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中短篇小说家:芥川龙之介

出版日期:2014-10
ISBN:9787020104118
作者:[日] 芥川龙之介
页数:310页

内容概要

芥川龙之介(1892-1927)是日本大正时代小说家。芥川龙之介全力创作短篇小说,在短暂的一生中,写作了超过一百五十篇短篇小说。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取材新颖,情节新奇甚至诡异。作品关注社会丑恶现象,但很少直接评论,而仅用冷峻的文笔和简洁有力的语言来陈述,便让读者深深感觉到其丑恶性,因此彰显其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其代表作品如《罗生门》、《竹林中》已成为世界性的经典之作。

书籍目录

罗生门
鼻子
浪迹天涯的犹太人
大石内藏助的一天
黄梁梦
戏作三昧
英雄之器
地狱图
蜘蛛之丝
基督徒之死
圣·克利斯朵夫传

舞会
尾生之信
杜子春
南京的基督
竹林中
将军
诸神的微笑
斗车
六宫公主
一块地
桃太郎
湖南的扇子
河童

作者简介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期新思潮派的主要作家之一,短篇小说的巨擘,被誉为日本文学界的鬼才。芥川龙之介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其短篇小说的创作上。《世界十大中短篇小说家 芥川龙之介》收录了他具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二十余篇。芥川龙之介的作品大多构思巧妙,精深洗炼,意趣盎然。通过短小的篇幅,高度凝炼地表达出主题思想,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某个侧面的本质。


 世界十大中短篇小说家:芥川龙之介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选,已看的差不多接近尾声。合上书本,真切地感受到,芥川作品里的中国文化。他受古典四大名著影响,但同时对中国的历朝各代涉猎匪浅。从楚汉的项羽到大唐的盛况,从元末的黄公望到清末秦淮河畔颓势中的假虚荣。就连写那边《圣.克里斯朵夫传》的结尾,隐约都能联想到《西游记》流沙河里沙僧的绰影。对中国的一切历史拿捏有度,适可而止。芥川龙之介喜欢编离奇的故事,故事本身再虚幻荒诞和可怖,但最终的目的劝导人们一心向善,积福者福必佑之。他的作品除了构思独特,情节跌宕之外,语言描写也是优美独树,尤其是有关风景的描写。比如《山鴂》里有这么一段“天空晚霞绯红,空中枝叶交织,朦朦胧胧一片,准是密密匝匝,清新扑鼻的嫩芽。屠格涅夫举起猎枪朝远处看,林木幽暗,时而清风微拂,窸窣作响。”很难现象这么优美的文字会出现在这么忧郁的一个作家笔下。这个年仅35岁的作家是开枪结束了他的生命的,书本里有关于他的照片和坟墓,他给自己的书斋取名“我鬼窟”他读波德莱尔写过这么一句话“读波德莱尔的散文诗,最令人感动的,不是对恶的赞美,而是他对善的憧憬。”一个好的作家可能都背负着重于泰山的原罪吧。写到这里我同时在想,为什么现在的作家,都写不出一百年或者更早些时候那么扣人心弦的情节?小说也好,诗歌也罢,难道真的是所有的题材和素材都被写完了,消耗殆尽了吗?还是我们对于现状显得太安逸和满足,无暇、也不想去挖掘深层次的,更加能撞击自己心灵的东西?
  •     最早知道这个鬼才是通过一篇《竹林中》。看完之后整个人都不好了,却又被深深地吸引住目光完全不能移开。看过这本之后,大概对他有了浅浅的认识。很难用语言表达芥川龙之介的文风(也许也是因为他鬼畜的感觉而被冠以“鬼才”之称吧)但大概就是给人一种支离破碎的感觉。自己表达能力有限,因此饮用书中前言的几句话,我认为很好地表达出了那种意境:同毕加索绘画艺术带来的“立体主义”革命有很多相通之处——将不同视点观照之下的事物反映在同一平面上,用变形、扭曲与破解的局部来展示一个更接近于原态的立体世界。嗯,差不多了,有点想起《格尔尼卡》呢,支离破碎却有独特难懂的美感育于其中。印象最深的有《罗生门》中用残酷血腥的事实来追问生存手段的选择问题;《舞会》中刻画的唯美而悲惨的女子的爱情……芥川龙之介这种画风诡异的作家在一战后的日本应该是不少见的吧,然而,鬼才逃不过命运:1927年,36岁的他自杀了。知道这个事实其实也没什么好惊讶的,毕竟他遗书中那一句“对未来的恍惚的不安”简直就是他文风的精妙写照了。最后摘录他《尾生之信》中的一小段,总觉得冥冥之中芥川龙之介早已透露出了自己的惶恐:从那时又过了几千年以后,那个灵魂经历了无数的流转,又需要寻找一个人来托生了。那便是栖宿在我身上的灵魂。因此,虽然我生于现代,却又一事无成,只有不分昼夜地度过恍然如梦的人生,惟独为了等待那必来的不可思议的对象,正如尾生在薄暮的桥下,痴情地等待永远不会来临的恋人一样。
  •     芥川龙之介可谓是日本文学界当之无愧的“鬼才”,以“巨匠”誉之,也毫不为过。芥川的短篇小说,风格独特,立意深远,运笔精湛,艺术魅力浓厚。以下是我读本书所作之笔记,且以薄学浅析下芥川的小说特色。一. 以小见大的象征手法芥川的诸多短篇都具有明显的以小见大的象征手法,如本书中所辑《罗生门》《鼻子》《窗》《斗车》《一块地》等,这些作品往往篇幅较短,情节简单,落笔于小处,然而却具有极强的社会现实意义。仿佛一个小巧的透镜,镜面虽狭小,然则背后折射出的万千世相,纤毫毕现,精准到令人不寒而栗。这些以小见大的佳作,是一把细针扎在现实的肌肤上,血珠沥沥。二.成熟老辣的文字运用芥川之所以堪称鬼才,不惟其文学构思之精巧,更因其文字运用之老辣。对于一个作家而言,构思也许取决于阅历和思想,而文字造诣似乎更与天赋相关。独特的构思也许有成熟的表达方式,才得以成就佳作。芥川最令我惊叹的一点,是他对于文字拿捏的精准性。这种精准性表现在:遣词用句的表现力之精准和字数控制之精确。细读他的短篇,几无赘笔,凝练老成,短短数语可道尽千言。至于芥川的文风,自然是带有日本文学一贯的清丽风格,不过不少篇目显得更为古典;而在这清淡素雅的审美风味之后,隐藏着芥川独有的冷静。三.作品中明显的中西特色芥川的作品中往往带有明显的中或西的特色,这大概与他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明治维新后,日本文化的重构)。本书所辑录篇目中,有诸多涉及到了基督教的故事(《浪迹天涯的犹太人》《基督徒之死》《圣·克里斯朵夫传》《南京的基督》《诸神的微笑》等),芥川对于西方基督教的讲述和思考是个蛮有意思的现象。另外,他的一些作品,也有明显的中国古典特色(如《黄粱梦》《尾生之信》《六宫公主》《湖南的扇子》等),这或使得部分译者采用接近中国古典文学式的文风翻译芥川作品,个人认为效果还是不错的。四.精确入微的心理洞察不得不说,芥川对于人性幽微处、心理微妙处的洞察力真的精准到令人疼痛。偏偏他用那种淡漠、冷峻的笔调写来,更是彻寒入骨。这类作品,如《鼻子》《大石内蔵助的一天》《戏作三昧》《地狱图》《竹林中》《一块地》等,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宛如冷水灌顶,给人以广阔的深思空间。五.独具一格的小说形式芥川的短篇小说有其独特的个人特色,但是也显见中西方各文学流派(包括古今)的冲击影响(如我斗胆猜测一下,其遗作《河童》应该是借鉴了《格列佛游记》),这种矛盾性和复杂性让我在读的时候常感新鲜,不过不得不承认,他的作品纵然带有这样或那样的影子,但仍然具备了作为佳作的所有要素,堪称小说创作的典范之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下来分析一下本书中我比较喜欢的几个短篇。《罗生门》《罗生门》的主题是人性的善恶之争,从仆人(有版本翻译为“家将”)心理的几次急转(先是憎恶恶行,然而听完老太婆的话后反而坚定了为恶的决心)来表现人性的脆弱、道德的脆弱。当然了,文学界表现这一主题的作品多如牛毛,而芥川此作之所以如此经典,与独特的“芥川思维”有密切的关系。我试着梳理一下本篇中仆人的几个心理细节:1、 仆人被解雇后自怜自艾,对当强盗这件事“仍然没有足够的肯定的勇气”;2、 仆人在刚看见老太婆的行为时“不断地增强起对一切恶的反感”,甚至宁可“毫无留恋地选择饿死”也不愿与其同流合污;3、 当仆人拔刀向老太婆时,由于发现他的力量占绝对优势、老太婆完全被压制,从而感到“洋洋自得”和“心满意足”;4、 仆人听说老太婆拔头发想做假发,“很是失望”,“方才的憎恶情绪和冷冷的蔑视,又一齐涌上心头”;5、 仆人在听完老太婆作恶的理由后,“产生了一种勇气”(作恶的勇气),对老太婆施加了恶行。我们知道人性在极端的情况下会变得肮脏污浊,然而仅仅知道这一点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知道这一变化是怎么发生的、以何种过程发生的。仅仅是观察仆人的心理转变,就有很多“细思极恐”的地方:1、仆人早已知道,要么为恶,要么饿死,然而当他一人独处时,却迟迟跨不过心里那个坎,而老太婆几句话就轻易让他毫无顾忌地犯下了恶行。似乎当人们把自己隐藏在群体之时,道德的压力就会减轻,“别人也这样”的想法仿佛消解了一切不安。千百年前,孔子说“君子慎独。”在道德上,我们真的应该只“慎独”吗?2、人们所谓对恶的反感,究竟来源于何处?从书中看,仆人拔刀,乃是出于这种对恶的愤怒,然而这种“正义的愤怒”背后却仍是欺凌弱小的恶的快感。老太婆厌恶卖蛇女,故而觉得拔她头发也无所谓;仆人厌恶老太婆的行为,所以觉得扒其衣着也无甚干系;——我们不得不看到,每个对恶的愤怒最后都无一例外地导向了新的“恶”。那么既然如此,善与恶的分界在哪里?又或许,人性本恶,道德只是一层伪装的催眠?3、生存的理由,很简单,也很粗鄙。所以当仆人听到老太婆拔死人头发的理由时先失望了一下(或许此时在他的道德意识里,为恶仍需要充分重大的理由),然而最后他作恶的理由也许连老太婆都不如。这就是赤裸裸的生存,这就是生存对道德的碾压。——我们知道,人性是兽性的文明进化,人性本身无所谓对错是非,只有一种规律,随着现实(生存)的变化而被随意揉捏的规律。也许很多人看完此文后在想,人性是什么?而我却在思考,道德是什么?它就像制度文明之上一层糖果色的外衣,华丽鲜美,却也最是脆弱不堪。生存并不可耻,然而由它引发的道德跌落确是令人扼腕叹息。最后,“仆人的去向谁也不知道”。结尾似兀然,确是意味深长。《鼻子》“——人的心中,自具有两种矛盾的感情。见人不幸,无人不会不同情。然而,此不幸者,一旦摆脱困境,不知怎的,反让人觉得怅然若失。说得过分点儿,心里巴不得他重陷入不幸中去。虽非有意,不知不觉中竟生出一种敌意来——内供尽管不明其中缘由,却总感怏怏不乐,无非因为从池尾僧众的态度中,隐约察觉出这种旁观者的利己主义。”这段话说得毒辣,颇有鲁迅的批判意味。然而《鼻子》一篇值得注意之处,非全然在于这种“旁观者的利己主义”,更有禅智内供的心态变化也颇值得玩味:起初明明视鼻子为心头疙瘩,却偏偏总是装作毫不在意;而鼻子恢复正常后,反而因为他人的异常举止而恼怒不堪;最后“重陷入不幸”,反而觉得庆幸。——人毕竟是社会中的动物,很多时候,也许,我们以为的自我认知,不过是外人观点在我们内心的投影而已。或者,就连那些志趣,那些引以为傲的人生追求,也是“借”来的。那么,“我”在哪里?《大石内蔵助的一天》“内藏助听着十内的这番话,毋宁说感觉十分痛苦。他感觉到,那几乎是一种侮辱。同时,这些话自然而然地勾起了他放浪形骸的往昔回忆。对他而言,那些回忆有着异常鲜丽的色彩。在那些回忆之中,他看见了细长蜡烛的亮光,闻到了沉香香油的馨香,也听到了加贺节庆的三弦声。……毫无疑问,他曾无怨无悔地生活在记忆中所有的放浪生活中,也曾在放浪的生活中,完全忘却了复仇义举而享用着短暂的惬意瞬间。他是一个极端诚实的人,却自我欺瞒否定了这个事实。对于明了人性真谛的他,那当然是做梦未敢想象的悖德之举。因此当人们盛赞自己,或将自己所有的放浪行为说成是实现忠义的手段时,他便会感觉到不快和内疚。怀有这种思想情愫的内藏助,自然对佯癫苦肉计之类的褒扬,感觉到十分痛苦。他意识到,自己在遭受着第二次打击。仅存于胸间的那缕春风,眼见得拂面而过。尔后则在那冷冷的寒影中,仅仅留存下对于所有误解的反感,以及未能预知误解的、自身愚钝的反感。他觉得这样下去,他的复仇,他的同志,还有他自身,或许都将在一种乱七八糟的赞赏声中留传后世——他面对着这样一种令人不悦的事实。……”——成为英雄似乎是件悲惨的事情:你不得不面对外界对于英雄的附会、想象与臆断,任凭他们把你如同小女孩般打扮,穿着历史华丽的外衣在社会的道路上游街;你被公众绑上祭坛,却没有说不的权利——因为你的道德,教养,博爱,或是其他使然。世人需要的是一个形象,这个形象是谁都没有关系,你只是不幸成为了载体。你的隐私被挖掘,成为养活一批话语者的饵料,被改造成世事所需的样子,像污水一般倾斜在路旁。你可以成为任何,除了一名凡人。你是你的名字,是一个符号,一种荣光,一种尊崇,是一道天降的神谕;但你不是你。《戏作三昧》艺术创作不是一块洞天福地,艺术家们也得面对世俗之扰。甚至因为这种落差之大,反而更觉痛苦。马琴对于艺术的思考,对于文字艺术的虔诚追求,那种心理的挣扎起伏,痛苦和狂喜,也许正是芥川本人的现实写照吧。我觉得这是实在走心的一篇作品呢。《英雄之器》·《窗》贴一段我在社团公众号发的短评:本期所选两篇芥川龙之介的作品,可谓短篇小说中的经典之作。《英雄之器》探讨了“凡人”与“英雄”的英雄观:虽则吕马通与刘邦都认为“知天命,犹与天斗,方为英雄”,然两人对项羽的评价却截然不同。吕的观点其实也代表了很多人的意见(如杜牧),认为项羽应当养精蓄锐,明知败势却硬要逞能、终究身毁人亡还要归罪于天非英雄所为。而刘邦却认为,项羽已知必死,仍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乃是真英雄。究竟孰是孰非,历史难有定论。不过,无疑地,以吕氏为代表的意见具有显然的唯结果论意味,而刘邦等的观点则更似一种纯粹的精神意义。我最喜本篇的遣词用字之凝练深定,全篇千余字无一赘笔,寥寥几笔勾画出的人物形象跃然灵动,以小见大,一波三折,看似文风简淡,实则字字力透纸背。《窗》的表现手法与同期的表现主义作家卡夫卡颇有通处,象征意味浓厚,取材于平常,落点于细微,意境幽广深邃,亦是以小见大的绝妙典范。《地狱图》艺术的狂热。故事本身真的诡异得可怕,估计这也是很多人不喜的原因吧。不过这篇和《戏作三昧》一样,是芥川本人艺术心态的自我剖析。情节虽然极端,但是那种上天赐予的艺术天赋所带来的狂热,仿佛一个魔咒:它让艺术家全然沉浸在一个异样的世界里,常人的思维和本能在此都被斩断,只剩下无尽的源流,仿佛万古的洪荒……也许,《地狱图》只是一扇小小的窗口,助你我一窥艺术家独特的心灵世界。另,本作很有古典志怪(传奇)的气质呢。PS.吐个槽:邪教组织也能创造出这种近乎艺术的狂热呢,呵呵呵呵……《尾生之信》这是一篇我非常喜欢的短篇。芥川出神入化的文字功底,把尾生抱柱一事写得幽然动人,意境飘渺绵回;景色描写、情景营造的文笔之美令人击节赞叹。然而,到此为止,它还是一个我们所熟悉的故事。末尾笔锋一转,涉及自身,便使短文宕开一片天地:尾生所代表的那种等待的信念,就具有了极强的象征意义。这种事物的微妙联系一经发掘,便是令人惊艳的。芥川龙之介,确堪鬼才。PS.后《斗车》一篇也有类似的结构: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然后笔锋一转,转至一个似乎跟故事本身并无干系的人物/事件上去,辅之以简短但精刻的议论,将事物之间的微妙联系打通,豁然开朗,意境洞深。《竹林中》文本本身比黑泽明的电影《罗生门》更要洗练。前言的解析很精准,在此一并摘录:“这部作品最关键、最具有颠覆性的创意,是它运用复眼式的叙述视角,为读者呈示出了如同映现在多棱镜里的不同层面且互不相容的现实世界。作者基于怀疑主义的立场,对历史真实的惟一性这一认识论前提进行了质疑和解构”……“芥川龙之介将人们习以为常的一元化世界撕开了一个巨大裂口,而黑泽明却把这个裂口缝合上了。”……“原作《竹林中》的结构特点,便是无法拼接出一段完整且惟一的事实真相,它呈现出的世界史破碎且多元的。所有试图通过推理和辨析对事实真相进行整合的努力不仅徒劳,反而是对小说的复线叙述所展示的历史与现实的多重性的刻意消解和破坏。黑泽明试图用他的改编对虚无主义实施拯救,但却漠视了原作挑战单一视点出发的一元化世界认知的意义。”“芥川龙之介在《竹林中》的文学书写实践,同毕加索为绘画艺术带来的‘立体主义’革命有很多相通之处——将不同视点观照之下的事物反映在同一平面上,用变形、扭曲与破碎的局部来展示一个更接近于原态的立体世界。因此,不妨将《竹林中》视为一部‘立体主义’小说,它如同毕加索的绘画一样,能够带给读者以认识论层面的强烈冲击具有其他小说所无法取代的特殊的文本价值。”《一块地》这是一个颇令我动容的故事。读罢在网上一查,似乎有人在探讨婆媳关系和两代人的两种生活信念呢。从这个角度切入,去探讨本篇主旨,当然也中规中矩,但是我的关注点却不在此处,我认为此篇更微妙之处仍在于心理描写:一是婆婆阿住的心理,一是媳妇阿民的心理,当然其中更值得玩味的是前者。且听我细细道来:婆婆阿住最值得玩味的心理在于其对死人的态度:将自己的两人亲人的死亡(儿子、儿媳)视为一种解脱而感到愉悦。如果说我们在开篇看到她对于自己儿子仁太郎之死的态度还无甚感觉的话,那么,看到文末她对于儿媳阿民之死抱有同样的心理时,就该怵然而惊,寒彻入骨了。不妨来梳理一下阿住心路历程:瘫痪多年的儿子死了,感到解脱——担忧生计,想给儿媳找入赘,哪怕这人是个赌徒——儿媳用实力扛起了家,她感觉幸福,逢人便夸儿媳,甘心操持家务——儿媳的事业心夸张,她的活计增加,加之儿媳渐不服管,生了嫌隙——讨厌儿媳,同时归老心强烈——儿媳死,感到放松,不久又随机对未来生计悲伤。不得不看到老人家的矛盾之处:担惧劳累,却又不得不寻求生计。这种劳累让她先是放下了养育多年的儿子,后又放弃了曾经赞不绝口的劳模儿媳。此二子者,归根结蒂:负担。当生存压力迫于头顶时,她可以忍受负担,暂忘痛苦;可一旦生活不那么难过了,这种负担又把压力转化为怨恨:对至亲之人的怨恨。不得不说,老太婆阿住也许是个好老人,勤勤恳恳,温顺柔弱,符合传统村妇的形象;但是那种人性深处最本质最原始的淤泥,也同样滋生于淳朴美好的心灵中。再说阿民。阿民的心理也很有意思:首先是她的母爱非常强烈,那种为儿子留下家产的信念非常之强,这种信念支持她慢慢挺直腰杆,昂首挺胸,最后被一场急病侵袭,笔直地倒下。其次是她态度的转变:对于婆婆,起初是温顺的;但这温顺的底子里就埋着强硬——她无论如何对入赘一事绝不松口;后来在打拼事业的过程中,她和婆婆达成了一种和谐,一人主外一人主内,似乎是平等了;随着家业的慢慢积累,她渐渐敢于直面反击婆婆了,甚至破口争吵,揭其短处。不管是经济权决定话语权也罢,事业的打拼磨炼了人的性格也罢,总之,我们能看到的就是,在这场婆媳权力之争中,阿民站起来了,她不再满足于传统的三从四德,晚辈孝道,她要用实力来争夺家庭的控制权——这一整个过程水到渠成,我们不禁想问:支撑我们在这世上挺直了腰杆站直的,到底是什么?《河童》《河童》一篇的构思手段和《格列佛游记》十分相似。《河童》用一个幻想世界(彼岸)的镜子,折射我们所处现实(此岸)的百态。这样一来,其实映照的面非常广:从人类的出生问题(人的出生是被动的、不自由的,甚至可能是恶的,然而河童却可以选择自己的降临与否)到制度问题(资本主义的“吃人的”阶级社会,而河童则直接做成了肉罐头);从诸多的生活细节(人的穿衣问题:河童不穿衣服)到形而上层面的时代理念(河童所认为的滑稽与人类相反);从人类婚配问题(这也可能是个性别问题:河童是雌追雄),到现代工业文明(文化的廉价和低俗,以河童的印刷厂为隐喻)……等等,至细靡微,由浅入深,广角宏观,可堪颇有野心和经营的遗作。唯一的遗憾,可能只是我自己并不喜欢吧(耸肩)。2016.03.13

精彩短评 (总计23条)

  •     看罗生门这篇小文章之前特意百度了一下,之前总是觉得蛮玄乎的,百度好了以后看这篇文章觉得它真的很特别,描绘地特别生动。很棒的感觉,看日本人写的东西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有种以前看日漫时候的感觉。
  •     笔头像剑一样。
  •     翻译 似乎 有点 糟…扫了不少兴致
  •     有不少作品和中国有关。
  •     译文也很棒,想要收全集。
  •     芥川龙之介的文章大多是中国和日本的典故改编,文章相当犀利独到有见解,个人觉得升华了这些素材,刚刚又读了一遍黄粱梦,“惟因虚梦,尤需真活”这段再次读到尤为感慨使人振作,好梦亦假,噩梦很快也会醒
  •     《鼻子》《橘子》《羅生門》《竹林中》《南京的基督》 好看。 《鼻子》又惡心又好看…
  •     比起追求完全的文学性作者而言,芥川龙之介读起来实在有让人叹服叫绝的鬼才魅力。读后是绝对不会忘记的风格和内容,具有很强的影像感,而且角色带读者反省认知自我,怪才便是了。
  •     醍醐灌顶,短小精悍。
  •     像在读鲁迅呢
  •     里面很多故事也跟中国文化有关,如作者曾多提到《水浒传》、《金瓶梅》,短篇小说很有灵气,每个主人公自带引导技能,让人开始审视自己。
  •     很喜欢《河童》,《罗生门》还是电影更精彩
  •     那个灵魂经历了无数的流转,又需要寻找一个人来托生了。那便是栖息在我身上的灵魂。因此,虽然我生于现代,却又一事无成,只有不分昼夜地度过恍然如梦的人生,唯独为了等待那必来的不可思议的对象,正如尾声在薄暮的桥下,痴情地等待永远不会来临的恋人一样。
  •     爽利!
  •     很喜欢芥川龙之介的风格,第一次见到就被惊艳到了。可是我每次都会读成川介龙之介。
  •     不知道是不是这本,还是很多短篇的杂糅,还记得地狱图!
  •     民国时期的译本,竹林中 南京的基督 鼻子 罗生门 这几篇印象最深
  •     文字的驾驭能力需要天赋,而芥川龙之介极具这方面天赋
  •      不知地狱,不知天堂。
  •     涉及中国的小说有几篇风格和明清小说有些像 有说教意味 对于日本其实一直在反思
  •     太棒了 故事都非常精彩 最喜欢的作家
  •     最精彩的鼻子,和地狱变,赞叹,短篇思想家,都说时势造英雄,可那个年代,也令他失望。
  •     芥川的东西也一向暗黑。暗黑文往往有两种,一种作者自己也三观不正地乐在其中,另一种刚好相反,倒霉的芥川是后者,对未来毫无希望而自杀倒也理所当然。大多数文都是现实意义上的努力者,希望着幸福又被现实击溃。或许是写多了这样的现实,他才会留下“为什么我对未来只有模糊的不安呢”而草草离世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