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之匙》书评

出版日期:2016-3
ISBN:9787535675166
作者:三谷龙二

掌心掬水——木与艺的岁月静好

三谷龙二,这位“松本工艺祭”的发起者(后来又担任“濑户内生活工艺祭”的总体指导)十年前的一部作品,放在今天端详,居然深深地难倒了我。作为知名的木艺家、木工设计师,他没有在精巧繁复的“艺”之一字上盘旋,反而提倡将木制器皿作为日常餐具,使用。注意,是使用。这样的走向似乎完全与惯常的对“艺”的端详和欣赏背道而驰。是刻意要将艺术拉下神坛吗?我在想。沿着《木之匙》的娓娓道来一路走去,仿佛踏入了满地木屑的清香,在暗暗的斜阳中,一位匠人心无旁骛地细细打磨手中的木头,疏影无声,木质有灵。一帧帧图片、一段段文字,明明素朴简单,却又偏生滋味绵长。合上书,满足地叹口气,心底尽是享受,可就那么说不清道不明,这样的阅读体验着实难住了我。很难用一个标题概括这本书,虽然写下了一行字。如作者所言,木与书、文字尽管相似,但在日日反复的刻木涂漆的日子里,人会感觉语言离自己很遥远。与木艺相伴的日子,静谧、安详,如此简单,直抵内心。语言作为意识的衍生物,在这样直接的身心联结中,已属多余。将视角从“制作者”转向“使用者”的造物方式,称为生活工艺。也就是说,将工艺转变为生活的内容,而不是仅仅在打量的层面与人们相隔,由奢侈的鉴赏物走向日常的使用物,其中蕴含的意味着实令人深思。对物质的追求由华美丰盛转为简约单纯,同时,又将日常平凡焕发奇妙新奇。由繁入简、由简入繁,双重的转换之间,将生活、艺术尽数涂上了哲学的意味。但在作者的笔下,却又那么云淡风轻,尽得风流。文如其人,热爱木头的人,大约就有着如此类似于木头的味道。“所谓的日常生活,本身就是超现实的东西。”十几年在木头工坊里浸泡的人,自然会有这样的敏锐感受。对叉子的凝神细观、对阳光落在器物上的惊喜发现;将工坊里剩余的废弃木材和捡来的无用之物重新搭配组合、抛开一切用途和功能将形态纯粹而美好的东西一点点收集;雕塑是为了修正自己道路的同时不迷失自我地活着;以单纯的形式呈现重要的事物,思考事物让自己与他们的关系由亲密回归陌生,凡此种种,在木与艺的行动的身后,有着三谷龙二先生同样返璞归真的思考。“以掌心掬水,手掌的姿势就是器物的原型。”一个人对器物花去的时间、精力,与器物相处的心情、态度,也就慢慢沉淀成了一个人的生活形态。向阳有向阳的舒适,幽暗有幽暗的思考。随心就形,自在澄澈。三谷龙二先生写下的就是他做的,他做的就是他想的——“或许,我只是想和树木们一起站在迎面吹拂的风中罢了。”

木器中的艺术与生活

《木之匙》,这是三谷龙二先生所写的一部散文集,这本书的装帧跟内容的贴合度非常高,书中刊登的图里很多都是作者自己手作的木质餐具,还有一些其他的手工艺品,书所采 用的纸质非常适合用来体现木器的色泽,整体看来具有一种简洁而宁静的美感。作为一本图文并茂的散文集,做到了内容和形式上高度的契合。三谷先生所写的散文和他所做的木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具有一种抽象而直接的审美乐趣。他的语言非常简明,不华丽不拖沓,没有一般散文冗长而言之无物的毛病,他脉络清晰的讲述着自己所做的艺术品,感受细腻,细节具体。书中有一张图,上面是三个涂上了黑漆的容器,他在底下写着——“樱木、黒木、胡桃木——不同的木材,即使被涂上相同的黑漆,呈现出的表情也各不相同。”不光是一种手艺人的审慎和细致,在三谷先生的文章里,还能看到的他对待人生的方式。理想的工作大概就是这样,会跟生活浑然一体。他所做的很多木质餐具,都会跟生活里的某个细节牵扯到一起。因为父亲的手不方便拿金属叉子,便动手制作木质的意大利面叉,仔细的挑选木材之后做成了一把各方面都非常出色的木头叉子。三谷先生谈到这件事所说的是:“所谓‘造物’,就是在各种生活经验的积累下,从中选出最佳答案。”物的诞生在他这里不只是一份匠心,更是一种善于发现和创新的生活态度。对于不同种类的艺术,他都有着清晰的思考,木质的餐具不能做得太复杂贵重,因为“生活用品的意义在于日常的使用,若偏离日常,就不再是实用品了。”他追求的是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的餐具,曾经去看过一次三谷先生的展览,他所制作的木器放在空间中展示的时候,既抽象又日常。抽象的是它的形态,极简,连一个多余的棱角都不会用上;日常的是它所具有的功能,面对着那些木质餐具就能想象到使用它们时的场景,带着极强的生活气息,没有过分的打磨,仿佛多使用它几次,就会带上家中食物特有的香气。正如三谷先生所说:“以单纯的形式呈现重要的事物。”这些木质餐具完美的诠释了他的艺术观,让物品回归到一种纯粹的本质,但又脱离日常生活。谈到自己除了制作木器之外第二个爱好——雕塑时,他说到那是“为了我自己”而做的事情。即使对于自己的工作非常喜爱,也总要一些与自己独处的时光。抛开一切关于他人或是实际生活的考虑,自在拥有闲暇的时光,去做或许没有任何实际价值,但能靠近自己本心的事情,可能就会发现一个崭新的世界。三谷先生在散文中所展现出的,是简单生活中的审美趣味,澄澈而直击人心。艺术与生活,在他的讲述中如水乳交融一般,共同构成了他所做的俭朴而具有抽象美感的木器。引起人注意的不光是他独到的匠心,还有对于生活的审慎。既关注到了生活的琐碎,也关注到了生活里的哲学。“前所未有般去观察那些稀松平常的事物,这才是艺术。”——这是我从这本“像厨房抽屉中的汤匙般真实”的散文集中所收获到的最大感悟。生活或许有边界,但“造物”就是在恒常的生活中发掘出更多种的可能。

这样的节奏让我觉得很惬意

相同的食物用不同的器物盛放,食物的味道会发生变化。好像很玄,也有些搞笑,但我能体会到这种微妙的不同,其实不在食物本身,而是在于自己心手感官的神奇变化,从我们最原始需求到达让它从具象变为抽象感性的过程—— “恒常不变的生活,恒常不变的身体——这些不变的限制,反而为物的诞生提供了最可靠的缘由“ 。这就是生活工艺的乐趣与魅力所在,于此就是木器餐具的格调和底蕴了。它让日常生活有了细微的小幸福,慢慢叠加,融入进我们每一天的用餐,或许,在我们不经意间敏感觉察到它的时候,会有那种习以为常却是陌生的感觉,就像是从小就识的一些汉字一样,当你用心去打量它,太熟悉了却又似是第一次与它相识,而它却已是默默地一直伴着你。也让这些岁月像冬日午后的阳光一样温暖。读到这本从日本引进的木艺大师三谷龙二的散文集子非常愉快,大师让技艺与散文的结合相得益彰,谈到制作木器和漆器,尽可能保留最原始的木质感,刻刀的痕迹,再聊与之相处和谐的道理,二章一转,写制作木器半生的自然环境,日暮时光的栈板露台,冬日北海道回归森林,寻求本真与内心的自在,探寻生命的形态,这里也让我想到了”禅“与之有很多的共通之处。其中的那种平静舒缓是给我带来最大安宁与享受。三章衍生到艺术,并非实用,却是物的完美价值体现,也是三谷潜心所希望表达的,时间洗礼着一切,自然的规律,三谷懂得其中的秘密。书中阐述的不仅是生活工艺与我们之间的联系,更是三谷的生活态度,那种自然而然的,与天地相连的发自内心的感觉,这是一种能量场,很有感染力,也让我觉得非常的可贵。里面有很多句子蕴意深刻,饱满哲理,在第三部分的片段中有这样写道,脑洞非常有趣:片段:所谓“物品”很不可思议。最初它们以用具的身份进入我们的生活,却终有一天会被我们抛弃、遗忘。但是,一旦卸下物品身上理所当然且有用的”功能“时,轻装上阵的它们反而展露了物质最纯粹的表情。当物品从制作时被赋予的意义和目的中获得解放,便能以纯粹物质的模样存在于世,无意义而又抽象,犹如宇宙中的一个个片段。这样的”物品“缓缓解开了悠远记忆的线索,莫名地将一种澄清清透的情感注入我们的心底。这段话颇为童趣,我想是因为在他的心里一直还为他童年捡的那些没用的小玩意留了一个位置,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它们陪伴的情感注入在他的内心深处,没有意义的纯粹在他看来是弥足珍贵,从未抹去,激发着灵感,保留着纯真。这种敬畏与真挚成就了他的匠心木器,也传递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木之匙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