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你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1986-12
ISBN:SH2002-288
作者:[德] 马丁·布伯
页数:164页

内容概要

马丁·布伯(1878—1965)是现代德国最著名的宗教哲学家,宗教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由于其学说对于二十世纪人类的精神生活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因而被视为当代西方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作者简介

我们讨论爱,也就是说到“我与你”的关系。“我与你”,是直接的面对、聆听和交流,与第三者无关。讨论的对象,可以是至高的上帝,也可以是爱情。
本书是其对"关系"哲学的系统阐明,被视为整个基督教世界的财富。指出"我-你"关系为枢机的"相遇"哲学,是为了阐释宗教哲学的核心概念-超越-的本真涵义,澄清基督教文化的根本精神-爱心。


 我与你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迟迟没有翻开这本书,其实早就打印好了,四平八稳的放在床头,但因为太敬畏,更因为怕自己看不懂,所以便有了每天的犹豫不决。等着身边的同学都看尽了,问问,能看懂么?得到的却永远只是看不懂的答案,有些勇敢些的同学甚至看起了第二遍。直到最后,很后很后的最后了,有天晚上躺在家里的床上心里装着这么一个事儿睡不着,看了看书又看了看表,还是决定先翻翻别的觉得看得懂的书再看罢,顾,又这么磨磨蹭蹭了半个小时。其实,我怕自己看不懂早已经把王怡红的《人与人的相遇》翻过一遍了,的确如老师说的浅显易懂,可总觉得还不够……好了,这闲话都快扯出二尺布那么长了,得收收手了。出乎意料,给我当头喝棒的并不是这本书的内容,而是这文白夹杂的译文,可真真汁儿应了布伯译《圣经》的观点:优秀的译文只能为那些希望进行这种艰苦努力的人服务。而我读下去的勇气便是觉得这是一本真正值得带着崇敬之情去“苦读”的书。在译者前言中已经明确的把本书三卷的主旨一一挑明了。第一卷旨在条命世界的二重性与人生的二重性。第二卷讨论“我-你”“我-它”在人类历史及文化中的呈现。第三卷展示了“永恒之你”即上帝与人的关系的。在读第一卷的时候我还轻狂的以为自己都看懂了,可越读越发的觉得晦涩难懂。作为一本宗教哲学著作,这是一本需要有底蕴才可以看得下去的书,是一本在人生迷惘期才可以体味的书。而我能做的只是在自己微薄的小世界里刨唤出与这个本书的思想哪怕一点点的共鸣。人的双重性使世界呈现出了双重性。“我-你”世界和“我-它”世界中的“我”迥乎不同。因“你”生“我”,因“它”生“我” 。“我-你”世界是关系世界,只有在与自然、与人、与精神相遇时不带有任何杂念,在纯粹的关系中以整体遇整体,这样才可有“你”。而“我-它”世界是经验世界把相遇着当作我经验的对象,我带有目的性认识到“它”,认识的只是“它”的局部以及“它”的碎片。“我-你”和“我-它”是一对矛盾的共同体,二者相互排斥却又不能泾渭分明。在我们的世界中,每一“你”注定要演变成“它”,而“它”在恰当的时机也会演变为“你”。“它”是现实,“你”是永恒。很喜欢书中对于爱与恨的诠释,耳目一新,对我触动很大。爱本为每一“我”对每一“你”的义务。恨之本性就是“失明”,你只能仇恨一整全在者之局部枝节。爱能爱一个人的全部,恨却只能恨一个人的局部。我们恨一个人只因我只看到了它的局部(我们认为可恨的那部分)。当与人相遇时,如若我们能坦诚相待,不要洞若观火,不以自己的经验来判断一个人,不因自己的喜好来评判一个人,那样我们就跨越了不可逾越之极点:爱一切人!人不能生存于纯粹的现时,但人却能生存于纯粹的过去。人无“它”不可生存,但仅靠“它”则生存者不复为人。这就是生存与生活之间的差别吧。什么是认识?人关照与他相遇者,相遇者向观照者敞亮其存在,这就是认识。什么是教育?语言时时化为人生,此人生既实现法则又破除法则,这即是教育。教育的目的非是告知后人存在什么活必会存在什么,而是晓谕他们如何让精神充盈人生,如何与“你”相遇。由此反观现在中国的教育,能“告知后人存在什么活必会存在什么”已属少数,若是费尽心思教学生如何“晓谕他们如何让精神充盈人生,如何与“你”相遇”,还得禁得起学生的问责,说这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浪费他们的生命。殊不知,这才是能养活自己的鱼竿。速食时代的悲哀。对于上帝,我并没有什么过多的说辞,我不信,却艳羡着这些有信仰的人。我不信,所以没有资格评说些什么。但“人必信仰,不是镀锌上帝便是崇奉偶像”偶像意指某种有限的善——国家、艺术、权势、知识、金钱、“渔色逐艳”。我对这两种信仰并没有什么偏见,只是觉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上帝似乎更纯粹些。但有信仰还是好的,独独没有信仰最是可怖。看完这本书紧接着又看了韩少功的一篇小散文《你看出了一只狗的寒冷》 。“你看出了一只狗的寒冷,给它垫上了温暖的棉絮,它躺在棉絮里以后会久久地看着你。它不能说话,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它的感激”“ 它们长久地凝视过你,好像一心要知道更多关于你的事情,好像希望能尽可能记住你的面容,决心做出动物能力以外的什么事情。” 我想这就是一种短暂的、与“你”的相遇吧。
  •     当你我相遇,我不再是原来的我,你也不再是原来的你。 但这并非你“影响”了我或我“改造”了你,而只是,你与我相依而“共在”。当你我相遇的那一瞬间,我才成为我,你才成为你。 或者,在你我相遇的那一刹,你才呈现为你,我才呈现为我。这说的正是:你与我之间的关系,离不开你,也离不开我,但是,“关系”,不是你的,不是我的。恰恰相反,是你和我,属于“关系”。爱和信仰,不是名词,也不是动词,而是活泼泼的生命本身。并不是人有爱、有信仰,而是人属于爱,属于信仰。是爱和信仰成就了人。当一个人被看作另一个人的工具,就不是有人格的他或她,而是物化的“它”。如果,“我”永远将他人视为满足我欲望、需求的工具或手段,那么,不仅他人不能成为“你”,“我”也将永远被囚困于异己的疏离与虚无之中。他人,或说“它人”,因此而必然就是地狱。萨特的名言,应该改为“它人即地狱”。如果“我”,从来没有接触到“你”,从来没有见识过“关系”,“我”怎么能够明白布伯在说什么呢?另外,“确实,有不少沉湎在物之世界、醉心于经验物利用物之人,已替自己在此岸或彼岸世界构建出理念王国,以便当虚无侵袭之际可以其间寻得慰藉安宁。他们在理念世界的门前脱掉日常人生的鄙俗外套,披上圣洁罩袍,以能瞥见本原之在或必然之在而自鸣得意;但他之人生与其毫无关联。”这,不正是阿伦特与海德格尔分道扬镳之处?!
  •     布伯的行文风格既有海德格尔式的艰辛晦涩,思想又有舍斯托夫之神韵。同时他认为尼采是以其独特的方式忠实于实在。书中两次提到尼采,对尼采的评价似乎不低。在“它”之世界,因果性君临一切。因果性在“它之”世界具有无限统摄力。------p70.这句让我想起舍斯托夫所指2×2=4的必然性之墙。二二得四的必然性并不关心人,它始终坚冷如冰。而惟有上帝,会对人绝望中的呼告做出回答。惟有上帝,才允诺必擦去人的一切眼泪。对人来说,惟一的宿命便是对宿命的信仰,因为它斩断了通向皈依之途。-------------p77.我曾穿过民族主义的虚无之林,穿过偶像崇拜的迷雾,民族主义是偶像崇拜,偶像崇拜是虚无主义。哲学家说,词语破碎处,无物存在。我要说,耶稣基督之外,无物存在。我要说,虚无主义也是偶像崇拜,人的天性必然要去崇拜,你要么崇拜主耶稣,要么崇拜偶像。耶稣基督是偶像的死敌,也是虚无的死敌。基尔克果说,最大的罪是不信。而宿命的背后就是绝望,绝望的背后正是不信。我却至今未能涤除心中的宿命念头。罪莫大焉!虚无无处不在。有人说,婚姻就是两只小猪,牵着手快快乐乐的走进屠宰场。《我有平安如江河》里,王怡牧师说,《琵琶行》里琵琶女娓娓道来,说自己“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这里的“委身”,有一种万般无奈的哀怨。并单单指向肉身的交付,就像付款一样。今天的问题有相似,也有不同。相似的是,灵魂的委身,仍然是与肉身裂割的。今天的姑娘们趁着自己尚未“年长色衰”,尚未“人老珠黄”,赶紧找个好人家,卖个好价钱。其实是一个道理。仿佛听见她们说,有什么办法呢,不然还能怎样?没有信仰的人生,是多么残酷,多么悲凉,多么绝望。所以人们说,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人们说,有花堪折直须折。这没有盼望的绝望,这目之所及皆是残酷冰冷的世界,这内心的悲凉与无奈,其背后,皆是虚无。自由人因信而相遇,反之,意欲之人的本质即是非信仰,因之他除了拒不信仰,恣意纵欲,设定意图,谋求手段外一无所知,一无所觉。他只世界乃是充斥目的、阻碍的世界,其间没有牺牲,没有神恩,没有相遇,没有现实。他只世界仅能如此,其名称便是宿命。尽管他惟我独尊,目空一切,非实在性却以不可抗拒之力彻底压倒他。一旦他反省自身,沉思自身,他会立即意识到这一点,故而他耗尽其最高智慧来杜绝或至少遮蔽沉思。-------------P81.我们来对比一下王怡牧师下面这段话:一次朋友和我讨论,到底地球的历史、宇宙的起源,离我们有多远?我说,“容我说句粗俗的话,地球有1万年还是100亿年,到底关你屁事?你的真正问题是,如何接纳,如何拒绝;如何妥协,如何抗争;如何爱,如何被爱。如果宇宙长短对这一切并无影响,容我换句有点文化的话,就是吹皱一池春水,干卿底事?”总有人喜欢劝告他人,要活在当下。王怡牧师却说,“当下”是一个令人绝望的概念。绝望的意思,是没有意义的受苦,或没有意义的享受。有人的当下眼花缭乱,有人的当下死水微澜。人若活在劳苦愁烦中,世界过去了50年,还是过去了2000年,又有什么分别。我们活在一个很小很确定的“当下”,却无法确知这一刻的意义。有位现代哲学家断言:“人必信仰,不是笃信上帝便是崇奉偶像”。偶像意指某种有限的善——国家、艺术、权势、知识、金钱、“渔色逐艳”,凡此种种皆可能是他之绝对价值,横亘与他与上帝之间。-----P129我曾写过一篇名为“信仰”的日记(http://www.douban.com/note/48339182/#comments),不妨再次粘贴出来。信仰2009-10-24 16:12:4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无一例外。有人说,我不信神,我不信鬼,我只相信科学。那科学就是你的信仰。一切不科学的,不能通过逻辑论证的,不可重现的,你都认为是荒唐的,信仰这些是愚蠢的,愚昧的,无知的。那,只相信科学的人们,你们相信爱么?爱是科学么?诚然,弗洛伊德们会大谈性爱形而上学,谈荷尔蒙,谈基因,谈什么垂体,谈什么什么胺。归结到这里,还是爱么?冷笑到,你还相信爱呀。我们早就不相信了。只有未经世事的小男生小女生会相信爱。我说的是爱,我没说爱情。爱情只是爱的一种。又有人说,我什么都不相信,我只相信自己。那你自己就是你信仰的对象。你在膜拜你自己。你是自己的立法者。这就是现代形式的“如上帝”。然而,你是个X。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笛卡尔时代,“我”是一个思维的主体。到了巴塔耶,,公式成了“我耗散故我在”。(而今的形式,恐怕是,“我寂寞故我在”,“我杯具故我在”。)从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到福柯的“人之死”,现在的“主体”已经消逝,人成了一团杂乱无章的欲望。巴塔耶的耗费、耗散的人,就是欲望的主体。有人说,我万念俱灰,我什么都不相信,一切都是虚幻的。那你依然在信仰:虚无。是的。虚无就是你的信仰。尼采说,人宁可追求虚无,也不愿无所追求。天上和人间,有许多最渊博的学者也不能设想的事物……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汝必恪守不渝,贞固其心。
  •     翻译有问题吧
  •     “我—你”之原初的先验根基(关系世界)——“我”之统一完成——“我—它”主客对待的功利境界(经验世界)。非有二重世界,而是人执持二重态度。“我”在二重态度中截然分立,人于“我—你”与“我—它”二重世界间流连踌躇。“我—它”之经验世界是个体生存之必须,人类文明之必须;“我—你”之关系世界乃万古长河中的一瞬,是“现时”的灵光闪现,是“我”之本真存在的超拔挺立,是生命境界的回归与圆成。但“你”是不可分析的,“我”只能在关系中,在行动中等待,等待“你”的莅临。真实人生就是“我”与“你”的相遇,以生命的整全形式彼此相遇。“你”可以是自然,人,精神。无数的“我—你”之延伸线交汇于一个终极的、静默的、无可言述的“你”之原点——“上帝”。布伯反对“自失”与“自圣”两种超越路径,而应在此岸人生领承神圣人生。
  •     晦涩难懂,不知是作者问题还是译者问题还是我的问题。本来以为是哲学书,结果发现作者不过是想说万般皆下品,唯有信教高。(不看简介害死人啊 ><
  •     下载。人执持双重的态度,因之世界于他呈现为双重世界。
  •     6.3
  •     每看一个字,都想痛打译者一顿。
  •     mimo老师推荐,果然amazing
  •     看不懂。。。只是稍微能够理解“我-你”和“我-它”两种关系之意蕴。
  •     作为原初词的“我与你” 相遇 对话 现时 皈依 真性活动
  •     当他是你,你就是你了
  •     非常好的书,好多年前一气呵成的看完。人和上帝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人和动物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都可以升华转换为我与你的关系来进行精神上的对话~
  •     “我-你”与“我-它”的论述框架显然来自于宗教经验。
  •     重新读了一遍,凡真实的人生皆是相遇。
  •     翻译不说人话 很忧桑
  •     难
  •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要是把这本书里大部分的“之”的改成“的”大概会好很多吧
  •     几年前便已领悟到对峙孤独之恐惧,唯爱与宽恕方可化解他人或外物施给的焦虑,但纵使怀着无限好意,岂能抵挡住人情世故的羞辱明白表达?
  •     拜小结巴所赐,这本书真没看懂。
  •     读不懂啊读不懂……
  •     jew
  •     实在太美妙,语言的选择是对思想的美丽装饰,也会在读者心里激发永恒的感动。
  •     翻得真好 对把大乘佛教总括为“自圣说”的评述存有疑义
  •     看到后面,有点生涩了 水平有限,呵呵
  •     还图书馆之前我得把皮粘好了~~是本好书,我读得很慢
  •     这个译本读起来太恐怖了。。。找一个英译本去
  •     绝大多数地方看不懂,但他想说什么好像懂了。我与你是人与人的关系,可惜绝大多数人的关系是我与它,即使对方是他自称最爱的人。
  •     很久很久以前看的一本书了,今天在翻之前写的东西,把这本书翻出来了,这可能是我看的宗教哲学的第一本书,当时喜欢的不得了。书中讲到的是人面对的双重世界,即你之世界和它之世界。人的不幸与幸就在于不得不拘泥在它的世界中,但却可以超越它。
  •     想要重塑我的世界观么……
  •     只有全身心地去拥抱关系,才会超越物化的世界,体会生命的本真意义.
  •     文字诘屈聱牙,不知是原著如此还是翻译风格的问题。理论主旨早有耳闻,总的来说,“人置身于‘我-它’和‘我-你’的双重关系之中”。人们往往推崇后者(“承仰生命鼻息”),不过更理性的看法应当是:“人无‘它’不可生存,但仅靠‘它’则不复为人。”
  •     我-你关系和我-它关系的不同确实存在,思考方式多少有些启发。但依然很扯。人类的所有方式都是经验的。正因为如此谈绕开经验谈论的超验都是扯淡。不推荐读。
  •     原来我擅长在“你”世界里,你擅长在“它”世界里。但是我对“它”世界也感兴趣,而你也是有一块地方留着跟他人相连的。/第三卷谈上帝没怎么看,小书特薄。
  •     无上绝妙
  •     关系本体论的创意之作!
  •     将一切都称之“你”,世界才能融洽平和。
  •     突然对存在主义无感了,要么就是太晦涩了。珍藏了很久的小书,好不容易拿出来翻翻竟然不喜欢了。
  •     20世纪犹太教神学的谱系,以科恩的“关系哲学”为起点,在这条思想路线上,罗森茨威格的“救赎之星”和布伯的“相遇哲学”都是科恩的传人,列维纳斯的“他者哲学”则又推进了布伯的思考。“我-你”和“我-它”构成了两个原处词,由此展开的是对象化与关系化、扩张自我与皈依上帝的整个心灵史。
  •     读完后并没有传说中的“通体清透、如沐春风”,事实上我并没有读懂,我感觉我浪费了一本好书,我很惭愧。
  •     读毕泪流满面,不能自已。译得古雅且到位。一生都将感谢布伯这位解惑者,将他奉为未谋面的导师。
  •     这是一本让你相信并希冀“灵魂伴侣”的存在的书www有神论的存在主义。告诉你人如何非理性地存在www
  •     通篇文风有海德格尔神韵,见识则与舍斯托夫略同。
  •     我表示我实在没有慧根~~~
  •     床头书
  •     我们讨论爱
  •     我与你审美关系(非只是认识)、原初关系(现时的 非间接的)、本真关系(非异化的分离的)。关键词 精神 实在 意义 在后记中方涉及师生关系,且只是个示例。
  •     似懂非懂。布伯不比本雅明好懂啊。发现犹太人的文字中都流淌着一种神秘气息,难道真的有民族精神一说吗?不知道为什么,我对犹太历史文化的兴趣,多过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兴趣。
  •     就是这本!连借都不让借。。。。
  •     太棒了!
  •     蛮多读不懂的。但仅仅是这一个观点“我”与“你”而不是“我”与“它”就已经会给人生带来很大的积极影响了。语言很诗化,很上帝。不过这个上帝是存在于世间的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这一类的大师都是德国的啊。学德语的动力啊。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