分的开启。但如何去触及其复杂性并提出创见,甚至在更宏阔的理论视镜中重新对京剧完成潜钻和把握呢?袁国兴《非文本中心叙事——京剧的“述演”研究》为京剧及其演艺类型序列研究提供了一种包蕴着嚆矢品质的尝试。自十九世纪中叶,即中国现代文化的发轫转型期以来,京剧迅速地坐稳了中国观演市场的第一把交椅。晚清末年,面对着舶来的话剧的挑战,京剧不仅没有败下阵来,而且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达到其鼎盛期,“戏馆林立,日盛一日”,为人所熟知的“四大名旦”亦于其间横空出世。就清末民初至中国新文化崛起的嬗递轨迹而言,京剧与话剧最初都是在共同的社会文化生存机制中平行发展的,前者甚至比后者更能赢得市民社会的青睐与认可。然而,与京剧的现实境况相悖的是,中国现代戏剧史的建制却吊诡地偏袒于话剧,而有意遗漏了作为当时主流戏剧样态之一的京剧,形成了基于某种畸形“现代”观的史实遮蔽,令人误认为现代戏剧史理所当然地等于现代话剧史,而无视现代戏曲史或现代京剧史的存在。作者认为,造成此种重大舛讹的根本原因源于京剧理论原创性的缺失与外部理论依赖的迷思。无论是“自然主义”、“写实主义”,还是“典型化”、“个性化原则”,抑或 “第四堵墙”理论和“体验派”都难以与京剧独特的演艺体式剀切互配。而当我们孤立地沿用话剧的西方阐释体系或元杂剧、明清传奇的古典阐释体系去套接京剧现象时,结果往往有削足适履之感。作者意识到,京剧研究的理论自觉必须得到重构,而重构则必须跳脱现有的理论钤束,在更宽广关系结构与思维形态中重新命名与定义京剧演艺的独特性。在作者看来,京剧与古典曲文戏及西方话剧的本质性分野导源自文本观念的睽异。中国历来有“铅字崇拜”的文化传统,印刷文化与文本化的阅读体验深远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美学观。只有满足了独撰化、书面化、静态化、绝对原创化等文本中心书写体系的艺术样态才具备主流、纯粹和经典的“文学性”。但作者指出,实际上在强大的文本中心语境披覆下还潜伏着另一条叙事传统的隐流:非文本中心叙事。京剧以及一系列民间曲艺均是非文本中心体系下的成员。作者从三个总体层面对京剧叙事的非文本中心化进行了弥纶及诠释。第一,传播的整体性。就传播的手段而言,由诸多传统民间曲艺形态和地方戏积聚成型的京剧走的是以口头语言、体姿、声音和图式等综合运用完成叙事意图的整体性传播路子,与走以语景图符为核心范畴,通过书写和文本完成集中性信息交流的专项传播路子的文本中心形态相比,京剧更注重利用虚拟的、即时的公共变形空间施展其繁复的感官召引和技艺制式,充分调动起观众的听觉、视觉和心理情绪,从而达成一种双向互动的流动性、现场性表述共振。第二,“述演”的殊异性。长久以来,京剧演员身份裂隙的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通常只将京剧演员的表演笼统而观,从而无法精确理解京剧叙事体式的实质。本书首创了“述演”的概念,将演戏意识细分为脚色的“叙演”(叙述性表演部分)和戏中人物的“饰演”(以艰难模仿为主体的“妆演”)。作者指出,京剧“它的主体是‘演’,‘述’是一种辅助手段……它是从非文本中心演艺样态中发展起来的,在演技中融入了相当的叙述成分”。这种内在演戏意识的划分和拟定是革命性的,它无异于一个透着微光的可能性入口,有助于人们进一步深入京剧内部剖析其作为一种演艺另类的独特性。第三,创作的互文性。在文本中心语境下,艺术原创观常常被一种异于他者的独立性和趋新性所占据,但作为非文本中心艺术类型,京剧不但不避讳重复使用某一固定片语,甚至还广泛跨界移植这些片段。比如,你会从京剧《描容上路》中发掘出与鼓词《西厢记》,弹词《张协状元戏文》、《珍珠塔》相类似的唱词。这些非文本中心演艺类型共同组构起了一个有机的生命体。由于京剧是一种集体创作和现场化的场域产物,它并不在乎所谓的“创新”,只要是有戏剧性、可以引起受众兴趣与共鸣的片段,无论是动作还是言语,皆可为我所用。由是观之,经典的文本中心艺术类型是创作主体化的,而非文本中心艺术类型则是接受主体化的。本书对京剧文本观念与叙事形制的论述具有相当严密的体系性,这里仅能挂一漏万地条陈及平议其总体线条。我想,本书对京剧叙事形制以及相关的戏剧意识的言说是颠覆性的,它把传统文本中心理论的缺环作为切入点,从普适性观念的扞格处出发,在被主流艺术文化理论和历史话语严重掩埋的阴影里,营设起了另一种复合的自足、自律和自为的文化系统,实有为现代戏剧史的重大纰漏补遗之功。更难能可贵的是,本书并未将着眼点放在多少显得有点形式主义倾向的表层叙事问题上,而是始终将京剧当作一种民族文化共同体进行审视,因而本书的终极落脚点是深层文化史的言说。维特根斯坦说过,想象一种语言意味着想象一种生命形式。如果把京剧看作某种带有象征性的立体语言症候,那么它所暗含的文化传统编码则揭橥着中华文明社会组织形式与集体生命记忆的公共精神镜像。从这一点出发,本书对京剧史诗性品格的确证,对道义宣叙营建与修复的意涵机制的体认,对其与当代小品、室内情景剧、影视剧、电影的比较考察,便充满了人文价值界阈拟设的理性意义,而这种价值话语的拟设既是传统性的,更是现代性的,它试图通过索寻一种经典形态的自我意识,擘肌分理地钩沉出中国文学艺术理论结构、秩序底核的可塑性与可能性。这种勇气和开创性意义无论如何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因此它也是大于“京剧”这个命题与论域本身的。从这个向度上来说,我愿意将之称为具备源头性质地的著作,应不为过。
  •     本书规避了外源性简易的线性思维,使京剧作为一种现代文化样态重新被内部研究系统所接纳,并深入京剧的叙事模式和场域审美建构展开了独创性的研究,“非文本中心”、“述演”等范畴乃作者首创,具有非常重大的学术意义。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目前关于京剧研究的书不少,但是真正有创见的研究著作不多,后来看了2013年9月1日的《光明日报》书评《老京剧遇上新视角》,介绍这本书提出了“非文本中心叙事”这个极其重要的新概念,对于戏剧、戏曲研究有很高的价值!力荐!
  •     本书规避了外源性简易的线性思维,使京剧作为一种现代文化样态重新被内部研究系统所接纳,并深入京剧的叙事模式和场域审美建构展开了独创性的研究,“非文本中心”、“述演”等范畴乃作者首创,具有非常重大的学术意义。
  •     角度挺新颖的理论文章,就是作者掉书袋太严重了,各种名词看起来好累。个人觉得此书大有潜力可挖,如果每个章节都用平易点的话语作进一步的展开的话可算大作。
  •     结合这本书和上课的笔记,这是一个系统,毫无疑问
  •     重新定义方式
  •     虽然叙述很啰嗦,但是的确是个好问题,真问题!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