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道教与世俗礼仪互动研究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7-1
ISBN:9787516126684
作者:吴羽
页数:221页

内容概要

吴羽
1975年生,河南省卫辉市人。1997-2007年在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学习,先后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07年至今供职于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0-2013年兼在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致力于唐宋礼仪与道教研究,近来亦关注方术与时间观念问题。

书籍目录

引子
第一章 宋代国家的礼制宫观:道教与国家礼制互动的空间
第一节 晚唐两宋的十神太一信仰与国家礼仪
第二节 玉清昭应宫与宋代礼仪
第三节 南宋临安璇玑观的殿廊神像与礼仪
第二章 道教徒的身份定位与礼仪调适
第一节 中古道教事师之礼与事俗之礼窥略
第二节 《唐律疏议》所见世俗礼制对道观的规整
第三节 《赵思礼常阳天尊造像》所见山西景云观道士的等级结构——兼论晋唐天师道的变迁
第三章 图像与形象:道教与世俗礼制的隐性对话
第一节 文献所载唐宋时代“朝元图”考略
第二节 传武宗元《朝元仙仗图》主神组合考释——兼论其与唐宋道观殿堂壁画的关联
第三节 《三才定位图》考论
第四节 唐宋世俗人士穿着道服考
总结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礼占据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位置,道教对中古以降的中国亦有极深的影响。故而,礼与道教之间的互动是考察中国文明建构与演变的重要线索之一。《唐宋道教与世俗礼仪互动研究》力图通过若干个案,探究唐宋时期道教与世俗礼仪互动的历史细部,希望从中能看到主流意识形态如何看待、作用、体现于与之相异的人群、领域及思维;也希望能一窥特殊或一般的人群如何在身份制社会里如何努力展开自己的超越性思维,寻找自己的理想并将之尽可能地扩展到本身之外;更希望从一个侧面呈现世俗礼仪、宗教、信仰、法律诸文明要素在唐宋社会与文化持续演进过程中波澜壮阔的整合之路。


 唐宋道教与世俗礼仪互动研究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如果去太原在纯阳宫现场看到常阳天尊像,那么基本就不会有当阳、常阳之论。当阳是标示向南主座方位的,但此像只有一个主尊,不必用当阳标记,故而当阳于此不可解,当作常阳。此处得的教训是只看题记拓片是完全不够的,还是要结合造像本身才行。
  •     本书第二章第三节为《<赵思礼常阳天尊造像>所见山西景云观道士的等级结构——兼论晋唐天师道的变迁》(第142-160页)。文章所讨论的这件造像现存山西。拓片照片初见山西博物馆1961年发表于《文物》的《唐开元七年石雕天尊像》。录文和研究有侯毅1991年发表于《文物》的《唐代道教石造像常阳天尊》。该文据铭文如下一段,将此造像定名为“常阳天尊”:“观主赵礼上为开元神武皇帝皇后,下为七祖三师、见存家眷及一切群生,敬造常阳天尊像一铺。”侯毅和吴羽都发现了“常阳天尊”不太好解释,因为这个名称根本就不见于道经之中。这样两位学者都去解释“常阳”,例如吴羽就罗列了:常阳是一座神山……或道教女神……或北斗九星……或一个仙宫,等等含义。然后认为这应该是指仙宫,并认为这个既不是六朝传统也不是唐代主流的常阳天尊像,体现了地方化的特色。其实,这是一个人为造成的伪问题。因为铭文那四个字根本就不是“常阳天尊”,而是“当阳天尊”。铭文中“當”字作草写,与”常“近似而误。当阳天尊不是天尊名,而是指造像正面阳龛的天尊像。道教造像铭中有没有其他例子没有注意,但在佛教造像铭中非常常见,例如“当阳像主”、“当阳佛主”、“当阳大象主”一类的称号特别多。所以……呵呵……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十神太一部分最精彩,图像部分稍有些欠缺。
  •     书末“总结”很有意思。毕竟很少见到中国学者在总结里会反思自己的研究路径是否成立,而不是努力维护、拔高自己的成果。可惜作者没说太多,不过足以让人期待作者之后的研究。
  •     感觉作者的行文思路不是很清晰,不过考证还可以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