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与哲学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10
ISBN:9787208042797
作者:(法)爱弥尔·涂尔干
页数:105页

内容概要

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 (1858-1917)又名涂尔干。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的学科奠基人之一。1858年 4月15日出生于法国孚日省埃皮纳尔一个小城镇的犹太教教士家庭。幼年曾学习希伯莱文、旧约和犹太教法典。青年时代放弃了宗教信仰,走上实证科学的道路。1879年,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882年毕业。1882~1887年,在省立中学教书。其间赴德国一年,学习教育学、哲学、伦理学,深受W.冯特实验心理学的影响。1887~1902年,在波尔多大学教书,并在那里创建了法国第一个教育学和社会学系。1891年,被任命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1898年,创建了法国《社会学年鉴》。围绕这一刊物形成了一批年轻社会学家的团体──法国社会学年鉴派。1902年后执教于巴黎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断了这位反战学者的学术研究,他的儿子和许多学生死于战场,他受到极大的刺激。1917年11月15日在巴黎去世。主要著作有:《社会分工论》(1893)、《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自杀论》(1897)、《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等。

书籍目录

序言
第一章 个体表现与集体表现
第二章 道德事实的确定
第三章 答复异议
第四章 价值判断与实在判断
译名对照表

作者简介

《社会学与哲学》收集了涂尔干近来发表于《形而上学与道德评论》和《法国哲学协会通报》的一部分文章,现将其付梓出版。这些文章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阐明了涂尔干的思想,不令与某类特殊的社会学问题有关,而且与哲学家们通常解决的一般问题有关,如精神与物质,意识与自然,理性与感性等关系。它们说明了社会学可以用何种方式,在何种程度上复兴哲学。既然社会学在今天我闪的学院和师范学校的课程中逐渐占有一席之地,这篇文集也许可以提出讨论问题的取向以及各种论题,这对我们来说或许人有所帮助,也可以满卟现实的需要。
为了继续孔德的研究工作,涂尔干发现,确定和限定他自己的研究领域是非常必要的。除非像所有的科学研究一样,逐步扩充研究目标以及专项研究的数量,否则,社会学就不会取得进步。孔德就曾经为其远大抱负所累,随意讨论了一般意义上的人性。他并没有扪心自问,是否有必要区分 不同的社会类型和不同的演化形态,而是把社会事实的所有类型都囊括在他大胆的综合之中。孔德的追随者必须更加收敛一些。为了科学研究的进展,每个人都必须把自己与特定的问题系列绑在一起。
《社会学与哲学》是作者的一部论文集,收入了他的4篇重要论文:"个体表现与集体表现"、"道德事实的确定"、"答复异议"、"价值判断与实在判断",理论性很强,集中体现了涂尔干社会学在学科地位、对象、方法论等方面的一些基本立场和观点。 作者是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之一,本书也是社会理论名著,是哲学社会学研究者的必读书。 本书的出版,使我们得以重新体验作者当年致力于社会学学科创立时的思想历程,对于哲学社会学及社会理论工作者的学术反思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学与哲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个体表现与集体表现》最初发表于1898年,距涂尔干奠定其方法论基础的名著《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初版已有三年时间。三年间,该著作中“把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考察”这一基本原则引起了强烈的争论和抵制,以至于涂尔干在1901年出版的《准则》第二版序言中花费相当大的篇幅对其重新解释。《个》发表在《准则》一、二版之间,同样是涂尔干对自己理论中这一基本概念进行说明的一次尝试。该文主要通过将社会学与心理学类比说明问题。在当时的心理学理论中,还原主义观点甚嚣尘上。赫胥黎、莫斯利等人的理论将心灵看作是物质生命的副象,是大脑运转这一物质活动所产生的简单反射,而其本身并不构成某种实体。这种理论一旦成立,不仅会否定潜意识过程的可能性,影响其研究进展;还将会使得心理活动概括成为生物过程一个部分,取消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实际存在。涂尔干指出,这一理论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首先,它不能解释“回忆”这一心理现象。当我们回忆时,由于产生记忆的事物已经不复存在,因此我们并不是召唤起一种与产生记忆时同样的状态,而是进行一次全新的心理过程,这种过程是无法用所谓“副象”来解释的;第二,在回忆时,我们所进行的其实是一种抽象联系行为——当看到眼前事物的某种特性时,我们会联想起某个回忆中事物的相似特性,从而激起回忆。然而如果按照还原论所说的,心灵过程是物质变化的伴随现象,那么不同的心灵过程就应该是依附在不同介质上的表现形式,其相互之间将不应该产生交集,而这样便无法解释上述的这种关联过程了。因此,心理活动(至少记忆活动)便绝不能是孤立的物质活动所产生的副象,而必是一种“相互渗透的部分组成的连续的整体”。这种解释不但使得心理学的存在危机得到解脱,还给人类灵魂自由带来了可能性——如果心灵只是大脑活动的投影,则主观意识领域就完全沦陷成为物质过程的附属物,一切便成了板上钉钉的一块,再无变化可能。而正是因为事实并非如此,人的自主意识才能够得到彰显。在序言中,布格勒对涂尔干的这一理论倾向进行了非常到位的描述:“他始终准备为集体生活赋予相对的自主性,这是维护灵魂所拥有的权利的充分必要条件。”准备活动就绪,为心理学家的助言完成后,涂尔干便从个人意识领域的问题说开去,开始论证社会事实(与心理过程)相类似的独立性,这一概念内涵,成为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最大理论贡献之一,已然成为如今社会学理论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在涂尔干看来,他所谓的“社会事实”对于身处其中的个人来说相当于一种客观之“物”:虽然社会的确是由一个个个体组成的,但这些个体的加总结果却大于部分之和,产生了一些在个体单独存在情况下所不可能具备的特质,这便是他所指称的“社会事实”。人无法脱离社会而存在,而一旦他处在社会之中,便会受到“社会事实”的影响,这种影响所具有的外在性特点,就仿佛我们受到物理撞击一般真切实在,因此具有鲜明的“物”的特征。社会学之所以应当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则正是因为“社会事实”这一考察对象无法被归入任何先前的学科范畴之中。孔德对经验事实考察的强调与斯宾塞社会有机体理论,构成了“社会事实”概念几乎全部的实质性内涵和基础,但却是涂尔干首次揭示了其存在特征及无所不包的重大影响,其伟大之处便在于此。
  •     《道德事实的确定》一文的内容核心正如其标题所示,旨在寻找一种判断依据,以将道德事实与其他规范相区别开来。社会学研究的一大困难在于确定研究对象的范围边界——当面对道德、宗教、政治这些包罗万象的概念时,如何才能给出一个恰当的定义判准将其合理定位,并排除掉日常用语中的误用、多义与模糊,是每一位研究者都需要首先面对的问题。这一定义绝不可能是研究对象的本质——那是研究的最终目的(当然,在很多研究中原初概念定位会不断随着研究的深入而发生调整)——而应当是一种可以令研究者方便地观察到的外在属性。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中,涂尔干对研究对象的判定给出准则:“只应取一组预先根据一些共同的外在特征而定义的现象作为研究的对象,并把符合这个定义的全部现象收在同一研究之中。”本书对于道德事实的确定便是该原则的一个具体运用。涂尔干指出道德规范的特殊性在于,遵循道德规范的行为与该行为的结果并不具有一种因果必然性,而是一种人为赋予的联系,这种后果便称为“惩罚”。惩罚的概念中也包括了积极的赞扬和荣誉,但归根结底,都是社会加之于人的一种强力。由此可见道德所具有的一大特征便在于,其后果中包含着惩罚机制。然而涂尔干的分析并未就此停止(如果那样做他仅仅是将康德的道德观点做了一个简化版论述)。他指出,道德事实中除了“义务”的部分,也具有作为精神引导的“善”的部分。因为道德行为会对他人产生有益的效果,所以行善本身具有一种特殊的积极的价值。如果一个人具有越高尚的追求和精神品质,他也便越倾向于遵从道德行事。因此,我们便可理解道德事实中所谓的“可求性”(主动进行追求的可能)这一第二特征了。“义务”与“可求性”从强制与自由、被动与主动两方面构成了道德生活的实质。涂尔干的道德特征分析除了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概念核心之外,另外还具有两方面的价值:首先,它可以摆脱功利主义的经验主义窠臼:这种理论把道德价值与经济价值等其他价值同等对待,把它们一并当成是人们按各自不同的偏好所保有的追求之一,而忽略了道德事本具有更高的精神涵义,这正如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的批判:道德行为仅以其本身为目的。其次,这样也可以摆脱康德主义的先验原则,将道德事实所蕴含的真正特征进行剖析与展现,而不仅限于单纯的描述。以上便是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接下来说几点阅读后的主观感受,供大家批评:1. 对于这种道德观点强烈的辩证法色彩,涂尔干试图通过说明宗教具有同样的两面性来阐明问题。事实上类比的方法只能作为一种可以在解释问题时使用的修辞方式,本身并不能证明什么。对于道德事实的两种具有矛盾对立性质的特征还必须通过对事实的考察来加以理解和确认。2. 事实上该文的一大贡献在于它的方法论依据。用科学方法对道德进行研究的尝试本身就是对道德权威的挑战,这与休谟用自然史方法讨论宗教起源的著作如出一辙。3. 涂尔干的观点较之马克思与韦伯而言总是相对温和与积极的,无论他的工作具有多大的破坏威力,其目标仍旧是为了匡正价值、确立秩序。但这总让人不禁担心会不会导致让步与刻意。4. 另外,实证主义的最终目标是通过科学系统地考察社会,使得各领域、各意识形态的社会事实得以明确,从而使价值判断成为可能(区分“常态”与“病态”),引导现实世界的向着更好的方向改变。然而问题的核心在于科学本身具有价值无涉的本性——它负责探究事实,而科学成果究竟以何种方式被使用,只要研究者还保持着自己科学家的身份,便无法予以完全的控制。涂尔干与实证主义社会学以科学的方式自居介入人类社会,其目标所在却超出了科学所能达到的范围边界。
  •     从伦理学到道德科学——从涂尔干谈伦理学与形而上学的关系内容提要:本文从伦理学的发展入手,选取数个片段,以涂尔干一本《社会学与哲学》文集作为终点,考察伦理学与形而上学的联系。力图解释伦理学到道德科学的思潮的出现,以及简论现代性对形而上学和伦理学的影响。伦理学和形而上学的传统的关系苏格拉底对美好生活的追寻和发问,构成了伦理学的一大重要传统。苏格拉底强调认识真正的幸福,以期“使灵魂尽可能的善”;相信有德性的行为常恒。“苏格拉底为道德哲学所设定的方向,是道德哲学在整个西方文明史中一直遵循的。” [1]苏格拉底第一个将目光转向了尘世,甚至可以说他的哲学的其他部分都是为伦理学所服务的[2]。甚至苏格拉底自身的死亡,也成为了西方伦理学中一个长盛不衰的话题——这种死亡的方式,并不是仅仅是对雅典的民主的发问,更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实际的追求。苏格拉底的学生们则沿着老师的路继续的走了下去,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激进的伦理学思想,并和他提出的理念论纠结在一起,可以说是伦理学与形而上学的第一次汇集。亚里士多德则更加完整地提出了自己的伦理学思想。不同于他的老师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希望能够更好地将好的行为和幸福的生活联系起来[3]:亚里士多德的基本的出发点与柏拉图是一致的:“即人类和自然界中所有其他的事务一样,也要达到自己与众不同的目的,实现自己的功能。”[4][5]但是他也指出:伦理学的讨论中不要指望太精确。因为这超过了这一主题的限度。虽然做出了这样的妥协,但亚里士多德仍然坚持,正当与不正当存在于事务的本质之中。也就是说,正当与不正当一定是有着他们的形而上学的基础的。在他眼中,道德有着普遍的规则:根据正当的理性去行动。[6]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具体的情况下,我们的心灵中的非理性部分不包括任何的权衡的原则,符合德性的行为从根本上来说是中性的,这有赖于心灵中理性部分的判断,而这个部分有两种理性,一种是理论理性,即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指出的认识善的能力。因为只有认识到什么是善的,我们才能持续地朝向它,这部分理性关系到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知道什么是该达到的目标,是与形而上学紧密联系起来的。而另一种则是亚里士多德基于自己的妥协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理论的重要补充——道德理想必须以某种方式实现或者靠近,这就必须依靠实践理性,要实实在在地做出选择。这意味着,在人类自由和人类义务之间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基于实践理性(经验的选择)和理论理性(形而上的道德理想)的差距,人类自身的自由被摆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上。当然,亚里士多德仍然对自己作为哲学家抱有季度的自我欣赏的成分,作为哲学活动的沉思最终被他抬到了极高的地位之上。可以说,亚里士多德的一些论述几乎就暗试了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大部分问题。经过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长时间的较量[7],我们遇到了一个在普遍的哲学问题和伦理学问题上都不能绕开的哲学家——康德和他“头顶的星空”以及“心中的道德律”。康德一方面承认了我们的理性的有限程度——虽然他相信存在着一个本体世界,但是我们的经验将我们局限在了现象的世界之中。我们的知识被我们的各种各样的认知方式所局限着。康德的综合先天判断——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指出,对象符合心灵运作,它的活动是综合和统一我们的经验。我们都是透过心灵的透镜看待经验对象。而我们经验的统一必定暗示着自我的统一,心灵的结构对于任何人来说也都是一致的,否则就不会存在知识。但是,本体实在则是纯粹理性的。我们不能认识到本体实在,并不意味着我们并不能思考它。于是有了自我、宇宙、上帝三个调节性的纯粹理性的的先验理念。我们对本体世界的无知恰恰是我们道德成为可能的基础,如果知识仅仅被包含在由因果性织成的经验之网之中,那么人类作为一个巨大的机器之中的一部分,是没有自由的,又如何需要对自己被迫做出的行为负责呢?但是自我和自由,作为一个经验不能触及到的部分,就留给了道德与宗教空间。然而如前所述:单纯的形而上学的思辨并不能帮我们多少。这样,道德哲学的任务是发现人们如何能够达到那些约束所有人的原则。康德指出了道德科学的基础——同科学一样,道德知识也基于先天判断。这意味着这种道德也应该是普遍的。好意,应该是评定行为价值的绝对标准[8]。在这些论述的基础上,康德以命令的形式提出了道德的基本原则:“只按你同时也希望它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行动”,而在这些原则之上,则可以推演出很多义务。理性的人可以意识到这些义务。康德关于道德的论述,我认为达到了那个时代的巅峰——因为他深刻揭示出了结果论伦理学的肤浅。冲击如果说批评的话,这种道德律似乎太刻板了,太远离生活了。依然回答不了《理想国》中的疑问:即使做出了道德的行动,人为什么还可能是不幸福的?人们似乎更喜欢亚里士多德那稍带些人情味儿的说法。一个太过脱离实际的道德理论终归只会是个理想。而且康德的道德律的普遍性建立在人们只有一种心灵图式之上,而每一个人都是理性的。事实上,我们也许收集到了同样的经验素材,但是我们对这些经验对象的加工却是不一样的。这只是一种温和的说法,更极端的说,我们每个人看到的经验都是由我们的心灵决定的,实际上不存在康德所谓的经验的普遍性——即使在欧洲,不同国家的人们往往也会抓住同一件事,我们的经验看似相同,只是因为我们所处的环境和文化有着相似性。当人们之间的联系愈加精密,一种惊人的差异性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上展开,人们惊恐地发现自己只是众多的他者中间的一员之时。康德哲学的基础,不管正确与否,作为一个神话,终究是破灭了。理性和自由,更不是一种常态,而是一种特殊状态,是这个变化中的世界要求我们达到的状态——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目的,才能生存。现代科学更认为人的理性[9]只是一种潜质(faculty)。其实在卢梭关于教育的论述中,已经相当明确地为我们指出了这一点。只有教育(或者说社会化之后),人才会是理性的和自由的[10]。但是飞速变化现代世界和资本主义做出了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回答——只有结果判断才是适用的,因为资本主义的精神便是建立在结果论的利×主义[11]的基础上的。我们也不需要超越性的思想,经验主义战胜了唯理论,因为在技术(不是科学)的需要下,经验主义看上去是如此的有效,成为了新的神话。人们追求自身的自由,却被不可避免地异化在了世界的机器之中。在科层制中,人们甚至不需要理性——而只要随着惯性工作生活。马克思所言的“一切神圣的事务都被亵渎”成为了事实。面对复杂的世界,人们不理解事物是怎么回事,这些事务也不在他们的掌控范围之内,普通的哲学思辨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了。但这一切的凶手归根结底居然是人们所崇尚的“理性”自身。这种情况下,新学科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既然伦理学的关照对象是如此现实的,必须实现才能拥有意义的。那么道德研究的哲学方法到底还需不需要?终究,在这个领域,亚里士多德所称的理论理性还需不需要?我们需要超越性的形而上学作为道德的基础准则的吗?涂尔干和他的《社会学与哲学》等作品[12]这个问题的转变,终究是社会生活的要求。尽管神圣的原则已经臣服于世俗而金钱终究取代了启蒙。但人们追求这种美好的生活的意图仍然强烈。道德不但有自己的伦理学,还有这清晰的道德事实——而这在实证主义者眼中是更好地通向美好生活的道路。实证主义科学的不断演进对这个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回答,涂尔干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13]。在认识到人类生活的多样化之后,涂尔干试图用社会学的方法去考察社会中的道德现象。并且指导人们的道德生活。涂尔干首先对那些先前的伦理学理论的出现提出了自己的解释。他认为自己的这种道德科学不同超越性的建立在形而上学上的伦理学相冲突。但是有关道德的讨论,一旦脱离了道德事实便是毫无意义的[14]。但是“道德是在历史过程中发展并受到历史动因的制约的。”[15]涂尔干认为社会的结构变化必然会导致道德的变化,不单单对于作为整体存在的社会而言,那些提出新的道德标准的人往往也是因为社会变化的原因,如苏格拉底提出的新的道德是因为旧有的道德在当时的雅典已经不再适用了[16]。因为“所有道德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行为规范系统。”[17],所以,道德不能仅仅是理想,道德必须具有可求性,这样才是有意义的。因此新出现的道德科学不但但要研究事实,还是试图改良它。同以往的思想家一样,涂尔干也强调社会的作用,但是他也进一步强调了观念和表现也具有同样的原则。虽然集体表象没有个体是不可能出现的。但“集体表现外在于个体心灵。”[18]社会和一群人的全体是不同的,就单个的个人而言,是无法谈及道德的[19]。“如果道德存在”,那么道德的对于社会的作用而言便是,“把个人集合为群体。”即涂尔干所言的机械团结。从整个社会来看,既然道德是内化于社会的[20],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道德的实行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一旦下到个人层面[21],说法恐怕也会同原先的道德哲学相似。涂尔干很尴尬地在避免这种情况。他批评康德关于义务是因为感性和理性具有异质性的原因,称道德在某一方面也是欲望的对象。他在这儿引用了心理学的幸福论的一些观点,认为我们会在履行这些道德的规则时会发现其中的魅力。[22]我们会在道德行为中体会到快感[23]。在涂尔干看来,形而上学基础之上的道德提供了一种超越性,是一种社会理想。但是实际上,道德事实的理想似乎不需要它来提供超越性。因为理想本质上是同宗教相似的[24]。最终,社会成为了道德的无私和献身的起点。从社会和从宗教、形而上学来看待道德没有什么好坏之分。他本人则认为“上帝不过是社会的变形和象征性的表达。”[25]这样,似乎要认识道德,理论理性也不需要再从形而上学入手了。社会学的实证研究的方式必然可以更好地知道我们走向美好的生活。为什么?从伦理学到道德科学以形而上学作为纯粹基础的伦理学理论必然是会失败的。比如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虽然他们意在关心尘世。但是完全没有顾及到,道德理论必须实现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亚里士多德开始注意到现实生活的复杂性,不是简单的伦理学原则可以处理的。所以伦理学有功用范围的限制。康德面对他所在的时代,面对着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冲突,试图调节两种思路,提供一种新的形而上学。但这种承认人类的认知有限的举动,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伦理学的超越性。不需要超越性的伦理学自然是不存在,但是康德却希望能更简单的推导出一些基本的原则。这些原则是同人类的心灵一样不变的——便自然有一种普遍的道德原则。当然我们已经说过了,这不过是一种神话。涂尔干则强调:道德,一定要具有实现的可能,某一种形式的道德,也不具有普遍性。因为要用“复杂谈论复杂”,社会学将构建一种新的道德科学,用实证科学,一种更复杂的模式,来更好地指引人们寻找美好生活。纵使道德需要一种超越性,但是这种超越性也不需要由形而上学和宗教来提供,因为社会自身便蕴含了这种超越性。终归涂尔干还是走得远了些,他没有注意到理论的双重诠释的特质——正如托马斯公理所指出的那样——自我预言的效果。宗教和形而上学带来的超越性的震撼,对平常人而言,往往要大于涂尔干的社会这一个体自身所带有的超越性。但是现代化带来的宗教和形而上学的式微,已经是个不可能改变的事实。伦理学需要补充新的东西来安慰和指导不安的、寻找这幸福的人们,故它只留下了经验理性,改变了理论理性;形而上学在伦理学中不再重要。这样说,也许真是社会的状况决定其道德理论,大概我们自身,同伦理学与形而上学的关系一样,也落入了这种自我预言之中了吧,但这不是我们作出的,而是现代性所强调的理性自身。参考书目:1、《西方哲学史 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 S.E 斯通普夫 J.菲泽 著 匡宏 邓晓芒 等译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92、A History of Philosophy Socrates to Sartre and Beyond 影印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3、《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卷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 商务印书馆 20074、《社会学与哲学》 涂尔干 著 梁栋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5、《社会分工论》 涂尔干 著 梁东 译 三联书店 20056、《伦理学与生活》 第九版 雅克·蒂洛等 著 程立显 刘建 译 2009[1]S.E 斯通普夫著 匡宏 邓晓芒翻译 《西方哲学史》第八版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9 P35[2] 苏格拉底(或者说柏拉图的苏格拉底,本文对两人的思想暂不作区分)的知识即美德的观点就佐证了他对智者不关心自身的生活的批评。苏格拉底本质上就是个道德哲学家,他一生都在忠实地实践着德尔斐神庙前“认识你自己”的谏言。[3]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也做出了相应的尝试,但是我认为仍然不够充分。也就是说,“看上去善的人被认为过着幸福的生活”这句话同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感官仍然有着契合,而柏拉图并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具体如何实现,认识和行动之间的差距是什么,虽然这个问题几乎就是理想国的主要线索。[4]S.E 斯通普夫著 匡宏 邓晓芒翻译 《西方哲学史》第八版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9 P79[5] 因为脱离了《理想国》中间人与城邦的强力的比较论证,这而亚里士多德给自己了更多的论述的空间。但基本的论调似乎仍然建立在一种更加基础的工具类比之上。[6] 这而又似乎包含着柏拉图的心理图示,而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康德的影子了。[7] 这种冲突对形而上学和伦理学之间的关系的影响我们接下来再谈及。[8] 康德 《道德形而上学的基础》[9] 指“人”这个整体,而不是单个的人。[10] 如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中所言:“大学文科教育的最终产品不外乎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男士女士;简而言之,即自由和理性的个体。”[11] 这而说法比较多,似乎利己利他都有可能是资本主义的精神,但是我倾向于认为是利己主义。[12] 这本小册子是涂尔干的三篇文章的合集。为了行文方便,文章中不单独列出篇目而作为一部作品讨论。[13] 但是涂尔干否认了那种借用心理学、社会学等科学中的一些前提企图从科学中推导出道德的行动。他认为这是一种道德科学的建立,即:方法是科学的(《社会分工论》序言)。[14] 涂尔干 梁东 译 《社会分工论》 三联书店 2000年 P7[15] 同上[16] 城邦和家庭,神与城邦的冲突,什么是虔敬,这些都是古希腊悲剧和苏格拉底所讨论的内容,在涂尔干这,大概是“城邦”战胜了“神”。“神”虽然具有超越性,但是只用城邦才是正真可以依靠的手段。[17] 涂尔干 梁栋 译 《社会学与哲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年 P38[18] 涂尔干 梁栋 译 《社会学与哲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年 P25[19] 实际上有问题,人们争论道:道德的来源也可以是神授或者由一些基本的原则推理出来,道德行为的对象可以是自身:人不应该自杀,不因该自残。但然,这些规则也可以适用于整个社会。[20] 即社会的本性蕴含着道德,没有道德,个体便不能聚集成为社会。[21] 因为没有个体社会必然也不存在,道德规定必须被社会成员所执行。[22] 因为人的冲动和渴望是与纪律和努力相伴而生的:这里暗含的前提是每个人都是自律的。[23] 涂尔干 梁栋 译 《社会学与哲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年 P48-49[24] 涂尔干 梁栋 译 《社会学与哲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年 P50 对此 潘光旦先生在他为《生育制度》所做的待续中有过分析。[25] 涂尔干 梁栋 译 《社会学与哲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年----------------------------------------------这是作业,多有误解,多多包涵。抛开了黑格尔和孔德,也是不适合的,但是在时间有限。。。。

精彩短评 (总计18条)

  •     大学图书馆。好像是这本。
  •     high
  •     好吧 我没看太懂
  •     功力太浅 没有看懂~~~不知道在讲什么
  •     翻译差
  •     读的时候还小,没弄懂
  •     翻译不敢恭维。。。
  •     很抽象,看到第四部分才有一点点共鸣。
  •     继承古典正统的建构派对个人主义功利派的鄙视真是毫无掩饰
  •     只把社会当做具有生命功能的有机体只能削弱社会本身。因为这个有机体更具有一种由集体理想构造而成的灵魂。
  •     继续和康德纠结
  •     道德的可求性
  •     好书!
  •     很多很多年以前……
  •     经典著作怎能不读
  •     字字珠玑
  •     中译参照的英译,翻译的非常糟糕。这么重要的书……
  •     无趣透顶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