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有效社交

出版日期:2016-9-1
ISBN:9787510845998
作者:【美】凯伦·伯格
页数:220页

内容概要

美国沟通专家,演讲大师,专业发言人。从业三十余年来,她先后为很多职场人士提供关于人际沟通、危机管理、股东会议、公共演讲、产品发布、媒体采访等领域的专业培训,帮助成千上万的人实现了有效社交,包括大牌作家、NASA飞行员、白宫政治家等名人。
她曾以“沟通”为主题在耶鲁大学、纽约大学、沃顿商学院、爱因斯坦医学院、匈牙利塞梅维什医科大学进行演讲和授课,还曾在强生公司的“泰诺”危机期间协助其发言人发言。
她的很多观点都被《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福布斯》等媒体反复引用,她还曾做客CNN、 CNBC和《今日秀》等节目。

书籍目录

前言 做一个高段位的沟通者
第1章 WIIFM 表格:如何潜入对方大脑
听众档案:找出共同话题
WIIFM 表格:摸清对方的心理状态
如何分析陌生人
如何分析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如何分析有代沟的人
换一种行事方式
不得不传达的坏消息
第2章 信息地图:根据现代人的记忆特点组织语言
现代人的记忆特点
清晰表达的原则
开启右脑的“语言天窗”
绘制“信息地图”
划清工作和生活的界限
建立“玩家档案”
面谈问卷:争取上司的关注
可怕的3M 危机
怎么开会最有效
第3章 视觉化策略:99% 的说服都不是用嘴巴完成的
“他们喜欢你吗?”
学会适应你的谈话环境
歇斯底里和强迫都不是说服
你真的把话说清楚了吗?
记住,你还有两只耳朵
学会正确使用电子邮件
如何提升自己的可信度
行动比语言更有说服力
第4章 高段位沟通者的七个习惯
视觉联想:提前进入状态
呼吸训练:照顾好自己的声音
摄像训练:更好地掌控自己
形象管理:展现更好的自己
目光接触:与听众建立联系
开场白:点头之间征服对方
完美演示:让听众更好地接收信息
跳出思维的盒子
克服演讲恐惧症的秘诀
第5章 解决冲突的关键技巧
很多事情都不在你的掌控之中
如何应对各种“反驳”
搭桥技术:重回预定的轨道
坚持最初的回答
如何让媒体写出符合你预期的文章
致谢

作者简介

何为有效社交?具体来说就是如何与人进行有效沟通,并且能灵活地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在当今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我们每天都有可能面对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这个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解决问题,而要解决问题,基本都会涉及沟通。
现代科技让人际沟通变得更加方便,同时也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有不少人可以在社交网络上谈笑风生,而在真实世界里却不知道该如何与人有效沟通,甚至不少人还患有社交恐惧症。
所以,如果你想成为一个高段位的沟通者,更好地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凯伦·伯格的《如何实现有效社交》就是一本很好的指南。
凯伦·伯格在人际沟通和公共演讲方面从业三十几年,积累了大量的有效社交的技巧,比如:
◎ WIIFM表格——摸清谈话对象的心理状态
◎ 信息地图——根据现代人的记忆特点科学地组织语言
◎ 玩家档案——了解所有利益相关人的情况和立场
◎ 视觉化策略——让别人牢牢记住你所传达的信息
◎ 搭桥技术——将失控的谈话重新引回预定的轨道
……
作者还列举了大量的真实案例和相应的解决方案(5分钟应急方案、现场诊断、专家提示等),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相关的技巧。


 如何实现有效社交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3条)

  •     1.没有回复的邮件说起有效社交和沟通,我就想起了我大学时的一个学姐给我讲的一个故事。那时候她刚上大一,系里的三个班级上同一门大课。老师要求她们专业的同学在截止日期之前,将论文的word文档发到他的邮箱里。学姐寝室四人好不容易写好论文之后,已经是截止时间前的两三个小时。把论文发给老师后,一起去食堂吃饭。四个人差不多是同时发的邮件,最后却只有我学姐一个人收到了老师的确认收到回复邮件。大家都很奇怪,在排除了邮件没有发送成功等技术性原因之后,她们才想到问题可能出在邮件内容上。学姐在邮件的主题中将XX课程论文,姓名,学号作为关键词,在正文将姓名等关键信息重复一遍,并且写明论文在附件的文档中。她还在最后写道:在临近截止日期的最后几小时才提交论文,给老师的工作带来了麻烦,深表歉意,老师辛苦了。一封没有主题、没有正文的邮件,混在近百封陌生人邮件中,被打开、仔细阅读、回复的几率有多大?在这次事件中,概率为零。后来其他三个人也照着学姐的模板又写了一封邮件,不久之后就收到了老师的回复。2.如何实现有效社交上面这个过程可以看作是有效沟通和无效沟通的一个例子——当我们用邮件沟通时,对方根本没有看到你的邮件,沟通就是无效的;只有对方接受到了你传达的信息,并且对你做出了回应,沟通才是有效的。当然啦,这其中还包含着一些电子邮件的写作技巧。通过网络沟通只是沟通的一个侧面,在更大的范围来看,沟通还包括面对面交谈、视频会议、接受采访、公开演讲。甚至制作广告、撰写宣传文章也是一个沟通的过程,只不过传递信息—接收信息——根据反馈再次传递信息这个过程比其他种类的沟通更长一些。上面的分类是从沟通的形式来讲,如果从沟通的场景来讲,又可以分为在职场、在学校、在聚会……必须声明的一点,我不是什么沟通达人,这些分类是我根据《如何实现有效社交》这本书的内容总结的。《如何实现有效社交》的作者凯伦•伯格是美国沟通专家、演讲大师、专业发言人,本书可谓是她从业经验的大合集。书中的实用技巧覆盖了沟通的方方面面:无论你是要说服同事免费加班;还是要传达一些在情感上很难接受的信息;或者你马上要进行一场重要的演示……如果你正面临着这些情况,却不知道从何入手,凯伦•伯格的这本《如何实现有效社交》都能帮到你。3.有效社交的技巧书里的大大小小沟通技巧不胜枚举,选五个和大家分享一下:图1 . 信息地图——如何实现有效社交图2 . 书中信息地图示例信息地图:图1是我根据书中的“信息地图”(图2)画的,它有些类似最近非常流行的思维导图。信息地图可以用简单的图形和文字,将你要传达信息的脉络清晰的呈现出来,同时每个证据点又可以作为提示,帮助你组织语言。而且从信息地图的这个示例中我们可以知道,传达信息的时候,尤其是传达大段、复杂、重要的信息,应该灵活地组合使用故事、事实和数据,这样的信息传达会更有效。WIIFM表格:分析每个人的阻力和动力。如此你就知道如何说服同事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在没加班费的情况下。玩家档案:分析每个人立场,只有立场清楚了,才能确定下一步的计划。看过《甄嬛传》的同学肯定深谙此道。视觉化策略:沟通中除了话语很重要之外,穿着、动作、目光等同样需要注意。“颜即正义”的时代,认真拾掇自己不会有错。搭桥技术:迅速地把跑题的谈话拉回原来的轨道。(下文有接地气例子一个)4.生活中的有效沟通这本书的例子大多是与职场相关,但是转换一下思维,也同样适用于生活场景。比如说,书中有一小节讲的是“如何分析有代沟的人”,文中列举了千万不要跟年老的同事说的话,和千万不要跟年轻的小同事说的话。总结一下就是千万不要在话语中透露出对年老同事的身体情况和“与时俱进”能力的质疑;千万不要在话语中透露出对年轻同事的经验和能力的质疑。实际上,将年老同事换成父母,将年轻同事换成年轻人,这些忠告也完全没有违和感。比如:别以为你上了几天学,你就懂了!(质疑能力和经验)你们懂什么?你们已经和时代脱节了!(质疑“与时俱进”能力)再比如,搭桥技巧。有时候我们会和别人聊到一些我们不熟悉、不想聊的话题,心里干着急却不知道怎么把这个话题跳过。这时候就可以搭一个桥:简短回答问题/回应话题:书中“如何应对各种‘反驳’”这一节里面提供了许多方法来应对各种不同的情况,总的来说要保持冷静,不要纠缠,语气诚恳。《谍影重重5》我也看过了,像你说的一样,非常棒!搭桥:虽然……但是……句型好用到起飞!(虽然)这个电影非常好看,马特•达蒙还是那么帅,但是我们还是先来说说中午吃什么吧!传达信息:把你真正想要说的话,大胆地说出来吧!我觉得吃烤肉不错,如果你想吃火锅也没问题!总而言之,《如何实现有效》中有N多技巧等着迫切想要提高沟通水平的你去实践,无论是在职场、学校还是生活中,一点点技巧都能让沟通变得更有效。《如何实现有效社交》是一本干货满满的沟通指南,没有绕来绕去的枯燥理念,不讲厚黑,不灌鸡汤,传授的都是切实可行的沟通技巧。
  •     黄萝卜蹲:不要等到职场失意才发现自己不会沟通前段时间,我经历了我人生中的第二次求职。这次是公司裁员,我正好有职业转换的打算,就主动申请了,加入了被裁同事们的求职队伍。一个工作十余年的职场“老司机”也在这次裁员行列,平时我们每天在一起吃饭,现在裁员我们又一起找工作。有一天,“老司机”问我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在面试中,你觉得技术能力占面试成功的比例有多大?换句话说,是不是技术越牛逼的人,面试成功的概率就越大? ”我想了大概五秒钟,做出了肯定的答复,并且我认为技术能力占面试成功的比例至少有七成甚至更多。“错!”,“老司机”直接否定了我的判断,“在面试中,技术能力只占到面试成功比例的三成甚至更少。”,“老司机”说道,“在面试中,技术知识和能力只是起辅助作用,最关键的其实是面试者的沟通能力和临场反应。”这次公司被裁员的有十来个人,再接下来的一个半月中,我们陆陆续续有了offer。从大家手里的offer情况看,没想到正应验了“老司机”论断。以“老司机”为代表的,技术能力过硬又善于表达的同事拿的offer最多,而且质量也很高。平时工作能力都很强,却相对内向的人,虽然也顺利拿到了offer,但是offer质量相对勉强。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和我一个组的,技术能力和平时的performance都非常弱的G君,竟然拿到了微软的offer!“老司机”对我说“G君能找到好工作他一点都不怀疑,你看他平时夸海口的能力和快速学习能力,这都是面试中必须具备的。”在职场上的五年来,我也早已知道沟通能力的重要性,但这一次被“老司机”点拨之后,才更加深刻体会到沟通能力在求职和职场上异常关键的作用。以我自己为例,我自己拿下的offer里面的其中一个,总共就经历了七轮面试。期间我接到了来自美国,韩国,英国的面试电话,还有三轮中国本地的面试和一轮HR面试。在这些面试中,有四轮都是HR直接跟我说是面试soft skill,其实也就是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沟通能力在整个面试流程所占比例之大可想而知。上面这段经历,让我愈加重视沟通能力的培养。其实,无论在社会生活中还是职场上,如果想发展得好,沟通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个人能力。提升沟通能力必然给自己在生活和事业上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助力。那么如何提升沟通能力呢?我喜欢凯伦·伯格在《如何实现有效社交》中的一个说法,沟通能力的关键在于能否进行有效沟通,即精准地发现对方究竟想从你这儿听到哪些信息,对方的哪些信息是你必须要牢记在心的。我把这句话翻译一下,有效沟通就是你能否提供给对方认为有价值的信息,而不是你一直在喋喋不休的说话,对方却不耐烦或者摸不着头脑。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这就是因为有效社交的头号法则:对方关心的事情跟你关心的事情可能根本就是两回事。如果记不住这一条,你的沟通可能毫无意义。把这条法则放在面试中就很能体现出现出来。在面试中,很多面试者觉得自己的业务水平牛逼,口吐莲花似的讲述自己的技术能力、工作经验和个人业绩,但最后却落选了。为什么? 其实说到底,面试官关心往往不是面试者表达的这些,他希望听到的是你的个人能力和工作经验对当前职位的匹配程度,还有你如何能在在今后的工作中为公司创造价值。乍看上去,好像面试者要讲内容都差不多,其实不然。前者是以面试者个人为中心的表述,后者是以意向职位为中心的表述。同样的内容,中心不一样,表达方式也不一样。在《如何实现有效社交》中,一开始就用很大的篇幅介绍了很多方法,以使得沟通者从以自我表达为中心转向以被沟通者为中心。像通过尽可能多地了解对方的信息,包括国籍、个人需求、性别、兴趣爱好、性格、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年龄······,这样沟通的时候才容易找到共同话题,与对方建立联结,对方也会感受到自己受到了重视和尊重。更好地,如果在沟通之前认真思考一下作者凯伦·伯格的问题清单,将对后面的沟通带来非常大的帮助。除了转换中心,语言的组织也非常重要。要表达信息,并且让受众记住,凯伦·伯格强调用现代人的记忆特点组织语言。要想科学地组织语言,可以遵守下面的几个原则:* 内容与谈话对象密切相关* 语言一定要简单,多用名词和动词,少用形容词* 语言一定要简明扼要,多用短句* 开门见山,重要信息放在前面* 在开头和结尾上下功夫* 重复重要内容、不时做总结* 描绘你的信息* 保持互动关于有效沟通的其他诸多细节,包括如何使用你的声音,如何更好地聆听,如何为不同的沟通场合准备着装等,在《如何进行有效社交》一书中都有介绍。作者甚至提供了一些表单、规划表格等工具,帮助读者更好的实现有效社交。试想一下,我们平时努力工作,技术能力和业务水平都很出色,如果因为不能有效沟通造成自己在面试和升职加薪上面频频失利,这是多么划不来的事情啊!所以何不从现在开始一点点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呢?-----关注黄萝卜蹲:拒绝乏味的人生——搞过社团,创过业,做过销售,写过代码,业余写写文章和书评,现在转行做consultant。
  •     如果你不能给对方提供一个完整又简洁的信息版本,那么,他会根据接受的信息,自己编一个。一从1999年到现在,在十七八年的时间里,我工作几经调整,变动过四个以上的单位,可有一项工作却如影随形般伴随着我,一直没有变过,就是培训新人。少时三两个,多时三四十,尤其是媒体大暴发的年代,新生力量大量涌入,一期培训二三十实习生是常事。这样规模的培训直到2013年,传统媒体从头部断崖式下跌才停止。但是,仍有极少数有新闻情结的新人加入进来,只不过,已经不再需要成批上规模的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指东打西的问题,让我很困惑。二比如,我们的城市当时正在建设一个体育场,外观形似鸟巢,我们管它叫花篮。我让大家去采访一下这个花篮的建设进展情况,写一篇报道。结果,稿子交上来,有几篇跑题跑得很远。他们或是大段叙述市政府建设体育场的深远意义,或者大段描述建筑工人烈日下工作的千辛万苦,而对于工程的进展,却语焉不详。说实话,这两方面的内容我也要求他们采访了,但在文章中是简略报道的部分;主体部分应该是工程的进度,现在已经完成了多少工程量,与规定进度相比是快了还是慢了,雨季频繁的降雨对工程的影响有多大,何时能够完工,能否如期完工等。三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我没说明白吗?“你就是这样要求的呀!”我问他们,孩子们委屈地回答。这样的事情在培训中常常发生,让我很迷惑。我明明不是这样要求的,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刚开始的时候,我以为可能是孩子们做错了事羞于承认,强词夺理。可是后来,我发现这些理解得偏差很大的孩子并不是那种道德感很差或素质很差的孩子。甚至,后来他们工作得很好,我们成了同事乃至朋友,再提起当初,他们还是坚持“你当时就是那样说的”。这样的事情给我留下的困惑一直在,却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可以让自己信服的解释。直到今天,我看到这样一段话:人们总是在一份文件或一次谈话中加入太多信息,同时却根本没有任何真正的重点或主题,但却又希望自己的谈话对象能够记住所有信息。事实上,除非你能够更加娴熟地组织语言,让你所传达的信息能够在几个小时、几周甚至几个月之后仍然回荡在对方心中,否则你的谈话可能只是在白费心思。这是一本叫《如何实现有效社交》的书中的一段话,我以为,这里有我一直困惑的问题的部分答案。四交流是什么?交流是信息互换的过程,彼此间把自己有的提供给对方,相互沟通。交流的关键在反馈,当对方接收到我们发出的信息,并做出我们希望的反馈,我们就达成了交流的目标;如果对方接收到我们的信息,做出的反馈却有很大偏差,这就说明交流遇到了问题。当我每次做完培训布置功课的时候,我会提出我的要求,包括采访什么,主题是什么,可能会遇到什么,要努力挖掘什么,采访过程中注意防范什么,等等。我说很多,也就是“加入太多信息”,却可能因此而冲淡了主题,使孩子们没能把握我布置内容的“真正的重点或主题”,我传播的信息在传送的过程中被耗散,孩子们仅仅接收了一部分。结果,就是大家各自根据自己记得的信息去理解、解读、落实我的要求,于是就出现在偏差。五为什么大家掌握信息不全的时候就会出现理解偏差呢?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想到了一个“自我创作”的概念,这个概念不是书中的,是我根据书中的内容概括出来的,它的内涵恰恰可以用书中的一段话来定义:当人们没听到或没能完全理解你所说的事情时,它们就会在大脑中创建自己的版本,按照自己的方式理解你所传达的信息——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你组织语言的方式不够科学,那么,你所传达的信息就可能会被扭曲,甚至跟你的原意相差十万八千里。简单地说,如果你不能给对方提供一个完整又简洁的信息版本,那么,他会根据接受的信息,自己编一个。六到这里,我的困惑的答案可以说彻底找到了,就是因为我提供的信息太过复杂又缺乏条理,结果他们每个人都根据自己记住的信息,自己编造了一个“采访要求”并去落实。所以,他们才会理直气壮地对我说:“你当时就是那样说的。”一本关于社交的书,解决了我多年的困惑,这可以说是一个意外的收获。但是,更重要的,是它为信息提供者(也就是说话的我们)提出了避免信息接收者“自我创作”的方法,书中叫“清晰表达的原则”,共八条:1,内容要与谈话对象密切相关;2,语言一定要简单;3,尽量把每句话缩短到十二到十五个词,甚至更短;4,开门见山;5,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法则(交流时的第一条与最后一条对方印象最深刻);6,重复;7,描绘你的信息;8,保持互动。七看着这八个条目的时候,是不是有一种“这么简单呀!”或“太简单了吧?”的感觉?说实话,这也是我读很多工具类译著的一种感受。这本书是译著,它的作者是美国人凯伦·伯格,从业三十余年的美国沟通专家。我半生做过采编、经营、营销、综艺活动、人员培训等诸多类别的工作,也读过各方面的经典译著,如营销界的经典——艾·里斯的《定位》,管理界的经典——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大众心理学的经典——斯科特·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沟通类的经典——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等,这类书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简单明了,没有玄而又玄的理论,没有高深古奥的道理,提供的都是一个个简单的方法与工具。比如与本书内容有相通之处的《非暴力沟通》,它提供的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要素就是:观察、感受、需要、请求。这四个大众词汇,甚至连解释的必要都没有。八可是,恰恰是这些简单的词汇,这里看似简单的方法,却非常的实用,甚至有奇效。让我们回到本文的开头,当我频频遇到实习生们的理解偏差,却弄不清问题的根源的时候,我并没有放弃努力,后来,我用自己的方法,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我是怎么做的呢?我想到个办法,就是把我对工作的要求做成备忘录:采访内容、文章体裁、表现主题、文章字数、交稿时间、是否配图等一一标明,并把这份备忘录通过信息发送到每个人的手机上,让大家可以随时翻看。于是,理解偏差基本消失了。现在回头看,我的备忘录暗合了清晰表达的八条原则中的大部分,因此它也成了这些原则效果的证明。(图片来自网络)

精彩短评 (总计21条)

  •     有效社交的关键在于有效沟通,在于精准地发现对方究竟想从你这儿听到哪些信息,对方的哪些信息又是你必须牢记在心的。
  •     干货还是比较少。
  •     看看
  •     内容很一般
  •     适合职场阅读,是数据时代做讲演的一本小小指南。译作的书名有点言过其实,social这词儿还需玩味。
  •     工作中其实或多或少已经在用书中的方法,不过总结得还是非常不错的
  •     相当实用的一本社交修炼指导手册!
  •     书的最后值得重读,不失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与准备。
  •     毫无干货!身为一个内向的人,看完此书,没有任何惊喜
  •     现代科技极大的方便了人际沟通,却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变得越来越远。
  •     換位思考what's in it for me,核心信息+論據 ,表達方式,目光,搭橋技術,反駁讓你顯得脆弱 17.4.6
  •     推荐的 使用技巧类书籍 面对一个人,更多的是一群人时演讲、谈判的处理方法
  •     有一个很好的书名,但内容并不系统。尤其是讲视觉策略那一章,从目录里展现的那些小节名称就能看出来文不对题。倒是有一些案例可以当故事来看,还有不少tips
  •     时刻注意对方真正需求,提升视觉化表演技能(摄像练习)和语言重音训练,科学简要组织语言,擅用搭桥术
  •     了解你的谈话对象,建立玩家档案。活用'搭桥'技巧。读完吸收的知识并不多,有一些可操作的技巧可以日常练习
  •     这本书就是无效的极致表现
  •     干货很多,案例讲解细致,具有可操作性。
  •     不好意思,这本书看了真没有任何感觉。
  •     针对面对面交流说了不少具体的操作方式,可做借鉴,大部分原理和心理学知识可从《沟通圣经》《沟通的艺术》中了解,本书讲了大致怎样去做!
  •     提供了WIIFM表格及信息地图等实用的方法,教你如何实现有效社交,成为高段位沟通者
  •     何为有效社交?具体来说,就是如何与人进行有效沟通,并且能灵活地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