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那冷雨

出版社:九歌
出版日期:2008.03.01
ISBN:9789574444823
作者:余光中
页数:251页

内容概要

余光中
福建永春人,一九二八年生,因孺慕母鄉常州,神遊古典,亦自命江南人。一生從事詩、散文、評論、翻譯,自稱為寫作的四度空間。曾在美國教書四年,並在台、港各大學擔任外文系或中文系教授,退休後受聘為國立中山大學講座教授。一生寫作以詩、散文、評論、翻譯為四度空間,在台、港及中國大陸已出版專集逾七十多種,影響深遠。著有詩集《五行無阻》;文集《日不落家》、評論集《藍墨水的下游》、《掌上雨》、《分水嶺上》、《龔自珍與雪萊》。深圳海天出版社近編《當代中國散文八大家》叢書,將他與冰心、汪曾祺、余秋雨等並列;《余光中詩選》也列入北京學界評選的《百年百種優秀中國文學圖書》。曾獲國家文藝獎、吳三連散文獎、吳魯芹散文獎、霍英東成就獎、第二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之散文家獎等。
作者相關著作:《蓮的聯想》、《鐵肩擔道義》、《余光中詩選第二卷(平裝)》、《余光中詩選第二卷(精裝)》、《高樓對海(新版)》。

书籍目录

萬里長城
山 盟
南半球的冬天
聽聽那冷雨
蝗族的盛宴
朋友四型
借錢的境界
幽默的境界
雲開見月
  初論劉國松的藝術
新現代詩的起點
  羅青的《吃西瓜的方法》讀後
變通的藝術
  思果著《翻譯研究》讀後
向歷史交卷
  《中國現代文學大系》總序
中國人在美國
  序於梨華的《會場現形記》
澀盡回甘味諫果
  序何懷碩的《苦澀的美感》
從畢卡索到愛因斯坦
  《大學英文讀本》編後
用現代中文報導現代生活
《錄事巴托比》譯後
外文系這一行
後浪來了
大詩人的條件
現代詩怎麼變?
傳奇以外
現代詩之重認
  把一切交給歷史
漢江之濱
  記第二屆亞洲文藝研討會
論瓊?拜斯
  〈聽,這一窩夜鶯〉之一
論久迪?柯玲絲
  〈聽,這一窩夜鶯〉之二
苦雨就要下降
論披頭的音樂

作者简介

《聽聽那冷雨》是余光中四十三歲到四十六歲之間的文集,其中的二十八篇文章,從抒情的〈聽聽那冷雨〉到幽默的〈借錢的境界〉,從書評、序言到詩論、樂評,都是作者第三次旅美回台以迄遷港定居之間的心情與觀點。〈聽聽那冷雨〉一篇風行兩岸,多次選入台灣及大陸的課本及散文選集。
年輕一代的讀者恐怕不知道余光中是台灣七0年代介紹搖滾樂的健將:看了最後四篇文章定會大吃一驚。


 聽聽那冷雨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家里有一本九四年再版的《听听那冷雨》,初中时当作枕边书读了个烂熟。现在的人不知道怎样评价他的散文,我觉得不管是馆阁风也好,学院风也好,都给了年少的我一场清丽和丰盛的审美体验。他的文字不能很快读下来,因为风格工丽古雅,学者风浓。用词用典都让人慢慢琢磨。但是却不乏活泼趣味和生动气韵。我现在还记得里面的《沙田七友记》、《我的四个假想敌》、《秦琼卖马》、《牛蛙记》等等篇章,都充满雅致的戏谑,他的诗也好。两相惜写的真别致。
  •     记得很久以前看过一篇写雨的文章,雨有南北之分就如人的性格一样,春天南方的雨总是敲无声息的来临,而又在不知不觉中匿去。细细滑落天际的雨带给人许许多多的相思和缠绵。北方的雨我未曾亲眼看过,有人赞美它的酣畅淋漓,赞美它的粗犷。而我则喜欢在细雨中漫步的感觉,用手用心感受着在我手中悄悄滑落的细雨。没有太多的牵挂没有太多的忧伤,感受古人的那一种:“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呼吸着略微带有泥土清香的空气,似乎是和自然融为一体,感觉不到雨的声息,就像王维所说的:“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不过这种机会不是很多,因为喧哗的街市,来来往往的人群,或是干脆越下越大的雨不经意地把我拉回了现实的世界。更多的时候,只是呆在书桌上,静静地听着窗外的雨声。细细的小雨,打在窗子上,虽然那声音微乎其微,但是可以用心去感受它,不仅仅是风,雨也是大自然的呼吸。俞平伯说:“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中粘地絮”。雨寄伤感抒寂寞,有喜有悲。一喜一悲之间,千年已过,斯人已逝,而雨还是雨,依然还是淅淅历历的敲打着世间的一切。也依然会有更多的人,把情感撒在蒙蒙细雨中。蓦然回首间,也许王维,也许杜甫,也许柳永,也许朱自清,他们眼中的雨留在我们的心上,我们心中的雨落在后人的心里。其实,雨是一个不可错过的题材,即使是最烂的诗人,见到雨时,也会“才思如泉”。因为美的并不是诗,而是那片雨!^_^
  •     ——读余光中《听听那冷雨》一、中国存在于在哪里?在文化感觉中余光中谈雨,其实是谈人,谈人安身立命的心灵依傍之所。余光中在《听听那冷雨》中提出了一个好问题。他问今天一个中国人的中国在哪里?当“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余光中真是问了一个好问题,醍醐灌顶。安东尼奥尼纪录片中那里面是中国吗?那里面当然还是中国永远是中国,他只是现象中国。犹如在报纸的头条标题里、香港的谣言、傅聪的黑键白键、马思聪的跳弓拨弦里。照此类推,还有族性中国、传统中国、文化符号中国,如方块字,亦如故宫博物院的壁头和玻璃柜内,又如京戏的锣鼓声中,还如太白和东坡的韵里?还有“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的政治中国。这些都是中国,却不是余光中探问的“日思夜想”的中国,更不是他要的依傍之所。余光中所日思夜梦中磕求,所赖以依傍的中国,是从“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从故乡环境和精神成人而来的文化感觉下的中国。这感觉切入体肤、渗入体温,构成个人精神灵魂情感意志,化作血肉与灵魂自己的那一个来自中国的感觉。简言之,余光中“日思夜想”的中国土地,是随一个人的自然生长和精神生长而形成、而内化了的基质性的“中国感觉”。余光中要寻找存在于自己体感中的这个中国,是个体性、私人化的“中国感觉”下的“感觉中国”。每个人的成长,都从感觉自己身边的事物开始,而后深入生存现象背后地从感觉古典、感觉文化开始,最终到直觉、直观神州大地,形成整体的观照。所以,“中国”乃感觉中的中国。由此,日积月累,形成了自小至今的自己,也成为一个人在大地上行走时,去看中国、看世界的“中国感觉”。一个中国人将依傍这个关于中国的“感觉”、这个形而上的“中国感觉”,去形成原则,去指导行动,去用来评判效果。二、纤弱的中国体相与意象,如今也已残破不堪余光中的“中国”从肌肤中诞生,来自个体的听:“听听,那冷雨。”来自特别的看:“看看,那冷雨。”自口感鼻感:“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余光中的中国来自于感觉的集合,抵达直观感觉、审美感觉、宗教感觉之上。他整体的“中国”统一于感觉化意象:“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吧,那腥气。”余光中构建日思夜梦的中国土地,其所依凭的是“传统文化”塑造的“中国感觉”;其所熠熠生彩的质感,则是来自文化养成的记忆和文化个体、文化经历中滋养下的生命意象。总之,余光中的“中国”落脚在“中国感觉”上。不过,余光中的中国感觉下的中国意象与体相太纤弱了。那片“日思夜梦”中的土地, 他将其物化为中华独有的“雨”意象和传统文化中纤弱的“女性”体相中:“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听听,那冷雨。”前一个“听”是主动词,是现场的动作;后一个“听”是被动词、私人感觉的对象,是历史与文化选择下感觉的结果。因为耳朵总是往想听的地方听,舒服的地方听;听是个人历史文化经历所选择、所塑造的结果。同样,看、嗅、闻、舔都是文化的器官和结果。——纤弱意象,是日暮途穷之文化感觉的必然。反之,美国的山川自然则不然,不服从于这个感觉:“第三次去美国,在高高的丹佛他山居住了两年。美国的西部,多山多沙漠,千里干旱,天,蓝似安格罗萨克逊人的眼睛,地,红如印第安人的肌肤,云,却是罕见的白鸟,落基山簇簇耀目的雪峰上,很少飘云牵雾。一来高,二来干,三来森林线以上,杉柏也止步,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难睹的景象”。美国文化规定了美国的山川河流,用中国感觉看不到美国。所以,余光中到了美国,同样是天地山水雨雪,但他看不到,因为他的中国感觉失效了,找不到大自然中的“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中国韵味、中国意趣,从而也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中国感觉。他便无根,无所依傍。于是,他“晕”美国的丹佛他山。犹如韩少功《马桥词典》里进城的乡下老汉,站在城市大街上“晕街”一般。一个人的生长环境和文化,决定了他的感觉框架。不适合这个框架的,他就失去了依傍,他就不能与环境一体、就会生活方式紊乱、就失去了判断力和控制力,就迷失了自我,就丧失了完整性。其实,余光中面对的何止是丹佛他山,他面对的是整个分裂的世界;尤其是,何止是余光中已有的感觉不知道如何收拾破碎的世界,整个中国人都在世界面前需要重新构建自己的感觉。还有,可以这样认为余光中《听听那冷雨》中的作为:他是不得不向残剩的文化中国意象回溯,就是要重新弥补残破的中国感觉,应对分裂的世界,重新找到或弥补自我的残破个体。三、权力话语是变迁的,个人感觉是传承的自然的人化,人化的自然。中国山水已经被古代传统文人意象化了,后人接受中国大地上的山山水水,实际上接收的是中国文人化的山水。犹如余光中下文说的“云萦烟绕,山隐水迢的中国风景,由来予人宋画的韵味。”中国的山水、风景、景观,由来都打上了中国文化的烙印,那已经不是自然本身的样貌了。这感觉,是源自苏东坡。所谓“江水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所谓“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余光中这一句说的特别高妙:“那天下也许是赵家的天下,那山水却是米家的山水。”《听听那冷雨》是有偏好和立场的。余光中的中国是文人中国,他不承认政治中国,正如聂华苓小说所宣布的:既不要毛泽东(的中国),也不要蒋介石(的中国)。余光中们的中国是传统文化中国,具体落实到自己中国文化感觉的中国;当然,也不是大陆左派的“苦难中国”,更不是今日世界给予的“世界工厂的中国。中国在哪里?在方块字,更在方块字而来的、私人化了的”中国感觉“中。中国感觉下的中国与权力话语下的中国,二者是不一样的。你赵匡胤可以有你的霸王中国,你美国人可以有你的“世界工厂中国”,而我则取我一瓢饮,我的目遇耳得,从而我可以有我的山水中国。你垄断你的,我分有我的;你统霸天下,我独享感觉。权力话语是变动不居的,有时效的;山水中国是血浓于水的,是血脉传承的。余光中具有的“中国感觉”是独有,所获得的天地万物之感觉的和——印象——也是独享的。这种“中国感觉”在历史上能够应对王权,但今天是否能应对更阔大得世界呢?这犹如余光中飘洋过海来到美国,他比郑和走的远得多。他在美国西部丹佛他山,他的中国感觉发现看不清楚丹佛他山。接下来,他“看”到的丹佛他山当然地也并不是美国人看到的西部。犹如中国风景源于中国感觉,美国西部风光则笼罩在美国精神下。没有美国精神框架的视线,是看不清西部的山川草原的。所以,传统的余光中们是要面对王权,现代的余光中们则是要回应世界。如果说中国感觉能够较好地应对了王权,那么今天能够回应世界吗?四、中国人和美国人的文化灵魂,其格调是迥异的在大迁徙的19世纪,美国移民为了躲避欧洲的腐朽来到新大陆时,发现东部已不再是梦想,纷纷迁徙西部。充满希望的人们在广阔肥沃的处女地上施展梦想。“在美国作家们的心目中,西部是一块净土,是纯自然之子,西部的农业社会呈现出朴实,美德和知足的田园,自然让人联想到‘伊甸园’。”美国西部,已经构成象征性的神话,“充满挑战和奇迹的乌托邦。不仅连接着文明和野蛮,也连接着人类和自然。”(邓珊:美国文学西部意识对美国民族精神形成的影响)而中国山水呢?铺染的人文气太浓、摩挲得太糜烂、搁置得太腐朽、氤氲的气息太颓废,萧索的隐士和吟哦的文人,已经没有开创新世界的新人在里边。所以余光中凭借来观照山川日月的“中国感觉”,当然看不清丹佛他山。余光中的山水随“中国感觉”而比兴来的意象,只有与主流对待的另类,与庙堂对待的江湖,与建功立业对待的隐逸人生,与锱铢必较的交换市场相对待的空寂文化寓意山水。所以,余光中听丹佛他山的雨,便不会自然亲切串联到惠特曼的雨感觉。在惠特曼的美国感觉中:“暴风雨的壮丽乐曲,那么恣肆奔腾、呼啸着越过大草原的强风,森林树冠的嗡嗡震响——是高山的萧笛,人一般的阴影——是你们管弦乐队的潜形,你们,机警地手执乐器的幽灵的小夜曲,将一切民族的语言与大自然的天籁混合在一起;你们好比伟大作曲家留下的和弦——你们是合唱,你们这些无形的、自由的宗教舞曲——你们来自东方,你们这些河流的低调,奔瀑的轰鸣,你们来自远方的铁骑纵横中的枪响,连同兵营中各种军号的回应,这一切骚动地集合着,充塞着深沉的午夜,压迫我这无力的弱者,当我进入孤寂的卧室时,你们啊,怎么把我抓住了?”(惠特曼《暴风雨的壮丽乐曲》)。同样,当丹佛他山的美国人来台湾溪头诸峰过夜,也不会获得余光中的中国感觉:“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美国人是美国意念、想象和感觉上的美国人。美国人在山野中一夜暴风雨里,不会产生佛老“仙人一样谁去”的感觉。他们日思夜梦中,反而“看到了新鲜的不吝施与的密苏里的巨流,看到了伟大的尼亚加拉大瀑布看到了在平原上吃草的野牛群,看到了多毛的,胸腹广阔的牡牛,看到了大地和岩石,鉴赏了五月的花朵,见星星、雨、雪而感到惊异, 研究过反舌鸟的歌喉和山鹰的飞翔,听见过天晓时在水杉中隐居的无比的鸫鸟的歌。它寂寞地在西方歌唱着,我也歌唱着一个新的世界。”(惠特曼《草叶集》)这与余光中隐喻在“中国风景”中雨打风吹,或清风明月的意象,趣味和意志是迥异的。“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中国的雨,从不无所依傍倾泻下,总是要下在梧桐或者荷叶上。就像朱自清的月色,一定要洒落在池塘荷叶荷花上,一定要流淌出南朝的民歌声。这是中国雨的风姿,也是它的格调。中国的雨不会去和狂风相绞杀、不会引来残忍的东西,它总是那么的诗情画意。就犹如中国画中的秋天,决不是光秃秃的淡蓝天空,它总是和大地上的一垄垄麦子,天空中谈谈的白云、单飞的叫雁,还有庭院里的黄枇杷树、树下一张木桌和桌上的壶浆,这些物件一起组合拼成一幅秋景图。中国的雨是丝雨,中国的风是片风,雨丝风片,它们总是有形有感有画面、诉诸感官,带有情愫的。即或是人的一生,也要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虞美人•听雨》)如果像余光中那样比拟雨为人的灵魂,那么中国人和美国人的文化灵魂,其格调是迥异的。五、一个纤弱文人,退步于五四“……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母亲吟哦鼻音与喉音。或是在江南的泽国水乡,一大筐绿油油的桑叶被噬于千百头蚕,细细琐琐屑屑,口器与口器咀咀嚼嚼。”余光中的雨声是比拟得这么女性,这么朝向依偎母体的安稳企盼,这么立于农田桑麻的闲静神情,这么草长莺飞、小桥流水一般诗情画意,这么细细、小小、碎碎的他乡游子的思家念国的绵邈心思。在这样的听雨中,我们怎么会不安,如何不安静睡去。余光中笔下的中国人是睡在“中国风景”中,“仙人一样睡去。”鲁迅笔下的中国人是睡在“铁屋子”里的,“从昏睡入死灭。”余光中的雨塑造的是一个纤弱文人,退步于五四文人,是“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的传承人,甚至连《雨巷》里的那个丁香花一样的女人,都不有向新的力量。余光中的抒情形象,却是一个把古典而颓废(什么叫颓废?颓废就是有功能而没有意义)的华贵衣冠披在身上,破袍正在渐渐褪尽落地,不得不被迫忧愁于安身立命的,正在退出历史的“忧郁的中国”形象。在大洋彼岸,沃尔特.惠特曼已经“跨越密西西比河的地区,大平原,落基山脉和太平洋斜坡”,为西部“自由健康的生活,简单的膳食,洁净而甜蜜的山泉,轻松而庄严的面容,明澈的眸子和健美的体格”在歌唱。余光中《听听那冷雨》中的主人翁“他”,确是不能比拟的。不是如同“万宝路香烟盒上,那个目光深沉,皮肤粗糙,粗犷、豪迈的男子汉”似的阳刚。“他”不是“袖管高高卷起,露出健康的手臂,跨着雄壮的高头大马驰骋西部,开拓未来,进取、活泼而健康的形象。”“他”在余光中笔下听雨、看雨、嗅雨、舔雨,这么细腻如女人的“他”呀,“他”是阴性的。“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他”日思夜梦的望中追忆的东西是“都已不再”的过去,是“虚无之间”,是繁复朦胧的“潮潮润润”的“古典韵味”。余光中要的是坐看山水闲云,要的是霄寒岑静,“仙人一样睡去”。“他”像一个病人,“他听那冷雨打在伞上,索性更冷一些就好了,他想。”又像一个末路人,“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还像一个遗老,一个最后的文化贵族,“一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前尘隔海。古屋不在。”在《听听那冷雨》中,余光中不知不觉成为了一个“在零落的坟上冷冷奏挽歌”的送葬人,在给中国文化的意象山水抛撒纸钱;还是一个喊魂人,“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在窗外喊谁”,在朝《诗经》里的韵里,喊“有音韵的雨季”。反观前引惠特曼诗句中的雨,则是对“一个新的世界”的歌唱,是一帮充满男子汉英雄气概的“新来的移民”,他们具体化为“农民、山地人、伐木工、牛仔等”,他们“美国新的民族”形象。中国文人的意向和形象,是儒弱和向后追忆的。六、没有力量的中国风景,拿什么做为开陈布新的资本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中国文人的意向和形象,是儒弱和向后追忆的;而其所构成的“中国风景”已经没有了现实的根基,渐渐退色:“树也砍光了,那月桂,那枫树,柳树和擎天的巨椰,雨来的时候不再有丛叶嘈嘈切切,闪动湿湿的绿光迎接。鸟声减了啾啾,蛙声沉了咯咯,秋天的虫吟也减了唧唧。”忧郁的中国人,随着月桂、枫树、柳树和椰树的褪去,随着“雨来的时候不再有丛叶嘈嘈切切,闪动湿湿的绿光迎接”,随着“鸟声减了啾啾,蛙声沉了咯咯,秋天的虫吟也减了唧唧,”随着自然社会不再被赋予的意象,随着“中国风景”的消逝,那曾经的英雄,如“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他们会随余光中们一同死去。因为余光中们已经几十年没有到“雨的祝福”。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们会随雨的消逝而死去。在死去之前,余光中用残存的方块字写了一幅挽词,挽词中残想有“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近代中国的文化人,在打碎了传统后,有依赖于传统意象消失,期望残剩的中国文化做资源,在天上仙界里,获得一个完整的灵魂。当后来人在他们的感觉中彻底消褪了“中国风景”,他们会拿什么做为开陈布新的资本?要建立什么样的“中国感觉”以应对分裂的世界?今天的中国已经是涂抹得一塌糊涂的扇面画,不是一张白纸,一张新的现代“中国风景”将以何处立基,将从何处开始,将以什么样的意象来布置,当凋零了的余光中从生命到文化彻底凋落之后,将会是什么样的“新儿女英雄”出场,来赋予新的“中国风景”以什么样的想象和气魄呢。古屋不再,而未来不可知!这些,或许应该才是余光中“听听那冷雨”来叩问的真问题。六、腐朽的“中国风景”只是用来欣赏的余光中的雨感都来自乡土的记忆,积淀于大陆童年、少年时期。人生像漏斗,风里行雨里走,他写《听听那冷雨》,是要重新打捞那些已经不多的诗情画意的雨和雨感。人生像漏斗,本来不多的遗产都要遗漏得消逝殆尽。人尽黄昏,又发现却原来是立在残砖断瓦上,基本上一无所依,所以其追问也尤其恸心。令人不得不随之一同哀鸣。前尘隔海。古物不再。听听那冷雨。美国西部文学之父詹姆士.库柏写了《开拓者》,《最后一个莫希干人》,内容写了美国新人“宽广的心境和淳厚的思想”。其实,但就书名看,就好像隐示了“中国风景”今天的方向。或许余光中们会在中国传统文化雨的意象低吟浅唱中渐渐老去,生者依然在悠久颓废的历史文化回忆中沉浮。他们的时光,就是杜牧牧童遥指的闲诞,王维渭城清雨的孤寂,杜甫荡胸生层云的际遇,姜夔黄昏雨的沧桑,还有蒋捷白头听雨的迷茫,王玉稱黄州竹楼焚香嘿坐、消遣世虑的生存摸样。他们的时光不会倒流。一个是新兴蓬勃的文明,一个是行将就木的文化,两厢比较冷人扼腕。两种还要继续对峙下去的“风景”,其实已经昭示了两种不同的未来。除了以通过传统文化的认同,来姿态性的表达对现实政治认同的抵抗外,《听听那冷雨》中,那“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的雨的美感,实在太颓废消极。中国多的是旧臃肿,缺少的是新资源。想起了一句精辟的话:欧洲太腐朽,腐朽的欧洲是用来欣赏的。大概“中国风景”也是仅止于供人来欣赏的。自由健康、简单洁净、轻松而庄严、明澈和健美的品性,对于现实中国的存在感、对于新“中国感觉”更有意义。“中国风景”的问题,“中国感觉”的问题,其实是“中国人”的现实塑造问题。让我们撕开人文与人文的冲突裂口,激发出爱与恨、善与恶的交汇处,从“心”开始。如果“感觉”太好了,是有问题的。一种文化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国家也是这样。《听听那冷雨》撕开了感觉的裂口,提供了思考的契机,故要谢谢余光中先生。

精彩短评 (总计17条)

  •     写雨写得出神入化,美丽的散文
  •     小楼一夜听春雨!
  •     听听那冷雨,凄凉、凄清、凄楚。每当夜晚躺在床上,雨水打在窗户上的声音,总能让人的很多思绪翻涌而上,总能很不辜负这样的气氛。哲思是散文的灵魂,即使裹着华丽丽的外衣无比抒情而来,也能让人明智。
  •     喜欢
  •     印象最深刻的是 我的三个假想敌 这样一个爱女儿们的父亲
  •     抄写过一遍的文章
  •     读完有一种想哭的冲动,每一句细读都是一首诗,诗一般的文字和境界现在很少感受到了·
  •     余光中的散文是学者和诗人的散文。需慢慢看,细细品,方能咀嚼出一些滋味。
  •     那个冬天,面对结冰的北海,朗诵听听那冷雨,最幸福的时光
  •     高中时读听听那冷雨,觉得有着除了古诗词外的中文美。2010年搬家时,却清理了好多书,其中就有这本的大陆版。那一年,丢弃了很多东西,也丢弃了一部分的自己。我忽然有点想念我的粉红色旗袍。
  •     某天穿过一片绵绵的雨去上课,甫一上课,老师便悠悠然背了一段书里的句子,一乙的普通话,声音低沉又不失温柔。后来找到曾经看了一半的书再读,却总也找不到当时的意味了。素来不喜欢他的讲课风格,但那一刹那,倒真的是被他迷住了,一心觉得普通话讲得好的男生真动人。
  •     在成都灰蒙蒙的雨天读到这篇美到极致的散文 ,安东尼奥尼黑白片的味道 、台北 、大陆 ,前尘隔海 。古屋不再。
  •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 --以上是文章节选。今天重新看余老的几篇诗和散文,太喜欢。
  •     第一次看他的小说,有些散文般的文笔。
  •     好书!!!
  •     我还是比较喜欢他的散文
  •     这个应该是再版吧~记得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嫌我写的东西境界太小,就把这本书推荐给我,说:“看看相同的东西,人家是怎样写的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