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特征》章节试读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5-1
ISBN:9787305114458
作者:[德]汉斯-迪特尔·格勒弗特
页数:267页

《德国特征》的笔记-第215页 - 德国人的格雷琴问题

希特勒的魔力只来源于环绕在他身边的民众,没有周围的土壤,希特勒不过就是个卓别林电影里呈现出的那种跳梁小丑。这种魔力不在希特勒身上,而在德国人的野蛮精神之中。要向体验这种精神,也许我们需要亲身经历一下那个年代拜罗伊特举行的瓦格纳节日剧院,或是参加一次日耳曼学术会议。

《德国特征》的笔记-第197页


“俗”(Kitsch)这个词——和幼儿园、俗世之痛以及漫游的乐趣一样——是个地道的德国词汇,后来它进入英语中,成为外来词,进而又被其他的语言所吸纳。从中我们当然可以猜测,是否这个词同其他三个词汇一样,是某种具有典型德国特征的东西。虽然不会有任何人会真的认为,俗是德国人的发明创造,进而传染给了其他的民族。但是,俗却在德国这块土地上更为明显地表现了出来。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还是应该先来定义一下什么是“俗”。显而易见,这里地俗仅仅是指并不完善的艺术形式,否则俗就应该存在于各个时代了。事实上,这里所说的俗也是一个中世纪以后的新时代的产物。作为一个概念,俗大约直到20世纪才真正明确下来。俗是一种很矫情的东西,它让人觉得不坦率、不真诚。要么就是过度的感伤,要么就是过度的浮夸。简捷地说,俗就是在多愁善感和夸夸其谈之间徘徊地东西。前者是感伤地舒适之俗地伪稚童情感,而后者则是庄严崇高之俗的那种趾高气扬的姿态。
俗的第一个表现就在拉斐尔这个姓氏上。在会画艺术中,到处可见这个名字,直到19世纪时,画坛已经被这种恶俗所充斥。相似的东西还可以在文学领域观察到。情况为什么会如此呢?过度感伤之俗看起来是一种渴望倒退到童年时代的情怀在作怪,典型的表现形式包括用理想化的手法来表现一个神圣的世界。至于伪庄严崇高之俗则应当归结为对权威价值的渴求,这投射出了追求者内心对于自尊、稳定和安全的心理诉求。所以说,无论是倒推倒孩童状态,还是权威价值的投射都是俗文化产生的心理机制。用隐喻的手法来看,倒退是一种向下的运动,而投射是一种向上的运动,前者是回归到稚童的阶段,而后者则是认同某种权威。因为这种两种方向相反的、垂直方向上的心理追求,我们就可以推测它产生原因可能来自于人们内心非常向往中世纪以后社会结构不断的水平化过程中失去的东西。这个解释同时也可以说明为什么恰恰是德国给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特别肥沃的土壤。前面的章节已经非常明确地提到过,就在德国这片土地好丧,垂直结构的等级制度在德国人心中坚持的时间最长,影响力也最为顽固。
对于欧洲其他的近邻来说,俗不过只能满足文化层次较低的群体的心理需求。在德国,它甚至表现在了最高的艺术层面上。伟大的诗人,如里尔克出了有大师杰作之外,也创作过俗不可耐的感伤诗歌。比如,他著名的《旗手克里斯托弗·里尔克的爱与死之歌》(die Weise von Liebe und Tod des Cornets Christoph Rilke)就完全不能免俗。另外的作家如鲁道夫·格奥尔格·宾丁(Rudolf Georg Binding)以小说《牺牲行》(der Opfergang)在当时备受称道。然而他的这部小说中的感伤之俗登峰造极,难以名状。20世纪的德国图书市场则到处充斥着夸夸其谈之俗。这个时代的纳粹党人把这种俗的形式体系化地发展成为一种全民族的文化艺术形式。用灯柱装点起来的纽伦堡纳粹党国会会场极尽浮华之能事,同时期的拖拉克和布雷克的巨幅雕塑震撼了全民族,也达到了浮夸的极致。战后德国庄严崇高之俗虽然已经从德国的流行文化中淡出,但是过度感伤的情绪则加倍地从乡土题材地电影中表现出来。直到后来在西方地消遣文化地影响之下,德国人地俗文化的两种表现才渐渐有所改变。矫饰庄严崇高被追求爆炸新闻所取代,而孩童般的幼稚也变为青年人的放肆,最终俗过渡成为了单纯的庸俗。尽管如此,感伤的退归童稚的情怀在德国依旧很有市场。每家人家的花园里面放着的小矮人就很明显地说明,德国人还是很喜欢可爱地东西。令人感到高兴的是,德国人终于远离了向权威价值投射的内心渴望。


 德国特征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