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英雄》书评

出版日期:2015-8-1
ISBN:9787511282784
作者:卡罗尔•S•皮尔森
页数:356页

《内在英雄》:做好自己就是英雄

首先想说这本书我真的看了很久,可能我的知识实在浅薄,看不懂啊。前后翻了好几遍才大概理解作者想表达什么。在这本书里,人被分成了六大类:孤儿、流浪者、战士、利他主义者、天真者以及魔法者。孤儿大概就是一些遭遇过背叛、抛弃、沦为牺牲品、曾经自暴自弃的人。对于这些人,需要的是关爱。如果发现自己是此类人,那么可以选择独处或是向别人倾诉自己的感受。可以肆无忌惮地大哭,可以象征性地沐浴掉一切阴霾,可以放开怀大吃大喝……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只要让自己相信自己是是安全的,是沐浴在关爱之中的。看到这里,这本书的五分之一已经被我看完了。接下去的部分就如同孤儿部分一样介绍各种原型,并且知道如何帮助这些原型。最后部分,作者教了如何去激活这些原型。做了书最前面的自测,我把自己归类为天真者。不要觉得这个名字听起来是最梦幻的,那你就too young too simple了。天真者容易用自己想象中的标准去看待世界,但是这个世界又是现实的,甚至赤裸裸的,于是天真者无可避免地就会觉得受到伤害,一颗玻璃心碎的四分五裂。这个时候,软弱一点的就会自怨自艾,躲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愿出来。那天真者应该怎么做呢?请抛开“应该”这个词,生活不是我们认为的“应该”怎么样,无论我们怎么看待,它一直就是那样的一个存在。遇到挫折、痛苦之后,我们要做的是接受它,而不是反复辩驳“不应该是这样的”。接受痛苦,允许它走进自己的生活,感受它,才能从痛苦中学会成长。文中是这样指导天真者的:第一步是每天尽可能多花时间欣赏自己拥有的一切,感谢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第二步是遇到困难时,肯定地说出自己的期望,坚持自己期待的结果;第三步是要信赖自己内心的向导,始终向它敞开心扉;最后要记录下自己的梦,把它们当成潜意识寄给自己的信。这样可以使自己时刻关注自身的潜意识,注意到被错过或遗漏的人或事。在我看来这本书比较适合心理工作者阅读,借助这本书可以分析出自己所面对的人是怎样一种角色,并且通过哪些方式可以帮助这些人。对于我们普通人,本书看起来可能有点乏味,真正能够读完并且按照书中的作法一一分析提升自己的人估计不多。当然本书有一个让我喜欢的地方在于章节开头会有插画以及配上一段文字,插画和文字都很能打动人心。比如在天真者这一部分前面的那段话是这样说的:如果我们选择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我们已经拥有的一切,并且让生活中积极的事件和环境引起自己的共鸣,我们就会突然之间变得更加快乐、幸福。我一直信奉这样一句话:时势造英雄。战争时期是很容易制造英雄的,那么在和平时期怎样做内心的英雄呢?孤儿也好,天真者也好,魔法师也好,只要能克服性格中的缺陷,发挥性格中的长处,那就是自己的内在英雄。

粗浅读一遍,随便说两句——评《内在英雄》

虽然每次阅读这种引经据典、废话偏多的人生导师类书籍都难免有“纸上谈兵”的感觉,但不得不说要客观判断这本需要理论结合自身的书的价值,走马观花地浏览是肯定不行的。恐怕用心看个两遍,观察一段时间到底有没有疗效,才好说个子午卯酉。因此,为了赶评论而匆匆读过一遍的我说的这些,真的仅能做有限的参考了。本书将人的性格分为战士、流浪者、孤儿、魔法师、利他主义者、天真者,六种。而作者在书的最后针对其另一本《影响你生命的12原型》写到:“曾经向我询问这两本书(《内》和《影》)所描述的诸多原型之间的关系。有些原型的名称之间还略微有些差别。心理原型并不像实际的物质一样,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其定性,然后名命名。由于故事背景不同,加上个人差异,即使在本质上相同,其最终的表现形式也可能会有所不同。”算是对为什么一会儿6种,一会儿又12种做了解释。并在最后说明,《内》更适合年轻读者阅读。其实初翻这本书,我就联想到了“九型人格”理论,觉得这两种理论,多少是会有些相近的。因为本人不专业,在这方面不多做评论。6种人格类型被冠以“英雄”相称,其实和英雄当然是没什么关系的。或者是作为噱头,或是这种称谓对读者阅读过程中会产生积极地心理暗示。有点不能忍的是,和“英雄”相配套的,书中一些例子竟然是引用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故事-_-|||用古人杜撰的神怪故事作为现实理论的佐证,到底有多少说服力呢?未免可笑。书的最前附了一张折叠的“皮尔森心理原型测试”,这个测试在最后又更为全面的重复了一遍,我对这样的安排不明觉厉。或者希望读者先通过测试知晓人格倾向然后有针对性的阅读。但我个人认为,如果有耐心,还是通读一遍再做测试来的要好一些。一是早知道人格类型会在阅读中下意识/主动忽略其他类型的部分,其实每个人都多少占有所有人格的一些部分,只关注主要人格的部分是无法相对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再就是,读过本书后会对所有人格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再通过测试审视自己,可以从更为客观的角度去判断自己的主人格。这个人格测试的准确性我还是有点怀疑。我有两种人格的得分同为最高,因此对自己应该所属的阵营有点挠头。毕竟这是自己人格倾向的判断,出现这样的结果我还是没法不介意的,自己不要是人格分裂就好了……全书分两个部分。测试之后的第一部分是分六节有针对性地将6种人格从心理角度做了说明和梳理。说直白一点,就是:“你这种个性有这样、这样、这样的优缺点。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在分析问题后,第二部分侧是解决问题。通过举例、说教以及一些练习方法来试图开导你,让你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想开一点。这一部分当然是全书的重点,但比较惭愧的是我还在消化中,并且打算再读至少一遍才能有个结论。没办法在这里多说了。最后提一下插画。出版方找的这个插画师的风格与本书内容完全不搭,水平也十分有限。并对插画家是否知晓苹果是怎么长在树上的表示怀疑。整体感觉本书没有前言所述那么牛。嗯,这是当然的。

踏上英雄之旅

最近一直在看英雄影片,看见里面的英雄都好羡慕,要么无视牛顿定律在空中打斗,要么天才头脑收集情报神速,再不济的也会驱逐外星人保卫地球,所以我看了看什么都不会的自己,垂头丧气的想:该怎样才能成为英雄呢?神话故事里或者以前的英雄都是与恶龙或邪恶作斗争,前者不太现实,后者在现实中不容易发生,那么,怎样的才算真正的英雄呢?当今和平的社会制度下,很多人都不愿意跟英雄扯上关系,因为英雄就意味着苦难、艰难,意味着要格格不入,于是很多人借着逃避现实去解决问题,但往往这样的解决方式改变不了任何事,反而会使事情变得更糟糕。当我看到内在英雄这本书时,脑海里浮现一句话:丰富自己的内在,成为自己的英雄!改变自己,改变一生!是啊,《内在英雄》就是这样的一本书,它将我们的原型分为六种:孤儿、流浪者、战士、天真者、利他主义者以及魔法师。通过书本前面以及后面的测试我们可以找到主导自己的原型,并且以此为导向,掌控内心,成为自己的英雄!英雄主义并不是要求你成为一个怎样伟大或厉害的人物,英雄主义所代表的是无论多么卑微的人都能在自己所能做到的范围内做好自己,做好眼前的事,不望着困难抱怨有人能出面拯救自己,而是直接迎接挑战,战胜苦难。话虽如此,现在这个社会上,很多人随波逐流,甘于平庸,每日在内心里麻痹自己,不敢追求自己的所爱所好,甚至不了解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是什么,只是每日守着安全感过日子,却不知道,安全感这种东西其实是根本不存在的,只有把自己磨砺得更加坚强才能变得更强大,才能应对未来的种种不可知的变故。《内在英雄》所告诉大家的并不是仅仅是英雄的含义,还有如何成为自己的英雄,踏上人生之旅,找到自我的宝藏,得到人生中最重要的财富——快乐,只有做真正的自己才会快乐,而只有快乐才是检验你是否适合哪种原型的关键。值得一提的是,这六种原型并不是仅仅代表六种人,一种或多种原型会在一个人身上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出现,比如天真者和孤儿原型会出现在童年时期,流浪者原型一般出现在青少年时期以及中年转型期,这两个都是寻找自我的关键时期,而在最初进入家庭和职场中,懂得承担责任的时候,我们的生活会受到战士和利他主义者原型的影响。如果在中年以前没有出现魔法师和回归的天真者原型,那么它们将会在中年以及人生后期出现。这两种原型会帮助我们理解自己精神和灵魂之间的事物,让我们觉得人生不再那么乏味无趣。这本书着重通过展示他人以及作者自己本身的案例,旨在告诉我们:无论是谁,都拥有着这六种原型,也就是说无论谁都可以通过掌握六种原型的方法,了解自我的积极面,掌控自己的内心,找到真正的自我,在现实和精神方面保持平衡,有意识的生活,并掌握自己内新的力量,踏上英雄之旅!

做自己的英雄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在这个喧嚣浮躁但和平的时代,偶尔有英雄出现,扮演的也是平凡生活里的角色,如拯救人于水火之中,那些曾力挽狂澜,能够改变历史的英雄们难再现。忙忙碌碌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呼唤英雄,渴望英雄的救赎,但真正的英雄却很难招之即来。美国原型心理学家卡罗尔·S·皮尔森的《内在英雄》却呼吁我们摒弃这种过时的,传统意义上的依赖性英雄主义,即不要等待他人的救赎,而是自我拯救,做自己的英雄。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英雄所不同的是,卡罗尔·S·皮尔森为我们重新定义了英雄的含义:真正的英雄指的是那些哪怕卑微也会严肃对待自我、做好自己的人。有了这样一番新的英雄论述,对个人来说,英雄不再只是高高在上、远在天边,过着跌宕起伏的戏剧性生活的人,而可以是我们芸芸众生中的每个人。英雄的可实现性,给了个人极大的希望。如何追逐并实现个人的英雄梦,就需要我们敢于向未知踏出脚步,勇敢战胜不确定带来的恐惧,这同样也是一次英雄的壮举。为此卡罗尔·S·皮尔森另辟蹊径,摒弃了一般说教式的成功学,将追逐英雄梦的旅途具体化为6种实际的人物——孤儿、流浪者、战士、利他主义者、天真者和魔法师的交替。这样可触摸、可意会的人物模型,代表的就是我们的心理原型。孤儿是在我们发现堕落有失望时产生的;进而这种失望驱使我们成为流浪者;流浪者的不可一直流浪性唤醒我们体内的战士原型,对抗外界的问题;利他主义者帮助我们体会到助人的快乐;在我们经历一切的不堪而变得脆弱时,天真者治愈我们的内心;最后魔法者教我们掌控生活。这些心理原型,相互呼应,又重叠交叉,指引我们及时的发现自己的处境,随时而动,及时转变心态和行动,追逐自己的英雄梦。因此《内在英雄》通过这6种心理原型为我们描绘了通往丰盛生命的秘密地图,帮助我们实现个人的英雄梦。作为一本从心理学角度揭示个人英雄梦的书籍,如何做到不枯燥单调的说教是非常重要的。除了能够将追逐英雄的旅途抽象化为6种心理原型外,卡罗尔·S·皮尔森在讲述每个原型时,多次引用其他书本中的故事,并以生活中父母和子女关系、夫妻关系、工作中的同事等关系为例,阐述灵活转变心理原型的重要性。例如作者以在教课过程中的一个故事为例,讲述了学生对其授课内容的不满、抱怨,学生的自责,以及最终引发的双方情绪的爆发。最终以双方的交谈,恰当引导发现了问题的所在,阐述了错误自责的误区。读来颇具有生活的实用性。这样一本从心理学角度阐述如何实现个人英雄梦的书,对个人来说是一种精神的救赎,引导我们不再坐以待毙,等待英雄,而是倾听内心的声音,发掘自我的心理原型,合理转换积极的因素,做自己的英雄。

展示你的慷慨,发现你的价值——《内在英雄》

展示你的慷慨,发现你的价值——《内在英雄》  人生的奇迹来源内在。每个人的内在都蕴藏着强大的潜能,只要唤醒它,就可以助我们实现生活中伟大的梦想和成就。如此吸引人的前言,一下子把我内心阅读的欲望吸引住了。翻开扉页,一道“皮尔森心理原型测试”展现在眼前,勾选适合自己的选项,确定自己所对应的心理原型。再按图索骥,便能找到相应的注解,从而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内在。  以我自己所对应的“利他主义者”为例,对应本书第五章“展示你的慷慨”。皮尔森博士对自己所创建的原型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解读,通过生活中的一个个例子,剖析了这种心理原型的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和看法,“助人为乐能产生满足感”“学会拒绝无理的牺牲”“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勇气”等章节说出了我内心真实的想法,简直太有共鸣了,文章指出了利他者在生活中面对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还有对利他主义者在生活中的自我练习,从而实现心理平衡,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我们已经拥有的一切,并且让生活中积极的事件和环境引起自我的共鸣,从而让利他主义者觉得世界变得更加快乐、幸福。    在漫长的人生中,我们不仅要承受磨难,而且要在承受磨难的同时,一直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勇气,以及爱护他人的能力。无论遭受怎样的苦难,都不会将其再传递给另一个人。看到这段话,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许多受过我帮助的人展现的笑容,是的,利他主义者是这么容易满足,书中的建议条条一针见血,利他者虽然喜欢帮助别人,但是也容易受伤害,书中的建议是:在开始上诉努力之前,首先必须做到爱惜自己,发现属于自己的奉献方式,一旦发觉目前的付出无法令人感到满足,就立刻停止这种付出,取而代之更真诚、更能代表自己内心感受的付出方式。同时,本书在剖析各类人型的同时,还有很大一部分讲的是人的自我掌控,引导人内在能量的开发,旨在帮助读者掌握不同心理原型的各种联系,包括有助于个人发展战略的信息:如何提升自我认识,以及如何通过提升认知来增强生活的能力,最终获得成功、幸福的生活。更多的内容等着你们翻开这本书去阅读,去感悟,尊重自己的生活,信赖自己的过程,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内在英雄。力荐! 

生活,需要我们找到真正的自己

你今天所走的路不过是你人生旅途中的一小段路而已,它并不代表你将永远如此。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扮演了六个角色中的一个,而且甚至于同时扮演几个角色。我相信我们大多数人在生活中都会同时扮演几个角色,而且有时因为面对不同的人和事,我们所扮演的角色也会有所不同吧。拿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在自己的情侣面前,我们大多数都会有天真者这种角色,而在职场当中又会大多扮演战士的角色。因此可以知道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角色是不固定的。但是依据作者的观点,当然也许因为教育、社会背影、大环境的差异性而言,对于国外的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在我们中国很有可能会有差异,这种差异性对我们造成阅读这本书的理解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当然也是因人而异的。不过我们如果按照扉页的心理测验去检验自己现在所处的角色,诚然确实能够找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确定了自己的角色之后,在继续阅读作者对这一角色的深入剖析以及所告诉我们的方法,当然如果我们按照作者的方法去实践。确实能够让我们认识到现在自己不足与缺陷。从而跟随作者的引导去开启一场心灵之旅,继而演绎一场绚丽多彩的人生戏剧。最后,这本书主要还是强调的我们对自己心灵的修炼。让我们在生活中能够有一个强大的心灵,即便你不行,也可以通过阅读此书来认识自己,从而改变自己,让自己变的强大即便更从容的来面对这个社会。

他不是英雄,你才是

我们在生命的旅途中,不断的发现自我,也在不断的成长。生活中大多数时候我们总是会遇见各种问题、琐事也好、烦事也罢,有时候我们会有所期待,是不是会有天降福星,可是这种期待我们也知道或许叫他空想比较靠谱。所以我们开始自我安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皮肤,有时候只有到一定绝境的时候才会激发自我的内在潜能。特别幸运的读到一本好书,《内在英雄 创造丰盛的生命》其实这本书一直有在强调的是“英雄”内在英雄,可是特别吸引我的还是“创造丰盛的生命”这层意思。英雄不是时代的产物,英雄一直都在。许多人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迟、拖沓计划,因为更多的人、事、物,更多的外界干扰,我们的心已经变得由当初特别坚定的简单,到最后的可能、也许、大概更多的不坚定而物事全非。 我们不是英雄,可是英雄在哪里?我们总是会这样想。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是我们自己的坚定、坚持才取得的成功,你有没想过,你应该崇拜的人本来就是你。我们会走很多的弯路才可能找到一条正确的路线,我们总是在不断的前进,学习如何在人生这条路上更加强大,更加如何成为英雄。“英雄”是你,你才是英雄。现在回到我们这本书中,一开始的测试。“孤儿 流浪者 战士 利他主义者 天真者 魔法师”内在英雄之旅,我们首先要认识自己,认识别人眼中的自己。文中的每一段文字都特别能触碰到人的内心,产生共鸣,书中又详细的根据适合每个人,分析了相应的做出指导,教会我们如何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迄今为止你所经历过的生活,以及你从中所收获的礼物。如果此时的你迷茫了,我建议你看看此书;如果你有所决定但是无法迈出第一步的时候,我建议你看看此书;如果你想了解内在的自己,我建议你看看此书。他不是英雄,你才是。你要为你自豪。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如果你在读此书,我希望我们能感受到其中最真诚的。

这是一场新颖且别开生面的心理测试记录。

这是一场新颖且别开生面的心理测试记录。翻开扉页,便会有一道“皮尔森心理原型测试”,确定自己所对应的心理原型。再按图索骥,便能找到相应的注解,仿佛我们经常做的情感测试,形式如此简单,内容却如此丰富。以我自己所对应的“天真者”为例,对应本书第六章“实现幸福--天真者的回归”。三十页的篇幅,我认真读了一个下午。首先,皮尔森博士对自己所创建的原型特点进行了独到且深入的分析,然后,针对这样的特点,指出了天真者在生活中面对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最后,对这些思路和方法进行解释和修正,使具有这种特点的人们可以由此获得幸福和快乐。在这整个过程中,博士就像占卜师一样,隔着薄薄的书页,对我的内心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剖析。天真者乐观、值得信赖、对他人深信不疑、有道德的正面特征与会受容易答案引诱,容易受骗或被愚弄,天真伪善的负面特征总结非常到位。虽然我在测试中,对其他原型的特征也进行了选择,但显然,天真者更加符合我个人的心理特征。书中对于天真者的总结是“如果我们选择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我们已经拥有的一切,并且让生活中积极的事件和环境引起自己的共鸣,我们就会突然之间变得更加快乐、幸福”。放松下来,并不是消极、倦怠和被动,而是相信顺其自然所带来的轻松、舒适和幸福。这本书的使用方法也有着多种延伸:这套心理测试结果的原型分为六种,每个原型都会有正面的特征和负面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又分为自我、他我、家族、家庭和外部环境等五个评估方向,以此延展并同他人分享测试结果,能使得分享者周围形成立体客观的模型,加深对彼此的了解。同时,如果借读了分析其他原型的部分,就如同进入了他人的内心世界一般,相信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在与他人相处时都会给读者带来重要的参考价值。无论是对心理学有所研究和建树的专家学者――相信他们会从此书中获得更多的灵感与线索;还是初学入门甚至一无所知的门外汉――比如我,就像玩了一场有趣的心理测试游戏一样,当从游戏中回到现实时,我已获得了满满的能量――“每天尽可能多花时间去欣赏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感谢那些曾有助于你的人。”

创造丰盛的生命

常常会思考自己生命的厚度。觉得很多事情自己左右不了,唯有读书之乐牢牢握在我手里。有时候想时间是宝贵的,我没怎么浪废它,能挤出的都挤来看书了。只是读了许多书,我还是那个表面的自己。我的内在呢?所以我要翻《内在英雄》这本书了。作者美国人,这本书来自美国。在美国是没有英雄情节的,所以这本书一在强调寻找个人的英雄情节,要用英雄的形式武装自己发展自己的潜力。还好,在中国,英雄情节是从来就不缺失的。几乎所有的中国小男孩小的时候都玩打仗,都玩玩具枪,都喜欢奥特曼打怪兽,长大了都有军人梦。国人的媒体也从不放过任何一个英雄,正面宏扬从不间断,我们从古至今的英雄人物都活着,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所以在中国,从来不缺少英雄,也不缺失英雄情节,这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可是我们忘了,在中国,普通人还是大多数,应该比99%还多。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内在的英雄潜力还需要挖掘出来,成就更美好的自己。通过《内在英雄》,我认识了自己的原因。这本书中把大家区分为6种原型。孤儿的任务是摆脱生存困境;流浪者的任务是找到自我;战士的任务是证明自己的价值;利他主义者的任务是实现崇高的精神;天真者的任务是获得幸福;魔法师的任务是转变自己的生活。经过作者的文字指导,我才发现这些理论挺有效的。流浪者为什么要流浪呢?因为他没有找到真正的自我,所以他才要一路寻找,寻找跟自己完全契合的生活,找到了就不必再继续流浪了。而战士,是为了荣誉而战,是要证明自己的足够强大。可是我,却是一名孤儿原型,我缺少生活的安全感和生命的安全感,一生都在寻找摆脱困境的方法。孤儿原型的人成长中总是受过一些伤。经历中有许多的矛盾和逃避,生活中有些患得患失的,总是缺少安全感,向往安定的生活,又向往着挑战和荣耀。面对日常生活中的无助,和一个脱离不开的痛苦世界,常常的自责甚至放逐自己。严重的逃避心理和对未知世界的恐惧,令我们很难穿越孤独阶段的自己。我很认同书中的一句话:孤独的困境在于当事人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总是不可避免地会责备自己。责备可以对我们的生活起到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责备也会使我们相信,我们之所以会受苦难全都是因为自己犯了错。孤儿的解决办法:1每天有意识的体会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孤独时寻找外援分享你的这些感受。2培养对自己身体的关注和意识,及时释放积压在身体里的情感。3当感受剧烈的伤痛和挫败感时,冷处理一段时间,麻木一下下。不要对自己做任何评判,尽量的全部放下,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让自己重新开始。我会牢记关于孤儿原型的自己的种种了解和摆脱方法,希望真的能改善自己。千恩万谢哦,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

每个人都是能量爆棚的小宇宙

每个人都是一座能量巨大的小宇宙,但是却没有多少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能量有多少以及如何启动它。芸芸众生中不少人活的迷茫而委屈,只不过是没有找到自己的能量所在,无法爆发出改变命运的那种威力而已。卡罗尔的这本书就是针对这些不知所以的人而写,旨在指出他们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促使他们摆脱目前的不如意状态,找到自我的生命力,从而实现伟大梦想,变得勇敢而坚强。这部励志书,曾经风靡全球30多年,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深入到人的内心,发掘出六种心理原型,据此分析人们的所思所为进行归类,从中找到解决之道。这六种原型彼此关联,并不是单独起作用。我们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是几种原型的集合体。这本书就是本地图,带我们寻找宝藏,在寻宝过程中发现被日常的琐碎所遮蔽的真实自我,并创造丰盛的生命。六种心理原型不是凭空捏造的,是有着广泛的生活基础与理论积淀的,它融合并发展了三种当今心理学界最为权威的理论,有着强大的读者网络,并得到了读者的肯定与称赞。六种原型各有其特点,处于同阶段中的人们都表现出相对一致的思想与行为,因此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解读与指导才有了可能。对于女性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困境,该书的解读堪称完美。卡罗尔指出大部分女性处于心理原型中的孤儿原型,她们发现自己的孤独,觉得自己活得不安全,心存恐惧,加上社会中存在的对女性的性别角色定位,她们变得依赖而又自责,在付出的同时并不心甘情愿,总想为自己的牺牲找到理由,也不大相信自己能够长大并承担责任。同时她也提到女性所处的困境也有其社会文化的原因。我们的文化潜移默化的为我们灌输了一种信念,即我们要么拥有亲密的关系,要么就自力更生,彻底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男人通常选择后者,而女人更倾向于选择前者。可是这样的选择使得男人与女人都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文化中这种非此即彼的思想观念从来没有消失,并且根深蒂固,女性无论选择哪种都不会感到完全的幸福。联系到现实,年轻女性对于年龄的焦虑,对于婚姻的不理智都恰好印证了我们头脑中对此种信念的肯定。她们想要变得合乎世俗,想要亲密的关系所以急迫的想要进入婚姻,借此打消心中的不安全感。但是她们又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对于热衷独立的男性的依附会在婚后日渐增长,她们自己对于独立的需求则日益减少,这种状况是影响女性幸福的重大因素。对于这些尚未找到自我价值所在的女性而言,当务之急就是要认识到自己头脑中社会文化信念的存在,对于亲密关系与独立生活的选择做出理智的平衡,不再急切寻求婚姻带来的安全感。还要学会拒绝无理的牺牲。女性要对社会的性别角色分工对她们的限制有清醒的认识,要知道在传统的性别分工里,女性是属于家庭的,理应为家人付出,牺牲自我,然而这种牺牲不是一项个人成长任务,而是一种界定女性人生的标尺,对于社会赋予的这种无理的社会角色要学会拒绝,从而获得自尊。拒绝妥协,参与到百分百寻找自我的旅途中,女性会发现其他人对自己的认同已经不再那么重要,确认自己,发展自己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当她们寻找到自我的力量所在,终将变得伟大而坚强。

敢于面对真实才会有改变——评《内在英雄》

敢于面对真实才会有改变——评《内在英雄》很久以前,谎言和真实在河边洗澡。谎言先洗好,穿了真实的衣服离开,真实却不肯穿谎言的衣服。后来,在人们的眼里,只有穿着真实衣服的谎言,却很难接受赤裸裸的真实。谎言往往有着让人喜爱的外表,让人舒服,容易接受,反而真实却往往比较残酷,所以很多人更容易相信谎言与虚假。而这本书,便是让我们直视真实的自己,从而得以从内到外的改变。书中有五个测试,从自己测评加上他人测评,从而得出最真实的自我原型。作者将所有人的内在原型分为六类,分别是:孤儿、流浪者、战士、利他主义者、天真者和魔法师,每一个原型都有积极与消极两面。这本书就如同一张地图,让迷失在浓雾中的我们遵循作者的引导,找到埋藏的真实自我,进而引导前进的方向。 我们知道错误的认识自己,对自己错误的判断,很有可能对我们的决策的正确造成很大的影响,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然而连最基本的知己便无法做到,那么还如何策略上占优势。这本便是在引导我们真正的了解自己。我很喜欢这本书中引用各种书中或者戏剧中的人物来对六原型进行解读,也通过书中的人物特点与个性以及他们发生的故事,让我们对这个原型有更深的了解。像魔法师原型中提到的美女与野兽还有公主与青蛙的故事,拯救野兽的是美女的真爱,而令青蛙恢复原型的则是公主的诚实。在每个原型的结尾,都有针对此原型的练习,这样的联系的目的便是通过认识自己而发挥出更强盛的力量。在原型详细解读之后,第二部分便是如何开发内在能量,包括有助于个人发战略的信息:如何提升自我认知,以及如何通过提升认知来增加生活的能力,最终获得成功、幸福的生活。这本书充满了积极的力量,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循着书中的地图,如同一场认识自我的旅途,按着书中的脚步,一点点找到了真实的自己,也明白了敢于面对真实,才会有改变的力量。

【书评人俱乐部】做英雄式的自我

这本书在前言中讲到,这是一本“将丰富的内心能量王国还给每一个人的书”,它能激发你的可怕潜能,在你前进的道路上遇到任何挑战,我们都可以从自己的内心汲取应对挑战的全部能量。这说明作者皮尔森先生在内心潜能领域的研究中,启发读者拿到解开、释放潜能的钥匙,使原本很平庸的人变得更加强大起来。这也是该书吸引我的一个重要原因。该书以荣格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为依据,以各式各样类型的人群为研究对象,作者皮尔森先生把大众的心理世界分为六种原型:孤儿、流浪者、战士、利他主义者、天真者、魔法师,分别对应六种内心情节和天赋。这六种原型之间关联系数为零,也不存在哪一种原型更有优势或明显劣势(在现实社会中),它们只是各有特征,并在一定情况下有所转换。书中讲述的六种原型,就是六大类最基本的内心潜能类型吧!作者皮尔森先生指出,它们分别属于整个英雄式人生的各个阶段。这说明,人的内心世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各个阶段的自我该如何贡献自身力量,表达真实自我才是问题的核心。即书中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作者皮尔森先生有一个观点非常引人注目,即“英雄”的概念,它所指的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英雄形象或做为,而是把人的本身塑造成为属于自己的“英雄”,即从自我成功的那一刻起,自己就是自己的英雄。走过的那段成长之路,就是“英雄”之旅。这个旅程,既有“向导”、也产生“地图”,指的就是书中第一部分的内容。但要成功走完全程,更需要解决最核心的问题,即“自我掌控”的办法。作者皮尔森先生是瑞士精神病学家荣格先生的忠实学生,他的《内心英雄》主要受到了荣格理论的积极影响,在心理类别、个性化过程、移情、投射及同步性等问题的具体化中,皮尔森把他们具体到了各个故事当中,具体谈到了家庭、职场中的心理世界转变、过渡、定位等不同阶段的表现与情况分析。我认为,作者皮尔森先生旨在把人类的内心类型分门别类,让读者去思考,为什么在这种类型下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情况,为什么有时需要转换类型,如何应对等,把自我时刻调整在更适合环境的状态下,做英雄式的自我。

六型人格的成功法则

人生究竟是什么呢?有的人认为人生是大海,浩瀚无边;有的人认为人生是万花筒,变幻莫测;有的人也把人生当作上帝的游戏,一生受其摆布;还有人把人生当作一场梦,本来无一物,何无惹尘埃,人生到底是什么呢?谁也说不清楚,谁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个人的人生都深深烙印了自己的独特定义,都需要自己去用一辈子感知与实践。在我看来,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就是一本书,一本好书不在于它有多长,而在于写得精不精彩。《内在英雄》就是一本书写人生的大书,如果我们读懂了这本人生之书,我们自己的人生之书就能够被书写得更加精彩!或许很多人都很讨厌鸡汤,但这本书不是鸡汤文,它更像是一部有着科学系统体系的人生指导工具书。它不靠温情与鸡血打动你,而是用严谨与科学的分析帮助你,六型人格的成功法则,战士、天真者、利他主义者、魔法师、孤儿、流浪者,你对照着分析,找到自己的属性,你所具备的,你所欠缺的,你想要成功最需要改变的,在这本书中统统可以找到。曾经有人和我说过一段非常有道理的话,有的人把自己当成生活的主角,有的人把自己当成生活的配角,有的人把自己当成生活的观众,而真正会书写自己人生之书的人,他们把自己当成生活的编导。成功者的人在于正确地认识生活,准确地定位自己,调整自己,完善自己,这样才能获得幸福与成功,这也是《内在英雄》一直在向我们传达的。《内在英雄》是一部能帮助你重新定义自己人生角色的书,可以说,里面的真知灼见为我们揭开了幸福人生的真谛,里面的很多指导对我而言,都受用得很!如果你的角色是孤儿,那你需要摆脱生活困境;如果你是流浪者,你需要找到自我;如果你是战士,你需要证明自我的价值;如果你是利他主义者,你需要实现崇高的精神;如果你是天真者,你的任务是获得幸福;如果你是魔法师,你需要转变自己的生活。就是这六种原型,他们左右着我们的生活,代表着我们的生活,指导着我们在人生中需要实现不同的目的。书中的这六种原型是当今国际上普遍受认可的六种心理原型,他们不仅对个人这一个个体产生作用,更对由个体组成的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是现在,更是未来的指路明灯。《内在英雄》作为系统地分析这六型人格的一本书,帮助我们在这个自由社会中能够排除各种芜杂的诱惑做出最明智的决策。只要你打开它,我不赞同你去随意翻阅,而是要细细品读,必要时还要做好笔记,里面所讲的,一定会让你获得有益的启迪与意外的收获,真的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谁说我们是乌合之众,我们都是英雄!

谁说我们是乌合之众,我们都是英雄!在许多原型式的个人或文化的英雄神话中,的确都在阐述真、善、美的真谛,教导我们宝贵的文化启示与美妙的心灵本质。然而,在具有“反英雄”特质的现代社会中,许多人却不再仰望、追随英雄的脚步,反而疯狂沉溺于金钱、权力、地位、享乐等的行为追逐之中,凸显出人心的空虚与追求生命格局的困窘。人生就像一场轮回《内在英雄》作者卡罗尔•皮尔森博士所描述的心理原型由“天真者”的全然信任开始,慢慢步人“孤儿”对安全感的渴求,“流浪者”的探索,“利他主义者”的自我牺牲,“战士”的竞争与胜利,最后是“魔法师”的本真和整全合一。我国传统魔幻故事里表现“战士”原型的哪吒因闹海而引来杀身之祸。为了不连累父母,哪吒杀身成仁,刮肉还母,剔骨还父,彻底断绝了亲子关系,在这段故事里哪吒表现出的是“利他主义者”原型。于是,他成了没爹没娘的孤儿,这时哪吒呈现的则是“孤儿”原型。哪吒就是上述“战士”原型、“利他主义者”原型以及“孤儿”原型的意象发展变化的组合。在许多魔幻故事中,英雄都是孤儿,也称孤独英雄,英雄历经磨难成长的历史就是自身诸多原型或子人格发展变化的历史。再比如《西游记》里面的孙悟空一开始是石头所变,他没有父母,也从不谈情说爱,是典型的“孤儿”原型;超人也是孤儿,父母在另一个星球,他的身份不允许他谈情说爱;还有霹雳贝贝,虽在父母身边,但无法跟他们亲近,因为他身上带电,比一般的孤儿更孤独。孙悟空、超人和霹雳贝贝在故事开始都在呈现“孤儿”原型,他们是“孤儿”原型的意象。唐僧取经的故事属于典型的英雄磨难成长故事。英雄磨难的成长故事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个部分是“下降”,从显贵变成平民,也就是从无忧无虑的“天真者”原型到无依无靠、无助的“孤儿”原型。跟许多神性英雄一样,唐僧这个魔幻故事意象在一出生时就险遭杀害。母亲为了救他而把他放进木盆,任其在水上漂泊,最后被和尚救起,取名“江流”。根据弗洛伊德的分析,把一个人从水里救起是分娩的象征,江流被救等于是他的第二次出生。这个新的生命是和尚赋予的,和尚的社会地位在当时比穷秀才还低,说明唐僧的“下降”是非常彻底的。第二个部分是“上升”,“孤儿”踏上探寻生命宝藏的“流浪者”原型之旅,于是就有了唐僧取经故事。取经路上他历经坎坷,经由大无畏的“利他主义者”般的牺牲和奉献以及百折不挠的“战士”般的坚持到底的勇气,最后修成佛,成就了“魔法师”样整全合一的英雄伟业,这样“孤儿”从普通人就变成了神性英雄。多变的世界,我们需要静心应对在人生未来的职业生涯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环境的改变,人际的更迭,岗位的变化,职务的升迁或自主创业的契机,会经由以下四个方阵,经由不同生命原型的实践或子人格的成长变化,走出自己的探寻内在英雄之旅。尽管他们的经历在次序和主题上会有所不同,但都必须先充分完成一个阶段,也就是在一个方阵里摸爬滚打,才可以进入下一个方阵或成长阶段。因为每一个阶段都包藏着相应的人生发展的功课,这些功课是必须要完成的。1.面对变化的混乱和困惑并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挑战,这是死亡和新生方阵,是每个人的生命历程必然会遭遇的不适应期。在这里主人公经历了由“天真者”到“孤儿”的尴尬际遇之后,他要扮演混乱突击队的角色,趟过人生的冰河,走出迷茫;2.为适应新境遇做出切实可行的改变计划,这是梦想和计划方阵。处于这个方阵的每个人扮演梦想家、实干家的角色,他要为“流浪者”绘制“藏宝图”,因为他要去寻找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他要做好准备,背起行囊,重新出发;3.不但要戴上“思考帽”,还要穿上“行动鞋”,像“战士”那样勇往直前,坚持到底,这是英雄传奇方阵。这个阶段的他是现实主义者,而非理想主义者,与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是“战士”原型的显现;4.“利他主义者”般投人已经适应了的并已经技巧纯熟的工作领域,这就是第四方阵——希望之乡。待在这里真的很不错,因为适应了,因为熟悉了,因为有安全感了,然而它缺少变化的新奇与刺激,于是那些喜欢冒险和洋溢着创造力的人也把这个方阵命名为“直布罗陀的岩石”。在心理学上,关于“直布罗陀的岩石”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叫“刻板印象”。所谓的“刻板印象”是指原型经过无数次洗涤驯服过的版本,他们的力量来自原型而且已臻炉火纯青境地,看似安全和易于掌控,不过却因缺少变化而使生命力萎缩。当事物停止成长和改变时,也就意味着死亡的来临。然而“刻板印象”背后的原型是充满力量和生命的,要成长就要走一条螺旋式上升的内在英雄探索之旅,释放内在的潜能,使生命重生。让普通变得意义非凡其实,我们所有人的内心都蕴含着异常丰富的能量——一股神秘的潜能,只要唤醒这股潜能,它就可以帮助我们获得生活中那些更伟大的成功和满足感。然而,今时今日,知道如何调动这种内心潜能的人却寥寥无几。《内在英雄》就是一本致力于研究这一新兴的内心能量开发(IRD)领域的基础读物,将丰富的内心能量王国还给每一个人,从而让普通人也可以过上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绝大多数人都知道,当我们买回一台电脑后,即便不去上电脑课,至少也应该阅读电脑的使用说明书。可是,当我们面对自己的心灵或精神世界时,却经常天真地希望他们能够管理好自己,流畅自如地工作。我们的文化似乎已经默许了一种观念的存在,即:“只有在出现问题之后,我们才需要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每当这时,我们往往会致电专家(医师、心理学家、牧师、精神导师等),确认自己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存在哪些不足,或是萌生了什么罪恶思想,从而导致了问题的出现。这就好比我们在一部出了故障的机器上寻找有问题的零部件,然后找到后再把它换掉一样。我们这个时代涌现出许多心理励志类的书籍,其中不少都取得了成功,而这也恰好反映出人们渴望为自己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发展而负责。大多数此类书籍都着重于向我们阐述自己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然后再告诉我们怎样做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就拿电脑来说吧,也许我们根本就不需要把它送去修理,只要弄明白自己想要它做什么以及如何在当前的状态下使用它就行了。我们可以把《内在英雄》当成是一本关于心灵世界的使用说明,或者,我们也可以把它看成是旅行中的一张地图或一本指南。书中描述了6种内心世界,又或者说是6种可以帮助我们完成生命之旅的精神原型。借助于它们的帮助,我们就可以顺利通过成长过程中那些不可预测的困境和难关。当我们学会如何获取这一来自内在的帮助之后,我们对未来的恐惧心理也会随之减退。到那时,我们就会明白:无论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何种挑战,我们都可以从自己的内心汲取到应付挑战所需的全部能量。

一切都将如你所愿

6年前我不记得我的笔记本多少斤,我只知道他很重,要知道,6年前的我可买不起超薄笔记本,加上适配器还有鼠标,有时甚至还要另外背一个包来装衣服、钱包、杂物……足足把我压矮了三公分。我很羡慕那些穿得优雅的上班小姐,她们穿着高跟鞋或者单鞋,背着一个小包上下班,叮叮叮的走着,而我不行,我不管去到哪里,笔记本不离身,我是不能够穿高跟鞋的,因为我的高跟鞋水平一般,在穿了之后,如果领着一个那么重的家伙,会让我失去平衡感,而当时的我,一个月有一半时间在出差,为了方便,一双帆布鞋,一个双背包成了我的标配,工作遇阻心情不畅的时候,你会发现珠三角有个女流氓在晃荡。我扛着笔记本四处奔波了两年,经常暗暗的想,在未来,要像优雅小姐一样叮叮叮的上下班。4年前我跳槽了,在朋友的介绍下,从销售转向了互联网的产品运营,我很感谢推荐我的人,毕竟跨行业跨岗位的跳槽,并不是太容易,但是我实现了两年前的愿望,我成了一名优雅小姐,我穿着小高跟鞋,叮叮叮的出入写字楼上下班。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也为了恶补互联网的产品知识,我一周仅休一天,还不填加班单。运营的工作,简单复杂又辛苦,费脑伤肝还暴躁,经常半夜接到客服的报警电话,反馈哪里出了bug,15分钟不解决,就会一层一层的上报到最高老板那,所以我被轰醒的下一个动作就是把这个项目的技术负责人炸起床,没错,用的王炸。当我可以代表项目参加公司年终wordshop最佳团队评比的时候,我好羡慕那些不用24*7 stand by的人,我想,我也要过上有周末,有最佳睡眠的日子。2年前我跳槽了,从产品运营转向了产品经理,没错,我又实现了自己两年前的愿望,我的手机不再会凌晨3点响起告诉我哪里出了bug,周末也不会有人连环夺命call的轰炸。我可以相对自由的规划产品的迭代需求,跟运营&技术开会讨论优化方案,与其说讨论,吵架可能描述得更为准确,sigh。当工作一切都如愿的时候,我再次对生活发愿,希望能遇到mr.right,有一个房子……现在你没猜错,我现在正在装修房子,并且怀孕8个月了。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是想说,我总是在懵懵懂懂之间大胆的向前走着,其实也就是书中说说的英雄之旅,当时的我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原型,但是我了解自己,我忠于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欲望,找准适合自己的定位,然后为之努力。现在看来,就是书中所说的这六个原型,每个原型我都曾经出现过,但是最多的应该是天真者与魔法师,在生活中随时听到来自内心的声音,诚实的面对自己,设想出一个我向往的世界,通过每一天的生活来为这一梦想添砖加瓦。借用书内的一段话,希望一切都能继续如愿。“她并不比其他人更好,更优秀,不过,她知道该如何在生活中创造属于自己的伊甸园。她会在脑海中幻想自己想要的一切,然后带着一份简单而放松的自信——事情就会按照她设想的那样发生,没有例外,也没有失败。”——《内在英雄》。

将它们温柔唤醒,它们最终将会与你心心相印

瑞士精神病学大家荣格对人类心理原型的发掘与认识,将“原型”这一人类精神中的深沉而长久的模型推向了人类对自身了解的崭新的层面。作为作者的卡罗尔•S•皮尔森博士对原型的研究无疑是非常深刻的,她将人类的基本原型以“孤儿、流浪者、战士、利他主义者、天真者和魔法师”六种角色呈现,以非凡的洞察、精准的分析为我们描绘了一张清晰可见的心灵地图。如果读者真的将《内在英雄》理解为一本时下流行的“心灵鸡汤、人生励志”的书籍,无疑是大大的错误。也许是作者或者出版方刻意强调了“英雄”的概念,也或许是东西方文化对“英雄”的推崇不同,亦或是男女性别的差异使然,相对于“英雄”这个概念而言,我更喜欢——“内在丰盈、内在成长、向内而生”这样一些字眼来形容我对这本书的观感。当然,也许是我们曲解或者宏大了“英雄”这个字眼,作者对此的解释是——英雄之旅的目的并不是要求你变成一个更加伟大的人,它只是要求你能够全心全意地忠于自我、追求自我。只要翻开书的第一页,在极其简单的测试之后,你就会赫然发现自己的原型是什么,作者对原型的精深还原在寥寥无几的词语中全然呈现。6种原型就像6部电影,电影的主角、电影的结构在我们面前一一呈现。例如,孤儿的情节结构是:我是如何遭受苦难,或者如何生存下来的。他的天赋是:弹性适应力。流浪者的情节结构是:我是如何逃跑,或如何找到自己的路。他的天赋是:独立。如此种种。原型是对自己的洞察,是存在于我们内心的向导,更是终其一生所要完成的人生命题。在对6种原型的全面解读及提供相应的练习的基础之上,作者更重要的贡献在于统整了6种原型的发展,也就是说,前面章节的结构是在横切面的走向上,将人群进行了分类。而后面章节的定位则是在纵向的方式上,将6种原型立体为了人一生所要完成的总体任务,并给出了非常具体的发展建议。如作者所述,天真者和孤儿原型通常会出现在童年时期,流浪者原型则往往在青少年时期以及中年转型期被唤醒。在懂得承担家庭责任和职业责任的时候,我们受到战士和利他主义者原型的影响。而到了中年及人生后期,天真者原型及魔法师原型将会出现。在我们钟爱的一种原型之上,当我们可以了解其他所有原型的时候,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内在的各种心理原型都将会达成更深层次的平衡。“事实上,每个阶段都将会送给我们一件礼物”,事实上,所有的原型,它们都存活于我们内心的深处,当我们将它们温柔唤醒,它们最终将会与我们心心相印。

认清自己,选准努力方向

《内在英雄:创造丰盛的生命》被誉为荣格心理学派的现代经典,作者卡罗尔·S·皮尔森博士试图通过这本书为我们揭露人生最真实、最根本的意义、需求和渴望,为我们指明一条唤醒个人内在沉睡英雄的心灵探索之道,阅读这本书,首先是通过测试找出存在于我们内心的“原型”,翻过扉页,我们就会发现一张折叠起来的测试题“皮尔森心理原型测试”,通过做这份测试,我们可以很快地判断出自己的心理原型到底是“孤儿”、“流浪者”、“战士”、“利他主义者”、“天真者”和“魔法师”这六大原型中的哪一种,然后就可以根据测试题下面注明的章节页数直接去阅读与自己的心理原型相对应的章节,借此更深入、全面的认识自己,后面还有作者针对每一种心理原型提供的人生指导性建议。我对照了一下,书中说的确实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完全正确,作者自己在书中的第二部分就强调:每个人身上都具有几个原型特质,所有的原型都有其优势。总之,阅读这本书有利于我们认清自己,选准人生的努力方向。

真正能改变自己的好书

无论看小说还是电视剧还是和朋友一起讨论他人,我们都会说,我喜欢谁谁谁,因为什么什么。我们讨厌谁,因为什么什么。我们总认为,每个人都只有一张面孔!而对于我们自己,在家人面前,在同事面前,在陌生人面前,经常会表现出不同的一张脸!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多重性格!平淡的生活让这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直到有一天,生活出来了问题,或者我们不如意的地方,我们开始抱怨,我们选择逃避,到最后我们发现根本没用!改变不了外部环境,最后只能选择改变自己,可是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们感到绝望!我在看了大量灵修的书籍之后,发现看似有用,但真正做起来,却比登天还难!而美国人卡罗尔·S·皮尔森的这本《内在英雄》又给了我希望。作者把人剖析为6种原型,虽然刚读本书的时候更关注的是自己是哪一种原型,但在快读完的时候发现,比起现在是哪一种原型,更应该关注的是自己应该变成哪一种原型!只有寻求自己的改变,才能带来外部环境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本书不仅提供了方向,更提供了方法,这就让痛苦的蜕变,变得不再那么痛苦,也不再迷茫!而是有了改变的信心和依靠!

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文/凡悦颜“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想告诉自己,也想告诉喜欢的光明出版社。也许是偶然,或许是必然,本想横纵向比较一下该出版社的《内在英雄》和《性格密码》,却意外发现两本书竟然是前世今生。《内在英雄》的设计更加注重实用价值,突出“励志”和”发现真我“两大主题,或许更能适应这个“外貌协会”的时代。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自我战斗中,了解自己越深刻,赢的机会就越大。通俗点说就是性格决定命运,但游刃有余的驾驭性格、利用性格才能更自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时间能倒流,你最想回到哪一岁?最想和那时的自己说些什么?面对如此疑问,且允许单纯的幻想一下,我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如果能倒流,想回到高中时代,会告诉那时的自己“你现在的状态是最好的,若干年之后你会羡慕这个年纪的你,认真投入,单纯的为了一件事可以倾尽所有,也许未来你变的不太可爱,但记得要坚持,要好好爱自己,因为在未来的某个日子你会如同现在我怀念你这般怀念自己。”所以请尊重生活,并从中寻找快乐与信仰。本书将作为向导,真实揭露人们据以生存的六种原型——天真者、孤儿、流浪者、战士、利他主义者和魔法师,其核心精髓用特殊字体突出,并配有相关原型的实践练习。请相信这 不是深奥的学术探讨,而是一个寻找人生出口的旅行。

做自我英雄

这个世上谁最了解你?恐怕除了你自己,没有人更了解你。但我们对自己的了解有多少呢?我们可能认识表象的自己,对于内在的我们知道多少呢?《内在英雄》帮我们更深的认识自己,探寻深在的自我,了解自我做自我的英雄。“我们内心蕴含丰富的能量,只要唤醒,它就可以帮助我们获得生活中更大的成功和满足感。但知道如何调动内心潜能的人却寥寥无几,《内在英雄》就是一本致力于研究新兴的内心能量开发的基础读物,将丰富的能量王国还给每一个人,从而让普通人也可以过上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这是《内在英雄》的意义,帮助我们创造丰盛的生命。《内在英雄》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不同的内在原型,第二部分是升华,如何利用内在的力量得到自身的提升。第一部分把大家分为6种原型,每种原型都有其特定的情节结构。孤儿原型的情节结构是如何生存,天赋是弹性适应力。流浪者情节结构和天赋分别是如何找到自己的路以及独立。战士是如何打败自己的敌人和勇气。利他主义者是如何牺牲自己和同情心。天真者是如何找到乐土和信仰。魔法师是如何改变自己的世界和力量。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自己,确认自己主导哪一种原型,但不是仅局限在哪一种原型中。从出生开始,我们可以依次经历不同的原型,其中的某一种是我们主要主宰的。在后续的对应章节中我们可以找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以及应对之策。比如流浪者原型,它的情节结构是找寻自我,这种原型的人们惧怕自己或他人发生改变,所以拒绝追求自我的冒险,只想保持原状,这是一种内心的恐惧。要想走出来,可以尝试寻找适合自己的事物,回归社会群体。第二部分的自我掌控,教我们如何将内在的力量转化出来,影响外界角色。我们身上都包含多个原型特质,每一种原型都有其特色,对我们外在角色的提升有着不同的促进作用。通过《内在英雄》,更深入了解自己,发掘自己的潜力,做自己的英雄。

认识自己,创造丰盛生命

认识自己,创造丰盛生命-评《内在英雄》文/信实的精灵曾经跟一个朋友聊天,她提起来说,每个人的生命特质都分为四个部分:有一部分是父母遗传给我们的,有一部分是自己所知道关于自己的(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培养起来的习惯或者品格),另外一部分是别人眼中的我们(这个世界所教会我们的,以及我们与人相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点点滴滴),最后的那一部分是连我们自己和周围的朋友,甚至于父母都不了解的一部分(她告诉我,这一部分只有全知全能的上帝知道,她认为上帝在创造一个个体的时候,赋予这个个体一些特殊的品质,唯有借着某种特殊的方式才可以挖掘)。美国作家,兼任美国原型心理学家卡罗尔•S•皮尔森,她自己深入研究的荣格心理学成果在这本书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由于她在多所大学及团体教授课程,在美国、加拿大、欧洲及中南美洲都有研讨会,带领工作坊。所以这本《内在英雄》这本书中包含着太多的实际案例,也就为这本书的真实可信度画上圆满的一笔。卡罗尔认为,人大概可以分为六种类型:孤儿,流浪者,战士,天真者,利他主义者和魔法师。每种类型的人在自己的生命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需要自己去积极面对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卡罗尔结合自己多年的培训经验,针对于这个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本书开篇就是关于“自己眼中的自己”(如何看待自己)和“别人眼中的自己”(他人如何看待我)的两个小测验,认真并且公正做完这两个测试,原来自己是介于利他主义者和天真者之间的一种性格。用卡罗尔的分析就是,利他主义者的四种特质“体贴”、“有良心,按原则做事”、“愿意牺牲”和“慷慨”我几乎都是完全符合的。而天真者的几种表现“会容易受答案误导”、“容易受骗或被愚弄”、“天真”我也是一一中招。按照老师的指点,我专门特意重点研究了书中关于这两种性格的一些具体分析。首先作者用圣经《哥林多前书》13章1-13节的内容开始自己关于利他主义者的描述。13:1 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13:2 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13:3 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13:4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13:5 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13:6 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13:7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13:8 爱是永不止息。先知讲道之能,终必归于无有;说方言之能,终必停止;知识也终必归于无有。13:9 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讲的也有限,13:10 等那完全的来到,这有限的必归于无有了。13:11 我作孩子的时候,话语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丢弃了。13:12 我们如今彷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注:“模糊不清”原文作“如同猜谜”),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时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样。13:13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新约圣经•和合本《哥林多前书》13章1-13节(内容与作者的引用略有文字的差异,但这一版本的内容更趋近于现代人的语言表达,姑且用这一版本。)作者反复强调一个问题,一个利他主义者,他终生奋斗的目标到底是为了什么?她觉得我们应该把我们的生命交给一个更伟大的事物。她问及一个问题,“你钟爱之深,甚至愿意为之奉献生命的是什么?你的孩子,你的配偶或伴侣,还是你的父母?”这本书作者给出自己的理解,这本书的前两个版本中作者都用的是“殉道者”来代替“利他主义者”这个词,作者深深觉得一个利他主义者应该类似于耶稣时代的门徒一样,愿意为了宣扬上帝的道付出自己的生命。可见作者对这种性格的人还是保留一定的欣赏度的。自己在平时的生活中也算是一个积极的利他主义者性格的人,总是处处为他人着想,习惯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即使一件事情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但是为了别人的缘故总是喜欢多去问几个为什么,总是喜欢挖掘出事情最背后的原因,还原事情的真相。加之有时候过于较真的性格,期待着任何事情都能如同小葱拌豆腐一样——一清二白。然而现实中,任何性格都是有自己的局限性,过于天真呢,很多时候对于“政治”过于不敏感,不见得就是一件好的事情,或许自己认为知足常乐是一种不错的状态,别人就会觉得我是有点“傻乎乎”。总之任何事情或者任何性格都是过犹不及的,但愿这本书中的建议能够为我的人生在柳暗花明之后再上一层楼,那是我的生命在以往的岁月中无法企及的高度。我们不仅要承受磨难,而且还要在承受磨难的同时,一直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勇气,以及爱护他人的能力。无论遭受到怎样的苦难,都不会将其再传递给另一个人。惟愿生活中的我,在自己现有美好性格的基础上,努力挖掘出内心深处更美好的特质,建立牢固的自尊自信,重新获得对自己内在生活的控制权。努力探索自我,就能有资格去追求成功人生。PS:作品虽有限,但均为原创。如需转载或者另作他用,请豆邮或664591856@qq.com联系本人。谢谢您的尊重~

生活难过?往往需要我们从内心找出路

罗曼罗兰的一句话很流行: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那么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也讲述了一个真相,那就是认识我们自己的内心。这算的上一本比较好读又靠谱的书,开篇先给了一个心理测试,测试你现在主导你的事什么性格原型,翻到那个单元,就看到的作者细细地讲述着,这个的原型的特点,以及这个原型下的人应该何去何从。每一个性格原型都讲述细致,并不是在网上的随意一个心理测试得出来的草率结论。事实上,它并不是鼓励人们测试出现一下主导人格,了解一下就完事。也不同于其他的性格原型分类,总有一些模棱两可的说法,让人感觉像是星座,套进去看总有那么几分相似。清晰又多元的性格划分,对于复杂的人来说未免太简单了一些。书中随人给出了6种性格原型,但不同是作者明确指出这6个性格原型在人的身上是并存的,只是所占比例不同。而且,这些原型在我们意识下也可以互相转化。1、孤儿原型下,我们可能会觉得自己无所依靠,但是我们也能在此学会:世界未必公平,我们都会受伤,会不完整。我们也终将会知道知道我们可以拯救自己。2、流浪者原型是往往是对现下生活的反叛,流浪者要通过“反叛”去认识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许在这条路上,流浪者会因为不合群而痛苦,但是当他们找到自己内心所属的时候,痛苦也会随之释怀。3、战士原型大概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原型,战士意味着当我们知道所需,能为它而奋斗,战士的勇敢的也能保护我们的个人边界不被侵犯。4、利他主义者原型能唤起我们心中沉睡的美德,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勇气。但是我们也要从中学会除了付出,接收也是一种爱的表达。而且利他,并不意味着做出无谓地牺牲。5、天真者原型让我们知道,有时候我们不应该迎合这个世界的规则。执着让自己符合传统意义上“好”的标准,反而会让我们迷失自己。没有人能告诉我们该如何生活,除了我们自己,我们就是生活的缔造者。6、魔法师原型是一种最有魔力的原型,它与人的意志、自由选择的能力、以及掌握生活控制权息息相关。魔法师原型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性格原型,他能带给我们掌控生活的力量,成为自己的未来的决策者。这个我们要避免自己被消极的思想所引导,成为一个反面角色。这本书难能可贵不只一处,它点出一个心理原型都有优点的同时也定型一个人。以前看过一个图片的,人又猿进化,身体逐渐由佝偻到直立。后来电脑出现,算是一个解放,可是面对电脑,我们的身形又由直立佝偻了下去。那张图很形象地说明了,一个东西即使看上去是解放,是进步,时间一长,它可能也会变成一个桎梏,一个难以逃脱的模子。要逃脱这种桎梏,首先就是要对它有所察觉。如果我们能识别出当前引导我们思想的是哪一种原型,我们就能更好的掌握自己的生活,我们是可以选择是从这个生活状态中解放,还是更好地呆在这一个状态中。无疑,这本书就是能知道我们在纷乱的内心世界走出一条大道的指南针。我们大可以借由这本书去了解自己内心是什么状态,我们应该怎么做。也许,心理学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指引我们得到心灵上的自由。

个性不同,成就不一样的英雄

当年大学选修的《个性心理学》,在课上知道荣格这位大师的,就记得他认为人格可以因后天的环境改变,不是弗洛伊德说的童年早期经验论。他还喜欢分类,认为人格是由意识,个体潜意识还有集体潜意识三个层面所构成的。总之记住荣格学派是支持后天可以改变人格的。本书是这个学派的现代经典,把理论结合实际,细化了6种人格,分章节讲解各种人格如何才能激发自身潜能。本书值得点赞的第一点是封面,直接把六种人格呈现在你面前,一目了然:孤儿、流浪者、战士、天真者、利他主义者还有魔法师。这个分类是西式的,但细读书中内容都不难理解各种类型的本质诉求,不会有水土不服的感觉。而且举例很丰富,尤其喜欢引用电影和小说中的角色来说明,这样读者就很容易理解,并且也形象得多,是一本教科书不太枯燥乏味。例如书中用《莫扎特传》来诠释天真者的行为,用《美女和野兽》《青蛙王子》《紫色》来分析魔法师的类型表现。可见了解六种内在英雄的特质,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时候也多了一个角度,多了一层思考,收益更多。第二点就是正文开始前提供了皮尔森心理原型测试的插页,这样有助于读者先粗略确定自己属于哪种人格类型,然后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测试结果来有侧重的看书中章节了。测试很主观,在书后还增加了他人,家庭,环境等因素的测试,能更全面的了解自己,当然这里说的是主导人格类型,没有人是单一的,都是多面体,同时具有多个人格类型很正常,需要确定的是哪个为主,才好对症下药,做最顺应本心的英雄。第三点是各个章节都提供了练习题,可以在读完的时候配合做一下,都是思考题,果然标准教科书啊。亮点儿来了,每种人格讲解结束还配有一幅图片提醒此类人格的人应该注意的地方,都是该如何把握自己情绪的画龙点睛之笔。每个人都有英雄情结,当然不是打打杀杀的那种,而是如书名所指内在英雄。要有一种成熟健康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创造丰盛的生命。找到自己的主导心理原型,再转到书中相应内容,一步步发掘自我潜能,激活内在英雄模式。先认识你自己,再认识世界。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两个方向,内在微观的探索和外在宏观的追寻。如何更好的引导自身内在能量的发挥是平衡生活的关键。

荣格原型理论对内在英雄的影响

首先,此书融合并发展了三种主要的心理学传统理念:荣格哲学、英雄旅程的学院派思想以及新思想精神原则。卡罗尔•S•皮尔森教授从荣格的原型心理学(Archetypal Psychology)中发展概括总结出6种原型概念:孤儿,流浪者,战士,利他主义者,天真者,魔法师。并从英雄旅程的角度逐个分析各种原型在人们文化生活中所具备的实际意义,以及对社会,个人,家庭等所产生的深远的影响。 此书前面的有图式自测以及后面附录A的英雄神话自测,都是旨在检测我们生活中的原型,既包括积极的一面,也包括消极的一面。因为基于荣格原型理论不同于以往理论是在于它不是有关认识论而是有关无意识的。它研究的是人类的心理结构,力求通过对人类心理的研究来探讨人类完善自身的途径。而且,它不是具体意向,而是具有有图式特征。 所以,这6种原型或者我们可以说是荣格原型的延伸。在荣格的理论中,原型(archetypes)是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而集体无意识的中心原型是“自性”,而自性原型是神话产生的力量来源。 作者为我们开启的英雄之旅也是从神话开始的,从孤儿原型中提到的克利须,流浪者原型中的普罗米修斯,战士原型中亚瑟王的骑士,利他主义原型中的狄俄尼索斯,天真者原型中的圣杯和渔王神话到魔术师原型中的各大宗教的圣人创迹。由于神话显示出无意识的存在,以故事的形式或以图像的形式展现了大量的原始意象来描述人格发展,帮助人们处理无意识的问题。在神话中活生生的例子成为竞效模仿的模式,人们遇到的苦恼通常都是无意识中本来就有的冲突,而神话中的某位英雄所做过的事迹便成为现代人学习的典范。神话原型恰恰可以成为这6种原型的原始依据。 第二种是西方文艺。原型理论对文学本质的认识不同于以往的模仿、反应论或表现论,它认为艺术是原型的显现,是生命的真实表达,艺术不是个人的自我宣泄,而是人类心灵深处的原型的表达,所以它昭示的是全人类共同的生命之源。让我试着列举一下本书向我们介绍6种原型时所提到的文艺作品:塞缪尔•贝克特《等待戈多》、查尔斯•狄更斯《雾都孤儿》、塞缪尔•理查德森《帕米拉》、《绿野仙踪》、《维莱特》、琼•奥尼尔《洞熊家族》、汤姆•罗宾斯《蓝调牛仔妹》、《金枝》、苏珊•格里芬《女人与自然》、小汤姆•布朗《寻找》、莎士比亚《无事生非》、《傲慢与偏见》、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美丽人生》、查尔斯•狄更斯《圣诞颂歌》、谢尔•希尔弗斯坦《爱心树》、圣地亚哥保罗•科埃略《炼金术士:一个关于追随梦想的寓言》、《莫扎特传》、哈里特•阿诺德《玩偶制作者》、杰拉尔德•杨博尔斯基《真爱无惧》、恩托扎克•尚治《彩虹艳尽半边天》、克莱蒙•德•卡斯蒂勒祖《了解女人》、梅•萨顿《乔安娜与尤利西斯》、玛格丽特•德雷博尔《黄金世界》、玛丽•斯德顿《来自贝尔的传说》、莎士比亚《暴风雨》、《星球大战》、乌苏拉•勒•奎恩《地海巫师》、菲利普•拉斯纳《青蛙杰罗姆》、玛德琳•英格《门内的风》、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神谕女士》艾利丝•沃克《紫色》、乌苏拉•勒•奎恩《一无所有》等。 荣格认为,艺术作品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的原因,在于它表现了原型。而艺术的生命力恰恰在于原型本身的特征。 在看这本书之前,如果我们稍加了解荣格原型理论,也许能对我们从这本《内在英雄》找到属于我们个人以及他们原型定位有个更好的了解,并对我们眼下的社会生活有所裨益。

读懂心态,从容面对人生

文/绮心卡罗尔·皮尔森,拥有“国际公认的人生导师、享有世界声誉的精神分析学权威专家、美国原型心理学家”等诸多殊荣,在其《内在英雄》一书中,将人的心理状态归纳为六大原型:天真者、孤儿、流浪者、战士、利他主义者、魔术师。此书以荣格心理学为理论基础,逐一剖析了人们在各个原型下的内心状态以及行为倾向。人生的每个阶段会有不同的心理状态呈现,当我们过于关注行为本身而忽视内心时,往往会活得痛苦和纠结。卡罗尔·皮尔森采用积极和消极两相对比的手法,展示了人们在心理原型下的行为模式,引用古希腊神话故事以及小说中的人物来印证自己的观点。心理原型也许不会单一呈现,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可能会有多种心理状态交叉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从而谱写不同的人生。在孩提时代,“天真者”原型主导我们的内心世界,正如著名童话故事《小王子》里讲述的那样,小王子对世界充满了善意和丰富的想象。天真者总是认为身边的任何事物皆是美好的,所以他们内心容易感到由衷的快乐。但当生命中出现痛苦时,他们往往不能第一时间勇敢面对,自我治愈的能力也会弱一些。而随着我们的成长,对社会有着更深层次的认知,“孤儿”原型使我们寻找安全感和依赖,“流浪者”则会花费时间和精力逃离目前所处的环境。“孤儿”需要被照顾,而流浪者会选择独自冒险。现实中,当我们处于青春叛逆期时,我们内心的“流浪者”原型占主导,指引着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更多可能性,发现一些新奇的事物,体验新的人生。人们往往在短暂的逃离或者冒险之后得到最多的成长。但是这样的心理原型背后引发的行为并非总是益处,当青少年脱离社会原则和制度,则会造成无法挽救的悲剧。生活中,那些总是无私帮助别人的人体现着“利他主义者”的特质。“利他主义”多意味着牺牲,而一味的牺牲则会使我们失去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在“魔术师”眼里,改变世界只需要人们利用双手,他们会消除实现目标过程中出现的消极因素,把积极因素放大或者创造积极因素来完成心中的梦想。有的时候,人生需要这样不知所谓的勇气。当我们明白人们心理状态的六大模型时,便可以更好的协调内心和外在行为的相处模式,当两者冲突时,人们难免会觉得痛苦。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会持有不同的内心状态,不刻意去压制内心其他心理原型,妥善转变内心状态或者行为模式,则会使我们更容易面对人生,收获幸福。


 内在英雄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