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力士》书评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9
ISBN:9787020047680
作者:王刚
页数:391页

少年的绝望

这是一本属于所有在青春期经历过彷徨痛苦和挣扎的人的书,你可以把它当作烈酒或者毒药,能使你身不由己地一饮而尽,然后化成依然滚烫的泪水奔涌着流出来,湿润那渐渐干涸的内心。在阅读过程中,我好几次因为哽咽而不得不暂停,一些看似平凡无奇的词句或者小细节,犹如利剑一般插入心里,在你还来不及做好准备的时候。我庆幸自己依然保持着一颗热血沸腾的心,虽然很多时候以为它被消磨和掩盖了。叫做刘爱的少年跟随高级知识分子父母到新疆支边,在那个动乱的文化大革命时代。这样的背景本来就笼罩着一层暗红的血色,再加上他对美丽女老师的爱慕,与时刻奋力维持绅士风度的英语老师的友谊,还有疯掉和死去的朋友们,母亲与校长的奸情,对自己身世的怀疑,以及无时无刻不在身边萦绕着的残酷的现实,这一切足以使人崩溃。他该怎样逃出重围?是压抑还是变态?是挣扎还是沉沦?这些问题都没有答案。正如每一个正在经历青春或已经失去青春的人,在当时都毫无选择。“童年的忧郁经常远远胜过那些风烛残年的老人。”故事从学校来了英语老师开始,那个从上海到新疆的男人有着与时代不符的气质。最使人觉得无奈的是他无论在何时都要将自己的信念坚持到底,不管是被送去挖防空洞、被心爱的女人拒绝,还是最后因为流氓罪被判刑10年。也许当一个人的精神力量大于环境和肉体的时候,这个人就能远远地超脱在世俗之外。英语老师王亚军是本书的灵魂。我想作者可能是借着这个人物表达自己的想法,至于表面上的主角刘爱,则只是为了表达这一切而寄托的某种载体。青春期的所有苦难都是深刻而又打动人心的,即便那微不足道。多年后你回想起来的时候可能会淡淡一笑,说句,都过去了,只是心里那被拳头紧紧纂住的痛觉却延续几十年依然不变。刘爱接触英语老师之后便疯狂地迷恋上了英语,这一门现在不得不学的科目在当时却是属于随时随地可以拿掉的。想叫英语老师去挖防空洞,他就得把课停了马上去挖,私下辅导了几个学生,还被家长一一猛扇耳光。王亚军随时仪表整洁,喷着香水,走路或讲话时昂着头,“微笑看着你的眼睛”。刘爱对英语产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对英语老师那高尚的生活方式和品格的向往,他从骨子里就不是一个安分的人,即便觉得自己很怯懦。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人,他们的表现方式可能不同,但传达出的讯息却相似。不要对现实妥协,不要满足于目前的环境,不要隐藏和压抑自己。在现在看来这是有个性、另类或者先锋,而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这代表着反对社会和国家。人们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他们也不敢把想法付诸行动,为了生活,为了能有口饭吃并保住小命活下去。而这样苟且偷生有什么意思呢?英语老师王亚军,维语老师阿吉泰,少年刘爱都是敢于对传统说不的人,他们的下场也就可想而知。在王亚军身上我看到了自己一直在坚持和企图达到的某种东西,这样一个悲剧角色注定无法平稳过完一生,但我觉得他根本就不在乎。或者说,他不屑去计较。他站的比别人高,从一开始就这样,当然看得也比别人远。我一贯的劣根性开始作祟,又开始思考这样有什么意义?该得到的他没有得到,不该失去的却一直失去着,只为了坚持自己那种匪夷所思的信念。这样究竟是否值得?刘爱与王亚军都喜欢阿吉泰,王亚军正面苦苦追求,被扇过耳光、被拒绝了无数次也没实现目的。而刘爱偷看她洗澡,在防空洞里拉过她的手,进过她的房间,吃过她买的汤饭。最后阿吉泰还在防空洞里给刘爱看了自己的裸体。而王老师什么也没有得到,跟刘爱去偷看她洗澡的时候还没来得及看清楚就被人抓住,究竟谁吃亏谁获利?根本说不清楚。阿吉泰到底在想什么没人知道。王老师公判大会那天,刘爱被叫上台去宣读罪状,王老师面带微笑地看着他的眼睛,示意他可以开始读了。刘爱挥手一撒,把那一大叠稿子抛向空中,然后头也不回地跑了出去。这是他唯一能做的抵抗,他一直渴望变成一个绅士,我觉得他天生就是。英语和英语词典是贯穿全文的主要线索,从开始到最后发生的一切悲惨的事情都由英语引起,又被英语词典“发扬光大“,人们在由26个英文字母组成的怪圈中不断残杀着自己和别人的人性。这只是一个投射面,作者并不想把一切都依靠在时代背景下,他只是借此讲了一个残酷的青春故事。说是残酷,却又不是明显的,而是隐藏在日常生活之下,被压抑和扭曲的小人物。在人物性格上刻画得相当成功,并没有使用过于晦涩或华丽的辞藻,就是平淡朴实而又真挚的讲述。正因为语气太平淡了,所以使人想哭。诸多灭顶之灾都像谈论一件普通事情似的就这么说出来了,没有进行丝毫渲染。这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使人看的时候觉得在喝一杯酒,喝完之后才发现吞下了刀片。犹如某种暗伤。故事的结尾,刘爱没有考上大学,从本地中专毕业之后回到以前的学校当英语教师。他跟王老师一样穿着讲究,往身上洒香水,经常为可爱的女学生补课,并觉得那些学习好的女孩子唱英语歌,是人生最美丽的事情。他觉得自己还是骄傲的,尽管只是一个英语老师,可英语包围着他,让他有着一般人没有的气质。在秋天的中午,他为父亲扫完墓回去,在路上遇见了王老师。短暂的对话之后他的眼泪像“天山的融雪“(文中语)一般流下来,流过了青春的岁月,爱过和背叛过的人,以及本来平凡却又不断闪光的人生。全书的感情在这一刻达到极致,我放任自己安静地流了一会眼泪,然后悄悄地擦去。以后再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想我还是会被打动。“我曾经想当一个外交官,我把这个理想告诉了王亚军。当时英语老师笑了,说:“一个人应该有理想,就像一个房间应该有窗户一样。”

死在文明身旁

人确实需要这样一颗心,能够钻进时代的胸膛,锉出记忆与深刻。而我们,对于身处的这样一个所谓菁华年代,其印象竟是几近混沌了。也许,有不敢、有畏惧,才能前进。这应该算部伤痕文学了,没有“百度一下”,它也确是那“十年”的产物。简平的文字足以缚住你的心,它不是刺眼的阳光,倒更像是从手术台上射出来,打在灵魂中坚硬的地方,却也投下一片巨大的阴影。 第一人称的自述,却让人虽近已远,仿佛自己是一魂魄,游移在这大时代中,主人公刘爱其实也正是这样一个角色。作为一个孩子,他太过灵异与执着。他有着那个年代人特有的敏感,能够不被人察觉的触及事物的本质;他又像一个悲悯者,在折磨自己的同时,将一个个复杂的灵魂陈列得简单明晰,然后,安抚他们。作者很像是偷出了一个时代,抑或窃走了一些人关于一个时代的记忆,然后把我们,读者,拉到寂寂的黑暗角落来分赃。激进的行为被无知裹覆,从他的袖口,你能看到胆怯与无助。当然,这种感觉也会传染,使读者在战战兢兢中,冷漠的看着这个角落: 一个孩子带着激动,慢慢的撕开自己,撕开“世界”。 他笑着,一地的狡黠,然后踩着一代人的痛和梦想,用力的碾下去。战栗,战栗。一些关于孩子的记忆,总是简单着一种复杂,也许作者正是利用了这点。这部小说,我只读了一遍,刚读完时,感觉侥幸逃出了隧洞;两星期后突然发觉,那本书仿佛从我的身体里取走了某样东西,使我会出现在博格达峰,会奔跑在湖南坟园,会流浪在乌鲁木齐的大街……一股腥臭味儿漫溢在香水中,讲述着一群文明人的野蛮与一个叫英格力士的梦。它用最纯洁告诉你最肮脏,将自私溺在爱的羊水里,将真正的深刻抛弃在荒原,让你看着那些美好被灰色吞噬,而赋予“疯子”以战士的身份,又把欲望唤作情操……然后,一群浑浊的人,一个,干净的世界…… 那些对梦想、对自由、对文明的渴望融化在一曲英格力士中,在乌鲁木齐的灰色大街上,面向天山,仰望。那些痛苦无法揣摩,那些幸福不能摹状,就像这个14岁男孩的胴体,在冲动中成长。原来,那是一种源于爱和美好的欲望。在他的凝视下,文明的面具碎了一地,而真正的“美”却从这斑驳中走了出来。阿尔泰的洁白是从天山的冰雪中衍生的,她既美得世俗,又美得绝伦。因为高洁总会被污秽觊觎,也应当被其觊觎,这样才是符合社会与人性,才能使那种痛感美到令人窒息。她像一个女神,是刘爱欲望的最顶峰,而在刘爱的春天里竟然没有了污浊肉欲,只剩下满目的圣洁。还有王亚军,他们都是爱与仁慈,都想直立着生活,所以,时代就要夺走一切,让他们像雕像一样只活在意念里。每一个活在书里的灵魂,都真实可见,你可以感受它、触摸它,就像对街上的行人一样,走近,却永远不能走进。它们有一种使人欲罢不能的气质,它源于压抑,源于对生的渴望。所有美与丑都裹着那种敏感的气质,在夕阳下,镀成金黄。大人们的世界依旧泡在权利和欲望里,但几乎所有人都接受并追逐这种理所应当,容许这个变态的世界呻吟在心底;而相比之下,那些被他们可笑的唤作“无耻罪行”的、被作者战栗着用自嘲口吻撕裂了的“不堪入目”,却在时间的注视下愈发清透晶亮。但无论怎样,这些战战兢兢活在错误里的人们,都悸动着一种渴望,这种力量使他们即使在最后的日子里,也可以活的想年轻时一样。在这样一个压抑梦想的时代,梦想本身却遍地开花。他们生活着、追逐着,却总不放弃,因为有梦,更因为有爱。所以,与其说刘爱是这部小说的见证者,不如说是“爱”,默许了这一切。最后,小说在收尾时再次发力,似乎使读者心甘情愿的将鲜血注入到它的文字中,注入那个时代。这种力量,让人幸福的堕落在悲哀中,难以自拔。主人公刘爱像一个悲剧,被人嘲弄,被社会抛弃。在人们看来,那完全是自作自受,但在笔者心里,刘爱无疑是时代的幸存者,他的悲剧性源于爱和梦,他被一切美好包裹着,得到救赎。所以说,作者用那样一个时代将“最纯洁”与“最肮脏”搅拌,让他注视着复杂的世界,活在世界之外的地方。然后,,在遥远的世界尽头,在勃发着爱与自由的田间陌上,两个绅士直立着行走,他们的香水里和满了仁慈清雅,却永远不会散发哀伤。这样,刘爱,以对自我的“惩罚”作为结局,超脱了那个时代。仿佛岁月的祭品,用最纯最美好的灵魂,祭奠梦想。这个梦以英格力士开始,一种仁慈在欲望里成熟,那些灵魂优雅在“香水”里,他们的日子,死在文明身旁。

的确是一本好书

英格力士,我承认是这个奇怪名字是我把它从图书馆的书架上抽了出来,因为我以为只有在我和潇格力士的玩笑中才会创造出这样的词汇。开始我还以为本书是要通过描写主人公学习英语历程中不断摸索的过程来批判教育反映社会,当我真正读进去这本书的时候发现我错了,比那个立意还要深刻。故事发生在文革时期的新疆,它以学英语为主线,讲述了主人公刘爱在阶级斗争中成长的故事。这是一本让人读着心寒的书,以至于我数次想把它放下,但是幽默的语言又不失时机地出面干涉了这一举动。作为没有过那段经历的人,我问我爸:“你们那会都是怎么活过来的?”的确是一本好书。

轻描淡写而忧思深重的哀伤——读《英格力士》

虽然04年写的文章,还是贴出来吧。评价就随便了,已经记不清了……小说的笔调很缓慢,一点一滴地流淌着无可救要的伤害。天灾和人祸常常都给我这种感觉,仿佛是注定的命运,逃避不了,却无可奈何。无力改变,于是只能忧伤,人是那么渺小,除了用无助的双眼慢慢抚摸自己那被忧伤浸透的心灵,他们无事可做,无处可逃。忧伤是人类天性中一种柔软的感情,带着弱小和无辜、逃避,渴望拯救却又毫无希望。谈不上壮烈、伟大,没有深仇大恨,没有激烈的爱恨情仇,可是却无可救要。受了伤害的人们眼中常常有着这种让人绝望的情愫,无声地缓慢流淌,然而看见的人却只能噤声、哑口无言,因为那不是谁能解救的。爱情和欲望在文革中的压抑是小说的重要主题。文革所揭开的人性丑陋的面纱,正是从情欲切入的。反标事件使母亲为了救我和爸爸委身于校长,这本是一个高傲伟大的开始,然而后来人类的动物性本能占了上风,结果精神隐没了,变成了享受性欲与偷情。这在日渐开放的现代社会是越来越平常了,虽然同时也潜在着道德沦丧的危机。那个年代人的欲望是被压抑的。任何有了情欲羁绊的人都是卑琐的,他们沉醉于男欢女爱、猥琐的肉体欲望,置道德、良知于不顾,这在纯洁的孩子看来,只是想让人呕吐,尤其是女孩子。黄旭升杀了母亲的情夫。刘爱看着母亲享受偷情,他失去了支撑着自己的美好信仰。残酷青春,影视评论常常用到这个词,《英格力士》也是一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青春残酷物语,青春的萌动与匮乏,渴望与无奈,在那个时代里愈加凸现。孩子本身所具备的残忍,比如黄旭升的任性妄为、无所顾忌,只因为她是受到伤害的,于是便有了向社会和他人复仇的权利。青春期的孩子们被周围的环境残酷地对待,大人不理解他们,同时又用他们无法沟通的粗暴方式管理、控制着孩子们。因为大人们的少年时代也是被漠视的,被辜负的,他们也只能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下一代们。刘爱自小习惯于偷听、跟踪、偷看、甚至偷东西。“偷”,那个时代,表面上的一切都是难以说明的不合理,无数正常的东西被掩盖起来,成了只能偷偷摸摸进行的私、修。如果想要了解真实,你只能用“偷”的方式。现代文学写作的总体趋势是解构,将一切完整的、宏大的、形而上的东西拆解,它们不再探究古典的那份和谐与纯粹,而更愿意表现琐碎的、原生态的现实生活。很多作家热衷于描绘灰暗的、卑微的、所谓原汁原味的现实,有些甚至更愿意展现生活状态的丑陋、庸俗,这使我觉得现在的小说很不好看,有时候不只是心理的反感,甚至生理上也会排斥到感觉恶心,那些猎奇一般的展示,那些刻意的夸张,它们无法使人的精神提升。灵魂的、高贵的美应当永远被颂扬,当人们已经在生活中承受够了庸庸碌碌之后,能够在文学的世界里找到一片纯净而美妙的天空。《英格力士》是有“信仰”的,它努力还原精神上的纯净与神圣。它在反复强调一个主题:“做一名绅士。”

读《英格力士》

第一次读王刚的书,却感受到了文字见的力量。整篇文字,平实而又让人处处感到温馨。作者用较为平和的言语却将那个时代的扭曲与变态描述的淋漓尽致。说实话,很羡慕小说中的“刘爱”,因为他在自己成长的时代能够遇到王亚军这样的精神伙伴,能够遇到阿吉泰这样的性幻想对象(原谅我这么说),能够遇到黄旭升这样执着的同类。而这一切,是我们在这个时代很难感受和邂逅到的。英格力士让我再次体会到了那代人的命运的悲凉。

不是滋味

听说陆川要拿英格力士下手拍电影,心中有一些不舒服。这是罕见的。北京同志改编成电影蓝宇我欣然接受。似水柔情改编成东宫西宫我也觉得挺好。行为艺术拍成蓝色爱情也没什么不好。动物凶猛到阳光灿烂的日子也不错。但英格力士拍成电影。。。我不知道怎么拍。如果陆川拍出来的样子就像我11,青红,立春,孔雀那样的话,干脆别拍了。如果说梁晓声的知青是文革印象只代表了国家而非人民的话,第五、六代导演镜头中的文革也是非人民的。所以说,陆川,收手吧。

逝去年代的记忆

看了豆瓣里别的书评,也看了书籍背面上的评语;给我的感觉是,《英格力士》的主旋律既不是所谓的父母与儿子的感情问题,也不是英语老师与学生的温馨友情。它所包含的内容,来得更加的丰富和精彩。我喜欢读这本书,而且读得很流畅,在2天里面就读完了;在目前讲起来是很令自己诧异的。书读得越多,要求也就愈高,对于文字本身的追求就更上一层楼了。现今的很多书,让我读得摸不到头绪,让读者没有读下去的欲望,读书的体验变成了一种痛苦。这部小说的叙述方式和文字处理是首先令人夸赞的。从一个年轻小娃的角度,读者冷眼旁观了文革期间的中国西北疆地的状况,记叙不是那么紧迫,添加一些饶有趣味的话语,让读者在读到那段令人窒息的政治气候时候不至于过分的压抑。在描写文革的小说中,《英格力士》是和缓的,没有过分的描写那个年代整个社会歇斯里底的状态,我们可以尝试着用更加平和的心态来看待过去。书中没有描写什么对于不正常的社会的抗争,大部分角色的行为不过是普通人在面临此种情况时候的反应罢了。

"English": A book review...in English!

For my book review, and an interview with the translators, see:http://www.douban.com/note/24267692/

乌鲁木齐人:边城心事

英 格 力 士               书面语不期而至,以另一套符码与气息。如果“童年的忧郁经常远远胜过那些风烛残年的老人”,那么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童年因了中国政治气候的阴霾而可能格外压抑;是的,可能,征之于<英格力士>与政治气候可以相提并论的“边缘之叹”-----“我想被你们生在这儿,生在南京。”“你以后一定不要只待在乌鲁木齐,要去周游世界。天山挡住了你的眼睛。”“我从来没有喝过黄河与长江的水,我是异类…”我们可以反驳于笃信甚至迷信ENGLISH的少年刘爱,阿吉泰教授的俄语的后面同样有高贵而美丽的异域文化精魅,甚至阿吉泰的维吾尔语、刘爱本身熟谙的汉语同样包有万象,灿烂而博大精深;一如乌鲁木齐并不一定比南京荒蛮,乌鲁木齐河河水也并不一定比黄河与长江水缺少氢氧分子。素幸,刘爱从一开始就声明,他是一个做作的男孩,他有一个做作的名字。从一开始就将自己降到尘土里,正如从一开始,关于“爱”的过于书面化的一种诠释“仁慈”,处于低地的小男孩刘爱与携着外文字典的年青的英语教师王亚军的对话在汉语的层面上出现牴牾:“什么是仁慈?”“就是,看见别人受难时,你自己心里也难过。”“这不可能”我(刘爱)说,“看到别人倒霉了,自己心里怎么会难过呢?是高兴的。”他有些失望而吃惊地看着我,说:“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我说:“我爸爸妈妈就是这样。”牴牾与其说是语汇认识层面的,莫若说是社会直觉层面的。社会秩序的失范与个人尊严的滑坡、少年游戏的亵秽、模胡的性认识与卑怯紧张的人际关系将“仁慈”二字钉正成字典中的铅字模具,不唯陌生,而且奇怪;不唯说出来辞不达意,而且听上去伊于胡底;不折不扣的“外国话”与“白话”。留苏并曾执教于清华的“爸爸”不仅是建筑学方面的权威,苦学过俄语,实际上于英语也并非等闲,只是在儿子最需要的时候,在给儿子最需要的东西的空当儿上,“爸爸”承认自己是个“机会主义者”。在“成长”的虚弱与难堪中,父亲的空缺为概念化的书面语的疯长提供了空间;这书面语是英语,它盘旋在如下词汇聚拢的低空:灵魂,月亮河,爱,绅士,平和,诗意,感性,阳光灿烂。英语之魅出于其异质性的发音、阳春白雪似的语境,出于其标识出的冲出边地走向世界的方向,也出于少年刘爱对于当下的厌弃和对未来的憧憬,而最迫近的,是否是英语带出的英语教师王亚军之于刘爱如兄如父的引导与株连?审问从少年出发,指向的永远是自己的父亲母亲。是的,对于外人,例如殴打父亲的范主任,可能是憎恨是愤怒,但不是审问。审问附带的天然的主动性决定了某种私昵性,它起于先天性的两不猜疑终于无意有意的血亲伤害。审问当然是双向的。问题只在于,父母对于儿子的询问与教导时间性地占了上风,儿子对父辈的质疑则抽茧剥丝,刻毒之外不乏体谅,终于,他在作了亲子鉴定的多年以后,说:“这次没有撒谎,就意味着她一辈子从来不撒谎。”她,指的是母亲。而关于父亲,他从他的建筑作品中读解出他一直心系的“高贵典雅”等品质。远兜远转。本来可以承于父母的诸种引导游于英语老师。一开始是师生,慢慢成兄弟,不意阴差阳错,温文尔雅的老师以流氓罪入狱十年。成长是如此消耗庞大的事件,汲取阳光雨露和最亲爱人的伤害,捎带无辜者的泪水与时间。可是成长又是如此无怨无尤,父母与伙伴走过忧伤的时段,英语老师仁慈与宽容依然。<英格力士>在这样的故事脚本上却有种明朗欢快的调性。像一个话密而眼尖心细的啧啧孩童,既自负又自卑,于灰色的城市尘埃中谵语似地复述成长的非童话,如果说它打动了我们,那么打动我们的东西,必定是我们失之交臂的痛与,期而不遇。  

年代。。。。。

英格力士,疯狂而执著的年代。。。。今天在班车上完成的。一个叫刘爱的小孩,在那个疯狂的年代居然疯狂的爱上的英语,他的英语老师的。。。那本字典。以前看那些书的时候总觉得那个年代的人都很疯狂,仿佛友爱阿尊重阿都不再他们的字典里存在,为了一句话就可以妻离子散,把人打入地狱。。。当然这本书也不例外。。。当大人的文明被掩盖在那个绿色和灰色的外衣底下的时候,一个孩子在追求自己的文明。。。。。

寻找纯白的灵魂——读《英格力士》

——有些事情就是这样,它存在,它合理,但当你用孩子纯净的心灵看时,就会彻底的绝望。首先,我必须得说,我并不是个喜欢歇斯底里的用文字去剥析文学作品的人。我享受的是阅读的过程,而读后是否要进行一番思考要看该作品是否能给我们的心灵产生某种触动。然后,我还想说,我看小说向来很谨慎,我是说,我很可能会花三天的时间去考虑这本书是不是值得看,却只花半天的时间就去把它看完,当然,接下来还要再看几遍取决于我发现下一本好书是什么时候,比如我下面要谈谈的这本《英格力士》(王刚)。或许我引入这本书的方式并不怎么好,容易让人误以为我态度不端正,像是我斜眼看了下《英格力士》,然后凑点热闹随便地进行点粗糙的评论,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一直把这本书放在一个神圣的高度上,然后深深的仰望。至于评论赏析会不会过于粗糙,那要看看文章的人把我当文学批评家还是喜欢用阿拉伯数字说明问题的数学系学生。这部小说的基调我是很喜欢的,抑郁、哀伤,尽管作者一直保持着一种幽默和快乐的叙述方式,但毕竟小说是以文革这个让人心寒的大背景。文革的文章看过的的确不算少了,但我并不是生于那个时代,更不是成长于那个时代,所以很难带来一种心灵上的震撼。而这本《英格力士》不一样,文革对于这本书纯粹是个背景,真正耐看的是小说的语言,不同人物的不同追求,执着而伤感。“那年春天,可能是五月份,乌鲁木齐被天山上的阳光照耀得欢天喜地,我像满天飘扬的雪片一样,从窗户里进了学校,然后坐在窗前的位子上,看着外边的大雪和太阳。”然而,明媚的阳光中生活并不都是美好的。我们可以说这是一本成长的启示录,它所包涵不单单是仁爱,更多是残酷。仁爱和执着在特殊的时代冲击下彻底被扭曲,所带来却是残酷与凌辱,让人引起更多的反思,而这种反思不单单存在于文革的时代背景下,它可以让人联想起任何一个时代的悲剧与阴暗,这就赋予了这部小说强烈的震撼力量。就是这一种力量使这本《英格力士》成为其他同类小说的经典。主人公——刘爱,一个在文明被稀释的年代里渴望文明,寻找文明的的孩子。他对于自己、对于父辈们、对于生活的虚假和冷漠是那样的一语道破。有些事情就是这样,它存在,它合理,但当你用孩子纯净的眼光看时,就会彻底的绝望。小说中在谈及这名字的时候,他与他的英语老师王亚军有过这么一段对话:“什么是爱?”“爱不是别的,是一种仁慈。”“什么是仁慈?”“就是看到別人难受时,你自己心里也难过。”有人说这是一种基督教语言,诚然,我不是个基督徒,但这种博爱思想却很让人感动。当然,我们也可以认为是中国古代墨家的兼爱思想,充溢着人世的关爱。“爱”或许真是这个世界上最最伟大的东西,在那个肉体和精神共同受到压迫的年代,“爱”始终指引着一个温暖的方向,或许“刘爱”正如一种象征。前面提到过作为英语老师的王亚军,他和刘爱有着坚定的友谊。我习惯的将他视为小说的灵魂人物,同时也是个英雄,悲剧英雄,有想法,有信念,有追求,有着高贵的气质,最后却不免得有着悲情的结局。他有爱、有宽容,却只能个弱者,但即使作为一个失败者,他也始终保持着人的高贵性,他可以牺牲自己来保护学生。然而这种牺牲并不能抗外界压力,只好成为一个受尽凌辱的可怜人。他所带给孩子们的是仁爱之火,所以在乌鲁木齐的蓝天下他会显得如此的闪亮,但乌市的文明犹如天山上的氧气一样稀薄,仁爱之火艰难的生存,但至少他把这种精神传给了主人公刘爱——“留在天山脚下,成了王亚军的后任”。或许不得不提的还有刘爱的父亲刘承宗,清华大学毕业的高才生,优秀的建筑师。从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身上表现出了固有文化的劣根性,为同类的痛苦而快乐,为了生存而阿谀奉承,甚至容忍自己的妻子和別的男人偷情,没有一点反思能力,反抗意识。小说有过对父亲的怜悯,但更多的是审视,从而折射出文革期间父辈们丑恶的行径和扭曲的灵魂。但小说的结尾理解了父亲,重新修复了父亲的形象,因为总有些爱复杂得让你翻来覆去。而那本英语字典始终贯穿着整部小说,我们可以称它为主线,刘爱和王亚军在面对痛苦时把它视为精神的寄托,这是个很微妙的隐喻,字典象征着一种追求,就是这种追求让人在卑微与屈辱中保持着高贵与信念,却难免的流露出忧伤的气息,这是对仁慈,对高尚,对自由的追求,或许还包括对灵魂,对纯白色的灵魂的追求。

乌鲁木齐的传说

看完后,我觉得有些地方挺像[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的,又让我想起了[白鹿原].但后者是秘史,前者就像个小品了.但他还是另我意外了,没想到它这么有意思,让我在2天就看完了.那个疯狂的年代作者没有疯狂的写出来,而是写了大年代下的小人物.正常而又卑微的人.作者反复的在书中提及仁慈和卑微还有忧伤,这些似乎只在翻译作品中见到的词汇,现在却用汉字那么明显的出现在我眼前.不会煽情,不会小资.它算是成长小说吗?当然!它不仅是一代人的成长,也是一个民族的成长.但也不仅仅于此吧!作者好象对文化也用过不少笔墨,新文化是不是一定是好的?当人类都在进步的时候,有些东西是否退化了......

一个假设

这书和在<当代>发表时的差别不小。有一个,就是那个“球”字,怎么在正式出书时都是这样写了,作者故意改的吗,还是字库里没这个字?还有,李垃圾一会儿叫李建民一会儿叫李建明。书里有错别字。有个别句子怎么读着都像病句。总之觉得这书有些地方还嫌粗糙,不知再版时改了没有。我个人觉得这书在当代文学里算不错了。如果阿吉泰真的和王亚军好了,他们会过得很好吗?比如,范主任肯定会找王亚军麻烦。王亚军本身就有思想倾向和作风问题,再搭上个阿吉泰,更不得了了。

读《英格力士》

读《英格力士》李敬泽、张颐武、白烨等在评论《英格力士》是都说写出了他们那代人的“神”。我不是那一代的人,我体会不出来,我只看到了故事。一个还不错的故事,只是没有铺陈开来。对于我这一代,故事里的某些情感,也是有的,只是又烙上了这个时代的印记。所以我不能像那些评论家一样赞不绝口。记得第一次看这部作品是在大三,阅览室,没看完。刚看了个开头,就毕业了。今天在05年第2期《长篇小说选刊》上从头看完。白烨说这是一部很“冷静、冷峻”的作品,我同意。因为它的冷,所以在我毕业之前被炒得火热的《中国式离婚》吸引了过去。张颐武在评论时说:“我们在生存斗争中间,每个人都变得坚硬,当心越来越硬的时候,我们有一个柔软的地方被人拨动了。”其实,我也在寻找这样的阅读体验,因为我也在变硬……2006-2-4 家补记:刚听完王洛宾的儿子撰写的其父传记的录音,由仲维维播讲。仔细地听了有关三毛的两集。同时感觉王刚这本小说的有些情节与王洛宾的经历有相似之处。2006-3-1

摘录一段

一个绝望的孩子是可怕的,在今天,他可能去吸毒,会突然离家出走,也许他会去树村见那些摇滚者,并充满反叛的写下我操你妈,操你姥姥,操领导,操文件,操四书五经,操电视,操宝马汽车,操豪宅,操贷款--之类的歌词,因为他们有操的东西,他们可以随便操,可是,那个孩子不同,当时几乎没有这些东西,社会在的力量在那时无比强大,他是属于受压抑者,极端地感到恐惧,他是在恐惧中才发现了英语以及香水的。能够随便操对他来说是太奢侈了,想也不敢想。

我的回忆如此汹涌澎湃

我知道,我现在不该回忆,还不是时候,至少得到了知天命吧,要不然到时候干什么呢?可是,看完《英格力士》,我的回忆却如此汹涌澎湃不可抑制。故事发生的背景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新疆乌鲁木齐,按道理无论是时间还是地点故事都离我十万八千里,吸引我的是什么呢?是对文化大革命的好奇?尽管在官方教育下,我深知那是一场灾难,可是《阳光灿烂的日子》曾经告诉我们,对孩子来说那何尝不是一段无拘无束的日子?我们早就忘记什么是无所事事的快乐了。是因为我有英语情结?记得初一刚学英语那会儿我的成绩并不好,别人都是98、100的,就我考88、90,可是到了下半学期突然有一次我考了98分,放学后在停自行车的地方我碰见英语老师,她微笑着夸了我一通,从此我的英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害得我到现在还记得她的样子,小小的个子,当然还有那次的微笑。是因为文章的主人公?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懵懂无知偏偏又敏感、倔强,尽管一个西北,一个东南,但是青春的往事都是一样的苦涩而又甜蜜,只是,我的故事没有他的大胆。是的,我想我是个乖孩子,而且还是个该死的三好学生吧。文章的文字真的很简单,没有现在那些少年作家的花哨、复杂,但是不失深沉,细腻还有冷幽默。P22:“因为我跟李垃圾之间有个约定,那时在我们乌鲁木齐的许多男生之间都有这样的游戏约定,就是进了学校大门,甚至于在操场上,都必须用手摸着自己的屁股,假如没有摸,那约定的对方只要发现了,就可以狠狠地踢它,就是把你疼得昏了过去,你也活该。”这些孩子真够狠的,估计他们长大后PP会比较性感呵呵。我们那时只是玩玩“斗鸡”游戏(就是做金鸡独立状,然后两个人对撞,谁被撞倒或者双脚着地谁就算输),或者掰手腕,我那时可是打遍全班无赢手啊。P26:“黄旭升就意识到了,她的脸开始发红,她抬头看看英语老师,又低下头。女生们的羞怯和内心里不安分的渴望从来都是这么表现的。”是这样的吗?各位美眉~~ P38:“你们认真回忆一下,在小女孩儿的身上从来都有一种凉爽的清香,经常会从她们的头发上,和衣服上散发出来,如果你们真的忘了这点,那太可惜了。”我想,没有哪个少年会忘记的,那种朦胧的感觉啊…… P48:“在语言学习方面,女孩子们往往都是天才,她们的嘴天生是用来说话的,不管什么话,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而男孩子们的嘴是用来吃饭的,不管什么饭,无论是肉食还是草食。”一语中的!我的确是偏爱美食,特别是菜饭咸肉饭蛋炒饭嘿嘿流口水喽…… P84:“一群男孩子们分成两边。分别躲在两道围墙的后边,用石头攻击对方。”为什么提这个游戏?唉,当年偶就是因为玩这个游戏,据说把别人的头打破了,结果人家告上门来,偶当然就被老爸暴打了,记忆犹新啊,因为此后老爸就再也没打过偶了…… P121:“一个人在小的时候会偷看很多东西,你没有成人的权利,就只好在任何事上都当小偷。”可惜,我小的时候没有机会看到这样的鼓励,否则也许我会去“偷香”^-^ P182:“你长大想干什么?李垃圾说:当土匪,抗日,打游击。”暴强!这么小就知道当土匪的好处了哈哈 P233:“一个绅士在挨了女人耳光之后,绝不能想到还手。他首先应该想想是不是自己真的错了,如果没有错,那他就应该自嘲地笑笑。”为什么说文章的动力是“仁慈”?这应该是一个明证吧。P247:“那时,在乌鲁木齐,你错过了一次红烧肉就等于你在今天错过了一次去非洲游玩的机会。”哈哈,今天我在一食堂吃了红烧肉了!P280:“女人的关怀有时是那么伟大,一个人在享受这种关怀的时候一定要仔细体会,那是人间最有价值的东西,如果你忘了或者注意不到女人为你带来的这种温情,你这一生肯定是不幸的,而且,你肯定会为你的粗心付出代价。”莫言说文章充满温馨,是的,此刻我心中充满温馨。P308:“黄旭升闯入男浴室……有人甚至尖叫起来,用的是假嗓子,叫法跟女人面对恐惧是一样的。”平实的幽默,事实上男人的恐惧跟女人一样多,只是我们不大会释放而已。当然,故事毕竟发生在特殊时期,人物是卑微的,人性是丑陋的,情节是残酷的,只是,谁能证明现在的人们就一定比那时的人更加正常?

我才十七,但已老去……

又一部文革作品,地點在遙遠的天山腳底,主人公是烏魯木齊16歲的漢族男孩,沒有濃墨渲染悲催的社會事件,更多是青春期朦朧的性慾與掙扎。扭曲的社會大環境,但人依然是人,七情六慾無法超然。不是五星作品,但是讀著吸引。正常的結局,沒有戲劇性,沒有意外,只有感嘆:我才十七,但已老去…… #書#

唯有自由得信仰

人注定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人注定为此而受难。封面上赫然写着这样的文字。我说,前面忘加中国俩字儿了吧。小说的整个背景,完全是我这个年纪所不熟悉的70年代“文革”社会。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上,文化大革命占了一章,而考试只出一道选择题。对那个特殊时期的认识真是少得可怜,知道的仅仅是红卫兵、知青、牛棚、批斗这样的字眼。作者王刚有意淡化了当时的种种疯狂和造反喧嚣,只是将小说的通篇视点集中在几个主要人物的具体家庭生活中,在学校上学、停学、复课等等明白清楚的内容之上。以天山为背景,在乌鲁木齐的土地上,有一个叫刘爱的男孩子要学英语。他有一对南方来的高级知识分子父母,一个住在同一幢楼里的叫黄旭升的女同学,一个美丽的维语老师阿吉泰,一个绅士般的英语老师王亚军。故事在他们几人中展开,在少年刘爱英语课业的起起落落和恩恩怨怨中,把过去那个年代学生的成长经历活灵活现地呈示出来。青春是有代价的,成长是有条件的,就看你碰巧遇上了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落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人生,实在是一种机缘的遇合。在刘爱的少年时期,社会动荡人心压抑,他的青春注定被折损,在人生轨迹中留下深深的印痕和隐隐的忧伤。刘爱讨厌黑暗,渴望阳光。他被告诫可以失去生命却不可以失去政治生命,以至于在讲述故事时写道“打到毛主席”这样的话语都感到胆战心惊。他想亲近英语老师,却以老师作风不好为由被迫与老师分离。有一个情节很有趣,说到刘爱的爸爸,刘总工程师,在不得志的时代为主席画像,因为透视的原因少画了一只耳朵却遭领导批评甚至打骂。明明知道违背了艺术却不得不向政治低头,这是时代的悲哀。后来刘爱说道: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那就是看着父亲挨打的时候。而刘爱父亲说:我要活到一切都正常的那天,春天和阳光谁都不能垄断。现在的我们说:那真是一个疯狂的年代。唯有自由得信仰。故事围绕的主题是英语。刘爱喜欢英语是有足够理由的。当那个绅士派头十足的英语老师王亚军随意亮出几句颇有内涵的English时,心有灵犀又出身于知识家庭的刘爱,马上就对英语这个能让他在枯燥单调生活中不断打开新视野的潘多拉魔盒中了毒。而刘爱人生中第一次获得自信,也是在朗读英语当中获得的。“大家没有其他的声音,只有默默的呼吸,孩子们的呼吸。我在这种氛围中从容地念着,我的声音渐渐变大,我就像是吉里在唱意大利歌剧一样高声诵读着关于伟人的赞美诗。”我想到了方枪枪。读王朔的《看上去很美》是几年前的事了?我记不清了,大概是高二那年,那也有4个年头了。方枪枪出生在大院儿,是根正苗红的共产主义好少年,从不用担心资产阶级的帽子扣到他身上(当然他也不够年龄)。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敌人,也在与外面的大人世界交手。对手就是幼儿园阿姨。他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克服了各种各样的个人习性,要争取5朵小红花,好在那个奖惩体制下的集体主义小社会幼儿园里赢得别人艳羡。刘爱像是长大的方枪枪,不甘平庸。一心想当个英语老师那样的绅士,说一口纯正英语,走过路过都能留下香水味儿。读英语的刘爱是幸福的,有英语老师的陪伴教导是幸福的。刘亚军必然会受到素质高的孩子的喜爱。他那么干净整洁,出口的都是孩子们没有听过的新词儿。关于灵魂与仁慈的思考是与那个时代格格不入的,但是刘亚军却在坚持。刘爱的爸爸妈妈也是高级知识分子,他们也曾高尚。但是在刘爱眼中,他们已沦落为“看到别人倒霉自己会内心轻松”的悲哀的人。而刘亚军则完全不同,像是另一个世界的人。刘爱说:我常问自己,在记忆里,每当面对他的微笑时,为什么你总是伤心?刘亚军说:一个绅士挨了女人耳光后,首先要想想是不是自己真的错了,如果没有错,那他就应该自嘲地笑笑。这是一部关于成长,关于青春的故事。尽管它那么冷酷。我觉得回忆性的小说读来很有味道,让我们在别人的故事里感受别样的过往。我相信每个成人身上,永远都有一个奔跑的男孩子,不管他已变得多么苍老。

回味那些熟悉的地名和语言

前不久我的一个朋友为这本书写了论文,为了应付导师的作业。不过我猜我朋友很喜欢这本书。于是终于找到了这本书,在许多天之后。书写得很好。出乎我的意外。以前没有接触过王刚的文字,第一次看他的故事。写得很好,很平实。敏感的少年人的心态写得很好。尤其又是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里。我想王刚应该是和我们导师差不多大的人。在文革来临的时候他们既不够大到疯狂地参与进去,也不至于小到置身于整件事情之外。尤其导师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乌鲁木齐人。当我阅读王刚的这本书的时候,就感觉像听我们导师说话。挺有意思的。文章关于“爱”,也关于一个在文明缺少的年代里渴望文明的孩子在寻找文明的故事。这个主题在小说里很明显。简直毋庸多言。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叫做“刘爱”的孩子对于自身、对于大人、对于生活的“皇帝的新装”里的孩子那样的一语道破。有的事情就是这样,它存在了,它就合理了,可当你回到一个孩子,回到不戴面具心灵干净的你自己去思考的时候,你就会绝望。文章里还是有很多事情是美的,比如维语老师阿吉娜,比如英语老师王亚军。还有主人公刘爱。当然丑恶的更多。父母,大人,几乎一切大人都是丑陋的。充满了巴掌和耳光。充满了那个集权时代的特色。尽管不是最极端的。我不了解那个时代,抽象地去想象那个时代的时候脑子里跳出来的多半是《一九八四》。这好像带一点黑色幽默的味道。但是不,有些丑恶是当下的。我是说,他不因为时代的到来或过去而到来过去。它就在那里。似乎人总是要一步步从年少的善良走向成人的丑恶。我读到一半的时候就强烈的这样体会。所以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我所爱读的书多半主人公是个孩子。他们的故事让我感同身受。这本书是写给口里人的。王刚的口气很有意思,我喜欢他的桀骜和要命的自尊。他说他在北京混的时候,常有一些漂亮的女孩子在知道他是从新疆来的之后,惊讶地问:“你们那里是不是都是骑马上学?”“骑骆驼!”他总是这样回答,以表达他的义愤。他的义愤是对的。我也是新疆人。我也遭遇过类似的问题。只不过我给我的网友的回答是,“对,没错,我有一头骆驼。不过现在我不能跟你聊了,因为我的两个老师在外面打起来了,是蒙古式摔跤,很热闹,我得出去看看,听说他们是为了一个女老师。”我还是喜欢王钢的表述,他比我简练。这部小说没有回避一些问题。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的思想比那个主人公更加复杂,我以为他要回避的一些问题,他都没有回避。这样很好。除了阿吉娜和“我”在防空洞的那一段。一部值得推荐的小说。所有新疆人和所有口里人都应该看一看。

乌市曾经的忧伤

终于读完了王刚的《英格力士》,其实只花了三四个小时。链接在我MSN的个人空间里已经很久了,“书非借而不能读也”买书更多是为了一种拥有,只放在家里陈列着,只有借来的书才会抓紧时间看因为新疆,乌鲁木齐,ENGLISH,这样的几个关键词,让我对这本书产生了阅读兴趣在那个物质和精神双重匮乏的特殊年代,在新疆的乌鲁木齐,一个名叫刘爱的十几岁的孩子却对英语情有独衷,他梦寐以求能够拥有一本厚厚的英语词典,渴望能够说一口纯正的“英格力士”。当文明因为稀有而徒增了虚幻的意义的时候,成年人将对文明的向往努力压抑在蓝绿的统一色之下,而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却执着地追求着心目中神圣的优雅与真诚,在他敏锐躁动而又无所顾及的目光下,一串串隐蔽的事件,一个个复杂的心灵一一呈现。 时间是在文革期间,处在人性扭曲、变异的时代,大人在孩子的眼里的行为,不再是令人尊敬、崇拜,人性的弱点全都暴露出来,自私、功利、犹豫,正因为这些才显得这么的真实大人能为了一件衣服的失窃,而对孩子大打出手,因为那是象征地位象征身份的衣服.面对写反标这件事,父亲居然能违心地承认,而母亲坚持了,她说:不是我们写的,我们不能承认,死也不能承认.在孩子眼里,有些鄙视知识分子的父亲,我现在经常想,为什么女英雄很多,她们经得起折磨,而男人的懦弱和缺少忍受力使他们注定会成为叛徒。美丽的维语老师阿吉泰是个“二转子”,我无比崇敬阿吉泰,因为在当时,烧鸡和范主任都是最难得的东西。一个像征权力,一个像征金钱。今天两样东西共同走进了她的房间,却被她了扔出来。也许没在新疆呆过的人都不曾听过这个词。乌鲁木齐,有印象的就只有刀郎歌里提到的那些个地方了。想到刀郎,是因为书里有提到《撒拉姆毛主席》这首歌。摘选:你为什么要叫刘爱?因为我妈妈希望我是个女孩儿。这个名字也不一定就是女孩儿的名字。就是女孩的名字。你知道“爱”是什么意思吗?爱?不知道。就是男生和女生……不,还是不知道。爱不是别的,是一种仁慈。什么是仁慈?就是,就是,怎么说,就是看见别人受难时,你自己心里也难过。这不可能。以上对话出自我和王亚军之口。   那天,我帮着他把留声机拿回宿舍,就要出门了,他突然问我:为什么不可能?  我说:看到别人倒霉了,自己心里怎么会难过呢?是高兴的。  他有些失望而吃惊地看着我,说: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  我说:我爸爸妈妈就是这样。能一气读下来的书,就是本好书

送给男孩儿和曾经是男孩儿的人们看!

一读就停不下,像书中“我”的泪水一样止不住的读到结尾。我决定买一本送给我的LL,如果我将来有儿子,这本书也将送给他。翻开这本书,一个男孩儿的成长将如同流水一样源源不绝的蜿蜒着流过来。他让我想起了哈利波特,同样的在一路逆境中成长,同样被扭曲人性的黑暗笼罩着,同样有美丽的姑娘和溶浆一样的爱,有泪水也有阳光,有精神的导师,也有对父母的质疑,有“我”的无奈和犹豫但又坚持的选择。这是一个男孩儿的成长,其实也是很多人的成长。很多人常常轻描淡写的说自己的童年或少年无忧无虑,其实那也许是在成长中选择了一种失忆般的隐瞒。凡是有一颗敏锐的心的孩子,都曾面临黑洞般深重而神秘的未知,都时而敬仰、时而鄙视、时而疑惑的偷窥着身边的成年人,偷窥着一些事,偷窥着一些微妙的变幻,定格成如电影胶片般的反转回忆。这一切都是一个个谜,充斥在所谓无忧无虑的时光中,让少年的心不断迷茫、恐惧、甚至流泪,成为无法言说的忧伤色调,沉淀在心底陪伴一生。也正是这些色调慢慢累积成一个人的灵魂,在无形中汇成了一条生命的暗流,无论你是否无知无觉,还是惊醒挣扎,你的路你的选择总在受着这暗流的指引,蔓延向似乎清晰又似乎模糊的前方。

以“偷”为主题……

先说两则小事吧……第一则小事:当代的一个大学文学教授,在给大学新生上课的时候,先问道:“你们谁看过10本以上的法国文学作品?”全班几乎无人举手。教授于是降低了标准,问:“谁看过三本以上的法国文学作品?”终于有人举手了,只不过三三两两,实在稀少。谁看过《红楼梦》?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学生举手。谁看过《红楼梦》的连续剧?这下好一点,超过了半班。于是教授无奈地说道:“知道吗,我把一个文革时期的学生叫到这里,随便是谁,都能随口列举出十本法国文学,十本俄国文学,十本美国文学……”学生们面面相觑,露出了难以相信的表情。第二则小事:我朋友有个通信长达十几年的笔友,他的家在甘肃省最偏远最穷的地方。考某个英语考试的时候(记不清楚是四六级还是什么,不过难度差不多),他手头唯一能找到的复习资料,就是一本四级英语词汇——没有考纲,也没有习题。他用了最笨的办法来过这个考试:就是硬背,把这本书里每一个英文单词的意思都背下来,把每个例句的意思都吃透都弄懂。他最终高分通过了那个考试,并且获得了一种我们这些人难以体会到的成就感。他把他考试的成功很兴奋地告诉我朋友——我们这些四六级都只能将及格的人听后,都用纯洁的45度角仰视来佩服他的毅力。就是这两件小事吧,它们是在读完这本小说之后我最先想到的。学习这种事永远不是一个学生的义务,而是他的权利。所以当老师总说:“好好学习是学生的义务”的时候,他的逻辑其实是有问题的。之所以是权利,表明一个人可以放弃它——我曾见过当今的那么多年轻人,在高考之后就自愿地永远放弃了学习的权利。然而如果让他们生活在文革时代呢?生活在那个如果不去“偷”就没有学习的权利的年代,他们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又或者让他们生活在资源及其贫乏的地区,让他们能学习却找不到书,甚至有的地方找不到纸笔……我相信,这绝对会比今天学校里所见到的情形好,好很多。正如作者在小说里所说,本书的主题,就是“偷”。

岁月深处的温柔与忧伤

  周国平在《黑暗中并肩行走》一文中这样说”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但正因为由己及人地领悟到了别人的孤独,我们内心才会对别人充满最诚挚的爱。我们在黑暗中并肩而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无法知道是否在走向同一个圣地,因为我们无法向别人甚至向自己说清心中的圣地究竟是怎样的。然而,同样的朝圣热情使我们相信,也许存在着同一个圣地。作为有灵魂的存在物,人的伟大和悲壮尽在于了。”  这大约是《英格力士》最好的注解。  “爱”和“灵魂”在《英格力士》中成为了一种难以言明的寓言。在书中无论是刘爱还是李垃圾这样的未经世事的孩子,还是王亚军和刘爱爸妈这样的历经沉浮的大人,面对“爱”与“灵魂”的拷问,都显得那样的茫然无知和手足无措。但与此同时这也是一种微弱而恒定的光芒,是所有人在人生道路上最具有共同体验的“精神支柱”。因为在其具体意义上,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精神支柱的物化。刘爱的精神支柱是那本蓝色封皮的英文字典,黄旭生的精神支柱是英语老师王亚军和英文字典(也许字典只是王亚军的附带品),李垃圾的精神支柱是黄旭升,王亚军的精神支柱是英文字典(也可以理解为对早年的上海绅士的文明作风的遵守与怀念)和阿吉泰,刘爱爸妈的精神支柱是一展胸中学问与抱负……还有许多,在此不多赘述。  我在这里大篇幅的写出每个主角配角的精神支柱不是没有原因的。那是一个只能有毛主席的时代,照理来说他们的精神支柱应该都是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才对。可是毛主席只是一个超验之父,对于王亚军和刘爱的父母等来说,这是时代强制赋予的经验;而对刘爱和黄旭生等来说,这是出生之际就带上的枷锁。他们不能摆脱这种桎梏,而又抑制不住自己对内心另一种光芒的压抑。最终只能带着镣铐,畸形的向着所谓光明的未来前进。  以前看到过一句话,说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将“把有限的事物当作无限的事物崇拜”。的确如此,历史上大的矛盾:宗教冲突、种族(性别)歧视、专政迫害无不如此。《英格力士》发生的时代注定了作品中的人的命运悲剧,是“爱”与“灵魂”和毛泽东思想的巨大冲突。然而悲剧仅仅只发生在那个时代吗?我觉得只是在那个时代比较突出而已。在改革开放后,中国似乎进入了一个好的时代,可是对物质和现代化盲目的追求,失去了在压抑下偶然拾得的纯真,与文化与传统深刻的断裂,人依然只能在里面盲目的行走(甚至遗落了信仰)。结尾意味深刻,读之令人潸然泪下。世事变迁,沧海桑田。“我”驶过纯真的年代开始变得平庸而无为,在理想与现实的缝隙茫然的游走。突然间看到了许久未见的英语老师王亚军。尘封的岁月没有言语,只在他的脸上铺撒了一层风霜。 “我”在眼泪的漩涡里陷落,急切冲洗逝去的往事,呼啸着自以为无人了解的悲哀。“把我的字典还我”,王亚军说。此后没有言语。  我方才知晓,最悲恸之事非时代赋予的束缚,而是自我“爱”与“灵魂”的失落。

把我的英语词典还给我

这是我第一次给一部作品打出如此低的评价,而在此之前,我执着地相信任何文学作品,至少我认认真真读完的,都是值得自己以后怀念的,很不幸,我没有这样的福分,在今后的日子里想起这本书。因为王刚是编剧,所以,这本书中的形容词被他无情斩伐,这是我乐观其成的地方,也许就是“冰山理论”的一种阐释吧,可为什么故事也讲得叫人没有一点动心的地方呢?在今晚我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好友走进来,看了一会我的笔记,说,“我还是感觉《动物凶猛》更接近我的阅读愿望……”最叫我动容的是:王亚军对李爱的妈妈说,我觉得一个女人不应该那样对待孩子。他需要有人帮助,需要朋友。孩子是需要同伴的,在任何年代,不管山河交易,江山换色。所以我们一直在怀念,一直想以前的那个自己和那些与自己曾经势不两立的发小,曾经爸爸妈妈或者打骂或者好言相劝。很偏激的一些话,有点对不住自己的一贯风格。

某个特殊时期的完全个人化评论

我坦白我是被名字吸引的,还有简洁的封面。等到开始看,便被吸引。我似乎偏爱这种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写出成人世界的小说。很随意舒展,没有掩饰顾忌。于是看完。 我不打算再说关于内容的什么东西了,网络上的介绍已经铺天盖地。那些简介和评论因了故事背景是那个特殊的年代变得复杂,而我更情愿从中剥离出一个简单的故事,一个关于追寻的故事。那个叫刘爱的少年的心路历程我都能够理解。也许我其实也只是个没长大的孩子,无法正视这个世界,固执的在黑暗里追寻自己心中的圣洁,像刘爱努力向“绅士”看齐一样,他不知道什么是什么绅士,他头脑里对于绅士的概念完全来自于他的英语老师,与gentleman相关的总是衣着整洁,香水,林格风(linguaphone),甚至一种走路的姿态,以及优雅的英文诗,圣诗一般的英文歌,moonriver... 我不止一次说过我年纪大了,看不起悲剧了。很高兴这本书没有过于悲剧的结尾,虽然在我的感觉中它自始至终弥漫着忧伤的情绪。 我不能不想起些什么。 不过,那是文革时期,所以,它可以算是一个放大版。我的生活比起少年刘爱来,还是自如许多。-----------------------------------------------写这段算不得评论的评论时,something was going on。恰读到这本书。那个少年,多少有自己的影子。书中的时代大过我当时的处境,反对的力量,大过我所遇到的逼迫;而我所追寻的,又大过English。所以我说,我幸运许多。

少年的悲伤竟同老人一样苍茫

从寒假回来就一直想着要把这本买的还几年的书给看掉,呵呵,昨天晚上终于熬夜看完了。刚开始的时候以为刘爱最终会走出乌鲁木齐,可是没想到这个工程师的儿子,这个在别人不学习的时候而学习的孩子,这个在那个年代不合时宜的喜欢英语的孩子,竟然没有考上大学,最后继承了喜欢的英语老师的位子。也许这是天意吧,虽然他一直向往着外面的世界,向往着北京,上海,美国,欧洲,最终还是留在了天山的世界,留在了这片洁净的世界。也许这对他来说才是最好的结局吧。外面的世界是这个叛逆的孩子所不一定的忍受的了得。做一个天山下的英语老师,向学生们展示着美丽的英语,而自己则怀揣着自己美好的梦想,遥望着天山外面的世界。this may be the best ending. a happy ending.阿吉泰,乌鲁木齐最美丽的女人,无论是男人还是男孩都梦寐以求的女人。最后谁都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回到她的家乡,和父亲生活在一起。她不喜欢王亚军,也许对王亚军的才华有过些许动心,但是她清楚地知道她是草原的儿女,和这个吃羊蹄都会吐的上海人是生活不到一起的。而对于有权有势的范主任,她也最终宁愿被整也不愿屈服。其实到现在令我不解的还是刘爱的父母,范主任和校长,这一群从清华毕业的高材生,怎么会表现得那么令人诧异。这些高级知识分子,按说对人性应该会有所感悟,可在那个时候,刘爱的父母只会明哲保身,而且完全不了解自己的儿子,范主任和校长则只会以权谋私,玩弄女人。真的难以想象,政治原来可以使再有知识的人也丧失自我,丧失人性。 也许说他们丧失了自我是不准确,也许他们的自我本身就是那个样子的丑陋的,而政治则是可以让人们的丑陋暴露无遗的途径罢了。

我喜欢这本书

在学校图书馆的书架上,我很轻易地被它的封面吸引。当时看不明白它的名字,但是我还是决定阅读。因为一看到它,我就想贪婪地将它看透。英格力士=ENGLISH。刘爱的名字似乎把这个世界衬托得无限阴森。这个寄寓阳光灿烂的名字的主人,却过早地看到了这个世界所有的阴暗面。我很难想象,他的精神状态会是多么狰狞和无奈。他在某个温暖的日子里看到了他今后的精神寄托。他的英语老师。在那个美丽得跟天山一样的阿吉泰离开学校之后,他找到他的另一个寄所。那本英语辞典。那个坐在他旁边的女生以及她家里发生的一切。还有绅士的王亚军和他在另外的时间里心里无限的挣扎。身在一个动乱的时代,任何一个举止可能都是反动。大字报,写不清楚一个人的清白。什么是灵魂?什么是仁慈?刘爱那么小,可是他却看不到了。最后大学,还是在离天山更远的地方。比太阳还要遥远。刘爱没有离开乌鲁木齐。不管它是CITY还是TOWN。他跟外面还是有着很多隔阂。哪怕此刻,他是个成人的绅士,哪怕,他拥有了自由。但谁晓得,他已经对世界,有了戒备。

爱是一种信仰

用了几个睡觉前的晚上看完作者原来是《天下无贼》和《甲方乙方》的编剧、天山下少年和他的英语老师原谅我邪恶的想法我以为他们要搞基的很喜欢这个结尾少年仍然留在天山下一个普通的英语老师穿戴整齐 晒香水 戴眼镜 走在乌鲁木齐的街道上阳光照在他的身上爱给聪明的女学生补课那一刻 我觉得他无比幸福王亚军说 刘爱才是最应该考上大学的应该去外面看看的可是这个 最应该拥有远大前程的人最后只是平凡的寥落于凡尘可是 他终于过着 和他的偶像 王亚军一样的人生他爱英语沿着自己想走的方向“我觉得为那些学习好的女孩子唱英语歌是幸福的事情”刘爱说王亚军说 你长大就懂了男老师喜欢给聪明的女学生补课是很正常的事……拥有信仰的人无论深陷泥沼时代怎样变幻都不能阻挡你成为一个幸福的人的能力就像黑暗里一道光你总会看到

忧伤最是少年时

时间存在两种语言:光明的和黑暗的,细腻的和粗糙的,柔软的和坚硬的,人注定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人注定为此而受难——写在封面的话《英格力士》,如戈壁般质朴的书名,在英语类教材都拼命加引人眼球的前缀时,王刚中西合壁的用四个音译的中国文字指代一种语言,写出一部作品。王刚出生在新疆,也由于这个原因建构了故事中独特的带有雪山,乌鲁木齐河的边地世界。早期创作小说,但成名于电影编剧。两部冯式闹剧《甲方乙方》、《天下无贼》出自他手。被作品编辑称为拉斯蒂涅(见《悲惨世界》野心家)似的人物,但却又言这不是一部拉斯蒂涅的作品,而且小说色彩颇为“纯正”。作品用我(刘爱)的身份,讲述了在文革特殊时期的众人脸谱:组织安排支援新疆建设的父母带有知识分子软弱矫情和人性自私以及生命欲望的生活;少年在残酷青春时期的成长;文革时期暴躁的地方统治者;理想主义者的悲惨殉道;灰色天空下人们对美的不竭渴望……多条线索穿插:美丽的阿吉泰、字典、绅士等等,也许由于做过编剧的原因情节性很强,作品丝丝入扣,张驰度把握完美。不仅创造文字的天地还还是一个充斥着画面感以及音乐性的世界,对新疆蓝的让人流泪的天和少女的婉丽声音高唱国际歌以及变声期的男孩子反复演唱<Moon River>的描述触人灵魂。作品还有先锋派的迹象,既强调这是一部回忆录借以说明其叙事的真实性,同时又对自己的记忆提出诸多质疑,在真实和自身虚构的世界中自由流转,制造叙事圈套。喜欢作品中对青春期孩子敏感内心的描述,耐心的讲述了一个孩子的成长轨迹。我与英语老师王亚军的忘年交真实的写出一个孩子在得到成年人的尊重后所产生的强烈的自我认同感,那种仿佛自己被拉进一个仰望许久的世界的狂喜。那种由于对父母观察过于熟悉透彻而产生的厌恶感。以及对美丽异性的憧憬和男孩子间不可言说的友谊。还有边地孩子的野性和青春期否定一切的叛逆。喜欢作品对父母的质疑和对知识分子的审判。“你为什么和别的孩子都不一样?”可能是许多成长中都被质问的话题,对孩子提问的不屑和成年人的自以为是刻画的酣畅淋漓。少年的用眼角射出的余光来表达对父母的责问,用对现实生活的白描来述说知识分子不够光明的心态。高级知识分子在物资短缺时全家出动贪婪等待食堂的红烧肉和听到朋友死去消息的淡漠甚至暗喜明确的告诉我们灵魂的纯净度不在于一个人的知识和所受的教育。喜欢作品中对男孩老师的悲悯而高贵的灵魂。对理想的虔诚、自身修养在艰苦条件与特定时代的固我保存好像一座理想的碑竖于我们之前,忠于自己的灵魂,坚持“仁慈”与“高贵”,虽然他也有迷惘与困惑,却不形于外的在内心默默思虑,坚守。即使造成他牢狱生活的原因也是充满殉道色彩,在疯狂年代的神经下留下了一抹理智。觉得作品有很多电影元素,也有很多电影色彩,好像阿吉泰的塑造就像新疆版的《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但是也会想这是一部不适于做电影的小说,因为书中精彩的少年心理塑造无论是作为话语说出还是话外音都无法达到书中心里描写的力度,这也许就是文学得以久存的原因。

孩子的真相

《英》很久没有看到这样的书了,我渐渐的老去,孩童时被误解被委屈的事件也模糊了,可是看到这本小说,让我又回忆起来。大人们总是以自己龌龊的想法去杜撰孩子们的简单行为。例如曾经梳妆桌里的手抄本,例如由于紧张而回答出的答案被狠批......太多了。可是又有谁真的知道,孩子心里是怎样想的?有谁有意愿去了解孩子们的真相?

未知的世界

第一次很清楚的知道《英格力士》是在一门叫做成长小说研究或是儿童文学的课上。这个不重要,因为是同一个老师。第二次是下着小雨的某个五一,在大门紧闭的人文社读者服务部橱窗中,看到斑驳的海报。第三次就是昨天,在图书馆偶遇那本再版的新书,按照借书阿姨的意思,即便是行距和字号都是让人欣喜的。傍晚一口气读完。有些震惊。最开始是震惊于那句“童年的绝望远大于老年的绝望。”也许原著的词不是“绝望”。是什么呢?有点不重要,那时候,孩子们的疑惑是对生的,而不是对死的。读书的时候,似乎能清晰的碰触到那个乌鲁木齐,嗅到它的味道,她的。不知怎的,当时一下子就想起了我们的青春。刘爱的青春是憧憬着那本英语词典以及和绅士有关的一切,那些现在被我们看来已经很土的东西。不过,土的是物质,不是精神。他痴迷的翻着英语词典,做着卡片,坐在树杈上盯着那扇窗户和里面。他向往那未知的精神的以及身体的世界。而那两者都是没人能告诉他的。这个场景颇像我这几天在不停的查台版书,颇像xm或者我憧憬有一天能够到海峡另一面念书,颇像身边一些人拿着林夕的、黄伟文的、林若宁的、周博贤的诸位的词念诵。我们,刘爱和我们,都在向往未知的世界。我们不知道那里究竟怎样,但觉得那里会有绅士淑女,会觉得那里会有自由民主。或许,我们只是想发掘自己所有的可能,从一个小小的海绵,变成一个大大的。话外:看来社会对老师的轻视永远都在啊...“尽管只是当了一个中学英语老师” Anyway...未知的未来究竟是什么样的?想到昨天看到一位同学写得话,蛮对仗...“出国考研留校工作,抑或是打家劫舍,...”第三句是说自由落体运动...忘记韵压在哪儿了...


 英格力士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