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子,脑子,厨子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0-8
ISBN:9787302332558
作者:﹝美﹞约翰•S.艾伦 (John S. Allen)
页数:344页

内容概要

约翰•S.艾伦(John S. Allen) 美国南加州大学“栋赛夫认知神经科学成像中心”和“脑与创造力研究所”的神经人类学家。艾伦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完成本科和研究生学业,在奥克兰大学人类学系担任教职的数年间,他曾于日本、巴布亚新几内亚、帕劳群岛和新西兰进行心理生理学和神经分裂症演化的田野调查。1998年,艾伦开始跟随安东尼奥•达马西奥夫妇领导的认知科学研究组开展人类神经解剖学研究。
陶凌寅 文学硕士,科普、科幻译者。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研究方向为第二语言习得,对心理学、神经科学亦有兴趣,现为科幻图书编辑,居于北京。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酥脆
酥脆之源:昆虫
酥脆之源:植物
酥脆之源:熟食
咀嚼中的脑
嘎嘣脆
“酥脆”这个词儿
干脆的小结
第二章 双足、大头、小脸的超级杂食猿类
栖于树,食于树
脑与肉
高能耗的大脑
“以鱼补脑”假说
从杂食到超级杂食
农业与超级杂食动物
摩登原始人
第三章 食物与感官的脑
味觉文化
味觉原理
赏味的脑
痛并快乐着:吃辣椒
味觉的遗传变异
食物高潮
静心品尝
第四章 多吃点,少吃点
当然想要多吃一点
从肠胃到大脑
脑结构与体脂肪
脑功能与体脂肪
进食成瘾
厌食成瘾
节食与脑
第五章 关于食物的记忆
记忆的海马
海马、进食与开胃小菜
进食、记忆与遗忘
工作记忆与烹饪
关于未来的记忆
记忆的盛宴
第六章 好食物、坏食物
火鸡与食火鸡
这是披萨吗?头脑中的类别与分类过程
饮食结构为什么要有名字或者形状?
好与坏
脑海中的菜单
第七章 食物与创造之旅
创造力的演化有何用处?
创造力与脑
创造性的厨房氛围
另一个创造性厨房
选择去创造
第八章 心智理论与食物理论
心智理论
食物理论

作者简介

在令人眼花缭乱的食谱和饮食文化背后,是不是隐藏着一种有关食物的本能,一种全人类共有的味觉体验?有没有一种“食物理论”决定着我们会选哪些东西来吃,决定我们认为吃多少才算饱,决定我们爱吃什么零食?神经人类学家约翰•艾伦觉得有。在这本书里,他探索了味觉的演化基础,以及共同的认知基础何以衍生出世界各地纷繁复杂的饮食文化。
人类食用的植物和动物种类非常广泛,但与其他杂食动物不同,我们吃饭时用到的不只有舌与胃,还有脑。味蕾能够体现人类的自然史,我们是独一无二的超级杂食者。
这本书的素材来自食物历史、厨师、人类学家和神经科学家,艾伦先是描绘了我们最原始的祖先的食谱,探索了烹饪在大脑演化中的作用,随后将笔锋转向当代吃货关心的一系列问题。书中探究了对食物的厌恶与喜好、给食物加上“好”和“坏”标签的强迫性需要、健康食物金字塔的膳食偏差,还对吃这件事进行了跨文化比较。
例如,为了解释为什么全世界的人都喜欢吃酥脆的食物,艾伦先是考察了人类的近亲食用昆虫的习惯。他还提示,咬碎酥脆食品的声音可以丰富感官体验,避免吃饭时的乏味。另外,对健康不利的油炸食品却会让我们获得犯错般的快感。事关吃喝,决定味觉的绝不是单一因素。
如果说语言反映了人脑独特的高级智慧,食物在此方面也毫不逊色。这是一本能够让人思考的书,让大家能更深刻地认识人和食物的关系,更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吃、吃什么以及怎么吃,并更深入了解我们的过去,同时思考人类的将来。
——薛贵 北京师范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认知神经科学家
这本书告诉你的,是“人类为什么喜欢这样吃”。不明白这些,并不会影响你享受美味,但明白了这些,可以让你谈起吃来与众不同,在吃货中上升几个等级。
——云无心 科普“《吃的真相》系列”作者
艾伦结合了演化与现代生物学研究,做出了一桌有关人类饮食习惯的盛宴,桌上满是新鲜想法。这本书以迷人的笔触揭示了食物的深层意义。
——理查德•兰厄姆(Richard Wrangham) 哈佛大学人类学家
书里有多如牛毛的有趣信息:我们为什么爱吃酥脆的食物,食物如何推动演化……这是取道餐盘的人类史之旅。
——Jesse Rhodes,史密森尼杂志美食专栏作者
我们的大脑总是会被食物吸引,耽迷于复杂的食谱,眼馋巧克力……艾伦以精神上的味觉偏好作为透镜,讲述生物学和文化历史的故事,他的武器是人类学、食物历史和作为厨师的经验。书中涉及对食物的渴望与厌恶、文化取向与节食,内容丰盛。
——《自然》
艾伦是个科学家,这就是说,他对食物的文化史——比如说腌黄瓜怎么从东欧迁移到纽约——兴趣不大,他感兴趣的是“干货”。他的工作就是观察大脑扫描图,看看要求被试者想着不同的食物时,他们的哪部分脑区会被激活。由此,他能把如今人们对食物的偏好镶嵌到生物演化的漫长征程中。
——Kathryn Hughes,历史学家,作家


 肠子,脑子,厨子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人们经常用“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来表达人与动物的不同。这固然没错。不过,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获取足够的食物对于多数人来说已经不是问题。吃饭,也就不仅仅是为了活着,它还承载着社交、享受、文化等等方面的功能。“为了活着”的功能,取决于两个纯粹的科学因素:安全与营养。迄今为止,绝大多数关于食物的研究,都集中在这两个方面,如何方便高效地获得足够的食品,如何保障食品的安全与营养,贯穿了人类历史从古至今的发展。现代科学里的农业、食品、营养等等学科,也都是为此而生。虽然世界上仍然还有缺衣少食的人,但总体而言,“吃饱”的问题对大多数人并不存在。于是,在追求“吃得更好”的同时,吃饭的其他功能也就越来越吸引人们的关注。吃饭的社交功能在中国大概是无与伦比地重要。据说通常谈判中的重要协议都是在酒桌上达成的,而坐到谈判桌上其实已经只是过场。把这一观念发挥到了极致的成都人,干脆把谈判、沟通、妥协、阴谋之类的意思都用“勾兑”这个酿酒术语来表达。而这一功能又必然以感官享受为基础。除了极个别的“特立独行”,大概“忆苦思甜饭”是不能用来进行社交的。而“饮食文化”,就更是以“美味”为基础。所谓“美食文化”,至关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独特性。所有人都吃的东西,就无法成为文化。而只在一个地方盛行,在其他地方少见甚至引人反感的东西,才能成为一个地方的“饮食文化”。比如北京的豆汁,据说绝大多数的外地人都无法接受,所以能够成为“北京饮食文化”的代表。但是除了饮食文化的差异,人类的饮食偏好还有许多共性。有科学调查发现,不管是在哪个大洲、哪个人种中,大家喜欢的口味都有一定的共性。尤其是在“后天环境”的影响还没有充分体现的儿童时代,这种“人类的共性”就更加明显。比如喜欢甜食,喜欢油炸食品,喜欢“鲜香”的食物,而对于苦的、涩的、酸的等等,就“不约而同”地反应为排斥。饮食的偏好是在漫长的人类演化中形成的。在远古时代,不同地域的人很难有交流,也就不可能通过“互动”来互相影响。换句话说,他们是各自“独立”地演化出了相同的偏好。那,为什么会这样?这本《肠子,脑子,厨子》就探讨了这种演化过程。比如对于“酥脆”食物的喜好,作者讲到的第一种原因是跟远古时代吃昆虫有关,当然,“究竟是因为昆虫酥脆所以我们才吃它,还是因为酥脆的昆虫是我们祖先进食的一种选择,所以我们才会喜爱酥脆的食物?”作者并没有找到答案,但这个疑问本身,就已经足够有趣了。他提到的第二种原因,是“酥脆”代表着蔬菜的新鲜——放陈了的蔬菜,就不再酥脆了。我不得不承认,习惯了经过了现代食品产销链的蔬菜,我已经差不多忘了真正“新鲜”的蔬菜所具有的“酥脆”口感。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会烹饪无疑是人类远祖学会的一大技能。那时的“烹饪”只是简单的烧烤。烧烤食物伴随着美食中至关重要的“美拉德反应”——糖与氨基酸在高温下发生反应,产生了自然界所没有的丰富的香味。有了烹饪,“美食”才真正产生。而美拉德反应发生之前,表皮需要先失去水分,所以这一反应产生香气的同时也伴随着“酥脆”的形成。有趣的不仅如此。人类如何感知酥脆?这得从神经生物学领域来解释。人在咬酥脆食物的时候,发出的声音经过神经系统的处理,最终在大脑产生“愉悦”之感。这看起来像是科学家们闲极无聊的游戏。不过,如果人类对某一问题的认知足够深入,就有可能产生改善生活的产品。让我接触“如何让食物的酥脆更加诱人”的,居然是一个食品公司提议的研究项目。当时有一个大食品公司,想要改进他们的酥脆小零食,但是却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就找到了学校和教授合作。经过查阅文献与一些预实验,形成了研究的思路。首先是收集一些不同“酥脆程度”的食品,一片一片放在实验台上用仪器压碎。食品旁边,放着高灵敏度的麦克风,把压碎过程中的声音转化为音频信号。把音频信号的各种特征列出来之后,再与人们“主观感知”出来的酥脆程度相比较,识别出决定人们喜好的关键指标。确定了指标,再寻找食物的材质和几何形状与这些指标之间的关系。然后,就可以按照所需要的“酥脆程度”去改进食品的材质和几何形状了。可惜这个项目到我离开学校的时候都没有进行,也不知道最后进行了没有。这么一个类似于“如何做好饭”的问题,竟牵扯出如此复杂的研究,让人不得不赞叹现代科学的无孔不入。人类饮食习惯的形成根本上说是认知能力的一部分。作者说“养成一种新的饮食习惯与学习第二语言很相似”,实在让我击节赞叹——学外语并非不能实现,但很难,年龄越大就越难。不过,如果从小就接触那种语言,那么就能自然而然地学会。饮食习惯也是如此,良好的饮食习惯从小培养是最容易的。几年前,我自己深入地去了解如何解决孩子的偏食问题,读了很多资料,还写了一篇《当爱上一个吃臭豆腐的人》,简洁版如下: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饮食文化,一些人的美食在另一些人看来简直是不可理喻。比如臭豆腐,有的人视如美味,而有的人退避三舍。如果一个从来不吃臭豆腐的人爱上了一个迷恋臭豆腐的人,日子可咋过?同样是人,为什么会有饮食的偏好?科学家从认知、营养和食品科学等等不同的角度去探讨,目前比较广泛的看法就是——你不喜欢一种食品,是因为你尝试得不够多。认知科学领域的科学家说,动物对陌生的食物有两种反应:好奇和害怕。好奇会促使它们去尝试,而害怕促使它们拒绝。两种矛盾的态度导致了它们对于陌生食物的反应:如果一次又一次地尝试而没有不良后果出现,相反还很美妙,它们就会喜欢这种食物。小孩子的行为还是保留着不少动物的特性,所以当科学家们想要验证他们的理论的时候,总喜欢用小朋友来做实验。曾有科学家找了150个2~6岁的小朋友,第一次家访的时候给每个小朋友六种蔬菜,让他们按照喜欢程度排序,然后挑了“中等不喜欢”的一种作为实验目标,并且记录下他们的食用量。这些小朋友被分成三组,第一组小朋友的父母每天给他们一点这种蔬菜尝尝,第二组小朋友每天接受健康饮食的建议和一张纸条解释每天吃蔬菜水果的重要性,而第三组小朋友则什么也不做。两个星期之后重复第一次的测试,结果第一组的小朋友对目标蔬菜的喜欢程度和食用量都明显增加,而另外两组则没有差别。看起来,小朋友们对于思想工作没有反应,还是直接吃来得有效。对于那些挑食的孩子,科学家们认为很多情况下,是父母们没有尝试足够的次数,就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喜欢而放弃了。那么,要尝试多少次才能改变对某种食物的“偏见”呢?科学家们认为,我们对陌生食物的“害怕”在婴儿时期是很弱的,到两岁的时候增强,一直到上小学,然后逐渐减轻。相应地,婴儿期最容易接受陌生食物,有研究显示甚至只要尝试一次,婴儿就可以大大增加接受程度;而大一些的孩子和成人则困难一些,即使多次尝试接受了一种新食物,遇到另一种新食物还是不会轻易接受。所以,如果一个不吃臭豆腐的人爱上了一个迷恋臭豆腐的人,请和对方一起,尝试、尝试、再尝试,虽然我们不像婴儿那么容易接纳新食物,但只要付出足够的时间,很可能会喜欢上臭豆腐的。甚至,即使因为其他的原因爱已褪色,对臭豆腐却还是“豆腐恒久远,一爱永不变”。这是一本关于“吃”的书。但是,它不教你如何吃得安全,不教你如何吃得健康,也不教你如何吃得美味——讲这些内容的书,书店里从来不缺,足以看得你眼花缭乱,无所适从。这本《肠子,脑子,厨子》告诉你的,是“人类为什么喜欢这样吃”。不明白这些,并不会影响你享受美味。但明白了这些,可以让你谈起吃来与众不同——比如说,饭桌上说起朋友间的口味偏好,你用人类演化和神经生物的理论来解释为什么有人是“超级味觉者”有人却是“苦盲”,是不是顿时在吃货中上升了几个等级?文/云无心(食品工程博士,“《吃的真相》系列”作者)
  •     在我仅有的30多年饮食历程中,碰到的两道最奇葩的菜,当属油炸马蜂蛹和东北乱炖。我一直搞不清为啥毫无技术含量的一锅烩,却引来了无数爱好者,大有与四川火锅比肩的架势;而另一方面,我一遍又一遍地向友人们解释油炸马蜂蛹是如何美味,最终只是换回“你竟然吃那种东西!”的感叹,无数淑女更惊叫连连。面对如此状况,我试图搞明白,是不是自己的味觉系统出了问题?直至读了《肠子,脑子,厨子》才豁然开朗:爱昆虫,爱乱炖,皆是本性使然。当油炸马蜂蛹的酥脆外壳在唇齿间爆裂的那一瞬间,世间顶级的愉悦感受被神经送回了大脑,这就是酥脆的魔力。虽然这种食物也被少数顶级餐馆奉为神器,但终究是个不属山珍的野味,很少登上大雅之堂。这也难怪,在人类的食谱中,昆虫终究是个等而下之的食物,这种食物不能像水果那样给予我们足够的糖,也不能像肉类那样给予我们足够的蛋白质。在食物极大丰富的今天,为啥还有人对昆虫趋之若鹜呢?《肠子,脑子,厨子》中,作者约翰·艾伦给出了答案,因为作为应急食物的备用,昆虫必须好吃一点,才能勾起我们的食欲。虽然昆虫在外型上不讨好,口感却不差,如是能让无奈的食客吞下双份昆虫。你看近亲黑猩猩那么气定神闲地钓白蚁,还有什么比好吃这个解释更准确的呢?当然了,酥脆还是新鲜蔬菜的象征,只有这样的感受才能让人去选择这些备用食物。嘴巴和大脑给了我们足够的迷惑,让我们在尽可能“感受美味”的同时,不把自己饿死,毕竟水果和大肉块都是稀缺资源。只是,炸鸡的出现,给我们这种感觉带来了新麻烦。各种高热量的高级食物,披上了低级食物才应有的美味外壳。于是,暴饮暴食成了不可避免的大麻烦。我们的大脑并不能及时做出变化,因为在数百万年的进化历程中,人类只有近百年的时间有了充裕的食物。于是,我们的肠和脑都远远落后于我们厨子的手艺了。人类本身确有通知大脑的通信物质,那就是瘦素。听起来,这是个诱人的东西,美女恐怕希望吃下去就立马瘦吧。可惜,事情并不这么简单,瘦素仅仅是个通信兵,而不是指挥官。瘦素并没有命令人体消耗脂肪的能力,相反,对于肥胖体质的人来说,如果因为减肥,瘦素水平降低,大脑反而会下达暴饮暴食的命令,很多减肥后迅速反弹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人类的可怕之处不在于挑肥拣瘦,而在于什么都吃。“四条腿的除了凳子,天上飞的除了飞机,没有不上餐桌的”仅仅是老饕狂言,而人类在自然界的真实面目却要比这个评价来得可怕。之所以能获得今天的统治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我们什么都吃,一盆东北乱炖恰恰说明了这点。从土豆、豆角到南瓜、胡萝卜,从葱姜蒜到大肉块,但凡不会中毒的动物植物,都可以搬进餐盘。正是因为这样不挑食,才能在更广的环境下生存下来,哪怕有时只是苟延残喘。一旦时机来临,大脑会驱使我们去干正确的事情,比如,选择乱炖里面的南瓜和排骨,豆角呢,也最好只吃里面的豆米,不过这种行为并不受推崇,如果发生在小朋友身上则会被扣上“挑食”的大帽子。等一等,这才是人的天性。这样吃,是因为我们有个沉重的负担——大脑。毫无疑问,人类大脑是地球生物界有史以来最杰出的成就,当然了,大脑同时也是最浪费能量的器官。虽然只占人类总重量的2%,却占用了身体静息代谢率的20%~25%,这样的反差,促使大脑鼓励我们吃高糖的、高脂肪的、高蛋白的。同时,大脑还鼓励我们混着吃,杂着吃。我们喜欢“东北乱炖”不是偶然,多种食物在一起的味觉增效效应是大脑给我们的特殊鼓励。人类的吃还不仅仅是吃那么简单,社会族群的维系也有赖于此。中国人很多事情是在酒桌上解决的,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我们暂且把其中的利益关系抛在一边,就会发现在一起吃饭,或者接受一种饮食习惯代表了一个群体的认同感。艾伦特别提到,不同的文化中都有着特殊的食物系统。其实,我碰到的马蜂蛹又何尝不是如此,在痛快大嚼之后,忽然发现跟当地人拉近了关系。这决不仅仅是勇气,或者尊敬之类的情感可以解释的。吃,有时是一种身份或者文化认同的标志。当吃在很多时候变成了一种仪式,“创造性”这个词就在厨师中浸润开来。“创造性不在于寻找什么,而在于找到了什么”。尽管最初这种创造性只是使食物更好吃,就像那群在海水里洗红薯的日本猕猴一样。但在食物丰富之后,这样的做法依然被传递了下来,比如,此时此刻,我就在想,如果把炸马蜂蛹放入东北乱炖,那会不会是一种绝妙的组合呢?每次在厨房里花点小心思,做出反常规的菜肴,心理上会有很强的满足感。这一切都源于创造行为对大脑的刺激,与这一过程中奔涌而出的多巴胺。我忽然可以理解那位首创青椒炒月饼的大叔,当这个菜品出锅时,他一定非常激动,非常满足,创造性的满足。如果创造出的菜品味道还行,那就更值得称道了。不管你喜不喜欢,乱炖、马蜂蛹和青椒炒月饼都已经成为人类烹饪的一部分。在几万年的进化历史中,我们从不得不吃,到食不厌精,人类生存的历史在我们的肠子、脑子,在我们的基因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书的副标题“人类与食物的演化关系”恰恰点出了这个关键点。我们为脑而吃,脑指挥我们更好地吃。生存下去才是人类的本性使然,不管是大脑中的欲望,肠子中的营养,还是厨子世界的创造力,都是为了帮助我们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生存下去。没有欲望,我们不能保持高昂的进食状态;没有摄取高质量的营养,我们就不能保证大脑这个神造的器官良好运转;没有厨子的高超技艺,我们甚至无法理解创造的含义。这就是《肠子,脑子,厨子》想要告诉大家的故事,一个关于吃的永恒故事,一个可以用嘴,用脑,用整个身心去慢慢体验的故事。
  •     就在我一口气读完所有(并且还是精读的情形之下),以一个高级吃货要进阶更高级的乐得其所心态跑来豆瓣上点了个五星,并抱以学术热情地将Allen的书推荐给我的一位研究食品营养和饮食行为的美国老师。她因为我的人品分和学品分(当然也因为她博览群书的求知欲,尽管已是80岁以上的高龄),迅速在亚马逊订购了该书的英文版,也就是说,更直接地阅读到Allen教授的著作。三天以后,这位美国学者给了个出人意料的中评!顿时觉得,作为一枚长期关注人文社科领域的食物文化的吃货,一遇到来自更硬的自然科学或是交叉学科的信息量颇大的著述,的确容易如干涩许久的海绵一样,一股脑照单全收。顿时汗颜,人文领域的食学研究者,在庞大的知识体系面前是如此脆弱呃。看来,越是高举科学大旗和实验精神的书,越是要谨慎对待;或者说,对于知识更新迅猛如狼似虎的时代,和任何心仪的理论和著述,也还是要保持一个审视的距离。以下,毕恭毕敬地转引那位言辞毫不客气的美国读者的评论,仅供参考。===============辛辣的分割线==========================Just about finished he Omnivorous Mind. I must advise I hated the first chapter, loved the second one, and was neutral about most of the others. The author (Allen) is impressed with himself and his knowledge, which is not always correct. One example, he says "leaving the table 80% full" is a Japanese notion. Maybe the Japanese copied it from whence it came. It is Chinese saying (and I am surprised you did not recognize it, and I do not know who said it in print first. Allen supports that notion citing a reference in a book he wrote. Tsk! Tsk! It is a no-no to cite one's self on a common saying, a Chinese one, at that; and all too often he does cite himself...that is a mite immature n his part. The book has more quotes and citations than are needed or deserved; many for commonsense ideas, generalizations, and the like.My thoughts are not all bad, there are some interesting ideas. However, I am unfamiliar with several, not the diet ones as I am familiar with a lot of that literature, and there he does use many generalizations, not facts. However, I am not an archaeologist nor even an anthropologist, so I suggest before you quote him you check his notions/ideas with people more knowledgeable than I.P.S. 评论者Dr. Jacqueline M Newman是Flavor and Fortune的主编,这是西方世界唯一一份用英文专门介绍中国烹饪的杂志,www.flavorandfortune.com 大家也可以就相关问题,给她e-mail: flavorandfortune@hotmail.com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大概是我读过的果壳阅读出版的最好的书了
  •     拿来主义的东西?既不科普,也不学术。。。专业名词于杂志资料齐飞,各类学科都来分析分析,经常就跑题了。
  •     最大的收获是从进化论的角度看人类的器官。
  •     神经科普写的很乱。。关于食物的部分有点意思
  •     看看
  •     讲的科学知识比较多,要不是理科生可能有些读不懂
  •     整本书试图写得很学术,但是给出来的结论却不过瘾,又试图通俗一些,但是这种强装出来的幽默,哎……不要也罢。不过料也总算有一些,不太出彩罢了。比如,为什么喜欢脆?可能是因为我们过去爱吃昆虫——嘎嘣脆,鸡肉味儿!大脑是个高能耗的设备,那么靠什么供能呢?吃肉就是大脑爱的供养。但是肉总共就那么多,脑子大了,其他设备就要缩水,缩什么呢,就让肠胃短一点好了,于是咱们的消化能力也就基本告别生食了。厌食症有时候可能真是精神导致的,就是咱们自己改变了脑内的多巴胺奖励机制,不吃饭竟然成了件高兴事,看来电视广告和有时候能达到和毒品一样的功效啊。书里说脂肪和胆固醇被妖魔化了,但是例证不多,不过最近美国新发布的饮食报告就真的说胆固醇可以随便吃了,因为吃下去的和血液里的胆固醇其实是两回事……
  •     对于酥脆这一部分的解释很有意思
  •     不够深入 也不够有趣
  •     序里写看完本书会变成一个高等级吃货, 其实并没有... 好奇的吃货随便看看可以~
  •     关于人类怎样认知食物和吃饭,具体到脑子的哪个部位,和研究方向略搭边,看起来还不错。但是排版令人非常难以集中精神,字体太方正行间距太小,一页里总得走神两次。
  •     作者的知识面非常的广,也给了我一些提示,感谢每一个,没有深入挖掘的章节,让我可以自己思考下去。
  •     纸书,看到60多页实在看不下去了,太枯燥了
  •     前半部分还挺好玩的,后面大段的神经生物学有点……
  •     良心翻译,但是书中很多地方吧...恩,后面关于认知的理论内容太多。我个人特别鄙视那些对认知哲学上的东西...
  •     吃与思
  •     从食物到脑结构进化
  •     用脑去吃,除了吃什么,还要明白为什么去吃!很有意思的一本书,值得一读,翻译也不错。
  •     然而并不是那么有趣……如果经常混果壳的话……
  •     我觉得你说的不对
  •     乏味
  •     读完根本在吃货的修炼上没提高一个离别,特地买了薯片体味脆
  •     一本有趣的科普读物。
  •     名字太好,内容有点匹配不上
  •     不好好谈吃
  •     这是一整套关于进食和看待食物的方式,是认知史、演化史和文化史以独特的方式交汇于每个个人的产物。“食物理论”在人从小与食物的接触中自然而然形成,演化过程中的“集体无意识”在我们头脑中埋下了对酥脆、脂肪、甜食等口感偏好,但具体到哪些东西能吃、哪些不能吃,则与个人所处的文化环境关系更大
  •     原本以为是本恶趣味的科普书,没想到内容很学术,很赞
  •     随笔合集吧
  •     好评在于,对有些观念见解特别,比如为什么人爱酥脆。差评在于,东拉西扯,没有支撑,说了太多。三星吧。观点还是有趣
  •     科学
  •     蛮有意思的,怎么说呢减肥不是你想减就能减的,毕竟你的大脑才是决定你会不会胖的关键。
  •     看得出来作者的雄心勃勃:从今时状态到演化历史,从社会文化到生物心理,食物的一切都有涉及,但是结论却有些苍白无力。
  •     生物性和文化性相结合的研究,给人的说服力更强。
  •     美食科普读物,部分段落有趣。
  •     为什么我喜欢吃脆的食物,薯片、笋、脆骨等等,原来是人类的遗传。是本有关食物、脑神经、心理学的书。
  •     并没有什么卵用。
  •     作为research的众多阅读书目之一,tutor极为赞赏此书某些观点。并且本书本身也很好读,很容易就读完了。
  •     很有乐趣的解释了口感的由来,看完也不饿。。
  •     多展开些啊……
  •     还行,后面的展开有点不太有趣了。
  •     本来以为会通俗一些,有趣儿些,不知道是翻译的不好还是作者的原因,有些啰嗦。感觉又想有科学严谨的论证又想兼顾着趣味与可读性。
  •     内容驳杂,从生理到认知到演化到心理到社会,整个一本吃货大荟萃。如果不作深究地泛读一遍,也算是有不少趣味启发的。
  •     读来很枯燥,竟没有一个插图
  •     这么无聊我居然读完了
  •     并没有序言或者译者说的那么好看,非常多的篇幅在尝试说明神经生理学的部分,以至于读起来略显枯燥。(神经生理学也可以写得很有趣!但这本书不是。)总之如果看得下去也算增长一些没太多用的冷知识……
  •     有趣的点也很多,但是有点抓不住这种结构…未免太零散了一些…
  •     酥脆源于昆虫的口感,熟食与肉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     可读性不高,很啰嗦
  •     上学期读得特认真的课程书目lol 我要去po一下作业书评了噗
  •     这本书的标题很有迷惑性,本以为是一本通俗易懂的普及读物,实则是一本半严肃的论文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