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汗之国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7
ISBN:9787549533480
作者:(美)史景迁
页数:304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马可波罗的世界在探索过无数文献之后,不出意料,我们发现,西方世界第一本主要讨论中国的书,不仅模糊,而且问题百出。据我们所知,马可波罗的《寰宇记》(或称作《马可波罗游记》,简称《游记》),是1298 年他在狱中或遭软禁时,向一位名叫鲁思梯谦的人口述而成的。此书主要描述马可波罗1271 至1295 年间周游亚洲的过程。书中特别着墨1275 至1292 年间,波罗住在中国并为蒙古皇帝忽必烈汗工作的经历。书中掺杂了待证实的事实、信手得来的资料、夸大的说法、虚伪的言词、口耳相传的故事以及不少全然的虚构。同样情形其实发生在本书之前与之后许多作品里,但是波罗的书却与众不同,因为他是第一个宣称深入中国的西方人,而他生动的描述也使西方读者印象深刻,至今无法磨灭。波罗的游记并不是第一部具体讨论中国人的欧洲文献,第一位以欧洲语言写下讨论中国人专著的是圣方济修会的修士威廉• 鲁不鲁乞。他1253 年受法王路易九世派遣,前往位于中国西北边界的蒙古都城哈拉和林,企图说服蒙哥汗参与基督教反伊斯兰教的大业。虽然鲁不鲁乞并未亲临中土,他却利用在哈拉和林的机会,将当地中国人的生活一点一滴地记载下来。鲁不鲁乞了解,他在蒙古见到的“契丹人”,就是罗马人所称的赛里斯人或“丝人”(Silk People),因为最好的丝都是从他们那儿来的。他在书中声明,他有“可靠消息”指出,在契丹可能有一座城,以“银子做城墙,金子做城垛”。于是他对中国的简短描述就出来了: 契丹人口不多,他们讲话时鼻子重重地呼吸;众所周知,所有东方人眼睛都很小。无论做什么,他们的手都极巧,他们的医师善用草药,并能根据脉搏精密诊断。但是他们不采尿样,对于尿液一无所知:这是我亲眼所见,因为在哈拉和林就有这种人。他们还有惯例,父亲从事什么行业,儿子也必须继承衣钵。 鲁不鲁乞以几句精确的话,描述他对中国书法和纸钱的观察:“契丹人的货币是纸钱,长宽有如手掌,上面以印子打了线条。他们以类似于画笔的刷子写字,把几个字母写成一个字形,构成一个完整的词。”  在书中其他部分,鲁不鲁乞对某些资料明显存疑。他提到一个故事,说在契丹东部,有一种矮小的长毛怪物,住在“高耸的山岩”间,它们的腿不能弯曲,在遭到浸过酒的诱饵猎捕并刺穿表皮后,滴出的血会形成一种稀有的紫色染料。鲁不鲁乞两次声明,这个故事是一位契丹的僧侣“告诉他的”,他并没有亲眼目睹。此外,契丹旁边有个国家,任何人只要进去了,就会长生不老。鲁不鲁乞表示,虽然对方强调这个故事“是事实”,他个人却“不相信”。鲁不鲁乞关于亚洲的这些报道虽然颇具价值,结果却只成了路易王的私人读物。现在只能找到十三或十四世纪时的三份手稿,而且全部都在英国,这很可能与鲁不鲁乞同时代的英国人罗杰尔• 培根有关;培根为学者兼哲学家,极重视此手稿。不过即使培根留存一份手稿供自己研究,波罗也绝不可能有机会拜读。在波罗公之于世的长篇故事中,中国有着仁厚的独裁统治,幅员广大,礼仪繁冗,贸易繁荣,高度都市化,商业往来独出心裁,作战方式落后。这些记载是真是假,至今仍是个谜。另外两个问题同样启人疑窦:波罗究竟去过中国没有?他到底是在写中国还是另外一个地方?还有两个情况,更增加了这些问题的复杂性。第一,我们对马可波罗的生活及成长过程所知有限,远少于历史上其他有名的作家。第二,尽管他的游记有不同手稿——自中世纪以来,超过八十种散见于图书馆及私人藏书中,新的手稿还可能陆续出现——我们却没有原始手稿,我们只有散佚的原稿的抄本,这些抄本修改后的抄本,以及翻译和浓缩的版本。我们也不清楚“原稿”的文字。很可能,原稿的文字是威尼斯文或“伦巴底”方言,日后翻译成意大利式法文,再由此译成拉丁文。 马可波罗的身份难以确定,这增加了游记本身的神秘性。唯一斩钉截铁足以证明马可波罗此人存在的资料,是他的遗嘱,那是他在1323 年1 月9 日病重时,躺在威尼斯家中,向一个教士及一个公证人口述完成的。这份文件并显示,马可的妻子朵娜塔当时仍健在,他的女儿中有三位也在左右,分别是凡蒂娜、贝莉拉及莫蕾塔,而且第三位当时仍未婚。遗嘱显示,马可虽未极富,却也小康,这点可从他留给家人及威尼斯宗教团体的遗产中得知。他的社会地位,也在遗嘱中的一段话里露出端倪:“同时我解除我的仆人鞑靼彼得所有的束缚,犹如我祈求上帝将我从所有的罪行中释放。我并允许他保有他家中所有劳役所得的财物,此外,我还要赠予他一百威尼斯里拉。”五年后,基于居住时间长久,而且德行良好,威尼斯城决定赋予这位彼得以威尼斯公民所能享有的所有权利。文件中虽指称彼得为“鞑靼”,并不表示马可波罗自远东得到彼得,也不表示彼得有中国人血统。事实上,威尼斯所有奴隶,无论来自黑海或其他地方,都通称为鞑靼。另外两份法律文件,也略微提到马可波罗,一份是他弟弟马费奥的遗嘱(他较马可富裕得多,并任命马可为财产管理人),另一份是针对一位商人的投诉,因为此人欺骗他,使他失去从半磅麝香中获利的机会;马可随后花钱赢了这场官司。根据这些及其他几个法律文件,显示马可是尼科洛•波罗(卒于1300 年左右)之子,并为另一位马费奥(卒于1318 年左右)之侄。尽管有许多学者全力钻研,这些文件中没有一份与中国有任何关联。 因此想要对马可波罗的生活有所了解,还是必须回到他的书里面。由于对原稿一无所知,我们只能接受现存最早的版本里序言所说,我们现有的稿子,是1298 年马可波罗在热那亚狱中向来自比萨的同监鲁思梯谦口述完成的。这点相当可信,因为在十三世纪末期,比萨和马可波罗的故乡威尼斯都曾和热那亚交战,热那亚人通常将战俘扣留在热那亚一段时间,或是等待赎金,或是经由外交管道,以交换战俘。大约在此之前二十年,一位来自比萨的鲁思梯谦,正是以讲述亚瑟王的传奇闻名,而马可波罗的书,在形式和内容上和这类传奇正多所雷同。一般的论断是,亚瑟王传奇和马可波罗游记的作者,就是同一个人。马可波罗本人很可能文笔流畅,并在经商途中亲自进行书信联络,但却从来没有写过叙事体文章或旅游记事,而且在十三世纪末,即使贵族阶级,也不普遍识字。马可波罗的《游记》有好几个版本,是以下文作为序言开场的:“尊贵的君主、皇帝、国王、公爵、侯爵、伯爵、武士及市民!还有各行各业的人们,如果希望了解各类不同人种、世界不同地区,就拿起这本书,让人念给你听吧。”这种开场白根本就是许多浪漫传奇小说的直接翻版,也正对读者及听众的胃口。鲁思梯谦在记叙时,经常恪守宫廷传奇应有的格式,而不是我们认为像马可这种老练的旅行家所惯用的语汇。比如说,马可波罗在书中,详细记载了在他的时代远东发生的战争中七场最激烈的战役,但是对于雄壮军容及满坑满谷的残肢断臂,却草草带过,流于浮夸、形式化且千篇一律。正如一位十九世纪以研究马可波罗闻名的学者指出:“很难想象会是由冷静而内敛的马可先生,在热那亚的牢房中踱步,前后七次倾吐出这么悲壮的战事,巨细靡遗,并由忠实的代笔人详细记录。”书中曾举一个例子,讲述马可波罗某次在战场上的获胜经验。较之其他七次战争,这次经验乍看之下明显较具说服力,因为每处细节都很合理。当时蒙古可汗正在咨询军师团,怎样才能让屡攻不破的中国城市“襄阳府”投降。可汗的将军们自认无能,因为襄阳府的城墙厚实,他们无法直接进攻,而城内又可以经由河流继续运送物资,获得救援。当时在场的还有马可波罗、他父亲及叔叔。波罗的叙述如下: 接着两兄弟和马可先生这儿子发言了,他们说:“全能的君王,我们的随从中有人能够制作投石机,投掷出的大石绝对不是守城卫戍所能抵抗,只要投石机开始投射,他们立刻就会投降。” 可汗强烈敦促他们,全速尽力制作投石机。于是尼可和他的弟弟及儿子立刻要求足够数量并须吻合制作投石机所需的木材。他们的随从中,有一个德国人和一个聂斯脱利派基督徒,正好擅长此道,他们于是指挥制造了两三个足以投射三百磅重石头的投石机……当这些机关运至军营时,立刻就在鞑靼的歆羡中组装了起来。容我告诉你吧,机关一旦组装好,并且上了齿轮,各自就发射了一枚巨石进城。这些石头冲上建筑物,呼啸着轰隆隆地撞开并且粉碎了一切接触到的东西。城里人目睹了这怪异景象,吓得胆战心寒,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城里的人于是投降,并接受了降款:这些全得归功于尼可先生、马费奥先生及马可先生。这真是大功一件,因为全能的可汗又得到了一个最好的城及最好的省,每年的岁贡更因此增加了不少。史书上对这次事件有着详细记载。襄阳府——亦即今日位于汉江南岸湖北省的襄阳——根据十四世纪的中国史料,曾遭蒙古皇帝忽必烈汗大军长期围困,该城自1268 年固守至1273 年,它的陷落标示了南宋败亡的开端。根据中国史料,该城被迫投降,因为忽必烈“自西方请来工程专家,建造出足以投掷一百五十磅重石头的机器”。波罗的故事颇有可疑之处。围城在1273 年前就结束了,然而所有证据均显示,马可波罗不可能在1274 年之前到达中国。另外根据波罗此书的序言,他父亲及叔叔在第一次亚洲之旅后,已经自忽必烈的首都哈拉和林折返威尼斯,而他们的这趟东方之旅,至迟应在1266 年,亦即远在围城开始之前。像是为了解答这个谜题似的,一份早期的手稿,只提到了二兄弟尼科洛和马费奥,并说他们在可汗围城三年后提出建议,并监督制造及安置了投石机,终至攻破了城池。这份文稿并没有提到有两名西方技师协助投石机的制造与设计。但是我们不能确定,这份手稿遗漏马可,是因为编写人知道马可当时不可能在当地,还是因为这份版本非常接近原稿,而虽然马可从未说过他曾参与此事,后世编辑却蓄意将他写进书中,以使故事更为生动。这些技师却不能像马可波罗一样随意被删除,因为亚洲史料中明确记载他们与围城的关系。不过史料中尽管认同这些技师来自中国西部,他们的出生地却被认为是伊斯兰教中东地区;中国史料中甚至有二人的名字:阿老瓦丁及亦思马因。波斯史料则指出,这些专家来自大马士革(或巴勒贝克),共有三人。更复杂的是,中国和波斯史料均显示,蒙古军队远在1230 年成吉思汗时代,就能很熟练地使用这种投石机了。不过,即使波罗不可能出现在当地,甚至很可能夸张了他自己及家人,他对围城一役的记载却非常精确;是否他曾经由某些文件或个人途径得到“外来消息”,我们都是一无所知。 ……………………

内容概要

史景迁(Jonathan D.Spence),世界著名汉学家,现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1936年生于英国。曾受教于温切斯特大学和剑桥大学。1965年获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现为耶鲁大学教授。史氏以研究中国历史见长,他以独特的视角观察悠久的中国历史,并以不同一般的“讲故事”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他的观察与研究结果。他的作品敏锐、深邃、独特而又“好看”,使他在成为蜚声国际的汉学家的同时,也成为学术畅销书的写作高手。代表作有《康熙》、《王氏之死》、《太平天国》、《追寻现代中国》等。

书籍目录

i 总序/郑培凯 鄢 秀
005 序言
007 导论
017 第一章 马可波罗的世界
037 第二章 天主教时期
061 第三章 写实之旅
085 第四章 曲折离奇的小说
109 第五章 启蒙时代
131 第六章 女性观点
155 第七章 中国人在美国
183 第八章 中国风情在法国
209 第九章 中国风情在美国
237 第十章 激进形象
261 第十一章 神秘权力
285 第十二章 大师戏笔

编辑推荐

这不只是一本关于中国的书,更是一本关于文化刺激与响应的书。当西方遇见东方,会磨擦出什么样的火花?著名汉学家史景迁把西方从十三世纪到二十世纪作家笔下新奇多样的中国,尽皆搜罗在这本足以见证其间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著作当中。透过这面“西洋镜”所看到的,也是足足八百年以来西方人对中国之记录与幻想、洞察与偏见。

作者简介

《大汗之国》(The Chan’s Great Continent: China in Western Minds)综观西方人如何想象中国的历史历程,从蒙元时期的鲁伯克修士、马可波罗,一直到当代的尼克松、基辛格,不但写来华西方人所记的中国经历,也写没来过中国的文人作家如何想象中国,影响了一般民众的中国印象。对于中国读者而言,这些仔细爬梳过欧西档案与文史群籍的历史资料,经过天孙巧手缝缀成一个个动听的故事,就像一面面精美的缂丝挂毯,不但引人入胜,也开拓了我们的眼界,了解不同文化的相遇、碰撞与互动,是多么的错综复杂,时常还惊心动魄,比小说虚构还要离奇。


 大汗之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一个人可以成为别人的仇敌,成为别人一个时期的仇敌,但不能成为一个地区、萤火虫、字句、花园、水流和风的仇敌。”--博尔赫斯 《小径分岔的花园》史景迁的《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这本书,再一次刷新了我的知识疆界。原来从元朝起,就有那么多西方人,怀着那么丰富的目的,为了中国而写作。他们写了游记、写了历史、写了报告、写了戏剧,还写了小说。在读完这本书之前,我一点也不了解图兰朵是中国公主,而伊达的黑发并不是由于她是西班牙人。正如麦克法兰所说,尽管我们每个人都倾向于认为自己生活的文化环境是与世隔绝而独一无二的,事实却并非如此。世界是一个--我根本想不到比博尔赫斯的用词更准确的说法了--“一个由迷宫组成的迷宫,一个错综复杂、生生不息的迷宫,包罗过去和将来,在某种意义上甚至牵涉到别的星球”。这个世界,正如生态圈一样,彼此联系;文化的基因(谜米)并非与世隔绝地被遗传到下一代身上,而是要经历非常复杂的彼此融合、互相改造的过程,在不断的互动中慢慢成形。比如赵氏孤儿。谁想得到这部中国戏剧在西方放了又放,甚至影响了孟德斯鸠和伏尔泰,以及他们之后的以中国为题材的创作者?在史景迁笔下的画卷中,我们看得到前一个时代的文化谜米,如何被后一代继承;我们看得到17世纪安生对中国嘲笑戏谑的口吻如何在不到两百年之后,变为赤裸裸的轻视和异化;而中国,又是如何从14世纪马可波罗塑造的美梦形象,受到想要讽喻和反省西方社会的教士和学者的追捧,又如何--从推崇转向负面感情的过程在孟德斯鸠身上体现得特别典型--逐渐被西方人有些气恼地看成化外之民,进而嘲笑,进而轻蔑,进而侵犯之,再进而在19世纪时,刚刚新生的美国都觉得它对于扶持中国的传统文化有责任。轻蔑再之后,是对废墟上站起来,开始越来越向威权和极权的道路开拔的中国的轻微畏惧,以及对从华工开始,越来越融入西方生活潮流的现代中国的排斥--但是,对于中国的好奇,中国所抱持的神秘,对于西方来说,一直都在。我无法形容这本书为我带来了怎样的冲击。就像当初第一次读到三个维度下的义和团那本书一样,当我看到叙述的另一个角度,当看到那些对我们而言太过熟悉已经有点僵化的交流史的另一面貌时,我为自己有机会填补这种无知而深深高兴。诚然,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未必是真实的中国,但对他们而言,他们所见的是真实的,而与他们同文化的人,视这些自以为真实的内容为真实。于是“我们的”真实和“他们的”真实出现了断层,因为真实从来都需要阐释和解读。史景迁有个习惯很好,他串线索,但是他不替作者说话,也不为任何人代言;谈到某个作者时,他会直接引那个作者的文章;这样一来,读者能学到的东西和能感受到的东西,反而比干巴巴的复述好得多。论文固然是可以总结要点的,但诗歌、戏剧、小说,一总结内容就像蔬菜脱了水一样,干巴巴的了。
  •     标题有趣。“在13世纪的马可波罗笔下,当时是可汗统治着这个传说中的国度。而在哥伦布的心中,可汗一直是中国的统治者。”所以标题“大汗之国”,一定程度上说明西方人眼里的神秘东方,仿佛还在大汗统治的年代。在马可•波罗时代,西方人对中国的印象基本是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理解多有谬误甚至妖魔化。到启蒙时代,经过伏尔泰等人的标榜推崇,中国的形象开始伟岸高大,被视为道德之国的典范。20世纪以后,中国展现在西方面前的是一种革命和激进的形象,甚至和所谓“神秘权力”相连。在不同的时段,不同人的心中,中国的形象各式各样,有正见,有偏见,还有误解,这一点颇为耐人寻味。P47L12“第二种”应为“第三种”,其他未发现印刷错误。
  •     这本书的确像有读者评论的那样,是个读书笔记。我写的也是读书笔记。不是评论。1899年,埃德蒙·巴克斯来到北京。这一年,他25岁,刚刚大学毕业不久。因为沉溺酒色,挥霍无度,巴克斯已经欠下高达2.5万英镑的债务,最终不得不宣告破产。巴克斯的父亲是巴克莱银行的董事,其弟是英国海军元帅。在中国,他全靠家里的汇款度日。巴克斯是一位腼腆的年轻人,语言天赋极高,会多种语言,通晓俄文、日文和中文。凭借着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德文郡伯爵和约瑟夫·张伯伦的推荐信,他成功地成为了英国《泰晤士报》驻远东头牌记者莫理循的中文翻译。后来,他又成为《泰晤士报》另外一名记者濮兰德的中文翻译,并于1910合作出版了《慈禧外传》,风靡一时。其中,收录了巴克斯提供的《景善日记》。这本书讲述的是晚清宫廷秘史,巴克斯提供素材,濮兰德执笔。1914年,他和濮兰德再度合作,出版了第二本书《北京宫廷史话》,出版之后,同样是轰动一时。巴克斯凭借这些著作,成为了名噪一时的“汉学家”。很多学者都曾经引用其中的内容。在1944年死于北京之前,他写了两卷回忆录,力证其提供的素材的真实性。他以极其色情的笔调描述了他与当时许多大人物的同性恋生活,以及他为慈禧提供的性服务。据巴克斯估计,他为此而与慈禧太后见面约150次到200次。直到1977年,休·特雷弗·罗珀的《北京的隐士:埃德蒙·巴克斯爵士的神秘生活》出版,人们才发现,不仅巴克斯提供的“秘闻”荒诞不经,而且他还伪造商业合约,假扮英国公使秘密代理人,是一个游荡在北京,利用信息不通畅,到处寻骗的的大骗子。骗子如何成为“汉学家”?罗珀在解释巴克斯成功行骗的原因时指出,一部分源自他的个人魅力,另外一部分是由于其提供的素材“非同寻常的详尽”,并包括大量“仔细谨慎的细节”,很容易迷惑人。1977年,费正清在为《北京的隐士》所写的书评中指出,巴克斯成功行骗的原因,除了这些个人原因之外,估计也与北京在1901年至1937年之间对外国人来说相对自由的环境有关。这是一段外国人在北京生活罕见的快乐时期,享有特权而无须担责,可以随心所欲深入到中国人的生活。这些外国人享受“治外法权”,有着属于自己的小圈子里,还能享受西方的赛马、信仰。在费正清看来,这段时间,堪比马可·波罗在北京的13世纪,以及汤若望在北京的17世纪。我们常常批评近代中国人闭关锁国,对于外部世界一无所知。但是,反过来说,对于很多西方人而言,他们对于中国同样也是一知半解。我们没有兴趣了解外部的世界,与此同时,也造成了外部世界对我们缺乏准确的认识。巴克斯只是近代中国的众多“观察家”之一,他是一个极端的个例,他利用的正是人们对于中国的无知,以及对于神秘中国的幻想。对异域世界的幻想、好奇,是人类的一种天性。尤其是以神秘、暧昧著称的中国,更是成为西方冒险家幻想中的乐园,它是西方小说家各种意象的源泉,是游记作者欺骗读者的素材来源,同时也是那些哲学家们理论阐释的根据。史景迁在《大汗之国——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一书里,把这种吸引力说成是中国魅力的证据:“一个国家之所以伟大,条件之一就是既能够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又能够持续保有这种吸引力。”他在这本书中一共汇聚了48位不同时代的作者对于中国的印象、幻想、描述和推理,他们是哲学家、小说家、传教士、外交官或者剧作家等,时间从1253年到1985年,跨度超过七百年之久。史景迁把这些作家们关于中国的文字,比喻为航海中前行时的“观测”:“我们必须想象着我们的领航员和海上探险家——或许还有我们的骗徒、以及那些伤心人——手里拿着相当简陋的仪器,便成就了自己的观测。”史景迁从马可·波罗的《寰宇记》开始了这趟旅程。据传这是马可波罗1298年在监狱中向一名叫做鲁思梯谦的人口述而成。这本书主要着墨于马可·波罗在1275年到1292年之间为忽必烈工作的经历。其中,掺杂了有待证实的事实,信手拈来的资料、夸大的说法,甚至虚伪的言辞,以及不少的纯虚构。这本书激发了无数西方的仁人志士对于中国的向往,激发了人们人们无尽的遐想。其中,就包括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他在书中仔细地做了注解,想从中找到商机。但问题是,这本所谓的《寰宇记》所记载的东西到底有几分是真实的?甚至,这位叫做马可·波罗的家伙到底来没来过中国,现在都是一个迷。自中世纪以来,流传至今的手稿,就有八十多种。书中描述了蒙古人攻取襄阳城的故事。马可·波罗告诉读者,他的叔叔和父亲参与了帮助蒙古人攻打襄阳城,并发明了一种叫做“投石机”的武器,打败了南宋人。史书上的确有记载:忽必烈“自西方请来工程专家,建造出足以投掷一百五十磅重石头的机器。”但是,马可·波罗的记载依然颇为可疑,因为攻打襄阳城在1273年之前就已经完成了,而有确切的证据表明,马可·波罗不可能在1274年之前到达中国。数百年来,历史学家们不断提出类似的质疑,《寰宇记》已经没有再被当成真实可信的历史,到像一本西方人用于消遣的幻想小说。人们猜测这本书的成书动机,不太可能是为了金钱的缘故,因为在当时写这样一本书赚不了钱,但有可能是为了打发监狱中的无聊生活。另外一种解释是,也可能是为讨好来往于威尼斯的使节,因为书中长篇大论无非是想证明马可波罗是个能干有经验,见多识广之人。另外,也有人认为,此书是为了婉转地批评西方社会,书中没有提中国妇女裹脚的陋习,却大谈中国妇女的贞洁。他把中国人描述为道德的典范,目的可能是为了批评当时威尼斯浪荡无忌的性生活。但无论何种动机,都没有人再相信,这是一本想要告诉西方人一个真实中国的书籍。背后或有善意的动机又或者带着功利的目的,总之,它虚构了一个中国,欺骗了西方的读者。并且,很多人被书里奇幻的异域风情所吸引,并相信书中那些荒诞不经的记载。在启蒙时代,中国成为了莱布尼茨笔下的道德典范;也成为了孟德斯鸠眼中静态专制社会的典型;德国的历史学家赫尔德更是把中国形容为“一具木乃伊,以丝布包着,外表画着象形文字”;而伏尔泰则认为,西方人应该学习中国人的宗教宽容。如果说,启蒙时代之前,西方人还无法准确描述和想象中国,从而充满了幻想,启蒙时代的西方则对中国保留了几分客气,而越到近代,尤其在西方以船坚利炮撬开了中国的大门之后,西方人对于中国的印象则是急转直下的。19世纪60年代,马克·吐温所描述的中国人,已经是一个饱受歧视、遭人白眼的角色。他带着有色眼镜,以当时对于中国人普遍的刻板印象描述在美国的“中国城”:“为了省一些蜡烛,屋里幽暗一片,但是仍可见两三个面色蜡黄、拖着长辫子的无赖,蜷曲在矮床上,一动不动地抽着鸦片。”1900年,年届五十的法国作家皮埃尔·绿蒂随着八国联军,踏上了前往中国的旅途。他随身带了一箱依云矿泉水,以减轻传染病的侵扰。来到中国,他住在了北海一处王府宫殿内,紧挨着紫禁城。他对于北京的印象并不妙,靠近古老的城墙,他觉得城墙带着“哭丧色彩”。此时的北京一篇萧条,到处都是死尸和硝烟的味道。“一个女人的下半身,塞在一个桶子里,两双腿则悬在空中。”基于这些经历,绿蒂写成了《在北京最后的日子》,书籍出版之后大受欢迎。回到法国之后,他坦言,中国失去了魔力,“威严不再,神秘不再”。近代中国,其命运就是这么悲惨,西方的观察家早已经没有了早年的幻想。对于这个国家,对于这个民族中具体的人,恶毒的作者,带着讽刺和嘲笑,善意的作家则是充满了悲情和同情。1931年,赛珍珠的《大地》出版,这本书专注于描述中国的农民和土地。在这位美国作家笔下,农民的形象忍耐、勤劳、狡诈、善变、纵欲。一个复杂的中国形象,逐渐代替了早期西方人印象中的刻板中国。这里的人民不再特殊,他们像任何一个民族的人一样,饱受岁月的侵蚀、历史的折磨,人性此时是普遍的,唯一特殊的,只是这个民族多难的现实。战争开始了,中国被来自西方不同的意识形态所撕裂。两个对立的政党在争夺这个民族的统治权。1928年,同情左翼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来到中国,1936年的夏天,斯诺接到了邀请,来到了延安,这里乐观的共产党,欢快、务实、艰苦的革命生活给他带来了深刻的印象。1937年,他把这些见闻、访问写成的《红星照耀中国》出版,其销售量在当年超过了之前所有关于中国的非虚构作品。在书中,他描述了自己第一次和红军部队行军的情形:“他们整天在路上不停唱歌,歌曲来源似乎无穷无尽。他们不是在指挥下唱的歌,完全是自发性的,而且唱得很好。”斯诺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州一个普通的家庭,他的父母是农民并从事印刷业。 年轻时候,当过一段时间的铁路工人。来到中国之后,他在上海访问了1927年对于中国实行肃清运动的国民党领导人。30年代,又见识了中国的大饥荒,以及日本对于中国的侵略。这些经历似乎注定了斯诺是中国左翼运动的同情者。斯诺对于中国的报道,并未得到所有人的认同,有人指责他被共产党所迷惑了。1926年,魏特夫出版《觉醒中国》,还为中国由于列宁的理念,正从“历史的长眠”中觉醒。但到了1931年,由于其对于马克思的经济发展理论提出挑战,而不被莫斯科所接收。1939年,当得知希特勒和斯大林结盟之后,魏特夫终于断绝了他与共产党的关系。随后,魏特夫专注于研究中国专制主义的源头以及延续。他在书中指出,中国一直到今天也没有摆脱专制主义的基因,反而正在迈向“完全管控的社会”。他把新一代的中国统治者定位成绵延不绝的专制传统的最新例证。70年代初,中国与美国的秘密建交,震撼了整个世界。一个更加复杂的而不是单一的中国,呈现在世人面前。1963年,赫伯特·胡佛告诫尼克松:我们不应同中国人来往,因为他们“嗜血成性”。但在《1999:不战而胜》里,尼克松在拜访了中国的领导人之后,早已摆脱了那种刻板的意识形态:“我们同中国之间的隔阂,从纯意识形态的角度看不无道理,但它是一件我们双方都已负担不起的意识形态奢侈品。”今天的中国,无论对于来访的政治领袖,还是研究者,都已经足够开放了。人们对于这个民族的认识,也越来越多元化。史景迁在《大汗之国》以“大师戏笔”作为最后一章,他描述、讨论了卡夫卡的《中国长城》、博尔赫斯的《曲径分岔的花园》和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三位都是现代最迷人的小说家。 三位作家,对于中国的复杂幻想,其实代表了西方人对于中国绵延不断的浓烈兴趣。史景迁最终把作品定格在了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这是一次非常有趣的循环,他让读者又回到了开篇马可·波罗的中国之旅。马可·波罗开启的中国之旅,本身就可能是一次虚幻的旅途,一个骗子的旅程,一场虚构的对话。但是,对于那些喜欢听中国故事的人而言,对于什么是真实的中国,其实并不那么重要。关于中国的故事,随着新出现的材料和新的热诚,还会不断地延续。正如卡尔维诺借马可·波罗的口所言:“决定故事的不是说故事的声音,是听故事的耳朵。”

精彩短评 (总计65条)

  •     西方严重的中国,挺有收获的
  •     在史景迁的作品里,这本真不怎么样。
  •     对西方眼中中国形象的演变进行了非常系统和直观的梳理
  •     人们在误解中过活
  •     印象最深刻的是明代的人给鸡的肚子灌沙,好卖个更高的价钱。小时候一次晨跑,我在一个农户家门口看到了同样的场景。不过,因为移风易俗,许多西方观察者看到的现象今天的中国人已无法亲自体验,读起来颇感陌生。古代中国对于现代中国人而言,未尝不是一种异国情调。
  •     外国人对古今中国的解读,值得收藏!!!
  •     决定故事的不是说故事的声音,而是听故事的耳朵 70
  •     我恰恰认为西方眼中的中国才是是真正的中国~
  •     实在是不能为什么中文版的书名是这个翻译,我以为讲的是汉唐之于匈奴,南宋之于金,没想到却是史景迁这老头絮絮叨叨讲一些外国人对中国人的描写和理解。史景迁的书看起来总是有种语焉不详的感觉,不如茅海建的密实,不如孔飞力的灵动,更不如黄仁宇的四两拨千斤,虽然他可能是上述这些人的前辈。唯一感兴趣的建国后时期又讲的语焉不详。这本书到底是怎么进了某月畅销榜的!
  •     文献爬梳,从马可波罗到基辛格到博尔赫斯。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兴趣。翻译问题和知识背景缺失,读得粗。对一些历史人物有了时间概念;孟德斯鸠一段关于汉化的讲述不懂;看到最后关于帝权的解读,强和弱的边界产生困惑。
  •     表面上看,是作者的一本读书笔记,对14世纪起的西方对中国的时期的最具代表性或者当时最流行的著作都进行了一一点评。但其实内涵远不如此简单,建议作为阅读史景迁系列的第一步书来看,有很好的提纲挈领的功用。 作者的文笔与译者的心血交相辉映。一般来说,国外所著中国历史研究文章,其立意、视角、引证、逻辑,均与国内大有不同,常常发人深省。然而,翻译缺往往成为硬伤。大陆的译本。要么受制于不可描述的原因,不能提现原作本意,要么粗制滥造,通顺程度尤不及谷歌。而港台译本,要么因为文化差异不好理解,要么因为学术功底不足不能准确翻译中文典籍。理想国的这个系列,是难得一见的精品,值得收藏。 好书!
  •     书本内页纸张质量太差。感觉不像正版书,跟我想象中的有很大差距
  •     啥也没说。
  •     蒙古人建立直抵匈牙利的大帝国后,欧洲人对中国的印象明显发现了变化。从此书中,可以看到从12世纪后西方视野中中华帝国的另外一面,除传统史书浓彩重墨叙述着政治和学说外补充社会与生活的其它方面。
  •     简单按时间顺序梳理了自马可波罗后部分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提供了一些线索,且部分观点有新意,但未解决的问题显然更多。为什么选这些人?这些人能否代表西方大众?为什么会有这些看法?这些看法又造成了什么影响?留待读者自己思索的空间似乎漫无边际——且不确定究竟是否存在答案。
  •     好书,不一样的聚焦视角。
  •     没想象中好
  •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故事的关键,在于耳朵,因为听故事的耳朵都只听想听的内容。以几个世纪以来的中国为例,听众总是按耐不住,老想穿过薄雾,进入干燥透明的空气里。西方人对中国的热诚从未消减。但一切事实证明,中国完全无须改变自己以迎合西方。
  •     原来「外国人眼里的中国」像个万花筒那样丰富又亦真亦幻,这本书就是朝着万花筒投去的一瞥。提到了不少外国人谈中国的书籍/电影,读完这本,列出好些本要继续延伸阅读的书。可以说是开了很多扇窗,这很不错。书中一些对中国的观察,有的我个人比较赞同,还有的被后来的事件所证明正确。比如中国「有能力在特定时刻激发并且集中创造力」,比如中国人缺乏逻辑,比如中国人「极有复制天份」。
  •     从蒙元到近代包括熟悉的马可波罗、利玛窦、莱布尼茨、马克吐温、卡夫卡、赛珍珠、尼克松在内五十个外国人对中国从不同角度的见解,有偏见也有敬仰,有狭隘也有包容。不变的是西方对中国持续的好奇,这种好奇放在现在应该也会一直持续下去,改变了的是这种好奇不再是单向而且双向,想想也才不过一百年。
  •     静读2017-10#意犹未尽。搜罗了不同阶段的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
  •     西方眼中的中国,和我们自己熟知的中国,永远是不一样的,史景迁把西方从十三世纪到二十世纪作家笔下新奇多样的中国,搜罗在一起,虽然还不够全面,但可以看出八百年以来西方人对中国之记录与幻想、洞见与偏见。
  •     久仰史景迁的大名,捧之细读,果然视角独特,且令人信服。
  •     书本身只是一些史料汇编成的印象流史,没太多的亮点。好玩的是除了马可之外的外国友人都曾因为入狱经历而大力谴责娈童和“鸡奸”,哈哈,尔等蛮夷,不解风雅。另外,译者序的水平低到差点弃书,尽是拙劣的吹捧和贬低,让人心生反感,不行就别逼逼好吗......
  •     作者挑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作品,向读者介绍了自13世纪以来西方眼中的中国形象。强推“Matters of Enlightenment”一章,很具有启发性。其中的介绍非常详尽,看完大部分章节的我不禁对各类所谓的“中国形象”开始产生怀疑。事实上的“中国”,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原著文笔好,译者功底也很深。
  •     很有趣,讲西方人眼里的中国形象的变迁。书的序言前面是“献给哈罗德布鲁姆”……&史景迁的名字,原来是取的做历史要景仰司马迁之意。有趣。
  •     提供了有趣的分析中国的视角,不过近现代的部分相较古代部分感觉逊色些。
  •     文章的构架和内容的剖析,层层深入,可读性强,但理想国这套史景迁作品的纸张质量,令人发指。
  •     基本把他的书看完了,很认同他的史观
  •     前半部分五星,后半部分三星。
  •     “中国完全无须改变自己以迎合西方。”
  •     樊登速读
  •     文字很优美,史料也很详实,但内容上还是缺少点什么东西,感觉就仅仅是介绍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
  •     一本之后再不看史景迁。文笔的确不错,史料功底也扎实,可总觉得缺乏点深度……
  •     发现是个白人吓了一跳。
  •     史景迁的书故事性强写作流畅
  •     中西往来仅几百年历史,深入交流更加短暂,看法难免独断偏颇。然而借由他人的眼光反观自己,才能更好的了解自己。海外汉学研究另国人汗颜,卷帙浩繁的史料真的有异族人耗费一生去研究。本书感触最深的是“中国人混淆了宗教、法律、风俗及礼仪。”从而获得一种绵延性。这个东方世界的方方面面都趋向一种大的统一,为了集体的存在压抑个人的力量。也许我们真的是社会机器的一个齿轮,为了神秘的国家长久运转而世代不休。
  •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视角挺有意思。因古老而神秘一路被误读成如此,想想或许我们眼中的朝鲜及非洲也是如此,一直被误读。
  •     一支观察中国的万花筒。真是精彩,比好多小说都要引人入胜。但是每读一章都会意犹未尽,让人有更深入探讨的冲动,从这点上说,此书作为写给大学生的读本真是极其成功。
  •     故事会
  •     看了个简短解读版…一个复杂的中国…一个片面的中国…想起来那句名言…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看到的中国就是什么样…
  •     er挺好,便宜实惠,我只喜欢这样的小众书
  •     对我来说略枯燥 高铁上太无聊了也没别的可看...
  •     物流快,就是内容比较枯燥,有点看不进去。
  •     27/60
  •     毕竟是老外抒写的故事,写完几页后,就果断放到书架~
  •     从蒙元时代西方人初步接触中国人,到欧洲启蒙时代对中国集权大一统的向往,向往中国,再到近代中国人在西方形象越来越差,成为被殖民的劣等民族,再到毛恢复中国人的尊严,史景迁结合宏观史观和细部叙述,加上流畅的文笔,文学性的叙述,把这个过程呈现出来。当然,美国汉学这种路子也是有缺点的,缺乏国内通史的完整和详实,但他们对细节的观测与笔法的美感是耐人寻味的。
  •     有意思,特别是打板子。
  •     听书
  •     材料的搜集与运用非常到位
  •     换个视角看中国历史
  •     虽然自己还没看,但是我相信史景迁的水平
  •     感觉翻译的有点生硬,读起来比较费劲
  •     阅读体验非常糟糕,几乎读不进去。史景迁几乎写滑了,剪裁一下材料,写成小说样式,没有问题意识,没有学术思考,简直欺世盗名。硬着头皮看下去,完全是因为这个选题有意思。
  •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对自我的了解更进了一步
  •     我们又懂西欧诸国吗
  •     对于西方人看待中国观念是一次很好的梳理,把来访者和帝国最高统治者的交流截取出来很有意思,这种帝国本位淡化了欧洲人的东方主义,显得亲切。PS:何伟要是比史景迁年纪大,也会入选此书吧。
  •     很有文献价值。西方人有西方人的傲慢,在那个时代,中西还很难沟通和理解。我们不通商,你们就来殖民总之是不对的。
  •     不看不知道 这个被比作司马迁的史景迁 原是老外Jonathan Spence 但此次读此书并无耐心
  •     非常经典的书籍,建议大家都来购买,只为喜欢读书的人准备。
  •     装镇精美,翻译质量还不错,字体和纸质漂亮……
  •     各个时期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没什么特别的感觉,看完的唯一想法就是把魏复古的东方专制主义找来看一看。
  •     冗长,乏味,太泛,可能是太庞大,不够精细...
  •     比较零散观点。
  •     史景迁的小说能力太平淡,是西方从马可波罗以来,到近代谢阁兰当代赛珍珠基辛格等人对中国的认知,和小说信件当中的中国材料拼贴。新奇但不吸引人。不过这个系列的装帧不能太赞。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