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人的故事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
出版日期:2007-5
ISBN:9787807450085
作者: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页数:369页

章节摘录

梦和原初意象    这个梦的内容其实早已被我公布在别的文章’里了,因为其中包含有童话故事的成分。于是在本文中我将直接引用曾经写过的内容,作为开场白:    “我梦见一个夜晚,我正躺在自己的床上(我的床设在窗下,而窗外就是一排老胡桃树。我知道,梦里的时间是在冬夜)。突然间,窗户兀自开了,吓了我一跳,然后我就看见窗外的一棵老胡桃树上坐着一群白色的狼,大概有六七只。这些狼通体白色,它们看上去更像是狐狸或者牧羊犬,因为它们都有狐狸一样的大尾巴,而它们的耳朵也都竖着,那样子就像是正在专心看护什么东西的狗一样。这些狼明显是要来把我吃掉,这让我非常害怕,于是我大叫着惊醒了。我的保姆赶忙来到我床边,查看发生了什么事情。过了好一段时间我才相信那不过是一个梦,因为洞开的窗户和坐在树上的狼的样子都是那么的清晰而且逼真。最后我好不容易冷静下来,感觉自己已脱离了危险,于是重新睡了过去。”    “整个梦境都是静止的,唯有那扇窗的开启打破了这片宁静。狼群在树上一动不动地坐着,从左到右排开,全都直直地看着我,好像它们都把全副注意力集中在我的身上。我想这就是我的第一个焦虑的梦。当时的我只有三岁或者四岁,绝对不会超过五岁    幼儿期心理症之一例的病史(“狼人”)从那时开始,直到我十岁、十一岁的时候止,我总是提心吊胆,害怕会在梦里看见什么可怕的东西。”    然后他画下了那棵树,连带着坐在树上的狼。这幅画和他的描述完全相符(见图1)。通过对这个梦的分析,我们找到了下面的这些材料。    病人曾有一本童话书,里面有一幅画着一头狼的图片,童年里的他总是在看见这幅图的时候感到极为强烈的焦虑;他后来时常把这些焦虑的记忆和那个梦联系起来。他的姐姐总是在他面前表现得盛气凌人,她很喜欢找各种借口把那幅图拿给他看,借此拿他取笑。每到这时候,他就会吓得大叫起来。在那幅图上,那头狼人立起来,正迈开步子向前走;它的爪子伸出来,耳朵竖起。他认为这幅图是童话《小红帽》的一幅插图。    为什么这些狼是白色的?那颜色让他联想起养在庄园附近的大群绵羊。他父亲会不时地带他去看那羊群,每到这时候他都会感觉非常自豪而且快乐。后来——据调查,这很可能是发生在那个梦之前不久的事——羊群中爆发了传染病。他父亲请来了巴斯德的/一个弟子,这位医生给羊群种上了疫苗,可是在这之后反倒出现了更大规模的死亡。    为什么那些狼要坐在树上?这让病人想起了他从祖父那里听来的一个故事。他无法确定那个梦的出现到底是在听这故事之前还是之后,不过,对于为我们所关注的这一现象(狼坐在树上),那个故事的内容倒的确是为最有可能的解释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裁缝正坐在屋里工作,突然窗户呼地打开,一头狼跳了进来。于是裁缝用自己的量尺猛打它——不对,病人自我纠正说,其实是裁缝抓住狼的尾巴,把它拎起来扔了出去。这头狼大受惊吓,逃跑了。不久之后的一天,这位裁缝到树林里去,突然发现一大群狼正向自己聚拢,于是他爬上一棵树,这才暂时躲过一劫。起先那些狼都拿他没有办法,可是那头被裁缝打伤的狼——它也在其中,还很想报仇——向狼群建议说,它们应该以一个站在另一个背上的方式叠起来,直到最后一个可以够到那个裁缝为止。于是这头狼自己——它是一头强壮的老狼——作了高塔的底座。狼群依计行事。然而那个裁缝已经认出了那头老狼,知道它就是曾闯进他房间并被他教训过的那头狼,于是他突然间心生一计,像上次一样大叫起来:“抓住大灰狼的尾巴!”那头已经失去尾巴的狼听了这声喊,一下子回想起过去发生的事情,于是它在惊吓中倏地跑开,让其他的狼都摔下来,跌作一团。    在这个故事里,我们找到了有狼坐在上面的那棵树。这里面也明确地表现出同阉割情结的关系。正是那头老狼在裁缝的手里丢掉了尾巴。而出现在梦中的那些狼则都有一条狐狸尾巴,这无疑是对那条丢失的尾巴的补偿。    ……

前言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出生于奥地利弗莱堡的一个犹太人家庭。早年在维也纳大学研习神经病理学,毕业后行医,从事神经精神医学的研究。弗洛伊德一生著述甚丰,重要著作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图腾与禁忌》等多种,提出了一整套划时代的理论,包括精神构造的“潜意识”“前意识”“意识”划分、人格构造的“自我”“本我”“超我” 划分、梦的解析方法、以及“利比多(原欲)”、俄狄浦斯情结等概念,和马克思、达尔文一道,被誉为影响世界最深的人。    晚年的弗洛伊德曾对他的一个崇拜者说道:“我不是一个伟人,我只是做出了一个伟大的发现。”这个伟大的发现,无疑正是“潜意识” 的存在。掩藏在人类意识的植被之下,这些不为本人所知的思想、愿望、冲动、需求,就像一片储量惊人的煤矿;它们也曾是地面上的植物,却因为年代的变迁、地壳的运动而终被挤入幽暗的地下,变成黝黑而模糊不明的形态。“潜意识正是人格中的早期部分,也就是在幼儿期间即已被割裂并抛弃的那个部分;这部分人格被埋藏起来,没有随人格的其他部分一同发展,也就是说,它一直是处于压抑状态中的。”按照弗洛伊德的比喻说来,潜意识就像是埋藏在维苏威火山灰烬下的庞贝古城,它不仅是亚平宁半岛的过去,也不停地向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们发出穿越世纪的召唤。    于是,文明伴随着压抑一路走来,压抑又叫人的心理中浮现出各种波澜。作为一名精神病医师的弗洛伊德,从对各种心理疑难的技术性思考开始,逐渐发现梦的重要意义,进而溯流而上,发掘到作为许多心理现象之根源的潜意识。虽然只是“一个”发现,但却为包括心理、文化、社会、艺术、哲学、宗教等诸多领域的诸多问题打开了突破口,一整座恢弘磅礴的精神分析理论大厦拔地而起,由这顶上望去,一条全新的地平线出现在人类面前。不论弗洛伊德奠基并建立的理论大厦在后人的客观而审慎的目光下暴露出了多少瑕疵,任何人都不能不承认费希尔和格林堡所说的话:“弗洛伊德的理论现在已经是我们文化实质的基础部分。”    所以,尽管精神分析已经算不上当今学术思想的主流,尽管弗洛伊德的里程碑早已被心理学研究远远地甩在身后,但译者还是认为,把弗氏那些尚未翻译为中文的著作译介给国内读者,尤其是非心理学专业的普通读者,让人们能够全方位地把握弗氏思想,领略这种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又远未完善的思想在形成过程中的种种试探、推进、迂回,乃至自我推翻的历程,是一件相当有意义的工作。所以,我们把弗洛伊德五大案例中的三种——“小汉斯”、“鼠人”、“狼人”(另外两个分别是“少女杜拉”和“舒雷伯主席”)——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在艰深博大的《引论》、《引论新编》等理论阐述式论著之外,可以从弗洛伊德的分析实践工作入手,更形象地认知他的理论框架、基本原理;而弗洛伊德本人的精巧的思辩、缜密的推理,以及他在面对难题时表现出的坚韧与耐心,也必能让读者在阅读中体会到思维的乐趣、领会思考的技巧。    弗洛伊德的案例写作,在叙述上非常讲究技巧,抽丝剥茧的分析过程得到了原汁原味的呈现,这让我们对既是一门学说,也是一门技艺的精神分析,可以有相当丰满立体的认识。    小汉斯的案例,是由病人小汉斯的父亲在弗洛伊德的指导下完成记录的。这是一起儿童的恐惧症病例。这个病例在精神分析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如弗洛伊德所说,它为幼儿期性欲理论提供了第一个完整的例证。通过病人之父的详尽记叙,以及穿插于记叙过程中的弗洛伊德的精到点评,我们看到一个有些性早熟的小男孩从患上对马的恐惧症到治愈的全部过程,并深入到这个孩子的性心理的方方面面。    从不到四岁时候开始,小汉斯就对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发明了根据阴茎的有无判别有生命物体和无生命物体的方法;他还固执地认为,所有人都有阴茎,而且体型大的人和动物其阴茎也更大。当他的妹妹出生之后,生殖问题更是盘桓在小汉斯的心头,他下意识地对母亲的怀孕和婴儿的出生有了正确的认识,但是父母却用鹳的故事来向他解释生育的问题。处在俄狄浦斯期的小汉斯,本就对母亲有强烈的依恋而对父亲怀有敌意,再加上父亲在性问题上的解释让他疑窦丛生,于是对父亲的敌意越发加强。他想和母亲结合,想和母亲生下孩子,但是又害怕父亲的报复,害怕遭到父亲的阉割,于是焦虑产生,心理症的隐患由此埋下。请注意,弗洛伊德在一开始就向我们提供这样一个阉割威胁的情节:“在他三岁半的时候,他母亲曾看见他把手放在阴茎上。她这样吓唬他:如果你再那样(触碰阴茎),我会叫A医生来把你的小鸡鸡割掉。到时候,看你怎么撒尿?’汉斯:‘那我就用屁股尿。’”由后来的事情看来,阉割正是导致症结的原因,而他的恐惧症,根本说来也正是对阉割的恐惧;不过,这里向汉斯发出威胁的,乃是他所钟爱的母亲,而他的恐惧对象,却明显的是父亲,看来,阉割威胁的源头主要并不是语言,而是一种深刻的心理情结。有一点需要说明,在弗洛伊德较早期的理论中,他所持的观点一直是:焦虑产生于对恋母情结的压抑。根据他后来的修正理论,焦虑实际是一种信号,警告自我阉割危险即将到来;不是压抑产生焦虑,而是焦虑产生压抑。在本文中,弗氏在焦虑成因的问题上多少有些语焉不详,但是毕竟在多处把焦虑的成因明确指向了汉斯的父亲,可见在当时的弗洛伊德心中,焦虑新说的雏形已然形成;本论文发表于1909年,修订版发表于1923年,而焦虑新说的明确提出,却是在1926年的《制止、征候与焦虑》Inhibition,Symptoms,.Anxiety)。由此看来,我们在这里读到的有关汉斯病症成因的论述,也许正是弗氏理论在发展过程中走出的试探性一步。    有一天,汉斯在和母亲一起上街的途中看见一匹拉公共马车的马倒下,并听见那匹马用腿发出响亮的声音。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认为那匹马死了,这让他感到万分恐惧,并从此畏惧马匹和载重马车,甚至不敢走出院门,不敢走上维也纳的车水马龙的街道。与此同时,他又对粪便表现出浓烈兴趣,后来证实,这正是他对生殖的兴趣的延续,因为他早已猜到,婴儿正是如粪便般被排下的。他像所有孩子一样,害怕新生的婴儿从他们身上夺走父母的爱,而这作为粪便的新生婴儿又经由一条曲折的途径和马车扯上了联系:汉斯家对面的海关总署里,时常有载重马车从大门中进出,而那过程在汉斯看来很像是从门里排便。恐惧来自焦虑,焦虑则产生于来自父亲的阉割威胁和来自婴儿的分享母爱的威胁——这也是一种阉割,因为这就意味着他被迫不能完全占有母亲。我们跟随着汉斯父亲的记叙和弗洛伊德的评注,一路探寻小汉斯的心理隐幽。在疾病暴发之后,弗洛伊德和汉斯的父亲选择了为汉斯做部分性启蒙的策略,向汉斯解释关于马的一切都是无稽之谈,母亲和妹妹都没有阴茎。这带来了一段时间的平静,但并没有解决问题。事实上,这也涉及了一种阉割,心智上的阉割,因为汉斯的性理(所有人都有阴茎)遭到了无情的否定,而且无阴茎者的存在更证实了阉割的可能,他的恐惧反倒加剧了。不过,分析毕竟是走在接近真相的道路上,通过对一个个问题的处理,一步一步地引导,汉斯的整个内心世界被大致地发掘出来,坦率而不藏掖的策略最终获得了胜利,通过就生殖问题向汉斯做尽可能开诚布公的解说,萦绕在他心里的疑惑被打消,最后,汉斯做了这样一个梦:水管工给他换了一个新的、更大的阴茎。更换,意味着拆卸,然后重新安上——阉割得到了完美的补偿,于是恐惧症也迎刃而解。他不仅消除了对父亲的恐惧,还通过把祖母安排给父亲的方式,一劳永逸地让这个阉割者放下了手中的刀。在这个小男孩身上,精神分析大获全胜。    如果说小汉斯因其年龄的幼小、经历的单纯而更易被分析,也更适合于对其病史作无所顾忌的记录发表,那么“鼠人”和“狼人”这两个成人案例就因其加倍的错综复杂而难以实现完美的治愈了。所谓鼠人,乃是一个身患强迫性心理症的青年人,深受一些强迫性念头的困扰,以至于无法正常地生活。在这个病例中,我们再次看到了幼儿期性欲,以及由此而来的诸多困扰。病人在性方面相当早熟,并且据弗洛伊德分析,他很可能在幼年因一些与性相关的不当举动而遭到父亲的严厉体罚。他的这些不“道德”举动从此终止,并基本处于被压抑状态;而对于父亲的怨恨与恐惧,则深埋在潜意识中,哪怕是在后来,在他同父亲建立起相当友好的关系之后,仍然在潜意识中纠缠他,导致他在精神和行为上的反常,成为其症结之所在。    “通过对多起强迫性心理症病例的综合考量,我们发现,如同在本病例中看到的一样,爱与恨之间_的对立共存关系其实正是强迫性心理症的一个最常见、最明显,因而也可能是最重要的特征。”“鼠人”案例,作为一个解决得不很圆满的案例,其最大意, 恐怕就在于演示了强迫性心理症的典型结构。因为有这种极端冲突的对立情感,尤其是对于恨意的压抑,病人从很早开始,就深为强迫性念头所困。病人在六岁之前就有了这样一种想法,“认为我的父母对我的思想了如指掌;之所以会这样想,原因就在于:我发觉在阐述自己思想的时候,我本人并没有亲耳听见那些语言”。他想要看见一些女孩的裸体,却总是因这念头而担惊受怕,“我总是感到若是放任自己的类似念头,就会有某些灾难降临。于是我就尽一切可能去防止那类情况的出现”。.而那灾难,通常就是“父亲会死”。他潜意识中对父亲的恶意,使得让父亲死去的念头不断涌现,但是意识中根深蒂固的对父亲的爱又让他对这种念头充满了愧疚。这也是一个因“正性俄狄浦斯情结”而生的病例。二十岁时,病人开始恋爱;他喜欢一位无法生育的女士,却因为经济原因而无力与她结合。在他本人看来,这位女士和他父亲一道,成为了他所最爱的两个人;但在事实上,他对这位女士也如对他父亲一样,充满了爱恨夹杂的矛盾情感。而在他心中,于这两个被他高度关注的对象之间,也形成了矛盾对立的关系。“爱与恨相互压制,于是病人在面对任何行动之时都感到难以决断,当他从内部对这种游移有所感知的时候,怀疑也就应运而生了。这种怀疑在本质上就是对自己的爱情的怀疑,尽管在病人本人看来,他的爱正是最确定不移的事实。怀疑从这个中心扩散开去,扩散到其余每一事物上,其中又以那些最细小、最无关紧要的事情为甚——这乃是移置作用的规律。任何一个怀疑爱情的人,必然也会对其他任何事情心存怀疑,不管是多么琐碎的事情。”    病人的整个生活,就这样陷入了一团乱麻之中。他在军队中听到一种老鼠的酷刑(也即让老鼠钻进受刑人的肛门),于是就认为,这种刑罚会落到那些为他所钟爱的人身上,也即情人和父亲身上。在此,老鼠成为了潜抑的恨的替身,之所以给这个案例命名为“鼠人”,也即是因为其核心症结正是来自于这种潜抑在潜意识中的恨。    强迫性幻想控制了病人的整个精神和生活,叫他表现出一系列怪诞的行为,并充满自责。弗洛伊德说,这都是因为“那些罹患强迫性心理症并深感自责的人们,其实是把源自疾病的情感归结到了错误的源头上。”这是一种移置现象,而这种移置的一大特征就是,它们必然为病人带去某些好处。原来,病人对于自己的情人也并非死心塌地,他一直在情人和另一个富有女子之间犹豫不决;而疾病带给他的好处就是:他的学业无法完成,现实的选择问题也就可以避而不决。于是强迫性心理症导致的结果就是:病人一方面逃避现实,一方面又在潜意识中罗织起一张大网,以老鼠为介质,勾连起金钱、小孩、肛门爱欲、他自己、情人、父亲。将潜意识中的错杂内容澄清之后,病人的症状就消失了。    “狼人”是精神分析史上最有名的一大案例 。因为病情非常复杂,而病人在接受过治疗之后,又曾再度暴露在公众的目光里。这位病人本名塞尔吉尔斯潘克耶夫(Shergius Pankejeff),于1886年出生在乌克兰第聂伯河畔一个富有的家庭,1979年终老于美国。他之所以被称为“狼人”,是因为他在分析中忆起了一个有狼坐在胡桃树上的梦,还画出了梦中的景象。潘克耶夫本人后来也投身到精神分析运动中去,从他的传记来看,弗洛伊德关于“狼人”的记述基本都是真实的,但是弗洛伊德显然并没有完全治好“狼人”的病,这是精神分析发展初期的通病,也是弗洛伊德常为人所诟病的地方。不过,这一案例还是为精神分析的技术和理论提供了极好的演示。    “狼人”十八岁时染上淋病,紧接着就大病一场,健康被彻底破坏。数年之后他找到弗洛伊德,希望得到精神分析的治疗。此时的他已经彻底地失去了自治能力,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通过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发现病人在幼年即曾陷入严重的心理紊乱状态,最初表现为焦虑性歇斯底里症,后来则转变为强迫性心理症。这篇论文中的记叙和分析对象,也就仅止于病人的幼儿期心理症,而不包括他成年后的心理疾病。    这个案例牵涉极广,复杂程度极高,虽然患病时的病人也和小汉斯一样处在四五岁阶段,但是因为在叙述时病人已经成年,多年的困扰和反思纠缠一起,让整个情况变得暖昧难明。在这里,弗洛伊德由一个恐怖而真实的狼之梦开始,逐渐挖掘到病人的许多经历和心理。家族的精神病史、母亲的怅惘以及她与孩子们的疏远、对保姆的依恋、与姐姐的竞争以及姐姐对他的引诱、黄条纹的燕尾蝶、对毛虫和甲虫的恐惧、性格的骤然转变,还有关于宗教的强迫性心理症,种种不明究竟的现象纷至沓来,千丝万缕,难觅头绪。在此,弗洛伊德显示了对分析工作的高超驾驭技巧,面对扑面而来的各种难题,他的应对方法是“擒贼先擒王”,他由那个关于狼的梦入手,拨开水面上的乱流,一头扎进病人心理的更深处,把握到其记忆所不及的“史前史”中的问题关键:原初意象。    弗洛伊德通过与病人的交流讨论,拟构了这样一个原初意象:病人在一岁半左右的时候曾经观察到父母的背侧性交,并把这个印象深埋在潜意识中。原初意象经过姐姐的引诱,再加上阉割威胁和对父爱的希求,最终让病人的心理中发展出同性恋式的受虐倾向。为了安抚他那反常的精神,其母把宗教引介给了他,她的目的达到了,但却又带来了新的问题:强迫性神经症接踵而至。    在这里,也和“鼠人”案例一样,我们又遇到了对父亲的矛盾情感,并且也遭遇强迫性的渎神念头,以及其他一系列次要症状,而这些,据弗洛伊德说,都是“不折不扣的妥协结果”。病人的病情经历了多次起伏,最终于十岁时自动痊愈,而直接的原因就是,一名德国家庭教师为他提供了新的、更和蔼的父亲形象。随着他心中对父亲和宗教的依赖坍塌,他的病态心理在“新父亲”的指引下得到升华,疾病症状也在几片余波之后逐渐消失,其心理症的幼儿期部分在此告一段落。    在这个案例中,问题的关键就是“原初意象”,由此入手,病人的幼儿期心理症、阉割情结,以及肛门爱欲,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不过,原初意象本身究竟是真实见闻还是退行幻想,这始终还是一个需要存疑的地方。弗洛伊德精辟地指出,尽管存在上述悬而未决的疑虑,所谓原初意象的心理影响力始终是确凿无疑的,他说:“在心理症形成之初,那些来自童年的影响力的存在就已经被感知到了,因为它们的干涉在决定个体是否,以及将在何时败给现实生活的问题上,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至于究竟是原初意象还是原初幻想,反倒不那么重要了。    除开这三个案例之外,本书还收录了弗洛伊德的一篇论文《论精神分析中常见的几种性格类型》,在这篇文章中,他不再援引真实案例,而改以文学中的虚构人物和情节为媒介,阐释了从精神分析视角看到的“与众不同”的人、倒在成功临近时的人、带着负罪感犯罪的人等诸种性格典型。    弗洛伊德的案例写作,“为人们打开了一扇窗,由此,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将精神分析学所涉及的诸多问题和结论收入眼中,并展开讨论。”弗洛伊德首先是一名医生,而非哲学家,他的学说本是源自于为病人解脱苦恼的实际考虑,所以难免会出现脚疼医脚、头痛医头的情况,留下急功近利、思虑不周的破绽。但是无论如何,他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刺激了人们的思维,带来了激烈的讨论;通过他的努力,我们又在“认识你自己”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这实在就是伟大的成就了。    译者水平有限,于心理学更不过是门外揣摩,错漏之处难免,希望读者谅解,并不吝赐教。

内容概要

作者:(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译者:李韵

书籍目录

对一名五岁男童的恐惧症的分析报告(“小汉斯”)1.引言2.病史与分析3.评述4.后记关于一例强迫性心理症的备忘录(“鼠人”)1.病史记录2.理论概要幼儿期心理症之一例的病史(“狼入”)1.介绍2.背景介绍和病史综述3.引诱及其直接后果4.梦和原初意象狼人的故事5.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6.强迫性心理症7.肛门爱及阉割情结8.得自童年早期的一些补充材料——最终的解决9.概要重达以及部分问题论精神分析中常见的几种性格类型1.与众不同的人2.倒在成功临近时的人3.带着负罪感犯罪的人

编辑推荐

“狼人”十八岁时染上淋病,紧接着就大病一场,健康被彻底破坏。数年之后他找到弗洛伊德,希望得到精神分析的治疗。此时的他已经彻底地失去了自治能力,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通过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发现病人在幼年即曾陷入严重的心理紊乱状态,最初表现为焦虑性歇斯底里症,后来则转变为强迫性心理症。这篇论文中的记叙和分析对象,也就仅止于病人的幼儿期心理症。而不包括他成年后的心理疾病。    这个案例牵涉极广,复杂程度极高,虽然患病时的病人也和小汉斯一样处在四五岁阶段,但是因为在叙述时病人已经成年,多年的困扰和反思纠缠一起,让整个情况变得暖昧难明。在这里,弗洛伊德由一个恐怖而真实的狼之梦开始,逐渐挖掘到病人的许多经历……    纠结是什么情况导致,病人又经历过什么呢?请看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专著的《狼人的故事(弗洛伊德心理治疗案例三种)》。

作者简介

弗洛伊德的案例分析著作主要有七篇,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国“ 文青”人手一册的《少女杜拉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至于其他案例,一直没能译介过来。本书收的《狼人的故事》、《鼠人的故事》和《小汉斯的故事》三篇就是首次在内地出版(台湾去年出版了不同的译本)。这些案例涉及的患者包括从神经官能症到精神分裂症的多类病人,其症状在普通人看来也是相当奇特的。比如《鼠人的故事》的主人公,就经常感觉到老鼠从他的肛门钻了进去,因此痛苦不堪。弗洛伊德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展现出非同寻常的洞察力,他对精神分析的深刻理解也是我们取之不尽的思想资源。

图书封面


 狼人的故事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在霎哈嘉瑜伽,我们认为基本上有三类人,有些人倾向左边,有些人倾向右边。左边是我们的欲望,这些欲望不论能否实现,都进入我们的潜意识,然后进入集体潜意识。左边掌管我们的心理,左脉从第一个轮穴开始,向上经过视神经交叉,在右边脑袋形成我们的思想积集,在心理学上叫「超我」。最底下的那个轮穴滋养我们的盘骨神经,照顾我们的排泄功能和性功能。我们对性要有健康的想法,因为左脉从第一轮穴开始。佛洛依德把一切都颠倒过来,他不教人有良好的性观念,保护掌管纯真的这个轮穴,却教人完全相反的事情。佛洛依德把一切都归咎于性,好像人类除了性之外,便没有其他事情。同时他自创一套理论,说人人都有恋母情结,他把整套理论建筑在这种变态心理之上。于是人们认为自由性爱,便是自由的体现。在西方,甚至没有人批评他,佛洛依德在人们心目中比基督更重要,因此现在便出现爱滋病、梅毒等。现在各种的性病,有六成在美国出现。这些病都与性器官有关,性器官又被称为私处,但人们没有真正明白其意义”。    ————霎哈嘉瑜伽创始人锡.玛塔吉
  •     大家买书要小心啊~~一定要看清楚啊……为什么我人品这么不好啊总买到缺页的书~~~……内容还是不错的~~~

精彩短评 (总计82条)

  •     我喜欢这样的书,以案例的形式来描写,生动形象而且易懂!!
  •     大师啊 能不给5星吗 只是这样的内容肃然是实践的 但是总归像还未完全进化的人类 有点晦涩 其中的精神分析有点太过于深入 除了他 还会有第二个人如此运用吗
  •     哈哈哈
  •     一知半解
  •     不用太多华丽的词藻,好书一本。
  •     有点意思~
  •     后面分析文学作品的部分比较有意思,前面的口味有点重。。。
  •     …翻译要加油啊
  •     只能说很一般
  •     弗洛伊德也不是想的那么恐怖。很公允的分析方法,好歹病人信赖他。
  •     很经典的案例,但是太专业了
  •     通过三个不同案例详细地诠释了弗洛伊德自己的理论非常不错,十分有助于理解弗洛伊德的理论。
  •     理论没看的时候看案例就会觉得很头疼
  •     精神分析的病例都很好看,也可以同时分析自己很神奇!!!
  •     只不过邮来的书封面有点微脏╮(╯▽╰)╭嫌麻烦所以没退。。
  •     弗洛伊德的脑袋里装的是什么呢?
  •     不多说,精神分析学的人必看之书
  •     阳具是我们的玩物
  •     翻译很流畅
  •     还不错。只是翻译看的人很头疼。
  •     并不适合门外汉或者仅是兴趣使然的读者。因为是观察记录为主,所以把小汉斯的故事放在第一个很容易让读者产生疲劳枯燥感。这是佛洛依德早期的手稿记录,很多理论都还不完善,再加上翻译的很绕口,专业术语多,趣味性其实多多少少都被削弱了。
  •     专业学心理学的可以读一读。以故事发展为主干,以解说为血肉的构架还是很不错的。但是我还是失去兴趣了。
  •     书的印刷很好,读起来比较舒服,只是内容和我想的有点差距,不过还好,我还没读完,希望下面的案例可以吸引我,给个好评吧!
  •     是我把小孩儿想得太简单了,还是Freud想得太复杂了?只看了第一个故事就没有兴趣看下去了。Freud的思想确实好,但我还是觉得这本书编写得太过繁复了。对于一个没有什么心理学基础的人来讲,有些乏味。
  •     从故事性入手了解心理解析,还是不错的一个思路,这本书不错,值得读读
  •     这个书翻译的不是很好,读下来有很多晦涩难懂的地方。
  •     个人觉得荣格比佛洛依德靠谱...
  •     …… 没意思……
  •     汉斯攻击父亲,又立刻亲吻那被他攻击的地方。
  •     不成功的案例,更多的主观臆想
  •     适合对心理学很感兴趣尤其是喜欢佛洛依德的读者翻译的水平差点
  •     一直想看一些心理方面的书,藉此更了解自己!!还不错吧
  •     可能是因人而异,我觉得不是太懂,不知你们读了这本书感觉如何?
  •     前期知识储备不足 粗读而已
  •     很厉害的分析!
  •     看原版的应该会更好。
  •     世界真奇妙,中国不让教。╮(╯▽╰)╭
  •     以往收到的书各方面都非常好,书本身和包装都很细致,这次却让我有点失望,书的质量还行,但是书皮看上去就是在角落里放了很久,特别脏,好在用橡皮能擦干净,感觉像是二手书,不过由于不影响阅读,决定留下它,希望以后再买书时不会发生这样的事
  •     翻得太恶心
  •     什么啊。。看这本书真是累死了。。我放弃了。。还不如好好写论文。。
  •     虽然觉得看作者的分析过程中认为某种状态是自己的想法很矫情,却也为很多想法找到一种答案。强迫症是很有趣的一种状态,这里面也有很多解析得我心。
  •     李韵翻译得很好,虽然译者谦虚地说自己于心理学是门外汉。但是外语好,脑子清楚。
  •     当当的书果然不错,速度也挺快,值了!
  •     书的质量好,价格适中.
  •     行文大体不错 只是一些关键术语的翻译是硬伤……
  •     弗洛伊德最经典的案例,值得一读。
  •     赞同这样寻找动机寻找原因的思维,也许我们本身就是这样混沌不堪却又富有逻辑性。跟弗洛伊德强烈的精神共鸣
  •     谢谢亚马逊,我觉得这样的书我更爱,没有实际案例我也不是很懂啊,但是现在醍醐灌顶
  •     外国咨询师必读的三大案例这书都有收录,可读性与知识性都很强的读物。。。
  •     感觉他本身就是个精神病分析太过。。。形容不出来。
  •     看了这本书,我感到很受启发,似乎自己更加理解自己的一些感受了。
  •     真实的病例及分析。带来不少新颖的想法。
  •     不错不错,需要的,有用的就是好的
  •     这本书不好,简直看不懂。
  •     看了受益匪浅 不过得耐心的看 有点枯燥
  •     较专业也较枯燥。书中的案例也要花很多精力去理解。
  •     简言之,童年所听所看具有决定一生性格乃至三观的作用!
  •     学习精神分析必修。
  •     老弗实在是强人。
  •     他是个精神分析师,他写文字时很认真,也相当的会去考虑读者的感受。我是想收藏这本书的。书里涉及的精神,或者说事件的伸张,似乎能触及我的思想。
  •     翻译很晦涩。#神棍系列
  •     印刷精美,物流迅速,值得推荐………………………………
  •     借了,还没有看,哈哈
  •     虽然感觉弗洛伊德有点忽悠人的意思,但好多案例套用他的理论确实能解释
  •     很不错哈,我喜欢
  •     很好的一本心理学著作。推荐。
  •     买来之后翻了几页,就放那了一直没看。
  •     这本书的封面不错,很喜欢。。
  •     2个月前看的吧,里面收录弗洛伊德著名7篇精神分析案例中的3篇,我只看了其中一篇,其他的2篇草草的看了几眼(没时间),这些病人的症状,比科幻还要科幻,
  •     这本书对一般读者来讲不太好懂,而且也不容易接受其中的一些观念,但是不可否认,弗洛伊德的思想观念确实是心里分析的一大创新,这本书就是运用上的事例,对于那些对心理学感兴趣并且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说,它一定是本难得的好书,但可惜我不是以上那些人,虽然勉强看完,但很艰难,如果想接触这方面的入门级的人,还是等有一定知识积累再说吧~
  •     扫了一遍。细读了第一个案例。为什么有种莫名的鬼魅感呢...@@
  •     ……
  •     从英文转译的,不太好
  •     翻译有点晦涩...毕竟是这类的书
  •     书有点硬,,读起来 很累。。
  •     感悟不是很深
  •     之前看过 所以买了
  •     大一时候看完了老弗的全部作品,这么多年早内化了,琢磨着是不是应该重新再看一遍。老弗,没啥可说的,他是我的独一无二。
  •     个人感觉内容比较浅显。对于初次接触到这类内容的读者来说应该还是比较容易懂的。
  •     以故事的形式践行着弗氏的理论
  •     翻译得奇差,我只是对照着SE看了关于Nachträglichkeit 的部分就已经错误百出。这压根不是译者从德文翻还是英文翻的问题,英文标准版绝对是足够理解的,问题是连英文版也没读明白
  •     2011.10.12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